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秋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中秋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體驗分享祥和的歡樂。
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準備:
月餅,各種水果。
活動過程:
1、環境創設。和幼兒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畫,其中有月亮的變化、宮燈,月亮的傳說故事。
2、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說。強調中秋節是豐收節,團圓節。
3、"團團圓圓過中秋"。擺上月餅和水果,師生一起品嘗。
4、請幼兒晚上與家人一起觀賞中秋的月亮,并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5、談話:"我家怎樣過中秋"。把父母講的故事或詩歌告訴大家。還可開展想象性談話:"神密的月亮"等。
6、表演游戲:"到嫦娥姑姑家做客"。幼兒自愿分組,商討怎樣表演,分配角色(嫦娥、白兔、太空人、宇航員等)。制作道具,進行表演。其余幼兒當觀眾。互相輪換。
教學反思
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幼兒了解了中國傳統節日的許多習俗,更讓幼兒學會了分享,提高了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中秋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中秋節,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一個盛大的傳統節日,中秋月圓象征著家人的團聚,吃月餅賞月也成為節日的一種習俗。而我們園的孩子由于生活經驗缺乏對中秋節的來歷及相關風俗了解不是很多,只知道中秋節要吃美味的月餅,因此,趁此機會我們開展中秋節主題活動,通過多種形式讓幼兒體驗中秋節傳統節日帶來的魅力。提高了幼兒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了解與興趣,加深對祖國悠久歷史文化和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熱愛之情。
活動目標:
1、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的習俗,加深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識。
2、了解中秋節人們的活動,感受中國人的文化習俗。
3、通過觀察月亮、動手操作、觀看PPT等活動,體驗中秋節美滿團圓和喜慶豐收的快樂氣氛,加深對父母和親人的感情。
活動重點:
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的習俗。
活動難點:
通過觀察月亮、動手操作、觀看PPT等活動,體驗中秋節美滿團圓和喜慶豐收的快樂氣氛,加深對父母和親人的感情。
活動準備:
圖片、PPT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張圖片(月亮),想不想看一看呢?
師:看見圖片你想到了什么?(幼兒自由討論)
師:看到“月亮”你會想到什么節日呢?引出主題。
二、基本部分
1、中秋節是哪一天?
師: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人們在這一天都會居家團聚在一起。
師:關于中秋節你都知道什么?
幼:嫦娥、月餅。
2、你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
師: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因處在秋季之中和八月之間,故此叫做中秋節。關于中秋節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人們為了紀念嫦娥,通過觀賞祭拜,寄托情懷,形成了一個傳統的活動。在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征團圓,又稱團圓節。
3、中秋節干什么?
師:中秋節應該做什么呢?(幼兒討論交流)
師:祖國各地是怎樣歡慶中秋節的?(幼兒討論交流)
4、觀看PPT、視頻,加深對中秋節的認識和了解。
三、結束部分
今天我們學習了中秋節這個傳統節日,對中秋節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了解,知道在這一天要賞月、吃月餅、聽美麗的故事,和家人團聚在一起體驗節日的快樂。
四、延伸部分
小朋友們,我們趕緊將中秋節這個美麗的傳統節日故事講給小班的小朋友聽吧!
中秋教案 篇3
活動內容:
認識中秋節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體驗民族節日的快樂。
2、喜歡民族節日,了解簡單的節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說。
3、知道吃月餅的意義,體會分享的愉快,了解簡單的節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說。
活動重、難點:
知道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 活動準備:
1、月餅圖片。
2、民間故事《嫦娥奔月》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播放月餅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二、基本部分
1、通過討論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農歷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民間節日。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讓孩子們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3、了解人們在中秋節的活動。 問:你是怎么過中秋節的? 你喜歡過中秋節嗎?為什么?
4、觀察月餅,通過分享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
A、月餅有很多種,誰來介紹一下自己見到的月餅? ——引導孩子們從形狀、顏色、味道來介紹。
B、月餅為什么是圓的呢?
C、老師小結。
D、分享月餅。
5、聽故事《嫦娥奔月》。
三、結束部分
品嘗月餅
中秋教案 篇4
語言活動:
靜夜思
活動目標:
1、學習朗誦詩句,說出詩句的大概意思。
2、體會詩中作者思鄉的感情。
3、喜歡學習古詩。
活動準備:
1、打印的古詩一首,《靜夜思》圖片兩張
2、剛過了中秋節,幼兒知道中秋節有團圓的意思
活動過程:
一、引出古詩
師;小朋友們,誰會朗誦古詩,請你來為大家朗誦一首。
唐代的詩人李白寫了很多首詩,其中有一首詩是他在外地做客時寫的,流傳了千百年,你們想不想聽?
二、學習古詩
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古詩
提問:古詩的名稱叫什么?作者是誰?
2、理解古詩
(1)逐句欣賞
(2)說說自己聽了詩后有什么感覺?
(3)試著說說詩句的意思。
(4)看圖片,想象詩中的意境,并說一說使人會想到故鄉的什么?
(5)遷移經驗,聯想中秋節的含義。
三、古詩朗誦表演
請幼兒大膽地上臺朗誦古詩。
通過這節古詩欣賞活動,使幼兒對這古詩的意境有了充分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孩子們很快學會了這首古詩,建議如果配上ppt,效果會更好。
中秋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圖書和童話劇表演,理解故事的內容。
2、根據教師所給的閱讀線索,仔細進行閱讀并講述。
3、感受好朋友之間誠摯而深厚的情意。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字寶寶樂園"教學掛圖(字詞:月亮)。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感受小田鼠毛毛的情緒變化。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第一幅圖片):這是一只小田鼠,它的名字叫毛毛,你們看毛毛的心情怎么樣?它為什么不開心呢?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第二幅圖片):毛毛看到了誰?(介紹小灰鼠托托。)這時候他的心情怎樣?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第三幅圖片):毛毛和托托在做什么?看了這幅圖,你覺得毛毛這時候的心情怎么樣?
4、教師:到底發生里什么事情,讓毛毛會有這些不同的心情呢?我們來看看,在書中找一找答案。
二、根據閱讀線索進行閱讀,理解故事內容。
1、幼兒自主進行閱讀。
2、集體討論選擇性閱讀。
3、教師:為什么一開始小田鼠毛毛會不開心?站在門外的小灰鼠托托是什么樣子的?毛毛看到托托做了什么?托托是怎么做的?
4、幼兒再次閱讀,邊看邊聽教師講述故事或傾聽教學CD。(教師講述時,注意在語氣上表現毛毛的不同情緒。)
5、圍繞話題進行講述。
三、了解故事所表達的感情。
1、教師: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覺?為什么?
2、講述自己與朋友之間令人感動的事情。
3、教師:你和好朋友之間有沒有過讓自己很感動的事情,說給大家聽一聽。
4、鼓勵幼兒兩兩結伴,模仿股市的內容進行簡單的表演,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故事的內容,感受故事表達的感情。
教學反思
通過開展《中秋節》的活動,幼兒在體驗中加深對中秋節的認識,了解一些有關中秋節的基本知識,幼兒對此活動較感興趣,在活動中,發現我為幼兒提問的資源不夠豐富。例如:在活動時,有小朋友問:“老師,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狀。”
如果課前我能準備月球儀或課件。這時就可以出示月球儀或課件,向幼兒展示并介紹有關月球表面的狀況以及宇航員登上月球的情況。激發幼兒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中秋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在觀察與交流中,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學習用圖畫、數字、符號等方式進行記錄,體驗成功的快樂。
2、了解各種不同的月餅,能大膽地向他人提問,了解他人的想法,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
教學準備:
1、月亮、各種月餅圖片、照片、廣告
2、幼兒記錄用品:筆、記錄本
教學流程:
引發主題——學會采訪——嘗試采訪——交流討論
一、引發主題
出示文字:中秋節
1、老師提問:圖片上寫的是什么字?中秋節是什么節日?
2、幼兒討論:你知道中秋是那一天嗎?這天可以做什么?
3、教師述說來歷,并請幼兒介紹月餅不同的味道,說說自己最喜歡吃什么味道的月餅。
4、引發問題:你們知道中秋節這天其他小朋友喜歡吃什么味道月餅嗎?
老師:今天我們一起做小記者,學學采訪吧!
二、學會采訪
1、教師采訪一名幼兒。
2、說說采訪時可以問什么問題?
中秋節你想和誰一起過?
中秋節你喜歡吃什么味道的月餅?
3、怎樣把問的話記錄下來?(引導幼兒使用繪畫、符號等方式進行記錄)
三、嘗試采訪
幼兒間相互進行采訪。
四、交流討論
1、展示幼兒的記錄本。
2、幼兒根據自己的記錄介紹采訪情況。
3、引發幼兒下次采訪的意愿。
中秋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了解制作月餅的方法。
了解月餅的起源時間。
知道過什么節日要吃月餅。
活動準備
幾種各式月餅。
制作月餅的視頻。
活動過程
一、各式月餅
1、哇!有這么各式各樣的小餅這叫什么啊?
2、還是小朋友們最棒,知道這是月餅,那你們吃過月餅沒嗎?
3、小朋友們都吃過啊!誰能說說月餅好吃不啊?月餅是什么餡料的啊?
4、你們吃過這么多樣式的月餅,那你們知道月餅是從什么時候起源的嗎?
5、月餅的起源:在北宋時期,在皇宮和民間都管月餅叫月團或小餅,在古代的演變中到了南宋時期,才有月餅這個叫法。
6、我們都知道古代就有月餅吃了,那什么時候必須吃月餅那?
7、對!是過節的時候要吃月餅,那是過什么節啊?
8、中秋節就是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要吃月餅和賞月。
二、制作月餅的方法
1、小朋友都知道關于月餅的這么多知識了,那知不知道制作月餅要幾部能完成啊?
2、不知道我們就應該知道對不啊?我們來看視頻了解。
3、看完視頻小朋友們這回知道月餅的制作方法了吧!
4、那我們在說一遍制作方法,從制皮、制餡、包餡、成型、飾面、烘烤六個部分。
三、小結
1、小朋友本課的知識都學會了嗎?
2、那要考考小朋友們了。
3、小朋友們回答得不錯,獎勵你們吃月餅好不?
4、品嘗月餅。
活動結束
中秋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通過想象描寫、再現情境、品味詞句、體會詩情等欣賞詩詞方法
2、培養學生借助工具書、課文注釋自讀古詩詞的能力
3、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誦讀詩詞習慣
教學重難:
1、欣賞詩詞的方法
2、通過感知詩詞內容、領會詩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中秋節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節日,應該是親人團聚、共度良辰美景的日子,然而,這一天里往往會有許多人因生活、工作所需而遠離家鄉,因此中秋之夜也是分離的親人相互思念之時,而中秋之月自然也就成了古今文人吟詠抒懷之物了。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三首詠月詩詞。
(板書課題)
二、自學質疑
1、學生按學案要求,課前完成相關練習
2、學生同組質疑,互助釋疑;老師巡視,發現典型疑難問題。
三、交流展示
1、組內交流學案完成情況
一生讀題及答案,其余同學核對并提出不同答案及答題思路,共同評議,以求最佳答案
2、班內交流
師逐題提問,小組推薦回答或板演
(口答第一題,板演第二題)
3、指生輪流朗讀三首古詩詞,從語音、語調、語速等方面互評
4、指生回答第三題
四、組織背誦
1、看誰能又快又正確地把前兩首背熟
2、理清句段順序,邊背邊想象詩詞中抒寫的情景
3、同組互背互評
4、指生有感情背誦
五、作業
1、熟背前兩首詩詞
2、自學完成“學案”中四五六兩大項
中秋教案 篇9
內容與要求:
1、嘗試表現人物抬頭時的動態。
2、回憶中秋賞月,體驗看月亮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能表現出人物抬頭時的動態。
活動準備:
教師范例、鉛畫紙、勾線筆等。
活動流程:
討論演示——操作表現——分享體驗活動過程:
一、討論演示
(1)討論對比畫
1、出示范例1,師:猜猜畫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看上面的時候頭要怎么樣啊?
2、出示范例2,師:抬頭看的小朋友和正面站著的小朋友有什么不一樣?
3、幼兒共同討論:通過比較來發現頭發、眼睛、嘴巴等畫的位置不一樣。
4、小結:原來抬頭看的時候我們五官的位置不一樣。
(2)討論示范畫
1、請個別幼兒來示范抬頭時的頭部特征。
2、出示范例3,師:中秋節,有好些小朋友都在看月亮……
二、操作表現
1、教師提出要求:把看月亮的人畫大,注意五官的位置;把賞月的人都打扮一下。
2、幼兒創作:人手一份繪畫紙,幼兒進行繪畫。
3、教師指導:根據幼兒繪畫表現進行鼓勵與幫助。
三、分享交流
1、共同欣賞,師:小朋友都看到月亮了嗎?
2、互相肯定:大家畫的小朋友都能看到月亮啦!真棒!
(延伸活動:出示其他范例,引導幼兒在個別化學習中繼續探索……)
中秋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能回憶我吃過的月餅,在月餅上畫出圖案。
2、激發幼兒創作的欲望,引起對中秋節活動的興趣。
3、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活動準備:
材料:水彩筆、范例、紙環境:幼兒在家嘗過各種各樣的月餅活動過程:
1、回憶講述:我吃過的月餅是什么樣的?月餅上有什么?(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2、幼兒、老師一起在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圖形上畫出圖形,可以是自由的,也可以是按規律排列的
3、幼兒練習,鼓勵幼兒能大膽作畫
4、展示講評:我畫的月餅
教學反思:
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幼兒了解了中國傳統節日的許多習俗,更讓幼兒學會了分享,提高了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中秋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能仔細傾聽錄音《嫦娥奔月》的故事。
2、說說中秋節的來歷、習俗。
3、感受傳統節日的風俗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鄉情。
4、引導幼兒在故事中學習,感悟生活。
5、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樂意參加布置環境的活動。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目標1和2
難點:目標3
活動準備
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嫦娥奔月》的錄音故事
活動過程
1、導入:用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導入活動主題
2、傾聽《嫦娥奔月》的錄音故事
3、引導幼兒說說中秋節的習俗,大人,小孩怎樣過中秋節。
4、說說課本里的小動物怎樣過中秋節?并著重認識“中秋節、團圓”這兩個詞。
5、老師講解中秋節的象征意義:中秋節是一個美好、團圓的節曰。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6、結束:老師,幼兒一起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
教學反思
1、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選擇這一主題活動正符合幼兒對傳統節日認知的需要,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
2、在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是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所選的歌曲和錄音故事作為學習的主體始終貫穿于活動的整個過程,歌曲和故事熟悉、有趣,所以幼兒的比較喜歡,參與性強。
3、幼兒能簡單、流暢講述中秋節的習俗,很好的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能力。
中秋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家鄉的中秋習俗。
2.在共同品嘗、分享月餅的氣氛中,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月餅
活動過程
1.了解中秋
(1)介紹中秋節的來歷。
(2)介紹廣東中秋節的習俗
(3)師:你的家鄉在哪里?請說說你家鄉是怎么過中秋節的。
(4)師:你還知道其他地方過中秋節的習俗嗎?
3.月餅品嘗會
(1)師:看看月餅都有哪些形狀,為什么都是這種形狀呢?(圓圓的月餅表示團圓的意思,又表示圓滿、豐收之意)
(2)了解月餅的品種
(3)分享月餅。
活動延伸
1.欣賞民間故事《嫦娥奔月》
2.制作月餅
資料: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的秋季而且又正好是的秋季的中期,所以就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被稱為仲秋。每年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被叫做月夕或八月節。在中秋之夜,人們望著天空上又圓又亮的月亮,很自然的就會盼望和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中秋節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中秋除了吃月餅啊還有其它的習俗比如:賞月、賞桂花、品茶、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金門要拜天公、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等等。
中秋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基本的文化習俗。
2、通過觀察、記錄月亮的變化,知道節日與月亮的關系,引起幼兒對天文現象的興趣。
3、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晚上觀察月亮的變化
活動過程:
1、從陰歷的八月初一開始,要求孩子在家和家長一起觀察記錄月亮,孩子用繪畫的形式記錄,講述自己的發現,家長用文字記錄下來。第二天早上來園后,互相講述自己的觀察發現。
2、十五過后,將自己的記錄帶到幼兒園,掛到指定的地方,互相看,尋找月亮變化的規律。
3、從十六開始,晚上觀察后,早上來園后將自己的觀察記錄下來,互相講述。
4、堅持記錄一個月后,引導幼兒總結、表述月亮的變化規律,激發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
活動反思:
家長的配合意識有待提高,只有唐沁等幾個孩子記錄的很完整,很仔細,其他孩子的記錄有些只有大人的文字,孩子只是講述,參與的感官太少;還有一部分家長可能覺得這件事對孩子的發展無關緊要,所以孩子要求后,并不主動配合,沒有和孩子一起觀察月亮,所以當老師讓他講述發現的時候,孩子無可奈何。家長的教育觀念有待改變。
中秋教案 篇14
目標
1、感受月亮的美,學習用明亮的顏色表現月亮。
2、了解中秋節是團聚的日子,想象和自己的家人歡度節日的情景。
準備
1、月亮的照片。
2、油畫棒、餐巾紙。
過程
一、欣賞討論
1、說說照片上的月亮為什么那么美,了解八月十五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圓最亮的一天。
2、說說中秋節想和誰一起去看月亮。
二、嘗試尋找:為炫彩棒找家人
1、小朋友的姓和爸爸的姓一樣(或者有的小朋友的姓和媽媽姓一樣),我們就是一個家,說說各自是誰家的孩子。
2、炫彩棒們也有家,找找它們名字里相同的字。
3、找出粉紅、橘紅、玫瑰紅等紅色一家,深藍、淡藍、湖藍等藍色一家等。
三、操作表現
1、用兩種或兩種以上同種色蠟筆來畫月亮、星星。
2、用手或餐巾紙讓月亮星星放光。
3、用勾線筆畫上自己和家人,并選擇全家最喜愛的顏色勾輪廓。
四、表達交流
1、交流全家一起過中秋的有趣經歷。
2、延伸活動:將作品拼成“中秋節的夜晚”布置環境。
中秋教案 篇15
教學內容:
中班綜合活動《月餅圓圓》
教學目標:
1.知道月餅是中秋節使用的中國傳統食品。
2.嘗試在油泥上用壓、刻、纏繞、團的方法制作月餅。
3.了解中秋節的文化內涵。
4.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5.參與節日游戲。
教學準備:
1.PPT。
2.各色橡皮泥、泥工板、雪花片。
教學重點與難點:
嘗試在橡皮泥上用壓、刻、纏繞、團的方法制作月餅。
教學方法與手段:欣賞法、練習法、討論法、多媒體課件法等。
教學反思:今天我很是開心,放手讓幼兒自己去創造,自己去探索,而不是強制性的左右他們的想法,這樣更能促進兒童的身心的全面發展,增添學習的興趣,激發創作的欲望,享受其中的樂趣。不足之處是我應該給孩子提供充足的操作工具,讓孩子信手涂鴉、制作,無意中會充實孩子的學習經驗,讓孩子們擁有一個從容自信的心態促進他們良好的發展。
【中秋教案】相關文章:
中秋教案07-26
中秋教案07-26
中秋教案07-26
中秋教案07-26
中秋教案07-26
中秋教案07-26
中秋教案07-26
中秋教案07-26
中秋教案07-26
中秋教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