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文孔乙己的教案設計
教學內容
本文在教材第28—35頁。本文是魯迅先生的一篇著名小說。文章通過對一個
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較深的迂腐窘迫而又自命清高的舊知識分子的刻畫,反映了當
時整個社會的環境和當時整個國民的心態,表達了對整個封建社會的控訴和鞭撻,
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病痛。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學習掌握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環境。
2.認真研究當時的社會環境,以便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性格以及作者要表達的情感。
3.理解小說的情節結構,了解作者的精心布局。
4.學習外貌、語言、神態、動作、細節描寫等寫作技巧。
◇過程與方法
1.學生先查找文章中的生詞,為讀懂文章作準備。
2.先看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環境,大致了解文章的線索。
3.在教師的指導下對人物進行分析。
4.通過分析人物找出決定人物命運的原因。
5.研究作者的情感及其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引導學生正確分析當時的社會環境,培養他們對現在的社會制度的認同感。
2.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同情和理解弱者。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重點
1.理解當時的社會環境。
2.分析人物性格。
3.學會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
4.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情感。
難點
1.通過了解人物所處的環境,理解當時的社會現實。
2.通過對比分析人物性格,學會各種描寫人物的方法。
3.抓住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意圖。
教學突破
1.認真分析非主要人物對主要人物的態度和影響。
2.把人物和當時的環境聯系起來進行分析。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搜集本篇文章的作者及其文章風格的有關資料。
2.把故事發生的背景資料準備好,上課時給學生進行說明。
學生準備
1.在課前把課文認真閱讀一遍。
2.回顧自己學過的魯迅的`文章。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介紹作者和他的文章風格、社會背景。 1.認真聽講,與自己的了解進行對照。
2.讓學生回答故事發生的開端和線索。 2.回答教師的提問。
3.對人物進行分析,讓學生找出描寫方 3.分析人物,學習描寫方法。法。
一、講解背景資料,導入 新課(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提問:魯迅原名_______,_______人,是中國現代偉大的_______,無產階級
1.回答: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我們學過的他的文章有《從百草園到三味——,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我們學過他的作品有——。本文寫作時間是。魯迅文章風格大都是批判舊社會和反動勢力,也揭露下層社會國民的麻木和病痛。故事發生在封建社會即將滅亡的19世紀末,下層人民生活十分困苦,當時仍然存在科舉制度。1906年科舉制度廢除。
2.讓學生從前三段中找出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主要人物。環境在前三段主要指人文環境,試讓學生歸納出來。對此問題教師要進行指導,進而提問:文章的線索是什么?‘
3.讓學生分析長衫主顧和短衣幫的區。別,通過對比發現問題(主要在第一和第二段)。然后讓學生通過分析故事發生的環境了解人物的性格。教師最后說明小小的咸亨酒店其實是當時整個社會的一個縮影,作者構思的巧妙之處正是通過“解剖麻雀”來達到見微知著的目的。書》等。魯迅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本文寫于1918年冬。學生聽教師講解后對魯迅及其文章風格有一個清楚的了解,并對故事發生的社會環境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對舊社會的文化制度也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2.從第一段推測時間是在19世紀末,地點是咸亨酒店,主要人物是孔乙己;人文環境主要是社會分化、等級對立、世態炎涼等;文章的線索是作者的見聞。
3.回答他們不同的特征:“長衫”和“短衣”,“房里”和“柜外”,“坐喝”和“站喝”,“葷菜”和“素菜”,“不好侍侯”和“容易說話”,對比鮮明,說明貧富懸殊,等級對立,人際關系緊張,不易溝通,人們只關心自己的生活,反映出世態炎涼;小酒店實際上是社會的大舞臺,預示著悲劇即將上演。
二、斟酌字句,分析主要人物(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讓學生分析作者以第一人稱寫的好處,提醒學生分析細節,我為什么換r專管溫酒的無聊的工作?掌柜說我干不了這事,這事指的是什么事?它說明了什么?掌柜因為我不會羼水差點辭退我,說明了什么?教師指導學生思考。
2.重點分析孔乙己。先讓學生找出描
1.回答:以第一人稱寫顯得真實。不是因為我不會舀酒,而是因為我不會羼水。在教師指導下回答:羼水意示黑心掌柜和對下層人民的剝削和欺騙;“我”的經歷說明當時社會環境的惡劣和人們之間關系的緊張。
2.回答第四段第二和第三句話:身材高大寫他的外貌的句子:他身材高大說明什么?他的臉色為什么是青白色的?為什么時常皺紋間有傷痕,胡子亂蓬蓬的說明了什么?長衫又臟又破說明什么?教師讓學生聯系下面的段落進行回答,然后分析:他的特殊身份表現在哪一句話?既然是站著喝酒表明他貧困,那他為什么不和短衣幫一樣脫掉長衫呢?況且他的長衫又臟又破。這是對人物性格進行的深層分析,教師應結合文章進行必要的引導。
3.文章的前三句作者使用了什么寫作手法?(這個難題可以不要求掌握)作者在文章中說“因為他姓孔一_·叫作孔乙己”這句話說明他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和形象是怎樣的7說明他可以依靠勞動來養活自己;他的臉色青白說明他營養不良,生活窘迫;有傷痕說明他經常被別人打;胡子,亂說明他懶散;長衫臟破說明他懶惰且沒錢買;他的特殊身份表現在第四段第一句話。歸納回答:他的特殊身份表明他雖然生活拮據但放不下讀書人的臭架子,自命清高,也說明他不屑與短衣幫為伍;與短衣幫之間因為這件長衫(是讀書人的表現)而不能溝通。
3.學生的回答可能五花八門,記住是白描的寫作手法即可。這句話說明他在人們心中無足輕重,人們只是把他當作笑料和一個窮酸的書呆子。
三、從語言、神態、動作等描寫分析人物(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讓學生討論文中為什么用“排”字。教師可以給出自己的看法,并不一定作出最后的結論。
2.提問:本來偷和竊是一樣的意思,孔乙己說“竊書不能算偷”以及“君子固窮”等等說明了什么?他為什么先是“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然后說一些難懂的話?
3.從第五段看出什么?他的人品怎樣?讓學生自己歸納出。教師指出,要對人物進行全面評價,防止片面和偏激。
1.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學生的回答可能不太合理,需經教師的講解方可理解。
2.說明他受到“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封建思想毒害很深。(學生回答他自命清高也可以)他紅臉是因為被人揭穿感到羞愧,說難懂的話是自我解嘲和用來掩飾自己。
3.歸納出:他受封建思想毒害很深,鄙視勞動,四體不勤。這是他的缺點,…決定了他的經濟地位,但他人品還好,這又是不可否認的優點。
【語文課文孔乙己的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課文孔乙己教案05-08
《孔乙己》課文原文03-02
孔乙己的課文的內容11-03
小學語文《孔乙己》教案設計范文06-21
《孔乙己》課文教案04-06
課文《孔乙己》的優秀教案07-01
《孔乙己》課文教案07-08
關于《孔乙己》的課文分析12-25
孔乙己課文內容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