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土壤的保護》教案(精選10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土壤的保護》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土壤的保護》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學習了解黃河的水為什么是黃色的以及土壤受到嚴重破壞的情況。
2、學會并掌握如何利用植被保護土壤。
3、學生能夠提出一些保護土壤的具體建議。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學習、觀察、實驗及合作探究等方式,知道土壤受到破壞后的危害并能提出保護土壤的具體建議。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學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
2、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進一步培養學生尊重和保護大自然的態度及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3、增強學生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同時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學習重點:
1、土壤受到破壞后給人類帶來的嚴重危害。
2、能提出保護土壤的具體建議。
學習難點:
1、能提出保護環境和土壤的具體建議。
2、能從自我做起保護環境和土壤,能及時制止別人破壞環境和土壤的行為。
課前準備:
土壤受到破壞的圖片資料、環保題材的宣傳圖片、音像資料,實驗用的儀器設備等。
學具準備:畫紙、畫筆及各種可利用材料。
學習過程:
一、欣賞導入
1、欣賞:師生共同欣賞一組雄偉、咆哮的黃河圖片
2、探討交流:教師提問:欣賞完圖片后你們有什么感受?誰知道黃河的水為什么是黃色的呢?
3、學生探討后并回答。
4、教師總結,引出新課題——土壤的保護
二、知識新授
1、課堂演示實驗:教師通過實驗說明草對土壤保護的重要作用。
(1)、實驗準備:噴壺、水、臉盆、種有草的紙盒和裝著土的紙盒等。
(2)、實驗過程:略
(3)、探討交流:每個紙盒里的土壤發生了什么變化?
(4)、記錄實驗結果
(5)、結論:植樹種草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2、欣賞討論:
(1)、師生共同欣賞一組森林被砍伐后的景象圖片。
(2)、討論:森林被砍伐后,暴雨或洪水對土壤有什么影響?
(3)、結論:暴雨或洪水會把土壤沖走,造成水土流失。
三、課堂實踐、作環保小勇士
1、分組討論:我們身邊還有哪些土壤受到破壞的情況?
2、學生交流并回答
3、提出保護土壤和環境的具體建議。
4、學生動手制作保護土壤和環境的標牌,老師巡視指導。
四、評價總結
1、學生將自己制作的標牌展示給全班學生。
2、通過學生互評、師生交流給出鼓勵性評價。
3、教師總結:從同學們剛才的作品展示中,我能感到同學們對我們的家園充滿了憂慮。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這里的一切原本美麗和諧,可是這個家園正在遭受著嚴重的破壞,生態環境日趨惡化。我們都清楚的認識到了: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它是不能克隆的。所以,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應善待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們成為一個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高素質的環保小衛士吧!
五、課外延伸
放學后,以小組為單位積極調查我們周圍土地、環境遭受破壞的情況,并按要求填寫好調查記錄表。
三年級《土壤的保護》教案 篇2
本課概述:
本課引導學生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通過模擬實驗來幫助學生認識自然界水土流失的現象,并分析黃河水中攜帶大量泥沙的原因。使學生認識到保護土壤的重要性,同時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
(1)能猜想出黃河水變黃的原因,并能用實驗證實自己的猜想。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2、情感態度目標:
(1)愿意了解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2)能與小組其他同學合作進行實驗。
(3)能對自己做出正確客觀的評價。
3、STSE目標:
能意識到土壤遭到破壞對我們的環境、生活產生的不利影響。
教學重點:
1、利用模擬實驗探究自然界水土流失的原因。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教學難點:
利用模擬實驗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組實驗用具:壤土、2個淺盒子、由教師事先種好草皮,水、自制噴壺、磚塊、2個大的托盤、臉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欣賞詩歌:
師:放眼大自然,無盡視野使你的心情舒暢悠然;無數綠野讓大地充滿勃勃生機!細心賞千遍:遠山花開彩蝶飛,鳥聲唧唧遍傳神。感謝肥厚的土壤承載著生命和希望!
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土壤是許多動物和植物的家。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討土壤保護方面的話題吧!
2、引導學生看有關黃河水的影像資料。
師:下面我們觀看一段錄相。要求:注意觀察,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問題?
3、學生說說看到的景象和自己對黃河有哪些想要了解的問題。
學生通過看可能會發現黃河的水很黃,黃河的兩岸植物稀少,土地幾乎是裸露的,黃土高原上溝壑縱橫等。由此還可能提出:a黃河水為什么是黃色的?b黃河水中大量的泥沙是從哪里來的?怎么來的?c黃河的上游——黃土高原為什么溝壑縱橫?d黃河的兩岸為什么少樹木?等等問題。
如果學生在提出問題時產生困難,就讓小組先討論一下看到的景象,在嘗試提出問題。
三年級《土壤的保護》教案 篇3
資源簡介:
第11課保護土壤
課標要求:
1、知道土壤是地球上的重要資源。
2、說出人類利用土壤進行農業生產的例子,樹立保護土壤資源的意識。
學習目標:
1、通過觀看圖片和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知道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資源,了解保護土壤的意義和方法。
2、通過查閱和調查資料了解我國土地資源的現狀,能設計實驗探究植被能否減緩水土流失。
3、同過談話交流,樹立保護土壤資源的意識;尊重事實,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評價任務:
任務一:說一說保護土壤有什么樣的意義(檢測目標1)
任務二:會設計對比實驗探究出植被能否減緩水土流失,知道保護土壤的方法有哪些?(檢測目標1、2)
任務三:樹立保護土壤資源的意識。(檢測目標3)
資源與建議:
1、課前準備:課前查閱有關土壤資源的圖片和文字資料,搜集人類活動對土壤影響的相關資料。
2、學習過程:首先,通過觀看圖片和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知道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資源,了解保護土壤的意義;接著,探究出植被能否減緩水土流失,討論交流保護土壤的方法有哪些;最后暢談收獲,總結概括樹立保護土壤資源的意識。
2、本節課的學習重點是學生能夠查閱書刊和其他信息源。在查閱資料的基礎上了解土壤對人類的重要作用。以及土壤的形成過程是漫長的。激發學生保護土壤的行為和意識。難點是實驗過程的操作。
學習過程:
任務一:說一說保護土壤有什么樣的意義?(檢測目標1)
1、交流資料,知道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資源
同學們,通過這段時間我們與土壤的親密接觸,相信大家對土壤已經有了較深的認識。那土壤為我們提供了什么呢?結合課件出示的圖片和課前搜集的資料,進行小組交流討論。(用課件出示課本插圖)
師:誰先來說一說?
(學生交流討論)
師:不錯,正如同學們所說,土壤是地球上的重要資源。
2、對比破壞土壤造成的嚴重后果,認識保護土壤的意義。
教師小結: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土壤就像一位偉大的母親,正是因為有了土壤,才有了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可是,我們人類卻因為無知,一次次讓偉大的“母親”流淚……那么,人類是如何破壞土壤的呢?(學生討論交流)
提問:人類的破壞活動將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呢?(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小結:是啊,后果極其嚴重。其實,人類已經品嘗到了苦果,如1988年長江流域的洪水,1999年席卷半個中國的沙塵暴……今年來,我國每年的土壤流失量約達50億噸,相當于全國耕地被刮去1厘米厚的土層。
評價標準:
(1)每個小組都要推選代表在全班交流;
(2)發言時聲音洪亮;
任務二:會設計對比實驗探究出植被能否減緩水土流失,知道保護土壤的方法有哪些?(檢測目標1、2)
1、小組合作,實驗探究
提問:我國黃土高原上水土流失情況非常嚴重,你們知道是什么原因嗎?(學生猜想)
設計對比實驗,小組合作設計實驗方案,小組代表在全班交流方案,其他同學補充完善方案。
小組同學根據實驗方案合作完成以下探究任務,填寫實驗記錄單。
評價標準:
(1)實驗過程中對于植被能否減緩水土流失的現象認真觀察,詳實記錄;
(2)小組成員分工明確、人人參與;
(3)小組代表有理有據地將本組發現和結論在全班交流。
怎樣保護土壤?
提問: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土壤呢?(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小結:同學們想的辦法真好,不僅如此,在法律上,對土壤保護也有相應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任務三:樹立保護土壤資源的意識。(檢測目標3)
問: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探究,你們有什么收獲?(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小結:是啊,水土流失太可怕,保護土壤記心間。通過探究我們知道,土壤與我們的生活關系密切,而現實情況又非常嚴峻。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行動起來,爭做保護土壤的小衛士。
檢測與作業:
一、判斷對錯。
1、防止水土流失是關系到人類生存的大事。
2、少年兒童要響應祖國的號召,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
3、污染破壞土壤,有可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選一選
1、為了保護土壤,我們可以
A、亂砍亂伐
B、植樹造林
C、亂扔廢棄物
D、亂扔電池
2、以下不屬于保護土壤的行為是
A、合理利用耕地
B、植樹造林
C、建造防護林
D、過度放牧
學后反思
1、通過這一課的探究,我獲得的知識與方法有哪些?
2、說一說,保護土壤的方法有哪些?
三年級《土壤的保護》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課是蘇教版小學科學教材三年級上第二單元《研究土壤》的第4課。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將進一步研究土壤和人類的關系,認識土壤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了解人類的一些不良行為對土壤造成了什么危害,引發學生增強保護土壤的意識,并從自身做起,從簡單的事情做起,保護家鄉的環境。
本課教學內容主要有四個部分:
1、了解土壤能為人類做什么。
2、認識植被遭破壞后對土壤蓄水能力的損害。
3、研究人類應該怎樣保護土壤。
4、指導學生積極行動起來保護土壤。
【學情分析】
這一課指導三年級的學生討論土壤對動植物和人類的貢獻,知道植物能保護土壤,讓學生認識到人類活動對土壤產生的不良影響,以及怎樣保護土壤,增強學生保護土壤的意識。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
1、知道土壤為人類所做的貢獻,了解我國的土壤資源。
2、知道人類許多活動是破壞土壤的行為,知道垃圾對土壤的危害,知道非電池對土壤的破壞性。
科學探究目標:
1、能夠對失去土壤的后果進行預測。
2、能夠進行環保宣傳。
3、能做土壤蓄水能力的對比實驗。
科學態度目標:
1、意識到土壤的重要。
2、產生感激土壤的情感。
3、愿意為保護土壤做一份努力。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提出保護家鄉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的建議。樹立環保意識,積極參與環保活動。
【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人類應該怎樣保護土壤。
難點:掌握好水土流失對比實驗中的條件。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泥土、草皮、水壺等。
學生準備:查找相關的課外資料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師:在中國古老的傳說中,經常會出現暴風勁吹、飛沙走石、昏天黑地的景象。這種景象真實地出現在我們生活中會是什么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視頻。播放鄂爾多斯沙塵暴視頻,同學們,看完視頻,你們想說點什么?
2、是的,沙塵暴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危害。
3、師:沙塵暴現象出現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土地沙化現象越來越嚴重,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板書課題:保護土壤)
二、探究體驗、解決問題
1、土壤對人類的貢獻。
(1)地球是我們人類以及動植物共同的家園,那么想一想,地球上的土壤為人類和動植物提供了什么呢?
(2)(出示課件圖片)描述生活中土壤對人類、動物、植物的貢獻。
(3)師:大地就像一位母親,孕育著五彩繽紛的生物世界,因為有了它,才有了這美麗可愛的世界。
2、關注土壤現實狀況,引發問題,引導思考。
(1)出示課本插圖,思考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現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小組討論。
(3)匯報交流:由于自然或人為的因素,土壤資源正遭到破壞,導致土壤流失、土壤退化等。而土壤流失還會加劇水資源的流失,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土地荒蕪、環境惡化。
3、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
(1)提出問題。師:土壤的形成過程非常緩慢,形成幾厘米厚的土壤層要經歷成千上萬年的時間。今天,土壤正在受到流失和沙化的威脅,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嗎?
(2)學生猜想假設,并說明猜測根據。
(3)制訂水土流失實驗方案。
小組內設計實驗方案。
匯報交流實驗方案,各小組互相補充。
(4)教師總結完善實驗方法。(水土流失與植被關系對比實驗要保證實驗的科學性,要保證其他外部條件。相同條件:盒子的傾斜角度相同,鋪的土厚度相同,水量相同;不同條件:一塊沒有植被覆蓋、一塊有植被覆蓋。)
(5)小組合作完成實驗,并把觀察到的現象記錄下來。(教師巡回指導)
(6)展示交流。
(7)總結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鄂爾多斯出現風沙的原因(出示鄂爾多斯沙漠化情況的`圖片)。
(8)小結:荒漠化是生態環境惡化或退化的地理過程之一,也是當今世界性的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播放視頻,了解沙塵暴的危害)
三、交流探討,保護土壤
1、師:土壤無私地為我們奉獻著一切,可我們人類的一些活動往往會傷害道它。
2、提問:老師讓你們回去調查研究,人類的這些活動對保護土壤是好還是不好,為什么?你們都完成任務了嗎?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
四、做保護土壤的小衛士
1、師:如果我們人類就這樣無止境的破壞,地球上將不會有土壤,那我們將沒有地種,就不會有食物吃,后果不堪設想。那我們能為保護土壤做些什么呢?
2、學生討論,全班交流。
3、師:同學們,保護土壤可以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參加螞蟻森林的公益行動,通過步行、在線繳納水電煤氣費、網絡購票等行為,就會減少相應的碳排放量,可以用來在養一棵虛擬的樹。這棵樹長大后,公益組織等螞蟻生態伙伴們,可以“買走“樹,而在現實某個地域種下一棵實體的樹。
(出示圖片)師:這就是老師通過低碳出行換來的小樹——沙柳,沙柳生長迅速,枝葉茂密,根系繁大,固沙保土力強,利用價值高,是中國沙荒地區造林面積最大的樹種之一。
4、師:同學們,那你想為土壤做些什么?想對同學們說些什么?請將你想說的、想做的,用文字或者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下來,然后貼在黑板上匯報。
5、師:同學們,通過我們的努力讓黑板上的土壤綠了起來。
五、全課總結
教師總結:同學們,只要我們保護土壤,沙漠也會變成綠洲。希望同學們盡自己的一份力來保護土壤,人人爭做環保的小衛士。
三年級《土壤的保護》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道土壤為人類所作的貢獻;了解我國的土壤資源;知道人類的許多行為是破壞土壤的;知道垃圾等對土壤的危害。
2、意識到土壤的重要,能夠感激土壤;能夠在自己的行動上為保護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環境意識。
教學準備:
1、有關土壤的資料,記錄表格。
2、收集自己進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資料和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土壤和我們的關系。(板書課題)
(二)自主學習
1、了解土壤為人們做了什么
(1)小組交流:你認為土壤能為人們提供什么?
(2)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資料,分小組交流、討論
(3)把你知道的填寫在書上。
(4)小結:土壤是植物的母親,植物又為食草動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動物又為食肉動物提供了食物。動植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將
它們的尸體還原成土壤中的養料,土壤就這樣周而復始地為生命提供著無盡的營養,正是有了土壤,才有這美麗可愛的世界。
2、討論人類的哪些活動破壞了土壤
(1)小組交流:你認為人類的哪些活動破壞了土壤?
(2)學生分小組交流、討論
3、討論假如地球上沒有土壤會怎么樣
(1)小組交流:你認為假如地球上沒有土壤會怎么樣?
(2)學生分小組交流、討論
4、討論我們能為保護土壤做什么
(1)小組交流:你認為我們能為保護土壤做什么?
(2)學生分小組交流、討論
(3)小結:我們小學生能做的就是搞好宣傳工作。
(4)指導學生自辦土壤小報,搞好宣傳工作。
(三)拓展創新:
引導學生寫出或畫出他們的建議,指導學生辦好土壤小報。
教學反思:
學習本課后,學生感知土壤資源的缺乏,認識了保護土壤的意義,并提出了保護土壤的想法。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三年級《土壤的保護》教案 篇6
一、活動構思:
在開展一系列的環保活動中,讓幼兒通過種植,觀察等活動,讓孩子們知道土壤是很多生命,動植物生長生活的地方,要珍惜土壤,教育幼兒從小關心周圍環境,愛護土壤和植物。
二、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從小關心周圍環境,愛護土壤植物。
2、利用廢舊物開展制作活動:拼畫等。
3、對比:
在活動中讓幼兒能感知不同品質的土壤,通過了解它們的不同,自己選擇和種植,處理問題,探索問題,在老師引導下解決問題。
4、激勵:
日常生活中,讓幼兒學習去自覺照顧植物;很多生命的動植物生長生活的地方,要珍惜土壤。
在活動中了解土壤的特性,需要并學會種植。
三、活動過程:
1、參與:
A、注意利用環境,讓幼兒注重和觀察,有意識的讓幼兒參與活動,提醒幼兒積極的去觀察泥土有什么,感受土壤重要性。
B、園內種植活動,栽培,澆水,松土,除蟲,理解植物生長的所處的地理環
C、評選“愛心寶寶”。
2、互動:
A、家園環保活動。
B、家庭植樹,巧用廢物制作。
C、帶植物花卉照顧。
3、擴展:
A、家園聯系冊,家長宣傳欄等,宣傳有關環保,愛護植物文章。
B、家長反饋幼兒在家信息。
C、出刊。
三年級《土壤的保護》教案 篇7
認知目標:
1、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各種土壤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作假設性解釋。能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并作書面計劃,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
2、大膽想象,愿意合作與交流,能從自然中獲得美的體驗。
3、能設計研究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影響的實驗。
拓展性目標:
繼續完成“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影響”的實驗,認真觀察,做好記錄。
教學準備:植物與土壤的圖片和資料。
三株生長情況大致相同的同一中植物。
三種不同類型的土壤。
搜集贊美土壤的詩歌。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一:
1、學生互相交流搜集的土壤對植物生長作用的有關圖文資料。
2、教師出示自己搜集的資料卡。
大量的有關土壤的信息即被充分地展示在學生面前。
4、提出問題:
土壤對植物的生長有什么作用?
分組討論:
提出猜想與假設,并做好記錄。應用各種方法來證明自己的猜想與假設。
匯報討論結果。
小結學生探究過程與結果。
活動二:
土壤對植物的生長有什么影響?
1、生交流搜集的有關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的影響的資料 。
2、組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設計實驗方案,將預測結果記錄下來,并討論方案的可行性。
無論學生提出的實驗方案是否可行,教師都應給予肯定,鼓勵學生動腦思考,讓學生選擇自己可以驗證的方案,預測實驗結果,以備與實際實驗結果相對照,長時間觀察。
3、學生試著匯報科學推斷。
小結:這個實驗需要較長時間來觀察,要堅持不懈。
4、展示教材上的資料卡。
讓學生開闊視野、增加信息量。
自由活動: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贊美土壤。
如,詩歌、手抄報、唱歌、演講、繪畫等等。也可以合作進行。
2、評價活動
自評與互評來進行評價,主要從搜集資料 ,方案設計、猜想與預測、表達與交流等方面進行。
拓展活動:繼續觀察、記錄實驗情況。
三年級《土壤的保護》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體驗探索土壤的樂趣,養成細致觀察、認真思考的探究精神。
2、利用各種工具探究土壤里的成分,發展動手操作及觀察比較能力。
3、通過觀察和實驗,利用各種工具分離土壤中的不同顆粒,尋找土壤中的水與空氣等成分。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通過游戲、操作、實驗等掌握了分離不同物質的方法及感受空氣存在的經驗。
2、教師準備:干燥的土壤、小勺、一次性紙杯制成的篩子(洞眼大小不同)、攪拌棍、紙碟(標明大、中、小)、量杯、衛生紙、透明水杯。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談話:我見過的土壤。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曾經在各種不同的地方采集過各種土壤,你們都在土壤里發現過什么?
2、引導幼兒觀察干燥的土壤,發現土壤中顆粒大小不同。
(1)教師提問:請你們仔細看一看,這些土壤里的顆粒大小一樣嗎?
(2)引導幼兒討論:怎樣才能將這些大小不同的顆粒分離開?
3、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分離土壤中大小不同的顆粒。
(1)看一看:桌上有些什么工具?
(2)想一想:可以怎么用?
(3)做一做:幼兒在舒緩的音樂中,分成三組,分別用小勺、篩子和水來分離土壤的大小顆粒。
(4)說一說: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操作方法與步驟。
(5)比一比:哪種方法最好?為什么?引導幼兒從操作完成速度及質量方面進行比較。
4、引導幼兒思考用什么辦法探索土壤中里看不見的東西。
(1)引導幼兒討論:土壤里還有什么看不見的秘密?
(2)想一想:怎樣讓土壤里的這些秘密都顯示在我們的面前?
(3)試一試:提供水和紙巾,鼓勵幼兒探索土壤中的秘密。重點引導幼兒觀察變化,想一想,為什么會這樣?
5、師幼討論:土壤里還有什么秘密?怎樣發現這些秘密?
活動提示:
1、此活動的重點是利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分離土壤中大小不同的顆粒,探索土壤中看不見的東西,如水和空氣。此活動前,幼兒要有采集土壤、觀察土壤的經驗,并對土壤的特性及種類有了一定的了解;此外,幼兒還應掌握使用簡單工具進行科學實驗活動的基本方法,如篩選、攪拌等。活動中,教師一是要指導幼兒學習正確的實驗方法,二是要引導幼兒思考不同工具和方法的優劣。
2、操作過程中,教師可提供一些常見的或廢舊物品制作的工具,如透明的一次性水杯、一次性碗等作為幼兒的操作材料,既可以廢舊利用,又可以保護環境。活動結束后,還可以將操作工具投放到活動區中,便于幼兒反復操作。
3、組織幼兒開展延伸活動:自制小書《土壤的秘密》,將自己在土壤中的發現用簡單的符號或圖畫繪制成冊。
4、提請家長配合
(1)帶孩子觀察小區周圍的土壤和土壤里生活的動植物。
(2)帶孩子查找資料,了解土壤里還有哪些成分。
三年級《土壤的保護》教案 篇9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腐殖質,知道腐殖質的多少影響土壤的肥力
2、知道一些小動物和微生物在成肥過程中的作用
3、會做腐殖質形成的實驗
過程與方法:
遵照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引導學生認識腐殖質及其產生的原因,促使學生更加深入地認識土壤。
情感價值:
通過對土壤的進一步了解,認識土壤對人、植物和動物的重要性,從而主動地去保護土壤。
教學重點:
腐殖質的形成過程以及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教學難點:
較長的實驗過程能否堅持觀察
教學方法:
以講解、圖片及實驗為主要手段,引導學生逐步深入本質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1、提問:課本8頁第一幅圖中,為什么上黑下淺?
2、學生討論
3、談話:今天我們一起來做一回偵探柯南,查一查土壤里能長出各種各樣植物的原因。
二、學習新課,研究土壤
(一)探索土壤肥沃的秘密
1、學生觀察、比較表層土和下層土
學生觀察提前準備好的兩種土壤,比較它們的不同,從而得出結論(土壤的顏色與腐殖質的多少有關)
2、講解:表層土的養分來自腐爛的動植物的遺體,它們被稱為腐殖質。腐殖質是植物生長的必需肥料。腐殖質越多,土壤越肥沃。
由于動植物生活、生長、生存的主要區域是在地表的表層土上,死后的遺體也腐爛在表層土中,所以腐殖質主要集中在表層土中。
表層土壤中植物生長所需的養分很豐富,下層土能提供的養分就少多了,隨著土壤深度增加,巖石逐漸增多,巖床位于土壤和碎石之下的最底層。
(二)并不是所有的土壤都肥沃
1、觀察課本9頁下面的三幅圖片并閱讀圖左的文字
學生閱讀圖片及文字,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的地方的土壤都一樣,知道由于地理天氣或人類活動的原因,導致土壤有肥沃的,也有貧瘠的
2、右邊的圖是人類改造貧瘠土壤的一些方法
(三)了解土壤中生活的小動物
1、觀察課本11頁上圖
2、講解:教師講解這幅圖片中蚯蚓在做什么,及制作方法、養殖方法
三、鞏固—做一個肥料袋
1、談話:枯死的植物到底到哪里去了?你們愿意親手做個實驗來驗證一下嗎?
學生觀察肥料袋的制作圖及步驟,討論如何設計實驗。
2、教師講解注意事項
3、學生動手制作肥料袋,教師巡視指導
4、整理桌面,清理桌上殘留物,填寫觀察和制作記錄。
四、布置作業
談話:我們從現在開始,每天都要介入這個實驗的管理、觀察和記錄,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會面臨哪些困難?應該怎樣來解決?
五、課后記
三年級《土壤的保護》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感知土壤的特點:有多種顏色、有干有濕和硬軟之分、里面有空氣。
2、全面了解土壤上面和下面的世界以及土壤的其它作用。
(1)、上面可以種植許多的植物:花草樹木、莊稼還有許多美麗的建筑。
(2)、下面生存有許多的生物:蚯蚓、蛇、青蛙、刺猬、泥鰍、螞蟻。
3、掌握保護寶貴的土壤的方法。
4、培養幼兒動手探究的能力,讓孩子們對這個快樂的世界感興趣。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每人一份:小杯子、小勺子,每組一杯水、一個大盤子
2、一幅土壤的剖面圖。活動圖片:樹、草、花、莊稼、樹根、和土壤里生存的小生物。
3、各種顏色、干的、濕的、軟的、硬的土壤。
4、用土壤捏的各種泥人、動物。
5、幾個與土壤相關的字卡:干、濕、軟、硬、土壤。
6、讓家長先帶著幼兒初步的認識土壤,讓孩子們對平凡的土壤產生濃厚的興趣。
活動過程:
1、帶領孩子們到種植園里去采集土壤。要求:每人一個小杯子,采集半杯,看看土壤是什么顏色的,是軟的還是硬的?土壤上面有些什么東西?
2、根據自己觀察和采集的經驗,告訴大家:
(1)、捏捏土壤,有什么樣的感覺?
(2)、什么樣的土壤是軟的?什么樣的土壤是硬的?
(2)、仔細觀察,土壤有些什么顏色?
3、出示土壤剖面圖:
A、土壤上面的世界:可以種植植物
B、土壤里面有什么:有許多的小生物
4、土壤里面的小動物要呼吸空氣呀,為什么它們不死呢?
讓幼兒做個小試驗:放塊比較硬的、大塊的土壤放進玻璃杯,發現什么了?
5、動手小實驗:將水到入每人一個的小杯子里,然后繳絆,土壤怎么了?
6、活動的延伸:土壤還有哪些有趣的作用?
【三年級《土壤的保護》教案】相關文章:
自然土壤保護的教案08-26
三年級《土壤的保護》教案09-03
《保護土壤》小學科學教案02-28
保護土壤教學反思06-13
《保護土壤》教學反思10-01
《土壤的保護》教學反思12-05
《保護土壤》教學反思范文07-01
保護土壤作文500字08-16
《寶貴的土壤》教案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