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階梯》優秀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理想的階梯》優秀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理想的階梯》優秀教案1
【教學目的】
1、學習列舉事例作論據的論證方法。
2、學習段首排比提出論點的方法。
【教具準備】
錄音機、錄音帶、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引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都有理想。但有同學雖有理想,卻刻苦勤奮不足;有同學也想為理想努力,但不能抓緊時間。那么,到底該怎樣去實現我們的理想呢?今天我們來學習陳群的一篇議論文章——《理想的階梯》,看他是怎樣告訴我們如何去攀登理想的高峰的。
二、出示教學目標(板書)
1、論證方法。
2、提出分論點的方法。
三、第一次嘗試,抓課文要點
1、提出嘗試要求:聽錄音,記下文章的中心論點,分論點來作論據論證分論點的事例。(用簡潔的話介紹)
2、學習聽錄音,完成以上練習。
3、點名回答練習答案。
4、快速看書。補充答案。
5、出示小黑板上正確答案相對照。肯定學生成績。
6、歸納總結:舉事例論證。
四、第二次嘗試,鞏固目標"1"
1、明確嘗試要求,點讀課文第四段(除段首句外)內容。
(1)選擇論點。
(2)記下自己印象最深的詞語。
2、點名回答,信息反饋。
為什么記這些詞語!(因為事例中的這些詞語最能體現論點中的"刻苦勤奮"。)
3、歸納總結。
五、第三次嘗試,完成目標"2"
1、明確嘗試要求,分組分任務討論問題。快速閱讀課文,討論完成:
(1)三個分論點的提出有什么相同特點?
(2)對三個分論點的論證有什么相同特點?
(3)三個分論點之間是什么關系?組成一句話可組成什么句式?
(4)中心論點和分論點之間是什么關系?
2、學生討論完成以上練習。
3、點名回答,歸納出目標"2",段首排比。
4、歸納總結:
學習了以上內容,陳群告訴我們到底要怎樣才能實現理想呢!(奮斗)從哪幾方面奮斗?(歸納板書)
得出:分論點圍繞中心論點,分論點是分析中心點的各個方面。
六、知識遷移,布置練習題
今天,我們學習了如何去實現自己的理想。要實現理想首先要"勤"。因為"業精于勤"。
《理想的階梯》優秀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本文,使學生懂得“奮斗,是實現理想的階梯”這一道理,并能從現在做起,努力奮斗,去實現自己的理想,理想的階梯。
2、學習選用具體事例作論據的論證方法,記住名言警句和一些名人的事跡。
3、學習本文圍繞中心論點從幾個不同的方面展開論述的方法,適當復習排比方式。
[難點、重點分析]
1、本文的結構與思路是怎樣的?
分析:課文共八個自然段,可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針對青年中存在的三種現象提出中心論點:“奮斗,是實現理想的階梯。”這一部分可分為二層。
第一層(第1、2自然段):擺出青年中存在的理想和現實矛盾的問題,著重提出三種現象。
第二層(第3自然段):針對青年中存在問題的共同點,提出中心論點。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分三個方面論述中心論點,即針對三種現象提出分論點,分析評述,幫助青年解決理想和現實矛盾的問題。這一部分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第4自然段):提出第一個分論點——“理想的階梯,屬于刻苦勤奮的人”,并用馬克思、諾貝爾的具體事例作論據加以論證。
第二層(第5、6自然段):提出第二個分論點——“理想的階梯,屬于珍惜時間的人”,用愛迪生、魯迅、巴爾扎克的具體事例和朱自清的名言作論據進行論證。
第三層(第7自然段):提出第三個分論點——“理想的階梯,屬于迎難而上的人”,并用伽利略、布魯諾、高爾基和華羅庚、開普勒、道爾頓、愛因斯坦的具體事例作論據加以論證。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總結全文,激勵青年為實現光輝燦爛的理想而奮斗。
結構完整,層次清晰,是本文的一個特點,文章在總體上用“總——分——總”的結構。開頭部分提出中心論點:奮斗,是實現理想的階梯;主體部分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充分論證中心論點;結尾部分緊扣中心,聯系實際,總結全文。
文章的主體部分,圍繞中心論點,從三個不同的角度提出分論點:理想的階梯,屬于刻苦勤奮的人;理想的階梯,屬于珍惜時間的人;理想的階梯,屬于迎難而上的人。它們是每一層的論點,同時,又從不同角度,充分論證中心論點。因此,顯得脈絡清晰,結構嚴謹。
2、本文的中心論點與分論點是什么樣的關系?
分析:本文出現了這樣幾個論點:
①奮斗,是理想的階梯。
②理想的階梯,屬于刻苦勤奮的人。
②理想的階梯,屬于珍惜時間的人。
④理想的階梯,屬于迎難而上的人。
上述四個論點中,②③④是并列關系,均從屬于論點①,這三個論點從不同角度——目的、態度、意志三個方面深入論述論點①。通過分析,不難看出論點①是中心論點,②③④是分論點。分論點對所論述的那一側面內容來說是論點,而對中心論點來說,又是中心論點的論據。
3、《理想的階梯》這個標題的含義是什么?這篇文章是采用什么結構形式來展開論證的?
分析:《理想的階梯》這個標題用比喻修辭手法,把實現四化這一理想比喻成一座高峰,要攀上這座高峰,就一定要架設起一架階梯,人們踏著這架階梯往上攀登,才能達到理想之巔。這架階梯就是奮斗。直截了當地說就是,只有通過奮斗,才能實現理想;離開奮斗,理想就只能是幻想而已。
本文的結構可以圖示為:
(一)是引論部分,提出中心論點:奮斗,是實現理想的階梯。(二)是本論部分,把中心論點剖分為二個分論點:理想的階梯,屬于刻苦勤奮的人;理想的階梯,屬于珍惜時間的人;理識的階梯,屬于迎難而上的人。這部分的意思是說,奮斗這座階梯有三個梯級,一個是刻苦勤奮,一個是珍惜時間,一個是迎難而上;奮斗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具體他說,做到了刻苦勤奮、珍惜時間、迎難而上,就是實行奮斗。(三)是結論部分,重申和深化引論部分提出的中心論點。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本論部分三個分論點是從三個側面對中心論點加以論證的。這三個分論點沒有先后之分,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并列的,因此,我們說本文的結構形式是“并列開拓式”。
4、《理想的階梯》本論部分三個分論點中的事實論據能不能互相調換?
三個分論點中都舉出了事實論據。第一個分論點講勤奮刻苦,舉了馬克思、諾貝爾廢寢忘食,刻苦奮斗的事;第二個分論點講珍惜時間,舉了巴爾扎克每天工作十六七個小時、愛迪生連續工作24小時甚至36小時的事;第三個分論點講迎難而上,舉了伽利略、布魯諾、高爾基、華羅庚、開普勒、道爾頓、愛因斯坦等人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都遇到了各種艱難險阻,但他們卻迎難而上的事。
三個分論點中舉出的'人和事可不可以互相調換呢?我們先看第一個分論點中所舉的馬克思和諾貝爾的事,這兩個人的事中有沒有珍惜時間、迎難而上的因素呢?當然也有,但是作者所強調的是馬克思把座位下的水門汀地面磨掉了一層和諾貝爾廢寢忘食整整4年做了幾百次試驗的事,這樣的事只能證明他們刻苦勤奮,并沒有說明他們珍惜時間和迎難而上的精神。同樣,第二個分論點中舉出的人和事,雖然也有刻苦勤奮、迎難而上的因素,但作者強調的是珍惜時間;第三個分論點中舉出的人和事,雖然也有刻苦勤奮、珍惜時間的因素,但作者強調的是他們有迎難而上的精神。所以,按作者現在這樣取材的角度,三個分論點中的事實是不能調換的。
當然,如果改變角度,三個分論點中的事實是可以調換的。如果用第一個分論點“刻苦勤奮”中所舉馬克思和諾貝爾的事會論證第二個分論點“珍惜時間”,那就應當寫他們如何搶時間,每天工作多少小時,連續工作多少小時,不肯浪費一刻時間,視時間如生命的事;如果用第二個分論點中“珍惜時間”中所舉巴爾扎克的事去論證第一個分論點“迎難而上”,那就應當寫他如何廢寢忘食、如癡如狂地奮筆疾書的事;如果用第三個分論點“迎難而上”中所舉伽利略、、布魯諾、高爾基等人的事去論證第二個分論點“珍惜時間”,那就應當寫他們如何抓緊時間、利用時間,在和常人同等的時間內取得了常人所不可企及的成果的事。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事例可以從幾個不同的側重點論證幾個不同的論點,關鍵是要找出論據與論點之間的因果聯系,把論據與論點統一在一個角度里,使其緊密地結合成一個整體。學生初學寫議論文時,常常只在論點后隨便寫上一個事例,而不注意這個事例與論點的結合,出現論點與論據錯位的毛病,通過對這一個問題的解答,我們便知道這一毛病以現的原因和今后在寫作中怎樣才能避免這一毛病的出現了。
【《理想的階梯》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理想的階梯作文(7篇)11-18
理想的階梯作文7篇11-18
理想的階梯作文精選7篇11-18
理想的階梯作文(集錦7篇)11-18
理想的階梯作文匯編3篇11-15
高中理想的階梯議論文600字11-04
小學優秀作文: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12-20
《理想的風箏》教案課件05-09
放飛理想的優秀作文09-10
理想的初中優秀作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