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學三年級課文《穿棉衣為什么暖和》教案
鄂教版小學三年級科學下學期《穿棉衣為什么暖和》教案
教學目的:
1.能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大膽的猜想;會用實驗的方法來驗證自己的猜想;用科學的觀點解釋問題,在比較、歸納中得出結論。
2.能積極參與觀察實驗;愿與人合作;樂于用學到的知識創造條件改善生活。
3.知道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種材料不會生熱;知道各種不同材料及同種材料的不同狀態的保溫性能是不同的。
活動準備:
學生分組實驗材料準備:鐵架臺、3—4支溫度計、2—3根皮筋、棉花、毛皮(學生可自備毛巾、毛衣、布、絲綢等)、實驗記錄單、冰塊、熱水袋。
教學重點:
知道不同材料及同種材料的不同狀態的保溫性能是不同的各種不同材料及同種材料的不同狀態的保溫性能是不同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講述:與前面的例子相反,有時在生活中希望熱的物體不要變涼,要設法保持溫度,保持熱不散出去,這叫做“保溫” (板書:保溫 )
(2) 討論:
①要保溫應該怎分辦呢 ?( 當物體需要保溫時,要盡可能減慢熱的傳遞。)
②生活中郎些物體需要保溫 ? 它們是怎樣保溫的 ?
( 學生可能說出用暖瓶給開水保溫,將飯放保溫鍋里,穿棉衣使身體保暖等等。)
二、學習新授:
(1) 認識保溫瓶的保溫原理:
①出示保溫瓶。
②觀察:保溫瓶的構造有什么特點 ?
③討論:這樣的構造與保溫有什么關系 ?
④講解:暖水瓶 ( 杯 )
內有瓶膽,是玻璃制成的,玻璃是熱的不良導體;瓶膽為雙層,中問的空氣被抽去,抽掉空氣不能形成熱對流;瓶膽內外涂有銀白色發亮的物質,可以減少熱的輻射;瓶膽口有軟木(或泡沫塑料)塞,它是熱的不良導體,既能減少熱的傳導,又能阻止瓶口的空氣以對流方式帶走瓶內的熱量。
(2) 認識棉衣保溫的原理:
①出示羽絨、棉絮等保溫材料。
②觀察這些材料的結構有什么特點 ?( 膨松。 )
③討論:這些特點與保溫是否有關系 ?
④講解:棉絮和羽絨膨松多孔隙,內有很多不流動的空氣,而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借以保持人的體溫。
(3) 認識地膜的保溫原理:
①談話:早春,為了保持土溫和幼苗,農民伯伯怎樣做 ?
②放錄像:農民在地里蓋地膜。
③討論:這有什么作用 ?
④講解在農田、菜園的土地上覆蓋塑料薄膜,可以減少空氣對流,借以保持地溫,使小苗在低溫多風的早春不致凍死。
(6) 提問:還有哪些物體像棉被、暖水瓶等物體一樣具有保溫作用 ? 它們是采用什么方法保溫的 ?
(7)小結:要保溫,必須盡可能減慢熱的傳遞.可以采用熱的不良導體,隔絕與周圍氣體或液體的接觸,減少熱的傳導、對流、輻射。
研究制作保溫盒的方法
(1)講述:下面,我們要應用今天學的知識制作一個簡易保溫盒,給一杯水保溫。想一想,應該用什么材料,怎樣制作 ?
(2) 學生分組討論。
(3) 匯報、交流各種不同的方案。
( 三 ) 鞏固練習
1 、概述本課教學內容,進行全課總結。
2 .解釋兩種常見現象。
(1) 有人說冬季蓋棉被、穿棉衣是因為棉被、棉衣本身厚、暖和,對不對 ? 為什么 ?
(2) 問:棉被、保溫箱本來是保溫用品,可人們把冰棍放在保溫箱里還蓋上棉被怎么回事 ?
( 四 ) 布置作業
制作保溫盒,比賽保溫的效果
【鄂教版小學三年級課文《穿棉衣為什么暖和》教案】相關文章:
鄂教版背課文教案07-20
鄂教版《語文樂園》教案06-04
鄂教版《寓言三則》教案07-02
鄂教版小學語文《金色的草地》教案06-23
鄂教版不怕丟失的鑰匙教案04-17
鄂教版不懂就要問教案08-12
鄂教版第五冊課文原文:信任10-01
鄂教版豐碑說課稿03-07
鄂教版小學語文吆喝優秀教案教學設計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