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巨鹿之戰(zhàn)原文對照翻譯
在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文言文吧?文言文是與駢文相對的,奇句單行,不講對偶聲律的散體文。為了幫助更多人學習文言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巨鹿之戰(zhàn)原文對照翻譯,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原文:
章邯已破項梁軍,則以為楚地兵不足憂,乃渡河擊趙,大破之。當此時,趙歇為王,陳余為將,張耳為相,皆走入巨鹿城①。
楚王召宋義與計事而大悅之,因置以為上將軍,項羽為魯公,為次將,范增為末將,救趙。諸別將皆屬宋義,號為卿子冠軍②。
行至安陽,留四十六日不進。項羽曰:“吾聞秦軍圍趙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擊其外,趙應其內,破秦軍必矣。”宋義曰:“不然。今秦攻趙,戰(zhàn)勝則兵罷,我承其敝③;不勝,則我引兵鼓行而西,必舉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趙。夫被堅執(zhí)銳,義不如公;坐而運策,公不如義!币蛳铝钴娭性唬骸懊腿缁ⅲ苋缪,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齊,身送之至無鹽,飲酒高公。天寒大雨,士卒凍饑。項羽曰:“將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歲饑民貧,士卒食芋菽,軍無見糧。且掃境內而專屬于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奔雌鋷ぶ袛厮瘟x頭,出令軍中曰:“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陰令羽誅之!碑斒菚r,諸將皆懾服,莫敢支吾④。乃相與共立羽為假上將軍。
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于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zhàn),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zhàn)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注:①巨鹿城:古縣名,治在現(xiàn)在河北平鄉(xiāng)西南。②卿子冠軍:卿子是當時對人的尊稱。宋義是上將軍,在諸將之上,所以稱為卿子冠軍。③承其敝:承,趁;敝,疲憊。④支吾:抵抗。
譯文:
章邯擊敗了項梁軍隊以后,就以為楚國的兵力不足以憂慮,于是引兵渡過黃河攻打趙國,大敗趙兵。這時,趙歇作趙王,陳余為大將,張耳任相國,都逃進了巨鹿城。
楚王召見宋義,與他議事,非常喜歡他。因此任命他為上將軍,項羽為魯公,為次將,范增為末將,出兵救趙。其他將領都為宋義部屬,號為卿子冠軍。
行軍到安陽,停留四十六天,不再前進。項羽對宋義說:“我聽說秦軍在巨鹿圍住趙王,我們應該盡快帶兵渡過黃河,楚軍攻打他們的外圍,趙軍在里面響應,必定可以擊破秦軍!彼瘟x說:“不對,F(xiàn)在秦國進攻趙國,打勝了,軍隊一定疲憊,我們可以趁他們的疲憊之機(攻打他們);打不勝,我們就率領大軍,擂鼓長驅西向,必定推翻秦朝,所以不如先讓秦、趙相斗。披甲胄,執(zhí)兵器,我不如你,但坐下來運用策略,你不如我!庇谑墙o軍中下達命令說:“勢如猛虎,違逆如羊,性貪如狼,倔強不聽指揮的,一律斬首!庇谑桥汕菜膬鹤铀蜗迦ポo助齊王,親自送到無鹽,大宴賓客。當時天寒大雨,士兵凍餓交加。項羽說:“正當合力攻秦,我們卻久留而不前進。今年收成不好,百姓窮困,士卒只能吃芋頭、豆子,軍中無存糧。況且,(楚王)把全國兵力集中起來交給上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現(xiàn)在上將軍不體恤士兵,卻徇私情,這不是國家的大臣。”項羽就在宋義的帳中斬下了宋義的頭,在軍中發(fā)布命令說:“宋義與齊國同謀反楚,楚王密令我殺掉他!”這時,諸將都畏服,不敢有異議。于是擁立項羽為代理上將軍。
項羽就引兵全部渡過黃河,把船沉入河中,砸破做飯的鍋,燒了住處,只帶三天的干糧,用以表示一定戰(zhàn)死,不準備再回來(的決心)。在這時就包圍了王離,與秦軍相遇,打了九次戰(zhàn)斗,斷絕了他們的通道,打敗了他們,殺死了蘇角,活捉了王離。這時,楚兵為諸侯軍中最強大的。在城下的有十余支救巨鹿的諸侯軍,沒有敢放縱自己的軍隊的。到楚軍進攻秦軍時,諸將都在城上觀看。楚軍戰(zhàn)士沒有一個不是以一當十的,楚兵呼聲震動天地,諸侯軍沒有哪個不恐懼。在這時就攻破了秦軍,項羽召見諸侯軍的將領,他們進入轅門,沒有不跪在地上前行的,都不敢抬頭仰視。項羽從此開始為諸侯中的上將軍,諸侯都聽從他了。
戰(zhàn)役背景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對于中國歷史的發(fā)展,是有積極推動意義的。但是秦王朝建立后,對人民實施殘酷的剝削和壓迫,賦役繁重,刑政暴虐,使得“勞罷者不得休息,饑寒者不得衣食,亡罪而死刑者無所告訴”(《漢書·賈山傳》),全國出現(xiàn)“褚衣塞路,囹圄滿市”的恐怖局面,這就導致了社會矛盾的全面激化。終于在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爆發(fā)了陳勝、吳廣農民大起義。九月,項梁、項羽和劉邦相繼在吳中(今江蘇蘇州)、沛縣(今屬江蘇)聚眾起義。被秦所滅亡的六國舊貴族也乘機起兵,出現(xiàn)了天下反秦的形勢。
秦王朝統(tǒng)治者不甘心退出歷史舞臺,進行垂死掙扎,調動軍隊,鎮(zhèn)壓農民起義。其中最為兇悍的一支,便是少府章邯統(tǒng)率的部隊。它作為秦軍的主力,與農民軍兇狠拚殺,首先鎮(zhèn)壓了陳勝、吳廣起義軍,旋即擊滅齊王田儋、魏王咎等武裝勢力,接著其又調轉兵鋒,撲向項梁等人率領的楚地起義軍主力。經過幾次各有勝負的拉鋸戰(zhàn)后,章邯利用項梁小勝后輕敵麻痹的弱點,發(fā)動突然襲擊,大敗楚軍于定陶(今山東定陶西北),殺死項梁,使起義軍遭受一次重大的挫折。
章邯在取得定陶之戰(zhàn)勝利后,也產生了驕傲輕敵情緒,以為“楚地兵少不足憂”。遂移兵北上,攻打趙國。趙軍將寡兵微,非秦軍之對手,數(shù)戰(zhàn)不利,趙王歇遂被迫放棄都城邯鄲,退守鉅鹿。章邯率軍乘勝逼進,他命令王離率20萬人將鉅鹿團團圍困,自己親自帶領20萬人屯駐于鉅鹿南數(shù)里的棘原,并在那里構筑甬道(兩側有土墻的通道),直達鉅鹿城外,以供應王離軍的糧秣。企圖長期圍困鉅鹿,困死趙軍,并伺機拔城,徹底平定趙地。這時趙將陳馀雖從恒山郡(今河北石家莊一帶)征得數(shù)萬援兵,進駐鉅鹿北邊,但因懾于秦軍人多勢眾,不敢直接馳援鉅鹿,對秦軍采取避而不戰(zhàn)的做法。趙鉅鹿守軍兵少糧缺,形勢十分危急,于是只好遣使向各路反秦武裝緊急求援。
楚懷王接到趙王歇、張耳等人的求援文書后,即召集手下將領進行商議。大家認為,盡管楚軍自定陶戰(zhàn)敗后元氣大傷,但若不及時救趙,章邯滅趙得手后就會移師南下攻楚,從而使得反秦武裝有被各個擊破的危險。同時,秦軍主力膠著于河北地區(qū),這造成了關中空虛,給反秦武裝提供了乘隙進關滅秦的機遇。鑒于這一分析,楚軍統(tǒng)帥部遂果斷作出戰(zhàn)略決策:任命宋義為上將,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統(tǒng)率楚軍主力5萬人北上救趙,以伺機殲滅秦軍主力。同時,派遣劉邦率軍乘虛經函谷關進入關中,伺機攻打咸陽。這一戰(zhàn)略部署的著眼點在于兩支軍隊互相配合、雙管齊下,使秦軍陷于兩線作戰(zhàn)、顧此失彼的被動局面,以收一舉滅秦之效。
【巨鹿之戰(zhàn)原文對照翻譯】相關文章:
《巨鹿之戰(zhàn)》原文及翻譯11-16
巨鹿之戰(zhàn)的故事03-25
巨鹿之戰(zhàn)的歷史典故07-11
肥水之戰(zhàn)原文及翻譯01-09
泓之戰(zhàn)原文及翻譯03-25
過秦論原文對照翻譯12-09
氓原文及翻譯對照04-10
離騷原文對照翻譯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