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蠶婦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蠶婦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
原文:
蠶婦
唐代:來鵠
曉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時節不閑身。
若教解愛繁華事,凍殺黃金屋里人。
譯文:
曉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時節不閑身。
從早到晚整天采桑多苦辛,百花盛開季節養蠶忙煞人。
若教解愛繁華事,凍殺黃金屋里人。
若教村姑了解賞花之類事,便會凍死富家太太小妞們。
注釋:
曉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時節不閑身。
曉夕:早晚。好花時節:指百花盛開的時節,此時正是采桑大忙的時候,因此說農家婦女“不閑身”。不閑身:沒空閑時間。
若教解愛繁(fán)華事,凍殺黃金屋里人。
解:了解,懂得。繁華事:指賞花之類的事。殺:死,用在動詞后邊,表示程度。一作“煞”。黃金屋里人:這里指富貴人家的小姐太太們。一說指有權有勢的人。黃金屋:后人遂以“黃金屋”指代富貴人家女子的居處。
賞析:
人們談起寫蠶婦的詩,自然會提到宋代詩人張俞的《蠶婦》:“昨夜入城市,歸來淚滿襟。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而晚唐詩人來鵠的.《蠶婦》與張俞的《蠶婦》題目相同,內容相似,而寫法與格調迥異。來鵠的《蠶婦》不像張俞的《蠶婦》那樣,用明顯對比的手法概括封建社會階級對立的現實,而是先從蠶婦整日采桑養蠶的辛苦談起。
“曉夕采桑多苦辛”一句緊扣詩題,“曉夕”二字直述采桑葉時問之長,突出勞動的艱苦。從這一句詩中,表現了采桑人的倦容,“多苦辛”三字又表現了作者同情蠶婦的思想感情。接下去詩人明確告訴人們,這些整天采桑葉的蠶婦并不是不愛盛開的百花,而只是在養蠶的大忙季節不得“閑身”而已。
這首詩的后半部分通過假設及由這一假設推論出來的結果清楚地說明封建社會誰養活誰這一根本問題。富貴人家的小姐太太們所以能在“好花時節”有閑情逸致去欣賞百花,正是由于這些蠶婦在此時“曉夕采桑”的結果。如果這些蠶婦此時也去做這些“繁華事”,那么,那些“黃金屋里人”只能被‘凍殺”。原來,這些“黃金屋里人”是由這些蠶婦養活的。此兩句陡轉筆鋒,揭示了封建統治階級完全是依靠剝削勞動人民而生活的這一事實。
全詩筆致冷雋,構思深曲,耐人尋味,在對當時不合理社會現象的揭示中,流露出了詩人的憤慨不平之情。運用通俗又略帶詼諧的語言,通過敘述與假設的形式,通過暗含的對比,表現了深刻的思想內容,是這首詩的顯著特點。
蠶婦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2
原文:
蠶婦
宋代:張俞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譯文: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昨天我進城去賣絲,回來時淚水濕透了手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為什么這么傷心?我看到了渾身穿綾羅、著綢緞的富人,他們竟沒有一個是養蠶的人。
注釋: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市:做買賣或買賣貨物地方。這里是指賣出蠶絲。巾:手巾或者其他的用來擦抹的小塊布。
遍身羅綺(qǐ)者,不是養蠶人。
遍身:全身上下。羅綺:絲織品的統稱。羅,素淡顏色或者質地較稀的絲織品。綺,有花紋或者圖案的絲織品。在詩中,指絲綢做的衣服。
賞析:
這首詩是通過以養蠶為業的農婦入城里賣絲的所見所感,揭示了怵目驚心的社會現實“剝削者不勞而獲,勞動者無衣無食”的形象,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對統治階級的壓迫剝削的不滿。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寫蠶婦的傷感。婦人昨天進城里去賣絲,回來的時候卻是痛哭流淚。“淚滿巾”可以看出蠶婦感情刺激之深。詩人用樸素的`語言無聲地揭示了社會的極端不公。通過對一個蠶婦經歷與感受的敘寫,表達了對下層勞動人民處境的深刻同情。詩中不著一字議論,卻無聲地控訴了以養蠶為生、深居僻鄉的勞動婦女這一形象。蠶婦初次進城,竟發現了自己貧困終生的根源,難怪她要悲傷,要痛哭流淚了。那位蠶婦的神態、見聞、感受都寫得繪聲繪色、有血有肉,就以這么一個生活細節,來深刻揭露封建社會制度的極端不合理,立意深刻,構思巧妙,顯示了詩人對生活的敏銳洞察力和高度概括力。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揭示蠶婦是因為有感于獲而不勞、勞而不獲的不合理社會現實而傷感。蠶婦之所以會痛哭流淚,是因為她看到,城里身穿絲綢服裝的人,都是有權有勢的富人。像她一樣的勞動人民,即使養一輩子蠶,也是沒有能力穿上美麗的絲綢衣服的。詩人用明顯對比的手法概括封建社會階級對立的現實,揭露統治者不勞而獲的不合理現實,極有說服力。
詩中反映了勞動人民生活的悲苦,表達了詩人對養蠶農婦的同情,對不勞而獲的剝削階級的憤恨,以及對整個封建社會的控訴和鞭撻。
【蠶婦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蠶婦原文翻譯及賞析07-16
《蠶婦》原文及翻譯賞析10-29
蠶婦原文翻譯及賞析09-19
蠶婦吟原文翻譯及賞析08-19
蠶婦吟原文、翻譯及賞析06-04
蠶婦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6篇)04-17
蠶婦原文翻譯及賞析6篇06-26
蠶婦原文翻譯及賞析(6篇)06-26
蠶婦原文翻譯及賞析8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