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公原文翻譯及賞析
李端公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自堪悲一作: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
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期。
譯文
故鄉遍地都是衰敗的枯草,好友相別實在是令人傷悲。
你去的道路伸向云天之外,我歸來時只見暮雪在紛飛。
從小喪父早年就客游外鄉,多經磨難我與你相識太遲。
回望你去的方向掩面而泣,在戰亂年月再見不知何時。
注釋
《全唐詩》此詩題下有注:一作嚴維詩,題作送李端。李端:作者友人,與作者同屬“大歷十才子”。
故關:故鄉。衰草:冬草枯黃,故曰衰草。
“路出”句:意為李端欲去的路伸向云天外,寫其道路遙遠漫長。
少孤:少年喪父、喪母或父母雙亡。
風塵:指社會動亂。此句意為在動亂年代,不知后會何期。
賞析:
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詩章,以一個“悲”字貫串全篇。首聯寫送別的環境氣氛,從衰草落筆,時令當在嚴冬。郊外枯萎的野草,正迎著寒風抖動,四野蒼茫,一片凄涼的景象。在這樣的環境中送別故人,自然大大加重了離愁別緒。“離別自堪悲”這一句寫來平直、刻露,但由于是緊承上句脫口而出的,應接自然,故并不給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為此詩定下了深沉感傷的基調,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頷聯寫送別的情景,仍緊扣“悲”字。“路出寒云外”,故人沿著這條路漸漸遠離而去,由于陰云密布,天幕低垂,依稀望去,這路好像伸出寒云之外一般。這里寫的是送別之景,但融入了濃重的依依難舍的惜別之情。這一筆是情藏景中。“寒云”二字,下筆沉重,給人以無限陰冷和重壓的感覺,對主客別離時的悲涼心境起了有力的烘托作用。友人終于遠行了,留在這曠野里的只剩詩人自己,孤寂之感自然有增無已。偏偏這時,天又下起雪來了,郊原茫茫,暮雪霏霏,詩人再也不能久留了,只得回轉身來,挪動著沉重的步子,默默地踏上風雪歸途。這一句緊承上句而來,處處與上句照應,如“人歸”照應“路出”,“暮雪”照應“寒云”,發展自然,色調和諧,與上句一起構成一幅完整的嚴冬送別圖,于淡雅中見出沉郁。
頸聯回憶往事,感嘆身世,還是沒離開這個“悲”字。詩人送走了故人,思緒萬千,百感交集,不禁產生撫今追昔的情懷。“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是全詩情緒凝聚的警句。人生少孤已屬極大不幸,何況又因天寶末年動亂,自己遠役他鄉,飽經漂泊困厄,而絕少知音呢。這兩句不僅感傷個人的身世飄零,而且從側面反映出時代動亂和人們在動亂中漂流不定的生活,感情沉郁,顯出了這首詩與大歷詩人其他贈別之作的重要區別。詩人把送別之意,落實到“識君遲”上,將惜別和感世、傷懷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全詩思想感情發展的高潮。在寫法上,這一聯兩句,反復詠嘆,詞切情真。“早”“遲”二字,配搭恰當,音節和諧,前急后緩,頓挫有致,讀之給人以悲涼回蕩之感。
尾聯收束全詩,仍歸結到“悲”字。詩人在經歷了難堪的送別場面,回憶起不勝傷懷的往事之后,越發覺得對友人依依難舍,不禁又回過頭來,遙望遠方,掩面而泣;然而友人畢竟是望不見了,掩面而泣也是徒然,唯一的希望是下次早日相會。但世事紛爭,風塵擾攘,不知何時才能相會。“掩淚空相向”,總匯了以上抒寫的凄涼之情;“風塵何處期”,將筆鋒轉向預卜未來,寫出了感情上的余波。這樣作結,是很直率而又很有回味的。
李端公原文翻譯及賞析2
無限荷香染暑衣,阮郎何處弄船歸。
自慚不及鴛鴦侶,猶得雙雙近釣磯。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陣陣荷花的香味撲鼻而來,熏香了我的衣服。你現在在哪里釣魚呢,何時才劃舟歸來呢?
真是慚愧,自己竟還比不上那比翼雙飛的鴛鴦,至少它們還可以一起在釣魚的平臺附近玩耍,雙宿雙飛。
注釋
李端公:即李郢(yǐng),字楚望,長安人。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進士及第,官終侍御史。《全唐詩》中存詩一卷。
暑衣:夏衣。唐代李咸用《游寺》詩:“秋覺暑衣薄,老知塵世空。”
阮郎:相傳東漢永平(漢明帝年號,58~75)年間,剡縣人劉晨、阮肇同入天臺山采藥,遇二女子,邀至家,其地氣候草木常如春時,迨(dài等到)反鄉,子孫已歷七世。事見《太平御覽》卷四一引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此處阮郎代指李端公。
鴛鴦侶:比喻夫妻。鴛鴦:雌雄偶居不離,古稱匹鳥。
猶得:還能。近釣磯(jī):一作“繞釣磯”或作“傍釣磯”。磯:水邊突出巖石或江河中石灘。釣磯:岸邊石,垂釣處。
賞析
這是一首類似求愛詩,是晚唐著名花冠魚玄機的作品之一。此詩文筆優美,韻調和諧,就其風格而說,可以說是十分大膽,這表現在對愛情坦然歌詠,毫不掩飾上。在這首詩中,作者表現出大膽的追求和深沉的愛慕,而且寫出了夏日里的清閑。
“無限荷香染暑衣,阮郎何處弄船歸?”“無限”,愛屋及烏,喜歡一個人時,會喜歡關于他的很多,甚至一切。魚玄機應該不知道李端公的垂釣處有荷花,即使有,也不一定會“染衣”。一個“染”字,可謂道盡無數風光。在夏天的午后,他靜坐在荷塘旁邊的碧綠色的大樹下面釣著魚,看起來似乎是陷入了沉思中。清風輕輕地吹拂著他的衣裳,輕巧的夏衣輕輕飄動之,給人以飄逸的感覺。這是詩人的想像,而且不是一般的想像。陣陣荷花的香味,不斷地從四面八方涌過來,熏香了他的衣服,平復了夏日的煩躁。“荷香”,絕非一點香,是無限。其實詩人要表達的就是對李端公的喜歡是無限的。畫面靜中帶動,情趣怏然,似乎回歸到大自然的環境中,垂釣者一邊欣賞風景,一邊沉思,真可謂是道不盡的.風流。這首詩作為夏釣的代表之一,決不為過。阮郎,是情郎的代稱。這兩個字,透出了詩人的綿綿情意。主動稱對方為郎,恐怕不經過對方默許,一般不敢叫出口,兩人關系非同一般。喜歡一個人,自然也會關心他的一舉一動,一位朝廷官員,想去釣魚,不可能犯愁回不來,找條船也不會很困難。詩人其實已經進入到一種狀態,這就是愛,就是關心。
“自慚不及鴛鴦侶,猶得雙雙近釣磯。”只有關心是不夠的,還不足以展現一個戀愛中人的全部,還要充滿激情的想像,再浪漫也不為過。在垂釣人的旁邊,會有鴛鴦游伴,現實中可能沒有,但詩人愿意讓他有,這是詩人徜徉在愛之河中的緣故。這一句詩人還嫌味道不足,又把自己放進來,看著旁邊幸福的鴛鴦,詩人竟讓自己也像鴛鴦一樣,陪在李端公身旁垂釣,要作個競賽,欲與鴛鴦試比雙:看到底是鴛鴦幸福,還是自己幸福。詩人的大膽表白的確可愛。
創作背景
李郢,字楚望,余杭(浙江余杭)人,進士。是個才子,據說在家喜歡看書,在外喜歡旅游,能寫詩,閑不住。李郢與魚玄機是如何結識的,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詩人魚玄機喜歡上了他。李郢可能符合詩人的擇婿標準,不圖功名,瀟灑有才。魚玄機為他寫了這首詩。
魚玄機
魚玄機,女,晚唐詩人,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初名魚幼微,字蕙蘭。咸通(唐懿宗年號,844—874)中為補闕李億妾,以李妻不能容,進長安咸宜觀出家為女道士。后被京兆尹溫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處死。魚玄機性聰慧,有才思,好讀書,尤工詩。與李冶、薛濤、劉采春并稱唐代四大女詩人。魚玄機其詩作現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詩》。有《魚玄機集》一卷。其事跡見《唐才子傳》等書。
【李端公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李端公原文賞析及翻譯09-03
李端公原文、翻譯、賞析03-15
李端公 / 送李端原文及賞析12-06
李端公原文賞析及翻譯3篇09-03
李端公原文、翻譯、賞析3篇03-15
聞李端公垂釣回寄贈原文翻譯及賞析05-03
《聞李端公垂釣回寄贈》原文翻譯05-12
拜新月_李端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