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數學課文人教版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五年級上冊數學課文人教版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五年級上冊數學課文人教版教案1
教學內容:
表示數量關系的圖表。課本第61頁的例題及“試一試”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讀懂一些用來表示數量關系的圖表,能從圖表中獲得有關信息,體會圖表的直觀性。
2、結合實際問題的情境,學會分析量與量之間的關系。
3、了解圖表在生活中的應用,能看懂用圖來描述的事件或行為。
(二)過程與方法經歷運用圖表描述事件行為的過程,提高學生的現象分析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圖形語言簡潔明了的特點,增強數學應用的意識。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明確學習主題
同學們,在報紙、雜志上,你們是否看到一些用來表示數量關系的圖表,電腦顯示情境圖。怎樣從圖中看數量之間的關系,這就是本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看圖找關系
二、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發現
下圖是小明畫的1路公共汽車從解放路站到商場站之間行駛的時間和速度的關系圖。
1.請同學們觀察圖表,從圖表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2.請同學們回答以下問題
⑴圖表中的縱軸表示什么?橫軸表示什么?
⑵公共汽車從解放路站到商場站之間共行駛了多少分?
⑶在第1分內,汽車的速度從0提高到每分多少米?
⑷哪一時間段內汽車行駛的速度增長最快?
⑸哪一時間段內汽車行駛的速度減少最快?
⑹哪一時間段內汽車行駛的速度保持不變?是多少?
3.打開課本第61頁,完成看圖回答下列問題。
4.從圖表中你知道哪些數量之間存在關系嗎?
三、深化練習,提高應用能力
1.課本第62頁第1~3題
⑴電腦顯示第1題圖。
觀察圖說一說圖中有什么相同與不同之處。
從圖中你知道哪些數量之間存在關系嗎?
淘氣看圖編出了這么個故事,呈現課本62頁第1題說一說他們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
⑵電腦顯示第2題圖。
從圖中你知道哪些數量之間存在關系嗎?
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看課本62頁第2題說一說他們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
⑶電腦顯示第3題。
請你根據這幅圖,編一個故事。
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3.實踐與應用
學生獨立思考
五年級上冊數學課文人教版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道求組合圖形的面積就是求幾個圖形面積的和(或差);能正確地進行組合圖形面積計算,并能靈活思考解決實際問題。
2、注重對組合圖形的分析方法與計算技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分析綜合能力與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方法:
講解法、演示法
教學過程:
一、割補法
這類方法一般是從組合圖形中分割成幾種不同的基本圖形,這類圖形的陰影部分面積就是求幾個基本圖形面積之和(或者差)。
Ppt演示變化過程,并出示解題過程。
二、等積變形法。
這類方法是將題中的條件或問題替換成面積相等的另外的條件或問題,使原來復雜的圖形變為簡單明了的圖形。
Ppt演示變化過程,并出示解題過程。
三、旋轉法。
這種方法是將圖形中某一部分切割下來平行移動到一恰當位置,使之組合成一個新的基本規則圖。
Ppt演示變化過程,并出示解題過程。
四、小結方法
求組合圖形面積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1、弄清組合圖形所求的是哪些部分的面積。
2、根據圖中條件聯想各種簡單圖形的特征,看組合圖形可以分成幾塊什么樣的圖形,能否通過割補、等積變形、旋轉等方法使圖形化繁為簡。
五年級上冊數學課文人教版教案3
設計思路:
本冊書的相遇問題是在學生初步學習速度、時間、路程三者之間數量關系以及會解答某一單個物體運動的問題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拓展。本教學內容與以往不同的是有兩個物體在運動,教材上只介紹了其中一種,即”兩個物體同時相對運動結果相遇“的情況。通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相向運動中求路程的解題方法以及理解速度和,同時也為后繼學習更復雜的應用題做好準備。根據以上對教材的簡析我的設計思路如下
(1)把握好教學要求。教學時要通過學生們認真的觀察思考,以及自己動手嘗試去做理解相遇問題提中所提概念和掌握求路程的方法。
(2)大量使用多媒體,本節課充分利用多媒體,通過演示使學生直觀了解相遇問題的基本概念,并真正理解:兩人、兩地、同時、相向、相遇、速度和等難以理解的概念。
(3)另外本此設計還以圖表、圖文結合及線段圖等多種呈現方式,使原本枯燥的內容變得鮮活、生動。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演示,理解“相向運動”“相遇”及“速度和”。
2.掌握相向運動中求路程的解題方法:速度和×時間=路程。
3.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好習慣。會解決與此有關的含兩、三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4.培養學生分析和解答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相向運動中求路程的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速度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亮亮每分鐘走60米,走了4分鐘,一共走了多少米?(口答)?
師問:為什么這樣求?誰會用一個數量關系式表示?
2.芳芳每分鐘走70米,走了4分鐘,_____________?
由學生補充問題并進行計算。
二、新知探索
1.導入新課
以前我們學習的是一個物體運動的行程問題,今天這節課我們來研究兩個物體運動的行程問題。
板書:兩人
2.對“兩地、同時出發、相對而行,相遇”含義的領會
師問: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兩個人行走這段路程有什么特點?提示(1)出發地點(2)出發時間(3)運動方向(4)運動結果
板書:兩地、同時、相向、相遇。
師說:正像我們觀察到的,兩人從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最后相遇,我們稱它為相遇問題。現在我們就學習解答相遇求路程的方法。板書課題:相遇問題
3.出示例題
A.集體讀題,補充問題。
B.指明提取數學信息
板書:相遇時間
C.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試做。得出兩種不同的解法,板演。
D.學生自己分析解題思路
①請用第一種方法的同學說說你是怎樣想的?提問:題中只有一個4,為什么算式中出現了兩個4?
師:經過4分兩人相遇,說明相遇時兩人都行了4分,相遇時間在這種解法中要用到兩次。
②請用第二種方法的同學說說你的解題思路又是什么?
師:根據這種解法你發現在相遇問題中,速度、時間、路程三者之間有什么關系?
追問:速度指的是什么速度,時間又指的是什么時間?
4.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認識相互間的聯系。
從數量關系上看,思路不同
第一種解法是用亮亮和芳芳的速度分別乘以所用時間,得出兩人各自行的路程,然后再加起來,得到芳芳家到亮亮家的路程。
第二種解法是根據兩人同時出發,行走時間相同,可以先算出兩人每分鐘所行路程的和,再乘以時間,得到兩地間的路程。
從數學知識上看,兩種解法的聯系
算式之間正好符合乘法分配律。
三、鞏固練習。
1.看圖填空。ppt
甲、乙兩人同時由A、B兩地相向而行。出發1分鐘,兩人所行的路程的和是(65+70)米;出發2分鐘,兩人所行的路程的和是2個()米;出發3分鐘,兩人所行的路程的和是3個()米;出發4分鐘,兩人相遇了。這時,兩人共走()個(65+70)米,A、B兩地相距()米。
A.獨立理解“相向而行”。板書相向
B.指名回答,集體反饋。
2.甲、乙兩輛汽車從兩地同時相對開出,甲車每小時行55千米,乙車每小行45千米,經過4小時相遇,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用兩種方法解答下題。
甲軋路機每小時碾壓路面36平方米,乙軋路機每小時碾壓路面44平方米。兩臺軋路機同時工作8小時,一共碾壓路面多少平方米?
4.
列式是()
A.80×3+65×3
B.80+65×3
C.(80+65)×6
D.(80-65)×3
5.思考題
救護車和小轎車同時從甲乙兩地相對開出,救護車每小時行駛60千米,小轎車每小時行駛50千米,經過3小時兩車相距110千米,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四、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年級上冊數學課文人教版教案4
教學目標:
(1)理解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會應用公式正確計算梯形的面積。
(2)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3)繼續滲透旋轉、平移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積公式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求出下面圖形的面積。
2.回憶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過程(演示課件:拼擺三角形)
二、設疑引入
教師出示一個梯形和一個三角形(已標出底和高)。這個梯形比三角形的面積大還是小?相差多少呢?要想得到準確地結果該怎么辦?
板書課題:梯形面積的計算
三、指導探索
第一部分: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
1.小組合作推導公式。
教師談話:利用手里的學具,仿照求三角形面積的方法推導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提綱:
2.(演示課件:拼擺梯形)
電腦演示轉化推導的全過程。
五年級上冊數學課文人教版教案5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58頁的例題、試一試及相應的“練一練”。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依據實際情況,從給定的.優惠方案中選擇較經濟的方案。
2、過程與方法:能綜合運用所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問題,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覺養成精打細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會利用已有的知識,依據實際情況,從給定的優惠方案中選擇較經濟的方案。
教學難點:
綜合運用所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解決日常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對話交流,引入課題
隨著經濟的發展,外出旅游的人越來越多,旅游既能陶冶情操,又能鍛煉身體,還能了解我們祖國的悠久歷史文化。
1、同學們喜不喜歡旅游,去過哪些地方?
學生回答。
2、我們廬山有哪些旅游景點?
學生回答,教師播放課件進行補充。
碧龍潭、三疊泉、龍宮洞等
3、旅游時,有哪些費用?
生1;住宿費、餐飲費。
生2:車費、門票費。
師:有些人去同一個地方,花費卻有多有少,這是為什么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旅游費用。
板書課題:旅游費用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回憶,達到了復習舊知的目的,旅游時需要相關的費用,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學習的內容就是同學們旅游時經歷的事情,許多旅游景點就在我們的身邊。]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出示信息
我們廬山有許多旅游景點,廬山長城旅行社針對廬山旅游景點,推出了兩種旅游優惠方案,我們來看一看,出示優惠方案。(課件和黑板出示兩種優惠方案)
廬山一日游
團體5人以上
(含5人)
每位100元
廬山一日游
大人每位160元
小孩每位40元
a方案b方案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優惠方案,說說每種優惠方案是什么意思?(購團體票必須要有5人。)
[設計意圖:出示信息讓學生觀察,是讓學生明確題目的意思,弄懂題意,為學生自主探究提供條件。]
2、解決問題1
(1)提出問題
師:小紅一家五口一起去廬山旅游,有哪幾個人?(她自己、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幾個大人,幾個小孩?(課件和黑板出示情景圖和這個問題)
4個大人,1個小孩,哪種方案買票省錢?理由是什么?
(2)猜測判斷
大家猜一猜,哪種方案省錢?
生1:我覺得應該選擇a方案,因為小孩有優惠。
生2:我覺得應該選擇b方案,因為團體票便宜,不管大人、小孩都有優惠。
(3)探索交流
師:到底選擇哪一種方案,我們通過計算就明白了,現在請每個人算出兩種方案的費用。
160×4+40×1
=640+40
=680(元)
100×5=500(元)
a方案b方案
因為b方案費用少,所以,按b方案買票省錢。
3、解決問題2
(1)提出問題
師:高琦幼兒園的兩位老師帶著四位小朋友到廬山旅游。有幾個大人,幾個小孩?(課件和黑板出示情景圖和這個問題)
2個大人,4個小孩,哪種方案買票省錢?理由是什么?
(2)猜測判斷
大家猜一猜,哪種方案省錢?
生1:我覺得應該選擇a方案,因為小孩有優惠。
生2:我覺得應該選擇b方案,因為團體票便宜,不管大人、小孩都有優惠。
(3)探索交流
師:到底選擇哪一種方案,我們通過計算就明白了,現在請每個人算出兩種方案的費用。
160×2+40×4
=320+160
=480(元)
100×6=600(元)
a方案b方案
因為a方案費用少,所以,按a方案買票省錢。
[設計意圖:問題1和問題2是兩個不同內容的問題,問題1是大人多,問題2是小孩多,條件不同,選擇哪種方案的結果也不同,為了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習起來更加有條理,所以,一個一個地出現。]
4、嘗試解決
現在有6個大人,3個小孩,到廬山去旅游,我們再來看一看,a、b兩種方案,哪種方案省錢呢?(課件出示:6個大人,3個小孩,a、b兩種方案,哪種方案省錢呢?)
你們能解決這個問題嗎?動筆算一算吧。
160×6+40×3
=960+120
=1080(元)
100×9=900(元)
a方案b方案
因為b方案費用少,所以,按b方案買票省錢。
誰來說說你是怎樣解決的。大家都是這樣想的嗎?課件出示結果。
誰能說一說,我們是用什么方法解決這些問題的?(通過計算來解決的)
[設計意圖:學生學會了用計算的方法來比較哪種方案省錢,需要鞏固,所以,讓學生練習“試一試”的題目。]
三、應用知識,拓展創新
我們再來看一道題:請同學們把書翻到60頁練一練的第一題。
(課件出示:在“長城旅行社推出的a、b兩種優惠方案”的情境中,回答下列問題
(1)3個大人,2個小孩,哪種方案買票省錢?
(2)1個大人,7個小孩,哪種方案買票省錢?
(3)7個大人,3個小孩呢?)
第一小題
160×3+40×2
=480+80
=560(元)
100×5=500(元)
a方案b方案
因為b方案費用少,所以,按b方案買票省錢。
第二小題
160×1+40×7
=160+280
=440(元)
100×8=800(元)
a方案b方案
因為a方案費用少,所以,按a方案買票省錢。
第三小題
160×7+40×3
=1120+120
=1240(元)
100×10=900(元)
a方案b方案
因為b方案費用少,所以,按b方案買票省錢。
解決后互相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哪個小組先說一說第一個問題你們是怎樣解決的?接著匯報第二個問題、第三個問題。
在探索哪種旅游方案買票省錢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小孩多時,a方案省錢;大人多時,b方案省錢。)
[設計意圖:小學生在進行推理的過程中大多采用歸納推理的方法,從具體的事例中發現和總結出規律。學生探究了例題,自己完成了“試一試”的題目,又練習了練習一的第一題,有了感性認識,再來尋找規律,才能水到渠成。]
四、應用規律,提高能力
師:我們再來看一看課后練習第二題:京華旅行社推出a、b兩種優惠方案。有10位家長帶5名孩子,哪種方案買票省錢?
成人每位400元,小孩每位200元。
團體5人以上(含5人)每位300元。
a方案b方案
請大家按照我們今天發現的規律來判斷一下,哪種方案買票省錢?(因為大人多,買團體票即a方案省錢。)
請大家算一算,兩種方案各多少錢,來驗證一下自己的判斷對不對。
努力提高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促使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創造性思維。3、教師特別關注學生的親身體驗、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學生只有明白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現實生活,才能深刻理解數學。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老師力求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探索過程中發現數學的一般規律,從而學會采用分析、推理、列舉等數學思考方法來解決問題,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真正價值。
本節課,老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選取了學生熟知的廬山旅游景點作為探究的載體,通過旅游時經常遇到的“購買門票”這一問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進行探究,從而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在潛移默化中滲透了熱愛家鄉和熱愛生活的教育。
【五年級上冊數學課文人教版教案】相關文章:
1.語文上冊課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