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認識自己的短篇故事(通用11篇)
故事是一種側重于事情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跌宕起伏的文學體裁。 它可以解釋為舊事、舊業、先例、典故、花樣等涵義。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于認識自己的短篇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認識自己的短篇故事 篇1
擁有“自我”
哲學家們常常教導我們,要“認識你自己”,“成為你自己”。的確,人活在世上,應該活出自己的本色。然而,“自我”是一個復雜的概念,哲學家們自己尚且爭論不清。
一個人怎樣才算擁有“自我”呢?我認為有兩個可靠的標志。
一是看他有沒有自己的真興趣,亦即自己安身立命的事業,他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感到內在的愉快和充實。如果有,便表明他正在實現“自我”,這個“自我”是指他的個性,每個人獨特的生命價值。
二是看他有沒有自己的真信念,亦即自己處世做人的原則,那是他的精神上的坐標軸,使他在俗世中不隨波逐流。如果有,便表明他擁有“自我”,這個“自我”是指他的靈魂,一個堅定的精神核心。
這兩種意義上的“自我”都不是每個人一出生就擁有的,而是在人生過程中不斷選擇和創造的結果。正因為此,每個人都要為自己成為怎樣的人負責。
認識自己的短篇故事 篇2
解讀“性格就是命運”
古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說:“一個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運。”這句話包含兩層意思:一,對于每一個人來說,性格是與生俱來、伴隨終身的,永遠不可擺脫,如同不可擺脫命運一樣;二,性格決定了一個人在此生此世的命運。
那么,能否由此得出結論,說一個人命運的好壞是由天賦性格的好壞決定的呢?我認為不能,因為天性無所謂好壞,因此由之決定的命運也無所謂好壞。明確了這一點,可知赫拉克利特的名言的真正含義是:一個人應該認清自己的天性,過最適合于他的天性的生活,而對他而言這就是最好的生活。
一個靈魂在天外游蕩,有一天通過某一對男女的交合而投進一個凡胎。他從懵懂無知開始,似乎完全忘記了自己的本來面目。但是,隨著年歲和經歷的增加,那天賦的性質漸漸顯露,使他不自覺地對生活有一種基本的態度。在一定意義上,“認識你自己”就是要認識附著在凡胎上的這個靈魂,一旦認識了,過去的一切都有了解釋,未來的一切都有了方向。
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也常被翻譯成:“一個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守護神。”的確,一個人一旦認清了自己的天性,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人,他也就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了,如同有神守護一樣,不會在喧鬧的人世間迷失方向。
認識自己的短篇故事 篇3
成為自己的朋友
有人問古希臘哲學家芝諾:“誰是你的朋友?”他回答:“另一個自我。”
人生在世,不能沒有朋友。在所有朋友中,不能缺了最重要的一個,那就是自己。缺了這個朋友,一個人即使朋友遍天下,也只是表面的熱鬧而已,實際上他是很空虛的。
一個人是否自己的朋友,有一個可靠的測試標準,就是看他能否獨處,獨處是否感到充實。如果他害怕獨處,一心逃避自己,他當然不是自己的朋友。
能否和自己做朋友,關鍵在于有沒有芝諾所說的“另一個自我”。它實際上就是一個人的更高的自我,這個自我以理性的態度關愛著那個在世上奮斗的自我。理性的關愛,這正是友誼的特征。有的人不愛自己,一味自怨,仿佛自己的仇人。有的人愛自己而沒有理性,一味自戀,儼然自己的情人。在這兩種場合,更高的自我都是缺席的。
成為自己的朋友,這是人生很高的成就。塞涅卡說,這樣的人一定是全人類的朋友。蒙田說,這比攻城治國更了不起。我只想補充一句:如此偉大的成就卻是每一個無緣攻城治國的普通人都有希望達到的。
認識自己的短篇故事 篇4
與自己談話的能力
有人問犬儒派創始人安提斯泰尼,哲學給他帶來了什么好處,回答是:“與自己談話的能力。”
我們經常與別人談話,內容大抵是事務的處理、利益的分配、是非的爭執、恩怨的傾訴、公關、交際、新聞等等。獨處的時候,我們有時也在心中說話,細察其內容,仍不外上述這些,因此實際上也是在對別人說話,是對別人說話的預演或延續。我們真正與自己談話的時候是十分稀少的。
要能夠與自己談話,必須把心從世俗事務和人際關系中擺脫出來,回到自己。這是發生在靈魂中的談話,是一種內在生活。
與自己談話的確是一種能力,而且是一種罕見的能力。有許多人,你不讓他說凡事俗務,他就不知道說什么好了。他只關心外界的事情,結果也就只擁有僅僅適合于與別人交談的語言了。這樣的人面對自己當然無話可說。可是,一個與自己無話可說的人,難道會對別人說出什么有意思的話嗎?哪怕他談論的是天下大事,你仍感到是在聽市井瑣聞,因為在里面找不到那個把一切連結為整體的核心,那個照亮一切的精神。
認識自己的短篇故事 篇5
認識你自己
“認識你自己!”——這是銘刻在希臘圣城德爾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希臘和后來的哲學家喜歡引用來規勸世人。
對這句箴言可作三種理解。
其一,人要有自知之明。有人問泰勒斯,什么是最困難之事,回答是:“認識你自己。”接著的問題:什么是最容易之事?回答是:“給別人提建議。”這位最早的哲人顯然是在諷刺世人,世上有自知之明者寥寥無幾,好為人師者比比皆是。蘇格拉底更進一步,從這句箴言中看到了神對人的要求,就是人應該知道自己的限度,承認自己在宇宙最高秘密面前是無知的。“我知道我一無所知”——因為這句話,他被德爾斐神諭稱作全希臘最智慧的人。
其二,每個人身上都藏著人性的秘密,都可以通過認識自己來認識人性。事實上,自古至今,一切偉大的人性認識者都是真誠的反省者,他們無情地把自己當作標本,藉之反而對人性有了深刻而同情的理解。
其三,每個人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都應該認識自己獨特的稟賦和價值,從而自我實現,真正成為自己。
認識自己的短篇故事 篇6
多聽少說
希臘哲人大多討厭饒舌之徒。泰勒斯說:“多言不表明有才智。”喀隆說:“不要讓你的舌頭超出你的思想。”斯多噶派的芝諾說:“我們之所以有兩只耳朵而只有一張嘴,是為了讓我們多聽少說。”一個青年向他滔滔不絕,他打斷說:“你的耳朵掉下來變成舌頭了。”
每當遇到一個夸夸其談的人,我就不禁想起芝諾的諷刺。世上的確有一種人,嘴是身上最發達的器官,無論走到哪里,幾乎就只帶著這一種器官,全部生活由說話和吃飯兩件事構成。
多聽當然不是什么都聽,還須善聽。對于思想者來說,聽只是思的一種方式。他聽書中的先哲之言,聽自己的靈魂,聽天籟,聽無忌的童言。
少言是思想者的道德,唯有少言才能多思。舌頭超出思想,那超出的部分只能是廢話。如果你珍惜自己的思想,在表達的時候也必定會慎用語言,以求準確有力,讓最少的話包含最多的內容。
認識自己的短篇故事 篇7
看清自己
有一個交際花總是喜歡向人炫耀。
“今天我認識了一位銀行家。”
一天,她得意洋洋地對人們說。
“今天我又認識了一位大明星。”
又一天,她拿出明星的簽名展示給大家。
每一天她都能認識許許多多的大人物,并以此作為炫耀的資本。
但是突然之間她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再像過去那樣頻繁出入于社交場合了。
原來前段時間向人炫耀的時候,有一個老者這樣反問了她一句:“你認識的人誠然比任何人都多,然而你認識你自己嗎?”
剎那之間,她醍醐灌頂。
認識你自己吧,因為你是世界的縮影,是世界的開頭和中心,認識了你自己,也就認識了整個的世界。
認識自己的短篇故事 篇8
正確認識自己
宋仁宗趙禎做太子時,宮里有個叫周懷政的太監,趙禎與他在一起取鬧時,曾經親熱地稱呼他為哥哥,周懷政自認為與太子的關系特別鐵。
趙禎喜歡寫字畫畫,尤其愛好畫馬。一天,他的老師張文懿向他求一張馬圖,趙禎說,你是我老師,我怎么好給你畫馬,我給你寫幾個字吧,于是就潑墨揮毫,寫下“寅亮天地弼予”幾個贊譽有加的字,恭恭敬敬地送給了老師。
周懷政聽說后,心里也癢癢了,太子可是把自己當哥們看待的,于是也向趙禎求字,作為向別人炫耀的資本。可是在趙禎心里說,這周懷政可真是的,你一個宮里的太監怎么能同我太子的老師、朝廷重臣相提并論呢,也不想想你周懷正是誰,不過是一個端茶倒水的下人而已,閑時拿你開開心就當了真,于是就有拿周懷政開涮的意思,揮筆寫下了“周家哥哥斬斬”幾個字送給周懷政。周懷政看了,大為吃驚,可是,轉念一想,覺得這是趙禎在和自己開玩笑。他想,自己跟趙禎的關系這么好,趙禎不會斬殺自己的。于是,周懷政收好了“周家哥哥斬斬”這幾個字。
后來,趙禎的父親宋真宗病重期間,周懷正竟然策劃謀殺宰相丁謂,強逼真宗退休,企圖讓趙禎提前接班,結果被人告發下了大獄,被定為死罪。在監斬臺上,監斬官對他說:“你只是一個太監,竟然自恃與太子的關系炫耀自己,而且執迷不悟,走到今天這個下場,真是死有余辜!”
周懷政最后落得個被斬殺的命運,其實就是沒有認識到自己所處的是什么位置,就像農民給田里的麥子施肥的時候,同時也給田里的雜草也施了肥,雜草呢,一得到肥料的滋養就迅速生長,最終被農民拔掉,因為農民要的是麥子,而不是雜草,所以古希臘帕爾索山上的一塊石碑上,刻著這樣一句箴言:“你要認識你自己。”盧梭稱這一碑銘:“比倫理學家們的一切巨著都更為重要,更為深奧。”顯然,認識自己是至關重要的。
認識自己的短篇故事 篇9
認識自已善待自己
我想人一輩子最難對付的人就是自己吧,盡管我們一輩子抱怨的都是別人,或者另外一個誰也沒見過的命運。
注意,當你一旦要想試圖思考終極問題的時候,你一定要首先檢查一遍你此時的狀態,你喝多了嗎?你失戀了嗎?你是處于正常狀態嗎?……否則,免談。你的思考多半是情緒與酒精的作用,沒有多少真實的價值。
人是高級動物,但人還是動物,不要指望人有多少比動物更高級的判斷與決策。人類的智者會有靈光一現的頓悟,告誡自己的同類,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我們曾經以為物質是決定動物生存質量的惟一指標,即便是貴為高級動物的人類也是同樣。因為動物的生存依賴于食物的存量,匱乏則悲,富裕則喜。
這樣原始的法則,對于人類,特別是占當今世界人口最大比例的中國人,在50年前依然是鐵律。
中華民族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但中華民族不愁吃喝的歷史卻不足百年。我很驚異于人的健忘。
當人類一旦擺脫饑餓的時候,首要的目標就是告別貧窮,而貧窮與饑餓相比,它沒有剛性的生理指標,唯有永遠難以平衡的心理參數。
當人們津津樂道于富士康的N連跳,當《非誠勿擾》火遍中國大地,當人們對月薪2000元以下的男人理所當然的嗤之以鼻的今天,我不知道人幸福的指標該如何界定!如果一個社會,月薪不足千元的大學畢業生與一個房產身價過千萬的中年人同樣對未來的生活沒有安全感的時候,這個社會的價值觀一定值得我們質疑。
人生無榜樣,是一個時代的悲哀。它體現著人價值的淪喪,人生的虛無,人格的真空。
在物質時代找尋人類詩意的生存,良性的發展,是我們今天首要的任務。
幸福在哪里?幸福在每個人的心里。幸福在我們整體社會的正常價值觀里。
今天一個人被餓死很難,而被嚇死卻很容易。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想不通的事。
我們還是回到自身,不要自己為難自己,不要自己茍責自己。滿意自己,寬容自己,善待自己,自己好好對自己,這才是幸福的起點。
認識自己的短篇故事 篇10
你有可能一輩子不認識自己
山上的寺院里有一頭驢,每天都在磨房里辛苦拉磨。
天長日久,驢漸漸厭倦了這種平淡的生活。
驢每天都在尋思,要是能出去見見外面的世界,不用拉磨,那該多好啊!
不久,機會終于來了。
有一個僧人帶著驢下山去,準備讓驢馱點東西回寺廟,這讓驢興奮不已。
來到山下,僧人把東西放在驢背上,沒想到,路上行人看到驢時,都虔誠地跪在兩旁,對它頂禮膜拜。
一開始,驢大惑不解,不知道人們為何要對自己叩頭跪拜,慌忙躲閃。
可一路上都是如此,驢不禁飄飄然起來,原來人們如此崇拜我。
回到寺院以后,驢認為自己身份十分高貴,死活也不肯再拉磨了。
僧人無奈,驢不肯干活,自己又不能殺生吃肉,只好放驢下山。
驢剛下山,就遠遠看見一伙人敲鑼打鼓迎面而來,心想,一定是人們前來歡迎我,于是大搖大擺地站在馬路中間。
那是一隊迎親的隊伍,如今卻被一頭驢攔住了去路,人們憤怒不已,棍棒交加……
驢倉皇逃回寺院里,此時已經奄奄一息。
臨終前,它憤憤地告訴僧人:“原來人心險惡啊,第一次下山時,人們對我頂禮膜拜,可是今天他們竟對我狠下毒手。”
僧人嘆息一聲:“果真是一頭蠢驢!那天,人們跪拜的,是你背上馱的佛像啊。”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一輩子不認識自己。
有時,離開平臺,自己什么都不是!
認識自己的短篇故事 篇11
正確認識自己
一個人認識別人也許不難,但是難就在于能否能正確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難處就在于自己是處于“當局者迷”的'地位,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揭示的道理一樣。
譬如吧,自己臉上不知什么時候沾上了點灰,倘若不用鏡子照或者不借助別人的眼睛發現,那自己肯定是不知道的;倘若自己因為沒有發現還到處出頭露臉,那一定會鬧出笑話的,而且也會因為出盡洋相而成為別人的笑柄的。這就像《皇帝的新裝》上面的那位出盡洋相的皇帝一樣,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
當然舉《皇帝的新裝》里的皇帝這個例子還要做一點說明,因為這位沒有穿衣服的皇帝倒不是沒有什么鏡子和別人的眼睛,而是雖然有了鏡子和別人的眼睛卻跟與沒有鏡子和別人的眼睛一樣,因為皇帝已經沉迷在別人的假意奉承和抬舉之中了,即就是有了鏡子和別人的眼睛也還不是被美言所迷惑而深信不疑了嗎?而這個謊言的戳破還不是靠了那個敢說真話的孩子的口了嗎?
因此,對于這個糊涂的皇帝來說,要想真正的認識自己,除了要有一面銅鏡子以外,身邊還應當有敢于說真話的臣民。這就像《鄒忌諷齊王納諫》里的鄒忌一樣,當親眼見到城北徐公之美,而發現自己的確不如城北徐公之美時,立即醒悟了妻妾客談自己比城北徐公美的真正原因。為了不讓自己的國君受蒙蔽,而同時呢,鄒忌又把自己體悟到的這個道理拿到朝廷上勸諫齊威王。齊威王還算是一個清楚的君王,同時明白了這個道理,于是下令群臣進諫,并且賜給那些敢于面刺自己的臣民為上等的獎賞。而最終的結果呢?“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當然,僅僅讓這位傻皇帝有鏡子和敢于說真話的臣民還是不夠,那還不更需要這位傻皇帝要有一顆清醒的頭腦,不愛聽諂媚奉承的話,或者他自己能夠從諂媚奉承的話里聽出真偽虛實來。因此這里就要談到一句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就像伊索寓言里的《狐貍和烏鴉》的故事一樣,不做那一只昏了頭腦的烏鴉——因為聽了狐貍的奉承而丟了嘴邊的一口肥肉。
然而歷史上和生活中像烏鴉這樣因為不能正確認識自己而導致悲劇的結局的人生,卻又何其多矣!戰國時期的趙括何嘗不是一例,紙上談兵,夸夸其談,結果呢,導致四十萬趙軍全軍覆沒,連自己也死于亂箭之中,這是歷史上多么悲慘的一幕啊!而到了三國時期的馬謖卻又何嘗不是一個趙括,徒然因為憑借自己讀了那么幾本兵書,就把別人的意見不放在眼里,到了大禍來臨,卻也只落得覆水難收的下場。這是多么可悲啊!
愛聽溢美之詞,愛吃“順氣丸”,這是人類之通病,但是我們也要善于傾聽那些批評之詞。因為那些批評之詞有利于自己進步,有利于自己上進,就像血液里的白細胞一樣,正因為有了它們,我們才有了健康的肌體。倘若因為有了一點成就,就忘乎所以,飄飄然,自我陶醉,那么,在不久的將來,也許很快就會被拋到歷史的垃圾車上。
在取得了世界諾貝爾文學獎,賺足了人們眼球的莫言,在成功面前就給我們樹立了一面光輝的旗幟,做人要低調,要正確的認識自己,在對待有人問及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后是否會移居海外時,莫言直截了當的回答:“我離開國家干嗎?我連高密都不想離開,我就想待在高密這個地方,因為這個地方生我養我,我熟悉這個地方。”正是因為對自己的正確認識才使莫言這樣低調,也這樣明智。這是多么值得人們贊嘆的一件事情啊!
因此,正確認識自己,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到揚己之長,避己之短,在適合自己的崗位上充分有效地發揮個人作用,這樣才可以有效地避免給國家和個人帶來的不必要的損失和失誤。
【認識自己的短篇故事】相關文章:
認識自己-美文故事06-12
認識自己,看清自己的哲理故事06-05
認識自己,看清自己哲理故事11-03
認識自己看清自己哲理故事11-14
哲理小故事:認識自己看清自己04-10
有些故事只能對自己說短篇散文12-24
自己短篇詩歌06-20
短篇兒童故事06-13
短篇故事朗誦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