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精選13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利用教師網絡學習空間,依托泉州市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將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到農村邊遠地區,采用點對點、人對人的方式進行優質資源輻射、幫扶、互動。通過網絡學習空間和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范圍,開展網絡教學教研,實現校際、學科、教師之間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二、組織機構
為統一思想,明確責任,加大對玉湖學校、藍田中學信息化建設的`扶持力度,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督促各有關學校開展工作,推動建設項目有效落實,特成立“溪安八中幫扶玉湖學校、藍田中學信息化建設領導組”,名單如下:
組長:x
副組長:x
成員:x各學科教研組長、備課組長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教研室,負責協調項目工作的落實;抓緊實施進度,并報送每季度的工作進展情況。
三、活動內容與安排
(一)工作任務
1.該項目由教研室負責,推選本校各學科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及其他部分優秀教師,共64人,按照1:1的比例與玉湖學校、藍田中學教師開展網絡教學教研結對幫扶活動;根據縣教育局的實施方案制定本校具體的輻射、幫扶實施計劃;在網絡學習空間開通之前先做好優質資源儲備等相關準備工作。
2.網絡學習空間開通之后,主動聯系玉湖學校、藍田中學教師,在個人網絡學習空間互認為好友,為對方提供本學科各種資源,或根據對方要求幫助建設新資源,開展網絡教學教研活動,實現資源共建共享。
3.謝章棋副校長負責每季度匯總、填寫《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情況表》(附件2)并報送教育局生產裝備站進行績效考評。
(二)實施進程安排
xxxx年完成本項目建設,并長期開展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具體建設實施進程如下:
二至三月份:項目啟動階段。根據教育局安排確立幫扶關系;制定項目實施方案;上報需開通網絡學習空間客戶端教師的相關信息。
七至八月份:組織有關教師參加泉州市教育局開設的暑期應用培訓;我校初中教師與玉湖學校、藍田中學教師在信息關聯基礎上,相互在網絡學習空間建立好友關系,實現資源共建共享。
九月份:組織相關8所項目學校全面應用網絡學習空間和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開展教學教研活動。
十二月份:進行回顧總結,并完善持續幫扶方案。
本項目具體工作進程實行季度報告,每季度最后一個月下旬向教育局生產裝備站書面匯報。
四、組織實施
1.要加強領導,確保幫扶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2.要加強交流,與結對學校加強聯系,建立穩定的互訪交流機制,了解幫扶工作開展情況,根據工作需要,隨時調整幫扶工作重點和實施方案,相互協調,保證幫扶工作順利開展。
3.要加大宣傳,統一思想,使教師認識幫扶工作的重要意義,主動積極地參與幫扶工作。同時,要努力克服困難,創造條件,確保幫扶工作順利開展。
4.結合本校實際,制訂本校幫扶工作實施方案并與結對學校達成協議。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 篇2
一、現狀分析:
校區是20xx年9月新投入使用的一處縣直小學,隸屬師范附小統一管理。學校按照省級規范化學校標準建設,占地50畝,建筑面積13380平方米,設計招生規模36個教學班,1620個學生席位。現有15個教學班,531名學生,36名教師全部具有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教師電腦人手一臺,均外接互聯網,所有班級均新上高標準觸控一體機和實物展臺,學生微機室一個。其他教學、辦公設備逐步招標采購之中。
二、發展目標:
1、盡快完成各種教學、辦公設備招標采購,創造高標準的信息化建設條件;
2、探索信息化條件下學校管理新模式;
3、充分發揮現代教學設備功能,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4、培養高素質信息化教學教師隊伍,創建信息化建設特色學校。
三、工作措施:
1、協調縣教育局和招標辦,三月份進入錄播室招標程序,四月份完成安裝調試。
2、和有關公司合作,安裝信息化校園管理系統,組織教師培訓,實現內部管理、家校聯系、資源整合等方面的網絡化運行。
3、盡快完成會議室、多功能報告廳設備設施的招標采購,為教學研討、交流、培訓創造良好條件。
4、邀請教育局電教站領導來校,就如何高效使用先進教學設備、現代信息化條件下課題教學改革、提高教師信息化水平等方面,開展相關專題培訓。
5、配備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先進的教育教學專業書籍,創建教師個人博客,倡導實現學習型、研究型個人專業化成長。
6、舉辦信息化建設微論壇,開展信息化教學業務研討。
7、舉辦信息化優質課評選,以賽代練,典型帶動,培養一批熟練掌握信息化教學設備的`高素質教師。
8、鼓勵教師積極參加上級信息化技能比武,學習優秀教師和先進單位的典型經驗。
9、選取部分班級,開展信息化教學改革試驗,加快學習信息技術現代化步伐。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 篇3
為進一步加快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進程,推動教育現代化,切實發揮信息技術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教學和管理的質量與水平,根據《焦作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沁陽市教育局20xx年工作要點》和《20xx年實驗小學工作思路》,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我校教育信息化應用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1、構建學校“三通兩平臺”(實現寬帶網絡班班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人人通、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營造數字化學習環境,共享優質資源,建設智慧教育。
2、實現“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全體教師人人能上“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的達標課,推出50節精品課。
3、教育管理在線平臺應用常態化。
4、提高校園電視臺節目質量,每周更新一期節目,成為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亮點。
5、學校網站能正常訪問,定期更新,成為學校對外宣傳的主陣地。
二、具體措施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1、建立FTP服務器(校級資源庫),班班通同年級、同學科及跨年級資源共享。
2、實現校園無線網絡全覆蓋。
3、裝修校園電視臺,提高錄播質量。
4、對網站進行升級改造,添加手機客戶端功能,增加《實小風景線》電子版和《網絡咨詢》兩個板塊。
(二)推進“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全體教師積極參與“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探討,人人能上“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達標課,推出50節精品課。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在市信息中心和教研室的指導下,通過骨干教師賽課,語數外各推出1至2節精品課,作為樣板課,在全校進行推廣。
2、發揮骨干教師示范引領作用,組建學校“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專家指導組,對全校教師分學科進行培訓,指導教師如何將微課程運用到教學過程中。
3、全員進行賽課,教師人人能上“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的精品課。
4、將ppt課件、微課應用和英語網絡教材的使用作為學校賽課的重要評價標準,教師上課能夠正確使用班班通設備,凡是上課時不能正確運用教育信息化技術提高課堂效率的,不能評為達標課。
5、每學期至少開展兩次微課制作大賽,并將優秀作品在網站、微信等平臺上進行展示。
(三)大力建設學校資源庫及平臺
建設一個資源充足、種類齊全,使用方便的樣本資源庫,鼓勵師生積極參加現代教育技術創新和師生信息化成果展示。
1、用好學校數字化圖書館。師生人人會登陸學校數字化圖書館,師生能夠在線閱讀,在線交流。
2、開展班級資源庫評選活動。分優秀、合格和差三個等級,并在晨會上進行優秀班級資源庫命名,實行動態管理,每兩周評選一次。
3、征集20xx年以來教育教學優秀資源活動,充實學校資源庫。
4、建立實驗小學微信平臺,人人參加微信,教師每周在微信上最少進行一次教育教學交流。
5、開展學生網頁制作大賽,篩選優秀學生網頁作品在學校網站展示。
(四)全面推進教育管理在線的運用
1、規范公文流轉。上級和學校文件、通知等必須在教育管理在線上進行運轉。
2、撰寫教學反思。教師和行管人員堅持每天寫好教學反思、工作日志。
3、每學期最少開展兩次教育管理在線平臺優秀日志、教育反思評選活動。
4、每學期開展一次信息化優秀科室評選活動。
5、優秀微課作品在教育管理在線平臺展示。
(五)提高校園電視臺辦臺質量
1、結合學校中心工作,每周確定一個主題,根據主題制作節目,實現周周有節目。
2、在教育臺指導下,增加師生DV校園、才藝秀和感動實小人物事跡展等版塊,提高師生參與校園電視臺的興趣,豐富師生的`課余生活。
3、邀請知名節目主持人到校與家長、師生代表參與校園電視臺節目制作,提高校園電視臺辦臺質量和影響力。
4、圍繞重大節日,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5、堅持每月將好的節目和新聞線索向市級以上新聞媒體推薦,提高學校知名度。
6、每周將校園電視臺節目鏈接到學校網站上,并在班會時間組織全體教師觀看,提高師生參與校園電視臺節目制作的積極性。
(六)創焦作一流校園網站
建成集學校管理、信息發布、資源共享、網絡教研、互動交流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信息化應用的綜合平臺。
1、對學校網站進行升級改造。美化學校網頁,在現有版塊的基礎上,增加《實小風景線》電子版塊和師生各類信息運用(網頁制作)版塊。
2、增加手機客戶端,實現手機快速瀏覽。
3、實現教育管理在線平臺與學校網站鏈接,所有教師撰寫教學反思或行管撰寫工作日志時,必須通過學校網站進行登陸。
4、規范網站管理,定期更新網站內容,嚴格網站工作審批程序,建立科室信息員工作制度,重要活動、新聞時效性強的工作要當天活動、當天更新。
5、每周確定一個主題,選擇優秀微視頻在學校網站上展示。
三、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成立實驗小學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領導和工作協調,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2、統籌協調,密切配合。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各級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做好相關工作,形成工作合力。信息中心要對加強對教師信息化應用培訓,確保教師熟練掌握各項教育信息化手段。各處室每周至少向信息中心上報五條信息。
3、加強監督,嚴格考核。成立信息工作專項督導組,由辦公室和信息中心參與,對各科室工作任務進行督導,對在規定時間內完不成任務的科室或責任人進行責任問效。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 篇4
為了全面推進學校教育、教學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提升廣大師生的信息素養和駕御信息技術的能力,提高學校教育信息化的應用水平和效能,錘煉學校信息化辦學特色, 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爭取學校信息化工作有新的跨越,特制定學校信息化建設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
學校信息化的一個重要領域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盡管課堂教學存在著一些與生俱來的不足與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課堂教學,或者說有意義的接受學習仍然是學校教學活動的主要方式,學生通過學校的正規課程的學習獲得必要的知識和能力是學生發展的主渠道,因此我們將積極探索學校正規課程與信息技術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時也將研究學生活動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新領域。
二、主要任務
1、進一步改善校園信息化環境,重點在網絡的管理與維護。加強班級多媒體設備的管理與使用;辦公室計算機、打印機的使用,培養教師對信息化設備的規范使用及信息化的意識,逐步提升校園信息化環境。
2、加強信息報送組織
(一)向局信息科報送的信息由各部門統一組織,領導審核,并制定相關制度予以保障。
(二)建立信息采編、審核、報送機制,報送的信息要履行嚴格的核簽手續,確保信息質量和信息安全。
(三)指定專人作為局信息科信息聯絡員人選,具體負責信息報送工作。
3、健全、完善學校現有的校園網絡、信息技術設備管理等管理辦法和制度,形成學校齊全、規范的信息化實驗規章制度。
4、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完善教師網站“我的`空間”,建設具有校本特色的網上存儲、網上交流平臺(網絡公文包),使課件管理、文件傳輸、師生交流的網絡化變為現實,提高教育效益。
5、加強對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育教學的研究,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有效整合,創建學習環境和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學習方式。
三、基本目標
1、加大硬件投入,完善校園網站,更新添置辦公設備。
2、加強軟件建設。豐富改進學校主頁并定期更新,使學校網站形成較為豐富,具有自身特色。
3、加強應用,服務教學。發揮信息技術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開展網絡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研究,提高學生的數字化技能。
四、網絡管理
1、 加強對校園網絡管理工作,完善規章制度。
2、學校經常對師生加強網絡安全教育,確保校園網網絡運行高效、有序。
五、繼續加強校園網絡的管理與維護,更新學校現有網站
學校網站經過幾年的積累,取得了很好的展示自我的效果,但在一些方面也存在著問題。本學期將進一步在學校網站如何做深,以及特色平臺如何進一步完善等方面,聽取意見,進行修改。
六、協助學校各部門開展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各項活動,推進學校信息化進程
協助各部門開展具有部門特色,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整合活動。學校各部門的任何活動,其實都是部門間相互協作的一個過程,絕對不是獨立的分支,任何一個活動都涉及到學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動,其實就是學校各部門間相互默契配合的體現。信息室在整個活動中應該積極地參謀,指導部門負責人合理選用信息技術,充分恰當體現學校的信息技術特色,全面推進學校的信息化進程。
學校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
組長:于會榮
副組長:宋旭秋、高繼杰
成員:史耀武、王孝君
趙旭紅
李春青
王曉萍
李玲
于丹洋
徐宏鳳、朱丹 董清華 李智剛 劉志萍 謝紅艷 王明紅 于相麗。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 篇5
一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信息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堅持以科學的發展觀推進信息化建設,重點抓機制體制創新;堅持服務與管理并重推進電子政務,重點抓資源整合和信息公開;不斷開拓創新,較好地實現了全縣信息化工作又好又快的發展,開創了我局信息化新局面,現將一年來我局信息化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績
(一)電子政務建設發展勢頭強勁。
一是門戶網站運行良好。今年,我局對網站的內容進行了多次更新,網站的應用能力、內容的覆蓋面、可操作性都得到了提升。截止目前,網站共發布信息近百條,收到建言獻策信息60多條,并全部辦理了回復。二是我局黨政網絡內網平臺建設穩步推進。目前,政府內網辦公系統運行良好。三是電子政務應用系統建設得到加強。為了進一步深化電子政務應用,利用統一的網絡平臺和政府門戶網站,全方位地向政府、企業、公眾提供服務支撐,將服務的實現程度、服務質量、服務效率作為衡量電子政務成敗與否的'標準,以服務對象為中心,通過計算機、電話等多種載體,逐步將服務對上延伸到縣委、縣政府;對中延伸到部門和鄉鎮;擬對下實行借助互聯網平臺提供信息。構建電子政務服務體系。
(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展順利。
我局始終把信息公開作為建立“親民”、“務實”、“高效”部門,提高行政活動透明度,保障公眾知情權的一項重要舉措,認真抓好政府信息公開的貫徹落實工作。一是完善相關制度,健全工作機制。我局明確了一名信息聯絡員,專門負責收集、整理政府及部門信息,由辦公室統一發布。二是完成了政府信息公開目錄、指南編制工作。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進一步有序規范地推進政務公開工作,我局領導高度重視,及時部署政務公開目錄和指南編制工作。在政務公開目錄編制上,按照“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的要求,把應主動公開的政務信息作為目錄編制的內容,從公開的類別、方式、時間、范圍、程序、責任部門及聯系方式和紙質、電子文本格式等方面逐一明確。在政務公開指南編制上,將各單位政務公開工作機構的名稱、辦公地址、辦公時間、聯系電話、傳真號碼等內容編入指南。
(三)信息化培訓成效顯著。
為了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政府信息公開宣傳工作,我局每月對信息管理人員進行政務信息公開與電子政務培訓同時進行培訓,每周寫出周總結,并學習信息員保密守則。
(四)信息隊伍建設得以加強。
我們在努力開展全局信息化建設工作的同時,不斷加強自身隊伍建設。一是注重隊伍素質的培養。我局始終把隊伍的團結作為一項重要職責擺在突出位置,“外樹形象,內強素質”。二是領導重視,辦公設施得到改善。政府信息化工程是一個“一把手”工程,為了爭取縣主要領導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我局領導以“提供網上信息為領導服務”為出發點,通過向主要領導匯報和交流的形式,將網上最新、最重要的新聞、政務等信息提供給領導,一方面為領導的決策提供了信息保障;另一方面讓領導實地感受到網絡信息的快捷、方便、全面。經過多方面爭取,我局今年辦公設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二、今后的工作思路
隨著國、省市對政府信息化建設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局將逐步加強軟硬件的建設工作逐步滿足縣政府信息化建設的目標考核,因此對我局軟硬件設備的升級迫在眉睫。我們將盡力完成好我局電子政務平臺建設,并依托平臺開發網上各類應用程序,實現網站內容豐富,網上辦事方便、快捷,政民互動高效。
(一)繼續完善我局門戶網建設。
為整合網站資源,提高辦事效率,促進政民互動。今后,我們將繼續完善網站建設,整合網站欄目設置,加大信息公開力度,提高建言獻策處理效率,更加關注民生民聲,并依托門戶網站做好對外宣傳,促進本部門各項事業發展。
(二)強力推進政府信息公開。
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是一個長期的工作,需要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一是繼續依托政府門戶網為載體,刊登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及一些社會信息,辦事服務及時更新欄目內容。二是繼續加強對擬公開的信息進行保密審查,建立科學高效的信息主動工作機制,及時更新發布信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 篇6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已成為當代最具潛力的生產力,信息資源已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信息化水平也已成為一個地區和城市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作為社會信息化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學校信息化建設必須進一步加快工作步伐。為明確我校信息化建設任務,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開展學校信息化工作,根據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信息化建設的總體目標
我校信息化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堅持“統籌兼顧、分步實施;統一平臺、資源共享;統一管理、安全保密”的原則,以整合利用現有網絡信息資源和不斷完善系統服務功能為重點,盡快建成具有先進水平的信息基礎設施,建成集信息開發、應用、建設、管理與服務一體化,全校上下貫通、運轉協調、便捷高效的比較完整的信息化體系。
二、信息化建設的主要任務
1.進一步加大信息技術教育力度。一個學校的信息化水平受制于掌握信息技術的程度。應確保學生都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并逐步轉變觀念,樹立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觀念。使信息技術為學生學習服務,為學生發展服務。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具體工作:
①高度重視信息技術教育、教學,
②加強信息技術培訓輔導工作,不斷積累輔導經驗。
③開展學生電腦小制作活動,每學年開展班級網頁制作比賽、電腦設計比賽,爭取在各級比賽中取得較突出的成績。
④組織成立“電腦興趣小組”,做到有輔導老師,有活動安排,提高學生參與信息技術學習的熱情。
2.努力建設一支信息化的教職工隊伍。一支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師資隊伍是一個學校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努力建設一支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師資隊伍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中心。應深入調查與研究,探索更為有效的培訓方式,重點應立足“以用促學”的方針,分層次、有步驟地開展信息技術培訓工作。為此應努力開展以下幾項工作:以中級考試為切入點,長期堅持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全員培訓。逐步改變培訓的方式,提高校園網在培訓方面的作用,為教師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同時逐步更新培訓內容,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面向全體教師開展網絡安全和病毒防護、學校管理系統應用的培訓。
3.加大力度建設學校的資源庫及其平臺。建設“數字化校園”的基礎工程是教育資源的數字化。為此,建設一個資源充足、種類齊全、使用方便的校本資源庫是重中之重。經過幾年的努力,學校的資源庫建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資源種類與學校教學實際不相適應,資源內容沒有校本化、管理無序,可利用性較小,使用效率較低,不能真正實現資源庫本應發揮的效用。
三、信息化建設主要工作:
1、加強管理,注重調查研究,征求廣大教師的意見,特別是應著重研究校本資源的目錄結構,構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資源庫系統。目前應加大工作力度,爭取在半年內完成原有的'資源庫的結構調整。
2、應逐步開展案例、課例庫建設,應著重理清現有的各類文本資源、課件資源、音像資源的管理目錄,在此基礎上新增案例、課例庫。目前,我校的校本視頻資源非常缺乏,應著力開展此項工作。
3、著重資源庫與教師的接口、平臺建設,以實用、易用為原則,做到每一類資源都有相應的用戶界面。著重加強校內資源“點對點傳輸”研究與建設,爭取在兩年內完成此項工作。
4、應進一步加強資源庫使用的培訓,做到人人會用資源庫,天天使用資源庫,真正發揮資源庫的效用。
5、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精心設計,逐步建設學生學習資源庫、學生自主學習網上討論區、學生網上社區。
6、加強學校網絡系統的管理和建設工作。校園網不僅包括硬件設施,還包括所有的用戶界面。在加強硬件管理和資源庫建設的同時應著力建設用戶平臺。最終應以學校主頁為軸心逐步建成對外宣傳界面、校內資源庫系統、在線教學系統、德育系統、行政辦公系統等子系統群。近期內重點做好以下準備工作。
①硬件層面:應加強管理,及時監控,確保學校網絡系統的安全、順暢運行,為廣大師生工作、學習服務。
②軟件層面:加強學校主頁建設,確保學校主頁擁有兩個基本功能:一是對外宣傳,一是為擴充各個子系統作相應的準備。
③逐步開展各教研組、部門的網頁建設;給有興趣的教師以適當的培訓,大力提倡教師建設個人主頁。爭取在兩年內,完成教研組、部門主頁建設,兩年內有三到五個的教師主頁。逐步建設學校行政辦公管理系統。行政辦公管理系統的核心是實現無紙化辦公,力爭用一到兩年的時間使全校的信息化應用水平上個新臺階。
本《方案》主要是為落實學校發展遠景規劃中提出的有關學校信息化目標而制定的,每學年應根據本《方案》提出的目標制訂相應的實施計劃,做到有步驟、急緩有序,逐步推進,力爭能早日完成。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 篇7
為了全面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提升學校信息化的應用水平,進一步提高教師和學生的信息素養以及運用信息技術能力水平,爭取學校信息化工作有新的跨越,針對我校信息化應用現狀,制定學校信息化工作計劃如下:
一、學校信息化建設及應用現狀
1、軟、硬件基礎建設方面:一方面,教育局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構建了區域性的教育云公共服務平臺,縮小了因教育投入問題所導致學校之間的信息化軟環境(教育資源和教育管理服務平臺)建設的差距;另一方面,學校硬件設備陳舊,嚴重影響教育教學、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推進。
2、教育信息化應用情況:信息化應用包括學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師生成長,家校溝通等多方面的內容。由于教師對教育信息化認識不足,導致學校現階段僅僅實現了多媒體使用記錄、大部分教師雖建有自己的博客,但更新不及時,教師資源積累較少,大部分教師經常百度搜索課件,可用性、實用性不強。
3、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情況:教師會使用常用辦公軟件以及上網瀏覽,上傳、下載文件,能用ppt制作簡單課件進行教學,但處理Flash和視頻等問題難度較大,課件制作水平有待提高。
二、本學期工作重點
1、新校址網絡建設規劃
通過教育局、兄弟校、集成商多方面咨詢學校網絡建設意見,制定學校網絡建設實施方案。
2、加強教師培訓,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
第一,對教師信息化認識,轉變教師觀念
第二,圍繞教學軟件及學科工具平臺,降低教師制作課件的難度
第三,東師資源庫、教師備課、授課平臺培訓
第四,教育資源、教育管理服務平臺培訓
3、教育資源、教育管理平臺的深度應用
教育資源開發與積累,是教學信息化的重要體現,本學期將依托東師資源庫,建設本校優質資源庫。重點建設學科工具平臺課件資源以及各學科微課資源,鼓勵教師積極開發、共享優質資源,定期統計教師上傳下載使用資源情況,及時通告并計入量化。
各管理平臺,明確分工,專人負責,通過培訓,本學期實現人事管理、學籍管理、教務管理、辦公系統(校訊通)、檔案管理、設備保修等方面的全應用。
4、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
第一,鼓勵教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的主要媒體,如:多媒體等,豐富并加強現代教育手段。
第二,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有效整合。在日常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優化、提高教學質量,將現有教學資源用足用好。加強對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育教學的研究,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有效整合,充分發揮現代教學技術的優勢。
5、校園網站建設
學校網站作為宣傳學校的'平臺,是學生和家長了解學校,與學校溝通的橋梁,一方面要不斷優化和更新,另一方面結合學校各部門需求,完善網站功能。
6、信息技術常規工作
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以及獲取、分析、處理、傳遞、運用信息的技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升學生信息素養。積極開展以學生電腦制作活動為主二課堂活動,積累優秀作品,為來年評比做好充分的準備,以取得好的成績。
7、加強制度建設
建立可操作性激勵機制。對應用好的教師,要予以表揚、獎勵,并和評先、晉級掛鉤,形成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激勵機制和環境氛圍。
總之,要轉變觀念為先,按照區教育信息化實施方案要求,把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和“數字校園”的建設提高到更好水平。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 篇8
為推進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20xx—20xx年度學校信息化工作計劃,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工程。
一、指導思想
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進結合濮陽市有關信息化工作的精神,以信息技術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應用為重點,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能力,逐步實現教育現代化。
二、主要工作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要廣泛宣傳發動,提高全體教師的認識:信息技術是目前發展最迅速、影響最廣泛的科學技術領域之一,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為推動教育改革的強大動力,以教育信息化來推動中小學教育改革向縱深發展,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由之路。
強化管理,構筑信息化管理網絡。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廣,涵蓋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重視管理,樹立服務第一,建立領導小組,教育信息化小組職責為:
①實施、維護校園網建設工作。
②為推動現代教育技術在學校的發展,搞好局域網、計算機房、等硬件建設。
③制定培訓計劃,分層推進師資隊伍信息技術培訓。
④推動學校軟件的開發與建設。
⑤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中的作用。
2、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方面。
教師是實現教育信息化的主導力量,培訓教師是實現教育信息化的關鍵。根據我校實際,教師的培訓著力于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與水平的提高,初步開展網絡條件下的模式的探究,掌握網絡條件下所必須的技能。建設一支適應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師資隊伍,是推進教育信息化、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關鍵。加強在職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中青年教師100%通過信息技術培訓,使網絡學習成為教師自我進修的一種重要手段。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探索現代信息技術在基礎教育中的.應用模式,特別是網絡環境下的德育、課堂的模式。
3、信息技術教育方面
積極開展對學生進行計算機運用的培訓,培養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特別是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各級教育行政、教科研部門組織的信息技術方面的競賽。開展學生的計算機創作活動,收集學生作品
4、教育科研
在推進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中,將堅持以教育科研為先導,通過研究促進信息化工作,以教育信息化推進教育科研活動,深化教育改革。
總之,我們將牢牢把握機遇,把學校信息化工程作為學校教育改革的重點突破口來抓,腳踏實地,奮起直追,開創學校各項工作的新局面。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 篇9
xxx小學經過全體教師多年的辛勤努力,教育信息化日漸落實在教育的第一線,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本學年學校信息化工作有以下的安排:
工作目標:
認真落實校長室、教導處對本校信息化工作的安排,對學校信息化進行指導和服務,以不斷開拓創新和最合理、最實際、最安全的運用效果為主要目標,加強計算機運用與學科整合的教育教學的實踐。
工作重點:
1、根據學生的特點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計算機學科的教學,指導三年級學生參加本學年的全市計算機等級考試。
2、根據學校的工作重點進行學校信息化運用的指導和服務。指導學校老師學習新的信息技術的知識和技能,為學校在信息化運用方面的綜合實力提高自身的素質。
3、根據制定的信息安全策略,作好日常的信息安全工作,定時進行系統軟件升級和更新,定期作好防病毒軟件病毒定義庫的升級,做好日志記錄。
4、定期在學校局域網上發布最新病毒的公布,引導老師做好病毒防護。
5、建立學校的信息設備的報修制度,并做好每個工作日的維護記錄,學期結束向校長室提交設備變更的記錄。定期檢查和維修電腦設備,作好檢查、報修和維修的記錄。
6、作好學校電腦設備的財產管理。配合學校總務室及校長室做好財產的.管理工作,清楚明確地列出所有設備的工作情況及負責人,職責到人。
7、作好學校局域網絡的設備管理和維護,保障網絡的暢通。
8、繼續作好學校局域網發布的網頁管理,進一步增強網絡教學的運用力度。
9、指導學生參加區、市各級比賽,爭取為學校獲得榮譽。
工作措施:
在自己的學科教學中開展各種主題性教育活動,讓學生在任務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新的知識技能,同時再鞏固已有的知識技能,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鉆研精神以及合作互助的精神。
完成學校學校信息化督導評估的準備工作。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 篇10
一、學校信息化建設及應用現狀
近幾年,學校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先后配備了電腦601臺,其中學生用電腦340臺,每百名學生擁有電腦10.1臺,建有網絡教室4個(新北門1個),建成了100M主干的校園局域網,并且光纖接入教育城域網,班班配有多媒體教學設備,完成了班班通、室室通和人人通“三通”工程,學校信息化發展方案。
信息化建設大大地提高了我校教育教學效率和管理效能,基本實現了學校管理的網絡化。一方面,應用于學校管理。學校借助校園FTP或QQ群,進行及時通知,并將所有文件、通知、計劃、總結發布在學校網站中供全校教師查閱,并實行教師網上提交材料,在設定的文件夾里上傳相關的資料,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無紙化辦公;另一方面,廣泛應用于師生教與學。老師們能熟練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全校教師依托丹陽教育信息網,建立個人教育博客,網絡備課、辦公平臺、教學平臺等實現了全市城域網優質資源共享,學生利用分配的帳號通過教育網校、數字圖書館和虛擬實驗室,突破時空限制,進行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我校實行電子備課,然后要求上傳到內部辦公系統共享,再是提供下載,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進行修改,再一次上傳分享,同時也進行了網上評課活動,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搭建了鍛煉的平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今后三年規劃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上級文件精神,進一步落實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6-2020年)》,同時根據鎮江市數字化校園建設要求,不斷加強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從校情出發,依據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發展規劃,著眼現在,展望未來,堅持求真務實,不斷加強數字化校園建設,促進學校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和教育的深化改革。
三、信息化建設三年發展目標
本著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注重實效、適度超前的原則,開展學校未來三年的信息化建設。
1.強化校園網站建設。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盡快建設一個功能完善的集信息服務系統、教育管理系統、教育資源系統、學生成長系統、家校互動系統為一體的信息化教育網站。真正把學校網站辦成師生學習交流的平臺、資源的中心、宣傳的窗口、本校師生與其他異地師生交流的快速通道。力爭辦成省內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校園網站,力爭在省網站評比中獲獎。
2、進一步改善局域網的優化配置,采用適用的網絡管理軟硬件,提高學校網絡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內網運行速度。實現校園無線網絡全覆蓋,不斷滿足學校教師憑借移動終端快速獲取信息資源的需求。
3.建立電子閱覽室、E學習教室。采用云終端作為閱覽終端,通過云服務器和數字圖書館實現電子閱覽。努力探索網絡化的創新學習環境,構建網絡環境下的學習新模式,拓展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實現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下的全面發展。
4.建立校園網絡教育電視臺。進一步完善校園電視臺,實行學生自主管理,利用班班通設備實現校園視頻點播和現場直播功能。
5.建設微格教室,搭建專業視頻錄播平臺,開展公開課和研討課、微課的錄制工作。利用網絡開展教研活動,實現教科研活動的信息化,構建起“虛擬教研中心”,提高教科研活動的水平和層次,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6.建立學校自動化管理平臺,提高學校信息化管理能力,實現學校教育教學、行政管理、教師的自動化、無紙化。
7.建立和完善學校資源庫,并做好江蘇省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的接軌工作。
8.繼續提升教師信息素養,深入開展現代化教育技術應用培訓,通過培訓學習,讓每位教師都能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輔助教學,改變教學觀念,將先進的教育思想、方法與信息技術結合,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為打造高效學習課堂奠定堅實基矗
四、具體任務與實施方案
(一)加大數字化校園建設力度,逐步形成一個功能比較完善,富有本校特色的信息化網絡系統。
1.基礎建設信息化:科學設計、合理布局我校信息化教育環境,建設一個功能比較完善,公文迅速流轉的網絡通訊系統、信息服務系統、教育管理系統、教學應用系統為一體的信息化綜合應用校園網絡系統。
2.資源建設數字化:⑴充分發揮校園網上信息及時快速的流通功能,逐步將教師備課、課堂教學、反饋練習、課后輔導,學生個別化學習,在線考試等教學環節包容進來,形成大容量、開放式的學習環境。⑵把計算機房、電子閱覽室建成開放式網絡學習室,提供豐富的多媒體和網絡虛擬環境,如:資源陣列群、信息資源檢索庫、音頻視頻點播系統、虛擬實驗、虛擬學校等,為學生跨學科學習、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提供幫助;⑶完善圖書館數字化管理與檢索,以文件目錄方式和數據庫存儲方式對資源進行管理和操作,以便師生快速查詢信息。(4)建設數字圖書館,實現節目的按需收看和任意播放,集動態影視圖像、靜態圖片、聲音、文字等信息為一體,為用戶提供實時、交互、按需點播服務,以滿足師生對視頻播放進行實時控制的愿望。(5)優化組合學校現有教育資源,融視頻、網絡、多媒體等多種方式為一體,為師生提供多種類、多形式、多規格和多層次的教育教學信息服務。
3.學校管理系統化。對學校的管理、教育、教學、評價實行全方位的計算機管理。其中包括學校的校務、教務、總務的管理,教職員工、學生的身份信息、工作學習記錄、評價信息等檔案、學籍管理。
4.網站建設多元化。⑴不斷擴充學校網站的容量,提高網站層次,充分體現學校形象的展示功能、教育資源的集成功能、師生個性特長發展的舞臺功能,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的教育功能。⑵建立班級主頁,展現班集體學習、活動的風采。(3)開辟學科教學網站,骨干教師個人主頁,展現學科教師教育教學特色,實現資源和成果共享,開展網上多項交流。(4)嘗試開辟有特長學生個人主頁,促進學生能力提高和個性發展。
5.網絡管理制度化。(1)強化管理、規范制度,修訂各職能部門和人員崗位職責, 結合學校實際健全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制訂全體成員信息技術考核指標和評估、獎懲辦法。(2)加強校園網硬件平臺的日常維護,保證校園網絡暢通,使設備使用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發揮。(3)制訂師生聯網安全保護管理條例,規范師生上網行為。
(二)以E學習實驗為契機,加速多元化課程的實踐性研究與探索,進一步推進課程改革。
1、積極開展E學習實驗研究。(1)申報鎮江市信息技術專項課題。(2)組立E學習骨干教師研究團隊。(3)以課題為切入點,探索信息技術支持下,新型教與學模式的研究。
2.深入開展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研究。(1) 以案例為抓手,開展信息技術與各科教育教學的整合研究,以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學科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2) 靈活運用多媒體和網絡資源進行學科課堂教學,探索學生掌握知識、提高技能、擴展思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實際能力的方法與途徑。(3)合理運用信息資源指導學生進行個別化學習和協作性學習。(4)運用網絡開展學生課內外作業指導、學習情況分析和學習評價。(5)根據學科需求,設計、制作單元或橫向知識結構虛擬情景資料。
3.開展基于網絡環境下的拓展性課程的實踐研究。(1)根據學校特色和專題研究項目編寫校本信息化教材(文本與音像結合)。 (2)開展師生信息化實踐活動。(3)進行網上成果展示。
4.開展基于網絡環境下的研究性課程的探索。(1)以問題或者案例為切入口,通過網絡資源,尋求問題解決的途徑和方法。(2)開展師生網上主題式探究性活動。(3)開辟師生網上專題論壇。(4)建設研究性學習專題網站。
(三)多渠道、多維度培訓,用現代教育思想理念塑造教師,提升信息化素養,規劃方案《學校信息化發展方案》。
1.加強對全體教職工現代教育思想和現代教育理念的學習,從思想上促使學校全體人員更新觀念,從行為上提高全體人員對信息化教育教學工作的重新認識,提高教師的信息意識和信息素養。
2.提供多種信息渠道,形成開放、立體的培訓空間和學習活動的場所。(1)定點、定時、定人安排領導、教師、信息技術專業人員參加各職能部門組織的各類業務培訓。(2)請專家作講座,培訓教師現代教育理論和信息技術支持下新型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3)挖掘校本培訓資源,針對使用中的具體問題,集中專題培訓。內容包括教師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培訓,通過具體的優秀案例,進行整合方法的培訓,應用軟件使用及功能的培訓。(5)組織教師觀摩校內外優秀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研究課,通過觀摩教師能更具體的體會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過程和方法,學習他人成功經驗,引發思考,以便更好地開展這方面的工作。(5)組建學術沙龍。圍繞熱點問題進行學術討論,通過集體確定主題,大家分頭探索、研究,集中討論,最終達成共識。(6)開辟網上論壇。在校園網上以論壇形式在網上開展學術交流和熱點問題的.討論。
3.開展網上教研活動,提高教研活動效率。(1)采用論壇、音頻、視頻等形式,開展信息交流、專題討論、論文交流等。(2)開展網上公開課、說課和評課活動。
(四)點面結合,形成特色,培養具有現代信息意識、信息素養的小學生。
1.課堂教學,普及知識。(1)認真落實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中的課程任務和教學目標,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矗(2)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要考慮學生心智發展水平和不同年齡階段的知識經驗和情感需求。小學各年段教學內容要有各自明確的目標,要體現出各階段的側重點,要注意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創造條件,積極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各類學科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態度,自覺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為規范使用信息技術,進行與信息有關的活動,自覺抵制不良信息。(3)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信息技術課程校本教材。
2.組織活動,發展特長。提供良好的信息環境,開設適合學生特點,避免不良內容的校園網吧。組織各類社團活動,開展學科競賽和各項實踐活動。舉辦電腦繪畫、電子期刊制作,網頁制作,動畫制作等培訓班。
3.主題研究,形成特色。圍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進行電子作品創作;開展主題式研究性學習活動;開展網上信息協作學習和交流;組建校內網上的學生論壇,開展專題討論;開辟網上作品交流,舉行研究成果展示。
(五)注重分享,對其他學校、學生家長、社區實行資源共享,發揮示范校的幅射功能。
1.加強學校與社區的聯系,充分運用學校現有的信息化現代設備,為社區的各項公益宣傳活動提供信息服務。
2.學校的優質資源,可以在校際之間實行資源共享,相互交流,促進校際間的合作與交流。
3.指導學生家長學習應用校園管理系統,讓學生家長參與學校及學生的管理。建立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協同管理和及時反饋管理功能。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 篇11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完善,小學的信息化教學的配置日趨合理。作為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師,為了該如何有效地處理和應對信息化教學中出現的各種繁雜的事務,為了如何提高信息化教學的效率和效果解決以上問題,一個很重要的的手段,就是靠先進的信息化管理系統。教育信息化包括:教育教學信息化和校園管理信息化。其主要內容包括:校園管理信息系統(校園教學基礎教育平臺)、辦公自動化、課務數據處理、教學資源共享、電子郵件、internet的使用等功能。那么如何進行小學校園信息化規劃和網絡系統建設呢?我將結合本人所在學校的情況做一些分析。
一、硬件建設
(一) 配合學校教育基礎教育平臺,互聯網教學資源,家長網校等資源,預期給每個辦公室配發一臺電腦。
1、開放性網絡系統是學校信息化所必需的基礎平臺。
為了實現整個學校的計算機互連和資源共享,網絡系統必須采用基于internet開放式體系結構。開放性好的網絡系統可以讓學校自由選擇網絡產品,能保證系統之間的可連接性、相互可操作性,保證系統的可擴充性和設備的互換性,使得學校在應用和設備上的投資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
2、先進性和可靠性原則
為了及時、迅速地處理網絡上傳送的各類數據、網絡系統必須具備數據高速傳輸和處理能力,提供足夠的帶寬,保證較高的吞吐量,因此網絡必須具有一定的先進性。計算機網絡要想發揮出它的作用,必須有建立在它之上的應用系統。這里有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網絡就象路,而應用系統就象車,只修路但沒車跑,路也不能發揮它的作用。這必須跟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應用系統。
學校的教育教學中數據信息的發生是不定時的,要求網絡系統必須長時間的運行。強調培訓:老師是校園網的使用者,老師的計算機應用水平直接決定了校園網使用情況。培訓一定注重實效,而不能走過場。培訓計劃要科學合理,注意老師的反饋。
3、安全性和可擴充原則
在校園網絡中,因為有大量學生的學籍信息和家長情況,所以,網絡的安全性尤其重要。為了確保網絡上數據傳輸的安全、正確,必須采用多種方式,提供多個層次的訪問控制。
4.標準化原則
關于教師辦公室電腦使用與管理的規定為滿足.
教師教育教學工作與教科研工作需要,提高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水平和能力,經研究決定,對教師辦公室配備電腦。為充分發揮其作用,用好、管好電腦,特作如下規定。
(1)電腦是學校貴重的教育教學設備,辦公室的每位教師都有義務和責任維護其良好的工作狀態,各辦公室的負責人是本辦公室電腦的第一責任人,要全面負責。每天早上要及時瀏覽學校主頁,重點關注“本周工作”和“學校公告”欄目。
(2)計算機內不得裝有游戲程序,電腦主要用于教育教學工作,工作時間內使用電腦不準做與此無關的事情。禁止上網聊天,禁止訪問黃色、反動等不良網站,禁止玩電腦游戲,禁止觀看與教育教學工作無關的光盤影視和網上影視,禁止教師子女使用學校電腦。以上情況,發現一次扣款10元,并納入考核之中,違反法律法規的要追究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3)教師使用電腦要嚴格按操作要求進行。不準刪除、改名、移動系統文件和他人有用的文件,不準使用帶有病毒的軟盤、光盤、u盤,不準私自對計算機進行開箱拆裝。堅決禁止使用中熱插拔內外設備(包括插拔電源開關機)。凡違反操作規程,不按規定要求操作,造成硬、軟件損壞,給學校、教師造成損失的,除照價賠償外,視情節輕重給予必要的處罰。
(4)各辦公室電腦管理員(室長)應做好查、殺毒工作,每個星期至少查毒一次,電腦使用中如發現不正常現象,應及時向站長反映,以便及時解決問題。
(5)需保存的信息,保存在c盤外的其他硬盤,重要信息還應進行備份,以免電腦壞時所有的資料都丟失。同一辦公室的教師應互相協作、互相幫助,既充分使用好電腦,又共同提高電腦應用操作水平。
(6)原則上禁止教師使用他人辦公室的電腦,有特殊情況,必須征得他人辦公室負責人的同意。對我校重要的數據資料、軟件及網絡設置等做好保密工作,禁止外泄。未經校長室同意,外來人員不得使用本單位的電腦及網絡設備。
(7)教師下班離開辦公室,應將電腦的電源關閉、門窗關好。如因管理不善,導致電腦零配件、電腦整機丟失的,責任由使用、管理電腦的辦公室承擔,承擔的賠償費由校長室決定,由辦公室負責人與本辦公室的教師協商解決。
(8)網管人員應經常檢查辦公室的電腦使用情況,負責電腦的安全使用、電子郵件管理、防病毒管理、上網管理、軟件系統進行維護等,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9)總務處負責對學校所有電腦、設備進行登記、造冊備案和維修。
(10)各部門應定期對計算機及相關設備進行清潔,并做好防曬、防水、防塵和防震工作。
(二)校園網絡線路建設,把原有的服務器改換可網管路由器控制。(屏蔽游戲qq等)
(三)學校學生機房電腦管理方案和教學軟件的更新方案,使機房信息教學更完善和有序化。
(1)更換學生機房多媒體教學管理軟件(用聯想傳奇軟件進行課務教學)
(2)學校計算機機房學生使用管理制度。
1、學生上機必須穿鞋套有秩序地進入機房,嚴禁大聲喧嘩、跑動,以保證安靜良好學習環境。
2、為了保證機房的安全和衛生,學生上機不得將食品、飲料、水杯等帶入機房。
3、上機需按指定位置入座。使用前先檢查設備完好情況,若發現設備故障,應及時向老師報告情況。
4、正確開關機。在操作過程中不得隨便或頻繁開關機。如遇死機可采用熱啟動或系統復位方式重新啟動系統。迫不得已關機后需至少半分鐘后才可開機。
5、文明操作,嚴禁隨便拔插各類插頭;嚴禁用力擊打鍵盤;嚴禁在驅動器紅燈亮時作插取盤操作;學生上機應使用學校提供統一管理的軟盤,嚴禁私自攜帶各種磁盤及u盤、mp3等移動存儲設備進入機房并上機操作,以防病毒侵入。對違反操作規程引起的設備損壞,要按原價賠償。
6、操作完成后應正常退出所使用的軟件,正確關閉計算機。將耳機、鍵盤、鼠標、椅子等放置歸位,認真填寫設備記錄后,方可離開。
7、愛護機房設備,不得亂涂亂寫亂畫或故意損壞。
8、對違法上述規定者,進行批評教育,責令作書面檢查,屢教不改者學校將予以嚴肅處理。
(四) 創建數碼互動多媒體教室.為了加快教學信息化的建設,實現教學的互動性,將引入電子白板的進行教學。
以電子互動白板產品為核心將計算機、投影機、影碟機、音響等系統有機的'結合起來,利用圖形、影像、文字、聲音、肢體等語言方式,實現動態過程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加深學生的領會理解,教師可利用課件講解,任意圈點重點,可以事先準備課程,節省備課和板書時間;隨時調用圖片,演示,使講課內容更形象化,理精彩,透過肢體語言強調講解,教師在板面上直接控制電腦,白板在中間位置,兼顧兩側同學的觀看,復習時,可當天講課內容任意翻回、記錄、拷貝。提高老師的課堂教學效率。
1、數字化:通過電子白板全部在計算機上進行教學,實現對教學信息最有效的組織與管理,使信息技術成為促進學生學習的認知工具,利與知識的獲取與保持!
2、互動化:在白板上書寫、注釋并操控計算機,實現人機對話,進行動態過程教學,并可通過網絡實現真正的遠程互動教學。
二、軟件建設
(一) 學校教育基礎平臺資源要不停的更新和補充,讓每個辦公室利用學校教育基礎平臺(學校網內)辦公效率化。
1.教學資源要由站長更新,建立學校數字圖書館,方便老師在校內網中找到教學資料。
2.學生的學籍管理更新權限要下發各班主任那里。
3.老師的檔案管理權限下發到校長室那里進行更新和管理。
(二) 校園網站管理和建設
校園網站管理:
1、學校通告,學校新聞,學校簡介,榮譽看臺欄目的資源更新權限是由校長室和站長來進行。
2、光榮升旗手和雛鷹展翅欄目更新權限是由大隊部負責。
3、教育科研欄目的權限是由教務處進行更新負責。
4、教海探航的是由學校每個老師來更新和上傳自己的教學體會,教學論文,備課教案,試卷共享等資源。
5、教學資源是分各個科室來負責:數學組,語文組,英語組,和綜合組教研組長來負責。
6、所有后臺技術支持和維護由站長來負責。
校園網站要進一步建設和完善:
1、在3月底開通個班級主頁和班級論壇。班級主頁的維護由班主任和班級信息課代表來支持負責。
2、校園bolg:教師bolg在三月底進行實驗開通,每個老師建立自己的bolg,進行網上資源共享。技術支持培訓由站長來負責。學生的bole是由自己來建立。所有的bolg的內容是由校長和站長審查才可以通過。
三、在三月底向家長進行學校網站公布,讓家長利用學校的站及時了解學校的教學教務等活動。將學校的網站和家長互動起來。
四、學校的網絡規劃和建設都由校長總負責和審核通過。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 篇12
為了全面推進學校教育、教學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提升廣大師生的信息素養和駕御信息技術的能力,提高學校教育信息化的應用水平和效能,錘煉學校信息化辦學特色,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爭取學校信息化工作有新的跨越,特制定學校信息化建設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
學校信息化的一個重要領域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盡管課堂教學存在著一些與生俱來的不足與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課堂教學,或者說有意義的接受學習仍然是學校教學活動的主要方式,學生通過學校的正規課程的學習獲得必要的知識和能力是學生發展的主渠道,因此我們將積極探索學校正規課程與信息技術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時也將研究學生活動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新領域。
二、主要任務
1、進一步改善校園信息化環境,重點在局域網的優化配置。采用適用的網絡管理軟硬件,提高學校網絡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內網運行速度。在辦公室、教學樓構建無線網接入設備,逐步提升校園信息化環境。
2、通過健全、完善學校現有的校園網絡、信息技術設備管理等管理辦法和制度,形成學校齊全、規范的信息化實驗規章制度。
3、建立一個學校的教育資源平臺,把現網站的教育、教學、科研資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實教學資源。形成師生共建、能和“心通互動教學平臺”整合,具備校本特色,為廣大師生青睞的資源網站。在現有電子圖書館的基礎上發展圖書館信息化資源庫藏,優化組合學校現有的多媒體、音視頻資源信息儲存,爭取和學校教育平臺整合,為師生提供快速查詢下載的服務。
4、在完善更新學校數學學習網站、信息科技學習網站、語文學習特色網站的同時,再建設幾個主題學習網站和班級主頁的鏈接。為改善目前學校網站信息更新慢的狀況,嘗試在教師中培養一批優秀的信息技術帶頭人在信息中心的統一協調指導下,對網站相關模塊的信息更新,加快更新頻率。
5、建設校長管理平臺,通過相應的管理模塊,實現學校各管理部門利用網站后臺管理,及時發布、更新學校各類管理信息,提供學校公共基礎數據查詢、信息檢索等服務,初步實現學校教育行政管理自動化,提高協作效率。
6、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完善教師網站“我的空間”,建設具有校本特色的網上存儲、網上交流平臺(網絡公文包),使課件管理、文件傳輸、師生交流的網絡化變為現實,提高教育效益。
8、加強對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育教學的研究,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有效整合,創建學習環境和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學習方式。
三、基本目標
1、加大硬件投入,完善校園網,更新添置計算機
2、加強軟件建設。豐富改進學校主頁并定期更新,使學校網站形成較為豐富,具有自身特色的資源庫。
3、加強應用,服務教學。發揮信息技術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開展網絡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研究,提高學生的數字化技能。
4、加強校園網建設。
(1)宣傳了解。
讓教師了解校園網的功能及其對學科教學、認真工作、課件制作與傳輸、資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讓教師受其“誘惑”,享其“便捷”。
(2)加強管理。
制訂校園網管理制度,堅持“為教學服務”的原則,做到定期維護、不斷完善。(如軟件的升級等),確保校園網暢通。
(3)實踐應用。
5、對全體教師進行全員化培訓。在原有基礎上,加大培訓力度,強化信息技術培訓,形成一支健全的具有一定信息技術水平的教師隊伍。
四、網絡管理
1、加強對校園網絡管理工作,完善規章制度。
2、學校應對師生加強網絡安全教育,確保校園網網絡運行高效、有序。
五、繼續加強校園網絡的建設與管理
學校計算機網絡通過幾個學期的調整和重新布局,以及將學校局域網提升至域管理,在各方面的問題已經得到基本解決。
學校網站的建設,在很多方面也存在不少問題。本學期將進一步在學校網站如何做深,以及特色平臺如何進一步完善等方面,聽取意見,進行修改。
六、協助學校各部門開展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各項活動,推進學校信息化進程
互相協作開展具有各科特色,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整合活動。學校各部門的任何活動,其實都是部門間相互協作的一個過程,絕對不是獨立的分支,任何一個活動都涉及到學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動,其實就是學校各部門間相互默契配合的體現。信息室在整個活動中應該積極地參謀,指導部門負責人合理選用信息技術,充分恰當體現學校的信息技術特色,全面推進學校的信息化進程。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 篇13
一、背景
“十五”期間,全國殘聯系統的信息化建設呈快速發展趨勢。技術應用環境覆蓋全國,技術應用水平不斷提高,信息技術隊伍擴大。
80%的省級殘聯完成了局域網和互聯網網站建設;85%的省級殘聯積極推廣使用業務應用系統和數據庫;全國已有200余個不同形式的殘疾人網站,形成一定規模的網絡宣傳平臺和信息資源集合地;80%的省級殘聯實現統計數據到縣,初步實現了電子化管理。為進一步做好信息化建設工作,依據(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一五"發展綱要),制定本方案。
二、任務目標
逐步健全和完善殘疾人事業信息化工作基層服務體系。
連接現有省級殘聯局域網,建立覆蓋全國省級殘聯的廣域網。
建立和完善統一的殘疾人工作業務數據管理系統。
建立中國殘聯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實現殘疾人事業信息資源共享。
制定網站建設指標體系,進一步推動殘聯系統互聯網網站建設。
優化完善殘疾人事業統計指標體系,加強統計制度管理和統計臺帳建設。
組織和推廣信息無障礙技術與應用。
三、主要措施
加強信息化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省級殘聯至少配備3-5名專職技術人員,地市級殘聯至少配備1-2名專職技術人員;加強各級殘聯信息技術應用技能的普及培訓,制定培訓計劃和考核標準,切實有效地提高殘聯系統計算機應用整體水平,保障各級殘聯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應用需求。
中國殘聯制定全國殘聯系統電子政務網絡平臺的技術規范與標準,負責整個網絡平臺的組織實施、協調管理;省級殘聯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逐步完善適應殘聯業務需求的骨干網,積極推進地(市)以下殘聯的信息化建設;已經完成局域網建設的省級殘聯應盡快實現與中國殘聯網絡平臺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未完成的.省級殘聯,應加快局域網建設,盡早實現與中國殘聯的網絡互聯。
整合殘聯系統現有業務數據庫,建立統一的全國殘聯綜合業務數據管理平臺;繼續做好"十五"期間業務數據庫的推廣應用與維護;制定殘聯系統數據和信息分類編碼標準,保證各級殘聯與中國殘聯之間的數據正常交換。
配合重點業務領域做好信息化技術保障工作,完成2010年殘奧會殘疾人體育綜合數據庫建設。
繼續推進殘疾人就業信息網絡建設,經濟發達地區基本形成覆蓋市、區、街的信息網絡;欠發達地區要建立起城市中心網絡,并努力向基層延伸。定點城市要建立殘疾人求職、招聘信息網絡數據庫,并負責向上級網絡提供數據。
積極推進政務信息公開與信息資源共享,充分開發利用殘聯信息資源。中國殘聯規劃制定綜合信息管理系統整體框架、管理目錄和管理辦法,承建全國殘聯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各省殘聯負責本省的綜合信息管理工作,落實相關信息的收集、整理與發布。
建立殘聯系統互聯網網站建設指標體系,規范各級殘聯互聯網網站建設,豐富網站信息內容,增強網站服務功能;加強各級殘聯互聯網網站的自身宣傳與推廣,增強網站與媒體的合作與聯系。
省級殘聯要建立一支熟悉殘聯業務、具備統計上崗資格、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的專業統計隊伍;地市和縣級殘聯要在綜合部門至少配備一名專(兼)職統計人員從事基層統計工作,統計人員要加強統計分析能力的培養,提高統計工作水平,配合殘聯重點業務開展專項課題研究,做好統計輔助決策服務工作。
中國殘聯負責制定基層統計臺帳指標和基層統計臺帳制度,開發統計臺帳管理軟件,逐步實現盛地(市)和有條件的縣級殘聯統計臺帳電子化管理,條件不成熟的縣級殘聯首先實現紙介質統計臺帳并逐步過渡;各省殘聯要加強統計部門的管理職能, 健全基層統計管理制度,按照統一部署,組織實施本省基層統計臺帳的建設,定期做好培訓、檢查、監督、管理工作,提高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
積極推動信息無障礙技術規范和技術標準的制定,協調國內外相關單位和技術部門開展信息無障礙技術交流、業務研討、產品及其它計算機輔助設備的考察、研發、推廣等,為政府部門制定相關政策和標準提供參考依據。
四、經費
1.中央經費:用于殘疾人事業信息化建設規范的制定;全國殘聯系統廣域網、信息平臺的基礎性建設與維護;省級以上殘聯信息、統計人員的培訓;中國殘聯互聯網網站的建設與宣傳;信息化建設相關課題的研究;信息、統計資料的編輯及應用軟件的開發等。
2.地方經費:各級殘聯要將信息化建設納入當地政府發展規劃,設立專項經費,用于本地網絡平臺和網站的基礎性建設,以及數據庫的維護、基層統計工作和信息、統計人員的培訓等。
五、檢查及總結
1.各地須根據殘疾人事業信息化建設"十一五"實施方案,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發展規劃。
2.各省殘聯要根據統一規劃,協同建設的原則,配合各項業務,扎實推進電子政務與應用,做好年度檢查與評估。
3.按照中國殘疾人事業各項統計報表的總體要求,上報統計數據。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相關文章: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05-13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05-18
學校信息化建設規劃方案02-01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8篇02-20
學校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01-28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通用10篇)09-23
學校信息化建設發展規劃方案11-04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通用13篇)11-03
2023學校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