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蜂原文賞析及譯文
《蜂》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詠物詩,前兩句寫蜜蜂飛到平地山尖,經歷了無限美麗的風光,不辭勞苦,不畏艱險。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詩詞蜂原文賞析及譯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羅隱-蜂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注釋
山尖:山峰的頂端。
盡:全部。
占:占其所有。
甜:醇香的蜂蜜
采:采摘。
為【wèi】替。還讀wéi,如“敢作敢為”
譯文
無論是平地還是山尖,凡是鮮花盛開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領。它們采盡百花釀成蜜后,到頭來又是在為誰忙碌?為誰釀造醇香的蜂蜜呢? 這首通過對蜜蜂形象的描寫,歌頌了不辭辛苦為他人釀造幸福生活,并諷刺了那些不勞而獲的人。
賞析
蜂與蝶在詩人詞客筆下,成為風韻的象征。然而小蜜蜂畢竟與花蝴蝶不同,它是為釀蜜而勞苦一生,積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詩人羅隱著眼于這一點,寫出這樣一則寄慨遙深的詩的“動物故事”。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此詩藝術表現上值得注意的有三點:一、欲奪故予,反跌有力。此詩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喟上,慨蜜蜂一生經營,除“辛苦”而外并無所有。然而前兩句卻用幾乎是矜夸的口吻,說無論是平原田野還是崇山峻嶺,凡是鮮花盛開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領地。這里作者運用極度的副詞、形容詞──“不論”、“無限”、“盡”等等,和無條件句式,極稱蜜蜂“占盡風光”,似與題旨矛盾。其實這只是正言欲反、欲奪故予的手法,為末二句作勢。俗話說:抬得高,跌得重。所以末二句對前二句反跌一筆,說蜂采花成蜜,不知究屬誰有,將“盡占”二字一掃而空,表達效果就更強。如一開始就正面落筆,必不如此有力。
二、敘述反詰,唱嘆有情。此詩采用了夾敘夾議的手法,但議論并未明確發出,而運用反詰語氣道之。前二句主敘,后二句主議。后二句中又是三句主敘,四句主議。“采得百花”已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但由于主敘主議不同,末二句有反復之意而無重復之感。本來反詰句的意思只是:為誰甜蜜而自甘辛苦呢?卻分成兩問:“為誰辛苦”?“為誰甜”?亦反復而不重復。言下辛苦歸自己、甜蜜屬別人之意甚顯。而反復詠嘆,使人覺感慨無窮。詩人矜惜憐憫之意可掬。
三、寓意遙深,可以兩解。此詩抓住蜜蜂特點,不做作,不雕繪,不尚詞藻,雖平淡而有思致,使讀者能從這則“動物故事”中若有所悟,覺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有人說此詩實乃嘆世人之勞心于利祿者;有人則認為是借蜜蜂歌頌辛勤的勞動者,而對那些不勞而獲的剝削者以無情諷刺。兩種解會似相齟齬,其實皆允。因為“寓言”詩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作者為某種說教而設喻,寓意較淺顯而確定;另一種是作者懷著濃厚感情觀物,使物著上人的色彩,其中也能引出教訓,但“寓意”就不那么淺顯和確定。如此詩,大抵作者從蜂的“故事”看到那時苦辛人生的影子,但他只把“故事”寫下來,不直接說教或具體比附,創造的形象也就具有較大靈活性。而現實生活中存在著不同意義的`苦辛人生,與蜂相似的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所謂“終朝聚斂苦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紅樓夢》“好了歌”);一種是“運鋤耕劚侵星起”而“到頭禾黍屬他人”。這就使得讀者可以在兩種意義上作不同的理解了。但是,隨著時代的前進,勞動光榮成為普遍觀念,“蜂”越來越成為一種美德的象征,人們在讀羅隱這詩的時候,自然更多地傾向于后一種解會了。可見,“寓言”的寓意并非一成不變,古老的“寓言”也會與日俱新。
這是一首詠物詩,也是一首寓理詩。詩人借引用蜜蜂辛勤勞動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作者對不勞而獲的人的痛恨與不滿。
拓展內容:羅隱《蜂》閱讀練習及答案
閱讀下面這首詩,答題。
蜂
羅 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1.這首詩贊美了蜜蜂的什么品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詩中的“蜂”你聯想到什么人?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采得百花成蜜后”,我們會想起魯迅先生的一則有關讀書的名言。請把這則名言寫下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贊美了蜂為釀蜜而勞苦一生,積累甚多而享受甚少的品質。
2.聯想到無私奉獻的辛勤的勞動者。
3.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古詩詞蜂原文賞析及譯文】相關文章:
蜂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04-02
《白居易傳》原文及譯文賞析12-06
《范仲淹罷宴》原文及譯文賞析12-26
李白《獨不見》原文譯文及賞析09-29
《長恨歌》原文譯文及賞析06-18
《蜀道難》原文、譯文及賞析03-17
李商隱《鸞鳳》原文賞析及譯文注釋10-26
觀滄海原文譯文及賞析07-24
文天祥傳原文及譯文賞析12-26
韓愈原道原文及譯文賞析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