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的優秀教案(通用8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風箏》的優秀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風箏》的優秀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依、歇、喪等5個生字。會寫精、希、卻等12個生字。能讀寫精心、希望、依然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寫的方法,能較為具體地寫出自己不斷變化的心情。
4、樂意通過上網或查閱書刊搜集有關風箏的資料。
教學重點
1、村、喪的字形,磨、坊的讀音。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教學難點
1、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
2、能較為具體地寫出自己不斷變化的心情。
課前準備
1、制作相關的多媒體課件。
2、搜集有關風箏的文字資料和圖片。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輕聲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畫下來,連詞多讀幾遍。
(1)自讀,互讀。
(2)不理解的詞語。
2、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1)我來考考你。
一學生拿著生字卡片,讓另外學生讀出讀音,然后再組詞(如有可能再說一句話)。
(2)我來說你來猜。
出示詞語:
精心 憧憬 依然 蹤影 似乎 凌空飛起
大驚失色 千呼萬喚 垂頭喪氣 半沉半浮翩翩飛舞
一學生說出詞語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動作),其余學生根據他的話或動作,從上列詞語中找出該詞語。
三、再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1、選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
讀后回答,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2、四人一小組討論。
3、每組選代表發言。
四、感情朗讀課文,初步體會我們心情的變化
自由讀課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與別人交流。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二、感悟課文,體會我們 的心情變化
(一)學生感情朗讀課文。
(二)找出我最喜歡的部分。
1、讀一讀自己喜歡的地方。
2、說出你為什么喜歡這部分。
(1)做風箏
重點句子:
我們精心做著,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風箏做好了,卻什么也不像了。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
①說一說為什么喜歡這部分。
②感情朗讀,讀出快活的心情,強調依然。
板書:依然
指讀,挑戰讀,再指讀,齊讀。
③練習把不但而且加進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里去,進一步體會我們快活的心情。
(2)放風箏。
重點句子:
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我們快活地叫著,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①說一說為什么喜歡這句話。
②你認為這句話中哪個詞最能反映出我們當時快活的心情?
板書:拼命
③感情朗讀,讀出快活的心情。
指讀,挑戰讀,再指讀,齊讀。
(3)找風箏。
重點句子:
我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那風箏越來越小,倏地便沒了蹤影。
我們都哭了,在田野里四處尋找,找了半個下午,還是沒有蹤影。
我們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
①讓學生分別找出這幾句話,教師出示這幾句話。
②學生連起來讀這幾句話,整體體會我們 當時心情的變化過程。
③找出最能表現當時心情的詞語。
板書:大驚失色 千呼萬喚 哭 垂頭喪氣
指讀,挑戰讀,再指讀,齊讀
④練習用上面幾個詞說幾句話,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學習中遇到困難、麻煩時的表現。
三、拓展想象
讀課文最后部分,思考我們找到幸福鳥 了嗎?
讓學生大膽想象,能說多少說多少,不要限制學生的思維。
如有時間可以讓學生寫下來。
《風箏》的優秀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運用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經驗等方法理解“憧憬”“垂頭喪氣”等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2)通過自由讀、默讀、個人朗讀、齊讀等多種方式讀書,以讀促理解,感悟課文情境。
(3)體會小伙伴做、放、找風箏時的“幸福”;學習小伙伴們在傷心失望時仍然充滿希望,不斷找“幸福”的信心和勇氣。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在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過程中,伙伴們的心情起伏變化,并找出描寫心情的詞語和句子。
難點是在引導理解孩子們的心情變化的同時,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孩子們的心情的變化寫具體的。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搭建構架
瀏覽課文,回顧課文主要內容。
二、細讀探究,品悟真情
(一)感悟做風箏的樂趣
1、課文中哪一段是寫做風箏的?
默讀第二自然段,畫出描寫心情的句子,體會體會。
2、交流:我們在做風箏的時候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句子1:我們精心做著,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
(1)換詞理解“精心”。
(2)借助工具書、聯想法理解“憧憬”。
(3)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句子2: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
(1)聯系上下文理解“依然”。
(2)什么也不像的風箏怎么被稱做“幸福鳥”呢?
3、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二)感悟放風箏的樂趣
1、對比感悟動作描寫
(1)你是怎么放風箏的?
(2)書上是怎么描寫孩子們放風箏的?抓動詞感悟動作描寫的準確、生動。
2、體會快樂心情
句子1:“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1)情景想像“越飛越高”飛到了哪里?
(2)角色互換體驗。快活地“喊叫”著什么?
(3)朗讀句子。
句子2:“從早晨玩到下午,……似乎飛到了云彩上。”
(1)抓時間、“歇不下來”感悟興奮。
(2)朗讀句子。
(三)體會找風箏的心情
1、線斷,風箏不見了。此時此刻,小伙伴們的心情怎么樣呢?默讀文,劃出句子,體會。
2、交流
句子1:我們大驚失色、……倏地便沒了蹤影。
(1)大驚失色是什么意思呢?
生自己理解。
老師講授用理解字義的方法理解詞語。
(2)多種方法理解“千呼萬喚”。
(3)朗讀。
句子2:我們都哭了……還是沒有蹤影。……
(1)哪個詞最能體現出我們此刻的心情?
理解“垂頭喪氣”。
(2)我們垂頭喪氣,我們都哭了,為了一只怎樣的風箏?
3、你們用心找了嗎?怎么知道的?
會不會還有什么地方沒找啊?
(四)展開想象,拓展說(寫)話
1、齊讀句子3:我們向那房子跑去,繼續尋找我們的“幸福鳥”……
2、后來,你們究竟找著了嗎?請你大膽想象,把尋找的結果寫出來,寫出你們當時的心情。如果能用上今天學到的這些描寫心情的詞語就更好了。
(五)小結:
幸福鳥啊!我們親手做的幸福鳥!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牽動a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快樂和痛苦。讓我們再滿懷深情地呼喚這個名字,讀讀課題吧——風箏。
三、梳理歸納,積累方法
課文內容與情感
1、閱讀方法
2、表達方法
板書設計:
10、風箏
做風箏憧憬
放風箏快樂
找風箏傷心
《風箏》的優秀教案 篇3
教學設想:
在溫馨與和美中有親情,在誤解和沖突中也有親情。本文就是一篇以兄弟間發生的誤解沖突中展現濃濃的親情的散文。此文為我們提出了如何進行兒童教育的問題,以及人要勇于自我解剖,面對錯誤,改正錯誤等等,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學習此文,可以讓我們體會人間至愛真情,學習自我解剖的精神,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
由于本文是學生進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觸魯迅的文章,不了解作者的寫作風格,而且文章中疑難的問題較多,所以學起來有難度,再加上初中生平時對沖突誤解中的親情體會不到或不深,所以多讀課文,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與氣氛很重要。
教學目標:
1、知識儲備點
(1)理解本文的結構層次。
(2)熟讀課文,把握感情線索,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
(3)了解本文的語言特色,培養語言運用能力。
2、能力培養點
(1)學生通過查閱資料,了解作者作品。
(2)學生通過多種閱讀方式(問題法、討論法、評價法等),掌握生字詞,品味文章語言,揣摩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情感體驗點
(1)學習魯迅先生的自省精神,勇于解剖自己。
(2)理解課文中作者對冷酷現實的極端憎惡的感情和對春日溫和的熱烈憧憬。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1)理解作者在文中表達的復雜情感。
(2)理解在誤解和沖突中所透出的親情。
2、難點
理解作者勇于解剖自己和反省自己的勇氣。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多媒體課件(放《風箏》歌曲,出示放風箏的影片。)
你能讀出這首歌詞里面某些詞語的深層含義嗎?請你仔細品味,寫出這些詞語的深層含義。(提示:談出類似“不健全”、“不自由”即可。
設計目的:一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引子”,由此引發學生對風箏進行深層的思考,為理解文章的內涵做好鋪墊。
二、自讀感知,整體把握
1、走近魯迅
作家作品簡介。(出示多媒體課件)
2、指導學生積累字詞。(出示多媒體課件)
(1)字音
(2)詞義
設計目的:讓學生了解作家作品,有助于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運用工具書,注重掌握和積累詞語,為朗讀、分析課文掃除語言障礙,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整體感知
學生活動:學生閱讀全文,用簡練的語言說說課文圍繞風箏主要寫了哪兩件事?這兩件事相距二十多年,其間作者的感情也發生了變化,產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文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敘寫關于風箏往事的回憶,作者的用意究竟是什么?
(課文圍繞風箏主要寫了兩件事:少年時虐殺弟弟的風箏夢;中年讀書后很懊悔想補過而不得。本文通過對風箏事件的敘述和嚴肅的自我解剖,批判了那些受封建教育思想影響,無端壓制子弟的父兄,抒發了因四周的寒威和冷氣而形成的無可把握的悲哀,表達了對冷酷現實的極端憎惡和對春日溫和的熱烈憧憬。)
4、梳理結構
本文結構嚴謹,首尾照應,過渡也很自然,文章由景入題。作者是怎樣引出描寫故鄉風箏時節春光明媚的圖畫的?課文圍繞風箏寫了哪些事件?通過風箏事件又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呢?試用自己的話概括各部分的內容。
學生活動:學生分組討論,共同歸納概括。
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由景入題,即由北京的冬天引出對故鄉春天的描寫。
第二部分(第3—11段)敘述“風箏事件”的經過。
第三部分(第12—13段)由景襯情,即由故鄉的春天回到北京現實的冬天,照應開頭。體現了作者一種心頭的悲切,凄涼。
設計目的:以主干性問題促使教學深入,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思維,并通過歸納提練,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三、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引導學生感知文章的內容
學生活動:學生默讀課文,找找課文圍繞風箏主要寫了幾件事。學生先在小組之間相互復述故事的內容,小組再派代表在班上復述故事的內容。
(課文圍繞風箏主要寫了兩件事:
(1)“我”的一件往事:少年時虐殺弟弟的風箏夢;
(2)“我”的一段思想感情的經歷;“我”中年時讀了兒童教育的書籍后無限懊悔當年對弟弟的虐殺,想補過而又不得的經過。
復述故事的內容時,老師要提示:要對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和結果交代清楚。)
2、引導學生理解“我”的思想感情的變化。
學生活動:學生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課文圍繞風箏主要寫了兩年事,這兩件事相距二十多年,作者的思想感情也發生了變化,試從文中找出有關體現作者思想感情變化的句子或詞語,并簡要地概括作者的感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說說使作者感情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1)“我”原來“嫌惡”放風箏,認為“這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并以踏扁弟弟苦心孤詣制作的風箏為“勝利”,當年對此事,我是毫不在意。時隔二十年后,“幼小時候對于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開,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地墮下去了”。此后每當回憶這事。就感到一種“無可把握的悲哀。”“我”后來的看法是:“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2)產生變化的原因:偶爾看一本外國講論兒童的書。中年明白了游戲對于兒童的意義。)
設計目的:通過復述課文內容,鍛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通過合作探究來啟迪思考,把握文章的內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課內小結
文章關于風箏往事的聯想,其感情線索,有兩條:一是“我”的,一是小兄弟的,而又以“我”的情緒發展為主線。兄弟倆圍繞著對風箏的好和惡,而產生出兩種尖銳對立的情緒,以致發生了我對小兄弟精神虐殺的“這一幕”。“我”在“這一幕”以勝利者自傲的心境一直延續到中年。二十余年后,一旦認識到“勝利”的空中樓閣是用對兒童“精神虐殺”的悲哀的磚塊砌成的,沉痛、悔恨、自責、內疚組成的悲哀的網便蒙罩著心頭。
五、作業
思考課后練習題一、三。
第二課時
一、溫故知新
風箏——故鄉春天的象征,給“我”的只是“久經逝去的兒時的回憶”和“無可把握的悲哀”。這種回憶的悲哀更加重了現實的嚴冬的肅殺。在沉重的悲哀之中,“我”面臨著“非常的寒威和冷氣”,“我”沒有畏縮地“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而是積悲成憤,憤然前行。文章用了相當大的篇幅敘寫關于風箏往事的回憶,作者的用意究竟是什么?
設計目的:喚起學生的記憶,把學生引入課堂情境中來。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引導學生理解文中的難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學生活動:學生閱讀課文,找出文中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小組同學共同研討歸納。
相關問題預設:
(1)“北京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而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我”為什么“驚異”,為什么“悲哀”?
(2)“我”對小兄弟的寬恕,小兄弟“全然忘卻”,“毫無怨恨”之意,竟然“驚異地笑著,就像旁聽著別人的故事一樣”。你怎樣看待小兄弟的這種態度?
(3)“我還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著。”為什么“我”的心沉重著,怎樣看待“我”的自責、補過?
(4)如何理解“我倒不如躲到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罷——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這句話。
2、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談感受。
學生活動:學生結合課文和自己的體驗先在小組內談談你對兒童玩游戲的看法,小組之間如有不同的觀點,小組再派代表在全班舉行一個小辯論賽。
(此題系拓展性學習,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來談看法,學生只要說得有理就應給予鼓勵。)
3、引導學生品味文學語言的魅力。
學生活動:文中第3段寫出了小兄弟對風箏入迷的情狀,文段在對小兄弟年齡體貌特征的介紹時,雖然簡潔但很形象;文段又通過細致的觀察,運用動作、神態描寫寫出了小兄弟對風箏的癡迷程度,試從文段中找出這些準確、形象的詞語,并在小組內說說這些詞語的表達效果。
(“瘦得不堪”,以自描的手法形象地勾勒出多病小兄弟的身材體態;“張著小嘴”“呆看著”“出神”,以一邊串的動詞傳神地顯現出小兄弟喜歡風箏到了極點——即便自己不能放,也如癡如醉觀。
本段文字綜合運用肖像、動作、神態描寫,為我們刻畫了一個天真、活潑、瘦弱的小兄弟形象。)
設計目的:讓學生在課堂上動手、動口、動腦,既培養篩選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又突出了學習的主動性和合作性。
三、總結反思,拓展延伸
總結反思:這篇課文的意蘊很豐富。有手足情;游戲對于兒童的意義;“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無怨恨的思想內容;又集中表達了“我”的驚異、悔恨、補過、悲哀的情感。在“春光明媚”的畫面里展開了對往事的回憶,使現實中嚴冬的這“寒威”與回想中春日的“溫和”互相映襯,既增添了回憶往事哀婉動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帶上幾分明麗的色彩,透露出作不滿黑暗現實,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拓展練習:
1、在溫馨與和美中有親情,在誤解和沖突中也有親情,請同學們任意選擇一個角度,講述你與祖輩、父輩、同輩的兄弟姐妹之間感人的一幕,并把你的感受寫下來與大家分享。
2、親情是人間最溫暖、最真摯、最美好的感情,在古詩文中有許多描寫親情的語句,你能寫出一、二句嗎?
《風箏》的優秀教案 篇4
設計理念:
孩子們在談話的時候,很多孩子說到公園、廣場放風箏,風箏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和享受溢于言表。《綱要》中指出:要引導幼兒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于是我抓住孩子們的興趣,設計了《風箏》這節活動,讓幼兒了解風箏的相關知識,知道風箏是中國人發明的,增強幼兒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感。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風箏的起源。
2、鼓勵幼兒大膽地在同伴面前表述自己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家長與幼兒共同制作風箏,并把場地布置成“風箏展”。
2、風箏幻燈片、音樂。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介紹自己制作的風箏。
1、幼兒和教師走進活動室欣賞風箏展。
教師:孩子們,這兒是我們大家制作的風箏,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幼兒介紹自己和爸爸媽媽制作風箏的情況。
(教師先請大家說出自己喜歡那一只風箏,再請風箏的制作者介紹自己和爸爸媽媽制作風箏的一些情況,增強幼兒的自豪感。)
二、讓幼兒了解風箏的起源。
1、教師出示“龍”形風箏的幻燈片。
教師提問:這是什么樣的.風箏?(龍形風箏)龍代表什么?(代表中國)
教師:沒錯,“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我們都是龍的傳人。風箏就誕生在我們中國,是我們的祖先發明創造的。
2、故事《風箏的起源》教師講故事《風箏的起源》后,提問:是誰發明了風箏是在很久很久
教師小結:風箏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個叫墨子的人發明的,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民間藝術。
三、幼兒欣賞風箏的幻燈片。
1、教師:很多年過去了,到了現在,每當春天來臨的時候,我們喜歡到大自然里放風箏。你們有放過風箏嗎?老師這里有一些風箏圖片,一來欣賞一下。
2、幼兒欣賞風箏圖片。
圖一:蝴蝶風箏
教師:這是,一只什么樣的蝴蝶風箏?(五顏六色的、好看的……)它的形狀左右是一樣的,有什么特點?(對稱)是的,這是一只五顏六色的對稱的蝴蝶風箏。
圖二:魚形風箏
教師:這只風箏上有什么?(可愛的胖娃娃抱著一條紅鯉魚、荷葉、荷花……)人們在制作風箏時為什么會畫上這樣的圖案?教師:這是一只具有年畫特點的風箏。紅鯉魚在我們中國代表著吉祥、富裕,人們把對生活的美好愿望畫在風箏上,是希望年年有余,日子過的一天比一天好。
圖三:小狗風箏
教師:這只風箏是有幾只小狗組成的?(三只)這種象糖葫蘆一樣由幾只串在一起的叫串形風箏。
圖四:夜光風箏
教師:這只風箏很特別,上面有什么?(一亮一亮的小燈)這叫夜光風箏。它適合在白天放還是晚上放?(晚上)為什么?
圖五:最大的風箏
教師:這只風箏長不長?這是世界上最長的風箏,有3500米長,這樣的風箏一個人能放起來嗎?(不能)怎么辦?(需要很多人幫忙、合作、團結)那我們平時做事情想把事情做得更好也要這么樣?(齊心協力、
圖六:最小的風箏
教師:看見風箏在哪了嗎?這是世界上最小的風箏,只有零點幾厘米長,比我們平時用的硬幣還要小。
教師:你們知道嗎,世界上最長的風箏和最小的風箏是誰做出來的?都是咱中國人制造的,你覺得中國人怎么樣?(聰明、能干……)作為一名中國人你有何感想?(驕傲、自豪……)是的,我也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3、幼兒說說自己見過的風箏教師:看了剛才的風箏,你還見過和它們不一樣的風箏嗎?(幼兒答)
四、風箏的用處
1、幼兒觀看風箏節幻燈片。
教師:現在制作的風箏樣式可真多。春天到了,人們便喜歡聚集在一起舉辦風箏節,進行放風箏比賽。
2、風箏的用處。
教師:為什么大家這么喜歡風箏,對風箏感興趣?回復
3、教師小結:風箏很美,可以裝飾環境;放風箏給我們帶來快樂;風箏還可以幫我們傳遞信息,放飛心愿。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有這樣的習俗,把心中美好的愿望寄托在風箏上,在放風箏的時候把風箏線剪斷,讓心中美好的愿望隨風箏一起放飛。
五、放飛心愿。
1、教師拿出自己制作的京劇臉譜風箏。
教師:我也制作了一只風箏,我喜歡京劇,因為它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民間藝術。我把自己的心愿寄托在風箏上。
2、幼兒相互討論自己的心愿,并說一說。
教師:你們的愿望是什么?
3、教師:孩子們,帶著我們的心愿,拿著我們的風箏,一起放飛心愿吧!
活動延伸:
1、幼兒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到戶外放風箏。
2、把放風箏時的情景畫下來。
活動反思:
現在的孩子不懂得珍惜勞動成果,更談不上體驗勞動的快樂。為此我想到教幼兒自己親手制作美麗的風箏,從而讓幼兒在此活動中感受到勞動的快樂,珍惜勞動成果。
《風箏》的優秀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進行探究性學習。
2、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悟親情的含義;了解科學的兒童教育思想;學習魯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二、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
三、教學安排:
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聯系前不久在廈門的風箏節,讓學生談談放風箏的樂趣。這是一項有益于身心的活動。放風箏時,我們可以/上觀白云朵朵;下覽綠草如茵,盡情地感受春的氣息,這是何等愜意之事。但是,是不是所有的人在放風箏時都有著同樣的心情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魯迅的《風箏》,看看他具有什么心情。
(二)、整體感知:
1、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我”和小兄弟之間圍繞風箏發生的一件事,整篇文章洋溢著濃濃的手足之情。《風箏》就像一曲親情的贊歌,讓人沉醉在自然和諧、水乳交融的詩情畫意里。
2、正字、正音
伶仃:(língdīng;孤獨,沒有依靠)
嫌惡:(wu;厭惡)
驚惶:(huáng;驚慌)
瑟縮:(sè;身體因寒冷、受驚嚇等而蜷縮或兼有抖動)
苦心孤詣:(yì;費盡心思鉆研或經營。)
3、下面,請同學們帶著問題,快速默讀全文,邊讀邊思考下列各題。
閱讀習慣:手握筆即興批注。
(1)、這篇散文1-2自然段寫了什么?
(2)、3-4自然段寫了什么?
(3)、5-11自然段寫了什么?
(4)、12自然段寫了什么?
明確:(1)看到北京天空風箏浮動,“我”想到了故鄉的風箏時節。
(2)回憶起自己幼年時的對小兄弟精神的虐殺。
(3)中年時我明白了我的過錯,想要補過,但小兄弟已經完全忘卻了這件事;
(4)我無法補過,心里只有著一種無可把握的悲哀)(邊講述邊點擊幻燈)
(三)、具體揣摩。
剛才,我們只是粗略地了解了文章的大意,要想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內容,去體驗這文章中的情感和美感,還應該多閱讀,在閱讀中細細地品味。
下面,聽老師范讀1、2自然段,請大家思考:
1、“我”看到“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時,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
2、見到風箏,人之常情應該是愉快的,但“我”為什么會產生這種心情呢?
(故鄉放風箏的季節是早春二月,而在北京,冬季尚未過去,就開始放風箏,所以“我”感到驚異;同時,我見到風箏,不由想起自己少年時虐殺小兄弟精神的一幕,而且無從補過,所以心頭又不禁感到悲哀。)
提問回答:寫“我”心情的“驚異和悲哀”在文章結構方面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奠定全文的基調。
3、討論問題組:
(1)、“我”和小兄弟對待放風箏有什么不同的態度?
(2)、我對小兄弟放風箏采用了哪些措施進行嚴厲管教?
(3)、從哪些神態、語言、行動可以看出小兄弟確實很喜歡放風箏?
明確:
(1)我:嫌惡、鄙視小兄弟:最喜歡
(2)我:不許放毀風箏
(3)小兄弟:看得出神、驚呼跳躍苦心孤詣偷著做蝴蝶風箏)
4、“我”少年時為什么不許小兄弟放風箏?
因為“我”認為放風箏是沒出息孩子的玩藝。
5、我為什么會認為愛放風箏就沒出息呢,這種觀點是與生俱來的嗎?(教師講解)
當時的思想觀念是小孩子應該“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至于放風箏這些玩樂的活動當然就會被認為是沒出息孩子的玩藝。我在這種舊思想舊觀念的影響下,理所當然地認為小兄弟放風箏是沒出息的表現;我又很希望小兄弟能夠成才,而又“恨鐵不成鋼”,所以粗暴地毀掉了小兄弟苦心孤詣做好的風箏。
從這些內容,我們可以看出,我是一個對兄弟十分愛護并且嚴格要求的兄長,同時也是一個受舊思想、舊觀念影響和毒害的人。(點擊幻燈,出示答案)
6、從小兄弟喜歡風箏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什么樣的一個小孩?
從看別人放風箏的表現:天真、活潑;
從他所做的蝴蝶風箏與眾不同這一點,可以看出他聰明、善于創新的特點。
7、“我”不許小兄弟放風箏這件事做錯了嗎?我在什么時候知道自己做錯了?答案在第幾段?
第五自然段,中年時,“我”偶然讀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此時,“我”才知道自己做錯了。知道了自己的腳下不只踐踏了一只風箏,還踐踏了一顆幼小的心靈,踐踏了小兄弟的創新精神。
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知道,一個人的思想行為必須要有科學的理論來指導,才不至于干出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事情。
8、古人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有錯,就應該改正,我做錯了,也渴望補過,希望自己沉重的心能夠輕松起來。那“我”的心輕松了嗎?為什么沒有輕松?請在6——11段中找出答案。
(四)、以此思考題作為作業。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一節課的字詞和全文大意。
(二)、繼續上一節課的問題:
1、古人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有錯,就應該改正,我做錯了,也渴望補過,希望自己沉重的心能夠輕松起來。那“我”的心輕松了嗎?為什么沒有輕松?請在6——11段中找出答案。
“我”向兄弟提起舊事,承認自己年少胡涂,希望得到兄弟的寬恕。可是,兄弟已全然忘卻,無從寬恕他,所以“我”的心只得沉重著。
2、請同學們齊讀最后一段,思考:為什么說“悲哀”是“無可把握的悲哀”?
明確:“我“希望得到弟弟的寬恕,來撫平他精神的創傷,而弟弟卻全然忘卻,毫無怨恨,精神被虐殺而全然不自知;“我”因無法補過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這種情況的出現是我沒有預料到的,所以說這悲哀是“無可把握”的,想擺脫也不可能了。簡單一點說,就是因為(點擊幻燈),所以我心中有著無可把握的悲哀。
(三)、把握文章的主旨。
通過我們閱讀文章,不能只把主要內容弄懂,還應該盡量去找出潛藏于字里行間中的信息。請討論,談一談你對你對作者蘊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嘗試歸納出本文的主旨。
提示:
1、可以從手足情(兄弟之情)的角度來談;
2、可以從魯迅先生表現于文章中的精神方面來談;
3、可以從游戲對兒童的重要意義這一角度來談;
4、可以從“我”對放風箏前后看法不同的原因來談。
要求:
①選擇你最有興趣的角度,進行討論,
1、通過回憶幼時不許小兄弟放風箏和中年時的補過,表現出“我”對小兄弟濃烈的兄長之愛,歌頌了兄弟情深。
2、通過回憶幼時不許小兄弟放風箏和中年時的補過,表現了魯迅先生嚴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3、通過回憶幼時粗暴地禁止小兄弟放風箏,到了中年時補過已晚的事實,說明我們應注重游戲對于兒童的重要作用,并批判了落后的兒童教育思想。
4、通過回憶幼時不許小兄弟放風箏和中年時補過兄弟二人不同的表現,說明了人的思想行為需要用科學思想來指導,只有這樣,才能不干出違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為,而對自己的正當的權利也應該去捍衛。
小結:
這篇課文的意蘊很豐富:
A、有手足情;
B、有“我”的自我反省精神;
C、有游戲對于兒童的意義;
D、有小兄弟毫無怨恨的思想內容;
E,還集中表達了“我”的悔恨、自責、悲哀的情感。
無論從哪個角度閱讀,都有意在言外的收獲。
《風箏》一文不僅表現了人物內心美好的感情,而且還給人以深沉的思想內容。通過本文的學習,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反復思索以后,運用于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讓你的感情更真摯、美好,讓你的思想更豐富、深刻。
(四)、作業:完成新學案。
《風箏》的優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嘗試將塑料袋變成風箏的過程中提高觀察、模仿能力,探索讓塑料袋飛起來的方法。
2.用恰當的語言描述自己喜歡的風箏,體驗自制“風箏”進行游戲的快樂。
3.激發幼兒對放風箏活動的興趣。
4.鍛煉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活動準備
l、人手一個塑料保鮮袋,雙面膠、剪刀,彩色皺紋紙條若干,不同長短的細線若干。
2、放風箏的錄像,音樂磁帶。
3、選擇一塊寬敞、平坦的場地,便于游戲時的來回跑動。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播放“放風箏”的錄像。
他們在做什么?你們誰放過風箏?你放的風箏是什么樣子的?(顏色、形狀、大小)你是怎樣讓風箏飛上天的?
(評析:談話內容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興趣。在春天里,已經有許多孩子有過放風箏的經驗。風箏顏色、形狀的豐富多樣對小班幼兒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教師能抓住教育契機,引導他們對風箏的形狀、顏色有初步的了解,將如何讓風箏在天上飛起來并呈現多種姿態,作為活動的切入口,激發了幼兒交流的欲望。)
2.請小朋友幫忙滿足塑料袋的“心愿”――飛上天。
塑料袋娃娃看見風箏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飛,可羨慕了!她想和風箏一樣,穿上漂亮的衣服,飛上藍天,小朋友快動動腦筋,幫忙想想辦法吧!
二、猜想讓塑料袋“飛”的方法
1.你有什么好辦法,讓塑料袋飛上藍天呢?(引導想象)
2.出示范例,并即興唱兒歌:身上彩帶飄呀飄,五顏六色真漂亮;肚子鼓鼓胖娃娃,還有一條長尾巴。
3.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塑料袋娃娃哪些地方變了呀?她變成了一只風箏就能飛上天了。(引導幼兒觀察后講述)
(評析:活動中教師能以幼兒為主體,尊重幼兒的想法。幼兒在自由、寬松的環境中得到了支持和鼓勵,在與老師、同伴的語言交流中體驗著交往的快樂。通過讓看看、想想、說說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探索“風箏”的制作法
1.粘彩帶。教師示范:剪一條雙面膠粘在塑料袋下面合適的位置,然后將幾根彩色皺紙條粘在雙面膠上,引導幼兒觀察彩帶的顏色和數量:老師粘了幾根彩帶啦?是什么顏色的呢?
幼兒操作粘彩帶,教師指導、幫助。
2.變胖娃娃。探索學習讓塑料袋鼓起來,變成胖娃娃。
誰來試一試?你有什么好辦法?為什么里面的氣很快就逃走了呢?提示要領:裝氣后手要很快抓住袋子的嘴巴。
再讓孩子們試一試,體現自主學習。強調難點部分的要領:使袋子的嘴巴張開,上下晃動,l、2、3抓住嘴巴,擰一擰,不要讓氣逃走哦!
3.長出尾巴。教師操作,幼兒觀察:拿一根細線的一端,在塑料袋擰緊的嘴巴處繞幾圈,然后系牢(繞線并系牢對小班孩子來說有難度,小朋友可以試一試,不行的活由老師幫忙)。
(評析:采用自然習得的方法鼓勵幼兒勇敢地試一試,孩子們非常樂意接受這種方式,嘗試起來也信心十足。活動環節過渡自然,突出了重點、難點,給孩子提供了充分學習和探索的機會。)
四、制作“風箏”
幼兒自由分組,制作風箏,教師巡回觀察,提醒幼兒在遇到困難時可以相互幫助,也可以請老師幫忙。
五、放“風箏”
1.孩子們,我們來放風箏吧!
幼兒自由玩。集中:你的風箏飛起來了嗎?你是怎么讓風箏飛起來的呢?誰的風箏飛得最高?我們請他來飛一次!
2.小結要領:于舉高,跑得怏,風箏就能飛得高!
3.幼兒再放風箏,比一比誰的風箏飛得高。
(評析:引導幼兒在積極的跑動中、在相互比較中自己認識到手舉高、跑得快,風箏就會飛得高;能力強的幼兒還發現,線的長短也會影響塑料袋的飛行。這種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激發了幼兒繼續探索的強烈欲望。)
《風箏》的優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風箏的特征,激發幼兒對風箏的興趣。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發展幼兒的傾聽及理解能力。
3、在教師的幫助下放風箏,體驗放風箏的樂趣。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活動準備:
實物風箏若干,多媒體課件《放風箏》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現在是什么季節?都有那些好玩的活動?(幼兒自由交流,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件在春天很多小朋友都喜歡玩的東西,但是想請它出來必須要先猜一個謎語,猜對了,它才會出和小朋友一起玩,現在請小朋友豎起小耳朵仔細聽好了,天上一只鳥,用線拴得牢, 不怕大風吹,就怕細雨飄,小朋友猜一猜這是什么呢?(教師出示風箏)
二、教學過程。
1、教師:小朋友剛才都太棒了,一下就猜出來是風箏。小朋友你們除了老師手里的風箏以外,還見過什么樣子的風箏呢?(請幼兒思考并舉手回答,把自己見過的風箏盡量仔細地描述一下)
2、教師:老師這里也有許多的好看的風箏,小朋友想不想看?(觀賞多媒體圖片)
3、教師:剛才你們看到的風箏漂不漂亮?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請小朋友告訴老師是什么?(出示圖片請小朋友觀察,說一說,最后老師揭曉答案演示一下)
4、教師:有個小朋友在春天和好伙伴一起和風箏玩,玩過以后他寫了一篇小散文,并且還制成了一個小動畫,小朋友想不想一起來聽賞一下?(播放圖片)聽過之后,小朋友有什么感想?這位小朋友和他的伙伴們都分別玩了哪幾種風箏?它們的顏色是什么樣的?(再次播放圖片,按問題聽賞)
5、畫一畫
請小朋友們,畫出自己心目中的風箏,畫好后貼到展示欄中,請所有的小朋友們欣賞。
三、活動小結。
1、引導著小朋友們背誦《放風箏》這篇散文,感受語言的美麗,理解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等詞語的意思。
2、欣賞自己和別人畫的風箏,比比誰的最好,為什么?
活動延伸:
組織一次戶外活動,請小朋友們帶上自己最喜歡的風箏,一起到戶外放風箏,教師講好怎樣放,指導幼兒學放風箏,發展幼兒跑跳的能力。
《風箏》的優秀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語文》第三冊
教材簡析:
《紙船和風箏》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紙船和風箏帶著問候,帶著祝福,帶著諒解,帶著濃濃的真情,在山頂和山腳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誼長橋。紙船和風箏讓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維系、發展他們友誼的紐帶。
故事的動人之處在于,當松鼠和小熊因為一點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們表現出的內心的失落和難忍的痛苦,以及修補“裂縫”的獨特的方式和感人場面。只要我們帶著一顆童心,帶著對真摯友情的向往,去朗讀這篇課文,就一定會受到深深的感染。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本課教學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在讀中悟。
2、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
尊重和相信是實現平等對話的前提。在課堂學習中,要實現與學生平等的對話交流,首先要尊重學生,而尊重學生首先要相信孩子學習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情感體驗。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3、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1、每個人都會有好朋友,你和你的好朋友發生過爭吵嗎?有過不愉快的事情嗎?指名述說。(學生各抒己見)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兩個好朋友的故事《紙船和風箏》,誰愿意讀課題。(風箏的箏要讀輕聲。)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初讀要求: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劃出難讀的句子;標出自然段序號。
2、檢查自學情況
(1)學生朗讀時可能有困難的句子,課件出示,重點指導。
A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風箏。
B松鼠一把抓住風箏的線一看,也樂壞了。風箏上掛著一個草莓,風箏的翅膀上寫著:“祝你幸福!”
C可是有一天,他們倆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D過了幾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
(2)檢查學生識記生字的情況。
課件出示:扎、壞、抓、莓、幸福、受、吵
具體操作:指名學生當小老師領讀生字。
三、學習課文,感悟體會
1、學習1——6自然段
(1)請同學們自由讀1——6自然段,然后按照——當我讀到()時,我覺得很(),因為( )。
(2)學生交流讀后的感受,隨機進行第3、第5自然段的朗讀指導。
具體操作:借助課件讓學生體會小熊和松鼠快樂的心情,再指導朗讀,并理解詞語“樂壞了”。
(3)松鼠和小熊是怎樣成為好朋友的?引導學生小結。課件演示過程。
師: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他們樂壞了,那我們就在音樂中去體會快樂吧!挺起腰來,看誰讀得最幸福、最快樂。
生在音樂伴奏下齊讀1——6自然段。
過渡:紙船和風箏讓松鼠和小熊成為好朋友,正當他們沉浸在幸福和快樂中時,這快樂卻沒有了,因為他們吵了一架,從此,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里在也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
2、學習7——11自然段
(1)這時,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是怎樣的?到7——11自然段中找找答案吧。
(2)匯報交流: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怎樣?你從課文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相機指導第7自然段的朗讀(讀出小熊和松鼠的心情)。
(3)松鼠和小熊吵架之后,他們非常難過,在他們自己的努力下,終于和好如初,風箏又起飛了,紙船又起航了。多美呀!(課件出示)誰愿意讀給大家聽?
指導讀11自然段。
(4)(課件出示)此時此刻松鼠每放一只紙船,心里就會默默對小熊說上一句話,他會說些什么呢?
(指名說)
三、指導書寫
1、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關鍵筆畫。( 重點指導“幸”。)
2、寫好后沖寫得滿意的字笑一笑。
【《風箏》的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風箏的優秀教案06-14
《風箏》優秀教案09-29
《風箏》優秀教案11-24
《理想的風箏》優秀教案08-24
紙船和風箏優秀教案04-06
紙船和風箏的優秀教案10-28
《放風箏》優秀教案11-01
《風箏》優秀教案設計10-03
《紙船和風箏》優秀教案范文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