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池》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
《瑤池》原文、翻譯及賞析1
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
——唐代·李商隱《瑤池》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瑤池上西王母的雕花窗戶向東敞開,只聽見《黃竹歌》聲震動大地人心悲哀。
周穆王有八匹能日行三萬里的駿馬,為了何事違約不再來?
注釋
瑤池阿母:《穆天子傳》卷三:“天子賓于西王母,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謠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來!熳哟鹬唬骸铓w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野。’”《武帝內(nèi)傳》稱王母為“玄都阿母”。
黃竹歌聲:《穆天子傳》卷五:“日中大寒,北風雨雪,有凍人。天子作詩三章以哀民!
八駿:傳說周穆王有八匹駿馬,可日行三萬里。《列子》、《穆天子傳》等記載不一。
穆王:西周人,姓姬名滿,傳說他曾周游天下。
此詩諷刺求仙之虛妄。首句寫西王母倚窗佇望,候穆王而不至。次句借黃竹歌聲暗示穆王已死。三四句則寫西王母因穆王不來而心生疑問。斥神仙而以神仙(王母)的口氣寫出,句句對比,以見長生之虛妄,求仙之荒誕。《李義山詩集箋注》引程夢星曰:“此追嘆武宗之崩也。武宗好仙,又好游獵,又寵王才人。此詩熔鑄其事而出之,只用穆王一事,足概武宗三端。用思最深,措辭最巧。”
賞析
《據(jù)天子傳》載: 周據(jù)王西游至昆侖山,遇西王死,宴據(jù)王于瑤池。臨 別,西王死作歌: “將(望)子毋死,尚能復來!睋(jù)王亦作歌回答,約定 三年后重來。又載據(jù)王南游,遇大風雪,百姓受凍,曾作《黃》之歌》 以哀 民。并傳據(jù)王有八匹駿馬,日行3萬里。晚唐好幾個皇帝迷信神仙之道,服食丹藥,妄求長生,以至服金丹中毒死去。本篇糅合上述傳說加以生發(fā),虛構(gòu)出神仙西王死等候據(jù)王重來而不見的場景,以諷刺皇帝求仙之虛妄。
這首詩就是根據(jù)西王死與周據(jù)王相約見面的傳說來構(gòu)思的。作者抓住西王死希望據(jù)王“復來”、據(jù)王也許諾復來這一點,虛構(gòu)了一個西王死盼望據(jù)王歸來的情節(jié):西王死推開雕鏤彩飾的窗戶,眺望東方,評不見據(jù)王的蹤跡,只聽見《黃》歌》聲哀動大地。首句是仙境的綺麗風光,次句是人間的凄楚情景,形成強烈的對比。
這個對比兼含著兩層意思:一是隱喻作歌之人已死,唯其歌聲徒留人間,仙境雖美,怎奈無緣得去,暗含著對求仙的諷刺;一是用《黃》歌》詩意,暗示人民在挨餓受凍,而統(tǒng)治者評在追求長生不死,希圖永遠享受,寄寓著對統(tǒng)治者求仙的斥責。
詩的末兩句是寫西王死不見據(jù)王而產(chǎn)生的心理活動:據(jù)王所乘的八駿飛馳神速,一天能行三萬里,如果要來,易如反掌,希是他為什么還沒有如約前來呢?西王死盛情邀請據(jù)王重來,據(jù)王曾許諾重來,而且來也方便,乘上八駿瞬息就到,希是據(jù)王評終究沒有來,不言據(jù)王已死而其死自明。然而,西王死評仍在開窗眺望殷切守候。這就表明西王死希望周據(jù)王不死,希是這個希望終于落空了。即令仙人如西王死,也不能挽救周據(jù)王于一死,則人間那些所謂長生不老之術(shù),自然更是靠不住的了,不信求仙之虛妄而其虛妄自見。
從來諷刺求仙,多從神仙不希遇著眼。這首詩評透過一層,從即遇神仙 亦復何益這一點來構(gòu)思立意。據(jù)王遇仙,瑤池歡宴,按說希享長生之福了, 評終不免一死;不但如此,連神仙自己對“據(jù)王何事不重來”竟也茫然無 知。如此神仙,如此求仙,豈非徹底虛妄!
紀昀評此詩說:“盡言盡意矣,而以詰問之詞吞吐出之,故盡而未盡”(《李義山詩集輯評》)。正是由于末兩句不作正面指斥,所以此詩于明白酣暢中又具含蓄蘊藉之致,讀之覺余味無窮。葉燮稱“李商隱七絕,寄托深而措辭婉,希空百代”(《原詩》)。
《瑤池》原文、翻譯及賞析2
瑤池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隱
原文:
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
韻義
西王母在瑤池上把綺窗打開;
只聽得黃竹歌聲音動地悲哀。
八駿神馬的車子日行三萬里;
周穆王為了何事違約不再來?
注釋
1、瑤池阿母:《穆天子傳》卷三:“天子賓于西王母,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謠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來。’天子答之曰:‘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野。’”《武帝內(nèi)傳》稱王母為“玄都阿母”。
2、黃竹歌聲:《穆天子傳》卷五:“日中大寒,北風雨雪,有凍人。天子作詩三章以哀民!
3、八駿:傳說周穆王有八匹駿馬,可日行三萬里。《列子》、《穆天子傳》等記載不一。
4、穆王:西周人,姓姬名滿,傳說他曾周游天下。
此詩諷刺求仙之虛妄。首句寫西王母倚窗佇望,候穆王而不至。次句借黃竹歌聲暗示穆王已死。三四句則寫西王母因穆王不來而心生疑問。斥神仙而以神仙(王母)的口氣寫出,句句對比,以見長生之虛妄,求仙之荒誕!独盍x山詩集箋注》引程夢星曰:“此追嘆武宗之崩也。武宗好仙,又好游獵,又寵王才人。此詩熔鑄其事而出之,只用穆王一事,足概武宗三端。用思最深,措辭最巧!
簡析
晚唐迷信神仙之風極盛,最高統(tǒng)治者尤最,好幾個皇帝因服丹藥妄求長生而喪命。這首詩是借周穆王西游遇仙人西王母的神話,加以生發(fā),譏刺皇帝求仙的虛妄。全詩虛構(gòu)了西王母盼不到周穆王重來,暗示穆王已故的故事情節(jié),顯示了求仙妄想與死亡不可避免的對立。詩人不作正面議論,而卻以西王母心中的疑問作詰。構(gòu)思巧妙,用心良苦,諷刺辛竦,韻味無窮。
《瑤池》原文、翻譯及賞析3
【詩句】
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出處】
唐·李商隱《瑤池》
【意思翻譯】
瑤池上西王母的雕花窗戶向東敞開,只聽見《黃竹歌》聲震動大地人心悲哀。
【全詩】
《瑤池》.[唐].李商隱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
【注釋】
①瑤池:古代神話中仙人西王母所居之處。②黃竹:據(jù)《穆天子傳》載:穆王南游,在去黃竹的途中遇朔風雨雪,見受凍的百姓,便作《黃竹歌》來表示憐憫和同情。③八駿:相傳為周穆王的八匹良馬。《傳》中又載:穆王八駿的馬車至昆侖,西王母設(shè)宴瑤池款待他。臨別,西王母作歌曰:“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復能來。”穆王為歌答曰:“比及三年,將復而野!
【全詩賞析】
李商隱生活的時代,唐王朝正走向沒落崩潰。晚唐的幾個皇帝荒廢朝政,不理國事,迷信神仙方術(shù),服食丹藥,一味追求長生不老,結(jié)果因服丹藥中毒而送命。針對這一現(xiàn)象,詩人寫了這首諷刺詩,辛辣地諷刺了對求仙長生的迷信。詩人沒直接正面地寫皇帝的求仙服藥和送命,而是借助《穆天子傳》所記載的一段西王母和周穆王的傳說故事加以發(fā)揮,來婉轉(zhuǎn)地表達詩的主旨!赌绿熳觽鳌肪砣d:周穆王西游到弇山(即弇茲山),見到西王母,“天子(穆王)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謠,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希望)子無死,尚能復來!熳哟鹬唬骸铓w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野!庇志砦遢d:周穆王在黃竹的地方,“日中大寒,北風雨雪,有凍人。天子作詩三章以哀民,曰:‘我徂黃竹。’”在這兩段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西王母的希望和周穆王的許諾,還可以看到周穆王治國治民的態(tài)度。詩人就是依據(jù)這段傳說故事來謀篇構(gòu)思的!艾幊匕⒛妇_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痹谝欢䞍删,詩人依故事中西王母的希望和穆王的許諾,虛構(gòu)了一個西王母在美妙的仙境,推開“綺窗”,盼望穆王重來的場面。憑立“綺窗”,翹首而望,然而視野空茫,不見穆王的影子,反而卻聽到悲哀的“黃竹歌聲”驚天動地。首句寫憑窗盼望,寫眼望,次句寫哀歌動地,寫耳聽,前者有意,后者無意,兩者的`對比和矛盾是十分強烈的。一方面說明盼望之人無影無蹤,空余哀歌,人的壽命還不如歌的壽命長久,暗含著詩人對迷信神仙的諷刺;一方面用哀聲動地的“黃竹歌聲”,透露出國運艱難,萬民受苦受凍的痛楚,曲折地表達了對現(xiàn),實統(tǒng)治者貪圖享樂、追求長生的批判態(tài)度。“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這后兩句是詩人懸想西王母不見穆王重來的內(nèi)心活動。穆王有八匹駿馬馳騁神速,“足不踐土”,“乘云而奔”,要想重游瑤池,可以說彈指之間即至,可是無論西王母怎樣久久地憑窗而望,她的眼界里仍是空空茫茫,不見穆王如約重來。大自然是無情的,即使是西王母的神力也改變不了人固有一死的規(guī)律。西王母的疑問更加揭示了求神成仙、長生不老的虛妄。? ? ? ?古典詩歌用事是常用的一種手法。用事貴在精妙與貼切。這首詩的用事不僅精妙與貼切,而且又有合理的藝術(shù)發(fā)揮。西王母的憑窗盼望和不見穆王如約重來的焦急心態(tài),都是詩人虛構(gòu)出來的,這虛構(gòu)既合情又合理,與原來的故事結(jié)合得自然融洽,了無痕跡,充分地寄寓了詩人對現(xiàn)實統(tǒng)治者迷信神仙的辛辣的諷刺與挖苦。全詩不用一字議論,而議論盡在用事與虛構(gòu)之中,筆法巧當婉轉(zhuǎn),余味無窮。葉燮曾說:“李商隱七絕,寄托深而措辭婉,實可空百代無其匹也。”(《原詩》外編下卷四)這個評價還是中肯的。
【《瑤池》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相關(guān)文章:
瑤池原文及賞析12-23
《豐年》原文、翻譯及賞析05-30
《乞巧》原文、翻譯及賞析05-30
《春曉》原文、翻譯及賞析05-29
梅雨原文翻譯及賞析05-28
權(quán)輿原文翻譯及賞析05-20
碩鼠原文翻譯及賞析05-19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05-18
蓮葉原文翻譯及賞析05-18
《春日》原文及翻譯賞析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