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影》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光和影》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光和影》教案1
一、教學內容分析:
《光和影》這節課是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光》的第一課時,本課是本單元的起始課,從本課到第4課將指導學生認識光的傳播特點。認識光的傳播特點從觀察影子開始,因為影子的許多特點,顯示了光的傳播是直線的。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對影子的產生和特點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他們知道影子的產生必須要有光和物體,影子隨著光的改變而改變等等,但是他們的這些認識還比較模糊、零碎的,所以有必要通過教師的指導,實際地去觀察、去發現光和影子之間的規律。
三、設計思想:
本課教學設計力求充分體現新課標的理念,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激發探究的興趣,敢于猜測,注重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研討,培養學生提問和發現問題意識,構建科學概念。
四、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學生要知道產生影子的條件:光源、遮擋物和屏,且遮擋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間。
2、明白判斷光源的標準:正在發光而且是自己發出的光。
3、物體影子的長短、方向隨著光源位置、方向的改變而改變;物體影子的大小與物體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物體影子的形狀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
4、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們生活中很有用處。
科學探究
1、做光和影的實驗,并將觀察結果準確地進行記錄。
2、根據實驗結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擋物、影之間的關系。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到事物之間的變化是有聯系的,也是有規律的。
2、在實驗觀察中養成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的態度。
五、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有窗簾的教室、課件分組實驗:手電筒、A4開的記錄單、長方體的小木塊、鉛筆、尺子。
六、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設計并探究影子特點的實驗。
2、教學難點:根據實驗結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擋物和影之間的關系,得出影子的特點。
七、課時安排
1課時
八、教學過程
1、教學引入
引導語:對于光,我們都很熟悉,那么對于光,我們都已經知道些什么?
還想知道些什么?我們這個單元的學習是要探索光的秘密。
2、關于影子產生的條件
1)同學們有看過皮影戲嗎?請看大屏幕(播放皮影戲片斷)。
2)誰會玩手影的游戲?請幾個同學上臺表演手影游戲。
3)學生說說還有什么地方看到影子?
4)看看皮影戲和手影游戲,你們有什么問題要問嗎?學生提問題。“為什么會產生影子?影子是怎么產生的?影子為什么是黑的?”
5)那我們就先來研究影子是怎么產生的,也就是影子產生需要什么條件呢?
6)師:從剛才的皮影戲和手影游戲中,你們發現影子產生需要什么條件?學生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知道影子的產生不僅需要光、遮擋物體(不透明物體),還需要屏(墻面、地面等)師板書。
這節課我們一起研究光和影的關系。出示課題《光和影》。
3、認識什么是光源
1)影子的產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體能發光呢?學生列舉 課件出示各種光。
2)引導學生進行分類,自己發光和反射其他物體的光。
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電燈這樣正在發光,可以自己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4)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影子產生的條件是光源、遮擋物體,屏(前面的板書補充完整)。
4、探究影子變化的特點
1)、在剛才的影子游戲中,我們除了知道影子產生的條件外,還有什么發現嗎?有沒有注意過我們平時人的影子或物體的影子還有什么變化特點?學生猜測:大小、方向、長短、形狀師板書。
2)師:怎么通過實驗來證明我們的想法,準備怎么做實驗。
出示老師提供的材料:手電筒為光源、記錄單做記錄并當屏、小木塊當遮擋物。
3)學生分組討論如何設計實驗證明自己的想法,鼓勵學生可以參考書本第25頁的實驗。
師:剛才同學經過認真的討論,你們打算怎么做實驗來驗證你們的想法,哪個小組愿意先來跟大家交流。
4)各小組派代表交流小組的想法。該環節把握好每個實驗的改變和不改變的條件,組間不斷完善實驗做法,實驗中的注意事項穿插其中。
5)出示實驗記錄單,指導如何填寫記錄單。課件出示。
6)每組任選其中的兩個實驗分組實驗,分工合作,填寫實驗記錄單,教師巡視指導。
7)分組匯報,交流實驗發現,小組派代表帶記錄單上臺展示匯報,不同小組不斷補充小組的發現,每個結論征求其他相同實驗小組是否有相同結果。(課件隨著學生交流的發現出示結論。)
課件出示:影子會隨著光源位置的改變而改變:光源角度大,影子短;光源角度小,影子長。影子的方向與光源的方向相反。
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距離的有關:影子離遮擋物近,影子大,影子離遮擋物遠,影子小。
影子的形狀和光源照射物體側面的輪廓有關。
8)師小結:這節課我們從游戲中發現影子產生的條件,通過生活中常見的影子猜測影子變化的特點,并進行實驗設計和分工合作實驗驗證,證明了我們的`猜測,真了不起!
5、投影在生活中的應用。
師:投影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你們知道哪些地方應用了投影,學生說說。
1、課件出示投影畫的圖片:WC門口的男生女生像、交通的一些標志、工程圖紙的物件投影、安全出入口的出口標示、垃圾桶上的標志。
2、最后播放奧運會開幕式的部分投影,把教學推向高潮,增強學生的愛國激情。
《光和影》教案2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對于影子的產生和特點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他們知道影子的產生必須要有光和物體,影子隨著光的改變而改變,等等,但是他們的這些認識還比較模糊,因此有必要通過教師的指導,實際地去觀察、去發現光和影子之間的規律。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影子產生的條件:光、遮擋物和屏;
2、可以之自己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3、影子隨著光源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4、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
5、影子的形狀和光源照射物體的側面有關;
6、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投影。投影在我們生活中很有用處。
過程與方法
按教科書要求有目的、有步驟地做光和影的實驗,并將觀察結果用線條和圖形準確地進行記錄。能根據實驗結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擋物、影子間的關系。培養空間想象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真細致,實事求是,善于合作交流。
【教學重難點】
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實際地觀察,使學生自己去發現光和影子之間的規律。
【教學思路】
從生活現象出發,引出相關概念,然后通過活動探究規律,最后用規律解釋現象,同時深化對規律的理解和掌握。
【教學器材準備】
每組一個手電筒(自帶)一張4開的白卡紙、一塊5厘米高的小木塊,鉛筆、尺子各一。
【教學過程】
一、活動引入
今天我們學習一個新的單元——光,我們學習第一課。板書課題“光和影”。
二、探究影子的秘密
1、影子產生的條件
教師:同學們做過手影游戲嗎?你們會做什么樣的手影?今天我們也來做一做影子游戲,做這個游戲需要什么器材呢?我們怎樣才能看到自己的手影呢?
(后兩個問題一方面是提示觀察的器材準備和方法,另一方面是了解學生的初始想法。學生可能說需要光源、物體,忽略了需要“屏”,也不一定會說出物體要擋住光才能產生影子。這時教師不要急于糾正,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自己發現問題,自己總結影子產生的條件)
教師:各組準備好器材后可以開始實驗了,還缺什么,可以到講臺上領取。實驗成功的小組要準備匯報:看到手影了嗎,怎樣做才能看到自己的手影的。,影子的產生需要什么條件。
學生準備材料,開始實驗。教師巡視。
大組匯報:通過匯報討論,得出影子的產生需要光、擋光的物體、屏。
教師:剛才同學們提到影子的產生需要光,我們平時看見過哪些發光的物體?其中哪些是自己發光的呢?大家把見到的發光物體寫出來,然后在自己能發光的物體上做記號。
小組活動。
匯報、總結:像電燈那樣自己能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強調:不僅自己能發光,并且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影子的特點
教師:在影子游戲這個活動中,我們除了知道影子產生的條件外,還有什么發現嗎?
下面我們再通過一些活動繼續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大家能看懂教科書上三個活動的實驗方法和步驟嗎?
活動一影子隨著光源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提示:光源位置的改變包括光線照射的角度和方向。角度可通過目測光線和水平桌面之間的夾角大致估計,方向用左、右、前、后描述。
教師示范并演示實驗和記錄方法。
活動二 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
提示:光屏和光源位置一定,只改變遮擋物離光源的距離。
活動三 影子的形狀和光源照射物體的側面有關。
提示:當光源垂直照射在物體的上面時,要使物體離開桌面才能看到影子。
學生分組實驗,觀察記錄。
總結:
(1)、光源的位置發生改變時,影子的方向和長短都會發生改變。光源照射角度小時,影子就長;光源的角度大時,影子就短。影子的方向總是和光源的方向相反的。
(2)、當屏和光源位置一定時,遮擋物離光源越近,它擋住的范圍越大,在屏上形成的影子就越大。
(3)、影子的形狀和光源照射物體的側面有關。
教師:像活動三中這樣,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們生活中很有用處。比如街道上的交通標志。
三、鞏固運用
教師:回顧一下我們今天學習了光的哪些知識?我們再做一次影子游戲,驗證一下我們發現的這些規律:
1、改變光源的位置,影子發生了什么變化?
2、改變物體離光源的距離,影子發生了什么變化?
3、讓光源照射自己的手的不同側面,得到的影子有什么不同?
【《光和影》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光和影》教案03-29
小草陽光和水珠作文03-04
竹影說課稿11-04
《竹影》教學設計04-02
《竹影》課件設計05-03
追風捕影成語解釋05-10
《竹影》的課件設計05-03
蝶影翩翩_900字01-26
衾影無愧的成語解釋05-10
竹影的課件內容-參考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