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極樂寺紀游》閱讀答案及譯文賞析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我們都要用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我們解答閱讀題的金鑰匙。什么類型的閱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袁宏道《極樂寺紀游》閱讀答案及譯文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極樂寺紀游
【明】袁宗道
高梁橋水,從西山深澗中來,道此入玉河。白練千匹,微風行水上,若羅紋紙。堤在水中,兩波相夾,綠楊四行,樹古葉繁,一樹之蔭,可覆數席,垂線長丈余。
岸北佛廬道院甚眾,朱門紺殿,亙數十里。對面遠樹,高下攢簇,間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間。
極樂寺去橋可三里,路徑亦佳。馬行綠蔭中,若張蓋。殿前剔牙松數株,松身鮮翠嫩黃,斑剝若大魚鱗,大可七八圍許。
暇日曾與黃思立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錢塘蘇堤思立亦以為然予因嘆西湖勝景入夢已久何日掛進賢冠作六橋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
是日分韻各賦一詩而別。
注釋:
【1】袁宗道(1560-1600), 明代文學家,明湖廣公安(今屬湖北)人,“公安派”的發起者和領袖之一,與弟袁宏道、袁中道并稱“公安三袁”。
【2】進賢冠:古時儒者所戴的一種表示身份的緇布冠。
【3】六橋:在杭州西湖蘇堤上,稱“跨虹六橋”,風景優美。
(1)解釋下面加粗字詞的含義。
極樂寺去橋可三里________
何日掛進賢冠___________
(2)從唐宋到元明清,愈往后發展,古代的散文愈靈活多變,形式多樣。可謂文無定格,惟求其新穎生動,具有真實的情感和體驗。而晚明公安派的代表人物袁宗道就是以“獨抒性靈,不拘格套”而著稱。他的散文清新活潑,“一掃王(世貞)李(攀龍)去霧”,對散文的發展作出了貢獻。而本文就是這樣一篇不拘格套的典范之作。請寫一段賞析文字,說說與一般的游記文相比,本文在寫法上的獨特之處。(200字左右)
參考答案
(1)大約;棄官而去
(2)在寫法上,本文完全打破了一般游記文的“格套”。第一 段以大量篇幅,描寫高梁河一帶的景色,絕口不提極樂寺。但讀者從下文的提示中,卻領悟到寫高梁河一帶的景色,正是在寫極樂寺及其附近的風光。第二段明寫游極樂寺,卻對寺內游覽活動一字不提,把這個在游記中通常要詳寫的部分,完全留給讀者去體會想象,使讀者得到更多的美的享受。還有,關于同游者的姓名,按游記通常的格式要放在篇末,但本文卻通過記述其弟袁中郎對景色的評論,順便帶出,顯得自然、巧妙。凡此種種,都使讀者在會心之余,感到韻味深長,妙趣橫生。再就語言來說,不用典,不拾古人牙慧,既平易,又凝練,生動形象,色彩鮮明,具有散文詩的情味。
原文標點:
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錢塘蘇堤。”思立亦以為然。予因嘆西湖勝景,入夢已久,何日掛進賢冠,作六橋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
參考譯文
高梁橋下的河水從西山深峽谷中流淌過來,經過此地流入河里。一千匹白色的帶子一般,微風吹過水面就像羅紋紙(一種紙張)。河堤筑在水中,被兩條河夾著。堤上有四行綠色的楊樹,樹木古老枝葉繁盛,一棵大樹的樹蔭,可以鋪好幾張席子,從葉子縫隙中垂下的柳條有一丈多長。
河岸北邊寺廟道院非常多,紅門大殿,綿延好幾十里遠。對面遠處的樹木,高矮成林,中間幾處水田,西山好像人盤著螺旋狀的頭發,聳立在樹林河水之間。
極樂寺離橋大約三里路,道路的風景也很好,馬在綠蔭下前行,就像給馬車做的車棚。佛殿前有幾株“剔牙松”,松樹軀干碧綠嫩黃,斑駁疏落就像大魚的魚鱗,松樹大約有七八圍(一人環抱的長度叫做圍)粗。
空閑時節,我曾經和黃思立等先生一起來這里游玩。我的弟弟袁中郎說:“這個地方就像錢塘、蘇堤”。黃思立也認為是。我于是感慨西湖美景,我夢到很多次了,什么時候能掛起進賢冠(掛進賢冠,意思是辭去官職,掛起官帽,讓給賢能的人),充當西湖六橋底下的游客,了卻我一段山水情緣?當天每人分別押一個韻,各自做了一首詩,然后道別。
賞析
這篇散文小品,簡潔清新、活潑靈秀、詩趣盎然。長橋、流水,堤壩、綠樹、寺院,一幅幅畫面都洋溢著清新秀美的特色。作者以高梁橋為起點,一路游來,橋下之水純凈柔和如白練;長堤被水所夾持,仿佛有震動搖蕩的感覺;堤上綠楊繁茂幽深,令他神清氣爽。依山傍水而建的佛寺道觀,紺殿朱門,華麗壯觀。極樂寺掩映在濃密古松中,古松鮮翠嫩黃,色彩斑斕。優美的景色令作者如同回到了人間仙境的西湖。
創作背景
袁宗道在思想上受李卓吾影響頗大,主要是在禪學方面,他研習心性之說,不滿于當時的腐朽政治,要求擺脫傳統儒學的束縛,從而獲得心性的解放,因此耽嗜山水,喜游名剎。當時他正在京中做官,公馀輒游于山水剎寺間。據他三弟袁中道說:“(宗道)耽嗜山水,燕中山剎及城內外精藍無不到,遠至上方、小西天之屬,皆窮其勝。”(《石浦先生傳》)此文即是游極樂寺后所寫。
鑒賞
這是一篇優美的游記散文。這篇游記,記述了宗道游極樂寺時的所見所感,以描繪景物見長。全文不過二百十四字,寫景文字就占了三分之二以上。他的寫景是與敘述游覽過程相結合的,足跡所至。目力所及,輒相伴以景。如文章開頭就是“高梁橋水”,可見作者已站在這座橋上了,由橋及水,在交代其來龍去脈之后,便用“白練千匹”三句著力描繪眼前的微風吹拂下的流水。然后由流水而堤岸,于是出現了堤上諸景,如綠蔭垂條等;再放眼望去,便是岸北的佛廬道院,和對面的遠樹、水田,目力所及,乃至狀如螺髻的西山。作者的眼睛如同一架攝像機,把鏡頭由近而遠,隨時捕捉那些能使他心領神會的景物。因此,筆下的景物次第出現,顯示了一種流動性、變幻性,在流動中變幻,在變幻中流動,使人目不暇接,心曠神怡。
作者用了一百字的篇幅描繪了在高梁橋上所見之景,然后才寫到極樂寺。從“極樂寺去橋可三里,路徑亦佳。馬行綠蔭中,若張蓋”幾句看,作者至此才把他的立足點由高梁橋移向極樂寺。如果使用傳統的層次分析法來看這篇短文的話,這應是第二個層次了。于是,作者的'攝像機又移動起來,一路綠蔭而至極樂寺。極樂寺是作者這次游覽的目的地,文章題目就叫《極樂寺紀游》。但作者真正寫極樂寺的文字只有二十五個,而且全部用在寫“剔牙松”上,說到寺本身的,只露了一個“殿”字,而且是作為點明“剔牙松”的方位處所而出現的,其實是為了寫松而不是寫殿。其他則不著一字。如照寫作的常規來說,作者用筆的輕重好像有些失調;其實,這正是作者力求創新、不落俗套、不襲陳言的一種表現。在這篇極短的文字中,作者所寫諸景。無一相同,即使同樣寫樹,寫樹蔭,有的是“垂線長丈馀”。有的則是“若張蓋”;既然寫了“岸北佛廬道院甚眾,朱門紺殿,亙數十里”,有了寺院形象的描繪,寫到極樂寺就沒有必要再重復這種建筑物的景象了,倒是剔牙松是極樂寺的特點,為他處所未見(清吳長元輯《宸垣識略》記載極樂寺也只是提到寺門前的兩棵垂柳和院內的四株老柏,其他亦未著一字),寫出了這個特點,為全文生色,也就夠了。況且,作者是把寺內寺外諸景當作一個互有關聯的有機整體來表現的,即作者的著眼點不僅僅在一寺,而是包括了與寺有關的環境背景。因而,《極樂寺紀游》所記的,就不僅僅局限于極樂寺了。袁宗道的弟弟袁中郎說:“此地小似錢塘蘇堤。”顯然,他也是從這個風景區的總體著眼的,不然的話,僅僅就一個寺來說,就不會以“錢塘蘇堤”作比了。
然而,袁中郎所提到的錢塘蘇堤,卻引起了袁宗道對這“西湖勝境”的神往。所以作者在文章的結尾處寫了幾句感情深沉的話:“予因嘆西湖勝境,入夢已久,何日掛進賢冠,作六橋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作者對封建官場的鄙棄,對山水的癡情,對大自然的企慕,對個人心性解脫的追求,種種感情,都輕輕地概括在這幾句話里了。所以,這篇文章并不只是“紀游”,而是有其深沉的思想情愫。了解了這一點,就可以體會到作者醉心于高梁橋上的諸般景色 的原因。他用了最好的語言,最純的感情去寫景。寫水,便是“白練千匹,微風行水上,若羅紋紙”,潔白,輕柔,而又不乏壯麗;寫堤,則是“兩波相夾”,綠楊古樹,“一樹之蔭,可覆數席,垂線長丈馀”,靜潔,安謐,幽雅,真有超然世外,一塵不染的情韻;寫遠樹則用“高下攢簇”。寫更遠的西山便用“螺髻”形容,都像用淡墨水粉浸染的圖畫,綽約朦朧,是遠觀山林所得的印象;而在這山水遠近之間,嵌上一片佛廬道院的“朱門紺殿”,頓使畫面層次分明,色彩妍麗起來。我們應該知道,這里的景物,是寫實。高梁橋一帶景物本來就是迷人的。清代勵宗萬《京城古跡考》說這里“夾岸垂柳,紺宇亭臺,酒旗掩映,小池廣畝,蔭爽交匝”。當然,作為文章,對景物的剪裁,賦予景物的感情,也必然受著作者的審美情趣、審美感受的制約。的確,這是作者所追求的一種“勝境”,雖然不及錢塘蘇堤。能從齷齪的官場討得浮生半日清閑,置身于這種勝境之中,作者是怎樣的一番心境,這應是可想而知的。正是作者的這種心境,賦予了這篇散文清新、溫雅的風格特征,確如明人姚士麟所說:“情情新來,筆筆新赴”,“提人新情,換人新眼”(《白蘇齋類集序》)。
作者簡介
袁宗道(1560~1600),字伯修,號石浦,明朝公安人。明神宗萬歷十四年(1586)會試第一。授庶吉士,進編修,終右庶子。明朝復古派的詩文,到萬歷中葉以后流弊日甚。袁宗道和他的弟弟袁宏道、袁中道,都以文學見長,當時稱為“三袁”。他們極力排斥復古派的說法,提出比較進步的文體革新意見。在唐朝的文學家中,袁宗道愛好白居易,在宋朝的文學家中,他愛好蘇軾,因此名他的書齋為“白蘇齋”。著有《白蘇齋集》。
【袁宏道《極樂寺紀游》閱讀答案及譯文賞析】相關文章:
袁宏道《虎丘記》閱讀答案及譯文12-26
袁宏道《湘湖》的原文譯文及閱讀答案06-30
袁宏道《游高梁橋記》的原文與譯文06-19
袁宏道《滿井游記》的原文及譯文賞析01-22
袁宏道《虎丘記》的原文及譯文06-19
袁宗道《錦石灘》閱讀答案及譯文04-01
《晉書·袁宏傳》的原文及譯文賞析06-23
袁宏道《枕中十書序》閱讀答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