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年教學工作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計劃吧。計劃到底怎么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歷史年教學工作計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級歷史年教學工作計劃1
作為歷史教師,我們需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要弘揚中國各民族的優秀文化,注重學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養他們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我們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同時倡導教師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一、指導思想:
我們需要以新課標為指導,落實課程改革并形成先進的課程結構和教學理念,同時提高我們的語言和教學能力。我們還需要在歷史與其他學科之間建立對話的能力,以便努力提升教學水平,實施綜合性學習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二、教學目標:
我們的教學目標是:
1、完成七年級上冊所學內容;
2、提高教學質量,期末測試達到全縣鄉鎮中學中等水平。
三、具體思路:
我們需要采取以下具體措施:
1、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規管理,重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我們需要幫助“學困生”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習的自覺性,并對他們進行學法指導;
2、強化理想前途教育、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形勢教育,確保學生取得圓滿的考試成績;
3、強化質量意識,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在課堂上注重精講多練,在課后認真做好幫助學生提高的工作;
4、加強對薄弱學生的檢查和督促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
5、在復習階段,認真制定復習計劃,精心組織復習并以書為本,講清概念、提示規律、指點迷津,提高學生的審題、解題能力及速度;
6、向老教師學習,經常聽課并引用相關資料和學習經驗;
7、認真組織測試,強化綜合訓練,抓住學科的薄弱環節,并在及時補救。
四、教學任務和要求:
歷史教學的任務和要求是幫助學生學習并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我們需要讓學生了解歷史的基本線索,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觀點,并幫助他們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
在歷史教學中,我們需要指導學生初步學會按時間順序觀察歷史發展和變化,同時引導他們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歷史學習材料,啟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和概括等認識活動,對有關的歷史問題進行簡要評述,同時培養他們的歷史思維能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
五、教學設想:
1、歷史教學要注重時代精神,緊貼現代化、國際化和未來化的潮流。歷史敘述和分析應當科學合理,統一思想性和科學性,統一觀點和材料。
2、堅持課堂教學改革,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教育和能力,樹立教育面向學生為主體、以教為主導、學導結合的教學理念,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全面貫徹發展教育,注重教書與育人相結合,提高課堂效率,注重學生學習方法和習慣的培養,鼓勵學生探究新知識,促進學習素質和效率的提高,同時也嘗試歷史活動課的教學方法。
3、發起“歷史第二課堂”,通過舉辦歷史講座、故事會,成立歷史報社等形式來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提高學生的表達、分析、比較、綜合和概括問題的能力。并跟蹤輔導學習差的學生,分類指導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進度:
本學期初一歷史第1冊總共22課,涵蓋我國遠古居民講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每課一個教學時段。新教材主要注重基礎知識、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三個方面,以歷史發展線索、重要事件和人物、經濟文化重要史實為主要關注點。本學期約20周,第18周進行廣州市初一歷史年度統考,除考試周,課時約為32個:22個課時新教材講授,4個課時單元復習,2個課時期中復習,4個課時期末復習。安排如下:
第1周至第五周:1—6課,教學時長為6個課時
第六周至第八周:7—11課,教學時長為5個課時
第九周:期中復習,教學時長為2個課時
第十周:期中考試
第十一周至第十二周:第3單元(12—17課),教學時長為6個課時
第十三周至第十五周:第4單元(18—22課),教學時長為5個課時
第十六周至第十七周:期末復習及統考
我們一定認真地執行以上教學計劃,并為新的學期的教學和教研工作努力上新臺階。
七年級歷史年教學工作計劃2
本學期,我將遵守校教學計劃,并積極推進課程改革,以創新的課程結構和全面的教學理念為基礎,提高教學水平和語言能力,建立歷史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對話能力,努力提高教學的境界,同時實施綜合性學習,運用以下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新教材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出發點,體現當代精神和新教育理念。作為教師和學生的教材,旨在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強調啟發性教育,關注歷史知識的多方面聯系和延伸發展,同時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和技能,以提高學生自身能力。
二、學生狀況分析
初一學生剛從小學升上初中,歷史作為新學科,大部分同學的.求知欲有所增強,課堂紀律表現較好。然而,還存在缺乏綜合歸納能力和部分同學學習欠積極的問題。因此,需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感受到學習歷史的樂趣。
三、具體思路
1、加強思想政治和常規管理的工作,重視非智力因素在學習中的作用,對于“學困生”,需要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并提供學習方法指導。
2、理想前途和目的性教育需要加強,同時注重形勢教育,以確保學生成功通過考試。
3、加強質量意識,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注重課堂講解和重點演練,課后做好優化補充的工作。
4、檢查和督促薄弱學生,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
5、在復習階段,制定詳細的復習計劃,并精心組織復習,以書為本,并提示規律和方法,提高學生解題能力和速度。
6、引入資料和經驗,定期向老教師學習并聽課。
7、認真組織測試,強化綜合訓練,抓住學科的薄弱環節,及時補救。
四、教學措施
1、以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為核心,注重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
2、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互動學習歷史,以培養他們的探究學習習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重視情感教育的作用,在課程中充分利用和開發相應資源。
4、深入貫徹課程標準的要求,注重傳統知識和能力培養的同時,強化思想教育。
5、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敢于改革嘗試和創造創新,開展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6、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需求,以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出發點,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歷史教育活動。
7、注重多層次、多角度聯系,開拓學生視野,深入了解歷史學習內容。
8、課堂教學需符合課程標準要求,加強探究式、啟發式和討論式等各種成分,需要學生主動參與,加強媒體輔助教學,尤其要提高對網絡教學的重視,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9、全方位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提供輔導幫助。
五、改進措施
1、針對高水平學生,要在教學中提高思維品質,幫助他們總結學習經驗,進一步提高學習興趣。對困難學生,應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并通過可行的活動促進學生獲得成功體驗。
2、在教學時結合圖片和資料,讓學生更加深入了解歷史知識,或利用現代化手段讓學生深刻認識歷史文化。
3、結合歷史教學內容,強化思想品德教育。
4、介紹本地歷史名勝、旅游勝地,加深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培養建設家鄉的意識。
5、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探究性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求真探究的科學態度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并增強集體主義精神。
六、教學進度
華東版初一歷史第一冊共分為四個單元,總共24課:
第一單元:中華文明的起源,學習時間為2周;
第二單元: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學習時間為3周;
第三單元:統一國家的建立,學習時間為4周;
第四單元: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學習時間為4周。
復習環節。
【七年級歷史年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七年級歷史教學總結11-23
七年級歷史教學反思09-09
七年級歷史教學反思09-02
七年級歷史教學工作計劃12-02
七年級歷史教學工作計劃08-15
七年級歷史教學工作計劃03-20
七年級歷史教學計劃06-13
七年級下冊歷史教學設計12-27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反思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