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閭祠原文、翻譯及賞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三閭祠原文翻譯及賞析
三閭祠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平遠江山極目回,古祠漠漠背城開。
莫嫌舉世無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國恨?歲時猶動楚人哀!湘蘭沅芷年年綠,想見吟魂自往來。
譯文
縱目遠眺,只見見江流蜿蜒,遠山逶迤,近處古老的三閭祠,卻蕭條冷落,背城而立。
不要埋怨當時無人了解你忠心耿耿,歷史上沒有庸俗小人不忌賢妒才。
驅逐流放哪里能消除亡國之恨,直至今日逢年過節也總是激起楚人的悲哀!
蕙蘭白芷年年綠遍湘江沅江兩岸,料你英靈定會眷懷故地常來常往。
注釋
三閭(lǘ)祠:位于湖南汨羅,為紀念屈原而建。屈原曾官三閭大夫,故名。
極目:縱目遠眺,盡目力所及王粲《登樓賦》:“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
漠漠:這里形容荒涼寂寞。
放逐:屈原曾經被流放。
亡國恨:楚國滅亡在屈原逝世以后,但在屈原生前,楚國郢(yǐng)都就已經被秦兵攻破,屈原作有《哀郢》。
“歲時”句:歲時:一年中的節令。
楚人:即居住在楚地的人。據《荊楚歲時記》記載,楚人為了紀念屈原,每年端午節都要舉行龍舟競渡之類的活動,一直相沿至今。
湘蘭沅(yuán)芷:“湘”、“沅”均為水名,今湖南境內的兩條江流。“蘭”、“芷”均為芳草名,屈原常用以比喻正人君子及自比。《楚辭·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吟魂:詩人的'靈魂。這里指屈原。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知己難求”與“懷才不遇”的思想感情。(或者是渴望用世界而不得的感情)
詩人在憑吊屈原時,正處于滿懷壯志而前程莫測之際,屈原舉世都找不到知己,不容于朝廷,被讒言中傷,敢逐沅、湘。行吟澤畔。不能為國盡力,眼睜睜看著楚國為虎狼之秦所滅,最終投江自盡的遭遇和命運引起了他強烈的共鳴。
最后二句作者觸景生情,產生奇妙的聯想。(或者虛實相生,超越時空的交流)
楚地的佳卉香草茂密繁盛。年復一年,綠遍三湘人地,那不正是屈原辭賦中常見的賢人君子的象征嗎?崩原的不滅的靈魂似乎仍在楚山湘水間徘徊往來。想象與現實融為一體。同樣的遭遇,同樣的情懷,使得詩人能夠實現不同時空的交流對話,一種志士才人被壓抑的苦悶得到宣泄,同時給讀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間。
詩人先寫故楚之地平曠遼闊,江流蜿蜒,遠山逶迤,再由遠及近,古老的三閭祠背城而立,借外景之闊大,反襯祠堂的孤小冷凄,為全詩定下了感情基調。
尾句中的“吟魂”在詩中指的是屈原(想象中的屈原)。該詩表達了詩人復雜的感情,既有對屈原偉大愛國精神的崇敬之情,也有對時局的憤慨之意,還有對屈原悲劇的凄婉之慨。
三閭祠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三閭祠
清代:查慎行
平遠江山極目回,古祠漠漠背城開。
莫嫌舉世無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國恨?歲時猶動楚人哀!
湘蘭沅芷年年綠,想見吟魂自往來。
譯文:
平遠江山極目回,古祠漠漠背城開。
縱目遠眺,只見見江流蜿蜒,遠山逶迤,近處古老的三閭祠,卻蕭條冷落,背城而立。
莫嫌舉世無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不要埋怨當時無人了解你忠心耿耿,歷史上沒有庸俗小人不忌賢妒才。
放逐肯消亡國恨?歲時猶動楚人哀!
驅逐流放哪里能消除亡國之恨,直至今日逢年過節也總是激起楚人的悲哀!
湘蘭沅芷年年綠,想見吟魂自往來。
蕙蘭白芷年年綠遍湘江沅江兩岸,料你英靈定會眷懷故地常來常往。
注釋:
平遠江山極目回,古祠漠漠背城開。
三閭(lǘ)祠:位于湖南汨羅,為紀念屈原而建。屈原曾官三閭大夫,故名。極目:縱目遠眺,盡目力所及。漠漠:這里形容荒涼寂寞。
莫嫌舉世無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國恨?歲時猶動楚人哀!
放逐:屈原曾經被流放。亡國恨:楚國滅亡在屈原逝世以后,但在屈原生前,楚國郢(yǐng)都就已經被秦兵攻破,屈原作有《哀郢》。歲時:一年中的節令。楚人:即居住在楚地的人。
湘蘭沅(yuán)芷年年綠,想見吟魂自往來。
湘蘭沅芷:“湘”、“沅”均為水名,今湖南境內的兩條江流。“蘭”、“芷”均為芳草名,屈原常用以比喻正人君子及自比。吟魂:詩人的靈魂。這里指屈原。
賞析:
這首詩首聯寫景,詩人佇立平曠遼闊的楚國舊地,放眼望去,但見江流蜿蜒,遠山逶迤;頷聯寫對屈原的勸慰之辭,蘊涵了悲憤及同情;頸聯正面抒寫對詩人的沉痛惋惜之情;尾聯仍回到現實的景物中來,并以想像作結。全詩沉郁而清幽,筆力曲折,言議透辟。
此詩首聯以寫景興起。“平遠江山極目回,古祠漠漠背城開。”佇立平曠遼闊的楚國舊地,放眼望去,但見江流蜿蜒,遠山逶迤;由遠及近,漸漸地收回目光,卻看到古老的三閭祠,蕭條冷落,背城而立。作者面對荒蕪寂寥的眼前風物不禁感慨萬端,一種故宮黍離之感,油然而生。
觸景興懷,作者自然地聯想起詩人的平生遭際,屈原以光明正直存心國家民族的忠貞之士,竟至落入讒言的深海而盡忠無路報國無門,最終走向悲劇的結局,可謂千古奇冤“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離騷》)這是詩人泣血的深慨和絕望的浩嘆。然而在頷聯,作者并未直接抒寫對詩人悲劇人生的同情嗟嘆,卻轉而生發出這樣的議論:“莫嫌舉世無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意謂用不著嫌怨舉國難覓知音。詩句表面上是對屈原的勸慰之辭,實則蘊涵了更為深廣的悲憤及對詩人無限的同情。
“放逐肯消亡國恨?歲時猶動楚人哀!”頸聯是一個轉換,正面抒寫對詩人的'沉痛惋惜之情。這二句說,即使被放逐,都不能消除亡國之恨。至今逢年過節,楚地的人們仍要崇祀屈原,表達無盡的哀思。史載,屈原在懷王朝和頃襄王朝曾兩度被放逐。此聯首句用反問語氣,十分強烈地表現了屈原深摯的愛國主義感情。然而,其志向理想可“與日月爭光”的屈原是不死的。千載而下,詩人屈原的悲劇命運猶自動人哀傷,足見其高潔的志行感人至深。
“湘蘭沅芷年年綠,想見吟魂自往來。”尾聯仍回到現實的景物中來,并以一個浪漫的美麗想像作結:“湘蘭元芷年年綠,想見吟魂自往來。”湘、沅、蘭、芷,都是屈原詩篇中經常味嘆的楚地風物。這二句說,蘭蕙和白芷年年綠遍沅湘兩岸,沁芳吐艷,屈原的靈魂定會眷懷故地常來常往。
這首七律寫得沉郁而清幽,既表現了屈原的悲憤也抒發了作者的哀深情。通觀全篇,開頭以寫景生發,觸起遐思由作者眼中屈原祠的冷落,自然地引入對屈原平生遭際命運的慨嘆。中間兩聯論事,筆力曲折,言議透辟,而不乏情韻。末二句則與首聯相呼應,對眼前景物忽發奇思,設想吟魂猶在,徜徉沅湘。由此見出作者情意之真切運思之靈妙。
【三閭祠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三閭祠原文、翻譯及賞析12-07
過三閭廟原文翻譯及賞析04-15
《過三閭廟》原文翻譯及賞析11-19
過三閭廟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07-17
過三閭廟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08-01
過三閭廟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08-01
從駕閭山詠馬原文翻譯賞析08-27
過三閭廟原文及賞析08-20
過三閭廟原文及賞析11-19
岳忠武王祠原文賞析及翻譯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