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科學活動教案合集五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大班科學活動《神奇的鹽水》老師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從幼兒常見、熟悉的現象沉浮入手,引導幼兒主動地參與學習,親歷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使每一個幼兒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一、材料選擇合理有效
科學活動中的材料投放與幼兒的興趣有著相互的密切作用。材料投放得好、投放得巧,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探索欲望,滿足幼兒興趣的材料能促進幼兒的思考。此活動我們嘗試了多種材料,如小番茄、山芋、萵苣這些材料在鹽水中很容易浮起來,對鹽越多浮力越大,很難讓孩子感知,而土豆塊雖實驗現象也是比較明顯的,但由于是切開的很容易吸收鹽份,浮起來的土豆塊吸收鹽后又會沉下去,這里面的知識很多,對孩子來說不易理解,反而會讓孩子混肴。最后我們選擇了葡萄,葡萄的色、形對幼兒更具誘惑力,更重要的是實驗操作結果明顯。能幫助幼兒發現實驗現象,了解科學知識。其次提供水的多少、勺子的大小都不能隨意,這樣才能體現科學活動的科學性和嚴謹性。因此材料的準備不容忽視,幼兒的興趣主要來自于材料,幼兒的發展更依賴于對材料的操作。材料的投放是一門藝術,如果能巧妙的投放安全、適量和能激發幼兒探索的材料,那么科學活動一定會讓幼兒感到更精彩。
二、活動過程自主開放
老師創設了寬松的環境氛圍,積極為幼兒提供貼近幼兒生活的操作材料,多途徑的引發幼兒投入到活動中與材料積極互動,體驗發現的樂趣,激發探究的欲望。首先讓幼兒知道葡萄在水中是沉的,然后讓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說說讓葡萄浮起來的方法,讓幼兒大膽想象之后,老師又故弄玄虛的施以魔法讓葡萄在另一只杯子中浮起來,將幼兒的注意力拉到杯中的水上,這不僅為下一環節埋下伏筆,而且大大激發了孩子探索的欲望。接著進行了兩次實驗,讓幼兒在自己的探索、嘗試中發現現象,然后再揭示其隱含的科學知識。一次次的實驗讓孩子獲得了一次次的驚喜,他們在活動中充分感受到了探索的樂趣,這有助于培養孩子的科學探究精神。不僅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激發了幼兒對科學知識探究的欲望。
活動中幼兒思維活躍,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兩次實驗都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的,孩子們自主組合、合作默契。對于重點和難點的把握,老師運用了一些啟發性、開放式和遞進式的提問。所有的實驗結果及其隱含的科學知識都是和幼兒一起歸納得出的。在活動中孩子們學會了主動探索、獨立思考,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初步的科學探究精神。
三、經驗遷移激發興趣
幼兒主動探索獲取相應的科學經驗后,將話題延伸到自然界的現象中(死海之謎),讓幼兒了解更多與此活動相關的科學知識,拓寬幼兒的知識面,滿足幼兒對知識的渴求。活動結束時,教師又將幼兒的探究活動引向深入。一是材料的遷移(葡萄—土豆),其次是大、小土豆塊在同一鹽水中的不同現象進一步激發幼兒探究興趣,使活動終而不止。整個活動讓幼兒親歷探究過程,培養孩子們在科學活動中的愛好、情感和態度,重在激發幼兒的發現興趣和探究欲望。最后請各位專家、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形狀、高矮等不同的桌腿其承重力不同。
2、萌發探究科學現象的興趣,體驗探究成功的快樂。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大小、形狀相同的積木塊若干,每人兩張大小、形狀相同的紙,膠棒、記錄紙、記錄筆若干。
2、照相機一架、電腦一臺。
活動過程:
一、 “變魔術”引起幼兒興趣:
1、師: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是什么東西變成的?還能用什么方法將紙變成其它的東西?
2、教師告訴幼兒今天用兩張紙來做一個只有一條腿的桌子,比一比看誰的桌子放的積木多,并用記錄筆將所放的積木塊數量記在記錄紙上。
二、幼兒探索:
幼兒嘗試用兩張紙做成不同的桌子,往桌面上放積木塊,并做記錄。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并拍照。
三、交流分享:
1、教師將照好的照片用對比的方法在電腦上再現。
2、每展示一組桌子后提問:①這兩張桌子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哪個積木放的多?②兩張一樣的桌子、為什么一個積木放的多?一個積木放的少?
3、教師小結:桌腿粗、桌腿矮、積木放的多,積木交叉擺,擺放的塊數多。
4、鼓勵幼兒做出承重力更大的桌子。
四、發揮創造:
1、幼兒再次探索,根據原有和剛剛獲得的經驗,做一個能放更多積木塊、更穩定、更結實的桌子。
2、教師觀察指導,并給予幼兒一些提示和幫助。
五、觀察推測:
1、教師將桌子做好,請幼兒猜一猜能放多少塊積木。
2、教師將一筐積木放在桌子上,請幼兒觀察桌子能否承住。
3、提問:為什么我的桌子能放這么多的積木?
4、教師小結:桌腿越矮、越粗、放的積木就越多。
5、請幼兒幫助老師收拾材料,并放入活動區。
六、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繼續到活動區探索桌子的承重力。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氣氛活躍,幼兒的參與性很高,體現了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特點。在活動中注重孩子對經驗所得的表達與梳理,合作意識的培養。幼兒積極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能把操作所得到的經驗用語言準確的表達出來。但是在游戲放積木環節,材料的設置上考慮不夠成熟,所選的積木太輕,導致在了解承受能力時,幼兒不能直接,形象地進行觀察操作。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平衡"是一種常見的科學現象,在幼兒園平時的生活中也隨處可見。如"走走平衡木,玩玩蹺蹺板,自轉幾圈不讓自己摔倒"等等都是平衡現象的體現。但是,孩子對此類現象的認識多為無意識的,為了激起孩子對身邊科學現象的關注,特設計本次活動。結合子課題:區角活動中教師的介入,本活動教師通過多渠道、多形式的方式開展活動,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體驗到科學活動的魅力。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探索,引導幼兒了解兩腳重量相等,且足夠重時能讓物體平衡。
2.樂于參與科學活動,體驗嘗試過程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兩人一份鋼絲架子、大記錄表一張、鉛筆。
2.人形卡紙、橡皮泥、回形針、積木、夾子、雙面膠。
3.相關多媒體課件、視頻轉換儀。
【活動過程】
一、教師播放錄像,引導幼兒欣賞,組織幼兒討論。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雜技表演,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一個人在走鋼絲)這個人走的怎么樣?(很慢、很平穩、沒掉下來)
師:對,他走得很慢、很平穩,沒有從鋼絲上掉下來。
(環節評析:本環節教師請幼兒欣賞紙質小人走鋼絲的雜技表演,引導幼兒通過觀看表演從而發現小人是怎么走鋼絲的,用什么部位在鋼絲上走的。為下面環節的開展奠定基礎。)
二、教師組織幼兒自由討論使小人不掉下來的方法
1.教師出示小人紙片,組織幼兒探索走鋼絲不掉下來的秘密
師:這里也有一個冒險小子,他也想走鋼絲,他想嘗試跨在鋼絲上不掉下來,誰愿意來試試。(教師請1-2名幼兒試一試)
2.教師示范小人走鋼絲
師:老師這里也有一個冒險小子,他也想走鋼絲,一起看看他走的怎么樣?(教師將小人橫過來擺放,讓幼兒看的更加清楚)
3.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小人成功的秘密
師:為什么我的小人成功了,小朋友的沒成功?(幼兒自由講述)
師:秘密就是老師請了2個硬幣幫忙,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2個硬幣,請你們去試試。我們可以請雙面膠幫忙!
4.教師組織幼兒探索貼硬幣的`位置
(1)教師有針對性的請2名幼兒上臺展示硬幣所貼位置
師:一起來看看他有沒有成功?(教師擺放在鋼絲上,引導幼兒觀察)
a.失敗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b.成功了,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2)教師小結:原來成功的秘密就是要將硬幣貼在小人的腿上,增加重力,小人就不會掉下來了。
(3)師:你們成功的也和他一樣貼在腳上嗎?
(4)師:請沒有成功的小朋友趕緊改正過來。
(環節評析:本環節在上一環節的基礎上,請幼兒嘗試將紙片小人也像影片里一樣的將其跨坐在鋼絲上不掉下來,并請個別幼兒進行嘗試。但是結果都失敗了,這時教師拋出問題“為什么小朋友的沒成功?老師的成功了?”讓幼兒發揮想象,說出自己認為的可能性,最后老師再暗示幼兒:“是因為請了2個硬幣幫忙所以才成功”,這時幼兒有了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是還很模糊,到底貼在哪里才不會掉下來?這時,教師提供幼兒找尋答案的機會,提供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請幼兒進行嘗試,通過實踐得出秘密是將硬幣放在小人的左右兩只腳上讓其增加重力,從而保持平衡。本環節教師材料準備充分,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充滿了探索和求知欲望,并提供機會讓其進行探究,通過幼兒的自主探索,從而發現秘密,比教師直接告訴他們答案更有意義,對于沒有貼對的幼兒教師也給予他們改正的機會,讓每個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三、教師出示多種材料,引導幼兒思考
1.教師出示記錄表,引導幼兒觀察
(1)師:現在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一起看看有什么?
(2)師:想想這些材料能不能幫助小人穩穩地快坐在鋼絲上不掉下來?
你們覺得XX能不能成功?(教師在記錄表上進行記錄)
2.教師引導幼兒第二次探索多種材料成功的方法
(1)師:到底能不能成功,請你們用桌上的材料想辦法讓小人穩穩地跨在鋼絲上。(幼兒操作)
(2)教師依次展示4種材料的探索結果。
①【橡皮泥】
師:現在我們來看看橡皮泥的情況,他有沒有成功?
教師小結:原來,要想讓小人平穩的跨在鋼絲上,左右兩只腳上的橡皮泥必須用的一樣多。
②【夾子】
師:現在我們來看看夾子的情況,他有沒有成功?
師:你在實驗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困難?
小結:原來左右兩邊夾得夾子數量一樣時,小人就能平穩的跨在鋼絲上了。
③【積木】】
師:現在我們來看看積木的情況,他有沒有成功?
教師小結:原來,要想讓小人平穩的跨在鋼絲上,左右兩只腳上的積木必須一樣多。
④【回形針:】
師:一起來看看,請回形針幫忙的有沒有成功?看看他是這么做的?
師:為什么兩條腿上是5個的時候還是沒有成功?(幼兒自由回答)
師:請小朋友看老師這樣做,能否讓小人平穩的跨在鋼絲上。(教師不說直接做——老師在這條腿上加一個,另一只腿上也加一個。)
(若不成功繼續···)
教師:現在成功了嗎?為什么呢?
教師:為什么剛才兩條腿上都是5個的時候沒有成功,現在成功了?(又增加了回形針)
教師:是不是在一條腿上增加?(兩條腿上都要增加)
教師小結:原來,5個回形針的時候兩條腿上的重量太輕了,當老師增加回形針的時候,兩條腿上的重量就足夠重,小人就能跨在鋼絲上了。
(4)教師播放課件進行小結
教師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發現要想讓小人平穩的跨在鋼絲上首先:1、把物體放腳上;2、放的東西要一樣重;3、如果太輕了,必須增加質量。這樣才能讓小人平穩的跨在鋼絲上。(同步的演示課件)所以這些材料都能成功。(教師在大記錄表上統一記錄)
3.教師請失敗的幼兒再去試一試,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師:現在請沒有成功的小朋友改正過來。
(環節評析:本環節,教師提供了多種材料,請幼兒分組進行探究,和集體操作相比,分組既能節省時間,且更有針對性,有利于突破本活動的重難點部分。利用記錄表,師幼集體進行猜測和記錄,使沒有參與到其他材料操作的幼兒也知道實驗結果和原因。最后的小結部分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讓幼兒直觀的認識到使小人平穩跨坐在鋼絲上的條件,使得抽象的理論形象化,便于幼兒接受。)
四、教師組織幼兒帶領小人進行走鋼絲表演
教師:現在,冒險小子邀請成功的小人參加走鋼絲表演,我們一起來吧!
(環節評析:這是個延伸環節,讓幼兒體驗到制作和游戲的樂趣,切合本次活動的主題。讓幼兒真正體驗到在玩中學、做中學的道理。)
五、教學反思
本活動,從課堂效果來看還是不錯的,但是在用時方面有點過長,在幼兒分組操作的環節,時間應該控制一下。在提要求的時候語言可以再簡潔一點,活動中幼兒對于貼硬幣以及后面的分組探索積極性很高,都能積極的投入操作實驗。本活動最難的難點是回形針,因為它很輕很小,要想讓它成功,不僅要在腳上增加重力,而且增加個數還必須足夠多、足夠重,這與其他操作材料有所不同,其他材料都增加到2個即可平衡,但是回形針至少是5個以上,這樣的操作對于沒有耐心的幼兒是一個挑戰。所以教師在該環節應多加的引導,在本次的教學中我的引導還不夠,需要更多的引導幼兒。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認識紅、黃、綠的顏色,并且看顏色標記給物體進行分類。
2、樂意參加活動,并體驗樂趣。
活動準備:
1、布置場景:長滿蘋果大樹
2、紅綠黃籃子各一個,錄音機,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觀察提問,情景導入
師:“蕾蕾們,你們看這里有什么呢?恩這里許多是蘋果,這些蘋果長在三棵蘋果樹上。今天,李老師要請你們摘蘋果,誰想先來摘呢?””
師:“你摘了一個什么顏色的蘋果?”
幼:“紅色”
師“還有什么水果也是紅紅的?再請個小朋友來摘,這次請你摘與這個顏色不一樣的蘋果。”“她摘了什么顏色的?”
幼:是綠色的。
師:“什么水果是綠綠的?再請一個小朋友摘一個與這兩個顏色都不一樣的蘋果。”
師:你們想想看,什么水果是黃黃的?
二、出示籃子,演示找家
師:“我們把摘好的蘋果放到籃子里,你們說說看,這三個籃子是什么顏色的呢?”
幼:一個籃子紅、一個籃子綠 一個籃子是黃色的
師:紅籃子說她是蘋果寶寶的家,綠籃子是綠蘋果寶寶的家,黃籃子是黃蘋果的家,那你們說,紅蘋果應該放在哪個籃子里?綠蘋果呢?還有黃蘋果呢?”
教師請個別小孩子來放,邊放邊說:“紅蘋果放到紅籃子里,綠蘋果放到綠籃子里。黃蘋果放在黃色的籃子里。”
三、動手操作,蘋果找家
師:“現在,請孩子們來摘蘋果,聽清老師的要求,摘一個蘋果,然后放到籃子里。(重點:每個人只能摘一個)
活動延伸:
師“孩子們都把果園里的蘋果摘下來了,你們的蘋果都找到家了嗎?
幼:找到了。
師:我們摘了這么多的蘋果,你們想嘗一嘗蘋果的味道嗎?我們回教室去嘗一嘗吧。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常見的橋的類型、特征及用途。
2、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和動手構建能力。
3、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常見橋梁圖片兩幅。
2、從網上下載的各種不同橋梁圖片資料若干,電腦一臺。
3、積木(每組兩籃),作業紙每人一張。每人從家帶來的小紙盒兩個。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出關于橋梁的課題,了解幾種常見橋梁的類型。(斜拉橋、拱橋、立交橋)
2、用電腦演示各種橋梁的圖片,請幼兒說出這種橋梁的類型。也可讓幼兒自己操作鼠標調出各種橋梁的圖片,并說出其類型,從中認識“梁橋”和“升降橋”。可讓幼兒根據圖片提出問題,由幼兒和老師來共同想辦法解決。
3、請幼兒分組用紙盒和作業紙(隨意折成各種形狀)搭成紙橋,用積木來測橋梁的載重。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4、組織各組幼兒開展自制紙橋的承重試驗,激發幼兒不斷嘗試新方法的欲望和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課評:
1、活動較成功。能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生成活動。
2、教學資料準備豐富、充分,能從多種渠道獲取資料。
3、讓幼兒自己嘗試解決問題。
4、注意驗證幼兒的實驗結果,及時指出普遍存在的問題。
5、
幼兒個別指導不足,指導應更加細致。
【關于科學活動教案合集五篇】相關文章:
關于科學活動教案合集6篇05-29
關于科學活動教案合集10篇05-23
關于科學活動教案合集8篇05-07
關于科學活動教案合集7篇04-26
關于科學活動教案模板合集六篇05-26
科學活動教案05-26
關于科學活動教案5篇06-04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合集10篇05-29
科學活動教案范文合集六篇05-28
科學活動教案模板合集九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