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測試參考卷的案例研究及評析
通過全面、深入、系統地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我們發現從漢語拼音教學的目標到教學內容,從教學策略到教學評價,無不展現出新的理念,新的要求。根據課標精神,我們首先把漢語拼音的教學策略定位在“盡可能有趣味性”,“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初入學的兒童首先接觸的就是漢語拼音,如何讓這些干巴無味的字母變成活潑有趣的小生靈,展現在孩子面前?我們在教學中不失時機地利用兒童發展的最佳期,積極挖掘教材本身所蘊含的快樂因素,做好教師本身的表演準備,采用多種教學策略,把“快樂”引入課堂,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順利達到對課文教學的過渡。那么,如何科學地對學生的漢語拼音水平進行測試評價,以促進學生全面素養的提高呢?我們再一次回歸于《語文課程標準》,進行了深入的思考。
一、立足課標,準確定位
《語文課程標準》中“課程目標”中的“總目標”部分明確提出: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在“階段目標”的“第一學段”“識字與寫字”一項中又提出: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聲調和音節;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所以,根據新課標的精神,漢語拼音教學的準確定位是:幫助認讀漢字和學習普通話。
漢語拼音教學的定位,也就是學和用結合的體現,更是緊扣教學目標的體現,所以,漢語拼音教學評價的著眼點也就在于此。《語文課程標準》里關于漢語拼音的評價有這樣一段話:重在考察學生認讀和拼讀的能力,以及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糾正地方音的情況。
漢語拼音教學的測評著眼點是漢語拼音能力而不是漢語拼音知識。能力靠培養,靠在教學過程中養成,靠平時的語文實踐──說普通話和認讀漢字,所以應著重考察學生認讀、拼讀能力,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能力,糾正地方音的能力。
二、把握口試,輔以筆試
漢語拼音的總目標是:學習漢語拼音,學說普通話。所以,我們采取口試和筆試相結合的方式,以口試為主,筆試為輔,既做“語言上的巨人”,又不做“行動上的矮子”,對學生進行綜合測評,達到全面提高漢語拼音能力的目的。根據課標精神,研究出兩份測評標準,體現以下特色:
(一)科學把握課程標準,合理定位測評高度
課程標準中對于漢語拼音的目標定位合理,相對以往教學目標,定位較低。我們認為兩份測評卷中的每一項內容,均遵循了課標中的要求,沒有拔高。首先,從內容上看,只側重于聲母、韻母和音節的正確讀寫,難易適度;其次,從形式上看,由讀寫聲母、韻母到音節,由看圖畫讀音節到想一想讀音節,結構安排由淺入深,由難而易,層次分明,極易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測評狀態。
(二)遵循身心發展規律,充分調動全員參與
根據學生身心及年齡特征,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所以,我們的測評也應從這兒入手,一改以前固有的樣式,而是趣字當頭,趣意盎然。
首先,充滿人文氣息的商量性的鼓勵性的要求,如同良師溫馨的話語,像一縷春風吹入孩子們的.心中,激起興趣,調動參與,使之積極投入測評之中。聽,“你能把下面字母正確、工整地寫在四線格中嗎?認真寫吧!”誰會不認真?“下面的聲母我們都學過,相信你一定能讀得又快又準確。”還有比這更堅定的信心嗎?“你能正確、響亮地讀出下面的韻母嗎?你一定行!”多富有激勵性!“咦!整體認讀音節都哪兒去啦?”充滿了童真與童趣!
看,“多可愛的小蟲子,要是把聲母涂成紅色,韻母涂成綠色,就更漂亮啦!”于是,孩子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筆開始了!“誰跟誰是好朋友?照樣子用線把它們連起來,好嗎?”除了連線,還要看看誰知道的多呢!“你喜歡嗎?那就開始吧!”“試一試吧!”像這些商量的語氣,詢問的口吻,激勵的話語,人文的關懷,充盈在這兩份參考卷中,讓學生感覺不到這是測試,而仿佛是在平時活潑生動的平等對話上。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啟發孩子思考,引起探究的欲望,更能讓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快活地接受測評,體驗成功,享受喜悅,身心得到充分發展。
其次,鮮活的圖畫更是調動學生參與興趣的高明手段。且不說令人垂涎欲滴的菠籮、蘋果、櫻桃、西紅柿,可愛的小金魚、白兔、花貓、公雞、小猴,光是那一條長長的頭戴太陽帽瞇著眼彎曲著身子背著一大串字母的大青蟲,就足以讓每一個孩子捧腹不止。
【漢語拼音測試參考卷的案例研究及評析】相關文章:
《漢語拼音 g、k、h》教學案例與評析07-08
小升初語文測試考卷01-24
任性的文文案例與評析04-08
《詠雪》說課案例與評析02-28
《背影》教學案例評析11-04
岑參研究11-26
融資租賃的合同案例及評析07-12
關于執教《習作7》的案例及評析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