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送教下鄉活動總結
一次精彩紛呈的活動結束了,這次活動讓你有什么啟發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活動總結吧。但是活動總結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關送教下鄉活動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送教下鄉活動總結1
12月5日,在區教育局教研室李偉主任的帶領下, 呂冬梅、馮璐、馬銀琴、鄒建華四位名師來到我們沙土中心小學,在我校進行了教學活動和學科交流活動。參加此次活動的除了我們沙土中心校的老師外,還有安興中心校、皇鎮中心校的老師。按照我校的安排,我們組織教師認真聽課,并結合聽課情況在課后進行及時研討,聽課教師對這四節課感觸極大,收獲頗深,研討氣氛熱烈濃厚,特別是數學教師呂冬梅和英語教師馬銀琴的課后交流,給聽課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校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一、教學活動情況:
呂冬梅老師執教的三年級年級數學課《分數的初步認識》,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探究的積極性,自主探究意識濃厚,學生人人動手,積極參與,整個教學過程流暢,教學環節齊全, 時間分配合理,教學效果顯著。
馬銀琴老師執教的五年級英語課《Unit4 PartA Let’talk》,教態大方,教學手段靈活多樣,別具一格,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設計了一堂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學。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輕松的氣氛中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鄒建華老師執教的二年級體育《跳躍和綜合練習》,課堂上教師語言規范,有激勵性,教學環節銜接緊密,游戲生動有趣,教學效果明顯,特別是鄒老師的課堂親和力令聽課老師深感佩服。整節課都是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度過,學生既學到了體育技能、又愉悅了身心。師生關系融洽,課堂氣氛活躍,充分體現了年輕骨干教師極強的組織教學能力,展示了優秀教師的高超的教學技能和教學水平。
馮璐老師執教的五年級信息技術《認識計算機》,馮老師在課堂上注意引發學生學習電腦的興趣,在新授當中做了多媒體教學課件,介紹了顯示器、主機、鍵盤、鼠標、音箱、打印機這些電腦主要組成部位的作用和特點。讓學生聽完自己總結。在課件當中,馮老師采用圖像、聲音相結合的方式。在圖像上,用到了卡通圖像,學生在看到這些圖像時,都瞪大了眼睛,非常好奇;但在聽到了以兒童化、第一人稱配音的聲音時,又都聽得非常認真。總結時,學生們都爭先恐后,說得非常好。課堂教學取得了圓滿成功。
二、我們今后努力方向:
1、我鎮教師今后要認真鉆研教材,加強自身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把握教學目標及知識點、重難點,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嘗試實踐,把優秀教師的課做為一面鏡子和自己對照,在實踐反思中不斷提高自己課堂教學水平。
2、多進課堂聽課,評課,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加強交流、討論,形成研討的氛圍。在聽評課中找漏洞,彌補自己教學的不足。
3、教師要拉近與學生心靈的距離。愛生是教師的天性,教師愛自己的學生,就是要真正找到學生身上的可愛之處,這樣的愛才會是發自內心,持久的。基于這一點,教師更應該不斷縮短與學生的情感距離,以滿腔的熱情關愛學生。
4、要在基本功、親和力,訓練學生上下功夫,從聽課中學生的表現來看,我們的學生見識少,膽怯心理嚴重,學生讀、說能力都需加強,因此課堂不是十分活躍,這與平時教師對學生訓練不到位有之間關系,今后這將是我們應該重視和加強的地方。
5、建立健全教學管理機制,加強教學的日常管理。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研討活動。各學科教研組要定期的開展教研活動,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為我鄉的教育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三、開展活動的幾點體會:
此次活動區教研室為我鎮各小學校帶來了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四位教師基本功扎實,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方法多樣,思維活躍。送課的同時,他們將新的教學理念,好的教學方法帶到了我校。此次送課活動如同雪中送炭,讓我鎮的老師們足不出戶,就能最直接、最深刻地感受名師的風范。此次活動深深地觸動了我們每一位老師,對我們以后更好的從事教學具有深遠的意義。
此次送教活動,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需要總結的經驗還很多,我們期待這樣的活動能堅持經常的搞下去,為我鎮教育送來更多、更新的教學方法,促進我鎮教育教學和諧、快速發展。
送教下鄉活動總結2
一、組建團隊、明確要求、精心做好送教的各項準備工作
1、組建團隊
以歷年送教骨干教師團隊為基礎,以省級學科帶頭人和教學能手為首選,市級教學名師和教學能手為補充,在縣市推薦的基礎上,初步選定3名省學科帶頭人、5名省級教學能手和3名市級教學能手為送教示范課老師,選聘臨渭區教研室物理教研員董炳文老師為示范課點評專家,負責示范課的組織、指導、檢查驗收以及研討互動活動。
2、明確要求
一是及時召開送教活動動員大會,清楚送教的指導思想、培訓思路和工作要求。
二是召開物理學科送教教師培訓會,提出送教教師每人準備兩節示范課,打造一節精品課的要求。
三是做課教師要完成示范課的教學設計和說課稿,按時上交并接受指導。
3、精心準備
一是三天內完成示范課設計的教案和說課稿交董老師審核指導;
二是要求在各自學校學科組研討并實踐,打造精品課;
三是提前一天到達做課地點,做好做課縣市的教學用具以及相關工作的協調:實驗器材、復印教材以及教學課件的試用,同時還要做好示范課教學前的最后研討:教師逐個把自己要上課的設計思想、問題探究過程、知識傳授方法、教學過程組織等進行交流研討,接受其他教師的指導,以使課更能體現示范性,體現教師和教學特色。
二、認真實踐、規范示范、積極做好學科引領工作
1、認真對待,把每一節送教課都作出特色
在送教的24節課中,不管是重復課還是新授課,教師都能認真對待,精心上課,把每一次課堂教學都作為一次新的探索,凸顯新的亮點。
2、自備器材,做好實驗
做課老師能自己充分準備好分組實驗器材,不辭勞苦,帶到做課學校,認真細致做好課堂教學分組實驗。
3、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教師、學生雙主體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深入體現新課程理念
俗話說,教無定法,從示范的24節課來看,雖然風格迥異,但是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新課程理念也在示范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實。這11位教師的課堂,充滿著生機和活力,體現著學生是教學的中心、教師是教學的主導、任務型教學、情景探究等全新的課堂教學理念,對于知識傳授來說或遷移或自然生成,絕不是灌輸,大都使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對知識重點的理解、難點的把握很有效果。恰當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重視學生學習技能技巧,思維能力訓練和學習能力培養,使學生真正得到了發展。
4、創設情境,精心做好導課示范
劉宏延老師送給學生的禮物—手影,黨納老師二戰飛行員抓子彈,周紅波、李鋒波的圖片引入等從開課就為學生們創設出愉悅的學習氛圍,提高了學生的興趣。霍西瑋老師、雷曉敏老師、李樂朋老師一節課都面帶笑容,能很好的運用肢體語言把學生吸引到自己的周圍,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孫鋒老師、賈月波老師能夠在教學中設計好的活動探究,讓學生在探究中體驗、探究中學習,真正體現除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馬小艷老師、李峰波老師雖是新手,教學基本功扎實,他們既重視過程,又重視結果。讓我們看到新生代的能力。亮點不勝枚舉。
5、注重新課程理念,落實課堂教學效果
在24節送教課上,讓人們真正感受到的是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一切教學活動的設計都是圍繞如何調動和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來進行的,老師的眼中不再只是盯著一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不再只是關注通過一節課學生學到了多少知識,老師們更多是關注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增進了多少,一切的教學活動的出發點都在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6、全方位做好示范,最大限度地做好學科引領工作
一是在送教的形式上做好示范。體現在送教團隊的精神風貌上、活動的組織安排上,四節示范課、說課、互動研討交流、專家點評、學科講座。說課的環節和展示本身就帶有示范性,評課的過程也值得學習,講座的交流更是方法的啟示。
二是在送教的內容上做好示范。示范課的類型、示范課中教師的風格、教師的教學特色、個性的教學設計、創新的導課、和諧的分組學習、評價的方法、聽課的指導以及學科講座中探索物理學科教學的開放性思想,等都對受訓教師起到內在的示范性。
三、積極互動、客觀點評、充分發揮教學研討的作用
在交流研討環節,示范課教師首先介紹自己的教學設計思想,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然后是與聽課教師進行交流互動。由于教師們在課堂上認真聽了、仔細記了,結合自身教學深刻進行了反思,所以互動交流積極、熱烈,教師們能從不同角度自己的感想和認識,有的說亮點、有的說改進意見,有的年輕教師請教課堂教學的處理方式,有的說收獲等等,結果總顯得物理研討時間不夠。
董老師在點評環節從總的情況、亮點、改進建議三個方面對每一位教師的課進行了客觀評說,使我們的作課教師和聽課教師都能學習到評課的方法,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
四、學科講座、突出主題、讓評價引領教師實現開放性課堂教學
學科講座依據四節示范課,結合送教總的安排,把握課堂教學評價核心,以一節課教師“聽什么,怎么評”為引子,打開話題,具體交流了“如何設計物理課堂教學評價、物理課堂的教師評價觀、客觀全面評價學生物理課堂學習、基于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評價策略”四個內容的話題,重點闡釋了物理學科教學“基于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評價策略”,有理論、有實例,深入淺出,教師受益匪淺,受到聽課教師好評。
總之,20xx年xx市名師送教下鄉活動,通過示范、交流研討、點評和專題培訓解決了教師教學實踐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尤其是已評價的.方法手段引領教師做好課堂教學,達到了市局的要求,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和幅射作用,做到了不讓受訓教師失望,不讓做課教師失望,最終實現共同提高之目的,為我市物理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打造物理高效課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送教下鄉活動總結3
一、實現了送教者與聽課者的雙贏
本次送教兩所片小——巖頭山學校和高山坪學校,每所學校各送教3節(巖頭山學校為六年級語文、四年級數學、五年級體育,高山坪學校為五年級語文、五年級數學、五六年級合班開一節音樂課)分兩天完成,第一天送教巖頭山學校,第二天送教高山坪學校。兩所學校的所有教師參加了觀摩。送課教師精彩示范引領,課后學校教師與領導評課各抒已見,既改變過去教研課領導評課“一言堂”的局面,又讓聽課者得到參與研討。送課教師與學校領導針對困惑的問題,做了具體的指導、熱情解答,多角度、全方位為教師充電。
通過送教活動同時還歷煉了一批年青骨干教師,此項活動創造了磨練送教教師自己的機會,積累了許多借班上課的教學經驗,促進了年輕教師自身專業化的成長。主管教學的副校長z在高山坪學校,集合五六年級學生親自上了一堂示范課不但讓山里的孩子學會了音樂知識更讓所有的聽課教師得到學習加深了對音樂教學的理解,孩子們在下課后邊走邊哼張副校長所教的歌的場景感動著高山坪及工作組一行的每一位教師。作為一名研究型教師,高年級語文組長李小山老師積極投身于語文課程改革,通過不斷的學習、探索和實踐,探索出預習匯報課的教學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課后,他非常激動地說:“我想看看自己的教學思路借班上課能不能行得通”。
經實踐檢驗,他從調動學生的興趣入手,通過扎實有效的訓練,體現了開放的語文教學意識,在條件偏遠的片小,面對陌生的學生不但可行,而且效果不錯!這無疑堅定了他本人的研究信心。高年級數學教研組長z也是第一次送教下鄉。為了更好的把課上好,他認真鉆研教材、反復修改教學方案,終于上了一節原生態的、具有新理念的、基層教師能學得來的、有一定高度的示范課。體育教研組長唐國宏因地制宜開展體育活動不但把一節體育課上得很成功還把一種體育拼搏精神傳給山里的孩子們,高年級語文年級組長z、數學年級組長z精心準備并出色的完成了本次授課任務,在課堂上把自己的教學風采和良好的教學素養展現給所有的聽課教師,受到了老師們的嘖嘖稱贊。送教下片小活動為受教學校送去的不僅是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課改信息、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高超的教學技巧,更是學校領導對邊遠片小的一份關愛、一份鼓舞,并以此為平臺讓廣大教師在相互交流學習過程中共同提高。
二、提高了教學觀摩課的可信度
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有不少教師對示范課表示懷疑,認為示范課就是表演課。為此我們加強了對示范課的指導,使教學設計具有真實性、科學性、可操作性,所以送教教師不受條件的限制,不管面對什么樣的學生,不管有沒有多媒體同樣能上好課。參與聽課、觀摩的教師真切地意識到:不可一味埋怨客觀條件的差異,“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優化教學設計,充分挖掘學生自身具有的巨大潛能”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
李小山老師執教的六年級閱讀課《自然之道》,由于教師在備課時考慮周到所以教師無論面對怎樣的學生,都會喚醒學生的學習的潛能。劉冬梅老師執教的五年級閱讀課文《十年后的禮物》一課。能以由詞引領,以學定教,由課題的解讀入手,在讀了兩遍課文后由學生自己提問,如為什么十年后才收到禮物?是什么樣的禮物等?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劉老師能將學習活動緊緊圍繞學生所提的幾個問題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去學習,在學生合作中,老師深入到小組了解學生是怎樣學習的。鼓勵學生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閱讀批評,擴展學生思維空間,使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示,享受審美樂趣。能較好的做到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統一,王志剛老師根據本班的實際學情,順學而導,讓自己的教學目標達成度較高,實現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三、送教教師認識到自己不僅是教學的踐行者更是教學的研究者
送教下鄉活動,搭設了中心學校與各片小交流的橋梁,建立了中心與片小互幫互助的教研熱線,讓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教師的課程視野開闊了,教師學會思考了,教學研究意識也蔚然成風。楊小玲老師在課后反思中這樣寫到:“這節課我從學生的學情出發,設計課堂提問。教學中過難的問題,要求過高,學生難于回答,失去作答的信心;過易的問題學生學起來沒勁。只有那些學生解答起來有一定難度,但通過努力可以解決的問題才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通過課前幾分鐘的觀察,發現山區的孩子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就及時調整了教案,讓學生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再結合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表現,敏銳地發現、靈活的設計一些學生解答有難度,但又是可以解答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提問的效率。在體現師生互動方面配合的比較突出,注重了對學生能力的訓練和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在今后的教學中還需加強學習,摸索出更適合學生理解掌握的教學技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樂學、愛學、主動學。”活動后教學副校長張景慧、教科室主任譚華林、副主任王必早從課堂教學模式、課標的體現、動態教學的生成、課堂實效性等方面進行了點評,啟迪了教師的思維,提升了教師專業化水平。教學副校長張景慧在評課中說道:“來送教的骨干教師都是學校的培養加自己平時的學習而成長起來的,希望各位教師在今后多學習、多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得與失,讓自己的業務能力,教學水平更強。教科室主任譚華林在評課活動中對各位送教教師的課給予了高度評價,他不無感慨地說:“在這次活動中要感謝陳仕國校長對活動的大力支持與高度重視,感謝張景慧副校長親自上示范課來推動一線教師工作,給他們以信心、力量和鼓舞”。
四、送教教師的現身說法使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不再抽象
送教下片小充分發揮了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專業引領作用,讓這些土生土長的“實踐專家”現身說法,激發了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師之間的溝通,使教師在學習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教學語言的同時,逐步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地及時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專業知識結構,努力轉變和改進教學行為,以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李小山老師執教《自然之道》,讓教師真切地感受到了如何“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如何在“實現師生與文本的對話”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提高了認識。抽象的教學理念轉化為看得見,感受得到的教學行為。王志剛老師以尊重兒童個性、活躍兒童思維著稱。他送教四年級《筆算乘法》一課時,他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注重學生前后知識的聯系,觀摩者不約而同產生共鳴:“在王老師的課堂上,根本就區分不出誰是學困生”,體現了新課程的重要理念。本次送教下鄉為廣大山區教師提供了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育理念的發展空間,實踐證明送教下鄉活動是提高偏遠地區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最便捷、最迅速、最有效的培訓方式。
五、因地制宜開展送教活動凸顯實效性
由于地域差異,中心學校與片小的教育資源不盡相同,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幫助基層學校解決實際問題,是教科室開動腦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一個內容。本次語文、數學和綜合學科認真篩選送教骨干教師,我們不是簡簡單單的上一節課就草草了事。在送教之前,骨干教師要做充分的準備,并針對具體的送教地點,做出相應的教學設計,不用多媒體,而且在教學之前,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用教師看得見、摸得著的、學得來的方法,為教師提供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上的支持。陳仕國校長在活動總結中對兩所片小的所有教師提出了殷切希望:本次送教活動只能以點帶面給所有聽課教師一個相互學習的機會,希望能給各位今后的工作有一點啟示,一點幫助,活學活用,更期盼兩所學校教師讓我們不虛此行!在課堂教學方法中有所突破,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以上只是市浦中心完小送教下片小活動的幾個側面,隨著我校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深入,教科室成員將繼續轉變觀念,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充分利用我校現有的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把基層學校的需要作為我們教研的工作目標,及基層所急,送基層所需,以切實提高我校教師專業化水平,以優質教育資源為依托,促進我校教育的全面發展。
送教下鄉活動總結4
為充分施展新一輪(20xx—2020年)廣東省中學名教師工作室的師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完善城鄉教導相互聯動和匆匆進機制,晉升鄉村子學校教師的教導教授教化才能,在廣東省教導研究院教研員楊計明和韶關市教導研究院教研員梁志榮等多方領導的鼎力大舉幫忙下,XX工作室一行共16人于20xx年12月13日至16日組織開展了到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和南雄市的送教下鄉運動。本次運動的內容主要分三類:初高中的同課異構研討、專題研討和經驗交流、植物分類學專業學習和華南虎滋生馴養參看學習。下面就運動內容進行簡明扼要的介紹。
一、初高中的同課異構研討
本次同課異構課分手在韶關市仁化實驗中學(初中)和韶關仁化中學(高中)進行,講課的內容及講課支配如下表:
郭建瑞先生在設計《接受作用》時,對課本進行了處置懲罰,由本來教參中設計的兩個課時改成一個課時完成。環抱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條件這個重難點,郭先生設計了多個環節來進行突破:第一個環節是通過掛圖來進行觀圖闡發條件,第二個環節是通過對燒苗現象的闡發鞏固條件,第三環節通過糖拌番茄再考察同學對這個知識點的控制環境。在問題的設計方面,郭先生一針見血,然則層層遞進,例如,通過察觀到水少了的現象,設問水去哪里了?如何來說明這種現象?郭先生應用了多種教授教化手段,例如掛圖、實驗察觀、小組互助等不僅深深吸引了學生,也培養學生了的察觀才能、闡發問題的才能、閱讀才能、表達才能。
葉秀球先生通過讓學生回首《接受作用》第一課時的內容進入第二課時的講授,本課時的重點是無機鹽的接受和對植物生長的緊張性。葉先生主要通過設計問題串引導學生層層深入思考和理解無機鹽對植物的緊張性,并結合仁化縣是種植縣的實際,讓學生明白學好本節課對本身生活和將來工作的緊張性。葉先生扎實的語言駕馭才能和講堂掌控才能值得我們學習。
鄧彩霞先生的通過板書教授教化目標,使教授教化目標異常明確,并牢牢環抱本節課的教授教化目標展開教授教化。鄧先生對每個緊張知識點都設計了問題串,而且問題的設計異常相符當地學生的思維程度,既能激發了學生思考的熱情,又很好引導學生從不合角度闡發教授教化內容,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才能和表達才能。鄧先生的語言精練,板書異常工致有層次,可以觀出教授教化基礎功異常扎實。
梁曉敏先生在本節《種群數量變更溫習課》中,達到了以下幾個目的:一是落實講義的知識,贊助學生梳理本節課的重點知識“J”型曲線和“S”型曲線的觀點、條件、特點與實例,突破此中“λ”“K值”等相關觀點的理解與利用等難點。二是實現知識的前后聯系,與本節課相關的知識點包括誕生率、死亡率、進化、生物防治等跨章節跨模塊的知識,梁先生借助知識回首或演習講評贊助學生加以整合。三是側重培養學生的答題才能、答題規范性,進步學生的解題才能、語言表達才能。通過講練結合,進步學生的解題才能,實時關注、反饋學生在答題歷程中呈現的問題并實時矯正、點撥;通過強化學生對曲線圖的闡發,及曲線中橫縱坐標的樹立,進步學生的曲線闡發才能;通過“開仗車”等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做“小先生”等形式讓學生充分表達,進步學生語言表達才能和邏輯推理才能。四是將模型建構的措施在學習中加以利用,由于本節課涉及模型建構的知識點,因此在講堂上要體現出模型建構的措施,并加以利用。通過將模型建構的措施與實驗探究步驟進行比較,明確兩種增長曲線的數學模型是通過實驗探究獲得,進而應用模型建構的措施進行酵母菌種群數量變更的闡發,并借助板書上構建的觀點圖進一步闡明模型建構可以機動運用到平時的學習中。
縱看這些課,盡管課的內容不合,但我們可以從中領略到授課先生們的風度,并且有很多值得我們學員學習的地方,如教授教化目標如何突出、教授教化重難點如何突破、如何做到教授教化思路清晰、如何培養學生的才能等。
二、專題研討和經驗交流
本次送教下鄉運動除了進行了同課異構外,我們還舉辦了多個不合內容的專題講座,而專題理論講座是集中辦理教師教導教授教化思想看念的緊張形式。我們在本次運動中開展了以下的專題研討和經驗交流:
楊計明教研員的講座主要分兩部分,一是教師專業成長偏向、道路,二是基于科學核心素養的教授教化設計。楊先生覺得教授教化設計應以學生為本,設計可以從學生的介入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情緒狀態等方面斟酌;另外,還得斟酌教授教化設計的“時空看”和“質能看”,即要給予學生成長科學思維的光陰、給予學生成長科學探究的空間、給予學生形成生命看念的物質、給予學生加強社會責任的能量等。
梁志榮教研員針對韶關初中實驗的開展實際環境,覺得在新中考下教師首先要看重生物實驗教授教化,因為生物實驗是生物學的緊張構成部分;其次,積極做好初中生物學實驗教授教化的籌備工作,根據課標,明確考試內容,并且盡早盤點本校現有的實驗器材是否足以滿足教授教化,如果不敷,盡快上報學校要求學校購買,而且作為生物教師必須純熟控制每一個實驗的操作技能;第三,創造條件、因陋就簡地開展生物實驗教授教化,可以采取分類整合、螺旋推進、用好資源、減負增效等策略。
鄭曙爍先生從微課制作、整合課例、資源庫扶植、自制教具模型等方面為我們介紹了如何進行中學生物教授教化資源與信息技巧整合。此中鄭先生談到,目前市場上的教具陳腐,很難找到適合好用的教具,他想到應用3D打印機設計教具,并且考試測驗做了一些教具,后果很好。這讓人印象深刻,值得考試測驗和推廣。
梁劍章先生注意介紹了科組校本課程研發和課題引領與配合發展。此中科組校本課程研發的思路是學科角逐與校本課程研發并進,培養教師和學生的立異精神以及學科素養,一是通過社團、選修、學科角逐,培養立異精神,拓寬學生的生物學視野,二是通過校內一系列的角逐培養學生的思維,如高一寒假的講義重點插圖創意臨摹比賽,高二的知識網絡構建、高三的生物思維導圖比賽等。
薛艷芳先生獲從什么是獲取信息才能、解答獲取信息試題的措施、培養獲取信息才能的策略等三個方面講述獲取信息才能的培養。此中,薛先生覺得解答獲取信息試題的措施可以分步進行:第一步是斷定信息題,提醒本身信息題的題干篇幅往往較大,信息題往往是區分度很大的試題,值得你慢下來好好作答;第二步是息種類不合,處置懲罰的措施也不一樣,如果是翰墨信息,而且翰墨多內容繁雜,則可以進行信息轉換,換成簡圖或流程圖,如果是圖表信息,則可以進行變量闡發;第三步是新信息要與課本考點結合進行解答試題。
【有關送教下鄉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送教下鄉活動簡報12-10
送教下鄉活動總結(通用11篇)01-12
信息技術學科“送課下鄉”活動總結01-22
送教下鄉個人總結范文03-21
下鄉義診活動總結04-24
名師鄉村工作室送教活動工作總結01-19
春節公益送對聯活動總結03-03
三下鄉活動個人總結09-30
三下鄉活動調研總結01-19
端午節送香囊活動總結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