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神評課稿(精選9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評課稿,認真擬定評課稿,評課稿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軍神評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軍神評課稿 篇1
上午在六(1)班聽了杜老師講的《軍神》一課,總體感覺上的比較好,表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學生預習的比較充分,導學案能認真完成。
第二,課堂上學生互學中的小展示學的都很認真,學生大多數都參與進來了,以小組為單位,相互提問、展示,圍繞導學案,把導學案設計的問題基本上都解決了。
第三,學生評學環節的展示非常精彩,結合設計的評學問題,有的'同學編寫了“三字經”,有的同學自己寫了小詩歌。在展示過程中,有質疑,有補充,學生的精神狀態十分良好。
當然,這節課也有不足之處,比如六年級的學生課堂中生成的問題很少,只有兩個,學生還不能討論解決,都甩給了老師,結果老師也就毫不客氣地講了,講的還不是特別到位;大展示環節,學生都是以小組為單位來集體展示的,沒有個體展示,沒有質疑爭辯,也就是念導學案的答案,該有的“狂歡”沒有呈現出來;師生都有點緊張,沒有形成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學生的思維得不到發展。
故在高效課堂前提下,老師要備的不是知識,老師完全可以對學生提出的知識問題說NO,讓學生課后自己去查資料解決問題。老師必備的是怎樣制造寬松的課堂氣氛,怎樣鼓勵學生參與學習、展示,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而忽視正確與否。最重要的是用掌聲或者其他方式表揚學生、贊美學生,讓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
軍神評課稿 篇2
《軍神》一課是一篇歌頌軍魂的典范之作,贊揚了劉伯承將軍超人的堅強意志。文字樸實細膩感人至深。文章講述的是88年以前的事,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太久遠,而且又是讓三年級的孩子來學,學生理解起來會有一定難度。盧老師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以自己精心的設計,巧妙的構思,使文章與學生拉近了距離,讓學生的思維在老師的啟發下得以發展。
盧老師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非常注重情感和態度,處處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使語文學習成為一種學生自主探究的事。從整個教學環節的設計到引導學生讀書、思考、討論交流等,都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以文為本的思想,老師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的獨創性,充分肯定學生的答案與做法,既尊重學生,又給學生發揮的空間,使得師生之間的`交流變得暢通、積極、有效。教學過程中,盧老師緊緊扣住“為什么稱劉伯承將軍為軍神?”以及沃克醫生前后態度的變化這兩條主線,允許學生自由地讀、問、討論,既體現了民主,又很好地體現了“導”的作用。讓學生帶著問題邊讀書邊思考,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體會劉伯承將軍豪邁氣概與不屈的精神,雖然學生的思維是自由的,學習的內容是自主的,但由于緊扣主題,所以課堂教學活而不亂。
在整堂課的教學中,盧老師通過“以讀帶講,以對話代講”的方法,由疑導入,讀中有悟。讀,不是漫無目的,而是層層遞進,一步步讓學生抓住語言文字進行感悟,甚至細小到標點,其中有一個讓我印象頗深:“了不起!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是一位軍神!”在講解這句的時候,盧老師并沒有直接告訴學生可以用什么感情朗讀,而是讓學生自己從三個感嘆號中體會朗讀的語氣,體會人物的堅韌不拔。整個過程非常注重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在積極主動思維和情感中加深體驗與理解,從而有所感悟,并且,在朗讀中體現這種感悟。這堂課還有一個閃光點,在課堂上盧老師總是以不急不躁的教學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使學生即使遇到再難以回答的問題時也能坦然面對,這不僅對培養學生的自信很有好處,還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軍神評課稿 篇3
今天,我有幸聆聽了由蔡老師執教的《軍神》,可謂收獲頗豐。她為我們成功提供了一節高質量的常態課。
本課教學有如下亮點:
一、教者注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
1、從字、詞上入手,詞語的設計由易到難,讓學生書寫字形,朗讀字詞,教給了學生理詞、讀閱的方法,真正訓練了他們的語文基本功;板書軍神,問指誰,誰如此稱贊他,用軍神、劉伯承、沃克提一個有價值的問題,輕松讓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2、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并有針對性性的選擇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根據這三個詞學會提一個有價值的問題:一個學生說:“軍神是誰?”王老師立刻把這個問題拋給學生,問題一下子就解決了。接著另一個學生回答:“沃克醫生為什么稱劉伯承為軍神?”這個問題一下子難住了大家。王老師緊接著評價:“這個問題提得太有價值了!”我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孩子們對提問有了更深的認識。
二、指導學生朗讀有方,多角度,多層次的讓學生以讀促悟,以讀促情。
感情朗讀方式多樣,方法不一,但萬變歸宗,讀,體,悟,說,不僅讓學生進入了文本,而且訓練了學生的讀、說能力;并多次強調學生說出完整的話,我非常贊同她這種做法,既提高了課堂效率,又減輕了復習時的負擔,一舉兩得!課文中出現的重點詞語要求孩子帶著理解感受去讀。同時還不忘知識的拓展。
軍神評課稿 篇4
第一課時
王校長本節課能真正的放低姿態,讓學生自主地學習,適當的引導學生,啟發學生。本課亮點有:
1、從字、詞上入手,詞語的設計由易到難,讓學生書寫字形,朗讀字詞,甚至速記字詞,教給了學生理詞、讀閱的方法,真正訓練了他們的語文基本功;
2、過渡語自然恰當,王校長能不失時機的點評學生,激發學生,甚至風趣、幽默的`語言感染學生;
3、指導學生朗讀有方,多角度,多層次的讓學生以讀促悟,以讀促情;
4、最值得我學習的便是王校長對學生學習習慣的滲透,如:“用你的坐姿,告訴老師”,“讀流暢,讀通順”,“看清字形,讀準字音”“默讀有助于思考,有助于理解”。
第二課時
這是第二課的教學,王校長在上課的基礎上,帶領學生走進文本,本課在字詞的理解上,教學思路是抓關鍵詞句,以讀促悟,以讀促情,王校長備課很充分,不僅走進了文本,還恰當走出文本!值得我學習的有:
1、備課備關鍵語句,以一帶十,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
2、感情朗讀方式多樣,方法不一,但萬變歸宗,讀,體,悟,說,不僅讓學生進入了文本,而且訓練了學生的讀、說能力;并多次強調學生說出完整的話,很值得我學習!
3、文末小練筆及文之中反復朗讀的那個中心句,都是促進了學生對本文的體會,令我為之心動,這也是本課的精彩高潮之處!這是兩節很值得我學習的扎實、創新的語文課!
我覺得如果在教學中適當引導學生進行合理恰當的想象,帶領學生們去捕捉文本的空白(可以設計相應的習題),會更有助于促進學生對文本內涵的領悟。
軍神評課稿 篇5
執教者:高靜
點評者:施海燕
《軍神》一課是一篇歌頌軍魂的典范之作,贊揚了劉伯承將軍超人的堅強意志。文字樸實細膩感人至深。文章講述的是88年前的事,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太久遠,學生理解起來會很難。可是,聽了普陀區新武寧小學高靜卻讓我學到很多,高老師以自己精心的設計,巧妙的構思,使文本與學生拉近了距離,讓學生的思維在老師的啟發下得以發展。
一,從"神"到"神",首尾呼應
引入:
釋題:"神"這個詞素在字典中有好幾個解釋條,比如有……(媒體出示)
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如:用兵如神;
特別高超或出奇,令人驚異的——如:神奇,神效;
精神,精力——如:聚精會神;
這里的"軍神"有代表著什么含義呢何況課題中還加了一個引號,(板書引號),它表示XX
結語:
再回到課題中這個"神"字的理解,劉伯承雖然不是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但他身上凝聚著超人的能力,他有著出奇地,令人驚異的意志和品格,為國家不惜承受個人巨大痛苦的精神讓人敬佩,他當之無愧地是一個(回讀課題)。
點評:
導入時要求同學們以"神"字找到合適的解釋,下課前要求同學們再次回到課題中這個"神"字的理解,既是對整堂課教學的總結,使課堂具有完整性,流暢性的同時又達到了課堂首尾呼應的效果,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課題"軍神"的豐富內涵,感受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激發其敬佩之情。
二,媒體運用,恰到好處
運用一:
老師這兒有一句話就是劉伯承手術后告訴別人當時他決定不用麻醉劑的原因,聽:媒體錄音及文字:"孫臏失去了雙腿,依然可以指揮千軍萬馬;我失去了一只眼睛,只要還有健全的大腦,也可以馳騁疆場,為祖國效汗馬之勞……"
運用二:
就是這樣一個病人,竟然為了保持清醒的大腦而甘愿忍受常人無法忍受的劇痛,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啊!(看劉伯承動手術時的錄像)
點評:
多媒體輔助教學交互性強,可以產生出一種圖文并茂,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容易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培養學習情感,形成學習動機。
在《軍神》這一課中,老師多媒體的運用也恰到好處。一段手術前,拒用麻醉劑的真情告白,一段逼真的憾動人心的電影片段,聲聲鏗鏘有力的話語,扣人心弦的手術畫面,刺激著學生各種感官的體驗,使他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憾,再度喚醒對軍神劉伯承的敬佩之情。
三,反復研讀,升華情感
(一)自主閱讀,整體感知。
整體讀文:是誰稱贊誰是"軍神"呢輕聲讀讀課文,劃出相關的句子。
(二):細讀體驗,互動交流
品讀賞析:手術前,沃克醫生聽到一個出乎意料的要求是……,于是就有了兩人間的這番對話,也就是課文2—5節,自己讀讀這段話,體會這兩人的對話分別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
研讀重點:用上板書上的內容,描述這驚心動魄的一幕。
朗讀體驗:讓沃克醫生驚呆的原因是什么呢讓我們拿起書,輕聲地讀讀上文,找找答案。
點評:
《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從這段話中,我們知道讀是提高學生感悟,品評,積累語言的重要途徑。
縱觀整堂課學生的學習過程,較好地體現了"以讀為本"的語文學習理念。朗讀指導層層遞進,一步步讓學生抓住語言文字進行感悟。讀書的方式多而有效,有自主練讀,有示范朗讀,有配樂朗讀,有入情入境地分角色讀,學生在一遍遍誦讀,一輪輪交流,一次次探究的過程中,情感得到了熏陶,在內心不斷掀起情感的波瀾,入情入境,達到"聲聲悟其神"的境界。
軍神評課稿 篇6
《軍神》一課是一篇歌頌軍魂的典范之作,贊揚了劉伯承將軍超人的堅強意志。文字樸實細膩感人至深。文章講述的是88年前的事,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太久遠,學生理解起來會很難。可是,謝老師卻以自己精心的設計,巧妙的構思,使文章與學生拉近了距離,讓學生的思維在老師的啟發下得以發展。現就謝老師的這節課,我粗淺地做以評價。
我認為謝老師的教學體現了語文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使語文學習成為一種快樂的事。我想劉老師在設計這節課時一定是用心良苦,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
一、教師的親和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度過
在課堂上,我們看到謝老師總是以不急不躁的教學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使學生即使遇到難以回答的問題時也能坦然對之,這對培養學生自信是很有好處的。這一點正符合了新課標中提到的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因此教師也力求在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體驗快樂中掌握了知識。
二、教師的教學設計別出心裁讓學生愉快地思索
當學生回答問題產生障礙的時候,老師沒有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讓學生聯系上文仔細閱讀,認真思考,看看能否在在前文的敘述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這就是授學生以漁,而且學生真的在反復的閱讀中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答案,盡管說的不是很恰切,不是很完整,但是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思索的過程。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借鑒。
三、注重培養學生語感,使學生的朗讀感悟能力有所提高
《軍神》這篇文章很感人,而且挺適合學生朗讀,劉老師能夠在這方面有意的加以訓練,使學生在反復的默讀、自由讀、大聲讀中漸漸地體會了軍神劉伯承頑強的意志品質,使學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總之,這節課在整個的教學環節中設計新穎,教學流程清楚直觀,采用直入重點段的教學方式,教學重點突出,教學方法靈活,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值得商榷的一點是,在讓學生初步談了對劉伯承的感受之后,可以直接設置“那么課文是以怎樣的順序寫出人物特點的?”這樣一個問題,等學生分好段后,再引導學生從“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不同的階段凸現人物的品質特點,這樣會使思路更加清晰。
軍神評課稿 篇7
一、教學分析:
1、分析教材
《軍神》這篇文章記敘了劉伯承在重慶治療受傷的眼睛時拒絕使用麻醉劑的事,表現了劉伯承堅韌不拔的鋼鐵意志。文章敘事清晰,生動感人。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分為“求治——術前——術中——術后”幾個部分。抓住了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并運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來展示人的精神面貌。
2、分析學生
(1)學生對革命人物的故事興趣濃厚,學習積極性較高,但故事離學生生活年代較遠,要真正走入文本與作者與文中人物產生共鳴還有一定的難度,對劉伯承同志的鋼鐵般的意志的真切體會有一定的障礙。
(2)小學生的智力特點是以直觀形象的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為輔。所以,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有利于促進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
二、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讀懂描寫人物神態、情緒變化的句子,體會劉伯承的堅強意志,閱讀要有一定速度。并學習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以“自讀、質疑、探究、感悟”的學習方式架設文本與學生間的交流平臺,使閱讀教學成為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課程資源的熏陶下,讓學生體會劉伯承具有鋼鐵般的堅強意志,要學習他做一個意志堅強的人。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沃克醫生為什么稱贊劉伯承為“軍神”?
難點:通過理解描寫人物的對話及神態、情緒變化的語句,體會劉伯承的堅強和偉大。
四、教學流程圖
創設情境,激發情趣→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深入文本,解讀軍神→升華情感,提煉主題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想一開課就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探求文本的興趣,常規教學僅憑教師的語言來進行有一定困難。教學中我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影像資料關云長刮骨療傷,學生被故事中情景吸引,我隨即提出:今天我們要認識的主人公以當年關云長刮骨療傷之氣概,忍受了72刀的刀割之痛,你們有興趣認識他嗎?學生學習熱情被激發,迫不及待地進入課文的學習。同時這個故事的引入,也為學生體會劉伯承堅強的毅力做了很好的鋪墊。接著我提出文中的軍神是誰?你對他了解多少的問題。相機出示劉伯承生平簡介達到師生資料互補和交流。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介紹完劉伯承之后,我要求學生用精煉的語言概括出軍神講了一件什么事?意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用整體感知的方式讓學生“得它滋味”,有效提高閱讀能力和培養全局性閱讀觀念。
(三)、深入文本,解讀軍神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在這一環節我以質疑,感悟,交流為主線,指導學生感悟人物品質。教學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1、首先讓學生找出沃克稱贊劉伯承的句子。就句子提出自己心中的疑問。這樣將內容集中一個重點上,然后扣住這個“點”,走到字里行間,品味文字中的情感。其次,讓學生找出沃克情緒變化的詞,以此為主線,以“為什么稱劉伯承為軍神”為切入點,引領學生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體驗情緒變化的原因,領悟劉伯承的勇敢、堅強性格。
2、文中可感的句子很多,根據學生交流情況,我引導學生抓住三個典型句子理解感悟。為了使學生理解更加深刻,我在這部分教學中合理利用多媒體課件,將文本與課外知識進行有效的鏈接:首先補充了劉伯承負傷前后經過、以及劉伯承的話、劉伯承在不同時期建立不朽功勛等資料。學生對劉伯承人物形象認識更加豐滿了。其次發揮電教手段形、色、聲、動感的優勢,有效的突破難點。例如教學劉伯承在手術臺上的表現,僅憑文字及插圖展開聯想去體會比較抽象,我播放了劉伯承手術時影像資料,學生看到劉伯承在手術臺上手術那驚心動魄的一幕,聽到那嚓嚓的剪刀聲再加上老師那憾人心弦的講述,劉伯承同志的驚人毅力躍然紙上,深深地震撼著學生的心靈,學生被感動,情感的培養也不再顯得生硬,而是水到渠成。劉伯承為何被稱作“軍神”的教學重難點自然突破。這一環節多媒體教學發揮了無可比擬的優勢。克服了傳統教學手段單一,課堂氣氛沉悶的不足,達到課堂教學的優化,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3、創設相應的情景,學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學習興趣會更為濃厚,思維會更為活躍,創新意識會更為強烈。本環節我主要采取的情景策略有兩個:A對比策略。沃克醫生神態前后的變化進行對比;學生自己的生活經歷與劉伯承的手術進行對比,感受劉伯承意志的堅強和品質的偉大。B適時播放影片,提供很好的體驗情境。
4、滲透寫法指導待學生對全文脈絡有了深刻了解后指導寫法,發問:課文主要寫誰?為什么用大量筆墨寫沃克醫生?潛移默化地指導著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技巧,體會到側面描寫的妙處。
(四)升華情感,提煉主題
在學生受到劉伯承堅強意志的感染時,我又創設這樣一個情境以劉伯承照片為背景,以氣勢雄偉的音樂產生聽覺沖擊,提出:劉伯承元帥就在你面前你會說什么?在書空白處寫下來。這樣學生內心的真實感受會在筆下流淌,學生的情感獲得提升。立志做意志堅強的.人。多媒體成功地起到組織教學的作用。
(五)、課后作業,拓展延伸
首先課后應該是一個新的學習輪回的開始,引導學生參與延伸性的語文學習,使學生從中吸收知識、開闊視野、拓寬思路、發展個性。所以我設計了收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故事讀一讀,講給同學或家長聽和收集有關意志力的名人名言進行摘抄的作業。
其次是設計課本劇的排演,其目的是幫助學生變死的課本知識為活的演出實踐,培養學生的活動能力、組織能力、創造能力。
(六)、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一篇文章的精華的體現,我的板書力圖體現文章精髓,“軍神”下面板書“鋼鐵般堅強意志”,突出本課的教學重點。神和鋼鐵般堅強意志用紅色突顯,意在揭示神的內涵。
六、教學效果
1、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將課內與課外知識相結合,擴大了信息量,使學生獲得了關于文本的更豐富的信息,對“軍神”內涵把握得更加深刻了。
2、恰當利用多媒體課件緊緊地切入理解課文的關鍵,把學生的注意力聚焦到本文的重點——對軍神形象的感悟上,由于找準并激活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與理解課文內容的契合點,所以使得課堂頓時有了生機,有了靈氣。
七、課例創新點
1、影視等視頻信息與音樂等音頻信息的使用,恰好為學生學習語文創設了圖文并茂、形神兼備的課文情境,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課上學生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大大提高了他們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與感悟能力。
2、為了更好的滲透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手法,我引導學生從沃克的情緒變化原因去體會為什么稱劉伯承為軍神?這一思路去組織教學。
以上是我將信息技術運用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一個課例,在實際教學中根據現場學生的學習情況還會做出相應的調整和變化。希望能夠得到專家及評委老師們的批評指正,以便我在教學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成熟一些。
軍神評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軍神》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教材的教學重點是感受戰爭年代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質和老一輩革命家堅強的革命意志,并通過閱讀訓練提高學生閱讀的速度。《軍神》這篇文章記敘了劉伯承在重慶治療受傷的眼睛時拒絕使用麻醉劑的事,表現了劉伯承鋼鐵般的堅強意志,表達了作者對劉伯承的敬佩和贊揚的感情。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并通過人物對話、神態的描寫,表現了人物的品質。
二、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學習積極性高,勤于動腦,基礎知識掌握比較牢固,有敢于質疑和樂于釋疑的習慣,自主求知的欲望和能力都比較強。但在創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如想象力會不自覺地受到思維定勢的約束,在感情朗讀的同時不能完全領會文章的思想內涵等。
三、設計理念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的學習過程,學生的主體作用將得到充分發揮。教師要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自主精神,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調動學生樂于探究的積極性,鼓起學生創新的勇氣。
四、教學目標分析
語文課程目標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教學目標三個維度的有機整合,指出:“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互相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以《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結合本組教材的教學要求、本課課文內容和課型特點,以及本班學情特擬定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和能力】
讀懂描寫人物神態、情緒變化的句子,體會劉伯承的堅強意志;能帶著自己的感受朗讀課文。
【過程和方法】
以“自讀、感悟、質疑、探究”的學習方式架設文本與學生間的交流平臺,使閱讀教學成為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課程資源的熏陶下,體會劉伯承鋼鐵般的堅強意志;有意識地激發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五、教學重、難點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本冊教材也在精讀課文的教學要求中強調課堂教學要多讀少講,要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準確表達課文的思想感情。《軍神》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劉伯承,但描寫人物時,重點卻寫沃克醫生的神態和情緒變化,其目的是以沃克醫生神態、情緒的變化來襯托劉伯承的堅強意志。這對于學生來說不容易理解。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讀懂重點段落,體會劉伯承的堅強意志。教學難點確定為:讀懂描寫人物對話、神態的語句,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
六、教學方法分析
我們都知道學無止境,教無定法。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法與學法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教法與學法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憑借本課教材特點、教學重難點,聯系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課時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如下:
導讀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合作學習法
七、教學流程設想
《軍神》第一課時的教學,應緊緊抓住課文主要內容,根據文章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設計了以“讀”為主線,以聽、說、疑、議、想、寫為學習重點,引導學生讀懂重點內容,感受到軍神鋼鐵般的意志,悟出文中之情,并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想象能力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整個課堂教學分為六個大環節:
(一)交流信息,走進文本
從某種意義上說,語文并不單純是一門學科,它是人類生活的濃縮。因此,語文課程的學習,絕不能僅僅局限在語文課程本身和語文課堂教學中,應樹立大語文教育觀,拓寬學生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網絡為語文學習提供了不可窮盡的資源寶庫。在信息技術課上,我們鼓勵學生上網查閱有關劉伯承的資料。在語文課堂上,我請學生交流信息,既增強學生對文中主人公的感性認識,架設起文本與學生間的交流平臺,又實現了資源共享。
(二)整體感知,讀中感悟
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是語文教育的重要特點,也是《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基本理念之一。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要發揮語文課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獨特功能,使學生在感受語文材料、感悟人文內涵的過程中,受到心靈的感動、人格的感化。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首先請學生通過快速默讀,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接著請學生自由朗讀寫劉伯承的段落,與文本對話,使學生在讀中獲得個人的閱讀感受。這里我想特別強調的.是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能使學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語言學習豐富、生動起來。當學生對手術中劉伯承的表現有自己初步的感受以后,我適機播放電影《青年劉伯承》的片段,電影最后定格在“抓破白墊單的青筋暴起的汗如雨下的手”上,學生被震撼了,他們的感受會隨之加深。這時,再讀課文第17自然段,學生將飽含深情和欽佩,真正走進課文,走進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語文課程所倡導的人文性,本節課所擬訂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都將通過語言的學習得以實現。
(三)質疑探究,突破難點
學貴有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愛因斯坦也說過:“提出一個問題遠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問難,是自主探究學習的關鍵,是創新學習的開端。在學生讀了寫沃克醫生的語段以后,我請學生大膽質疑,并引導學生提出最值得探究的一個問題,即“沃克醫生的神態、情緒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語文課程標準》以弘揚人的主體性為宗旨,以促進人的可持續性發展為目的,“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當然,由于學生存在著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因而語文教學應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課堂上,我啟發學生帶著問題再次走進文本,并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有效地探究。匯報交流的過程既是學生暢談見解和觀點的過程,又是師生“閱讀反思”的過程。所以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的不同感悟,這是對不同生命的尊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推動課堂對話的發展。
(四)角色朗讀,語境體驗
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展語感。學習母語尤其要重視對語文材料的積累、感悟。《軍神》這篇課文主要是以劉伯承和沃克醫生對話的形式展開。因此,在學生讀懂文章的基礎上,我請同桌的孩子選擇他們最感興趣的一次對話練習分角色朗讀。這不僅能使學生再次感受手術室里兩個人物不同的心情,積累語言;還能再現語境,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五)撰寫碑文,提升情感
當學生受到劉伯承堅強意志的感染時,我創設這樣一個情境:《軍神》這個故事發生在重慶的臨江門外,如果我們重慶人民想在那兒立一座碑來紀念劉伯承元帥,你會在碑上寫點兒什么?此時,學生內心的真實感受會在筆下流淌,學生的情感將會獲得提升。
(六)課后延伸,強化主題
課后應該是一個新的學習輪回的開始,引導學生參與延伸性的語文學習,能使學生從中吸收知識、開闊視野、拓寬思路、發展個性。在課堂最后這個環節,我尊重學生學習的選擇性,提出兩個課后練習供學生選擇。一是讀寫結合的練習,其目的是從讀后的感慨入手,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依托,促使學生有感而發,落筆成文。二是課本劇的排演,其目的是幫助學生把書面文字轉換成適合于舞臺的口頭語言、形體動作,變死的課本知識為活的演出實踐,同時培養學生的活動能力、組織能力、創造能力和良好的品質。這兩個練習不僅作為本節課的延伸,同時也成為第二課時的學習內容。
八、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設計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思想,遵循板書為教學服務的教學理念。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圖文并茂的板書易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因此,當學生讀中感受到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以后,我在“軍神”下面板書“意志堅強”,這能突出本課的教學重點;當學生撰寫碑文后,我再一邊總結一邊畫上紀念碑。至此,劉伯承元帥的形象將留在師生的心中,成為一座高大的豐碑。
軍神評課稿 篇9
這篇課文記敘了劉伯承在重慶治療受傷的眼睛時,拒絕使用麻醉劑,表現了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表達了作者對劉伯承的敬佩和贊揚的感情。
課文先寫了沃克醫生給劉伯承檢查眼睛傷勢,發現這個"郵局職員"是個軍人;接著寫沃克給劉伯承做手術,劉伯承拒絕用麻藥,最后寫手術后沃克對劉伯承的敬佩。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并通過人物對話、神態的描寫,表現人物的品質。
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描寫人物對話、神態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進一步學習快速閱讀課文。
為了突出重難點,體現語文課程標準理念,能在教學過程中滲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節課的內容,讓學生回憶軍神指的是誰;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課文的層次結構等。以來鞏固舊知,容易和本節課的新知產生有機的聯系。
二、教師出示提煉后的上節課學生提的問題,學生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完成學習要求:快速地默讀課文,找出描寫沃克醫生神態、情緒變化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找出來的`句子,并想想、議議:思考為什么有這樣的變化。接著學生默讀自學,而后小小組內朗讀討論。這樣既激發了學生自我動腦的潛力,又有利于小組的合作學習,讓學生有備而討論,讓合作不流于形式。
三、以小組為單位,匯報自己的學習成果,在匯報過程中,教師相機出示一些重點的句子,通過朗讀、體會,通過沃克醫生神態情緒的變化,進一步領會劉伯承的內心世界。也讓學生有所朦朧的認識,體會到課文的主人公是劉伯承,但重點描寫了沃克醫生,因為沃克醫生的變化都是由劉伯承引起的。
這樣匯報結束后,就很自然的引到了本文的寫作手法—側面烘托。是以沃克醫生神態、情緒的變化,在襯托劉伯承的堅強意志品質。
四、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感受。
五、進一步拓展閱讀,擴大知識面。首先出示正面描寫劉伯承受傷經過的片段,讀一讀,找出反映他堅強意志的句子。再推薦圖書——(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六、質疑后教師出示作業,課內的,一題是選詞填空,用這種形式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辨別意思相近的詞語及用法。另一題是綜合全文內容的填空,學生借此鞏固全文的要領。課外練習一是結合《軍神》一文中給自己印象最深的某部分,寫篇讀后感。小組內選擇優秀習作張貼上墻。另一個是實踐活動,以小組為單位,舉行《軍神》課本劇的排演。以進一步鍛煉學生的能力。
【軍神評課稿】相關文章:
《軍神》評課稿05-09
《軍神》評課稿【精】06-22
《軍神》評課稿(精選5篇)06-15
軍神評課稿(精選7篇)06-07
軍神評課稿(6篇)07-20
《軍神》評課稿(精華5篇)10-17
小學語文《軍神》評課稿(精選5篇)06-25
復習課評課稿10-11
教師是怎樣評課的及評課稿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