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產業振興匯報材料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我們接觸到匯報的情況與日俱增,匯報通常是對工作的總結報告,看取得了哪些成績,存在哪些缺點和不足,總結了哪些經驗,那么,匯報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鄉村產業振興匯報材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村產業振興匯報材料1
近年來,我鄉嚴格按照區委、區政府“13441”戰略布局,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打贏脫貧攻堅戰為突破口,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開展廁所革命為著力點,全面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了農業提質增效、農村文明進步、農民增收致富。現將有關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情況
(一)以生態宜居為關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一是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破解農村生活垃圾難題,我鄉積極推廣農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鄉轉運、區處理”模式,全鄉16個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鄉村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二是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以“五路三橋”為契機,建成磊口鄉農村道路體系,全鄉道路養護里程64.5公里,完成省級“四好公路”創建;硬化村內道路8萬余平方米,各村硬化基本達到全覆蓋;高標準建成30個文化廣場,并安裝14個大型液晶顯示屏,設置200余件體育健身器材;空心村整治82余畝;實施村村有游園工程,高標準建設鄉級游園兩個,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同時全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上半年對8個村水網進行改造,大力發展集中供水,穩步提升全鄉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覆蓋率。三是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全面開展“三清一改”專項行動,全力抓好生活垃圾、塘溝清理以及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的清理行動。
(二)以鄉風文明為保障,凝聚鄉村振興正能量。
一是用群眾的力量推動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形成了“美麗鄉村是我家,建設需要靠大家”的良好氛圍。通過散發傳單標語、進村入戶等形式在16個村開展輿論宣傳活動,宣傳報道人居環境工作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內容和重大意義,從而積極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到全鄉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工作中來,達到專業保潔與全民保潔的有機結合。二是對涌現出的先進典型進行廣泛宣傳,引導全鄉群眾為改善人居環境出力,從而營造良好氛圍。通過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美篇等平臺對涌現出的創新做法、典型事跡進行了廣泛宣傳。積極引導,激發大家參與人居環境建設的積極性,為全鄉爭創市級改善人居環境先進鄉鎮計劃的落實,奠定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三)以治理有效為基礎,推動鄉村和諧發展。
一是制定切實可行的改善人居環境工作長效機制,各村通過公開招標、村民個人承包等方式分別建立了符合各自村情的長效機制。保潔范圍囊括全鄉主次干道、大街小巷、溝渠岸邊等,對鄉域內需要保潔的地塊、路段進行分工合作,責任到人,嚴格按照“三無一規范一眼凈”標準執行。二是按照磊口鄉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建立嚴格的督導檢查體系,每月逢“三”進行大檢查,排出名次并進行通報,每次檢查結果留存檔案;每月暗訪至少一次,對成堆垃圾、雜物亂堆等現象,拍照曝光并督導定期整改。對連續排名靠前以及靠后的村實施獎懲。三是推行村級事務陽光工程,依托“四議兩公開”制度,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基層協商格局,加強對保潔員、清運員的監督管理,確保各村建立的長效機制能夠持續有效,對少出工、出工不出力、出工沒效果、不盡心履職的,從承包費中扣除一定資金,必要時可終止合同,推動農村人居環境的整治。
二、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鄉全力抓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但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不少,主要表現為:一是資金短缺問題突出。二是基礎設施尤其是排污設施嚴重滯后,嚴重影響村容村貌。三是鄉風文明建設有待加強。部分村民的自治意識、自我管理的能力不強,沒有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意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圍繞“生態宜居”要求,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保護力度,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美麗鄉村。
一是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統籌鄉村建設項目、資金、人才等各類資源,加快農村供水、供氣、游園建設、污水管網、空心村整治等基礎工程建設,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二是打造生態優美的鄉村環境。在全鄉范圍內推動垃圾不落地機制,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著力解決鄉村垃圾處理難題,使鄉村環境更美、生活質量更高。三是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積極探索文化+農業+旅游等發展模式,依托唐塔、塔山風景區、香草灣田園綜合體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鄉村旅游資源,積極引導群眾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積極發展農家樂、觀光旅游、農業采摘、休閑垂釣等旅游項目,因地制宜發展一批特色農家樂、特色農莊,讓旅游產業成為我鄉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新引擎。
(二)圍繞“鄉風文明”要求,深入實施文化引領戰略,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鄉村落地生根。
一是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結合農村實際,采取符合農村自身特點的有效方式,以創建“四美鄉村”、“五美庭院”為抓手,強化農民的自治意識、自我管理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二是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我鄉清涼山村已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加強對傳統村落和古村落保護開發,讓其既傳承歷史文化、凝結鄉愁眷戀,又跟上時代節拍、融入現代生活,實現在原有文化根脈上的新生。
鄉村產業振興匯報材料2
問安鎮同心橋村地處枝江市北大門,與當陽市半月鎮相鄰,轄村民小組5個,全村人口721戶2219人,黨員86人,耕地面積8710畝。近年來,同心橋村大力實施黨建引領、產業帶動、環境提升“三大工程”,探索出“以花為媒、農旅融合”的鄉村振興新路子。先后被評為湖北省級綠色示范鄉村,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村集體經濟發展進步獎,美麗鄉村建設典型示范村;宜昌市級生態村,文明村。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堅持黨建引領,筑巢引來金鳳凰
一是支部建在產業上。打破同心橋、袁碼頭兩個村傳統行政界線,探索創新成立功能型黨組織--同心緣鄉村振興黨總支,圍繞打造“荊楚第一村”的目標任務。黨總支充分發揮主體能人在人脈資金、商業規劃、產業項目上的優勢,做到資源共享。先后引進同心花海、超誠農業及惠昇農業等18家經營主體,形成聚集和規模效應,達到“1+1>2”的效果。
二是真情召引能人歸。通過制作《醉美同心橋》鄉村宣傳片,征集創作村歌《醉美家鄉同心橋》,舉辦鄉賢懇談會,成功以“鄉愁”“鄉情”激發陶興國等16名優秀鄉賢回村投資興業。通過“村民一家親”等微信群,“同心橋與您同心”微信公眾號,實時宣傳家鄉變化、發布產業發展態勢,帶動200多名在外務工人員回鄉工作,近年落戶本村的愛華水產、超誠農業、江波蔬菜等專業合作社均是回鄉能人帶頭領辦。
三是盡心服務百花開。開展“三亮四美”黨旗紅創優活動,組建4個功能黨小組,發動村組干部、黨員代表為經營主體做好協調服務,爭取項目資金3000多萬元,解決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硬化、鋪裝道路11公里,新修排灌渠系1萬多米,整治土地3000余畝,配套生態停車場15畝,形成了花卉苗木、中藥材種植、有機水果采摘觀光、生態種養殖四大產業板塊。
二、堅持筑牢根基,打通百姓致富路
一是互聯互通,促進主體引領。積極促進村內經營主體交流合作,形成超誠農業與同心花海羊肚菌共作,花海陽光餐廳與華民農莊聯姻,同心竹海與電商企業共建等主體間的緊密發展格局。廣泛推廣“總支+合作社(企業)+農戶”的模式,實現全村660戶村民和61戶貧困戶以土地、房屋等“入股”合作社,村集體資產增值潛力不斷激活。以超誠農業、愛華水產、漁米鄉家庭農場等11個主體為龍頭,帶動周邊村民發展羊肚菌、稻蝦、臍橙等特色產業310畝。
二是搭建平臺,服務招工用工。與袁碼頭村合作,成立袁碼頭鄉村旅游合作社,主動與企業簽訂優先使用本村人力資源協議,通過“村民一家親”“在外就業人員微信群”廣泛發布招工用工信息,吸收300多個村民和40多個有勞力的貧困戶就近務工。
三是廣泛發動,延伸旅游鏈條。聯合周邊村成立三家春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統一運營餐飲、民宿、手工作坊、伴手禮等,帶動村民開辦農家樂25家、民宿42家,30余戶村民入駐同心花海鄉村集市,售賣雞蛋、蜂蜜、問安白鵝等土特產。目前全村年接待游客量達30萬人次以上,2018年度農民人均增收5000余元,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預計2019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可達50萬元。
三、堅持“五子”工程,打造人居新環境
(一)強化環境整治。以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突出“不出錢,少花錢,就地取材造景點,自然融合靚一片”的工作智慧,按照“看、開、定、比、評、曬”六字路徑,在全村掀起“趕學比超爭先鋒”的人居環境整治熱潮。以“五子工程”為重點,規范養殖行為,強化畜禽糞污治理,整改37戶,堵住排污口86個;完成農廁建改138戶,新建旅游公廁3座;開展清三河行動,清理溝渠10.8公里、堰塘33.2畝;拆除違建和鋼棚168戶24342平方米;投資200萬元整治紅旗灣、李家臺子、黃家棚前棚等重點灣落環境衛生整治及亮化、美化工程,栽種綠植8700棵,播撒花籽5900平方。
(二)創新共建共享。建立群眾參與鄉村振興建設獎補機制,李家臺子灣落、西灣灣落堅持環境產業兩手抓,一邊打造節點景觀,在主要道路兩旁種植誘蝶植物,動員群眾在房前屋后種花,打造了一片花的海洋;一邊發動群眾自己出資改造庭院,發展農家樂,利用村民閑置房屋,引進鄉賢發展民宿。如今,共同維護村莊環境、鞏固環境整治成果已成為村民自覺行動。
(三)培育文明鄉風。在發展建設的同時,努力做到硬件軟件一手抓,大力推進移風易俗,推行鄉風文明,將農村人居環境納入村規民約,以“人情風”專項整治為突破口,大力遏制大操大辦、厚葬薄養、攀比浪費等行為,通過抓黨風、轉作風,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在全村范圍內開展“美麗庭院”評比暨人居環境整治拉練15場次,評選出“美麗庭院”50戶,通過獎先進、促后進,引領環境整治文明新風尚。
經過近3年的努力,我們明確了方向,找到了路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我們看到了希望,更看到了群眾參與的熱情。下來我們將繼續以鄉村振興為契機,緊緊圍繞打造“幸福同心橋、生態同心橋、綠色同心橋”的戰略目標,加快農旅融合發展,促進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增收鏈拓寬,帶領全體村民把我村建成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
鄉村產業振興匯報材料3
根據市委關于推動鄉村振興的指示精神和統一要求,結合我村實際,12月10日我村召集黨員及村民代表召開了以“鄉村振興,我村怎么辦”為主題的研討部署會。會中,大家集思廣益、各抒己見,在圍繞如何鄉村振興的問題上每一位同志都提出了可行性建議。為了我村鄉村振興工作有序開展,接下來的工作我們將從以下五方面著手:
一、黨建凝心強基工程。
加強組織保障,不斷增強基層支部的戰斗力。一是抓班子自身建設。加強班子團結、明確分工、帶頭工作,切實發揮社區支部戰斗堡壘作用。二是堅持“三會一課”制度。保證每月正常的組織生活,認真做好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積極參加上級黨組織的黨務培訓,提高黨務知識,帶動黨總支部工作的正常化、規范化。加強制度建設,提高黨建工作的整合力。在推進社區建設中,村黨總支部要起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村黨總支的各項工作制度,做到“有健全的組織、有完善的制度”。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堅持民主集中制,堅持集體領導,堅持走群眾路線。
二、集體經濟壯大工程。
在如何轉變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上下功夫,克服安于現狀,疏于進取的思想,努力培植一個村集體增收的可靠產業。一、對集體用房進行整合并重新發包利用租金來提高集體經濟收入;二、利用閑置資金理財增加收入;三、復制高產能模式,擴大高標準農田規模來提高集體經濟收入。
三、美麗鄉村提檔工程。
繼續做好公益事業建設。利用好集體經濟收入,把村內破損的路面進行全覆蓋維修、增加全村綠化覆蓋率、建設好村民健身場地。繼續做好控制違章建筑工作,積極開展群防群治,加強干部夜間值班制度,切實提高我村人居環境。
四、富民增收動能工程。
進一步加強村干部責任制考核和民主評議活動,增強村干部服務群眾的意識,提倡禮貌用語,熱情接待,努力提高為民服務的本領。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惠農政策,通過公示、廣播、標語等形式大力宣傳新農合、新農保、農業政策性保險等惠農政策的合理性及優越性,引導村民合理選擇,全員參保。為五保老人、特困戶爭取最低生活保障、為殘疾村民爭取殘疾人就業基金,把黨的惠民、利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到百姓家中,讓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梳理、拓寬我村勞務輸出渠道,維護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
五、文化賦能聚力工程。
我們以村文化宣傳、文體活動為載體,把思想教育融入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之中,能吸引村民廣泛參與,并使村民在自覺參與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為了能把法律送進千家萬戶,我村將通過多種形式在居民中開展了各類普法宣傳活動,營造了一個學法、懂法、用法、守法、護法的良好氛圍。20xx年我村將建立一個百姓大舞臺,將思想政治工作和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結合起來,使村黨員群眾在廣泛參與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增強了村歸屬感和凝聚力。
面向未來,任務艱巨,使命光榮。我村兩委將始終抱著發展一方經濟,改變一方面貌,造福一方百姓的強烈使命感,勇立潮頭,負重拼搏,后發崛起,凡事都要爭一流,當先進,創特色,將我村發展的宏偉藍圖變成生動的現實。
謝謝大家!
鄉村產業振興匯報材料4
按照通知要求,匯報我縣20xx年上半年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推進情況。
一、工作推進情況
我們先后召開3次縣委常委會議、3次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鄉村振興工作,召開2次全縣領導干部大會,安排部署相關工作,制發全縣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意見、實施方案和五年規劃,明確了鄉村振興戰略總體思路。
(一)產業振興方面
一是發展特色富民產業,促進群眾穩定增收。全縣雜糧種植面積達100萬畝,調減玉米種植面積4.57萬畝;新增設施農業440畝;新(改、擴)建畜禽養殖小區48個;新建標準化示范果園15個。
二是積極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引導農產品向精深加工轉移。鞏固和完善1個農產品加工園區、4個現代農業產業園、20個現代農業創業基地建設成果。目前園區內標房建設總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新增投資額達3.63億元。
三是壯大新型經營主體,激發農村發展活力。組建注冊并正常運營土地股份合作社248個,成員總數達11900戶,入股土地18萬畝。新建農業綜合服務超市3家。
四是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助力鄉村振興。已爭取項目資金2.6億元。包括耕地輪作、農作物秸桿綜合利用等十幾個項目。
(二)人才振興方面
一是把“大學進園區進企業”工程緊緊抓在手上,突出抓好34個校企、院企項目對接與深度合作。已完成科技成果轉化8項;登記技術合同成交額1950萬元;引進高科技項目4項,新增注冊科技型中小企業5家,雙創基地入孵科技型小微企業4家,大學與企業新增簽約項目3個;正在開展老企業轉型升級和對外合資合作項目7個,已完成投資1.06億元。
二是緊盯已經開展合作的重點項目,積極推動高校與園區、企業實現深度融合。南京農業大學研究的“秸稈炭化與炭基肥生產”技術,已完成與xxx興沃生物制新材料有限公司實質性對接。省農科院8名博士正在進行土壤改良、玉米種耐旱機理研究、作物超高產群體創建等實驗。
三是加強農村本土人才的培育,優化農業從業人員結構。穩步開展設施農業、果樹、農機、畜牧等相關技能培訓,按計劃完成了階段性任務。
(三)文化振興方面
一是突出文化引領,豐富百姓生活。在全縣260個行政村建設“大喇叭”工程,實現縣域全覆蓋。建設和完善文化廣場280個、文化墻6萬延長米、農家書屋245個、文化活動室289個。
二是突出以德育人,培育文明民風。開設農村道德講堂,開展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級文明戶、學雷鋒先進個人、xxx好人等一系列評選活動,評選出道德模范70人,有1萬余戶家庭被評為“文明家庭”和“十星級文明戶”。
(四)生態振興方面
圍繞“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鎮村組街(巷)戶”同步推進,新硬化村屯路面1200多公里,安裝路燈6200多盞,栽植樹木500萬株,栽植花草60萬平方米,建農村飲水工程1227處,建成特色示范村35個、推進村150個。
(五)組織振興方面
一是選優配強村級組織帶頭人。通過清理退出一批、調整退出一批、選拔進入一批,將8名受過刑事處罰的村干部全部清理;對32名年齡在60周歲以上的村黨組織書記,調整21人;選拔26名選派干部、致富能手擔任村書記職務。
二是發展黨組織引領鄉村產業。新發展村黨組織領辦創辦經濟實體26個,黨員領辦創辦經濟實體5個。
三是發揮選派干部在鄉村一線作用。在向上爭取扶持、招商引資、發展“飛地經濟”、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促進鄉鎮財政增收、抓班子帶隊伍、壯大集體經濟、創新社會治理等工作上,今年省市縣選派干部共幫助派駐鄉村協調項目294個,協調資金1.73億元。
二、存在問題
“一村一品”產業沒有亮點,產業附加值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要是指合作社)運行不規范;農村人居環境較差;鄉村人才資源匱乏。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打造“一村一品”、“一鄉一業”新亮點。依托本地有實力的企業,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訂單農業,發展商貿物流、雜糧種植加工、蔬菜種植銷售、生豬和肉驢養殖加工、生態觀光旅游等產業。
(二)穩步構建農業共營制體系,著力促進農民增收。抓好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規范化建設,整合涉農資金向土地股份合作社傾斜,力爭到20xx年底實現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全覆蓋,規范達標土地股份合作社150個。
(三)不斷加強鄉村生態環境治理。積極推進農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的綠色化、生態化。發展綠色產業,培育觀光休閑、農耕體驗、健康養生等“美麗經濟”。深入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農村“廁所革命”和農村污染治理,深入推進農藥化肥零增長行動,完善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制度。
(四)加大科技培訓和人才引進力度,持續提升農民農技水平。穩步開展設施農業、果樹、農機、畜牧等相關技能培訓,努力提高農民的職業技能,到20xx年底完成職業經理人90名、新型職業農民450名培訓培養任務。
鄉村產業振興匯報材料5
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決策部署,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新旗幟和總抓手,做到“五個堅持”,全力推進鄉村五大振興,加快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
(一)成立工作專班,統籌五大振興。根據《中共縣委農業農村委員會關于成立鄉村振興五個專班抓好工作推進落實的通知》文件要求,我縣成立了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個工作專班,各專班由2-3名縣級領導同志任組長,2-3個部門為牽頭推進單位。各工作專班對照省、市、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xx-2022年)》《鄉村振興五個專班重點任務清單》部署要求,明確重點任務,建立工作臺賬,制定落實方案,加強工作調度,全力推進各項工作落實。目前,五個工作專班都召開了調度會議,制定了工作規則,健全了工作機制,確保了鄉村“五大振興”工作有序推進。
(二)堅持農業奠基,推進產業振興。一是持續壯大現代農業。大力培育發展特色產業,目前全縣培育“一鄉一業”專業鎮7個、“一村一品”專業村196個,初步形成五大特色種植板塊;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達2516家,家庭農場總數達3639家,種植大戶總數達406戶;全縣規模以上農副產品加工企業165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6家,市級龍頭企業37家;95個農產品獲得“三品一標”認證,注冊涉農類商標108個,羅漢參、青山羊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認證,羊肉湯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香瓜”、“蜜桃”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圍繞做大做強“單養千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制定出臺《單養千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三年實施意見》、《羊肉湯產業發展三年實施方案》,同時與江蘇省農科院簽訂合作協議,成立青山羊產業研究院,把肉羊產業作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舉措。二是積極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積極發展終端型、體驗型、循環型、智慧型、觀光型農業新業態,建設了方乘田園、君信農業、立源菌業、綠禾莊園等現代農業示范園區20余處;獲評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省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打造省旅游強鄉鎮3個、鄉村旅游特色村11個;21個村被認證為中國“淘寶村”,46個村獲評市級電子商務專業村,全縣農村電商企業達到356家,今年實現電商交易額305億元,同比增長9.6%。三是全面推進農村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六位一體”土地流轉保障措施,目前全縣農村土地流轉面積達到64.84萬畝。其中,50畝以上成方連片土地流轉面積達23.7萬畝,20xx年新增土地流轉面積為20.3萬畝;今年在完成清產核資、成員資格認定、股權量化、股權設置和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的基礎上,探索創新機制,農業農村局、中國人民銀行支行聯合印發了《關于開展“銀農互動”助推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發展的意見》和《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抵押擔保貸款實施辦法(試行)》文件,積極開展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抵押擔保貸款試點工作,有效盤活農村資源、資金、資產。
(三)堅持引育并重,推進人才振興。一是突出人才支撐,壯大鄉村人才隊伍。組織開展了“技能培訓田間課堂”、“新型職業農民”等“短平快”式職業技能培訓,提升農民致富本領。截至目前,共開展培訓26期、6200人/次,為穩定和擴大就業、促進農民奔康致富、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加大農業農村人才選派力度,聘任江南大學焦愛權教授為第五批省派科技副縣長;目前第四批269名縣派第一書記、13名下派村支部書記已對接入駐包幫單位。今年招募的36名“三支一扶”人員,通過筆試、面試、體檢等程序,已全部派到18個鄉鎮,每個鄉鎮2人。二是突出政策引導,全面掀起返鄉創業高潮。在全市率先出臺《關于加強人才支撐新舊動能轉換的若干政策》,充分利用在外能人多、“人口紅利”大的優勢,在去年成功舉辦“綠葉對根的深情”——我縣游子對話家鄉暨全縣返鄉創業簽約活動的基礎上,今年舉辦了“君心歸處是吾鄉”——第二屆返鄉創業大會,簽約返鄉創業項目239個,合同總投資額184億元。截止目前,共設立在外返鄉創業服務站24個,簽約項目295個、總投資324億元,返鄉創業人員領辦、創辦經濟實體1529家,帶動就業8975人。
(四)堅持鑄魂塑形,推進文化振興。一是積極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打造獨具特色的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四心”主題文明實踐活動。創新開展“農村垃圾分類”、“鄉村夜話”、“孝善敬老餃子宴”、“新時代文明實踐銀行”四個品牌工作,被《人民日報》、《大眾日報》、衛視等媒體相繼進行典型報道和刊發評論文章,在社會上引起積極反響。目前,全縣建有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22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89處,市級以上文明村鎮達到18個,力爭今年全縣90%的村莊創建為縣級以上文明村。二是豐富開展文化惠民活動。基本實現了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全縣502個行政村鄉村文體廣場、文藝隊伍實現全覆蓋。建設歷史文化展示工程示范點(村史館)22個,培育鄉土民間文化能人、文化活動帶頭人1000多人,20xx年初全縣62個村舉辦了鄉村春晚。
(五)堅持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振興。一是突出連片打造,高標準建設美麗鄉村。堅持規劃先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對全縣22處美麗鄉村示范片區(每個片區含4-6個村莊)進行重點打造,建設美麗鄉村示范村80余個,其中A級示范村達到50個,A級示范村覆蓋率12.8%;緊緊抓住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高標準建設新型農村社區,目前全縣已建成新型農村社區55個,合并村莊269個,涉及人口8.2萬人,復墾土地約1.8萬畝,節余掛鉤指標1.4萬畝。今年正在實施的增減掛鉤項目43個,合并村莊196個,涉及人口8.4萬人,可復墾土地2.3萬畝,節余掛鉤指標1.7萬畝。同時對具有文化特色的村因地制宜打造,聘請了北京綠十字規劃公司,進行高標準規劃建設,以舊修舊,把農村建設的更像農村,以不同風格努力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二是突出問題導向,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以“清潔村莊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著力解決村莊環境臟亂差問題,全面推行城鄉環衛一體化和垃圾分類工作。目前,全縣22個鄉鎮(街道)配建保潔隊伍,城鄉全天候不間斷保潔、生活垃圾隨產隨清,垃圾日產日清,衛生保潔實現城鄉全覆蓋。鎮駐地已建成污水處理站9個,新型農村社區建成污水處理站18個。全部完成20xx年全縣4500戶改廁任務。三是突出統防統治,大力開展污染源防治。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化肥使用量連續三年負增長,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2%,畜禽糞便處理利用率達到88%,污水處理利用率達到60%,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0%,糞污處理設施配建率達到90%。大力推進“綠色革命”,完成植樹造林5.1萬畝,新增省級森林鄉鎮1個、森林村居4個,全市創建森林城市現場會在我縣召開。大力推進水源地綜合整治,全面推行河長制,三級河長定期開展巡河行動,水治理體系不斷完善,全市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現場推進會在我縣召開。
(六)堅持黨建引領,推進組織振興。一是突出激勵保障,促進干部群眾干事創業。大力實施“頭雁工程”,對全縣502個村黨支部進行了評星定級,評定出五星級黨支部92個,四星級黨支部240個,三星級黨支部141個,二星級黨支部25個,一星級黨支部4個,評選二星級“頭雁”書記7名、一星級“頭雁”書記37名,參照試用期公務員落實經濟待遇,7名二星級“頭雁”書記月增資915元,37名一星級“頭雁”書記月增資300元,激發村級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二是多舉并措,持續壯大經營性村集體經濟。大力發展經營性村集體經濟,鼓勵引導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帶頭創業興業,通過發展村級合作經濟組織、利用招商引資政策、優化配置生產要素、依托龍頭企業和主導產業、發展二、三產業實現、對接市場需求、利用“互聯網+”等方式實現集體經濟增收。目前全縣所有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3萬元,60個村突破10萬元。
【鄉村產業振興匯報材料】相關文章:
鄉村產業振興的匯報材料(精選9篇)11-17
鄉村產業振興匯報材料(通用5篇)11-18
鄉村振興的匯報材料11-18
鄉村振興匯報材料11-19
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匯報材料(精選5篇)11-22
鄉鎮鄉村振興匯報材料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