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引·相思原文及賞析
原文:
相思有如少債的,每日相催逼。常挑著一擔愁,準不了三分利。這本錢見他時才算得。
譯文
相思就像欠人債的債主,每日天都去逼迫催促。經常擔負著一擔憂愁的債務,卻抵不了三分利,這本帳只有見到他時才算得。
注釋
清江引:俗稱(江兒水),也偶稱(岷江綠)或(臨江仙),本為元代小令,至今尚不見元代之前對此詞牌的有關著錄。“南曲并收入仙呂宮與雙調;北曲屬雙調。字數定格為七、五、五、五、七,共五句。可單用作散曲小令。
少債的:欠債的。
一擔愁:形容愁思沉重,一擔:元時市語,形容重。
準不了:折不了,抵不得。
賞析
相思和借債給別人有一定的相似點,即都是出本錢的一方,共同點都是需要對方償還,如果不償還則一定不斷地追;如果不追到手這賠就太大了,有時是本利全無。但放債的人目的就是追求利潤,追求三分利,而相思的則只要把對方追求到自己手里則萬事大吉,則是高傲的勝利者,根本就不計較利錢。這就是這篇小令比喻的基礎。
“相思有如少債的”這句活的關鍵是“少債”二字,即誰是債權人,誰是債務人,誰少誰的債,誰是追債的人,這確實需要思索一下方可以理清。如果從付出的角度來看,當然相思者本人是債權主體,以下的抒情都是她的.內心活動。
“每日相催逼”意謂每日都催逼對方還債,實際是每天都在催促對方表態,催促對方趕快答應自己的求愛。這句也可以理解成相思之苦日日催人逼人折磨人,令人無法躲避,這將那時時刻刻縈繞于心、無法逃避的思念之苦,極為真切形象地表現出來。“常挑著一擔愁,準不了三分利”兩句寫相思者的精神狀態,也極其形象生動。愁,是相思者經常擔負著相思的憂愁和討不回債務的雙重憂愁,這憂愁是極其沉重而難以擔負的,而且更是不能指望三分利了。因為相思本來是自發的,對方是否知道都不敢完全確定,故利錢就更不敢指望了。“常挑著一擔愁”,把無形化為有形,抽象化為具體,生動地表現出相思之深重,顯示出很高的想象力和語言表現能力。
最后一句點出這種債務了斷的的方式就是“這本錢見他時才算得”,要求實在是太低了,見面時才能計算本錢,人家還不還還不好說,如果償還算是要回了本餞,利息就不計較了。曲中把相思者一往情深,不可解脫而又急切之態描繪得惟妙惟肖。
小曲比喻新奇,語言爽利,一如小兒女聲吻口氣。用韻斬釘截鐵,不押而葉,不期而遇,可謂百中無一,難有其匹。至于意味,更堪細玩。全曲淺中見含蓄,俗中見機巧,這是其高明之處。
徐再思
徐再思引(1320年前后在世),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曾任嘉興路吏。因喜食甘飴,故號甜齋。浙江嘉興人。生卒年不詳,與貫云石為同時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約100首。作品與當時自號酸齋的貫云石齊名,稱為“酸甜樂府”。后人任訥又將二人散曲合為一編,世稱《酸甜樂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清江引·相思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