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校教研活動領導講話
學校教研活動領導講話1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上午好!踏進美麗的、人文的、聞名大江南北的新城關中學校園,我立刻聞到了幽幽的丹桂清香,聽到了莘莘學子瑯瑯的讀書聲,更感受到了濃濃的學術氛圍。今天,縣教育局領導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切磋的平臺,真可謂機會難得。在此,我謹以天城中學語文教研組長身份,就初中語文教研教改的具體做法,如何整體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等方面向大家作簡要匯報。班門弄斧,不足道也;拋磚引玉,實為目的。不足之處,還望領導、老師批評、指正。
高舉“三步三主”旗幟,提高課堂藝術
語文教學需要改革,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不合時代要求,這是每個語文老師的共識。但具體如何操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天城中學近幾年,乘改革之東風,借他山之石,摸索創造出一套符合本校實際,有章可行,行之有效的獨特教學法——三步三主教學法。
何謂“三步三主”,就是課堂結構分三步:自學達標——點撥構建——拓展升華。“三主”是指第一步自學達標環節,以學生“懂”為主旨;第二步點撥構建環節,以學生“會”為主導;第三拓展升華環節,以學生“通”為主線。在教師有效的指導下,讓學生會學習,并隨著年齡段的增長變成完全的自主學習者,提高學生終身的學習能力。
自天城中學開展“三步三主”教學法以來,教師們備課認真了,輕松了,學生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氣氛活躍了,效果也增強了。比如,我在教學《烏篷搖夢到春江》這一課,按三步三主教學法作如下教學設計,供同志們參考。
一、導入
1、富春江奇山異水畫面
2、名句朗讀
二、自學達標
1、正音、識詞
2、默寫(書中引用的詩句)
3、全文的文眼是(標題)
全文以為線索,先寫夢的產生,次寫夢的實現,再寫夢的展示,最后寫夢的感受。
通過自測,激勵學生課前預習,老師明白學生懂得了什么。
三、點撥構建
1、學生讀課文,領悟文章的結構美。
題目:文眼線索:夢
結構:五想奇想、我想、我再想、我還想、我又想
2、學生再讀課文,領悟文章的內容美、情感美。
問題設計:①富春江的自然美,美在何處?②除了自然美,還寫了富春江的什么美?(人文美)不寫行嗎?(水美、山美、人更美)。
3、學生再默讀課文,拿筆品析文章的語文美。
①引用美(讓學生自己解決)
②節奏美(也讓學生自己解決)
③含蓄美(教師先示范,學生再自己品析)
教師:烏蓬搖夢到春江,“搖”字妙在何處? .
學生:自由發揮(閃、綠、豐)
這一個環節讓學生學會如何欣賞寫景散文,達到“會”的目的。
四、拓展升華
我們崇陽山清水秀,為何不能名聞天下?
我們這一代人能為崇陽的崛起做些什么?(增強學生對家鄉的自豪和責任感)
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達到“融會貫通”升華的目的。
總之,“三步三主”教學法,簡化了教學流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性,可謂“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
回顧過去的一年,我們深入開展教研教改,穩步推進“三步三主”教學法。把教研活動落實到實處,教師人人參與。具體地說,分四步實施:第一步,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帶頭主講示范課;第二步,教師人人參與講過關課,由評委給講課老師評分;第三步,對示范課及過關課進行評課;第四步,講課教師結合各自講課、評課情況,寫好教學后記。
“三步三主”教學法正經貫徹到每一堂課,教師課堂教學水平得到提升,在潛移轉化中,學生能力逐步提高。
做好三個統一,中考一定勝利
關于如何整體提高語文這門學科的學生成績,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也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初一、初二除了提高課堂藝術外,還要注重夯實基礎知識,不要怕丑陋,只要有效就行。比如,字詞正音、書寫,可以用孔子的方法即“溫故而知新”。在此,我就重點談談天城中學初三語文組在這方面如何做的。
如果說中考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那么中考就是一場持久戰,中考就是一場攻堅戰。要打贏這場戰爭,教師需要敢于付出的勇氣,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需要眾志成城的合作。在豐收的九月,回顧前一年來的奮斗歷程,我們初三語文組主要是作好了如下工作:
一、統一了思想。“三個臭皮匠能抵得上一個諸葛亮”,面對中考我們摒棄了“各自為戰”的陋習,選擇了走精誠合作的道路。今年中考,天城中學每班取總分前35名應屆生參評,我們初三語文年級平均分為85分,班與班之間相差不大。拿我任教三(9)班來說,平均分為86.5分,選總分前十名計算,語文平均分為95分。事實證明,我們初三語文組走的是一條正確的道路,一條光明的道路,一條勝利的道路。
二、統一了步調。我們統一了教學目標,統一了教學重難點和關健點,統一了課時分配和進度,統一了基本作業的.布置,訓練和活動;統一了單元測試及其它考試。做到了五個統一,實際上就是落實了集體備課,真正發揮了集體的力量。當然,統一不是剝奪個性,我們初三語文組是在大的方面,方向性問題上統一,具體實施每班可依據各自實際情況,靈活操作運用。這樣,既保證了前進的方向,又發揮了個體的積極性,集體與個人比翼雙飛!
三、統一了行動。我們腳踏實地,勤奮務實。我們除了認真上完新課外,還針對我們咸寧市中考特點,根據本校實際情況,采取了許多針對性措施,語文課與其它學科特點有所不同,到了初三開學,學生基本上就可以做中考模擬題了,如果等到初三下學期再來做,從時間上,從適應度上來講,都來不及了。因此,初三上學期我們就開始做20xx全國各地中考題,力求讓學生做的每一道題都有份量,力求讓學生盡早適應中考題型。粗略統計,我們前后大約做了30余套中考試題,包括作文在內,而且我們做了必改,改了必講,講了必省。另外,我們還有選擇性地做了來源于前幾年的全國各地中考題中各種文體閱讀題,約三百來道。以學生的話就是“近八年中考題,我們老師一網打盡”。我們還依據中考作文題型,精選了各類作文約50余篇,印發給學生,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揣摩,比較自己的不足。(不謙虛地說,其中有話題與今年咸寧中考作文在內容上神似。我們達到了這樣的共識,我們不能捕捉到作文的原題,但我們可以找到作文象限。)另外,我們還積極利用各種渠道搜集中考信息。總之,我們相信,勝利的果實是長在勤奮的樹上的。
誠然,我們的教學因種種因素,不可能盡善盡美,我們身上還存在著諸多缺點,比如:功利性、應試性教學色彩濃了一點,對差生的關注少了一點,有時走的彎路多了一點但我們愿意在局領導的正確領導下,進一步完善“三步三主”教學法,發揚優點、克服不足,在學習中進步,在團結中奮進,我們相信崇陽明年的中考成績會更輝煌!
謝謝大家!
學校教研活動領導講話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上午好。首先向為此次活動給予支持和幫助的付莊鄉中心小學和相關班級的師生表示感謝。其次,此次上課的兩位教師為了將較為滿意的一節課奉獻給大家,他們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法,認真編寫教案,虛心向他人請教,反復進行試上,對于他們所做的努力,在這里也一并感謝。
現在,課程標準難了,而且多了些不確定性;教材活了,而且多了些兒童生活世界里的質樸。不只是簡單灌輸達不了標,而且體驗一番“眾里尋她千百度”的探究功夫,還拿不準是否就是達了標。因此,就有人以舊思維駕馭新課程,把探究的、討論的、開放的內容改造成確定的,把靈動的、生活的、游戲的內容改造成可灌輸的,硬是把新課程納入自己的舊經驗,讓孩子們的活力蜇優于自己的權威,這是換藥不換湯,或者說是換了新內容的舊課程。為此,教學依然保守,教師依然勞苦,孩子們就依然“像被釘在桌子上的蝴蝶,無奈地伸展著獲得了些無用知識的翅膀”。
此次開課的兩位教師,,想通過此次活動的開展,力圖讓大家從中尋得些思考,在摸索中前進。為了讓大家對新一輪課改了解得更多一些,今天我就新一輪課改中的有關問題談一談。
一、教師在新課改中角色的取向:
1、傳統上:對教師早有較明確的角色定位。《師說》中:“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就是最好的體現。
2、近現代有三個比喻:
①教師是園丁。
其本意是要表現教師要像辛勤的園丁那樣對學生關愛、關照,其另一任務是“修枝剪葉”,其最終結果是扼殺個性,造成千人一面。我們認為,教師不應是像園丁那樣修修剪剪,最重要的是如何讓學生個性得到全面、充分和自由發展。
②教師像蠟燭。
此比喻表現了教師的奉獻精神,教師在作出奉獻的同時,也犧牲了自己。在現代社會,要求教師具有健康的體魄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要求教師尋求各種機會及時“充電”,使自己成為“長明燈”,以趕上社會經濟和先進技術急劇變化的要求,教師應成為“長流水”。
③教師似春蠶。
這一比喻在展示自然界美好事物的同時,也“作繭自縛”了,缺乏進取意識和創新精神,更不符合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要求。
3、有人把教師分成五個層次:
教育家——大教師——教書匠——以教謀生者——誤人子弟者
(陶行知等)(于永正等)
4、優秀教師的基本特征:
①應該成為其主修專業、教育專業的學者;
②必須是懂得如何教育才有成效的教學者;
③能掌握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善于與學生進行交往的人;
④教師品格皆為學生的表率,是示范者。
5、對教師的一個評判標準(教學上):
①平庸的教師:傳達知識。
②水平一般的教師:解釋知識。
③好的教師:演示知識。
④偉大的教師:激勵學生去學習知識。
6、有效教學取決以下要素:
①精通本學科基礎知識和背景;
②科學的教學設計和合理的時間分配;
③充滿激情的教學態度;
④照顧不同水平的學生;
⑤注意傾聽學生的需求;
⑥創設愉快和諧的課堂環境;
⑦講解聯系實際生活;
⑧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等。
7、教師角色的轉換:
①從單一角色轉換為多重角色(教師、長者、朋友、學生等);
②從絕對權威轉換為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促進者。
所謂組織者,通常指組織學生發現、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組織學生營造和保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等。
所謂引導者,通常指引導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圍繞問題的核心進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等。
所謂合作者,通常指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平等、尊
重、信任、理解和寬容的氛圍中受到激勵和鼓舞,得到指導和建議。
在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角色將由知識的傳授者轉化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作為促進者,一要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積極地觀察,認真地感受學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并給予適當指導;二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給學生以心理上的支持;三要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提供把學生置于問題情境中的機會,引導學生思考和尋找眼前的與自己已有知識體驗的聯系,營造一個互相合作、激勵探索、加深理解的氛圍,鼓勵學生參與活動,表達交流,并分享學生成功的喜悅。 ③從職業轉換為事業(我是重要的,我是能干的,我是快樂的。)
④從教學轉換為教學和科研相結合。
二、新課改中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
1、以往教學行為的不足:
①教學目標的狹窄化;
②教學設計的程式化;
③教學結果的短期化。
2、影響教師教育教學行為轉變的主要因素:
①教師的教學行為與教育觀念有關(有什么樣的教育觀念,就有什么樣的教育行為。);
②教師的教育行為與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掌握科學的教育策略有關; ③教師的教育行為與學校的管理、工作評估有關;
④教師的教育行為與其對學生心理行為的理解與評價有關;
⑤教師的教育行為與外界的支持與指導有關;
⑥教師的教育行為與其自身的性格特征有關(例如:對其親屬的做法往往反映到對待學生問題的處理上)。
3、目前教師教學行為透視:
表現為如下四種狀態:
①在教師的潛意識里,封閉教學的結果是基礎的扎實,開放教學的結果是學生雖然思維活躍,但是成績會下降。因此,教師意識到自己的教學是封閉的,但是為了確保考試的成績,寧可采取封閉的教學。
②教師的主觀意愿是想開放,但在教學過程中,長期習慣的行為方式,使教師不知不覺表現出一種強烈的控制意識,硬把學生拉到教師行進的軌道中。 ③教師在教學中完全放開,因為原有的平衡被打破,新的秩序尚未建立,于是教學呈現出一種無序的狀態,教師往往顧此失彼,手忙腳亂,只好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學生則被一馬放到天邊。
④新的秩序開始建立,由于教師對開放的目的性缺乏思考和認識,在教學中往往為開放而開放,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開放教學后,發現學生的成績開始下降,便對開放教學產生懷疑,于是又回到從前的封閉。
在上述這些狀態中,教師表現出要么就放要么就收的教學行為,往往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這些教學行為的背后,是一種非此即彼、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嚴重困擾著教師,成為阻礙教師從根本上轉變教學行為的主要因素。
4、轉變教師教學行為的注意點:
①教學觀念的轉變:
A、課程:課程不只是“文本課程(計劃、大綱、教科書)”,更是“體驗課程”(被教師與學生實實在在體驗到的課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識的載體,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求新知的過程,教師與學生是課程的有機構成部分和相互作用的主體。課程也即復雜的“會話”,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會話”。
B、教學:教學不再是師教生學,而是師生的交往。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學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統一。基于這一理念,課堂上的“師道尊嚴”就非要摒棄不可了。教師心目中的學生,首先是與教師具有同樣價值的人。師生關系應是平等的,教與學應是民主的,教學氛圍應是愉快和諧的。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著教師由傳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所言所行,既促進學生的發展,又促進自身的發展。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著主體的凸顯、心靈的開放、個性的張揚、潛能的釋放。這樣認識教學,教師便不會“滿堂灌”、“一刀切”、“一鍋煮”了;學生也不會聽你講、學你做,取而代之的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影響補充,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
C、目標:課堂教學目標不再是單一的知識與技能,而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立體的教學目標。這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教師的提問面明顯擴大,更大層面的學生有了回答問題或表現自己的機會;課堂教學的知識標高適度下調,學生的學習負擔得以減輕;教師對傳統意義的中差生有了更多的人文關懷。
②教學策略的把握:
A、打破封閉,走向開放(教學設計、教學過程要開放);
B、以學定教,探究質疑:在確立教學目標時,要由重傳授向重發展轉變;在教學形式上,要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即以學定教,不是以教定學);在教學流程的設計上,要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關注的重點放在向學生揭示知識形成的規律,讓學生通過“具體感知——抽象概括——實際應用”的思維過程去發現知識,掌握規律;在教學方法上,由單向或雙向的信息交流向主體式信息交流轉變,要把學生的個體反饋、學生群體間的交流,與師生間的信息交流及時聯系起來,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多方面的主體信息交流網絡。既要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風格,又要幫助學生改掉舊教育觀下形成的學習習慣。
C、有意支配,因材施教;
D、相機誘導,納入喜好。
③教學行為的落實:
A、帶著微笑進課堂;
B、能傾聽不同的聲音;
C、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
三、新課改中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轉變學習方式,要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能力,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贊賞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要積極引導學生從事實驗活動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樂于動手、勤于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由此可見,轉變學習方式實質上是教育價值觀、人才觀和培養模式的變革。
1、由被動學習到自主學習;
2、由個體學習到合作學習(傳統教學強調學生之間的競爭,缺乏合作意識,偶爾合作也只是“好幫差”,是帶有“扶貧”性質的合作);
3、由接受學習到探究學習(現代學習方式特別強調問題在學習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強調通過問題來進行學習,把問題看作是學習的動力、起點和貫穿學習過程的主線;另一方面,通過學習來生成問題,把學習過程看成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四、課堂教學的應變:
課堂教學應變是即時的、突發的,要求教師應對是當即的。
1、針對局限、片面、膚淺的認識,進行拓展和深化,通過聯想等方式,實現飛躍;
2、針對偏激的認識,通過討論等方式予以整合;
3、針對稚弱的認識,通過示范引路,在其感性認識上給予啟迪;
4、針對富有創意但又不符合情理的認識,通過搭建平臺,把閃光的部分張顯出來,不合情理的地方予以消除。
五、新課程,我們該怎樣備課:
1、切實轉變傳統觀念,為學生制定全面的學習目標(數學課程目標:“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四個方面。語文課程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
2、深入了解學生實際,為學生找準真實的學習起點:
①學生是否已經具備了進行新的學習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
②學生是否已經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學目標中要求學會的知識和技能?沒有掌握的是哪部分?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樣?哪些知識學生自己能夠學會?哪些需要教師的點撥和引導?
3、認真挖掘教材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
新教材的特點之一是:“具有基礎性、豐富性和開放性”,因此,我們在備課時要認真挖掘教材的資源,力圖呈現豐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給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維空間。具體做法是:①將教材內容情境化;②將靜態知識動態化。
4、客觀分析學習內容,為學生設計自主的學習方式:
①學生自己能學會的,相信學生——引導學生學;
②新舊知識有聯系的,遷移類比——誘導學生學;
③學生難以理解或不易接受的,動手操作——指導學生學;
④學生獨立學習有困難的,小組合作——互相幫助學。
5、充分估計學習差異,為學生構建彈性的學習方案:
①將教學環節設計成可以移動的“板塊”;
②將中心環節設計成可供選擇的方案。
六、關于語文教學:
1、閱讀教學:
第一教時:①激活情趣,引發猜想;
②放手試讀,整體感知;
③反復朗讀,確保正確連貫;
④強化對本課生字詞的認讀;
⑤有指導的課堂寫字練習。
第二教時:①復習;
②圍繞話題,選擇重點,讀中感悟,以讀見悟;
③熟讀背誦,形成積累;
④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類型:A鞏固型練習:如寫字等;B綜合型練習:如表演等;C拓展型練習:如閱讀、背誦與課文相關的詩文等;D制作型練習:如畫畫等;E探究型練習;F遷移性練習。)
2、作文教學:
“文章天下事,得失寸心知”,“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這些耳熟能詳的警語,說明了“文章”在我國的特殊地位。作文教學傳統不僅源遠流長,而且備受關注。這一方面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可資借鑒的精華,但另一方面,也是一個壓在我們背上的沉重蕪雜的歷史包袱,有待我們去蕪存真。我們無法完全拋棄傳統,去尋找一個全新的文化生存空間;但我們也不能僵化地去維持傳統,在封閉和凝固的精神氛圍中企望建設現代文明。正確的態度只能是批判地繼承,在不斷反思中推陳出新。我認為必須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①“言為心聲”:在教學實踐中應指導、鼓勵學生注重觀察,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堅持有教材但不依賴教材,有個人觀點但不強加于孩子們。
②“張揚個性”:“學習一個詞,就是給人的精神打開一扇窗;學習一句話,就是給人的精神打開一扇門;學習一篇文章,就是把人領進一番新天地。”作文本身就是用書面語言表現自我精神、抒發心靈體驗的行為,所以比技術更重要的應當是自我精神的張揚與升華。
③“放飛心靈”:想象是人類思維最美麗的花朵。《文心雕龍●神思》中有言:“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云之色”把想象的神通廣大,描敘得入木三分。無論是過去、現在、將來,無論是天堂、人間、地獄宇宙之大,蟲草之微,人們都可以任想象之翼去溝通上下五千年,去遨游世界億萬里,而不受任何時空的局限。在兒童的世界里,鳥獸語言,桌椅對話,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具體方法是:①盡情地說,理清寫的思路;②盡情地玩,積累寫的素材;③大膽地想,拓展寫的天空;④隨時地練,捕捉寫的機會;⑤多樣地評,激發寫的動力。
七、幾點建議:
1、不管哪一學科的教學,都不應失去其學科應有的本色,要注意學科特點(語.感、數感、樂感、美感),否則,就會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園。 ...
2、要善待每一個學生,關注學生的發言:在課堂上,學生的發言可能并不是教師預設的,但只要進行“二度開發”,就一定會捕捉到靈性閃耀的一面。教師要善待學生的發言,要尊重,要引導,要開發,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是一筆“價廉物美”的課程資源,關注這一課程資源的開發,就能夠解決好預設和生成的關系,并直接指向和挖掘學生的潛能。
【學校教研活動領導講話】相關文章:
小學教研活動領導講話09-06
聯片教研活動領導講話11-30
學校領導參與教研活動制度10-03
學校教研活動總結(教研室教研活動總結)08-04
學校的教研活動總結11-22
學校教研活動總結09-09
學校教研活動的總結02-01
學校教研活動制度08-02
學校教研活動制度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