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語文教學反思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小學一年級學生要在短時間內掌握漢語拼音,難度極大。想要給這些學生打下良好的漢語基礎,這就需要充足的教學時間,但參考書只安排了24課時,欲速則不達,為了教好拼音,課時超越了參考書安排的課時。學習拼音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使得學生愿意叫我“拼音老師”了。在這一個多月中,我一邊組織課堂紀律,一邊領著孩子們一起學習了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我真的感到難度很大,有時一節課學習3個字母都困難,盡管我也用了各種激勵語言來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可是有的孩子還是沒有興趣,掌握不了課堂所學的知識,但是漢語拼音教學是孩子們學習的基礎,不管有多大的壓力,讓學生必須掌握好漢語拼音,我用心去領會孩子們的心聲發掘孩子們的潛能,自己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
聲母是拼音的開端,為了讓學生對學拼音產生好印象,在學聲母時,我讓學生們帶著快樂的心情學唱了聲母歌,使得學生能在快樂中認識23個聲母,而且對拼音留下了好印象。在復習聲母時,為了學生能夠區分容易混淆的聲母,我根據學生愿意動口,不愿動手這一特點,讓學生自制聲母卡片進行玩卡片的游戲,在整個游戲中,我始終關注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興趣,減少重復,機械的發音練習。
復韻母是拼音教學中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復韻母極容易混淆。如:復韻母“ui和iu”,在教學中,我有意讓學生們說說你怎么樣區分這兩個復韻母,但是學生還是根據以往的學習經驗,采用記憶圖畫和左右邊寫法來記,但這兩種方法未嘗不可,但成效不是很大,經過點撥,終于有一名同學舉手說出了老師想說的話,那就是要用讀音和拼音的寫法來區分。
ui:發音時,要先發u的音,口型滑向i的口形,因此,學生看見ui,除了可以想象課本上圖畫小女孩的圍巾形狀外,按復韻母的發音方法來記更準確和直接。
iu:發音時,也是要先做好發i的口型,嘴巴扁扁的,發音結束時,口形要停留在u的口型上,這樣,孩子們看到iu,就會知道要先看站在前面的拼音是哪一個。
除iu和ui本身不好區分外,給他們兩個標調號也是很容易帶給學生們錯覺的。課堂上,我曾經編過故事,大意就是i和u為戴帽子爭爭吵吵,于是拼音國王說,誰站在后面呢,帽子就給誰戴。當然,除了講故事外,標調歌可是一定要唱的:有a別放過,沒a找o,e,i,u并排站,帽子戴后邊!
復韻母發音較難,特別是鼻韻母。鼻韻母分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大部分學生發音前鼻音不像前鼻音,后鼻音又不像后鼻音,導致前后鼻音根本分不開。
在教學前鼻音時,我特別關注學生發音的準確性,前段時間都是利用課文的插圖來教學拼音,后來,我讓學生根據韻母組成的字母來嘗試發音。
如教學an,an是由a和n組成的,發音的時候由發a的音轉向發n的音,anan學生由慢變快,最后滑向an的音這樣教學有助于學生記注an的形和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比直接教給學生讀音效果要好的多。
在嘗試成功后,我以此類推,讓學生用以上方法學習eninunün。由于事先讓學生自己去嘗試,所以許多學生非常興奮,爭著,搶著發給我聽,當然有許多是不正確的,但一經提醒,學生還是能夠發準的。
為掌握好復韻母,在復習過程中,我注重了進行訓練,設計了三步:讓學生發現——探究——實踐,使學生發現復韻母的發音和它組成之間的'關系,從而掌握復韻母的發音方法,突破教學難點,我還運用了新課程理念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學習復韻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寓教于樂,運用各種小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達到樂學、愛學。
淺談如何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大多數入學不久的學生膽子小、聲音輕、常變調、怕說錯話、說話不連貫、不具體,加上受第一語言的影響,造成他們使用漢語說話的能力普遍較低。一年級學生是學習規范化語言的開始,盡快讓每個孩子動起來,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提高說話能力。是我們一年級教師刻不容緩的任務。
一、在日常交往中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
朝鮮語是學生的第一語言,朝鮮語的語序、發音,都與漢語有一定的差別。學生長期身處這樣的語言環境中,對培養漢語說話能力較為不利。如何創造一個合適的語言環境,使學生能在日常的交往溝通中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將直接影響學生接受普通話的速度。為此我在一年級第一學期利用半個學期教會學生課堂用語之后,就開始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要多用漢語,課間休息時與老師、同學間談話也得用漢語。在相互交往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給學生提供更多說漢語的機會,使之成為一種日常用語。同時我還注意及時糾正學生在交談中發音和語法上的錯誤,并鼓勵學生間談話時相互監督、提醒,有問題要及時請教老師,以保證交談訓練的質量,做到喻教于樂。如在課間休息時,有的學生總愛和我一起聊天,我要求他們都用漢語,開始時他們并不習慣,有的想說話卻說不出來,有的說出來了但話不連貫,還常常有發錯音,用詞詞不達意等現象。后來經我反復矯正、引導,他們終于能流利地跟我對話了。更重要的是他們也通過平時與其他同學的溝通,把說漢語的習慣不斷推廣,使全班掀起一股學習說漢語的潮流,形成了互幫互學的良性循環。
二、在課前活動中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
一年級的孩子無論是什么活動,只要有機會總是唧唧喳喳的說個沒完。這說明孩子在心理上有很強的口頭表達欲望,因此教師要給學生創造自由說的機會。從一年級上學期開始我便利用課前活動讓學生把每天自己做的、看到的、聽到的事選最想說的在課前活動中說一說,一句,兩句都行。對講得好的給予表揚,講得差的給予引導指正。如在一次課前活動中,有一位同學說了自己在電視里看到的最有意思的廣告:“今年過節不收禮,不收禮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腦白金”。廣告說得語句通順,發音正確,
而且感情很到位。同學們都覺得他說得很好,再加上我的反復表揚,使得全班同學在以后的課前活動中都爭著搶著說一些在電視里看到的有趣的節目以及其他的一些事。積極性極高,真是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說話能力。
三、在識字教學中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
識字是一年級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學生的說話能力有助于學生分析、記憶字形,理解字義。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我讓學生認真觀察字的形狀,然后讓他們說一說是怎樣記住這個漢字的。記住字形后再將生字擴詞,通過造句理解字義。如學習“拿”字時,我引導學生通過“手上拿著合子”來引導學生記憶字形和含義,再讓學生多造句。通過多說多練,學生不但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能自學生字,而且能在日常說話中不斷運用新學的生字、生詞,反過來提高了學生的說話能力,表達能力。
四、在閱讀教學中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
閱讀教學是訓練學生語言的重要途徑。要重視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中滲透“說”的訓練,憑借教材的優勢,幫助學生豐富詞匯,積累語言。增強語感,逐步將課文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重要、最經常使用的訓練方法之一。一年級課文大多音韻和諧,瑯瑯上口,要讓學生通過朗讀,讀出韻味,讀出情趣,讀出美感,進而形成準確、流暢的說話習慣。
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回答問題訓練說話,這是閱讀教學中的常規訓練。如《小兔乖乖》,要求學生回答“小兔為什么不開門?從這可以看出小兔怎么樣?如果小兔開門了會怎樣呢?”對一些可發掘說話素材的課文,如《共同的家》,可讓學生說課文以外的“什么是什么的家。”《比尾巴》,可讓學生想一想比比其他的:什么(誰)比什么(誰)怎么樣?想完后再說一說。通過指名說,同學互說,回家給爸爸、媽媽說等方式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這樣不但使學生的說話能力得到提高,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五、在口語交際中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
口語交際是訓練學生“會說”的重要渠道。口語交際的目的是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口語交際強調的是“互動”,就是師與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要真正交流起來,在雙向互動的語言交流中提高認識能力,促進語言發展的目的,如圍繞同一個話題,發表不同意見,或者對別人的發言加以補充、評論。如一年級口語交際中的《在醫院里》,當你到醫院看病時,醫生會怎樣給你看病?護士會做什么?你會怎樣?這些都非常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學生像玩過家家那樣,都很樂意去扮演醫生和患者的角色,看的同學也很感興趣,并懂得對哪些方面進行評論。比如從禮貌用語、醫生的態度,醫生與患者的一問一答等方面進行評論,課堂氣氛活躍,老師教得輕松,學生也學得愉快。
總之,采取以上一系列的訓練措施,對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的確有很大的幫助。說話訓練貴在實踐,只要我們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語言學習的規律,課內、課外相結合,努力提高對學生說話能力培養的意識,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漢語拼音》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漢語拼音的教學反思10-09
語文《漢語拼音》教學反思03-11
語文漢語拼音教學反思范文10-15
語文的漢語拼音教學反思范文02-17
小學語文漢語拼音教學反思03-19
語文漢語拼音10教學反思10-05
語文的漢語拼音教學反思范文04-04
關于小學語文漢語拼音學習的教學反思10-12
《漢語拼音》語文教學反思(精選6篇)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