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案:血液循環
知識目標
1、復述血液循環的概念
2、通過錄像、VCD的演示、老師的講述,使學生掌握體循環、肺循環的途徑、血液成分的變化及意義
3、通過實際測量,使學生了解血壓和脈搏的基本知識。
4、通過觀察出血狀況的錄像,使學生了解出血護理的基礎知識。
能力目標
1、通過學習血液循環的途徑,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歸納、總結的思維能力。
2、通過分析血液循環的血液成分變化,培養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
3、通過學習血壓、脈搏,學會用血壓計給同學測量血壓及自己會測量脈搏,培養學生的自我保健意識。
4、通過對出血的初步護理方法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緊急救護的一些方法。
5、查閱有關冠心病的知識,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對科學史的學習,了解科學方法。
2、介紹最新醫學動態,培養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3、通過出血的初步處理這部分教學,對學生進行自我救護和互愛的教育。
4、通過對“切脈”診病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5、通過小組測量血壓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人體需要的氧氣和養料必須及時運來,二氧化碳等廢物必須運走,人體才能正常進行生命活動,這些物質的運輸靠血液循環來實現,所以本節成為本章重點內容的核心。體循環和肺循環的途徑是本節的教學重點,在循環途徑中血液成分的變化及血壓是本節的難點。解決辦法: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哺乳動物的血液循環入手;從感性入手——讓學生觀察血液循環的錄像及VCD獲得感性知識,再結合掛圖講解來突破重點和難點。
教法建議
關于《血液循環》:
1、課上結合血液循環的`錄像、VCD和掛圖,從感性認識入手,識記血液循環途徑。先安排學生觀察錄像,在觀察錄像時,最好采用分步觀察,先觀察體循環,再觀察肺循環,為了使觀察針對性強,教師指導學生觀察時,最好列出觀察提綱:(1)、體循環的起點、止點、大致路徑?(2)、體循環中血液成分的變化及發生變化的地點?(3)、肺循環的起點、止點及大致路徑?(4)、在肺循環過程中,血液成分又有哪些變化?在何處發生的變化?使觀察明確具體,并且每觀察一步都及時進行反饋,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再結合掛圖歸納并板書血液循環途徑(見板書設計)。
2、分析循環過程中血液成分的變化:在分析體循環過程中血液成分的變化時,采用教師引導學生聯系已有的知識:毛細血管壁的特點、血紅蛋白、動脈血的特點來分析,而肺循環中血液成分的變化可讓學生自己分析,以鍛煉學生舉一反三及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完后,教師在板書結構里,把流動脈血的結構用紅粉筆來表示(如體循環中的動脈和肺循環中的肺靜脈),流靜脈血的結構用蘭色粉筆來表示(如體循環中的靜脈和肺循環中的肺動脈)。這樣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并不是動脈血管里一定流動脈血,靜脈血管并不一定流靜脈血。
3、最后教師用投影寫出下列圖解并配合錄像來使學生獲得:體循環和肺循環是同時進行的,它們的起止點都是心臟,二者在心臟處匯合,組成一條完整的循環途徑,血液循環的原動力來自心臟。
關于《血壓》:
聯系有關醫學知識,有條件的學校最好安排幾人一臺血壓計讓學生分組實驗——親自用血壓計來相互測量血壓,學會血壓計的使用方法,同時加深學生對血壓的理解。
在用血壓計測量血壓的實驗教學時:教師要先介紹血壓計的結構,并找幾個學生上講臺來示范,演示測量血壓的完整步驟及介紹如何讀數,如果是老式血壓計,教師要介紹毫米汞柱和千帕的換算關系:
1mmHg=0.133千帕
1千帕=7.5mmHg
學生在測量時,首先是血壓計的擺放:如果兩人一臺,將血壓計擺放在實驗桌的兩個同學的中央,若四人一臺,則讓前面的兩個同學和后面的兩人為一組;血壓計帶有水銀柱刻度的朝向學生,不要倒放。
【生物教案:血液循環】相關文章:
生物的進化生物教案04-24
生物的進化生物教案04-24
初中生物教案04-24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教案04-05
生物與非生物環境的關系說課稿11-02
生物培訓總結05-03
生物教學總結05-07
觀察生物日記01-20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課件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