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原文翻譯及賞析(11篇)
贈別原文翻譯及賞析1
贈別其一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注釋
姿態美好舉止輕盈正是十三年華,
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看遍揚州城十里長街的青春佳麗,
卷起珠簾賣俏粉黛沒有比得上她。
賞析/鑒賞
文學藝術要不斷求新,因陳襲舊是不會有出息的。即使形容取喻,也貴獨到。從這個角度看看杜牧的《贈別》,也不能不承認他是做詩的“天才”。
此詩是詩人贈別一位相好的歌妓的,從同題另一首(“多情卻似總無情”)看,彼此感情相當深摯。不過那一首詩重在“惜別”,這一首卻重在贊頌對方的美麗,引起惜別之意。第一句就形容了一番:“娉娉裊裊”是身姿輕盈美好的樣子,“十三余”則是女子的芳齡。七個字中既無一個人稱,也不沾一個名詞,卻能給讀者完整、鮮明生動的印象,使人如目睹那美麗的倩影。其效果不下于“翩若驚鴻,宛若游龍;榮耀秋菊,華茂春松”(曹植《洛神賦》)那樣具體的描寫。全詩正面描述女子美麗的只這一句。就這一句還避實就虛,其造句真算得空靈入妙。第二句不再寫女子,轉而寫春花,是將花比女子。“豆蔻”產于南方,其花成穗時,嫩葉卷之而生,穗頭深紅,葉漸展開,花漸放出,顏色稍淡。南方人摘其含苞待放者,美其名曰“含胎花”,常用來比喻處女。而“二月初”的豆蔻花正是這種“含胎花”,用來比喻“十三余”的小歌女,是形象優美而又貼切的。而花在枝“梢頭”,隨風顫裊者,當尤為可愛。所以“豆蔻梢頭”又暗自照應了“娉娉裊裊”四字。這里的比喻不僅語新,而且十分精妙,又似信手拈來,寫出人似花美,花因人艷,說它新穎獨到是不過分的。一切“如花似玉”、“傾國傾城”之類比喻形容,在這樣的詩句面前都會黯然失色。而杜牧寫到這里,似乎還是一個開始,他的才情尚未發揮盡致。
當時詩人正要離開揚州,“贈別”的對象就是他在幕僚失意生活中結識的一位揚州的歌妓。所以第三句寫到“揚州路”。唐代的揚州經濟文化繁榮,時有“揚一益(成都)二”之稱。“春風”句意興酣暢,渲染出大都會富麗豪華氣派,使人如睹十里長街,車水馬龍,花枝招展。這里歌臺舞榭密集,美女如云。“珠簾”是歌樓房櫳設置,“卷上珠簾”則看得見“高樓紅袖”。而揚州路上不知有多少珠簾,所有簾下不知有多少紅衣翠袖的美人,但“卷上珠簾總不如”!不如誰,誰不如,詩中都未明說,含吐不露,但讀者已完全能意會了。這里“卷上珠簾”四字用得很不平常,它不但使“總不如”的結論更形象,更有說服力;而且將揚州珠光寶氣的繁華氣象一并傳出。詩用壓低揚州所有美人來突出一人之美,有眾星拱月的效果。《升庵詩話》云:“書生作文,務強此而弱彼,謂之‘尊題’。”杜牧此處的修辭就是“尊題格”。但由于前兩句美妙的比喻,這里“強此弱彼”的寫法顯得自然入妙。
杜牧此詩,從意中人寫到花,從花寫到春城鬧市,從鬧市寫到美人,最后又烘托出意中人。二十八字揮灑自如,游刃有余,真俊爽輕利之至。別情人不用一個“你(君、卿)”字;贊美人不用一個“女”字;甚至沒有一個“花”字、“美”字,“不著一字”而能“盡得風流”。語言空靈清妙,貴有個性。
贈別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去國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臨事異黃丞相,三黜名慚柳士師。
歸目并隨回雁盡,愁腸正遇斷猿時。
桂江東過連山下,相望長吟有所思。
翻譯
被貶出京城十年后,我們二人同時接召赴京,卻同時再被貶往邊荒之地,同行千里渡過湘水后又不得不彼此分手了。我雖是再次充任連州刺史,卻與西漢黃霸兩任潁川太守截然不同,更是自嘆不如三次被貶黜的柳下惠。想要歸去的目光隨著北歸的大雁消失在天邊,心中愁腸百結之時卻又聽到了凄厲的猿啼。柳州和連州有桂江相連,每當桂江向東流經連山之下時,我將和你相互凝望,低頭吟誦《有所思》。
注釋
⑴連州:今廣東連縣(連州市)。柳柳州:詩人所往之地連州。
⑺有所思:古樂府篇名,漢歌十八曲之一,原詩本為情詩,這里用以喻指詩人與友人不忍離別的情狀。
賞析
這首《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載于《全唐詩》卷三六一。開頭一、二兩句,寥寥幾筆,就把劉柳二人屢遭挫折的經歷勾畫出來了。對起述事,句穩而意深,為下文的展開,創造了條件,可謂工于發端。
三、四句承上抒感,而用典入妙。劉禹錫初次遭貶,即謫為連州刺史,途中追貶為朗州司馬。此時再貶連州,所以叫做“重臨”。關于這次“重臨”州政的狀況,詩人巧妙地以典明志。西漢時有個賢相黃霸,兩度出任潁川太守,清名滿天下;而劉的“重臨”,則是背著不忠不孝的罪名,帶著八旬老母流徙南荒。這是積毀銷骨的迫害。詩人通過“事異”兩字把互相矛盾的情況扭合到一起,帶有自嘲的口氣,暗含對當政者的不滿和牢騷。下一句,詩人又用了春秋時柳下惠的故事:柳下惠為“士師”(獄官),因“直道事人”三次遭貶黜,這里用以比作同樣“三黜”過的柳宗元。同時也暗示他們都是因堅持正確的政見而遭打擊的。用典姓切、事切,可謂天衣無縫。“名慚”,是對劉柳齊名自愧不如的謙詞,表示了對柳的敬重之意。
第三聯五、六兩句,將筆鋒從往事的縈回折入眼前的別況。“歸目并隨回雁盡”句,把兩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分手時的情景描繪得多么有情有致:兩位遷客并影荒郊,翹首仰望,他們深情的目光注視著北回的大雁,一直到雁影在天際消失。一個“并”字,一個“盡”字,寫得十分傳神,把他們共同的望鄉之情極為凄惋地傳達出來了。“愁腸”句,從張說“津亭拔心草,江路斷腸猿”詩中化出。心已傷楚,更不堪斷斷續續催人淚下的哀猿悲啼。詩人以“回雁”、“哀猿”襯托別緒,詩境也變而凄厲了。這等地方,正是作者大力經營處,真足以搖蕩人心。
“桂江”兩句,設想別后,以虛間實,筆姿靈活。“桂江”和“連山”并無相連之處,因此這里并不是實說桂水東過連山。下一句所要回答的問題就是如何把這東西遠隔的兩地聯系起來。原來連接雙方的,正是山水相望、長吟遠慕的無限相思呵。“有所思”,也是古樂府篇名,這里出現,語意雙關。最后兩句,一縱一收,轉折于空際,挽合十分有力。其技法與杜甫的“瞿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秋興八首》之六)相似。不過杜詩抒發的是個人對云山萬里的故國的懷念,這里則用“相望”二字,把這一對志同道合又遭隔別的友人的生死不渝情誼,從彼此兩方寫出,與杜詩不盡相同,而有襲故彌新之妙。寄離情于山水,同悵望以寫哀,詞盡篇中,而意余言外,既深穩又綿渺,不愧大家筆墨。
贈別原文翻譯及賞析3
贈別前蔚州契苾使君
何年部落到陰陵,奕世勤王國史稱。
夜卷牙旗千帳雪,朝飛羽騎一河冰。
蕃兒襁負來青冢,狄女壺漿出白登。
日晚鸊鵜泉畔獵,路人遙識郅都鷹。
古詩簡介
《贈別前蔚州契苾使君》是唐代詩人李商隱所作的一首詩。這首詩集中表現了李商隱對民族戰爭的看法,對研究李商隱的創作恩想有很重要的意義。同時文中這種側面著筆之法,不但使詩的結尾顯得含蓄深沉、舉重若輕,而且與頸聯的正面贊頌和鋪寫形成不同的筆法,表現了詩人在結構安排和行文上的高度技巧。
翻譯/譯文
是在哪個時代契芯部落來到了陰陵,世世代代為朝廷效力,在青史上留下英名。
雪壓千帳的寒夜營前的大旗迎風飄卷,軍情緊急的清晨,傳書的軍騎越河踏冰。
西蕃的男兒背負著小孩來青冢歸附,北狄的姑娘用瓦壺盛酒到白登勞軍。
在黃昏時節你來到碎鳥鵜泉邊打獵,路上的行人遠遠就認出你這位郅都鷹。
注釋
①蔚州:今山西靈丘縣。契藍使君:蔚州刺史契蘇通。詩題下作者自注:“使君遠祖,國初功臣也。”契芯通是鐵勒族契蕊部落人,貞觀六年,契蕊通五世祖契芯何力,率部歸順唐王朝,以后又立有大功,封涼國公。
②陰陵:陰山。契芯何力歸唐后,曾移居陰山。
③奕世:累世。勤王:為朝廷效力。
④“夜卷”二句:意為契芯家族為國東征西討,作戰勇敢,立有赫赫戰功。
⑤襁負:背著小孩。青冢:王昭君墓,此處泛指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帶。
⑥白登:白登山,在今大同市東。此二句意為契蘇通所到之處,深受各部族老幼婦女的歡迎。
⑦鷓鵜泉:在今內蒙古五原縣。
⑧郅都:西漢景帝時人,任雁門太守時,威震匈奴。
賞析/鑒賞
會昌三年(843),大唐軍隊破回鶻于黑山。契藍通奉詔赴天德(現在的河套地區),故義山由詩送之。
這首送別契瑟通出征的詩,以“奕世勤王”為中心,歷敘契蔥部落內附后與唐朝廷的友好關系,表彰契菇氏歷代勤王的功績及其對促進北方邊疆地區少數民族和睦相處的作用,
首聯用設問起手,總敘鐵勒部落歸附唐王朝和為朝廷效力的歷史:“奕世勤王國史稱”,這是朝廷對契瑟一門的評價,也表達了詩人的贊譽之情。
頷聯二句的大意說,在雪蓋千帳的寒夜,掩旗突襲敵軍,在冰封河流的.早晨,率兵涉冰飛越:寫的是契菇通五世祖契蔥何力當年勤王的事跡:這里詩人虛擬鋪排,選擇早晨、夜晚兩個典型時間,掩旗夜襲和朝飛冰河兩個典型場面,著力強調契菇騎兵行動的迅急和作戰的神勇。詩人強調這點有其現實意義:因為當時諸藩鎮口稱勤王,卻多擁兵自重,養寇固恩,即使進兵,也多是徘徊觀望,牽延不進。詩人在這里稱贊當年契瑟氏勤王之日夜兼程,迅急神勇,一則是對當時藩鎮一種婉轉的批判,二則是勉勵契菇通仿效乃祖,效忠朝廷,再展契菇氏之雄風。
接著頸聯二句,轉寫現實,契菇通此次出兵勤王,深得北方少數民族擁護,紛紛背著幼兒前來歸附,簞食壺漿表示歡迎÷詩人用具體的畫面,寫出了少數民族廣大群眾支持擁護這場抵御外族入侵的戰爭,這就點出了這場戰爭的正義性質。這對正在出師勤王、捍衛邊塞的契菇通來說無異是一種強有力的支持和鼓勵,同時這也是我國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共同御侮的歷史證物。
尾聯借出獵隱指對回鶻作戰,意思是說契菇通傍晚出獵鷺鵜泉畔,路人在很遠的地方看到他所放的鷹,就知道這位蒼鷹式的人物出現了。這里以郅都比契瑟通。“鷹”字雙關,既關合上句“獵”字,又喻契菇通正如號稱“蒼鷹”的郅都,為回鶻所畏憚,一明一暗,一喻物一喻人,關合得異常巧妙。
總而言之。這首詩聲華既壯,骨力也足以相副,末聯“郅都鷹”、給人以勇悍威嚴的印象。由于腹聯已寫了他獲得了“蕃兒”、“狄女”的擁戶和歡迎,則其威嚴又是和兄弟民族的關懷和友愛相結合的,從而表現出一位既得到各部落愛戴,又令敵人畏憚的出身于少數民族的邊防太守形象。
名家點評
明末清初王夫之《唐詩評選》:平遠。
《李義山詩集輯評》:朱彝尊日:此等詩工麗得體,晚唐人獨擅其勝,不獨義山為然。何焯日:雙關借用,齊梁以來多此法,末句不為病。紀昀日:聲調清遒。
清代賀裳《載酒園詩話又編》:取青媲白,大家所笑。然如《贈契葛使君》,此詩殆可辟瘧,雖以“青琢”、“白登”組織,但見其工,寧病其纖哉!
清代何焯《義門讀書記》:典麗極矣,但少題中一“別”字。
清代胡以梅《唐詩貫珠》:通首有聲有色,情旨含蓄,非庸筆可夢見。
趙臣瑗《山滿樓箋注唐詩七言律》:一、二追溯使君家聲,三、四寫使君英武,五、六寫使君勛業,七、八寫使君威名。真是寫得神采奕奕,更不待曹將軍始開生面也。
清代紀昀:《玉駱生詩說》:四家評日:清壯。純取聲華,而骨力足以副之。詩到無所取義之題,既不能不作,則亦不得不以修詞煉調為工,此類是也。
清代方東樹《昭昧詹言》:收句用“郅都”,言其職事也,切使君。
贈別原文翻譯及賞析4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唐代·杜牧《贈別二首·其一》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十三四歲的少女姿態裊娜,舉止輕盈美好,就像二月里含苞待放,初現梢頭的豆蔻花。
十里揚州路的春風駘蕩,珠簾翠幕中的佳人姝麗沒有比得上她。
注釋
娉娉裊裊:形容女子體態輕盈美好。十三余:言其年齡。
豆蔻:據《本草》載,豆蔻花生于葉間,南人取其未大開者,謂之含胎花,常以比喻處女。
“春風二句”:說繁華的揚州城中,十里長街上有多少歌樓舞榭,珠簾翠幕中有多少佳人姝麗,但都不如這位少女美麗動人。
鑒賞
這首詩是詩人贈別一位相好的歌妓的,從同題另一首(“多情卻似總無情”)看,彼此感情相當深摯。不過那一首詩重在“惜別”,這一首卻重在贊頌對方的美麗,引起惜別之意。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這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姿態美好舉止輕盈正是十三年華,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一朵豆蔻花。
第一句就形容了一番:“娉娉裊裊”是身姿輕盈美好的樣子,“十三余”則是女子的芳齡。七個字中既無一個人稱,也不沾一個名詞,卻能給人以完整、鮮明生動的印象,使人如目睹那美麗的倩影。全詩正面描述女子美麗的只有這一句話。就這一句還避實就虛,其造句真算得空靈入妙。第二句不再寫女子,轉而寫春花,顯然是將花比女子。“豆蔻”產于南方,其花成穗時,嫩葉卷之而生,穗頭深紅,葉漸展開,花漸放出,顏色稍淡。南方人摘其含苞待放者,美其名曰“含苔花”,常用來比喻處女。而“二月初”的豆蔻花正是這種“含苔花”,用來比喻“十三余”的小歌女,是形象優美而又貼切的。而花在枝“梢頭”,隨風顫動的樣子,尤為可愛。所以“豆蔻梢頭”又暗自照應了“娉娉裊裊”四字。這里的比喻不僅語新,而且十分精妙;又似信手拈來,寫出人似花美,花因人艷,說它新穎獨到是不過分的。一切“如花似玉”、“傾國傾城”之類比喻形容,在這樣的詩句面前都會黯然失色。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小詩的后兩句是說,看遍揚州城十里長街的青春佳麗,卷起珠簾賣俏粉黛沒有比得上她。
當時詩人正要離開揚州,“贈別”的對象就是她在幕僚詩意生活中結識的一位揚州歌妓。所以第三句寫到“揚州路”。唐代的揚州經濟文化繁榮,時有“揚一益(益州)二”之稱。“春風”句意興酣暢,渲染出大都會富麗豪華的氣派,使人如睹十里長街,車水馬龍,花枝招展······這里歌臺舞榭密集,美女如云。“珠簾”是歌樓房櫳設置,“卷上珠簾”則看得見“高樓紅袖”。而揚州路上不知有多少珠簾,所有簾下不知有多少紅衣翠袖的美人,但“卷上珠簾總不如”!這里“卷上珠簾”四字用得很不平常,它不但使“總不如”的結論更形象,更有說服力;而且將揚州珠光寶氣的繁華一并傳出。詩用壓低揚州所有美人的美來突出一人之美,有眾星拱月的效果。由于有前兩句美妙的比喻,這里這種“強此弱彼”的寫法顯然自然入妙。
杜牧這首詩,從意中人寫到花,從花寫到春城鬧市,從鬧市寫到美人,最后又烘托出意中人。二十八字揮灑自如,游刃有余。
文學藝術要求不斷求新。因陳襲舊是沒有出路的。即使形容取喻,也貴在獨到。從這個角度看杜牧的《贈別》,也不能不承認他是天才的詩人。
贈別原文翻譯及賞析5
原文:
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
[唐代]柳宗元
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為嶺外行。
伏波故道風煙在,翁仲遺墟草樹平。
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將文字占時名。
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千行便濯纓。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永州十年艱辛,憔悴枯藁進京;
長安三旬未盡,奉旨謫守邊庭。
踏上漢時故道,追思馬援將軍;
昔日石人何在,空余荒草野徑。
你我無心攀附,奸佞誹謗忠臣;
詩文竟致橫禍,勸君封筆隱名。
今日生離死別,對泣默然無聲;
何須臨河取水,淚灑便可濯纓。
注釋
十年憔悴:指被貶十年的屈辱與痛苦生活。憔悴:面貌慘淡,亦指艱難困苦。
秦京:秦都咸陽,此處代指唐都長安。
故道:指“伏波將軍”馬援率領軍隊攻打越南曾走過的路。
風煙:風云霧靄。
翁仲:秦時巨人,秦始皇曾鑄金人以像翁仲,后世稱石像或墓道石為翁仲。翁仲遺墟,指伏波故道上的漢魏古墓。草樹平,即草與樹平,表示非常荒涼。
慵疏:懶散粗疏,這是托詞,其實是說不愿與腐朽勢力同流合污。遭物議,遭到某些人的批評指責。
時名:一時的名聲。劉禹錫被貶官十年回到長安以后曾寫詩嘲諷新貴,其中“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兩句,諷喻多年以來由于投機取巧而在政治上得意的新貴們,不過是我劉禹錫被排擠出長安后才被提拔起來的罷了。由于“語涉譏刺,執政不悅”,這是其再次被貶官的原因之一。
臨河:去河邊。濯纓:李陵贈別蘇武的詩中有“臨河濯長纓,念別悵悠悠”兩句,本詩意思是說,“垂淚千行”就可“濯纓”,所以不用象李陵、蘇武分別時那樣到河中去“濯長纓”了。
濯纓:“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表明自己與好友劉禹錫(劉夢得)都是清流,不是濁流,不言委屈,而人知其含冤。
賞析:
柳子厚與劉夢得在公元793年(貞元九年)同為賜進士及第,踏上仕途,二十多年來,肝膽相照,取長補短,是中唐文壇上的“雙星”。孫昌武先生在《柳宗元評傳》中寫道:“劉禹錫是柳宗元一生中最為親密的友人,是一代差可與柳宗元比肩的卓越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二人交誼終身不渝,在政治斗爭中同進退,相支持,在思想理論上互有影響,在文學上也共同切磋,相互學習。”從步入仕途到“永貞革新”,從革新失敗到被貶謫,從奉旨返京到再度遠謫,他們始終患難與共。永州十年,二人交誼最密切,通訊最頻繁。公元815年(元和十年)舊歷二月,二人作為“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歸人”(柳宗元《詔追赴都二月至灞上亭》)分別從永州、朗州回到長安,滿以為劫難已過,對前途充滿希望和幻想,誰知不到一個月,卻被外放至更為荒僻的遠州任職。是年三月,二人打點行裝,攜家帶口,又一次踏上南下之路。就心態而言,彼此都凄然傷感,二人都幻想著有朝一日能東山再起,造福桑梓;但朝廷一再疏遠,新貴們造謠中傷,其理想已被殘酷的現實擊得粉碎,縱有雄才大略仍無用武之地,因而更加憤懣。柳宗元便有“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重別夢得》)的打算,劉禹錫則更低調:“耦耕若便遺身世,黃發相看萬事休”(《答重別》),他們已把功名看淡,悟出東山再起遙不可及的道理。到衡陽后,一人往西南去了柳州,一人向南直奔連州,歧路分手,萬語千言,甚為感人。劉夢得形容惜別時的情景為“歸目并隨回雁盡,愁腸正遇斷猿時”(《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分手之后,相互寫詩酬答,共六首,其中七律二首,七絕二首,五絕二首,均字字含情,句句有淚,深沉而郁抑,哀傷而悲凄。《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為第一首。
首聯兩句,有回顧,有直面,起伏跌宕,貯淚其中。始“伏”而“起”,旋“起”而又“伏”,短短十四個字,把兩位詩人十幾年來的坎坷命運集中凝煉地表現了出來,引發讀者無窮的聯想和遐思:“永貞革新”失敗后,“二王八司馬”們死的死,病的病。兩位詩人總算萬幸,只是外放而已。但十年時間過的是囚徒般的生活,身心均受傷害。為官乃徒有虛名,治民又力不從心,持家實艱難異常。作者到永州后,老母愛女相繼棄世,自己因水土不服而染病在身,所居處所凡四遭火,差點被燒死。名為六品官員,實則“弼馬溫”而已。故“顏色憔悴,形容枯藁”,不足為怪。好不容易等到皇恩浩蕩,大赦天下,終于得以與友人在長安相見。“到秦京”為一“起”,心境也稍微好一點。誰知好景不長,到長安不到一個月,圣旨下,又把他們明升暗降地外放至更為荒僻的州郡做刺史,“誰料翻為嶺外行”乃再一“伏”。此刻,一切希望都化為泡影,海市蜃樓般頃刻之間無影無蹤,本是“憔悴”的面容又蒙上厚厚風塵,更顯其“憔悴”。這一年柳宗元44歲,劉禹錫45歲,正是為國效力的大好年華,奈何貶謫遠州,英雄失路,寧不哀哉。
頷聯以伏波將軍馬援的故事暗點“古道西風瘦馬”之意,令人瞻望前途,不寒而栗。作者說:想當年,伏波將軍馬援率領大軍南征到此,叱咤風云,威風八面,戰旗獵獵,金鼓聲聲,似在目入耳,可睹可聞;后人將其鑄成石像,立于湘水西岸將軍廟前,如巨人翁仲銅像立于咸陽宮門外一般,供人瞻仰,何其光燦。而今他等踏上這條古道,只見將軍廟前荒草遍地,斷壁殘垣,不覺愴然淚下,雖是季春,卻有《黍離》之悲。物已如此,人何以堪。想想自己的境遇,看看唐王朝的傾頹,則又平添了幾分愁思,多加了一層憤懣。這一聯妙在借古諷今,即景抒情。寫伏波風采,嘆自己身世;描故道荒涼,諷當朝衰微,從而再表“憔悴”之意,可謂一石雙鳥,言在此而意在彼也。此聯失粘,倉促成章之未暇訂正,或竟不以律害辭,不以辭害意。亦見唐人知律而不為律所縛也。
李白詩云:“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對于柳、劉二人來說,頭頂上就不只是一片浮云,而簡直是滿天烏云了,“信而見疑,忠而被謗”的事如幽靈般伴其左右。據傳劉夢得“十年憔悴到秦京”以后曾寫詩兩首嘲諷新貴,其中“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兩句諷喻十年以來由于投機取巧而在政治上愈來愈得意的新貴們不過是他被排擠出長安后才被提拔起來的罷了,而“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再游玄都觀》)二句則暗刺朝廷政治危機,舊寵新貴們一“花”不如一“花”的現實情況。由于兩詩“語涉譏刺,執政不悅”,新貴們于是大進讒言,一時間風云突變,厄運又至,兩位詩人再度遭貶。作者說:老朋友,我們似失之慵疏呀。“慵疏”者,非懶散粗疏也,意謂迂直,堅持操守,固其本性也,無怪乎新貴與你我冰炭不相容。頸聯“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將文字占時名”,妙在正話反說,寓莊于諧,似調侃,類解嘲。言下之意是:倘若我們能違心地歌功頌德,趨炎附勢,少寫幾句譏諷的詩文,也不至于再度遭貶南荒吧。
尾聯兩句,表友情之深厚,嘆身世之悲凄,將全詩的感情推向高潮。詩人說:你我即將分路,天各一方,想當年,蘇武去國離鄉,李陵贈別詩有“臨河濯長纓,念別悵悠悠”兩句,我們分路,“悵悠悠”則同,但用不著“臨河”取水,這流不盡的淚水便足以濯纓洗冠了——“垂淚千行”,看似乖謬,實則在理。這藝術上的夸張同樣給讀者以豐富的想象和深沉的思考。彼時彼地的兩位詩人,命運坎坷,前途渺茫,可垂淚;生離死別,無緣再見,可垂淚;英雄失路,報國無門,可垂淚;新貴弄權,國之日衰,亦可垂淚。即使“垂淚千行”,也不足以表達我們的悲痛、憤懣、傷感、失落、依戀、憂郁互為交織的復雜感情啊!王勃云“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勸慰之中,尚有勉勵,讀之令人胸襟開闊,格調頗高,堪為千古名句;而此詩結句從蘇李贈別詩中翻出無窮之意。尾聯乃表兩個斷腸人相別,將國事家事融為一體,可憂可嘆,形象地表達了詩人的真情實感,同樣膾炙人口,且有令人潸然淚下的藝術效果。
贈別原文翻譯及賞析6
贈別二首·其二
唐代:杜牧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譯文及注釋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zūn)前笑不成。
多情的人卻像是無情人兒一樣冰冷,在離別的酒宴上只覺笑不出聲。
多情句:意謂多情者滿腔情緒,一時無法表達,只能無言相對,倒象彼此無情。樽:酒杯。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蠟燭仿佛還有惜別的心意,替離別的人流淚到天明。
譯文及注釋
譯文多情的人卻像是無情人兒一樣冰冷,在離別的酒宴上只覺笑不出聲。
蠟燭仿佛還有惜別的心意,替離別的人流淚到天明。
注釋
多情句:意謂多情者滿腔情緒,一時無法表達,只能無言相對,倒象彼此無情。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創作背景
這首組詩是詩人杜牧在公元835年(大和九年),由淮南節度使掌書記升任監察御史,離揚州奔赴長安,與在揚州結識的歌妓分別之作。本首詩即是其中的第二首。
賞析
這是一首抒寫詩人對妙齡歌女留戀惜別的心情。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這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聚首如膠似漆作別卻像無情;只覺得酒宴上要笑笑不出聲。
詩人同所愛不忍分別,又不得不分別,感情是千頭萬緒的。“多情卻似總無情”,明明多情,偏從“無情”著筆;著一“總”字,又加強了語氣,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詩人愛得太深、太多情,以致使他覺得,無論用怎樣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現出內心的多情。別筵上,凄然相對,像是彼此無情似的。越是多情,越顯得無情,這種情人離別時最深切的感受,詩人把它寫了出來。“唯覺樽前笑不成”,要寫離別的悲苦,他又從“笑”字入手。一個“唯”字表明,詩人是多么想面對情人,舉樽道別,強顏歡笑,使所愛歡欣!但因為感傷離別,卻擠不出一絲笑容來。想笑是由于多情,“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不忍離別而事與愿違。這種看似矛盾的情態描寫,把詩人內心的真實感受,說得委婉盡致,極有情味。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小詩的后兩句是說,案頭蠟燭有心還惜別;你看它替我們流淚流到天明。
題為“贈別”,當然是要表現人的惜別之情,然而詩人又撇開自己,去寫告別宴上那燃燒的蠟燭,借物抒情。詩人帶著極度感傷的心情去看周圍的客觀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都帶上了感傷的色彩。蠟燭本是有燭芯的,所以說“蠟燭有心”;而在詩人眼里燭芯卻變成惜別之心,把蠟燭擬人化了。在詩人眼里,它那徹夜流溢的燭淚,就是在為男女主人公的離別而傷心了。“替人垂淚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層。“到天明”又點出了告別宴時間之長,這也是詩人不忍分離的一種表現。
齊梁之間的江淹曾經把離別的感情概括為“黯然銷魂”四字,但這種感情的表現,卻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萬別;這種感情本身,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杜牧此詩不用“悲”、“愁”等字,卻寫得坦率、真摯、道出了離別時的真情實感。
詞典釋義
(釋義為系統自動檢索,難免有誤,僅供參考。)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贈別原文翻譯及賞析7
贈別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譯文及注釋
韻譯聚首如膠似漆作別卻象無情;只覺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聲。案頭蠟燭有心它還依依惜別;你看它替我們流淚流到天明。 注釋多情句:意謂多情者滿腔情緒,一時無法表達,只能無言相對,倒象彼此無情。樽:酒杯。
鑒賞
這一首著重寫惜別,描繪與她的筵席上難分難舍的情懷。首名寫離筵之上壓抑無語,似乎冷淡無情;次句以“笑不成”點明原非無情,而是郁悒感傷,實乃多情,回應首句。齊、梁之間的江淹曾經把離別的感情概括為“黯然銷魂”四字。
作者介紹
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贈別原文翻譯及賞析8
原文
玉瓶沽美酒,數里送君還。
系馬垂楊下,銜杯大道間。
天邊看淥水,海上見青山。
興罷各分袂,何須醉別顏。
譯文
玉瓶中裝著美酒佳釀,已經送別了數里地,該是返回之時了。
把馬系在垂楊下,在大道上飲酒。
遠望天邊看到幽幽綠水,遙遠的海上看到隱隱約約的青山。
酒興過后就要分別了,你們快回去,不要看到酒醉離別的悲傷情態。
注釋
廣陵:今江蘇揚州。
沽:買。
垂楊:即垂柳。
淥水:清澈的綠水。
袂:衣袖;分袂,指離別。
賞析
首聯“玉瓶沽美酒,數里送君還”寫攜酒送別。唐詩中的離別總是彌漫著濃濃的酒香,這首詩更是如此,開篇未寫送別先說沽酒:精美的玉瓶里盛著新買的香醇的美酒,送君數里,終于到達分別的地點。這兩句好像平平敘述,實際上蘊含了對朋友深厚的情誼:瓶為“玉瓶”,酒為“美酒”,從容器的精致名貴和酒的香醇清洌可以看出作者對友人的重視。這種感情在第二句更加明確:“數里送君還”,送君數里,可見為了送別朋友走了很長的路,惜別之情見于言外。
頷聯“系馬垂楊下,銜杯大道間”緊承上句,寫作者與朋友在長滿垂柳的大路邊下馬停留,臨別再飲上幾杯餞行的酒。古人有折柳贈別的習俗,所以送別詩中常見柳色依依。系馬于垂柳之下,舉杯于大道之間,作者通過兩個前后相承的動作,營造出一種開闊暢達的意境,暗示出這并非是一次黯然銷魂的傷情之別。需要提出的是,這兩句語言雖舒緩平易,卻有一種很強的畫面感,垂楊、大道、系馬、舉杯,使讀者眼前浮現出一幅柳陰送別圖,給人以美的享受。
揚州地處內陸,并不靠海,也沒有十分廣闊的水域,所以頸聯“天邊看淥水,海上見青山”當是作者與友人談話的內容,而非眼前實景。不管是久別重逢還是即將離別,相知的人似乎總有說不完的話,這兩句是對朋友說:此去一行,你將會有許多美好的經歷,可以在遙遠的地方欣賞大海的美景,可以在廣闊的海面上見到縹緲的青山。對美好前景的展望寄寓著對朋友的衷心祝福,不見勉勵之辭而暗含勉勵之意,景色的描述中凝結了深厚的情感,可以看出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
有了頸聯兩句展望美好前景所作的情感鋪墊,最后一聯的豁達結尾也就水到渠成了:“興罷各分袂,何須醉別顏。”暢飲美酒、暢談友誼,但終究還是要離別。作者好像在勸慰朋友:既然等待你的將是豐富美好的旅程,那么就快點啟程吧,我們不須作小兒女的離別時的傷情之態,甚至餞別的酒也不須喝醉。將這次離別當成一個美好旅程的開始,將來重逢再細敘別后種種……
李白這首詩一改贈別詩傷感憂郁的常見基調,惜別而不傷別,語言平易自然,意象開闊疏朗,情調昂揚樂觀,顯示出作者豪放灑脫、風調俊爽的豁達性格。
創作背景
李白酷愛飲酒,他的詩也就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此詩作于開元十四年(726)春,當時李白二十六歲,首次游金陵(今江蘇南京),擬赴廣陵(今江蘇揚州)。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贈別原文翻譯及賞析9
原文:
贈別前蔚州契苾使君
唐代:李商隱
何年部落到陰陵,奕世勤王國史稱。
夜卷牙旗千帳雪,朝飛羽騎一河冰。
蕃兒襁負來青冢,狄女壺漿出白登。
日晚鸊鵜泉畔獵,路人遙識郅都鷹。
譯文:
何年部落到陰陵,奕世勤王國史稱。
是在哪個時代契苾部落來到了陰陵,世世代代為朝廷效力,在青史上留下英名。
夜卷牙旗千帳雪,朝飛羽騎一河冰。
雪壓千帳的寒夜營前的大旗迎風飄卷,軍情緊急的清晨,傳書的軍騎越河踏冰。
蕃兒襁負來青冢,狄女壺漿出白登。
西蕃的男兒背負著小孩來青冢歸附,北狄的姑娘用瓦壺盛酒到白登勞軍。
日晚鸊鵜泉畔獵,路人遙識郅都鷹。
在黃昏時節你來到碎鳥鵜泉邊打獵,路上的行人遠遠就認出你這位郅都鷹。
注釋:
何年部落到陰陵,奕(yì)世勤王國史稱。
陰陵:陰山。契苾何力歸唐后,曾移居陰山。奕世:累世。勤王:為朝廷效力。
夜卷牙旗千帳雪,朝飛羽騎一河冰。“夜卷”二句:意為契苾家族為國東征西討,作戰勇敢,立有赫赫戰功。
蕃(fān)兒襁(qiǎng)負來青冢,狄女壺漿出白登。
襁負:背著小孩。青冢:王昭君墓,此處泛指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帶。白登:白登山,在今大同市東。
日晚鸊(pì)鵜(tí)泉畔獵,路人遙識郅(zhì)都鷹。
鸊鵜泉:在今內蒙古五原縣。郅都:西漢景帝時人,任雁門太守時,威震匈奴。
賞析:
這首送別契瑟通出征的詩,以“奕世勤王”為中心,歷敘契蔥部落內附后與唐朝廷的友好關系,表彰契菇氏歷代勤王的功績及其對促進北方邊疆地區少數民族和睦相處的作用,
首聯用設問起手,總敘鐵勒部落歸附唐王朝和為朝廷效力的歷史:“奕世勤王國史稱”,這是朝廷對契瑟一門的評價,也表達了詩人的贊譽之情。
頷聯二句的大意說,在雪蓋千帳的寒夜,掩旗突襲敵軍,在冰封河流的早晨,率兵涉冰飛越:寫的是契菇通五世祖契蔥何力當年勤王的事跡:這里詩人虛擬鋪排,選擇早晨、夜晚兩個典型時間,掩旗夜襲和朝飛冰河兩個典型場面,著力強調契菇騎兵行動的迅急和作戰的神勇。詩人強調這點有其現實意義:因為當時諸藩鎮口稱勤王,卻多擁兵自重,養寇固恩,即使進兵,也多是徘徊觀望,牽延不進。詩人在這里稱贊當年契瑟氏勤王之日夜兼程,迅急神勇,一則是對當時藩鎮一種婉轉的批判,二則是勉勵契菇通仿效乃祖,效忠朝廷,再展契菇氏之雄風。
接著頸聯二句,轉寫現實,契菇通此次出兵勤王,深得北方少數民族擁護,紛紛背著幼兒前來歸附,簞食壺漿表示歡迎÷詩人用具體的畫面,寫出了少數民族廣大群眾支持擁護這場抵御外族入侵的戰爭,這就點出了這場戰爭的正義性質。這對正在出師勤王、捍衛邊塞的契菇通來說無異是一種強有力的支持和鼓勵,同時這也是我國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共同御侮的歷史證物。
尾聯借出獵隱指對回鶻作戰,意思是說契菇通傍晚出獵鷺鵜泉畔,路人在很遠的地方看到他所放的鷹,就知道這位蒼鷹式的人物出現了。這里以郅都比契瑟通。“鷹”字雙關,既關合上句“獵”字,又喻契菇通正如號稱“蒼鷹”的郅都,為回鶻所畏憚,一明一暗,一喻物一喻人,關合得異常巧妙。
總而言之。這首詩聲華既壯,骨力也足以相副,末聯“郅都鷹”、給人以勇悍威嚴的印象。由于腹聯已寫了他獲得了“蕃兒”、“狄女”的擁戶和歡迎,則其威嚴又是和兄弟民族的關懷和友愛相結合的,從而表現出一位既得到各部落愛戴,又令敵人畏憚的出身于少數民族的邊防太守形象。
贈別原文翻譯及賞析10
原文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韻譯
聚首如膠似漆作別卻象無情;
只覺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聲。
案頭蠟燭有心它還依依惜別;
你看它替我們流淚流到天明。
注釋
多情句:意謂多情者滿腔情緒,一時無法表達,只能無言相對,倒象彼此無情。
樽:酒杯。
賞析
這一首著重寫惜別,描繪與她的筵席上難分難舍的情懷。首名寫離筵之上壓抑無語,似乎冷淡無情;次句以“笑不成”點明原非無情,而是郁悒感傷,實乃多情,回應首句。
齊、梁之間的詩不用“悲”、“愁”等字,卻寫得坦率、真摯,道出了離別時的真情實感。
詩人同所愛不忍分別,又不得不分別,感情是千頭萬緒的。“多情卻似總無情”,明明多情,偏從“無情”著筆,著一“總”字,又加強了語氣,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詩人愛得太深、太多情,以至使他覺得,無論用怎樣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現出內心的多情。別筵上,凄然相對,象是彼此無情似的。越是多情,越顯得無情,這種情人離別時最真切的感受,詩人把它寫出來了。“唯覺樽前笑不成”,要寫離別的悲苦,他又從“笑”字入手。一個“唯”字表明,詩人是多么想面對情人,舉樽道別,強顏歡笑,使所愛歡欣!但因為感傷離別,卻擠不出一絲笑容來。想笑是由于“多情”,“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不忍離別而事與愿違。這種看似矛盾的情態描寫,把詩人內心的真實感受,說得委婉盡致,極有情味。
題為“贈別”,當然是要表現人的惜別之情。然而詩人又撇開自己,去寫告別宴上那燃燒的蠟燭,借物抒情。詩人帶著極度感傷的心情去看周圍的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就都帶上了感傷色彩。這就是劉勰所說的:“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文心雕龍·物色》)。“蠟燭”本是有燭芯的,所以說“蠟燭有心”;而在詩人的眼里燭芯卻變成了“惜別”之心,把蠟燭擬人化了。在詩人的眼里,它那徹夜流溢的燭淚,就是在為男女主人的離別而傷心了。“替人垂淚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層。“到天明”又點出了告別宴飲時間之長,這也是詩人不忍分離的一種表現。
詩人用精煉流暢、清爽俊逸的語言,表達了悱惻纏綿的情思,風流蘊藉,意境深遠,余韻不盡。就詩而論,表現的感情還是很深沉、很真摯的。杜牧為人剛直有節,敢論列大事,卻也不拘小節,好歌舞,風情頗張,本詩亦可見此意。
贈別原文翻譯及賞析11
贈別王山人歸布山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王子析道論,微言破秋毫。
還歸布山隱,興入天云高。
爾去安可遲?瑤草恐衰歇。
我心亦懷歸,屢夢松上月。
傲然遂獨往,長嘯開巖扉。
林壑久已蕪,石道生薔薇。
愿言弄笙鶴,歲晚來相依。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王山人剖析仙道的高論,微言透徹秋毫。
馬上要回歸布山去隱居,逸興高入云天。
你能不能多待幾天再回去?怕山上的瑤草會衰歇嗎?
我也很想去隱居,屢屢夢見松間云月。
你傲然獨往,長嘯著開劈巖石筑室。
林壑久已荒蕪,石道上都長滿薔薇。
冬天來到的時候,我會去你那里,一起弄笙戲鶴,風雨相依。
注釋
⑴析道論:析,分也,解也。道論,即道家之經論。
⑵微言:精妙之論。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夫子沒而微言絕。”
⑶秋毫:謂精微之理。《三國志·魏書·管輅傳》裴松注:“《輅別傳》曰:何尚書神明精微,言皆巧妙,巧妙之至,殆破秋毫。”
⑷瑤草:傳說中的仙草,如靈芝等,能治百病或食之長生。漢東方朔《與友人書》:“相期拾瑤草,吞日月之光華,共輕舉耳。”亦泛指珍異之草。
⑸“愿言弄笙鶴”句:愿言,《詩經·衛風·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箋:“愿,念也。”弄笙鶴,用王子喬事。《列仙傳》卷上: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鳴。游伊、洛之間,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上,見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緱氏山巔。”至時,果乘白鶴,駐山嶺,望之不到,舉手謝時人,數日而去。
賞析:
這首詩共分四個部分。第一個四句組(“王子析道論,微言破秋毫。還歸布山隱,興入天云高。”)以“毫”、“高”為韻,是全詩的起首,“王子析道論,微言破秋毫。”介紹王山人并對友人才干的贊賞躍然紙上;“還歸布山隱,興入天云高。”敘事說友人要歸布山了;第二個四句(“爾去安可遲?瑤草恐衰歇。我心亦懷歸,屢夢松上月。”)改以“歇”、“月”為韻,是承接前一組詩,“爾去安可遲?瑤草恐衰歇。”直言對友人的不舍,希望友人能多待幾天;“我心亦懷歸,屢夢松上月。”說王山人要走,我也很想走,向往那種隱居生活;第三個四句(“傲然遂獨往,長嘯開巖扉。林壑久已蕪,石道生薔薇。”)又改以“扉”、“薇”為韻,是詩意起了轉折,詩人想象王山人回到布山的情景,言語間滿是向往;最后一個二句(“愿言弄笙鶴,歲晚來相依。”)和上一組詩一樣,也以“依”為韻,“歲晚來相依”以講述自己的愿望結束全詩,我也要到你那里去。全詩開頭的起句到最后的結句,從述說友人要走到自己也想跟友人一樣,詩人的思想從起句到結句已經經歷了一個起承轉合的過程。
朋友離別而去,李白有著濃濃的不舍與依依惜別之情,但只說“我心亦懷歸,屢夢松上月”,把萬語千言融入到景色之中,耐人尋味。雖然是贈別,卻無凄涼之味。“愿言弄笙鶴,歲晚來相依”,詩人很直接的表達了向往隱居和求仙訪道的生活。并據記載李白于開元(唐玄宗年號,公元713~741年)后期,曾隱于徂徠山,這首詩題中之“王山人歸布山”,并說“我心亦懷歸”、“歲晚來相依”不謀而合。
這首贈別詩,雖有別離之愁,卻并不為愁所溺,“哀而不傷”,這也是盛唐“酬應體”五古的一個特點,離別之際,他們或許會有些傷感,但是不會沉淪其中。
【贈別原文翻譯及賞析(11篇)】相關文章:
杜牧《贈別·其二》原文及翻譯07-21
贈別二首原文及賞析08-18
原文翻譯及賞析11-27
杜牧《贈別其一》的翻譯及賞析12-24
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11-29
日月原文翻譯及賞析11-28
《狡童》原文翻譯及賞析11-24
鵲原文翻譯及賞析11-23
還原文翻譯及賞析11-23
不見原文翻譯及賞析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