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和克》教學教案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85~87頁的內容。
陳述性知識:
1.千克和克是質量單位,分別用kg和g表示。
2.秤面上1kg就是1千克,幾kg就是幾千克。
程序性知識:
1. 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受質量單位千克和克。
2. 通過掂、估與稱,感受1千克和1克有多重。
3. 會用秤稱出1千克的物體。
4. 用不同質量單位來表示相同重量的物品,理解1000克=1千克。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用秤稱物體質量的方法。
3.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4.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和生活的緊密聯系,學會與他人交流合作,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具準備:
兩袋禮物(重量相同,大小不一)、鹽兩袋(500克)、盤秤、健康秤。
學具準備:
每組學生準備:鹽、糖、果凍、礦泉水和糖果,彈簧秤、數學書、2分硬幣,1克砝碼,塑料袋一個。
教學意圖:
千克和克這兩個質量單位對二年級的學生而言是非常抽象的知識。本節課針對學生的感知規律和現有生活經驗,靈活處理教材,先認識千克,再認識克,最后理解克與千克的關系及知識應用。
因為二年級學生的年齡小,好動、好玩、好奇心強,根據這一特點,本節課在教學中創設活動情境,設計了五個活動環節,讓學生充分去發現和體驗。
活動一:感知輕重,導入新課。
要衡量物品的輕重,首先就要確立衡量的標準。通過“猜一猜”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明白用眼睛觀察或用手掂一掂并不能準確判斷物品的輕重,用秤稱一稱才能準確知道物品的輕重。
要知道物品究竟有多重,就必須使用質量單位,通過驗證物品有多重,激起學生學習表示物品輕重的單位的需要。由此導入新課“千克和克”。
活動二:認識“千克”,感受1千克和幾千克。
讓學生體驗1千克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因而用一系列活動體會1千克,建立初步的、正確的1千克的印象。
先讓學生學用彈簧秤并從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引導學生找一找,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再說一說1千克物品,“掂”是對“1千克”進行初步的感知,“說”是對“1千克”的進一步體驗。接著再估一估比1千克輕和比1千克重的物品。還讓學生拎一拎幾千克的物品,輪流談感受。最后讓兩個學生稱體重,其他學生估自己體重。以此化抽象為具象,強化了學生對“1千克”的體驗。
活動三:認識“克”,感受1克。
克相對千克而言,沒有那么直觀,感覺也不會那么清晰。所以通過創設情境:小鳥重幾千克?引起學生質疑:稱不出來,需要更小的質量單位,從而導入“克”。
為了讓學生在感覺上與千克形成明顯的反差,使學生在腦海中克與千克形成鮮明對比,先讓學生掂一掂1克的物體,再讓學生同時掂一掂1克和1千克的物體,說出自己的感覺,進而建立這兩個質量單位的概念。最后通過估一估文具的質量,強化了學生對“克”的體驗。
活動四:認識千克與克的關系。
在稱兩包鹽的活動中,讓學生認識到同樣兩包鹽可以用不同單位表示,從而推出1000克=1千克。
活動五:對比辨析。
通過前面幾個環節的教學,學生對新知有了不同程度的感知,為了使這些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設計了三個問題:1.填單位。2.找朋友。3.估一估,稱一稱。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的思維達到最活躍,情感達到最高潮,從而把本節課的感知、體驗,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得以進一步升華。
教學設計:
活動一:感知輕重,導入新課。
1. 猜一猜,確立標準。
(1)出示2包大小不一的物品:猜一猜,哪袋輕,哪袋重?
(2)有什么好辦法可以檢驗?(發現:用秤檢驗是一種好辦法。)
(3)介紹生活中的秤。
(4)用盤秤檢驗。
2. 試一試,導出課題。
(1)物品究竟有多重?怎樣表示物品的輕重?
(2)出示課題:千克和克。(板書:千克和克)
活動二:認識“千克”,感受1千克和幾千克。
1.認一認,學看盤秤。(板書:千克,kg)
2.試一試,學用彈簧秤。
3.稱一稱,用彈簧秤找重1千克的物品。
4.掂一掂,感受1千克和幾千克。
(1)掂一掂1千克重的物品。
(2)掂一掂比1千克輕和比1千克重的物品。
(3)數一數,1千克蘋果大約有( )個;1千克果凍大約有( )個;( )瓶礦泉水約重1千克;……
(4)掂一掂2千克的物品。(小組合作。)
(5)掂一掂4千克重的物品。(小組合作。)
5.估一估,鞏固應用。
(1)學生估自己的書包有多重并驗證。
(2)學生估自己的體重并驗證。
活動三:認識“克”,感受1克。
1.稱一稱,議一議。小鳥重多少?——導入“克”。(板書:克,g)
2.掂一掂,說一說,感受1克。
(1)掂一掂1克的物品。(1克砝碼,兩分硬幣。)
(2)同時掂一掂1克的物品和1千克的物品,談談感受。
3.估一估,稱一稱,建立幾克的表象。
(1)估一支鉛筆、一本練習本、一本數學書大約有多重并驗證。
(2)學生估計自己的橡皮擦等大約有多重?
4.估一估,認一認,積累更多經驗。
(1)估一包鹽有多少克?
(2)介紹“凈含量”表示的意思。
活動四:認識千克與克的關系。
1.算一算,一包鹽重500克,2包呢?(1000克)
2.稱一稱,兩包鹽重幾千克?(1千克)
3.想一想,你發現什么?(1千克=1000克)
4.議一議,什么情況下用千克作單位合適?什么情況下用克合適?
活動五:對比辨析,應用千克和克的知識解決問題。
1.填合適的單位。
2.找朋友。
回形針 西瓜 數學書 小朋友
4千克 30千克 300克 2克
3.填一填。
| 書包 | 桌上物品( ) | 體重 | 你喜歡的東西 ( ) |
估一估 |
|
|
|
|
稱一稱 |
|
|
|
|
【《千克和克》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克和千克的教案03-07
《克和千克的認識》教案06-20
《千克和克》教學反思01-15
克和千克教學課件03-30
《千克和克》教學設計03-13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09-30
克和千克教學設計02-09
《克和千克》的教學反思06-27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