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姆定律教案
歐姆定律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理解掌握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及其表達式。
2.掌握歐姆定律計算有關問題。
3.理解掌握用歐姆定律分析實際問題,解釋實際問題。
4.學會用伏安法測量導體電阻的方法。
5.進一步學會電流表、電壓表的使用。
6.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歐姆定律。
教學難點:歐姆定律的應用。
三、教學準備
電源,滑動變阻器,定值電阻(5歐、10歐、20歐、40歐各一只)。
電流表,電壓表,開關,導線,例題投影片。
三、課時安排
本節共安排3課時(其中1課時為學生實驗)。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設問:1.形成持續電流的條件是什么?
2.導體的電阻對電流有什么作用?
學生回答后,教師分析:在電路中,電壓是形成電流的條件,而導體的電阻又要對電流起阻礙作用,電阻越大,電流越小。那么,在一段電路中的電流、電壓、電阻這三個量究竟有什么關系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問題——歐姆定律。(板書課題)
(二)新課教學
今天我們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的關系,是通過保持其中一個量不變,看電流與另一個量之間的關系。
設問:請同學們根據剛才提出的研究方法,利用我們所學過的儀器怎樣來設計一個實驗?(請同學們回答)
學生回答后,教師投影實驗電路圖,分別介紹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在實驗中作用。
1.電阻R不變,電流與電壓有什么關系
演示:按圖接好電路,保持R=10歐不變,調節滑動變阻器,改變R上的電壓,請兩位同學讀出每次實驗的`電壓值和包流值,記人表1中:
分析: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在電阻只保持不變時,隨著電阻R上的電壓的增大,通過電阻R的電流也增大,且電壓與電流是同倍數增加,這種關系在數學上叫成正比關系。
結論:在電阻不變時,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根據數學規律,我們可以對歐姆定律公式I=U/R 進行變形,得到U=IR或R=U/I 這樣我們可以根據同一導體中的兩個量,來求出第三個量。 ·
4。歐姆定律來計算有關問題
例:已知電烙鐵的電阻是1210歐姆,如果電烙鐵兩端的電壓是220伏,求通過電烙鐵的電流?
教師根據板書小結,突出歐姆定律的內容,強調歐姆定律中的“這段導體”四個字。
(四)鞏固練習:課本第90頁第1、3題。
(五)作業布置:作業本第53頁(一)1—4。
歐姆定律教案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光的電磁說的內容。
2、知道可見光是一定頻率范圍的電磁波。
3、知道紅外線、紫外線、X射線等不同頻率的電磁波的特點。
4、知道電磁波譜、了解光譜的類別及各類光譜的產生知道明線光譜和吸收光譜是元素的特征譜線。
5、知道麥克斯韋的電磁說及光的電磁本性的實驗依據,并要求知道電磁波及產生機理。
(二)能力目標
通過史料的學習,培養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標
1、讓學生體會到科學發展是一代一代科學家辛勤勞動的曲折過程,樹立為科學獻身的精神
2、從中體會到科學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實驗(事實)——理論假設——實驗(提供新的事實)——修正理論(甚至建立新的假設)”,以及人們的認識就是從不斷地糾正偏差錯誤中提高的。
教學建議
回顧人類對光的本性的認識過程,給學生指明學習本章的線索x教材內容的層次和系統,這對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十分有益的。通過簡要的史料介紹,一方面讓學生體會到科學發展是一代一代科學家辛勤勞動的曲折過程,樹立為科學獻身的精神;另一方面,從中體會到科學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x"實驗(事實)xx實驗(提供新的事實)x修正理論(甚至建立新的假設)",以及人們的認識就是從不斷地糾正偏差錯誤中提高的。"光的'本性"的認識史,也是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的好教材。
講述光的電磁說時要著重說明光的電磁說提出的背景和它的事實依據。還要著重說明提出光的電磁說的重要意義在于使人們認識到光波與機械波有本質的不同。光的電磁說揭露了光現象的電磁本質,把光和電磁統一了起來。
需要強調的幾點:
1、對紅外線、紫外線、X射線的講述,要讓學生抓住主要特征和它們的應用,并盡可能聯系可見到的實例。如有可能,可做實驗演示。
2、要使學生理解不同頻率范圍的電磁波,它們本質上是相同的,它們的行為服從共同的規律,但因為頻率的不同又各自具有某些特性。
注意:本節內容大多類似科普常識的介紹,沒有太難以理解的理論,可以知道學生看書、歸納、總結,鍛煉學生的自學 能力。
教學設計示例
關于光的電磁說一節,內容大多類似科普常識的介紹,沒有太難以理解的理論,可以指導學生看書、歸納、總結,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學生自學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思考有關問題,
1、光的干涉和衍射現象證實了光具有波動性,但光是什么波呢?
2、我們知道,一切機械波,包括聲波在內,都需要有介質存在,機械波是不能在真空中傳播的。但是光在真空里卻能夠傳播,這如何解釋呢?
探究活動
1、查閱資料:光學發展史中有關光的電磁說部分內容。
歐姆定律教案3
教學目的
1.理解歐姆定律的內容和公式。
2.會利用歐姆定律計算簡單的電路問題。
3.通過介紹歐姆定律的發現問題,了解科學家為追求真理所做的不懈的努力,學習科學家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和難點
歐姆定律及利用歐姆定律對電路問題進行計算。
教具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出示小黑板)請你分析表1、表2中的數據,看看可以分別得出什么結論。
2.將上一問中所得出的兩個結論概括在一起,如何用簡煉而又準確的.語言表達?
學生可以各抒己見,相互間糾正概括中出現的錯誤,補充概括中的漏洞,得到較完整的結論。
教師復述結論,指出這一結論就是著名的歐姆定律。
(二)講授新課
(板書)二、歐姆定律
1.歐姆定律的內容和公式
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如果用U表示導體兩端的電壓,單位用伏;
用R表示導體的電阻,單位用歐;
用I表示導體中的電流,單位用安。
那么,歐姆定律的公式寫為:
對歐姆定律作幾點說明:
(l)此定律精辟地說出了電流、電壓和電阻之間的關系。
電流、電壓和電阻,它們是三個不同的電學量,但它們間卻有著內在的聯系。定律中兩個“跟”字,反映了電流的大小由電壓和電阻共同決定,“正比”“反比”則準確的說出了電流隨電壓、電阻變化所遵循的規律(教師在“跟”“正比”“反比”的字樣下方用彩筆畫上“ ”)。
(2)定律中所說的電流、電壓、電阻是對同一段導體而言的(教師用彩筆在“導體中的”“這段導體兩端的”、“這段導體的”字樣下方畫上“”)。
需要在字母旁加腳標時,I、U、R的腳標應一致,如
由學生讀題,并分析題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及如何求解未知量,學生口述解題過程,教師板書。
已知:R=6.3歐 I=0.45安
求:U=?
3.家庭電路中的某燈泡正常發光時通過燈絲的電流是0.2安,這時燈絲的電阻是多少歐?
閱讀課本三、實驗: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
【評析】
這是一個很好的教案,教案不僅層次分明,內容豐富完整,而且注意了教書育人。歐姆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的優秀品質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很好內容,教案正體現了這一點,是值得各位老師仿效的。教案的另一個優點是注意利用和鞏固前一節課,同時又為下一節課打基礎。教案中的三個補充題也很好,比較聯系實際。教案中的舉例示范很規范,這一點對新教師來說很重要,對學生來說就更應如此了。
歐姆定律教案4
教學目標:
1.積極參與影子游戲,在游戲思考陰影的成因。
2.能通過探究,歸納得出光的傳播規律,進而能用光的直線傳播來理解小孔成像。
3.了解光的傳播需要一定的時間,知道真空,空氣中的光速,理解激光測距儀的工作原理。
4.了解我國古代在光研究上的成就,知道中華文明對科學發展作出的貢獻。
教學方法:
實驗、討論、媒體演示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師:在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光的色彩、顏色等知識。今天我們就要開始進入新的學習內容了,在學習新的知識以前,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看過皮影戲了嗎?做個手影游戲了嗎?
生:看過,做過了!
師:有沒有哪位同學愿意上來示范一下手影游戲呢?越多越好,請下面同學猜猜你的影子是什么?
生:舉手…….(請學生講解是什么?)
師:這么多漂亮的手影啊!大家看了后有沒有什么疑惑呢?下面就請大家來相互討論交流一下,我們來看看誰提的問題最多最好!
生:學生討論交流。例:為什么會形成影子?手影為什么隨著手形的改變而改變呢?影子為什么是黑的呢?……(若學生不提問題)/大家都沒問題嗎?那么就由我來提幾個問題:
1)為什么會形成影子?
2)手影為什么會隨著手形的改變而改變?
3)影子為什么是黑的?
師:很好,提出了這么多的問題,而且有的同學提出的問題都非常好!那么有沒有同學來回答幾個問題呢?
生:試答……(可能部分同學能夠回答出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二、進行新課
師:我覺得對課本上的結論我們不能輕易相信。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嗎!我們必須來驗證一下。用什么方法來驗證呢?
生:做實驗。
師:很好,現在我們就來討論一下。請大家思考一下,該如何設計實驗方案呢?你需要什么實驗器材呢?
生:……(有一定難度,討論時間控制好)
師:我們可以這樣來做這個實驗,
1.提出假設
2.制定實驗方案
3.收集證據
4.得出結論。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認為,如果光在固體、液體、氣體三種介質中都是沿直線傳播的話,是否可以認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呢?
生:可以
師:用一個激光筆射到墻上,看到筆直的光線了嗎?
生:沒有!
師:那怎樣才能顯示出來呢?(給學生看圖片)
生:必須要有煙和霧!
師:很好,我準備了一個水壺來制造水霧,(實驗)大家看到了什么呢?
生:光在空氣(氣體)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師:光在水中有是怎么樣傳播的呢?大家看到自己的桌上有一筒水,里面加了點化學物質,大家和我一起試試看,光在水中的傳播路線是怎么樣的?(學生實驗)你們看到什么了呢?
生:驚嘆(現象十分明顯)很清楚的看到光在水中沿直線傳播
師:這兩個實驗只能說明光在氣體和液體中的傳播情況,那么在固體中是不是也這樣呢?我準備了一個果凍,我們一起來看看光在果凍中的'傳播情況。
生:看不大清,勉強可以看到
師:經過剛才的實驗,你得出結論了嗎?
生: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師:很好。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事例可以證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例如:穿過森林的光束;在有霧的天氣里可以看到汽車頭燈射出的光是直的;電影院里可以看到放映機射向銀幕的光束是直的;
師:如果光不是沿直線傳播的,而能沿曲線傳播,光就能繞過物體跑到物體的后面去,那么會出現什么現象呢?
生:就沒有影子了。
師:所以說影子是怎樣形成的呢?(課件演示)
生: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后面形成的黑影。
師:知道光是沿直線傳播后,請大家想一想:一個人從路燈下往遠處行走時,他的影子的長短是如何變化的?
生:逐漸變長
師:其實早在20xx多年前,我國古代學者就對光的傳播有了一定的研究!請大家看一個實驗!誰能告訴我這個是什么實驗呢?我們該怎么做!(示范)
生:小孔成像。
師:請大家也來做一下這個實驗!
生:…….
師:課件演示小孔成像!
師:小孔成像是我國古代在光研究上成就的體現。大家看過《寶蓮燈》了嗎?
生:看過了
師:里面有個傳說“天狗吃月亮”,是不是真的有天狗把月亮吃掉了呢?
生:不是
師:那是怎么一回事呢?
生:月食現象
師:其實月食和日食是一種天文現象。那么日食和月食是怎么形成的呢?請大家看屏幕(課件演示)
知道了日食、月食的成因后,大家就明白“天狗吃月”是一種迷信說法,所以,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一定要用更多的科學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去揭穿那些迷信和騙人的小把戲。
科學家就利用日食、月食的成因揭開了中國古代文明的密碼。
㈢、生活?物理?社會
大家閱讀課本上的生活物理社會的有關知識并同時思考這兩個問題:
科學家是如何來確定夏商周的年代的?
㈣、光速
大家看,打開電燈,房間墻壁立刻被照亮了,光的傳播需要時間嗎?(…………)實際上很早以前科學家們就爭論過這樣的問題,那到底需要時間嗎?我們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就做過這樣的實驗。
學生閱讀P101的《光速》
應該說這個實驗設計的是很巧妙的,遺憾的是沒有成功,這是因為光傳播的太快了。
㈤、光速
知道了光速后,我們利用激光制成了激光測距儀。學生閱讀激光測距儀,并思考:
①你知道激光測距儀的工作原理嗎?
②激光測距技術一般應用在哪些方面?
討論:那能不能用聲吶來測量地球到月球的距離,為什么?
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是3×103m/s,相當于1s內繞地球赤道7圈半。
我們還可以利用孫悟空與光比較,孫悟空一個跟斗飛行的距離是十萬八千里,約5.4×104km,設翻一個跟斗用的時間是1s,則孫悟空的速度比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還是小?(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
歐姆定律教案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解歐姆定律,并能運用歐姆定律解決簡單的電路問題。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歐姆定律的探究學習,學會“控制變量法”研究問題,并加強了電路實驗的操作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和實驗操作,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到物理與生活密切聯系。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歐姆定律的概念和表達式。
難度:實驗探究歐姆定律的過程和歐姆定律的應用。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多媒體展示: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城市夜晚燈光璀璨,霓虹燈閃爍的情景,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場景中燈光的變化,學生根據知識經驗能得出變化的燈光是由電流的變化引起的。
教師引導: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電路中的電流是如何輕易改變的?以及電流、電壓和電阻之間到底存在這怎樣的關系?進而引出課題——《歐姆定律》。
環節二:新課講授
探究實驗:電流跟電阻電壓的關系
提出問題:電壓能使電路產生電流,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那么,電壓、電阻是怎樣影響電流的大小呢?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猜想與假設:學員根據之前所學電壓和電阻的概念和特點,可能會猜想電流跟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首先設計實驗電路,教師通過向學生提出問題,請學生思考討論,完成實驗方案的制定。
①電流與電阻和電壓均有關系,如何確定電流的變化是由電壓還是電阻引起的?(控制變量法)
②如何保持電阻不變,而改變電阻兩端的電壓?(電阻不變,更換電池數量或改變滑動變阻器阻值)
③如何保持電壓不變,而改變導體電阻?(更換不同阻值的電阻,并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使電阻兩端電壓保持不變)
④為了更好的找到規律,應該如何測量實驗數據?(測量多組實驗數據)
學生根據之前學習有關電壓和電阻的知識,交流談論問題答案,確定實驗方案。
教師總結得出要探究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可以分成兩個課題分別探究。
課題一:控制電阻不變,改變電阻兩端電壓,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課題二:控制電阻兩端電壓不變,改變電阻,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教師引導學生據此畫出電路圖,進行展示,并確定實驗步驟。
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學生分組合作根據電路圖完成實物的連接,進行實驗操作,收集多組實驗數據。教師強調注意事項:連接電路時開關出于斷開狀態;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阻值調至最大值等。
分析與論證:根據記錄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電路中電流隨電壓增大而增大,隨電阻增大而減小。
多媒體展示:教師通過大屏幕向學生展示歐姆對電路規律的探究歷程,以及相關人物事例。引出歐姆定律的內容。
教師講解: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這就是我們本節課索要學習的歐姆定律。用公式表示為,并明確各物理量單位,以及公式表達的物理意義:電路中的電流由電壓和電阻共同決定,且電流與電壓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
環節三:鞏固提高
出示習題:手電筒的小燈泡上標有“2.5V0.3A”,表示加2.5V電壓時,通過的電流為0.3A,燈泡正常發光。則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時多少?
環節四:小結作業
1、小結:提問的方式進行提問總結,梳理本節課知識點。在獲得物理規律的同時,感受物理探究的樂趣,提升動手操作能力。
2.布置作業:思考為什么電流表不能直接連接在電源兩極,而電壓表可以連接在電源兩極
四、板書設計
(略)
歐姆定律教案6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電流的產生原因和條件.
2、理解電流的概念和定義式,并能進行有關的計算
3、理解電阻的定義式,掌握并能熟練地用來解決有關的電路問題.知道導體的伏安特性.
(二)能力目標
1、通過電流與水流的類比,培養學生知識自我更新的能力.
2、掌握科學研究中的常用方法——控制變量方法,培養學生依據實驗,分析、歸納物理規律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通過電流產生的.歷史材料的介紹,使學生了解知識規律的形成要經過漫長曲折的過程,培養他們學習上持之以恒的思想品質.
教學建議
1、關于電流的知識,與初中比較有所充實和提高:
從場的觀點說明電流形成的條件,即導體兩端與電源兩極接通時,導體中有了電場,導體中的自由電荷在電場力的作用下,發生定向移動而形成電流.
知道正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從電勢高處向電勢低處運動,所以電流的方向是從電勢高的一端流向電勢低的一端,即在電源外部的電路中,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2、處理實驗數據時可以讓學生分析變量,通過計算法和圖象法來出來處理數據,加強學生對圖象的認識,進一步學會如何運用圖象來解題.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采用“分組實驗—數據分析—得出結論”的思路以加強感性認識,有利于對本節重點——的理解
3、的講法與初中不同,是用比值定義電阻的,這種講法更科學,適合高中學生的特點.電阻的定義式變形后有些學生會產生歧義,認為電阻是由電壓和電流決定的,要注意引導解釋.
4、要求學生知道公式,從而知道電流的大小是由什么微觀量決定的.在本節的“思考與討論”中,希望學生能夠按照其中的設問自己推導出公式,以加深對電流的理解.如果學生自己推導有困難,希望教師加以引導.
5、對于導體的伏安特性是本節的難點,應該結合數學知識進行,并盡可能的多舉實例以加強對知識的深化.
歐姆定律教案7
[復習目標]
1.電流強度:表示電流大小的物理量,簡稱電流。電流強度等于1是安培,簡稱安,符號是A。
2.串聯電路電流的特點: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
3.并聯電路電流的特點:并聯電路干路中的電流等于各支路中的電流之和。
1.電壓: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電壓的單位是伏特,簡稱伏,符號是V。
2.串聯電路電壓的特點:串聯電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壓之和。
3.并聯電路電壓的特點:并聯電路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
1.電阻: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是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大小的物理量。電阻的單位是歐姆,簡稱歐,代表符號Ω。
2.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導體的電阻跟它的長度有關,跟橫截面積有關,跟組成導體的材料有關,還跟導體的溫度有關。
3.滑動變阻器:通過改變接入電路導線長度改變電阻值的儀器。
4.電阻箱:通過改變接入電路定值電阻個數和阻值改變電阻大小的儀器,它能表示出電阻值。
1.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電阻的串聯:串聯電路的總電阻,等于各串聯電阻之和。
3.電阻的并聯:并聯電路的總電阻的倒數,等于各并聯電阻的倒數之和。
4.用伏安法測電阻:通過測量導體兩端的電壓U,導體中的電流I,得知其電阻R。
一.電流、電壓、電阻
1.電流
(1)電流強度的測量
要測量某部分電路中的電流強度,必須把安培表串接在這部分電路里。在把安培表串聯到電路里的時候,必須使電流從“+”接線柱流進安培表,并且從“?”接線柱流出來。
在測量前后先估算一下電流強度的大小,然后再將合適的安培表接入電路。在閉合電鍵時,先必須試著觸接電鍵,若安培表的指針急驟擺動并超過滿刻度,則必須換用更大量程的安培表。
使用安培表時,絕對不允許經過用電器而將安培表的兩個接線柱直接連在電源的兩極上,以防過大電流通過安培表將表燒壞。因為安培表的電阻很小,所以千萬不能把安培表并聯在用電器兩端或電源兩極上,否則將造成短路燒毀安培表。
讀數時,一定要先看清相應的量程及該量程的最小刻度值,再讀出指針所示數值。
(2)電荷的移動形成電流,電流可以是正電荷的移動,可以是負電荷的移動,也可以是正、負電荷同時向相反方向移動。
(3)單位時間里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荷的多少,它表示了電流的強
單位:安培,可用符號A表示。還有一些常用單位,如:毫安(mA);微安(μA)。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1A=103mA,1mA=103μA。
2.電壓
(1)電壓的測量
要測量某部分電路或用電器兩端電壓時,必須把伏特表跟這部分電路或用電器并聯,并且必須把伏特表的“+”接線柱接在電路流入電流的.那端。
每個伏特表都有一定的測量范圍即量程,使用時必須注意所測的電壓不得超出伏特表的量程。如若被測的那部分電路或用電器的電壓數值估計的不夠準,可在閉合電鍵時采取試觸的方法,如果發現電壓表的指針很快地擺動并超出最大量程范圍,則必須選用更大量程的電壓表才能進行測量。在用伏特表測量電壓之前,先要仔細觀察所用的伏特表,看看它有幾個量程,各是多少,并弄清刻度盤上每一個格的數值。
(2)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不同的電源在電路兩端產生的電壓不同。
(3)常用的單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1kV=103V,1V=103mV,1mV=103μV。
3.電阻
(1)正確使用滑動阻器
為了使變阻器能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可以有以下兩種接法,如圖1所示,一種是將線頭M、N分別接到B、C兩接線柱上;另一種是將線頭M、N分別接到B、D兩接線柱上,但是當滑動片P移動時其結果恰好與前兩次接法相反。
但若將M、N兩線頭接A、B兩接線柱時,滑動變阻器的全部電阻接入電路,滑動片P將失去調節作用。如果兩線頭M、N接C、D兩接線柱時,接入電路中滑動變阻器的電阻R′為零。
滑動變阻器在使用前,應先觀察滑動變阻器銘牌上標明的電阻值和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值,使用時應注意通過變阻器的電流不要超過允許通過的最大值,以避免變阻器燒壞;滑動變阻器在接入電路時,應把滑片P移到變阻器電阻值最大的位置,使電路中電流最小,以保護電路。
(2)變阻箱有旋鈕式和插入式兩種。它們都是由一組阻值不同的電阻線裝配而成的。調節變阻箱上的旋鈕或拔出銅塞,可以不連續地改變電阻的大小,它可以直接讀出電阻的數值。
(3)電阻的單位是歐姆(Ω),若導體兩端的電壓為1伏特,電流強度為1安培,則這段導體的電阻就是1歐姆。此外,還有千歐(KΩ)和兆歐(MΩ):
1MΩ=103KΩ=106Ω。
二.歐姆定律
1.使用歐姆定律時必須要注意:
(1)公式中的I、U、R必須是對應同一段電路。即I為通過該段電路中的電流強度,U為該段電路兩端的電壓,R為該段電路的電阻。
(2)電阻R是由導體本身的屬性決定的。因此,當電路一定時,R一
式中的I、U、R的單位分別為安培、伏特、歐姆。
2.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都屬于簡單電路,簡單電路的計算,主要是應用電阻定律導體串、并聯的知識,來分析、計算電流強度、電壓和電阻。
這部分的解題過程和規范化要求有如下幾點:
(1)認真審查題目的內容,弄清已知條件和所求的未知量,同時畫出電路圖,各已知量的符號、數據和未知量的符號不僅要在圖上注明還必須作為解題步驟明確寫出,在書寫已知步驟時要同時將各量單位統一。
(2)根據已知條件運用規律寫出公式,并通過等式交換導出未知量的計算公式,最后代入已知量數據求解,若運算過程中不帶單位則計算結果的單位要加括號。
(3)對計算得出的結果,應根據所掌握的物理知識判斷其正確性。有時需對其物理意義加以討論。
對解題過程應要求思路簡捷、層次清楚、計算準確。
3.在物理學中經常采用圖像法來處理數據,具體的做法是:取平面直角坐標系,橫軸為U、縱軸為I,每一組的電壓U和電流強度I在圖像上都能找到一個確定的點,將這些點連成一條直線,用這條直線與橫軸U的夾角可以表示相應的電阻,夾角越大,相應的電阻值越小。
4.伏安法測電阻是歐姆定律的一個重要應用,按實驗電路圖連接時還應注意器材的規格,如果器材的規律選擇不當會影響實驗的效果。其中應考慮的是電源電壓、電流表和電壓表的量程,滑動變阻器(電阻值和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
5.串聯電路中電流強度、電壓、電阻的特點:
(1)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強度相等:
I=I1=I2。
(2)串聯電路中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之和;U=U1+U2。
(3)串聯電路的總電阻,等于各串聯導體的電阻之和;R=R1+R2。
(4)n個電阻值相同的電阻R串聯使用,總電阻R串=nR。
(5)在串聯電路中導體兩端電壓的分配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
歐姆定律教案8
教學目標
認識變化的電路,準確找出變化前后兩電路的變化
重點、難點
動態電路的連接方式,動態電路的電阻、電流和電壓
課前導入知識:
在并聯電路中,新增加一個支路對干路中的電流的影響?
知識點一:伏安法測電阻中的誤差和非誤差
(1)非誤差:如果用燈泡代替電阻,燈泡兩端的電壓逐漸減小,燈泡逐漸變暗,測出來的電阻值是逐漸減小的。顯然,這不是實驗的誤差。這是因為隨著燈泡兩端的電壓的減小,燈泡的溫度也隨之降低,溫度越低,鎢絲的電阻越小。因此,利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并不能減少誤差,測量的數值會偏小,不是鎢絲正常工作時的電阻。
(2)誤差:標準伏安法測電阻電路中,電流表測的是電阻和電壓表的總電流,雖然電壓表阻值很大,流過的電流很小,但電流表的示數總比流過的被測電阻的電流大,根據R=U/I可知測出的數據偏小。
例題 南京市某中學九年級課外興趣組的同學,按照正確的電路圖連接實物圖做測定小燈泡的電阻實驗(燈泡標有2.5V字樣),在實驗過程中得到了如下的一組U和I的數據:
實驗次數 1 2 3 4 5 6
燈兩端U(V) 0.5 1.0 1.5 2.0 2.5 3.0
電流I(A) 0.18 0.22 0.26 0.30 0.32 0.34
燈泡發光情況 微亮→逐漸變亮
(1)分析比較表格中的數據可以看出 .
(2)在燈絲中電流逐漸增大的過程中,燈絲的電阻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造成這一差異的原因是 .
知識點二:動態電路分析
(1)當滑動變阻器與定值電阻串聯時,滑片的移動會引起電流和電壓的變化。定性分析變化的一般思路是:○1知道電源電壓不變;○2根據滑動編組器的變化確定總電阻的變化;○3再由總電阻的變化確定電流的變化;○4根據電流的變化判斷定值電阻兩端電壓的變化;○5根據不變的總電壓和定值電阻兩端電壓的變化確定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的變化情況。
(2)當滑動變阻器與定值電阻并聯時,滑片的運動只能引起干路和其所在支路的電流和電壓的變化。除短路外,對其他支路沒有影響。
(3)開關的閉合和斷開也會造成電路中的電阻變化,從而引起電流和電壓的變化,分析思路與(1)相同,關鍵是確定電阻的變化。
【注意】 確認電路變化前后連接方式和電路中電阻的變化,準確判斷電壓表測量的對象是分析電流電壓變化的關鍵。
知識點三:串聯分壓、并聯分流
(1)串聯電路的分壓定律
兩個電阻R1和R2組成的串聯電路中,它們兩端的電壓與電阻的關系滿足:U1:U2=R1:R2
這個關系式稱為分壓定律。該關系式告訴我們,兩個電阻串聯時,電阻大的分得電壓多。
(2)關于并聯電路的分流定律
兩電阻R1和R2并聯,通過它們的電流與各自電阻的關系滿足:I1:I2=R2:R1
這個關系式稱為分流定律,該關系式告訴我們,兩個電阻并聯后,電阻越大,通過的電流就越小。電流的分配與電阻成反比。
知識點四:應用歐姆定律綜合計算
(1)必備知識
○1歐姆定律公式及變形公式
○2串聯電路中電流、電壓和電阻的特點:
○3并聯電路中電流、電壓和電阻的特點
(2)計算時要注意的問題
○1歐姆定律使用于從電源正極到負極之間的整個電路或其中某一部分電路,并且是純電阻電路。
○2定律中“通過”的電流I,“兩端”的電壓U及“導體”的電阻R,是針對同一個導體或同一段電路而言,具有對應性。
○3歐姆定律中三個物理量間有同時性,即在同一部分電路上,由于開關的閉合或斷開以及滑動變阻器滑片位置的移動,都將引起電路的變化,因而公式R=U/I中三個量是同一時間值。
○4公式中三個物理量,必須使用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即電流安培,電壓伏特,電阻歐姆。
隨堂練習:
1、如圖所示電路,電壓U不變,當閉合開關S時,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電壓示數增大,電流表示數減小
(B)電壓表示數增大,電流表示數增大
(C)電壓表示數減小,電流表示數減小
(D)電壓表示數減小,電流表示數增大
2、某同學連接電路如圖2所示,閉合開關S,發現燈不亮,為檢查電路故障,他用電壓表進行測量,結果是UAD=3V,UAB=3V,UBC=0,UCD=0。此電路故障可能是
A、開關S接觸不良 B、電燈L燈絲斷了
C、電燈L短路 D、電阻R短路
3、在如圖3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為6V。閉合開關后,電壓表V1的示數為0,電壓表V2的示數為6V。此電路的故障可能是 (雙選) :
A、電阻R1短路B、電阻R1開C、電阻R2短路D、電阻R2開路
4、如圖4所示電路,閉合開關S后,發現燈L1不亮,L2正常發光。此電路的故障可能是(單選):
A、開關S接觸不良 B、電燈L1燈絲斷了 C、電燈L1短路 D、電燈L2短路
5、把一根長1米、粗細均勻的電阻絲接在電壓不變的電源兩極上,通過電阻絲的電流強度是1安培,若將此電阻絲對折起來后再接到這電源的兩極上,通過電阻絲的總電流強度是( )
(A)4安培(B)2安培(C)0.25安培(D)0.5安培
6、如圖所示,R1=4歐姆,R2=R3=8歐姆,電源電壓為6伏特,電流表1、電流表2、電流表3的示數分別為I1、I2、I3,則I1、I2、I3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
(A)I1>I2>I3;(B)I1<I2<I3;
(C)I1=I2=I3(D)I1=I2>I3
7、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不變,R1∶R2=4∶1。當K1斷開,K2閉合時,電流表示數I1。當K1、K2都閉合時,電流表示數為I2。則I1與I2之比為〔 〕
(A)4∶1(B)1∶4(C)3∶4(D)4∶5
8、如圖所示,電源電壓為9伏特,定值電阻R為5歐姆,滑動變阻器R的最大阻值為4歐姆,那么當滑動片由滑動變阻器的a端滑向b端時,電壓表的示數是( )
(A)由0逐漸增大到9伏(B)由0逐漸增大到5伏
(C)由0逐漸增大到4伏(D)由4伏逐漸減小到0
9、把甲、乙兩段電阻線接在相同的電壓下,甲線中的電流大于乙線中的電流,忽略溫度的影響,下列判斷中錯誤的是( )
A.當它們材料、粗細都相同時,甲線長乙線短
B.當它們材料、長度都相同時,甲線粗乙線細
C.當它們長度、粗細都相同時,兩線的材料一定不同
D.甲、乙兩電阻線的材料、長短、粗細不可能完全相同
二、填空題
10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當開關S閉合,S1、S2斷開時,
燈泡_串聯;當開關S,S1、S2均閉合時,燈泡_并聯,此時電流表測的是 中的電流.
11、如圖11所示,當開關由閉合到斷開時,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變化的情況是: A1_________;A2 _________;V __________。
12、如圖12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不變。當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動時,電路的總電阻將______;電流表A的示數將_______;電壓表V1的示數將_______;電壓表V2的示數將________。
13、如圖13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不變。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從a端向b端移動時, A表的示數將______;V表的示數將______。
三、連圖題
14、按照圖14甲、乙電路圖,將對應右圖各實物元件連接起來。
四、實驗題
15、用伏安法測定一只電阻的阻值,現給你一塊電壓表、一塊電流表、一個電池組、滑動變阻器和開關各一個,未知阻值的電阻一只、導線若干。
(1)實驗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右邊的方框內畫出實驗電路圖(標出電表的“+”、“--”接線柱)。
(3)在實驗中電流表用0~0.6A量程、電壓表用0~15V量程。根據你畫的電路圖,以筆畫線代替導線,將下面圖16中所給的實驗器材連接起來(導線不要交叉)。
(4)在這次實驗中,電流表和電壓表的指示位置如圖17所示,那么未知電阻Rx中的電流是______A,Rx兩端的電壓是__________V,Rx的阻值是___________Ω。
五、計算題
16、如圖18所示電路,R1=7Ω,R2=3Ω,當S閉合時,電壓表的示數為21V,當S斷開時,電壓表的示數為14V。求R3的阻值。
17.如圖114所示電路,已知R1=2歐姆,R2=4歐姆,U1=2伏特,求(1)通過R1的電流強度I1;(2)R2兩端的電壓U2。
18.在圖115的電路里,安培表的示數是0.3安培,如果小燈泡L的電阻是10歐姆,整個電路里的電阻是30歐姆。求:
(1)小燈泡L兩端的電壓;
(2)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
(3)伏特表的示數。
19.如圖106所示,已知電阻R1=6歐姆,通過R2的電流強度I2=0.5安培,通過R1和R2的電流強度之比為I1:I2=2:3求R2的阻值和總電壓U。
20.如圖104所示,電源電壓為8伏特,電阻R1=4R2,安培表的示數為0.2安培;求電阻R1和R2的電阻值各為多少歐姆?
歐姆定律教案9
一、教學任務分析
拓展型課程中的“電源”和“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是基礎型課程中部分電路的延伸,是“電路”一章中的核心知識。內容不僅涉及到電流、電阻、電壓及電動勢等物理量,還通過對電池供電原理以及非靜電力做功等內容的詳細介紹,突出閉合電路中能量轉化和能量守恒的規律。
“電源”和“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涉及到的新概念較多并且抽象,如電動勢、外電壓、內電壓、外電阻、內電阻等等,學生掌握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難度。建立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探究過程,不僅要有較強的動手實驗獲取數據的能力,還要學生具有較高的處理數據的理性分析能力。
讓學生感受電池,制作水果電池,體會物理與生活的聯系,打破對電池認識的神秘感,甚至給學生一個發明創造的欲望,從而感受成功的喜悅或失敗的經歷。
本節課通過對教材內容的合理整合,探究活動的科學設計,較好地達成了學習目標。
二、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源電動勢及內阻概念,知道化學電池的工作原理。
(2)理解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3)通過實驗操作,培養動手實驗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實驗觀察、猜想、驗證等過程,感受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2)通過對實驗數據的分析、歸納,經歷物理規律的發現過程。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科學探究過程,培養嚴謹求真的科學態度。
(2)通過對化學電池結構的認識,增強環保意識。
(3)觀看“神六”、“核電站”等圖片,領略我國電能領域取得的巨大的成就,激發愛國主義的熱情。
三、教學重點
電動勢概念的建立,探究電源內阻和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四、教學難點
通過實驗數據分析,得出電源有內阻以及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五、教學資源
1.實驗器材:電壓、電流傳感器、DIS數據采集器等,水果及銅絲、鋅絲等。
2.信息技術:自制FLASH課件。
3.使用教材:上海市現行高級中學課本《物理》拓展型課程I第二冊(試用本)(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六、設計思路
在“電源電動勢”和“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兩節電學內容的教學中,通常我們的教學設計是根據高中物理教材中提供內容按次序而進行的。在教學內容上,從非靜電力做功引入電動勢的概念,強調電動勢是將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本領,在實驗得到電源的內外電壓之和為電源電動勢的基礎上,借助歐姆定律,推導出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在教學次序上,先電源電動勢,后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由于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不同的階段有著不一樣的認知水平,學生對電動勢概念的理解也不會是一步到位的,需要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所以,我們在對“電動勢”和“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兩節內容研究后,將教材內容進行了有機的整合,設計出兩個雙循環的教學過程。
第一個雙循環針對電動勢而言。電動勢的概念是掌握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關鍵和基礎,考慮到電動勢概念比較抽象,涉及的知識面較廣,學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它是有困難的。在電動勢教學的第一循環中,僅僅指出電源電動勢是由電源本身的特性決定的,它在數值上等于電源沒有接入電路時兩極間的電壓,它可以用電壓表直接測量出來。在第二循環中,指出它是表征電源將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本領的物理量,電源電動勢和電路斷開時電源兩極間的電壓有相同的大小和單位,但他們的。物理含義不同。
第二個雙循環針對閉合電路歐姆定律而言。在第一循環中,通過多組電流、電阻的實驗數據,讓學生通過探究得到電源有內阻,并進一步得到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先將電源的表征量都研究好,待所有概念都解決后,再去研究電路中電流所遵循的規律,即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第二循環中,先以作業形式給學生一系列問題,然后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形式完成從能量角度對電源的研究。
考慮到本節課的探究方法與課本中的不同,我們在作業中編排了題目“簡述課本中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建立過程”,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學習到另一種經典的研究方法,即通過探究電動勢與電源內、外電壓的關系而得出閉合定律歐姆定律。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針對“電源”和“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第一循環的學習,課題名稱定為“電源及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教學時間為1課時。
七、教學流程
八、教學過程
(一)情景──回顧歷史、引入課題
視頻:神舟6號遨游太空。讓學生思考電池翼板的作用。
圖片:科學家伽伐尼。介紹伽法尼發現電的過程。
圖片:科學家伏打照片。介紹伏打及伏打電池,讓學生利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解釋伏打電池的工作原理。
實物:不同類型化學電池。解剖化學電池內部結構,指出廢舊電池給人體和環境帶來的危害。
制作:自制水果電池。在不同水果中插入鋅絲和銅絲,并測量其兩絲間的電壓。
圖片:核電站、三峽。簡要介紹我國電力發展情況。
(二)探究──建構概念、建立規律
探究一:影響端電壓的因素
師:下面我們以干電池為例來研究電源。如圖1是由干電池、電阻箱組成一個電路。為了我們有共同的語言,先介紹兩個概念。我們把電源兩端的電壓稱為“端電壓”;電源外部所接的電阻稱為“外電阻”。圖1電路中電源的端電壓也就是外電阻上的電壓。
師:請大家按圖1連接電路,測量電源的端電壓,完成下表,并講一講你的發現。
電阻箱電阻R
斷路
電源端電壓U
生:我們發現外電阻R越大,電源端電壓U越大,說明端電壓與外電阻有關。
生:不同的電源在外電阻相同的情況下U是不同的,說明端電壓還與電源有關。
生:電路斷開時的端電壓僅由電源本身決定。
師:電路斷開時,電源兩極間的電壓是由電源本身決定的,即:不同的電池,在電路斷開時,維持兩節間電壓的本領是不同的。為了描述電源的這種特性,在物理學中,引入了電動勢的概念。電源電動勢等于電源沒有接入電路時兩極間的電壓。電動勢用符號是E表示,它的單位是伏特。
師:請大家測量課桌上干電池的電動勢。
探究二:閉合電路的電流
師:在圖1所示的電路中,如果電源的電動勢和電阻是已知的,那么,電路中的電流是多少呢?憑你的知識、經驗、智慧或靈感,猜測一下。
生:我的猜測是:I=E/R
師:這樣的猜測對不對呢?電池的電動勢剛才大家已經測量過,下面請大家再測量一下,不同外電阻時電路中的電流,完成下表,最后看看我們的猜測是否正確?
電阻箱電阻R
電路中電流I
生:通過實驗,我們發現電流I
師:那么,電流與電動勢和外電阻之間關系存在怎樣的關系呢?請大家再猜測一下。
生:分母再大一點就行了,我的猜測是,可能是電源內部有電阻。
師:假設你的猜測是正確的,我們不妨將電源內部的電阻叫內阻,用r表示。這時電路中的電流可寫成:I=E/(R+r)。現在請大家利用實驗數據,根據你們學到的數學知識,一起來找一找r的大小,然后看一看在誤差范圍內,上述關系是否成立。
生:我將每一組數據代入I=E/(R+r),通過計算的發現,每一次求出的r都在2.3歐姆左右,說明電源存在內阻的假設是成立的,并且電路中的電流應該滿足I=E/(R+r)。
生:我是用圖像法處理實驗數據的。先畫出I—R圖像,發現圖線是曲線,后來將I=E/(R+r)寫成R=E/I—r形式,看出電阻R與電流倒數1/I成線性關系。如果I=E/(R+r)成立,那么,通過實驗數據畫出的R—1/I圖像應該是直線,結果利用實驗數據作出的圖線如圖2所示,這就說明了關系式I=E/(R+r)是正確的,而圖線的截距為—2.344,說明電源的內阻為2.334歐姆。
師: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得出I=E/(R+r)是成立的結論,而且利用圖像還得到了電源的內阻。
師:I=E/(R+r)這個規律最早是由歐姆發現的,為了區別在初中所學的歐姆定律,我們將它叫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之所以稱為“閉合電路”,是因為I=E/(R+r)涉及到由電源、電阻等整個閉合的電路。而初中學習歐姆定律I=U/R只涉及到整個電路中的一個部分,所以,我們將I=U/R又叫做部分電路歐姆定律。
(三)應用──聯系實際、解釋實驗
題目:探究實驗表明,閉合電路中的外電阻越大,電路中的電流越小,電源的端電壓越大。請解釋之。
解答: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I=E/(R+r)可知,當外電阻R變大時,電路中的電流I必將變小;將I=E/(R+r)代入到U=IR得,U=E/(1+r/R),所以,當外電阻R變大時,電源的端電壓U變大。
九、作業設計
本節課在作業設計上,力求使作業能夠聯系社會,聯系生活、聯系環境,甚至跳出物理學科本位,同時通過問題設計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進行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電子為什么能在電源的內部從正極運動到負極?
自主學習:電動勢與電壓的區別和聯系有哪些?用能量的觀點解釋電動勢的物理意義。
開闊視野:簡述課本中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建立過程。
拓展研究:課堂實驗數據的再研究。
(1)畫出U—R、I—R、U—I圖像,并用相關理論對圖像進行分析。
(2)假設E、r未知,利用實驗數據如何計算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電阻等。
關注生活:查看手機電池上的說明,指出個參數的意義及提出注意事項的理由。
聯系實際:為什么日常生活中不用水果電池?并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你的想法。
十、教學反思
建構主義告訴我們,知識的獲取過程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即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的過程,獲得知識的多少取決于學習者根據自身經驗去建構有關知識的能力,而不取決于學習者記憶和背誦教師講授內容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在得到電源電動勢、電流以及外電阻的實驗數據后,讓學生猜測它們之間的關系,有一位已自學過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同學說,電流等于電動勢與外電阻的比值。課后我和該同學交談后發現,學生并不是為了配合我的教學設計而故意講錯的,而是他將以前自學過的知識忘了。通過這次交談,我對意義建構的理解更深刻了,同時也更堅定了我們的理念,即物理課堂應該是學生通過探究學習而掌握知識的場所。
目前,大家對課程與課堂的教學改革較為重視,改革的力度也較大,但在作業方面改革步伐卻是緩慢的。對作業功能的定位很少研究;在教學五環節中布置作業所用的時間是最短的;作業的來源單一,很多時候就是課本或練習冊中的幾道練習題;題目通常也側重于理論研究,通過演繹、推理來完成。本節課試圖在作業的布置上做一些改革的嘗試。努力使作業聯系社會,聯系生活、聯系環境,甚至跳出物理學科本位。作業的主要功能不僅僅是鞏固知識、查漏補缺,而且具有承上啟下、新舊聯系、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等功能。如作業中要求學生對實驗數據進行再處理,不僅將課堂的研究引向深入,還為以后“內電阻與電動勢的測定”的實驗教學打下了伏筆;再如通過作業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而保證了學生用1課時的時間就完成了“電源及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第二個循環的學習。另外,自主學習有時是需要引導的,由于我們在課堂上讓學生觀看了有關電源內部電荷運動的FLASH動畫,所以學生課后的自學就變得有趣、輕松和高效,對“電源內部電荷運動原因是由于電荷受到了非靜電力的作用”的理解也較為深刻。
歐姆定律教案10
(一)教學目的
1.掌握歐姆定律,能熟練地運用歐姆定律計算有關電壓、電流和電阻的簡單問題。
2.培養學生解答電學問題的良好習慣。
(二)教具書寫有問題和例題的投影幻燈片。
(三)教學過程1.復習提問:(使用投影幻燈片)表
1、表2是某同學研究電流跟電壓、電阻關系時的兩組實驗數據。請在表格中空白部分填寫出正確數值,并說明道理。表1 U (伏) I (安) R =5歐1.50.30.64.5表2 R (歐) I (安) U =1.5伏50.3100.1答:表1填3伏和0.9安。根據: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表2填0.15安和15歐。根據: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進行新課(1)歐姆定律由實驗我們已知道了在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把以上實驗結果綜合起來得出結論,即歐姆定律。
板書:〈第二節歐姆定律1.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歐姆定律是德國物理學家歐姆在19世紀初期(1827年)經過大量實驗得出的一條關于電路的重要定律。歐姆定律的公式:如果用 U 表示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 R 表示這段導體的電阻, I 表示這段導體中的電流,那么,歐姆定律可以寫成如下公式: I=U/R 。公式中 I、U、R 的單位分別是安、伏和歐。公式的物理意義:當導體的電阻 R 一定時,導體兩端的電壓增加幾倍,通過這段導體的電流就增加幾倍。這反映導體的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例關系( I∝U )。當電壓一定時,導體的電阻增加到原來的幾倍,則導體中的電流就減小為原來的幾分之一。反映了電壓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例的關系( I∝U/R )。公式 I=U/R 完整地表達了歐姆定律的內容。
板書:<2.公式:I=U/R I -電流(安) U -電壓(伏) R -電阻(歐)>有關歐姆定律的幾點說明:
①歐姆定律中的電流、電壓和電阻這三個量是對同一段導體而言的。
②對于一段電路,只要知道 I、U 和 R 三個物理量中的兩個,就可以應用歐姆定律求出另一個。
③使用公式進行計算時,各物理量要用所要求的單位。(2)應用歐姆定律計算有關電流、電壓和電阻的簡單問題。
例題
1:課本中的例題1。(使用投影片)學生讀題,根據題意教師板演,畫好電路圖(如課本中的圖8-2)。說明某導體兩端所加電壓的圖示法。在圖上標明已知量的符號、數值和未知量的符號。
一、教學目標 1、了解電流形成的條件。 2、掌握電流強度的概念,并能處理簡單問題。 3、鞏固掌握,理解電阻概念。 4、理解電阻伏安特性曲線,并能運用。 二、重點、難點分析 1、電流強度的概念、是教學重點。 2、電流強度概念、電阻的伏安特性曲線學生來說比較抽象,是教學中的難點。 三、教具 學生直流電源(穩壓),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導線若干,開關,待測電阻。 四、主要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電場,電場對放入其中的電荷有力的作用,促使電荷移動,知道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如:靜電場中的導體在達到靜電平衡狀態之前,其中自由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定向移動.電容器充放電過程中也有電荷定向移動.由于電流與我們生活很密切,所以我們有必要去認識它,這節課我們將在初中的基礎上對電流作進一步了解。 (二)教學過程 眾所周知,人們對電路知識和規律的認識與研究,也如對其他科技知識的認識與研究一樣,都經歷了漫長的、曲折的過程.18世紀末,意大利著名醫生伽伐尼受偶然發現的啟迪,經進一步研究后,已能利用兩種不同的金屬與青蛙腿相接觸而引起肌肉痙攣,于是伽伐尼電池誕生了.但他對此并不理解,認為這是青蛙體內產生了“動物電”.伽伐尼的發現引起了意大利著名物理學家伏打的極大興趣.經過一番研究,伏打于1792年將不同的金屬板浸入一種電解液中,組成了第一個直流電源——伏打電池.后來,他利用幾個容器盛了鹽水,把插在鹽水里的銅板、鋅板連接起來,電流就產生了。 1、電流 (1)什么是電流? 大量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電流形成的條件:例如: 靜電場中導體達到靜電平衡之前有電荷定向移動; 電容器充放電,用導體與電源兩極相接。 ①導體,有自由移動電荷,可以定向移動.同時導體也提供自由電荷定向移動的“路”.導體包括金屬、電解液等,自由電荷有電子、離子等。 ②導體內有電場強度不為零的電場,或者說導體兩端有電勢差,從而自由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定向移動。 ③持續電流形成條件:要形成持續電流,導體中場強不能為零,要保持下去,導體兩端保持電勢差(電壓)。電源的.作用就是保持導體兩端電壓,使導體中有持續電流。 導體中電流有強有弱,用一個物理量描述電荷定向移動的快慢,從而描述電流的強弱。 (3)電流強度 ①定義: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跟通過這些電量所用時間的比值。這樣可以通過電荷定向移動的快慢來描述電流強弱,這個比值稱為電流強度。簡稱電流,用毫安表示。 ②表達式: ③單位:安培(A)毫安(mA),微安(μA) ④性質:電流強度是標量.初中學過并聯電路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但電流是有方向的。(有方向的量不一定是矢量,是否矢量關鍵看滿不滿足平行四邊形法則) ⑤電流方向的規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負電荷定向移動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 正電荷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從高電勢向低電勢運動,所以電流是有高電勢向低電勢流動,在電源外部,是由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4)電流分類: 按方向分成兩大類:直流電和交流電。 直流電:方向不變,如果直流電大小不變,就稱為恒定電流,這是高中階段電流知識的重點。 交流電:方向隨時間變化。 前面討論了電流,尤其是持續電流的形成,要求導體兩端有電勢差,即電壓.電流強度與電壓究竟有什么關系?這可利用實驗來研究。 演示 先給學生介紹實驗電路圖,教師按電路圖連接實驗電路,并請學生觀察電表的正負接線柱,要求學生注意,正負接線柱的接法, 為待測電阻(定值電阻)。 演示 閉合S后,移動滑動變阻器觸頭,觀察電表的變化,說明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電流都隨導體的電阻有關。 啟發學生思考:如何由實驗得到電壓和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呢? 分析:用控制變量法,先保證其中的一個量保持不變,讓其余兩個量之間相關,然后結合起來分析。 保證電阻不變,調節電壓,記下觸頭在不同位置時電壓表和電流表讀數.電壓表測得的是導體R兩端電壓,電流表測得的是通過導體 的電流,記錄在下面表格中。 注意:這一方法可以類比數學中函數圖象,用描點法來研究,啟發學生思考物理與數學的聯系。 把所得數據描繪在 直角坐標系中,確定 和 之間的函數關系。 分析:這些點所在的曲線包不包括原點?包括,因為當 時,這些點所在曲線是一條什么曲線?過原點的斜直線。 把 換成與之不同的 ,重復前面步驟,可得另一條不同的但過原點的斜直線。 結論:給定導體,導體中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或者對不同導體,圖象斜率是不同.相同電壓下,兩導體電流分別為,導體2對電流阻礙作用比導體1大,的倒數反映了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若用一個物理量來描述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稱為電阻。 2、電阻 (1)定義:導體兩端電壓與通過導體電流的比值,叫做這段導體的電阻。 (2)定義式: 說明:①對于給定導體, 一定,不存在 與 成正比,與 成反比的關系。 ②這個式子(定義)給出了測量電阻的方法——伏安法. (3)單位:電壓單位用伏特(V),電流單位用安培(A),電阻單位用歐姆,符號Ω,且lΩ=1V/A 常用單位:1kΩ=1000Ω;1MΩ= Ω 3、 德國物理學家歐姆最早用實驗研究了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最后得出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定律。 內容:導體中電流強度跟它兩端電壓成正比,跟它的電阻成反比。 表達式: 注意: (1)式子中的三個量 必須對應著同一個研究對象。 (2)大量實驗表明,適用于純電阻電路(金屬、電解液等)。 (三)小結 1、不要認為在任何導體中,電流都與電壓成正比,對于非純電阻電來講則不然。 2、僅僅是帶內阻的定義式,而不是決定式,電阻的大小不決定于電壓和電流。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電流的產生原因和條件。 2、理解電流的概念和定義式,并能進行有關的計算。 3、理解電阻的定義式,掌握歐姆定律并能熟練地用來解決有關的電路問題。知道導體的伏安特性。 (二)能力目標 1、通過電流與水流的類比,培養學生知識自我更新的能力。 2、掌握科學研究中的常用方法——控制變量方法,培養學生依據實驗,分析、歸納物理規律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通過電流產生的歷史材料的介紹,使學生了解知識規律的形成要經過漫長曲折的過程,培養他們學習上持之以恒的思想品質。 二、重點、難點分析 1、電流強度的概念、歐姆定律是教學重點。 2、電流強度概念、電阻的伏安特性曲線學生來說比較抽象,是教學中的難點。 三、教具 學生直流電源(穩壓),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導線若干,開關,待測電阻。 四、主要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電場,電場對放入其中的電荷有力的作用,促使電荷移動,知道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如:靜電場中的導體在達到靜電平衡狀態之前,其中自由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定向移動。電容器充放電過程中也有電荷定向移動。由于電流與我們生活很密切,所以我們有必要去認識它,這節課我們將在初中的基礎上對電流作進一步了解。 (二)教學過程 眾所周知,人們對電路知識和規律的認識與研究,也如對其他科技知識的認識與研究一樣,都經歷了漫長的、曲折的過程。18世紀末,意大利著名醫生伽伐尼受偶然發現的啟迪,經進一步研究后,已能利用兩種不同的金屬與青蛙腿相接觸而引起肌肉痙攣,于是伽伐尼電池誕生了。但他對此并不理解,認為這是青蛙體內產生了“動物電”。伽伐尼的發現引起了意大利著名物理學家伏打的極大興趣。經過一番研究,伏打于1792年將不同的金屬板浸入一種電解液中,組成了第一個直流電源——伏打電池。后來,他利用幾個容器盛了鹽水,把插在鹽水里的銅板、鋅板連接起來,電流就產生了。 1、電流 (1)什么是電流? 大量電荷定向移 動形成電流。 (2)電流形成的條件:例如: 靜電場中導體達到靜電平衡之前有電荷定向移動; 電容器充放電,用導體與電源兩極相接。 ①導體,有自由移動電荷,可以定向移動。同時導體也提供自由電荷定向移動的“路”。導體包括金屬、電解液等,自由電荷有電子、離子等。 ②導體內有電場強度不為零的電場,或者說導體兩端有電勢差,從而自由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定向移動。 ③持續電流形成條件:要形成持續電流,導體中場強不能為零,要保持下去,導體兩端保持電勢差(電壓)。電源的作用就是保持導體兩端電壓,使導體中有持續電流。 導體中電流有強有弱,用一個物理量描述電荷定向移動的快慢,從而描述電流的強弱。 (3)電流強度(I) ①定義: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跟通過這些電量所用時間的比值。這樣可以通過電荷定向移動的快慢來描述電流強弱,這個比值稱為電流強度。簡稱電流,用 表示 ②表達式:I=q/t ③單位:安培(A)毫安(mA),微安(μA) ④性質:電流強度是標量。初中學過并聯電路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但電流是有方向的.。(有方向的量不一定是矢量,是否矢量關鍵看滿不滿足平行四邊形法則) ⑤電流方向的規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負電荷定向移動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 正電荷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從高電勢向低電勢運動,所以電流是有高電勢向低電勢流動,在電源外部,是由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4)電流分類: 按方向分成兩大類:直流電和交流電 直流電:方向不變,如果直流電大小不變,就稱為恒定電流,這是高中階段電流知識的重點。 交流電:方向隨時間變化 前面討論了電流,尤其是持續電流的形成,要求導體兩端有電勢差,即電壓。電流強度與電壓究竟有什么關系?這可利用實驗來研究。 演示 先給學生介紹實驗電路圖,教師按電路圖連接實驗電路,并請學生觀察電表的正負接線柱,要求學生注意,正負接線柱的接法, 為待測電阻(定值電阻)。 演示 閉合S后,移動滑動變阻器觸頭,觀察電表的變化,說明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電流都隨導體的電阻有關。 啟發學生思考:如何由實驗得到電壓和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呢? 分析:用控制變量法,先保證其中的一個量保持不變,讓其余兩個量之間相關,然后結合起來分析。 保證電阻不變,調節電壓,記下觸頭在不同位置時電壓表和電流表讀數。電壓表測得的是導體R兩端電壓,電流表測得的是通過導體 的電流,記錄在下面表格中。 注意:這一方法可以類比數學中函數圖像,用描點法來研究,啟發學生思考物理與數學的聯系。 把所得數據描繪在I-U直角坐標系中,確定I和U之間的函數關系。 (一)教學目的 1.掌握歐姆定律,能熟練地運用歐姆定律計算有關電壓、電流和電阻的簡單問題。 2.培養學生解答電學問題的良好習慣。 (二)教具: 書寫有提問和例題的投影幻燈片。 (三)教學過程 1.復習 提問:(使用投影幻燈片)表1、表2是某同學研究電流跟電壓、電阻關系時的兩組實驗數據。請在表格中空白部分填寫出正確數值,并說明道理。 答:表1填3伏和0.9安。根據: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表2填0.15安和15歐。根據: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進行新課 (1)歐姆定律 由實驗我們已知道了在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把以上實驗結果綜合起來得出結論,即歐姆定律。 板書:〈第二節 歐姆定律 1.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歐姆定律是德國物理學家歐姆在19世紀初期(1827年)經過大量實驗得出的一條關于電路的重要定律。 歐姆定律的公式:如果用U表示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R表示這段導體的電阻,I表示這段導體中的電流,那么,歐姆定律可以寫成如下公式: 公式中I、U、R的單位分別是安、伏和歐。 公式的物理意義:當導體的電阻R一定時,導體兩端的電壓增加幾倍,通過這段導體的電流就增加幾倍。這反映導體的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例關系(I∝U)。當電壓一定時,導體的電阻增加到原來的幾倍,則導體中的電流就減小為原來的幾分之一。反映了電壓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例的關系(I∝ I—電流(安) U—電壓(伏) R—電阻(歐)〉 有關歐姆定律的幾點說明: ①歐姆定律中的電流、電壓和電阻這三個量是對同一段導體而言的。 ②對于一段電路,只要知道I、U和R三個物理量中的兩個,就可以應用歐姆定律求出另一個。 ③使用公式進行計算時,各物理量要用所要求的單位。 (2)應用歐姆定律計算有關電流、電壓和電阻的簡單問題。 例題1:課本中的例題1。(使用投影片) 學生讀題,根據題意教師板演,畫好電路圖(如課本中的圖8—2)。說明某導體兩端所加電壓的圖示法。在圖上標明已知量的符號、數值和未知量的符號。 解題過程要求寫好已知、求、解和答。解題過程寫出根據公式,然后代入數值,要有單位,最后得出結果。 板書:〈例題1: 已知:R=807歐,U=220伏。 求:I。 解:根據歐姆定律 答:通過這盞電燈的電流約為0.27安。〉 例題2:課本中例題2。(使用投影片) 板書:〈例題2〉 要求學生在筆記本上按例題1的.要求解答。由一位同學到黑板上進行板演。 學生板演完畢,組織全體學生討論、分析正誤。教師小結。 ①電路圖及解題過程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②答題敘述要完整。本題答:要使小燈泡正常發光,在它兩端應加2.8伏的電壓。 ③解釋U=IR的意義:導體兩端的電壓在數值上等于通過導體的電流跟導體電阻的乘積。不能認為“電壓跟電流成正比,跟電阻成反比。”因為這樣表述顛倒了因果關系也不符合物理事實。 例題3:課本中的例題3。(使用投影片) 板書:〈例題3〉 解題方法同例題2。學生板演完畢,組織學生討論、分析正誤。教師小結。 體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所以U、I的比值是一定的。對于不同的導體,其比值一般不同。U和I的比值反映了導體電阻的大小。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于材料、長度和 電阻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中的電流成反比。由于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所以某導體兩端的電壓是零時,導體中的電流也等于零,而這個導體的電阻值是不變的。 ②通過例題3的解答,介紹用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和方法。 板書:(書寫于例題3題解后) 〈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 3.小結 (1)簡述歐姆定律的內容、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單位。 什么叫伏安法測電阻?原理是什么? (2)討論:通過課本中本節的“想想議議”,使學生知道: ①電流表的電阻很小(有的只有零點幾歐),因此,實驗中絕對不允許直接把電流表接到電源的兩極上。否則,通過電流表的電流過大,有燒毀電流表的危險。 ②電壓表的電阻很大(約幾千歐),把電壓表直接連在電源的兩極上測電壓時,由于通過電壓表的電流很小,一般不會燒毀電壓表。 4.布置作業 課本本節后的練習1、4。 (四)說明:通過例題,要領會培養學生在審題基礎上畫好電路圖,按規范化要求解題。 注:本教案依據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二冊。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會用伏安法測電阻,加深對電阻概念的理解。 (2)能正確畫出伏安法測電阻的電路圖,并按電路圖連接實物電路。 (3)學會正確選擇電壓表量程,并用試觸法確定電流表的量程。 (4)理解小電燈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2.過程與方法: 設計實驗電路圖,并且比較各個電路圖的優缺點,從而確定本實驗用哪個電路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實驗的熱情,產生探測未知電阻阻值的欲望,積極動手操作,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做好實驗的科學態度,感受用物理知識成功解決問題的喜悅。 二、設計思路 用伏安法測電阻屬于歐姆定律變換式的具體應用,對于加深學生歐姆定律和電阻概念的理解有重要作用,同時又給學生提供了綜合使用初中常用電學器材的機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本節課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如何測量一個定值電阻的阻值”問題后,由學生設計實驗,通過交流和討論發現,應該用有滑動變阻器的電路圖進行實驗,好處是可以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誤差,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思考并設計出實驗表格;第二部分準備需要哪些器材,了解實連接圖如何連接,并根據實物圖說出實驗中的注意點,為下面的實驗做好準備;第三部分開展實驗,先進行定值電阻阻值的測量,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討論為什么電阻兩端的電壓變了,通過它的電流也變了,電阻幾乎沒變?第四部分,仿一仿,開展實驗測量小電燈的電阻的測量,討論為什么小燈泡阻值變化比較大?從而分析出小電燈不需要求平均值。兩個實驗進行對比,加深學生對電阻概念的理解。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能夠設計電路和表格。 2、難點:分析出燈絲電阻受溫度的`影響。 四、實驗器材: 每組配備干電池兩節,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各1件,待測電阻一只(5歐或10歐,其電阻值用不透明白膠布粘封,并標以Rx字樣。要求學生暫不揭開。),導線若干條,小燈泡(2、5V)。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憶一憶”) 師:前面我們學習了電學中的一條什么重要規律?歐姆定律的表達式如何寫?(學生回答略) (“想一想”) 師:怎樣利用歐姆定律測量導體的電阻?引出本節。 板書:(第四節 歐姆定律的應用 測電阻) (二)進行新課 (“動一動”) 1、設計實驗 (1)測量電阻的方法 師:同學們說說看,你準備如何測量電阻的阻值?板書:(一)測未知電阻Rx 答:用電壓表測電阻兩端的電壓,用電流表測通過它的電流。 (2)問:實驗的原理是什么? 板書:實驗原理 答:根據歐姆定律的變形公式計算出它的電阻。 板書:R=u/I (3)問:根據同學所說的方法,你們能否設計出實驗電路圖? 板書:實驗電路 學生設計,教師巡視,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幾張電路圖實物投影,師生共同評價。 師:這是同學們設計的電路圖,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哪幅電路圖更好一些,好在哪里。(提醒:實驗中總是有誤差的,為了減小誤差,我們應該怎么辦?聯系前面學的一個重要的器材,如何改進?) 投影正確的實驗電路圖 (“考一考”) 師:滑動變阻器起到什么作用? 學生回答,投影:①改變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多次測量取平均植,減小誤差。②保護電路 (“探一探”) 2、實驗準備 (1)需要哪些實驗器材?板書:實驗器材 電源(干電池2節)、電流表、待測電阻R 、滑動變阻器、開關、電壓表、導線若干 (投影) 檢查和認識自己小組的實驗器材。注意認清哪個元件是待測定值電阻Rx。 (2)設計表格 板書:設計表格 提醒:要測哪些物理量?計算什么?表格需要幾列幾行? 學生設計,教師巡視,實物投影并作出評價,強調表格的規范,并讓學生完善自己設計的表格。 問:三次測量的平均值放哪里? 引導學生在表格后加一列平均值,為了計算方便,可以調節電路中的電流為整 數值(投影完整的實驗表格) 實驗次數 電壓 U/ V 電流 I/ A 電阻 R/ Ω 電阻平均值 R/ Ω (3)連接實物圖(根據所設計的電路圖連接) 師:請一位同學到屏幕上將電路圖連成實物圖,其他同學在下面觀察是否正確,若有錯誤的地方,請同學們糾正。 (4)實驗注意點 板書:實驗注意點 師:請同學們說一說,實驗中要注意哪些方面? 學生要進行討論,師生共同總結實驗的注意事項:(1)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該斷開(2)滑動變阻器應該一上一下接,實驗前將阻值調到最大處(3)電流表,電壓表的量程選擇 (投影) (5)這個實驗需要哪些步驟? 板書:實驗步驟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①按電路圖連接電路。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是斷開狀態。 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電阻值位置。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要連 接正確。電壓表使用0~3伏量程,電流表用試觸法確定量程。 ②檢查電路連接無誤后,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改變電路中的電流,觀察電流的示數為0、1A,0、2A,0、25A時電壓表的示數記錄在表格中。 ③根據記錄的三組實驗數據分別算出未知電阻的三個值。為了減小誤差,算出電阻的平均值,作為被測電阻的阻值。 ④實驗要求:積極動手,按要求操作,記錄數據、計算結果要實事求是。實驗完畢要整理好儀器。 以上內容,邊講邊投影 (“做一做”) 3、實驗探究(伏安法測電阻) 教師巡視,指出學生在操作中有問題的地方 (“比一比”) 哪個小組的實驗規范 準確 迅速 4、分析與討論 實物投影學生的測量結果。揭開定值電阻Rx上的封條,核對自己測試結果的正確性。 思考:你測量的電阻值為什么和定值電阻上標出的數值不完全相同? 答:由于實驗電路和儀表造成的誤差。 (“議一議”) 分析:1、為什么電阻兩端的電壓變了,通過它的電流也變了,電阻幾乎沒變? 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不隨電壓和電流的變化而變化。 (“仿一仿”) 小電燈也有電阻,將待測電阻R換成小電燈,仿照剛才的實驗測小電燈的電阻。 注意:加在小電燈兩端的電壓不要超過小電燈上所標注的電壓 實驗時,觀察小電燈的亮度并用手摸一摸它的溫度 板書:(二)測小電燈的電阻 匯報測小電燈的實驗數據和實驗結果,然后帶領學生進行分析: 2、為什么小燈泡阻值變化比較大? 這似乎與剛才的實驗結論優點矛盾,誰來分析一下這是什么原因呢? 小電燈的燈絲是利用電流的熱效應進行工作的,電燈越亮,燈絲的溫度就越高,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有的材料受溫度影響較大,有的幾乎部首影響) 問:對于小電燈的燈絲,他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那么求出小電燈阻值的平均值是否有意義?表格中還有必要寫平均值嗎? 師生共同得出結論 檢查儀器是否收拾好,按要求擺放。 (三)課堂小結 (“談一談”) 師:這節課有哪些收獲? 師:通過這節課,我們懂得了如何去測量一個未知電阻的阻值和小電燈的電阻,并且根據所測出的實驗數據機進行分析比較,得出了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會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四)布置作業 :完成本節實驗報告。 (五)說明:本節實驗要引導學生按實驗的目的,完成電路設計、器材選用、實驗步驟、設計表格等項要求,以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六)板書設計 四、歐姆定律的應用 (一)測未知電阻Rx 1、原理:歐姆定律的變形式:R=u/I 2、電路圖 3、實驗器材 4、設計表格 5、實驗注意點 6、實驗步驟 (二)測小電燈的電阻 方法:伏安法測電阻 教材分析 在學習了歐姆定律之后,利用歐姆定律解決問題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本節課從電壓的高低、電阻的大小對用電安全的影響入手,讓學生學會運用已學的電學知識,解決有關的問題,既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又提高在幫助他人時講安全、講規則、講科學的意識。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會用歐姆定律理解安全用電的道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具有安全用電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能自覺地執行和宣傳安全用電。 通過了解避雷針的發明過程,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精神。 重點與難點 理解影響電流的因素,電壓和電阻對安全用電的影響;防雷的重要性。 板書設計 第六節歐姆定律與安全用電 一、歐姆定律 1.當R一定時,U越大,I越大 2.當U一定時,R越小,I越大 二、安全用電 1.高壓危險 2.不能用濕手觸摸電器 三、雷電與防雷 教學過程 師: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有關電流、電壓、電阻等物理知識,現在同學們想想,為什么高壓線要架在高大的鋼架上?為什么電吹風不允許在浴室使用?下雨天為什么不可以站在大樹下呢?可能有同學有答案,我們先不研究答案是什么,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這節課,之后大家便能解答了。 首先回答我的問題,歐姆定律的內容是什么? 生: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師:很好,那么公式怎樣表達呢? 生:I=U/R。 師:沒錯(板書:歐姆定律I=U/R),我們已經知道,電流的大小跟電壓、電阻有關,具體是怎樣決定呢?我們現在分析一下:既然電流由電壓、電阻決定,我們可以采用控制變量法,電阻不變,當電壓變小的時候,電流會怎樣變化? 生:變小。 師:那電壓增大呢? 生:跟著變大。 師:也就是說,當電阻不變時,電壓越大,電流就越大,二者成正比關系。平常見到的變壓器上標有“高壓危險,禁止攀登”的字樣,就是因為變壓器的電壓很高。如果人體不慎接觸到高壓,通過人體的電流就很大,超過人體能承受的限度,會造成生命危險,所以不要去攀爬變壓器、高壓線支架等,以免造成危險,因為對人體安全的電壓是不高于36V的電壓,凡高于36V的電壓對人都有生命危險,因此必須小心用電。 剛才是用固定電阻來研究電壓對電流的決定關系,再看看當電壓固定時,電阻對電流又有什么決定關系,電阻變大時,電流會怎樣? 生:會變小。 師:那么電阻變小呢? 生:電流會變大。 師:那應該怎樣總結它們之間的關系呢? 生:當電壓不變時,電阻越小,電流反而越大。 師:原來干燥的木棒,不容易導電,可是當用水把它淋濕后,木棒就容易導電了,是因為濕了的木棒電阻變小了,使得通過的電流變大。同樣道理,對于人體來說,潮濕的皮膚比干燥的'時候電阻要小,此時若有電壓存在電流會很大,很危險。如果用濕手插拔插銷、開關電燈等,極易使水流入插銷和開關內,使人體和電源相連,造成危險,所以不要用濕手觸摸電器。那同學們現在能回答:為什么在浴室不能使用電吹風了嗎? 生甲:因為在浴室中人體是濕的不安全。 生乙:浴室中水分多,電吹風易進水漏電。 師:方向對了。通常在浴室中使用電吹風是為了使浴后的頭發快干,洗完澡后皮膚的電阻變小,若發生觸電事故,極其危險,另外,由于室內水氣較大,易被電吹風吸入筒內使機件短路而發生危險。故此,不應在浴室內使用電吹風。 通過用控制變量法:我們清楚地認識到電壓、電阻對電流的決定作用,那么平時就要注意用電安全了,那為什么下雨天不可以站在大樹下呢?跟洗澡有關系嗎? 生:沒有。 師:那跟什么有關呢? 生:雷電。 師:哦,原來是跟雷電有關系,那雷電是怎樣產生的呢?可能不是每個同學都知道,現在跟大家介紹一下,有關雷電的知識。云層能積聚大量正電荷,而地球是導體,本身積聚負電荷,從而使得云層與云層之間,云層與地面之間形成很高的電勢差,幾百萬伏到幾億伏,因而產生的電流就十分強大,達到幾萬安至十幾萬安,形成高熱和強光,會造成巨大破壞,能使人立即死亡。如果通過樹木、建筑物,巨大的熱量和空氣的振動都會使它們受到嚴重的破壞。所以,為了避免這種破壞,科學家們努力尋求方法,發明了避雷針。(投影課本彩圖)在一些高大的建筑物的頂端,裝上針狀的金屬物,用導線把它與大地連接,就形成避雷針了,當發生雷電的時候,避雷針把雷電引到大地,使建筑物避免雷擊。每一年我國都會因為雷電而遭受損失,雷電的危害很大,大家閱讀有關的資料就知道了。另外,避雷針的發明過程大家可以通過資料來了解一下。 活動:學生閱讀印發的資料。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之間的關系。 2.使學生懂得同時使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電流。 3.會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 二、過程和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電流、電壓、電阻的關系。學會用“控制變量”來研究物理問題的科學方法。 2.通過在科學探究中經歷與科學家進行科學探究的相似過程,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初步的科學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生的科學探究活動,形成尊重事實、探究真理的科學態度。 2.在學習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和方法,領悟科學的思想和精神。 3.在同學們共同的探究活動中培養同學之間的協作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實驗探究電流、電壓、電阻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組織、引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認真觀察、仔細分析,并得出真實、科學的結論。 教學準備: 干電池組、 2.5V和6.3V小燈泡(帶座)各一只、開關一只、導線若干、投影儀。學生3人一組:電源(電池組或學生電源)5 Ω,10 Ω,15 Ω定值電阻各一個,滑動變阻器、電流表、電壓表各一只,導線若干。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通過前面的學習,同學們基本了解了電流、電壓、電阻的概念,并學會了電流表和電壓表的使用。今天請同學們先仔細觀察接下來的這組實驗。 演示:小燈泡和電池、開關組成串聯電路。 演示一:一節干電池和2.5 V小燈泡串聯發光。 演示二:兩節干電池和2.5 V小燈泡串聯發光。 演示三:兩節干電池和6.3 V的小燈泡串聯發光。 同學們仔細觀察三次演示小燈泡的發光情況。通過觀察實驗,根據上節課的學習,你能告訴大家什么?你還想知道些什么呢? 一個燈泡,兩節電池比一節電池時亮,說明燈(電阻)不變,電壓大時,電流也大。同樣的兩節電池,2.5 V的燈比6.3 V的燈亮。電壓不變時,電阻大的電流小,電阻小的電流大。那我們能不能知道電流、電阻、電壓之間數量上的關系呢? 二、新課學習 根據同學們對電阻、電壓、電流的學習,你可以大膽地猜測一下它們之間可能的數量關系是什么?電壓越大,電流越大。電阻越大,電流越小。也許電阻、電壓、電流之間的數量關系可以用一個公式來表示。其中的兩個相除或相乘會等于第三個。請你猜一猜,說一說為什么這樣猜。電壓不變時,電阻大,電流就小。電阻小,電流就大,可能電流乘以電阻能等于電壓。 同一個電燈泡,電壓大時,電流就大,也可能電壓除以電流等于電阻。同學們能有根據地推測、猜想非常好,你已經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邁出了正確的一步。接下來,同學們可以選擇面前的儀器設備,想辦法檢驗你的猜想是否正確。 探究:電阻上的電流跟電壓的關系。 我們要探究電阻上電流跟電壓的關系,必須要經歷哪些過程呢? 首先要設計實驗,然后進行實驗和收集證據,再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和論證,得出一般的結論,最后進行評估和交流。 大家還記得電流表和電壓表的使用規則嗎?電流表串聯在電路中,電壓表并聯在電路中。并且都讓電流從“正”接線柱流入,從“負”接線柱流出。電路中同時使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會使用嗎? 開始實驗,要求探究過程中首先設計好實驗。實驗過程中記錄實驗步驟;如實填寫實驗數據;對自己的實驗進行認真的分析、論證,客觀評估自己的實驗過程及結果;寫出完整的探究報告,并和其他組的同學交流。 同學們操作,教師巡視指導。選擇2~3組同學利用投影展示自己的探究報告,并逐一講解自己的設計思想、實驗步驟,分析論證的結果,進行自我評估,和大家進行交流。 探究報告 題目:探究電阻、電壓、電流三者的關系 猜想和假設: 1.電流和電阻成反比。 2.電流和電壓成正比。 設計實驗: (一)設計思想 根據我們的猜測,現在已知道定值電阻的阻值是已知的且不改變,干電池的電壓值也是已知的,每節1.5 V 。把定值電阻連入電路,用電流表測出電路中的電流值,用電壓表測出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就可以知道電阻、電壓、電流的數量關系,換用不同阻值的定值電阻及改變干電池組電池的節數進行多次測量,就能得出電阻、電壓、電流關系的一般規律。 (二)實驗電路 根據實驗思想,畫出如下電路圖: (三)實驗數據表格 (四)實驗器材 根據實驗思想及所畫電路圖,選擇如下器材:電池組、定值電阻(三個不同阻值)、電流表、電壓表、開關各一個,導線若干。 進行實驗: 步驟一:按設計好的電路圖正確連接實驗電路。 步驟二:先保持電池組的電池節數不變,分別將5 Ω、 10 Ω、 15 Ω的定值電阻接入電路,合上開關,讀出電壓表和電流表的讀數,將數據依次填入第一、二、三次數據表中。 步驟三:保持定值電阻不變,改變電池組電池節數(分別為1節、 2節、 3節),合上開關,分別讀取三次電流表、電壓表的數值,依次填入第四、五、六次測量數據表中。 分析和論證: 分析由實驗得到的.數據: 1.第一、二、三次測量中電壓基本不變,電流隨著接入電阻值的增大而減小,但每次電流值和電阻值的乘積都近似等于電壓值,甚至有一次完全相同。 2.第四、五、六次測量中,電阻的阻值不變,隨著電池組節數的改變,電壓表指示數值幾乎成倍地增加,但每次都很接近電池組的電壓。電流表的指示數也幾乎成倍地增大,并且和電壓增大的倍數相同。每次電壓除以電流的值都近似等于電阻的值。 綜合以上分析結果,可以得到結論,我們的猜測是正確的。電流 I ,電阻 R ,電壓 U 的關系是:電阻越大,電流越小;電壓越大,電流越大。 評估: 從實驗的過程和結果看,盡管數據之間不是完全吻合,但基本能反映規律,所以測得的數據和結論是可靠的。 實驗過程中不太完美的是:操作過程中讀完數做記錄時沒有及時打開開關,可能會浪費電;在更換變阻器和電池組電池時,也沒有打開開關,這也是不允許的。 疑問: 測量過程中,電壓表每次測量的值和電池組電壓值幾乎相同,是否可以不用電壓表測量,直接由電源電壓讀出來? 交流幾組之后,組織學生討論各組的實驗方案中可取與不可取的地方。在電流、電壓、電阻三個量中,我們先限制其中一個量不變,來討論余下兩個量的關系;然后再限制另一個量不變,研究剩下兩個量的關系,這就叫“控制變量”法。在以后的探究活動中即使遇到更多的物理量,同學們也可以嘗試用控制變量法來研究。這樣處理可以把一個多因素的問題轉變成一個單因素的問題來研究,可以為我們研究問題帶來許多的方便。 課后,同學們可以進行更充分的探討、交流,互相取長補短,完善自己的探究報告。 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 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電流和電阻的乘積約等于電壓,電壓除以電阻約等于電流。 三、小結 同學們一起來小結本節內容。這節課我們學會了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和流過導體的電流。通過實驗探究了定值電阻的電流和電壓的關系。 四、板書設計 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 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電動勢的定義. 2、理解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公式,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義,并能熟練地用來解決有關的電路問題. 3、知道電源的電動勢等于電源沒有接入電路時兩極間的電壓,電源的電動勢等于內、外電路上電勢降落之和. 4、理解路端電壓與電流(或外電阻)的關系,知道這種關系的公式表達和圖線表達,并能用來分析、計算有關問題. 5、理解閉合電路的功率表達式. 6、理解閉合電路中能量轉化的情況.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會用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分析外電壓隨外電阻變化的規律 2、理解路端電壓與電流(或外電阻)的關系,知道這種關系的公式表達和圖線表達,并能用來分析、計算有關問題. 3、通過用公式、圖像分析外電壓隨外電阻改變規律,培養學生用多種方式分析問題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通過外電阻改變引起電流、電壓的變化,樹立學生普遍聯系觀點 2、通過分析外電壓變化原因,了解內因與外因關系 3、通過對閉合電路的分析計算,培養學生能量守恒思想 4、知道用能量的觀點說明電動勢的意義 教學建議 1、電源電動勢的概念在高中是個難點,是掌握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關鍵和基礎,在處理電動勢的概念時,可以根據教材,采用不同的講法.從理論上分析電源中非靜電力做功從電源的負極將正電荷運送到正極,克服電場力做功,非靜電力搬運電荷在兩極之間產生電勢差的大小,反映了電源做功的本領,由此引出電動勢的概念;也可以按本書采取討論閉合電路中電勢升降的方法,給出電動勢等于內、外電路上電勢降落之和的結論.教學中不要求論證這個結論.教材中給出一個比喻(兒童滑梯),幫助學生接受這個結論. 需要強調的是電源的電動勢反映的電源做功的能力,它與外電路無關,是由電源本生的特性決定的. 電動勢是標量,沒有方向,這要給學生說明,如果學生程度較好,可以向學生說明,做為電源,由正負極之分,在電源內部,電流從負極流向正極,為了說明問題方便,也給電動勢一個方向,人們規定電源電動勢的方向為內電路的電流方向,即從負極指向正極. 2、路端電壓與電流(或外電阻)的關系,是一個難點.希望作好演示實驗,使學生有明確的感性認識,然后用公式加以解釋.路端電壓與電流的關系圖線,可以直觀地表示出路端電壓與電流的關系,務必使學生熟悉這個圖線. 學生應該知道,斷路時的路端電壓等于電源的電動勢.因此,用電壓表測出斷路時的路端電壓就可以得到電源的電動勢.在考慮電壓表的內阻時,希望通過第五節的“思考與討論”,讓學生自己解決這個問題. 3、最后講述閉合電路中的功率,得出公式 , .要從能量轉化的觀點說明,公式左方的 表示單位時間內電源提供的電能.理解了這一點,就容易理解上式的意義:電源提供的電能,一部分消耗在內阻上,其余部分輸出到外電路中. 教學設計方案 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一、教學目標 1、在物理知識方面的要求: (1)鞏固產生恒定電流的條件; (2)知道電動勢是表征電源特性的物理量,它在數值上等于電源沒有接入電路時兩極間的電壓. (3)明確在閉合回路中電動勢等于電路上內、外電壓之和. (4)掌握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義 (5)掌握路端電壓、輸出功率、電源效率隨外電阻變化的規律. 2、在物理方法上的要求: (1)通過電動勢等于電路上內、外電壓之和的教學,使學生學會運用實驗探索物理規律的方法. (2)從能量和能量轉化的角度理解電動勢的物理意義. (3)通過對路端電壓、輸出功率、電源效率隨外電阻變化的規律的討論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4)通過用公式、圖像分析外電壓隨外電阻改變規律,培養學生用多種方式分析 二、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 (1)電動勢是表示電源特性的物理量 (2)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內容; (3)應用定律討論路端電壓、輸出功率、電源效率隨外電阻變化的規律. 2、難點: (1)閉合回路中電源電動勢等于電路上內、外電壓之和. (2)短路、斷路特征 (3)應用閉合電路歐姆定律討論電路中的路端電壓、電流強度隨外電阻變化的關系 三、教學過程設計 引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都知道,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那么,導體中形成電流的條件是什么呢?(學生答:導體兩端有電勢差.) 演示:將小燈泡接在充滿電的電容器兩端,會看到什么現象?(小燈泡閃亮一下就熄滅.)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分析:當電容器充完電后,其上下兩極板分別帶上正負電荷,如圖1所示,兩板間形成電勢差.當用導線把小燈泡和電容器兩極板連通后,電子就在電場力的作用下通過導線產生定向移動而形成電流,但這是一瞬間的電流.因為兩極板上正負電荷逐漸中和而減少,兩極板間電勢差也逐漸減少為零,所以電流減小為零,因此只有電場力的作用是不能形成持續電流的. 教師:為了形成持續的電源,必須有一種本質上完全不同于靜電性的力,能夠不斷地分離正負電荷來補充兩極板上減少的電荷.這才能使兩極板保持恒定的`電勢差,從而在導線中維持恒定的電流,能夠提供這種非靜電力的裝置叫電源.電源在維持恒定電流時,電源中的非靜電力將不斷做功,從而把已經流到低電勢處的正電荷不斷地送回到高電勢處.使它的電勢能增加. 板書:1、電源:電源是一種能夠不斷地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轉變為電能的裝置.它并不創造能量,也不創造電荷.例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是把機械能、核能等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教師:電源能夠不斷地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轉變為電能,并且能夠提供恒定的電壓,那么不同的電源,兩極間的電壓相同嗎?展示各種干電池(1號、2號、5號、7號),請幾個同學觀察電池上面寫的規格,發現盡管電池的型號不同,但是都標有“1.5V”字樣.我們把示教電壓表直接接在干電池的兩端進行測量,發現結果確實是1.5V.講臺上還擺放有手搖發電機、蓄電池、紐扣電池,它們兩端的電壓是否也是1.5V呢?(學生回答:不是)那么如何知道它們兩端的電壓呢?(學生:用電壓表直接測量) 結論:電源兩極間的電壓完全由電源本身的性質(如材料、工作方式等)決定,同種電池用電壓表測量其兩極間的電壓是相同的,不同種類的電池用電壓表測量其兩極間的電壓是不同的.為了表示電源本身的這種特性,物理學中引入了電動勢的概念. 板書:2、電源電動勢 教師:從上面的演示和分析可知,電源的電動勢在數值上等于電源未接入電路時兩極間的電壓.[來源:高考資源網] 板書:電源的電動勢在數值上等于電源沒有接入電路時其兩極間的電壓. 例如,各種型號的干電池的電動勢都是1.5V.那么把一節1號電池接入電路中,它兩極間的電壓是否還是1.5V呢?用示教板演示,電路如圖所示,結論:開關閉合前,電壓表示數是1.5V,開關閉合后,電壓表示數變為1.4V.實驗表明,電路中有了電流后,電源兩極間的電壓減少了. 教師:上面的實驗中,開關閉合后,電源兩極間的電壓降為1.4V,那么減少的電壓哪去了呢?用投影儀展示實驗電路,介紹閉合電路可分為內、外電路兩部分,電源內部的叫內電路,電源外部的叫外電路.接在電源外電路兩端的電壓表測得的電壓叫外電壓.在電源內部電極附近的探針A、B上連接的電壓表測得的電壓叫內電壓.我們現在就通過實驗來研究閉合電路中電動勢和內、外電壓之間的關系. 板書:3、內電壓和外電壓 教師:向學生介紹實驗裝置及電路連接方法,重點說明內電壓的測量.實驗中接通電鍵,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動頭使其阻值減小,由兩個電壓表讀出若干組內、外電壓 和的值.再斷開電鍵,由電壓表測出電動勢.分析實驗結果可以發現什么規律呢? 學生:在誤差許可的范圍內,內、外電壓之和等于電源電動勢. 板書:在閉合電路中,電源的電動勢等于內、外電壓之和,即. 下面我們來分析在整個電路中電壓、電流、電阻之間的關系. 教師:我們來做一個實驗,電路圖如圖所示 觀察電鍵S先后接通1和2時小燈泡的亮度. 結論:把開關撥到2后,發現小燈泡的亮度比剛才接3V的電源時還稍暗些.怎么解釋這個實驗現象呢?這就要用到我們將要學習的內容——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板書: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教師:在圖1所示電路圖中,設電流為,根據歐姆定律, , ,那么 ,電流強度 ,這就是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板書:4、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的內容:閉合電路中的電流強度和電源電動勢成正比,和電路的內外電阻之和成反比.表達式為 . 同學們從這個表達式可以看出,在電源恒定時,電路中的電流強度隨電路的外電阻變化而變化;當外電路中的電阻是定值電阻時,電路中的電流強度和電源有關. 教師:同學們能否用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來解釋上一個實驗現象呢? 學生:9V的電源如果內電阻很大,由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可知,用它做電源,電路中的電流I可能較小;而電動勢3V的電源內阻如果很小,電路中的電流可能比 大,用這兩個電源分別給相同的小燈泡供電,燈泡的亮度取決于 ,那么就出現了剛才的實驗現象了. 教師:很好.一般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電阻在短時間內可以認為是不變的.那么外電阻 的變化,就會引起電路中電流的變化,繼而引起路端電壓 、輸出功率 、電源效率 等的變化. 幾個重要推論 (1)路端電壓 隨外電阻 變化的規律 板書:5幾個重要推論 (l)路端電壓 隨外電阻 變化的規律演示實驗,圖3所示電路, [來源:] 4節1號電池和1個10Ω的定值電阻串聯組成電源(因為通常電源內阻很小, 的變化也很小,現象不明顯)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片,觀察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是如何隨 變化? 教師:從實驗出發,隨著電阻 的增大,電流 逐漸減小,路端電壓 逐漸增大.大家能用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來解釋這個實驗現象嗎? 學生:因為 變大,閉合電路的總電阻增大,根據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電路中的總電流減小,又因為 ,則路端電壓增大. 教師:正確.我們得出結論,路端電壓隨外電阻增大而增大,隨外電阻減小而減小.一般認為電動勢和內電阻在短時間內是不變的,初中我們認為電路兩端電壓是不變的,應該是有條件的,當 →無窮大時, →0,外電路可視為斷路, →0,根據 ,則 ,即當外電路斷開時,用電壓表直接測量電源兩極電壓,數值等于電源的電動勢;當 減小為0時,電路可視為短路, 為短路電流,路端電壓 . 板書5:路端電壓隨外電阻增大而增大,隨外電阻減小而減小.斷路時, →∞, →0, ;短路時, , . 電路的路端電壓與電流的關系可以用圖像表示如下 (2)電源的輸出功率 隨外電阻 變化的規律. 教師:在純電阻電路中,當用一個固定的電源(設 、r是定值)向變化的外電阻供電時,輸出的功率 , 又因為 , 所以 , 當 時,電源有最大的輸出功率 .我們可以畫出輸出功率隨外電阻變化的圖線,如圖所示. 板書6:在純電阻電路中,當用一個固定的電源(即 、 是定值)向變化的外電阻供電時,輸出的功率有最大值. 教師:當輸出功率最大時,電源的效率是否也最大呢? 板書7:電源的效率 隨外電阻 變化的規律 教師:在電路中電源的總功率為 ,輸出的功率為 ,內電路損耗的功率為 ,則電源的效率為 ,當 變大, 也變大.而當 時,即輸出功率最大時,電源的效率 =50%. 板書8:電源的效率 隨外電阻 的增大而增大. 四、講解例題 五、總結 探究活動 1、調查各種不同電源的性能特點。 (包括電動勢、內阻、能量轉化情況、工作原理、可否充電) 2、考察目前對廢舊電池的回收情況。 (1)化學電池的工作原理; (2)廢舊電池對環境的污染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3)當前社會對廢舊電池的重視程度; (4)廢舊電池的回收由哪些主要的途徑和利用方式; (5)如何更好的變廢為寶或使廢舊電池對環境的污染減小到最小。 3、通過本章節的學習,根據全電路歐姆定律有關知識,可以得出結論: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時,內外電阻應該相等,而此時電源的效率則只有50%;請你設計出一種方案,在實際應用中如何配置電源和負載之間的關系,使電源的輸出功率和效率盡可能的達到較大。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說出歐姆定律的內容、公式及其涉及的單位; (2)理解歐姆定律,能進行歐姆定律公式的變形,理解應用公式時要注意“同體性”和“同時性”,會在新的問題情境中,應用歐姆定律進行解釋、推斷和計算。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的實驗研究過程,從而能較熟練地運用圖像處理實驗數據,了解電流與電壓、電阻間的正比、反比關系。 (2)初步學會在實驗探究的基礎上交流討論,互相合作。 (3)學習用數學公式來表達物理規律的方法,體會這樣做的優勢。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結合歐姆當年研究電流、電壓和電阻三者關系的簡史,培養學生刻苦鉆研、大膽探索的科學精神,同時讓學生在自我實現中增強成功體會。 二、教學重點 歐姆定律所揭示的物理意義及其數學表達式; 三、教學難點 歐姆定律的實驗設計及學生對實驗數據的分析、歸納以及結論的得出。 四、教學器材 調光燈、小燈泡、電池組、滑動變阻器、電流表、電壓表、阻值分別為5Ω、10Ω、15Ω的電阻各一個、導線數根等。 五、教學過程 (一)設置物理情境進行討論,提出問題。 如圖的電路,你有哪些方法可以改變小燈泡的亮度?小組內討論,然后進行交流。 學生的方法: ①改變電源的電壓 ②改變定值電阻的阻值 ③串聯一個滑動變阻器等。 實驗驗證,學生觀察燈的'亮度的變化 師:燈時亮時暗說明什么? 生:電路中的電流有大有小。 師:電路中電流的大小由哪些因素決定? (二)大膽猜想,激活思維。 鼓勵學生大膽猜測:你猜電流的大小究竟由哪些因素決定呢?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適當提示。學生聯系已學內容以及剛才的實驗現象,猜想:電流與電壓的大小有關,因為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有關,因為電阻對電流有阻礙作用-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最后,根據猜想師生共同得出結論: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電阻兩者有關: 過渡:到底有怎樣的關系呢? “創設情景——提出問題——猜想”這兩步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急切盼望問題的解決,產生主動探索的動機, (三)設計實驗 1、課件出示思考題 (1)根據研究電阻大小影響因素的方法,這個問題應采用什么方法研究? (2)選擇使用哪些器材? (3)該實驗應分幾步,具體步驟怎樣? 2、學生激烈討論,明確本問題的研究方法:必須設法控制其中一個量不變,才能研究另外兩個物理量之間的變化關系,即控制變量法。 學生討論,提出本實驗必須分兩步來完成:第一步,保持R不變(確定應該用定值電阻而不用燈泡),研究I與U的關系;第二步,保持U不變,研究I與R的關系。對于第一步,改變U(用電壓表測),觀察I(用電流表測量),且電壓的調節可通過:改變電池節數來實現(阻值為R的電阻直接接在電源兩端),或者通過電阻與滑動變阻器串聯,移動變阻器滑片來實現。 師生共同討論:通過改變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改變電阻兩端的電壓比通過改變電池節數方案要好。 3、設計實驗電路,畫出電路圖:學生個人設計,然后選取了有代表性的幾個用實物投影進行展示,分析方案的好處和不足。 4、學生進一步討論:對于第二步,要研究I與R的關系,首先要改變圖中R的值,可用5Ω、10Ω、15Ω的電阻。要保持U不變,可調節滑片P的位置,使電壓表示數不變。 5、師生共同討論:要完成以上實驗,還必須測量相關數據,需要設計實驗數據記錄表格。 (四)分組合作,深入探究 在此環節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像科學家那樣興趣盎然地開始按擬定的方案實驗,邊做邊想邊記。教師巡視,注意他們的設計是否合理,儀器使用是否得當,數據記錄是否正確,作個別輔導。 過程記錄 學習目標:1.能知道歐姆定律的內容,并會運用歐姆定律進行簡單的計算。 2.能說出串并聯電路的特點,會用串并聯電路的'特點得出串并聯電路中電阻的關系。 3.會應用歐姆定律解決簡單的電路問題 學習重點:理解歐姆定律內容和其表達式、變換式的意義 學習難點:利用歐姆定律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導學內容和步驟: 一、前置學習: 歐姆定律的內容 2. 歐姆定律的數學表達式及式中各物理量及單位: I----電流----安培;U----電壓---伏特;R----電阻---歐姆 3.歐姆定律中的“導體”指的是 。 4.串聯電路中,電流關系: 電壓關系: 電阻關系: 比例關系: 5. 串聯電路中,電流關系: 電壓關系: 電阻關系: 比例關系: 二、展示交流: 學習小組完成課本29頁1—3題,上黑板展示。 教師強調解題格式,“三要”和“三不”。 三要:要寫解、答;要有公式;要帶單位。 三不:最后結果不準用分數;不準用約等號;不準用除號。 三、合作探究: 學習小組完成課本29頁4題,盡量用多種方法解題,上黑板展示。 教師歸納:解題步驟:1。根據題意畫電路圖; 2.在圖中標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3.綜合運用電學規律列式求解。三種方法(單一法、整體法、比例法)。 四、達標拓展 五、教學評價 六、教學反思 教學目的 1.理解歐姆定律的內容和公式。 2.會利用歐姆定律計算簡單的電路問題。 3.通過介紹歐姆定律的發現問題,了解科學家為追求真理所做的不懈的努力,學習科學家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和難點 歐姆定律及利用歐姆定律對電路問題進行計算。 教具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出示小黑板)請你分析表1、表2中的數據,看看可以分別得出什么結論。 2.將上一問中所得出的兩個結論概括在一起,如何用簡煉而又準確的語言表達? 學生可以各抒己見,相互間糾正概括中出現的錯誤,補充概括中的漏洞,得到較完整的結論。 教師復述結論,指出這一結論就是著名的歐姆定律。 (二)講授新課 (板書)二、歐姆定律 1.歐姆定律的內容和公式 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如果用U表示導體兩端的電壓,單位用伏; 用R表示導體的電阻,單位用歐; 用I表示導體中的電流,單位用安。 那么,歐姆定律的公式寫為: 對歐姆定律作幾點說明: (l)此定律精辟地說出了電流、電壓和電阻之間的關系。 電流、電壓和電阻,它們是三個不同的'電學量,但它們間卻有著內在的聯系。定律中兩個“跟”字,反映了電流的大小由電壓和電阻共同決定,“正比”“反比”則準確的說出了電流隨電壓、電阻變化所遵循的規律(教師在“跟”“正比”“反比”的字樣下方用彩筆畫上“ ”)。 (2)定律中所說的電流、電壓、電阻是對同一段導體而言的(教師用彩筆在“導體中的”“這段導體兩端的”、“這段導體的”字樣下方畫上)。 需要在字母旁加腳標時,I、U、R的腳標應一致。 (3)歐姆定律的發現過程,滲透著科學家的辛勤勞動。 向學生介紹歐姆的優秀品質,并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要抓住以下三個要點: 其一:歐姆的研究工作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如當時沒有電流計、又沒有電壓穩定的電源。 其二:歐姆不是知難而退,而是勇于正視困難并解決困難。他先后制成了相當精密的測量電流的扭秤,找到了電壓穩定的電源,又經過長期的細致研究,終于取得了成果,他的這項研究工作,花費了十年的心血。 其三:我們應學習歐姆的哪種優秀品質。 (4)歐姆定律為我們提供了解決電學問題的方法,如過去要知道電路中電流的大小,只有采用安培計測量的方法,而如今,除上述方法外,還可以在已知電壓、電阻的情況下,利用歐姆定律進行計算。 下面我們就利用歐姆定律來計算一些電路問題。 (板書)2.應用歐姆定律計算電路問題。 介紹解題的一般步驟: (1)讀題、審題。 (2)根據題意畫出完整的電路圖或某一段電路的示意圖。 (3)在圖上標明已知量的符號、數值和未知量的符號。 (4)選用物理公式進行計算(書寫格式要完整,規范)。 【例1】一盞白熾電燈,電阻為807歐,接在220伏的電源上,如圖1所示,求通過這盞電燈的電流。 教師結合此題具體講解解題步驟,并板演解題格式。 已知:R=807歐U=220伏 求:I=? 答:通過白熾電燈的電流約為0.27安。 【例2】如圖2所示,有一種指示燈,電阻為6.3歐,通過的電流為0.45安時才能正常發光。要使這種指示燈正常發光,應加多大的電壓? 由學生讀題,并分析題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及如何求解未知量,學生口述解題過程,教師板書。 已知:R=6.3歐I=0.45安 求:U=? 答:要使這種指示燈正常發光,應加大約2.8伏的電壓。 【例3】用電壓表測出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是7.2伏,用安培計測出通過這段導體的電流為0.4安,求這段導體的電阻。 學生個人作練習,由一位同學在黑板上解題,然后教師進行講評。 在解例3的基礎上,教師介紹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并說明下節課我們將學習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定電阻的方法。 (三)課堂小結 明確歐姆定律這一電學中極其重要的規律是怎樣得到的,它精確地闡述了什么問題?歐姆定律的重要意義以及怎樣利用歐姆定律解決電路的計算問題。 (四)鞏固知識 討論課本46頁“想想議議”中的問題。 (五)布置作業 課本習題 補充計算題: 1.某電流表的電阻為0.02歐,允許通過它的最大電流為3安,通過計算回答,能否把這個電流表直接接到電壓為2伏的電源的兩極上? 2.有一個電烙鐵,工作時電阻絲里的電流是0.5安,如果電阻是72歐,電烙鐵兩端的電壓是多少伏? 3.家庭電路中的某燈泡正常發光時通過燈絲的電流是0.2安,這時燈絲的電阻是多少歐? 閱讀課本三、實驗: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 【歐姆定律教案】相關文章: 歐姆定律教案09-17 歐姆定律教案09-17 歐姆定律教案范文06-25 歐姆定律優秀教案范文06-29 歐姆定律教案(15篇)09-21 歐姆定律優秀教案范文08-25 歐姆定律教案(精選15篇)10-05 初中物理《歐姆定律》教案12-01 初中物理歐姆定律教案12-29歐姆定律教案11
歐姆定律教案12
歐姆定律教案13
歐姆定律教案14
歐姆定律教案15
歐姆定律教案16
<meta/><title>第五節 升華和凝華</title>歐姆定律教案17
歐姆定律教案18
歐姆定律教案19
歐姆定律教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