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中庸》簡介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學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內容并非現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養人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中庸》簡介,歡迎閱讀。
《中庸》簡介
《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作者為孔子后裔子思,后經秦代學者修改整理。它也是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
《中庸》是被宋代學人提到突出地位上來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但最早探索《中庸》的并非儒生,而是卒于宋真宗乾興元年的方外之士——釋智圓。智圓之后,司馬光則是宋儒中論中庸較早的一個。后來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并列稱為“四書”。宋、元以后,《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中庸就是既不善也不惡的人的本性。從人性來講,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實質上用現代文字表述就是“臨界點”,這就是難以把握的“中庸之道”。人性的不善也不惡的本性,從臨界點向上就是道;向下就是非道。向上就是善;向下就是惡。
關于《中庸》
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
中庸主題思想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學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內容并非現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養人性。其中包括學習的方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規范如“五達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達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養的最高境界是至誠或稱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這一主題思想主要體現在《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言簡意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這一主題思想的核心是自我管理。此《中庸》之性不等同于《孟子》之性。“天命之謂性”是指天命也屬于人性;“率性之謂道”是說要自我管理而不是放縱本性;“修道之謂教”是說改善自我的仁道就是儒教(聶文濤談《中庸》)。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遠,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自我教育貫穿于人一生之中,人們一刻也離不開自我教育。要將自我教育貫穿于人生的全部過程,就需要有一種強有力的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的精神。這種精神就叫做慎獨。也就是說,在自己一人獨處的情況下,別人看不到自己的行為、聽不見自己的言語,自己也能謹慎地進行內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約束、自我監督。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的目標。“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標的重大意義。“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是歌頌達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標后的無量功德,也就是具備至仁、至善、至誠、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應。中和是自我價值的實現,致中和是社會價值的體現。
宋朝臨江黎立武著《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時也對中庸作了極高的評價。他說:“中庸之德至矣,而其義微矣。首章以性、命、道、教,明中庸之義;以戒懼謹獨,明執中之道;以中和,明體用之一貫;以位育,明仁誠之極功。”
朱熹對這一章也有極高的評價。他在《中庸章句》中說:“右第一章。子思述所傳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實體備于己而不可離,次言存養省察之要,終言圣神功化之極。蓋欲學者于此反求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楊氏所謂一篇之本要是也。”
當然,他們不可能像我們今天這樣明確地指出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就是自我修養、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監督、自我完善,以求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誠、至仁、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理論基礎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于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于“‘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圣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于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
關于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闡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養的教育理論著作。《中庸》鄭玄注:“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孫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中庸》強調中庸之道是人們片刻也不能離開的,但要實行“中庸之道”,還必須尊重天賦的本性,通過后天的學習,《中庸》所說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天命之謂性”,是說人性是由天賦予的。“率性之謂道”,是說循著這種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認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說“修道之謂教”。實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問題,也是修道的問題,這是發展了孔子“內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
《中庸》要人們貫徹孔門相傳的“忠恕之道”,說:“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發揮,要求在處理人與人的關系上合于“中庸之道”。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須好“三達德”,實行“五達道”,才能達到“中庸”的境界。所謂“五達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處理這五方面關系的準則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達道”的實行,要靠“三達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達德”,達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誠”。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們努力進行主觀心性的養成,以達到“至誠”的境界。
《中庸》還闡述了學習程序,并強調“擇善而固執之”的勤奮不懈精神。它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為學必有的過程。它又說:“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為學程序與頑強的學習精神,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中庸》簡介】相關文章:
古代詩人簡介:王之渙09-29
古代楊玉環簡介08-29
古代詩人李賀的簡介10-08
古代詩人王安石家庭簡介10-24
古代美女楊玉環資料簡介11-01
古代名人陶淵明的簡介及經典詩文賞析02-09
中庸心經典散文10-02
關于王安石的簡介與教育思想12-20
讀《中庸》有感高中作文06-14
教育理論學習總結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