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原文、譯文及鑒賞
《出塞》原文、譯文及鑒賞1
蝶戀花·出塞
納蘭性德
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注釋
1、無定據:沒有一定。宋代毛開《漁家傲·次丹陽憶故人》詞:“可忍歸期無定據,天涯已聽邊鴻度。”
2、畫角:古管樂器,傳自西羌。因表面有彩繪,故稱。發聲哀厲高亢,形如竹筒,本細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古時軍中多用以警昏曉,振士氣,肅軍容。帝王出巡,亦用以報警戒嚴。
3、牧馬:指古代作戰用的戰馬.
4、誰可語:有誰來和我一起談談。
5、從前幽怨:過去各民族、各部族間的戰事。
6、鐵馬金戈:形容威武雄壯的士兵和戰馬。代指戰事.兵事。
7、青冢:長遍荒草的墳墓。這里指指王昭君墓,相傳冢上草色常青,故名。杜甫《詠懷古跡》詩:“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8、一往情深深幾許:化用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句意。幾許:多少。
譯文
從古至今江山興亡都無定數,眼前仿佛戰角吹響烽煙滾滾戰馬馳騁來來去去,黃沙遮日滿目荒涼誰可同語?只有蕭瑟的西鳳吹拂著枯老鮮紅的楓樹。
從前愁苦凄滾的往事無窮無盡,鐵馬金戈南征北戰,最終只剩日落黃昏青草掩藏著墳墓。滿腹幽情情深幾許,夕陽照射深山飄灑著瀟瀟秋雨。
創作背景
這首出塞詞,當為納蘭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奉命與副統郎談等出塞遠赴梭龍途中所作,詞人時年二十八歲。[13]
作品鑒賞
《蝶戀花·出塞》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詞作,通過對塞外古戰場的描寫,抒發了對歷代興亡和歷史變遷的感慨。這首小令,是作者侍從康熙帝出塞之作。表面是吊古,但有傷今之意,剛健中含婀娜。說從前幽怨,也不是很古的從前,鐵馬金戈,青冢黃昏,隱約透示著滿清入關以前各族間的戰事痕跡。“今古河山無定據”,含而不露,不讓人得以指摘。納蘭氏與愛新覺羅氏是世仇,作者雖仕于清廷,怕還是“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詞的上片寫景,描寫塞外古戰場的荒涼景象。“今古河山無定據”,首句以議論開篇,簡樸的文字有一種歷史縱深感,而且形成一種籠罩全篇的氛圍。“今古”二字,包括古往今來。面對大好河山,多少風云人物,你爭我奪,或長期或短暫地占據它,但誰也沒有永久地據有這些地方。“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二句白描,描繪出一幅塞外和平圖景,畫角聲聲,矯健的牧馬頻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二句仍用描寫,放眼望去,整個塞北,平沙萬里,荒漠凄涼,連個說話的人也很難找到。西風颯颯,只有那幾株楓樹,又一次被吹紅了葉子。使人聯想起為爭奪這塊土地鏖戰廝殺時尸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慘象。這些紅葉,又一次把人帶進了對歷史的回憶,加深了作品的縱深的歷史感。
詞的下片抒情,寫自己出塞的感觸。“從前幽怨應無數”。首句議論,直接承上闋對古戰場描寫而來。面對古戰場的凄涼景色,郁結在心頭的.愁恨無法計算。正如唐·李頎《古從軍行》所說:“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接下二句敘事:“金戈鐵馬,青冢黃昏路。”“金戈鐵馬”,代表戰爭。“青冢黃昏路”,用漢王昭君和親故事,代表和親。二句概括了戰、和兩種辦法。說明自古以來,為了爭奪江山,時戰時和,或二者并用,這就是歷史。“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末二句以景結情,抒發了作者的感觸:回顧歷史,面對這塞外古戰場,詩人對自己的祖國一往情深。這深情猶如夕陽余輝照射下,深山之中的綿綿秋雨。詞意深沉含蓄,有弦外之音。
漢元帝時,昭君奉旨出塞和番,在她的溝通和調和下,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了六十年。她死后就葬在胡地,因其墓依大青山,傍黃河水,所以昭君墓又被稱為“青冢”,杜甫有詩“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納蘭由青冢想到王昭君,問她說:“曾經的一往情深能有多深,是否深似這山中的夕陽與深秋的苦雨呢。”作為康熙帝的貼身侍衛,作者經常要隨圣駕出巡,所以他的心中也充滿了報國之心,但他顯然不想通過“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方式來成就自己的理想抱負,所以在尾句中作者又恢復了多情的本色,他以景語結束,將自己的無限深情都融人到無言的景物之中,在這其中,既包含了豪放,又充滿了柔情,甚至我們還會體味到些許的凄涼與無奈。
這首詞通過詩人“出塞”所見,描繪了眼前荒涼的和平景象,回顧歷史,總結出戰爭與和平兩種情況,是對中國歷史上王朝更替的規律性概括。因此毛澤東批注:“看出興亡”,肯定了這首詞的思想意義。
謝章鋌在《賭棋山莊詞話》中曾說過:“長短調并工者,難矣哉。國朝其惟竹坨、迦陵、容若乎。竹坨以學勝,迦陵以才勝,容若以情勝。”而讀完作者這首詞風蒼涼慷慨的詞作,可以得知謝氏此言不虛。
名家評論
毛澤東:看出興亡。
吳世昌《詞林新詞話》:此首通體俱佳。唯換頭“從前幽怨”不葉,可倒為“幽怨從前”。
嚴迪昌《清詞史》:幾乎是孤臣孽子的情緒了。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4~1685),原名成德,因避諱改名性德,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太傅明珠長子。善騎射,好讀書,作詞主情致.尤工小令。詞的風格接近李煜,多寫離別相思及個人感受,許多詞寫得凄婉動人,其中又充塞著磊落不平之氣,在詞史上獨具一格。梁啟超在評價他的詞作時,說他“直追李主”,況周頤也認為“納蘭容若為國初第一詞人”。二十四歲那年,納蘭性德把自己的詞作編選成集,名為《側帽詞》。顧貞觀后來重刊納蘭的詞作,更名為《飲水詞》。
(1)上闋描寫了哪些景物?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5分)
(2)末句有什么作用?這首詞包含了那些情感?(6分)
(3)這首詞開篇有何特點?(3分)
(4)簡析最后兩句的表現手法。(4分)
答案
(1)上闋描寫了畫角、牧馬、西風、紅葉等景物。(2分)營造了壯闊、悠遠、荒涼的意境。(3分)(意思對即可)
(2)末句用景物描寫終結全詞,用“深山夕照”“深秋雨”兩個意象拓展凄清悲涼的意境,使情感的表達更加含蓄雋永。(3分)這首詞包含了山河無定的興亡之感,對“青冢黃昏”憐惜、悲憫之情,由“夕照”“秋雨”而生的蕭索之感等。(3分)(意思對即可)
(3)“今古河山無定據”,是一句斷語,也是詞人的感嘆。它橫空出世,有上下千年,縱橫萬里之概。情語之后,緊接以景語:“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詞人揮舞畫筆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有聲有色、充滿動感的邊塞景物圖。這既是實景,也是歷史畫面的寫照。
(4)“一往情深深幾許”為以情相問,但是以景來作答,把自己抽象的孤寂、惆悵之情用形象的深秋之景來作答。意象的選用十分恰當,借“深山”“夕照”“秋雨”寫出自己心中的悵惘之情。
《出塞》原文、譯文及鑒賞2
《出塞》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注釋
1、但使:只要。
2、“龍城飛將”:指奇襲龍城的名將衛青。后來更多的是借代眾多漢代抗擊匈奴的名將,比如漢朝北平太守李廣。《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載,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衛青為車騎將軍,出上谷,至籠城,斬首虜數百人。籠城,顏師古注曰:“籠”同“龍”。另一種說法,是指漢朝北平郡太守李廣,他英勇善戰,威震龍城,被匈奴人稱為“飛將軍”。
3、不教:不叫,不讓。教,讓。
4、胡馬:指侵擾內地的外族騎兵。
5、度:越過。
6、陰山:昆侖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橫貫綏遠、察哈爾及熱河北部,是中國北方的屏障。
7、還:回。
譯文:秦漢以來,明月就是這樣照耀著邊塞,離家萬里的士卒始終沒能回還。
如果有衛青(或李廣)那樣的將軍立馬陣前,一定不會讓敵人的鐵蹄跨過陰山。
創作背景:《出塞》這首七言絕句,是王昌齡早年赴西域時所作。《出塞》是樂府舊題。王昌齡所處的時代,正是唐朝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唐在對外戰爭中屢屢獲勝,全民族的自信心都很強,在邊塞詩人的作品中,也多能體現出一種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敵制勝的強烈自信。但是由于頻繁的戰爭,也使得人民不堪重負,渴望和平。王昌齡的絕句《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這種和平愿望。
詩歌賞析
這首詩慨嘆沒有名將守邊,以致外患頻繁,征人不還的迥境。
前兩句是說,自秦漢以來就設關備胡,所以每當看明月臨關,就自然而然地聯想起自秦漢以來就有無數征人戰死疆場,那秦月漢關就是歷史見證。
后兩句點明題旨。希望有像衛青那樣的將軍防守邊關。“龍城”,盧龍縣,為唐北平郡治所,此處泛指邊關。“飛將軍”指衛青,(又一說指漢朝北平郡太守李廣,他也勇敢善戰,威震龍城,被匈奴人稱為“飛將軍”,匈奴人聞他遠避而不敢入塞)。因此,下句說“不教胡馬度陰山”。“陰山”昆侖山北支,起于河套西北,繞亙于內蒙古自治區,東與興安嶺相接,為古代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屏障。王昌齡在這里流露出殷切的希望,希望唐朝也有一個像李廣那樣的將領,抵御入侵的敵人,其愛國熱情言于溢表。
這首詩的起調一開始就已經很高很險,可是還能在第三句上就勢一轉,這就需要很高的藝術技巧。如果寫了“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可以接著把征人未還的思想寫一番,但詩人不落俗套,而是另辟蹊徑,開辟出一層新意,“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從另一個角度,或者說是從相反的一個角度,把詩的內容深入了。這樣一來,詩人的主題也就深化了,使全詩達到了一個更高的思想境界和藝術境界。
縱觀全詩,全詩雄渾大氣,氣勢宏大,語氣一氣呵成。詩人以蒼勁有力的筆觸,對當時的邊塞戰爭生活作了高度的藝術概括,并且,融寫景、敘事、抒情和議論于一體,讓詩人的情感融合于詩歌的字里行間,因而,使詩的意境深遠壯闊,讓人讀來振奮人心,而又覺回味無窮。
對這首詩,后人評價歷來很高,被稱為千古佳作。明代詩人李攀龍推崇它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楊慎編選唐人絕句,也列它為第一。由此,王昌齡的七言絕句《出塞》的價值可見一斑。
【《出塞》原文、譯文及鑒賞】相關文章:
高適《送渾將軍出塞》原文譯文鑒賞03-25
《出塞》古詩原文及鑒賞12-15
出塞古詩原文及鑒賞07-27
周書原文與譯文的鑒賞09-24
《蟬》原文譯文鑒賞07-16
蝶戀花原文、譯文及鑒賞03-12
《蟬》原文譯文鑒賞01-25
《前出塞九首》原文及鑒賞12-30
隴西行原文及譯文鑒賞07-03
牧童詞的原文及譯文鑒賞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