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廟原文翻譯及賞析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創作的詩。究竟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武侯廟原文翻譯及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武侯廟原文翻譯及賞析 1
《武侯廟》
佚名〔明代〕
劍江春水綠沄沄,五丈原頭日又曛。
舊業未能歸后主,大星先已落前軍。
南陽祠宇空秋草,西蜀關山隔暮云。
正統不慚傳萬古,莫將成敗論三分。
注釋:
⑴武侯:即諸葛亮,三國蜀漢的政治家、軍事家,輔佐劉備建立蜀漢,任丞相。劉禪繼位后,封為武鄉侯。建興十二年(234),病死于五丈原。
⑵劍江:水名,在四川劍州(治所在今四川劍閣縣)北。沄沄:江水涌動的樣子。
⑶五丈原:古地名,在今陜西岐山縣。曛:昏暗。
⑷后主:即劉禪。
⑸“大星”句:謂諸葛亮之死。《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晉陽秋》曰:“有星赤而芒角,自東北西南流,投于亮營。三投再還,往大還小,俄而亮卒。”
⑹南陽祠宇:據傳諸葛亮躬耕于南陽(今河南省南陽市西南臥龍崗),這里也有武侯廟等古跡。
⑺正統:南宋后,三國中奉蜀漢為正統。
譯文:
劍江的春水啊,洶涌而明凈;五丈原的太陽,也只剩余影。
原有基業還未能由劉禪控制,巨星隕落,你已經病死軍營。
南陽祠堂,只剩下枯黃的秋草;西蜀關山,也籠罩在暮云之中。
漢室正統未續,名聲流傳萬古,不要以成和敗,論列三國英雄。
賞析:
這既是一首憑吊詩,又是一首詠史詩。這首詩蜀中向諸葛亮表達了崇敬仰慕之情,也指出蜀漢事業的敗亡在于劉禪。
首聯從諸葛亮在世時活動的重要地點入筆,展開題武侯廟全詩。劍江是諸葛亮率軍北伐必經之處,五死原則是他損命之地。這兩個極富典型意義的地點,濃縮了諸葛亮由生至死的過程。作者拜謁武侯廟時,跟前出現了“劍江春水綠沄沄,五死原頭日又曛”,這絕非實景,而是作者的想像,為的是渲染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和抒寫作者對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哀惋心情。
頷聯直接揭示諳葛亮壯志未酬的哀傷。詩句直來直去,有助于悲情的表達。頸聯又掉轉筆鋒,再用首聯的路數。表現對諸葛亮由衷的悼念之情。作者眼前是武侯廟里的蕭疏秋草,卻不見傍晚暮靄阻遮的西蜀關山,凄涼迷茫的景色,烘托了作者的哀傷和痛惜。
前三聯的基調是低沉、抑郁的,而尾聯卻驀然掙脫出來,客觀而又公允地為諸葛亮的一生作出了評價:諸葛亮精神傳萬古,莫以成敗論英雄。
武侯廟原文翻譯及賞析 2
《武侯廟》
杜甫
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
猶聞辭后主,不復臥南陽。
譯文:
武侯廟中的壁畫已經脫落,整座山空曠寂靜,只有草木徒長。
站在這里好似還能聽到諸葛亮作辭別后主的聲音,只是他病死軍中,再也無法回到故地南陽了啊。
注釋:
武侯:指諸葛亮。諸葛亮于后主建興元年(223年),封為武鄉侯,省稱武侯。武侯廟:指祭祀諸葛亮的廟。其廟有多處,如襄陽、成都、南陽、夔州等地都有武侯廟。這里指夔州武侯廟,在今四川省奉節縣白帝城西。張震《武侯祠堂記》:“唐夔州治白帝,武侯祠在西郊。”
丹青落:廟中壁畫已脫落。丹青指廟中壁畫。
草木長:草木茂長。兩句寫廟景,言武侯去世時間之久遠。
辭后主:蜀后主劉禪建興五年,諸葛亮上《出師表》,辭別后主,率兵伐魏。
南陽:諸葛亮本以布衣躬耕于南陽(今河南南陽),因劉備三顧之于草廬中,遂佐備建立蜀漢、與魏、吳成鼎足之勢。
賞析:
這首詩作于唐代宗大歷元年(776年),當時杜甫正流寓夔州,因瞻拜武侯祠有感而作此詩以悼念諸葛亮。該詩前兩句描寫廟內、外的景色,描寫山之空寂,也暗示武侯一生的志業早已隨歲月而消逝,回首往事一切皆空。后一聯詩以短短十個字概括了諸葛亮的一生,道出了武侯放棄早年隱居南陽的生活而終身盡瘁國事,以身許國、義無反顧的境遇和心情。
“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這兩句寫詩人瞻仰武侯廟所看到的一片蕭條破敗的景象。上句寫廟。詩中“丹青”,指廟中的壁畫;“落”,剝落、脫落。從“遺”字和“落”字可想而知,前來祭拜的人很少。想當年諸葛亮為蜀漢的創建和鞏固,傾注了畢生的心血,而諸葛亮的遺廟竟是這樣的景象,詩人頓生感慨。再看下句,詩人站在武侯廟放眼四望,周遭環境也是如此的空寂和荒涼。“空山”,指白帝山。詩人用一個“空”字,似乎是說這山上什么也沒有,空空如也,說明人跡稀少;一個“長”字,說明草木無憂無顧地生長,倒很茂盛,進一步反襯出武侯廟位于一片荒山野草之中,是多么的令人感傷!
“猶聞辭后主,不復臥南陽。”這兩句由武侯廟寫到諸葛亮,對諸葛亮的出山輔佐劉備以及后主,贊嘆有加。詩人似乎還能聽到諸葛亮作《出師表》辭別后主的聲音,可他壯志未酬,病死軍中,在也無法功成身退,回到故地南陽啊。上句“猶聞辭后主”,“辭后主”,蜀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出兵漢中,實行伐魏,臨行上《出師表》,向后主劉禪辭行,告誡后主要親君子,遠小人,表明自己的一片忠貞之心。下句“不復臥南陽”是上句的繼續,由于諸葛亮將一生獻給蜀漢事業,在也不能回到他的躬耕之地南陽了。“南陽”,郡名,諸葛亮曾躬耕于此。“不復”二字,既寫出了諸葛亮為報答劉備三顧之情,將一生獻給蜀漢事業的偉大功業和奮斗精神;也表達了詩人對諸葛亮的贊嘆之情和無法功成身退返故鄉的惋惜之情。
這首詩虛實相生,融情于景。清代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分。神于詩者,妙合無限。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這首詩可以說是情景交融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公元766年(唐大歷元年)。《武侯廟》與《八陣圖》均為公元766年(大歷元年)所作。當時詩人流寓夔州,詩人無所事事,一天來到武侯祠,看到一片破敗荒涼的景象,不禁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詠懷五絕詩。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武侯廟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武侯廟原文及賞析02-26
武侯廟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0-03
武侯廟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10-04
杜甫武侯廟翻譯和賞析09-25
《武侯廟》閱讀原文及答案02-03
杜甫《武侯廟》閱讀答案及賞析06-13
杜甫《武侯廟》05-13
清廟原文翻譯及賞析09-07
《清廟》原文翻譯及賞析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