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通用15篇)
教學工作經過課堂實踐后,總會有很多發現和缺陷,需要教學評課,進行總結和改進。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希望對你有幫助!
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 篇1
《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一篇清新雋秀的散文。文章以輕快的筆調,靈活多變的語句展示了異國風情和小艇的重要作用。林老師這節課著重讓學生從美文中受到美的熏陶。他以了解小艇的特點為本課的重點,以領會抓住事物特點寫的表達方法為難點,以生為本、以讀為主,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在課堂上落實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開放而有活力。具體表現如下:
1、導入課文耳目一新
林老師利用古詩,讓學生從對自己祖國山水的熱愛之情遷移到異國風情中,然后,讓學生找出課題關鍵詞小艇,讓學生明白這篇課文的重點是介紹小艇,接著又用一段文字來介紹威尼斯,對課文之后的學習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2、教態自然、語感親切。
林老師不是以一個老師的身份站在講臺上,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出現在學生中間,努力為課堂營造一種活躍、和諧、民主、歡樂的學習氛圍。我們說,“教師的眼神、語言給學生一片陽光。”我想:或許也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才會真正投入到學習,學生的潛能、創造性、積極性才會被開發出來。
3、以讀為主線。
語文新課標注重了讀中理解、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把讀層層引向深入,讓學生體驗,從而理解小艇帶給大家的快樂舒服。
4、讓學生充分想象。
在教學“新月”時,先讓學生想像:你想到了什么?有學生說想到了月亮,有的說想到了彎彎的月亮。再讓學生想象新月還像什么?有的說像香蕉,有的'說像鐮刀,有的說像銀河……使學生既認識了小艇的外形,又創造了機會讓學生想像,訓練了思維的發散性,更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
5、通過比較,感受用詞的準確性。
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有2個帶像的句子,第三自然段也有1處帶“像”的句子。林老師通過提問:課文中為什么用“仿佛”這個詞?把“仿佛”換成“好像”可以嗎?讓學生讀一讀,比一比,從而知道,用“好像”與上下文中的“像”重復了,所以用“仿佛”,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平時的語言運用中,要準確用詞,避免重復。
聽完這節課,我覺得這是體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設計的一節課,是傳統教學和現代教學的有機結合,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自主自由,老師充分重視學生體驗。這節課是值得我們推敲,研究的。
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 篇2
《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筆下的一篇游記,介紹了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素有水上城市之稱的威尼斯的獨特風情。作者選取這座城市最具代表的交通工具——小艇為題材,向讀者描繪了威尼斯的城市風貌。
首先作者這種構思選材的寫作手法就值得我們學習。
本篇游記就給我們教學提供了參考。比如學生到蘇州旅游,就可以抓住蘇州的園林進行寫作;到了海南,自然可以抓住大海、沙灘進行寫作;而到了上海,就可以抓住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風貌來寫作。另外,本篇教材,除了選材給我們借鑒外,它更難能可貴的是,借助小艇這個窗口,讓讀者看到了整座城市的生活節奏,生活狀態。
你看雖然全文圍繞小艇來構思,但小艇的直接描寫只有課文的2、3自然段,只占全文篇幅的五分之一左右。而其他段落則介紹了船夫、商人,各種年齡層次的威尼斯的生活,以及夜晚,整座城市的詩情畫意。或許,以往我們教學的關注點往往是小艇、小艇,還是小艇。這當然是沒錯的,你看,船夫的駕駛技術理不開小艇;威尼斯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小艇;但這樣往往會把小艇從這座城市里孤立出來。
假如,你把自己當成作者,或許你就會明白整篇文章的布局謀篇了。你看先到威尼斯首先總要看看這座城市的整體面貌;然后才會把目光聚焦到小艇上來,看了小艇自然被它的形狀所吸引,接著就肯定會坐到船上進行城市觀光游;坐在船上一邊欣賞兩邊的風景,一邊和船夫聊幾句,自然就被船夫精湛的駕駛技術所折服;邊聊邊看這過往的船只,有的'趕著去上班,有的去郊游有的去做禱告……乘坐小艇玩了一天,也累了,靜靜地欣賞著這座城市的夜景。半夜,戲院散場了,碼頭、河道又熱鬧起來。幾乎所有人都乘著小艇回家了。這座城市也在進入了夢鄉……多么富有詩意的城市,多么簡潔的文筆,似乎沒用多少筆墨,威尼斯的神髓就躍然紙上。
因此,我們在教學這課時,一定要抓住作者行文構思的線索,進行整體感知。
本堂課教學速讀很快,35分鐘就講完了,感覺還是深入不了。學生最近的狀態也不太好,總是很會講閑話,課堂又變吵了,心不在焉的學生挺多。我在備課時也不夠充分。
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 篇3
《威尼斯的小艇》一課是一篇有著較為悠久“歷史”的經典篇目。依稀記得從我上小學的時候就被收入到了小學的課本。之所以被保留至今,它的價值應該是不言而喻的:它獨特的寫作手法,形神兼備、靈活多變的語句以及嚴謹的結構,無一不是游記性散文的代表,無一不值得我們細細回味,凝神揣摩。
單從課題上就應該對小艇與威尼斯的關系有所洞察:威尼斯的小艇——重讀威尼斯,你就會發現,“小艇”所處地域的不同,造就了它獨特的結構和功能,以及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特點;而重讀小艇,你就能體會到,“小艇”已經融入到威尼斯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成為威尼斯的代表。因而“課文通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夫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所展示的威尼斯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風光。”這一主題似乎完全被題目所涵蓋。
鄭艷君老師所執教的《威尼斯的小艇》正是緊扣文章主旨,絲絲入扣地引導學生領悟作者語言的靈活、寫作手法的準確。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鋪墊,注重引導學生去感悟,去發現。教師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從容不迫的駕馭課堂的能力給在座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從兩個方面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1、資料鋪墊,引入境。
教師邊展示不同地域的代表性景物,邊引出威尼斯這座水城。并不失時機地向我們介紹了這座“千橋之城”“百島之城”的由來。使學生初步領略了這座水城的精彩與獨特。為文章的展開打下了較為堅實的基礎。之后的幾個針對性的問題使學生對水城威尼斯印象逐步加深。為下文作好鋪墊。
2、緊抓重點,由扶到放。
在引導學生概括出文章的三部分內容的小標題后。對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教師層次鮮明的進行引導:找比喻句、解決重點的詞語、說表達方式的不同,體會語言表達方式的'多樣性,換詞練習,畫小艇等。較為細致準確地引導學生去感受威尼斯小艇的樣子。體現了學生習得的層次性。
建議:將文章語言文字的推敲建立在文章之中,而不是孤立的去體會。比如:“水蛇”這個比喻句。可引導學生領會小艇的形狀與動作靈活的關系。設計或引導學生質疑:水蛇是什么樣子的?小艇和水蛇有什么共同點?為什么這樣比方?小艇像水蛇那樣靈活,說明什么?(小艇的構造適合在水中航行。同時也說明船工的技術嫻熟。更可以聯想到小艇經常在水面上航行。從側面印證了小艇是這座水城的主要交通工具。)水蛇的靈活與小艇的靈活躍然紙上,較好的突出了作者準確運用比喻句這一特點。從聯系全文的角度去理解重點詞句,對學生深挖文章的中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 篇4
《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清新、雋永的散文,全文篇幅雖短,僅五百字左右,卻把小艇勾勒得活靈活現,富有情趣。那么,怎樣在一節課內完成這篇課文的教學,并體現學生的自學能力呢?這就需要在預習上下功夫。如果僅簡單地布置幾個預習題,學生一定索然無味。于是我就想,何不讓學生動動手呢?我就讓學生看書,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找出書中描寫小艇樣子的句子做一只小艇。這個新穎別致的預習作業 一布置,學生興趣頗濃,大有躍躍欲試的樣子。這樣,即使你不叫學生看書,學生也會自覺認真地看書了。
課堂上,當教到“威尼斯小艇的樣子”一段時,請幾個學生拿出自己動手做的小艇,用課文中有關句子向同學們介紹自己是怎樣做的。周密同學說:“課文中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尺長,又窄又深,有點像獨木船。我就把船身做深、做窄一些。課文中說小艇像新月的樣子,我就在船的兩頭各裝一個角,使它看上去彎彎的,兩頭翹起。”周一一同學說:“我也是照著書上寫的兩個比喻句來做的,不過書上還寫到小艇內有皮墊子,有窗子,我就在船里安了沙發似的皮墊子,裝上了窗子。我想,坐在這樣的船上真是其樂無窮啊!”徐超同學還做了船漿,邊講邊演示,真像書中所說的“行動起來,輕快、靈活,仿佛一條蛇。”在有聲有色的介紹中,學生既掌握了課文的內容,節省了課堂教學時間,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真是一舉多得。
在教“船夫的駕船技術”一段時,先讓學生找出這段的中心。(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然后想想課文圍繞中心句從哪幾方面寫的?(速度極快、操縱自如)在討論作者是怎樣寫船夫駕船時操縱自如時,讓學生抓住“拐”、“擠”、“穿”這幾個動詞刻畫的特寫場面來體會駕船人的身手。然后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采用引讀的方法,我讀船夫遇到的情況,學生讀船夫的動作,這樣能讓學生在腦中再現船夫游刃自如的駕船畫面。
“小艇的作用”一段,作者經過細心觀察,根據人物的不同特點,抓住每一種人的瞬間行為,再加上作者的聯想,如速寫一般對四種人作簡明的刻畫。我讓學生默讀課文,找出文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實實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的聯想?然后填表:
填好表后我對學生說:“平時寫好一篇作文不僅需要仔細觀察事物的特點,還需要我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這樣一來,在閱讀中滲透了寫作指導,做到了讀寫結合。
文章的結尾是寫威尼斯的夜,為了讓學生明確作者這樣安排結尾的用意,我讓學生討論一個問題:“課文為什么用寧靜的夜結尾?”學生通過討論回答:“半夜,小艇停泊不動,威尼斯也就沉睡了,由此結尾反襯了艇的作用大,人們的活動離不開小艇。因此,小艇就成了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相當于街頭的汽車。”
最后,在分析完課文后我運用電教手段,放一段“威尼斯小艇”的錄像,使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深化認識,錄像那豐富多彩的.畫面,娓娓動聽的解說,以及對威尼斯有多少條河、多少座橋、小艇的又名、形狀、作用的詳細介紹,使學生不僅領略了意大利著名水上城市威尼斯的風光,還使學生對這座水城的重要交通工具小艇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這堂課上得較成功的地方是,整個教學過程 中,教師沒有作煩瑣的講解,也沒有瑣碎的提問,惜時如金,該讀的讀,該議的議,該動手的動手,教師起到了啟發、引導的作用,學生學到了讀書方法,提高了閱讀能力,真正做了學習的主人。
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 篇5
這篇課文生動、形象地介紹了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本文第四自然段是圍繞第一句話“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這個意思來介紹的。在接下來的介紹中,作者沒有直接具體介紹,而是采用了先概括后具體的方《威尼斯的小艇》法。即先用一句話概括地寫出船夫的駕駛技術怎么好——“速度極快,來往船只很多,他總能操縱自如,毫不手忙腳亂”。然后再列出三種情況具體地說明怎么特別好——疾駛的時候能夠拐彎;擁擠的時候能夠擠進擠出;極限極窄的時候能夠穿過去,而且速度非常快。在列舉三種情況具體說明時,注意寫出自己當時的真實感受。
這個段落的寫法,課文展示的清楚明了,有助于學生學習模仿。學生練習過一般的先概括后具體的寫法,但本課的這種寫法學生還是第一次接觸。基于以上分析,在教學中,我們借助學生已有的寫作經驗,選擇學生最熟悉的人、事寫起,來練習掌握本課的這種寫法。
本課教學中注重讓學生在學習寫法上進行自主探究,通過朗讀、抓重點詞語談體會、列表等方法讓學生感悟先概括后具體的寫法與以往所學的不相同的地方,尤其是第二句理解起來是難點,在這里及時的進行了總結。然后與上學期《海底世界》中的“海底的動物各有各的活動方法”一段進行比較閱讀,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本節課的.生長點,在于第二句既是對第一句的一個具體,有指向性,又是對下文的一個概括。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小練筆,由說到寫落實有一定的實效性,先讓學生看圖片,用一句話概括出圖片的特點,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由小組長先說第二句,然后3位同學每人說一句具體的方面,最后一個同學負責總結發言,經過這樣的說的過程訓練,大部分的同學能仿照課文的寫法說一段話了,在寫的時候就水到渠成,學生不致感到困難重重,也就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經過教學后的反思,我認為在本課的教學中學生所列表格用的不是很充分,在這里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填表,然后再寫的時候,對于能力差的同學,可以讓他們用表格搭架子,這樣也會使這部分學生在寫的時候基本按照第四自然段的寫法寫。其次,就是感覺學生讀書的時候教師還應該注意適當的輔導,讓學生讀出語氣,讀出作者的真實感受。個別問題還要推敲,力爭問的準確。
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 篇6
《威尼斯的小艇》這篇課文從小艇的樣子、船夫的駕駛技術以及小艇在威尼斯市民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等幾個方面,介紹了水城威尼斯獨特的交通狀況和特有的風土人情。
一、教學效果
朗讀的同時,感悟寫作方法。
本課教學的一個難點是對于寫作方法的領悟。這篇課文采用了抓住事物特點并把人的活動同景物、風情結合起來進行描寫的方法。寫作方法一向是教學的難點。如何實現這個目標我想了很多。最終決定教師的引導要多一點兒。我就把這種提示分散到幾個環節中,比如在“小艇樣子”這部分時,我讓學生找出小艇的特點,并想想在表達上有什么不同之處,學生很快就說出“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想到這里就說明學生有所了解了。在最后的總結環節中,我再引導,學生的體會就深一些。對于抓住特點來寫的寫作方法就能掌握些。在課下的小練筆中,學生的'作品讓人耳目一新。
二、成功之處
研讀文本,欣賞美。我讓學生通過比較閱讀,體會運用了比喻修辭手法的好處,用讀的方式表示對小艇的喜愛。發揮想象,體會情景——如果你也乘上了這樣的小艇,飽覽著威尼斯水城兩岸秀美的風光,你會有怎樣的感受?會產生哪些新奇的想法?有了這個前提,在請同學們帶著這美好的感覺一起朗讀,他們就很容易地讀出了“坐在小艇里的情趣”。
以學生為主體,以學定教,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教學中,我還采用了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比如教學小艇的樣子這一部分,我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可以讀,可以畫,激起學生強烈的表現欲。學生紛紛動手、動口、動腦,在讀一讀,畫一畫,想一想中感受到小艇的獨特美,尤其是結尾,我出示小艇的紙模,讓大家看著模型去回憶小艇的樣子,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達到能背誦,擺脫了“要我學”的精神枷鎖,讀起來輕松,背起來愉快。教學“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這一部分,我讓學生通過想象、表演去感受、去領會,學生個個躍躍欲試、興趣盎然,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生領略到小艇的獨特,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三、不足之處
在朗讀指導上指導不到位,不能很好地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充分表達。
四、改進措施
在教學過程中,我不能越俎代庖,應該放手讓學生運用讀讀、畫畫、議議等學習方法。這樣通過動腦、動口、動手等方式,培養學生觀察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提高能力。應該利用角色轉換,虛擬情境,有重點地指導朗讀,并給予鼓勵性的評價。效果會更好。
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 篇7
這是一篇介紹異國風情的散文,作者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文章形神兼備、語句靈活多變,值得大家去品位與欣賞。圍繞著小艇寫了三大部分內容,小艇的樣子、船夫駕駛技術高超、小艇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本文的教學難點是學習作者怎樣抓住特點并把人的活動同景物、風情結合起來描寫的.。難點的突破,我采用抓關鍵詞句,朗讀想象的方法。比如,感悟小艇樣子時引導學生抓住3個比喻句(獨木舟、新月、水蛇)感受小艇的長、窄、深。再出示小艇的圖片,在理解的基礎上多形式朗讀,并展開想象,坐在小艇上游覽時一種怎樣的感受。讓學生體會其中的情趣。
閱讀船夫駕駛技術和小艇與人們的日常關系時采用自主閱讀、合作學習的形式,體會船夫“操縱自如”的高超技術。最后兩個自然段讓學生設計表格,以“誰乘小艇做什么”為題默讀。
這時候回顧全文,看從中學到什么表達方法?學生初步領悟到:抓住特點把人們的活動同同景物和民俗風情結合起來,是文章充滿靈氣。
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 篇8
我在教學中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自讀、自學、自悟。但自主的精神并不是讓他們在課上放任自流、毫無目的行動,而是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形成的。
一、借助電教手段啟發學生想象
威尼斯這座城市對學生來說是十分陌生的。因此在教學之始,讓學生通過課件“游覽”一下威尼斯水城,從而激發出求知全文的沖動。看完課件老師提出“作者為什么只選擇小艇來寫”的問題,學生對威尼斯這座城市已有了鮮明的印象,就使他們自覺地從文章中去尋求答。用電教手段輔助教學,為課文提供信息,成為理解內容與激發情感的工具。
二、品位朗讀,重視思維的訓練
在引導學習“船夫技術特別好”的段落的教學中,老師有明確的“主體”和訓練“意識”,騰出時間,完全讓學生自讀自悟,這一段落,文字比較淺顯,層次比較清楚,讓學生自編提綱,容易做到,是難得的訓練契機。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通過點撥指導,組織討論,集中評議等辦法引導學生讀書,尋找正確答案。課堂上同學們的思維被啟動了,積極開動腦筋,參與評說,充分展示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個性化的朗讀激發學生的情感
在最后一段的教學中,教師注重情境的創設,課堂上立時呈現出威尼斯夜寂靜的美的'氛圍。這里面,教師側重對學生情感的調動。首先,啟發學生在理解精彩語句的過程中,不斷突出其“靜”的美。再讓學生體會老師所范讀的語句,這是學生情感調動前的醞釀。隨后讓學生去體會所朗讀的語句的情感,產生情感變化、逐漸深入形成的過程。朗讀的過程,也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
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 篇9
《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一篇介紹異國風情的散文,這篇精讀課文通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夫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以及小艇在威尼斯市民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等幾個方面,介紹了水城威尼斯獨特的交通狀況和特有的風土人情。
教學本文時,要想讓學生對威尼斯的小艇有更深入的了解,首先要讓學生對威尼斯這座水上城市能有所了解。因為我們這里的學生生活在中國的北方,通過調查了解,他們對水上的活動不夠了解,而且很多學生沒有到過南方,對水上交通工具缺乏認識。因此,我首先讓同學們搜集資料,并且給同學們播放威尼斯的圖片以及視頻,讓學生能夠體會威尼斯的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就像我們這里的汽車、電動車、自行車一樣。有了這樣的基本認識,學生再來學習本篇課文就容易多了。
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時,首先,我讓學生通過閱讀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點,讓學生充分閱讀,然后同位交流,最后再集體交流,這樣做的目的是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能力。通過交流,學生能夠通過語言文字了解到作者抓住了小艇的.長度、深淺、形狀等特點進行描寫,文章并且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來寫了小艇的樣子“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學生邊讀邊想象小艇的樣子,體會到作者語言的優美。
不足之處,本課課后練習第四題是背誦課文的四至六自然段,由于課上理解課文重要的語句用時較多,因此,在處理背誦的時候有所欠缺,沒有將每段的重點進行圈畫,今后要合理安排時間,并運用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背誦指導,爭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 篇10
從景山學習回來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樸實的課堂上做到一課一得。個人認為他們的教學形式很樸實,沒有任何華麗的東西,因此,本次展示課,我竭力想把這種樸實的課堂向大家做個展示。
《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通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夫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為我們展示了威尼斯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風光。抓住事物特點并把人的活動同景物、風情結合起來進行描寫,是本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重點訓練項目,我把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四點:
1、識記“小艇、船艄、船艙、保姆、禱告、停泊、威尼斯、縱橫交叉、操縱自如、手忙腳亂”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威尼斯獨特的風情,小艇的特點及船夫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
3、感受抓住特點描寫事物的方法。
4、通過學習課文,了解威尼斯獨特的.風情,激發學生進一步了解威尼斯的興趣的愿望。
教學中,我設計了五個環節:
一、直接導入,初步了解威尼斯。
二、落實字詞教學,理請文章思路。在總體了解威尼斯情況后,讓學生帶著 “課文圍繞小艇寫了什么”這個問題去初讀文章,理請了文章思路,為下面環節的學習作好鋪墊。
本人認為雖然到了高年級,但字詞教學還是必不可少的,這個環節也落實了字詞教學。
三、品讀2、3自然段,理解小艇樣子
本環節,我讓學生看圖口述小艇的樣子,通過品讀“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有點兒像獨木舟。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仿佛田溝里的水蛇。”這段話,知道作者是從不同角度用了不同的比喻把小艇的樣子寫生動寫具體。再通過去掉打比方部分比較兩段意思一樣的話,探究體會原句的精妙之處。我讓學生通過比較閱讀,體會運用了比喻修辭手法的好處,在用讀的方式表示對小艇的喜愛。發揮想象,體會情景——如果你也乘上了這樣的小艇,飽覽著威尼斯水城兩岸秀美的風光,你會有怎樣的感受?會產生哪些新奇的想法?有了這個前提,在請同學們帶著這美好的感覺一起朗讀他們就很容易的讀出了“坐在小艇里的情趣”。在實際教學小艇的樣子時,由于擔心學生不能自己歸納,自己做了小結。我想如果讓學生自己歸納作者到底是怎樣把小艇的特點寫具體的(從三個不同角度的比喻來寫),這樣就既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整理,又能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閱讀文章的寫作方法。
四、自我探究,學習船夫的駕駛技術。
本來在教學設計中預設了讓學生扮演船夫介紹自己的技術,讓學生扮演乘客夸夸船夫,以此訓練口語交際,但在實際教學時,因顧及時間,沒有落實,感覺學生體會船夫的駕技不夠深刻。
五、小結,布置作業。
讓學生課后去閱讀法國作家喬治·桑的《威尼斯之夜》,與本文比較一下,兩篇文章在寫法上的異同,為下一節課學習抓住事物特點寫練筆做鋪墊。
在這一節課里,本人完成了教學目標,課件及視頻的適時播放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我也明白培養學生的理解力和感悟能力,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就是“讀”,遺憾的是雖然在教案中也設計了朗讀教學,可是在課堂上學生讀書的機會還是不夠多,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要盡可能讓放手學生去自讀自悟。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基礎上領會“抓住事物的特點寫”的方法。如何實現這個目標我想了很多。最終決定教師的引導要多一點。我就把這種提示分散到幾個環節,比如在“小艇樣子”這部分時,我讓學生找出小艇的特點,并想想在表達上有什么不同之處,學生很快就說出“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在最后的總結環節中,我再引導,這樣可能學生的體會就深一些,對于抓住特點來寫的寫作方法就能容易掌握些。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只有感受,沒有讓同學完全掌握抓住事物特點寫的方法,導致難點不能深入突破。
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 篇11
《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版小語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一篇寫景物的散文,他以形神兼備、靈活多變的語句向我們展示了威尼斯的異國風情和小艇的重要作用。
課文從“我”的所見所感入手,首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接著詳細介紹了小艇獨特的構造特點,然后講了船夫的高超駕駛技術,最后寫小艇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課文語言優美流暢,內容通俗易懂。作者通過細致的觀察,豐富的想象,融景、物、人于一體,展示了威尼斯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風光。
新課程的目標非常明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思考、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也就是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的基礎,部分學生已經能夠上網搜集信息,也已具備了一定的小組活動的能力。基于學生的特點,結合課標的要求,我首次嘗試在網絡環境下進行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在自主閱讀能力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運用網絡技術,充分發揮網絡優勢,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自主鉆研的精神以及創造能力。
在教學中,我將語文學科和信息學科有機整合。充分利用網絡教學的優勢進行網絡教學。嘗試創設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
一、依托網絡平臺,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探究意識
培養學生主動探究能力,首先要激發他們的探究興趣,使學生從被動獲知的狀態變為積極主動的求知過程。網絡技術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有其顯著的優勢,它能呈現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富于變換的文字和圖像,為學生營造樂學的氛圍。如,教學伊始,我依托網絡優勢,以游覽的方式走進威尼斯,接著讓同學們隨著錄像去領略威尼斯獨特的異國風情:縱橫交錯的河流,古老雄偉的建筑物,姿態各異的橋梁,別致靈活的小艇。舒緩的音樂,絢麗的畫面,迷人的風光,感情的范讀,孩子們被深深陶醉了。從他們企盼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了他們對威尼斯的.憧憬,對知識的渴望。
接著我根據學生的問題進行篩選提煉,形成三個主干問題:
1、如何形象地描寫小艇樣子?
2、如何精彩地描寫船夫的駕駛技術?
3、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關系十分密切?在學生演示總結學法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進入數字網絡平臺中的資料室,瀏覽相關的學習資料。資料室里有課文學習要點、精美的風光照片,簡潔精要的文字介紹以及相關資料的網址。在學生瀏覽資料的基礎上,請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引發他們自主質疑。有疑問才能激發起內部已知和未知的矛盾,激起學生認知的興趣,激發他們主動地探求未知領域。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創設特定的情境,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體驗熱情,培養他們主動探究的意識。
二、依托網絡平臺,開展主題搜集,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我在網絡平臺中建立了“知識拓展”欄目,當學生選取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時,只要點擊相關網頁,就可獲取豐富的學習信息。網頁中的提示語給學生提供了自主閱讀探究的途徑。當反饋交流的時候,學生都能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的研究成果。
如,在學習“船夫高超的駕駛技術”這一內容時,學生通過朗讀和表演等多種形式,真切感受到船夫高超的駕駛技術。交流時,我走入學生中間,引發了學生的情緒,使他們對船夫精湛的駕船技術贊嘆不已,使課文內容的理解不再單調。
學生通過在網絡上進行主題搜集,在教師的指導下,將搜集到的信息進行加工、整理、得出結論,解決問題。教師創設寬松和諧的交流環境,讓學生在共享集體思維成果的基礎上達到對當前所學內容較全面、正確地理解。學生在展示學習成果的時候,完成了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三、依托網絡平臺,拓展語文學習,培養學生創造能力
課堂上,我引導學生在利用教師提供的網站搜集信息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進入更多網站,滿足自我需求。自主的實踐活動豐富了學生的積累,不但提高了語文綜合素養,而且培養了創造能力。
網絡環境下的語文拓展學習,計算機就像筆、紙、書本一樣,成了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工具。整個學習過程突破了狹小的教室空間與短暫的課堂時間局限,是一種學習方式的突破。課后,為了拓展知識內容,我結合“五·一”長假,建議學生和家長結伴出游,根據本節課學習的表達方式把自己的觀察和感受寫出來。學生遨游網海后,知識面拓寬了,寫作的欲望更強了。
回顧本節課的教學,我感到還有許多值得探討和推敲的地方。例:如何準確把握和找準,利用信息學科進行語文教學的切入點,還需要不斷探索;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培養,還需要不斷深入,有利于學生的成長……
總之,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為代表的現代教育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廣泛運用,將對于深化基礎教育改革,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將在以后的教學中,勇于嘗試,不斷創新,使語文教學和信息學科有效整合。
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 篇12
小學課堂每一節課40分時間,如何在40分鐘的教學時間里,達成預定的教學目標,完成的質量,完成是否有效率等這一系列的問題,也是一直讓我考慮、深思的問題。
本星期上四《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課時,課前,我并沒有注意定教學目標與教學效率之間的關系,拿出相關參考資料,取舍其中一些細節,如:學習3個生字時,我預定幾分鐘的時間,筆畫不多的字,只要提點一下,就可以節省一些時間出來。參考資料列出中的目標,如“了解威尼斯獨特的地理風貌、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關系”我認為可以采用,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就這樣定出來了。
教學中,先引導學生注意“預習”那一段寫關于威尼斯是一座水上城市的文字,希望學生從中獲得一些與“小艇”有關的信息,還帶著“預習”所提出的問題學習。我提出學生自己選擇喜歡朗讀的方式,并把描寫小艇樣子的文段畫出來。接下來,指名學生把描寫小艇樣子的文段讀一讀,并根據自己在讀中的理解,把小艇用簡筆畫出來,說一說自己是根據那些關鍵詞畫出來的。設計這個環節,其實是評價學生讀明白了沒有?讀細了沒有?一名學生自告奮勇地走上來,還一再說明自己曾經到過威尼斯游覽。其間,當這名學生畫出很大弧度時,有的學生禁不住說:“怎么像一根香蕉?” 很快,這名學生把小艇的樣子畫出來。這時,我注意看這幅畫,“小艇”艇身中間特別畫了幾個小圓圈,并畫了一個小人站在翹得高高的船頭上,這名學生作了說明:那些小圓圈是表示小艇雕刻十分精致,那個小人站在那么高的船頭上,他站得很穩,有時船夫還唱起歌呢。原來他是親眼看到的,親耳聽過的。這些“信息”不正是我們老師引導學生,平時要注意觀察身邊的事與物嗎?老師的及時點撥太重要了。可是,我忽略了船身“長、窄、深”幾個關鍵字的理解,對后面要理解“了解威尼斯獨特的地理風貌、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關系”又擠壓新問題。
由此,我思考這樣的問題:定教學目標的適度與教學目標的落實有關嗎?經過此課時的實踐,我得出的答案是有著密切的關系:第一,定教學目標要考慮40分鐘的時間,通過什么教學手段達成教學目標。像簡筆畫這種教學手段是最能體現學生讀通讀透的教學方法。第二,定教學目標要考慮更具體的定位,不要模糊。如果要落實學生通過此課時理解并會運用詞語的,就具體列在其目標之上。例如前面列舉的“了解威尼斯獨特的地理風貌、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關系”是模糊的目標,應清楚地定位在“初步解威尼斯獨特的地理風貌、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關系”,而了解小艇的樣子更重要,為下文了解船夫的駕駛技術作鋪墊。第三,定的教學目標不適宜過多,圍繞本單元達成的閱讀能力作為基本目標,至于如何落實,要對本單元安排的教材作具體的分配。如《草原》一文適宜做展開畫面想象而精心設計提高知識技能的小練習;而《威尼斯的小艇》適宜安排對話練習。
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 篇13
《威尼斯的小艇》是統編教材五下第七單元第一課,這一單元的單元目標是體會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的表達效果。搜集資料,介紹一個地方。本課中并沒有多方面描繪游覽威尼斯的所見所感,而是借著這個城市獨有的標志——小艇,把水上名城的風光韻味十足地表現出來,課文中有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體現出“人動則艇動,人歇則艇歇”的特點,突出了小艇為威尼斯這座城市的生活帶來的無盡情趣。此外,課文還將人的活動與景物結合在一起來寫,充分表現了水城威尼斯的魅力與風情。
教完《威尼斯的小艇》這課,高老師就這節課的教學給我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以下是我對自己的課堂教學的反思:
一、課堂要始終圍繞主問題教學
本課我是以大問題是“用——畫出描寫威尼斯動態的語句,用~~~畫出描寫威尼斯靜態的語句,體會作者筆下威尼斯的動、靜之美”為教學目標展開教學。但是在學生匯報時有的學生并沒有說出這是什么描寫,只是簡單讀了出來,也沒有說體會。都是在我的追問下學生才回答的,學生回答問題不全面。要讓學生自己說出這是什么描寫有什么體會,順勢再讓匯報的同學讀一讀。
每個匯報的環節也沒有圍繞大問題展開,在圍繞這個大問題教學中我的教學過程太零散沒有整體性。而且自己總結的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的.表達效果太多。例如:我提出的問題“小艇有什么特點,你們讀了有什么體會”,學生回答這個問題時只說了一個體會,其余都是我總結出來的。在體會表達效果上要讓學生多說,教師只是引導。
二、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
匯報的環節我始終都是讓學生根據的我框架走,并沒有讓學生自由匯報,課堂的匯報環節偏于模式化,應該讓學生自由匯報找到的靜態動態的描寫,然后說自己體會。在上這節課之前我就把教案給高老師看了,高老師第一時間就指出不要把課文片段話的學習,注重整體性,讓學生自由匯報。然后經過自己的修改在別的班磨課時發現學生匯報時太亂,我有點駕馭不了課堂,所以在聽課之前自己又臨時更改的教案,最后導致自己的課堂過于模式話,不注重學生的自由學習。理想的課堂應該是學生主宰的課堂,要實現從教師掌控課堂到學生主宰的課堂。教師要放開手讓學生學,不怕學生亂,在亂中學生才有自己的生成收獲!
三、給足學生自由討論的時間
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學生學習的時間少,有的同學還有沒深刻進入學習狀態就已經小組合作學習結束。要給足學生學習的時間,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表達自己的閱讀體驗,收獲自己的學習成果,感受和作的歡愉、發現的驚喜。
四、傾聽學生,及時引導評價
傾聽,是學習發生的開始,不僅學生要傾聽學生,老師更應該傾聽認真學生,并且及時正確引導孩子。這節課我就忽略了這一點,對孩子的傾聽不夠,導致對他們的回答不能及時給予有針對性的評價,缺乏對孩子的激勵或贊揚。
本堂課我雖然教學目標正確,但是教學設計并沒有全效為目標服務,學生也沒有學好,這是我的缺憾,但我決不放棄。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緊抓教學目標,課堂始終為目標服務,注重學生自主學習的體驗,把課堂還給學生。在今后的課堂中不求最好,只求每一次講課都有進步。我很感謝這次的聽課,她讓我成長,知道了自己有很多的不足,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自己的教學更上一層樓!
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 篇14
《威尼斯的小艇》一課,作者以形神兼備、靈活多變的語句向我們展示了異國風情和小艇的重要作用。課文通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夫駕駛技術的高超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為我們展示了威尼斯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風光。
在這次教學中,我努力嘗試一種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提出學習目標——展示學習成果——激發知識沖突——拓展延伸知識”,這對我來說是一種挑戰,對學生來說同樣是一種挑戰,要由以前教師的滿堂講轉化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展示。因此,我通過引導學生深刻體會文章的優美句段,進行閱讀的指導。通過朗讀,讓學生明白威尼斯夜晚的'寂靜。在學習小艇樣子這一部分時,緊緊抓住作者對小艇樣子的描寫,讓同學們真切體會到小艇獨特的外形。在介紹船夫駕駛技術特別好的這一段落時,我讓學生把自己想像成游客,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對那個操縱自如的船夫盡情訴說。
我深深地感悟到,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該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思考、討論的余地,在讀中感悟,應該從兒童的視角去探索他們的思維方式,讓每個學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讓每個學生的個性都得到張揚。在老師的頭腦中要有清晰的思路,敏銳的洞察力,當你有“指揮”不動學生之感時,就要調控學生,讓學生再一次“活”起來。教學才會有活力,體驗才會真切。更要學會欣賞學生,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及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采用激勵性的評語,要從正面加以引導。
這種教學模式的一個好處,那就是每個學生都動起來了,每個學生都有任務,再差的學生也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堅持這樣做下去,我相信我們的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就會大大提高,真正實現“要我學”為“我要學”。
總之,課堂教學要讓學生從學會語文轉變為會學語文,指導學生把學到的語文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這樣我們的語文課堂才會變得豐富有生氣。
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 篇15
《威尼斯的小艇》是馬克·吐溫的一篇寫景物的散文。這篇精讀課文通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夫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為我們展示了威尼斯這座水上城市特有的風光。文章層次清晰、重點突出,是對學生進行“抓住事物特點寫”訓練的好例子。
1、課件展示,激發情感。
威尼斯寫的是異國他鄉的獨特地理風貌,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雖然課前查閱過資料,但學生缺乏直觀感受,完全有必要先對該水上城市的奇特風光,諸如河道、古建筑、橋梁、小艇、船夫等有個大體的感性認識。教學之初,讓學生通過威尼斯風光展示“游覽”威尼斯水城談感受,從而激發出求知全文的沖動。
用課件輔助教學,為課文提供信息,成為理解內容與激發情感的工具。當學生體會威尼斯城夜的.寧靜時,再一次用了圖片展示,"讓月夜的威尼斯人歇、艇停、城靜的美麗夜色,呈現于學生眼前。兩處用上風景圖片展,給學生提供了 “動”與“靜”強烈對比的生活信息,加深了小艇在威尼斯作用的體驗,感情上起到了"呼應"的作用。
2、自讀自悟,啟迪思維。
在引導學習“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的段落教學中,明確"主體"地位和訓練“意識”,給出時間,進行活動化教學,讓學生邊讀邊悟,船夫的駕駛技術到底好在哪里?課文中哪些地方體現了“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逐漸加深。在此基礎上因勢利導讓學生朗讀課文,學生讀出了驚嘆的語氣。在學習小艇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時,我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說 一說,青年婦女乘小艇干什么,學生們發言踴躍,去看戲、走親戚、購物、接送孩子……眾說紛紜。并讓學生說說還有哪些人也要用小艇做交通工具去干什么?
3、珍視體驗,啟動情感。
在最后一段的教學中,注重情境的創設,課堂上呈現出威尼斯夜寂靜的美的氛圍。這里面,教師側重對學生情感的啟動。
首先,啟發學生:欣賞著這樣的風景,你們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在理解精彩語句的過程中,不斷突出其“靜”的美。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如夜晚的威尼斯是寂靜的,那威尼斯還有哪些地方也是寂靜的等等,然后讓學生懷著這種種美妙的感受一起朗讀。這是在朗讀教學中情感啟動前的理解,讓學生去體會所朗讀的語句的情感。但情感的啟動不是一激而就的,有個情感變化、逐漸深入形成的過程。在朗讀效果沒有凸現之時,教師引導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碼頭上。”“靜寂籠罩著威尼斯。”這兩句話聯系起來讓學生體會,讓學生領悟小艇與夜之寂靜的關系,并放威尼斯夜景圖片,配上悠揚、深沉的音樂,讓學生有感情地試讀。朗讀的過程中,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威尼斯小艇在人們生活中重要作用----艇停城靜,艇動城鬧,威尼斯古城的熱鬧與靜寂是與小艇的動與靜密切相關的,艇不動了,人們也就停止了活動。
4、回顧總結,體會寫法。
最后,我讓學生回顧全文,看文中學到了什么表達方法,通過交流讓學生領悟到,作者抓住小艇特點把人們的活動同景物、風情結合起來,景、物、人相互聯系,使文章充滿了詩情畫意,讀來頗有情趣。這與作者在生活中細致觀察是分不開的,在文中并能融進作者自己的感受,使我們如同身臨其境。并讓學生學習作者在生活中細致觀察、用心體會的方法。
【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相關文章:
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04-24
五年級下冊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05-31
復習課評課稿04-08
教師是怎樣評課的及評課稿04-23
春雨評課稿08-18
《通分》評課稿08-15
《雷雨》評課稿08-05
《豐碑》評課稿08-16
《燈光》評課稿08-22
評課稿《稱贊》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