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奉和詠風應魏王教》原文是什么?該如何鑒賞呢?
奉和詠風應魏王教
虞世南 〔唐代〕
逐舞飄輕袖,傳歌共繞梁。
動枝生亂影,吹花送遠香。
譯文
長袖輕飄,大家起舞蹁躚,共歌一曲,歌聲繞梁,經久不息。
風吹動樹枝,影子隨之搖動,和風將花香吹送到遠方。
注釋
魏王:唐太宗第四子李泰,母長孫皇后,封為魏王。
逐:追逐,跟隨。
輕袖:薄衣袖。
共:同“供”,是給,使得的意思。
繞梁:指歌聲“余音繞梁”。
遠:遠處,遠方。
創作背景
魏王李泰作了一首詠風的詩,請陪同的大臣也作一首,虞世南即作了這一首應制詩,所以題作“應魏王教”。
簡析
《奉和詠風應魏王教》是唐代詩人虞世南創作的一首應制詩,又名《詠風》。唐太宗的第四子名為李泰,冊封魏王。作者作了一首詠風的詩,是與魏王陪同的大臣時作的一首詩,所以題作“應魏王教”。風本無形,詩人通過“舞”、“歌”、“枝”、“花”在風吹動下各種動態的描寫,使人看見、聽到、聞到,生動形象。應制之作,情感常不由境發,除非正好觸動心弦。又多為酒肉之宴,頌揚之歌,因而難以看出詩人獨特性情。
“動枝生亂影,吹花送遠香”兩句,通過寫風對不同事物的作用和影響,來襯托出風的存在。風是無形之物,摸不著看不到,想要描寫風的形態,從正面來寫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詩人選擇了從側面來寫。風吹樹枝,樹枝晃動,枝影也隨之搖擺,正是“動枝生亂影”,這便是風存在的最好證明;“吹花送遠香”,是誰“吹花”呢?當然是風,輕風拂花,花香亦隨輕風而飄散,所以人遠遠地便能嗅到花的香味。詩人非常善于捕捉風的特點,分別從視覺和嗅覺兩個方面來寫風,一“生”一“送”,筆觸十分細膩柔和,畫面華美,呈現出和風拂面的輕柔質感。這首詩的前兩句為“逐舞飄輕袖,傳歌共繞梁”,寫豪華席宴,多褒揚,可見應制娛頌之情。
【《奉和詠風應魏王教》原文是什么?該如何鑒賞呢?】相關文章:
《西施詠》原文是什么?該如何翻譯呢?04-24
《蘇幕遮·草》原文是什么?該如何鑒賞呢?04-14
《春夜喜雨》原文是什么?該如何鑒賞呢?04-14
《念奴嬌·宜雨亭詠千葉海棠》的原文是什么?該如何鑒賞呢?04-14
《歲暮》原文是什么?該如何翻譯呢?04-25
《客夜》原文是什么?該如何翻譯呢?04-14
《傷仲永》的原文是什么?該如何理解呢?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