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五單元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五單元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五單元教案1
實踐要求:
1、經歷有目的、有設計、有步驟、有合作的實踐活動。
2、結合實際情境,體驗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3、在給定目標下,感受針對具體問題提出設計思路、制定簡單的方案解決問題的過程。
4、通過應用和反思,進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識和方法,了解所學知識之間的聯系,獲得數學活動經驗。
教學內容:
冀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69——70頁。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學會理財,能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2、數學思考:如何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3、問題解決:可以通過比較、思考、交流的方法,經歷計算對自己的理財方案作出解釋。
4、情感態度:感受理財的重要性,經歷運用所學的知識學習理財,培養科學、合理的理財觀念。
教學重點:
學會理財,會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教學難點:
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教學流程:
一、導入
老師最近看了一套《貝貝熊系列》叢書,是關于培養孩子理財能力方面的書籍,讀了以后覺得受益匪淺,在動物界,貝貝熊通過學習能做到對自己的財富有計劃、合理支配,我想我們通過這一單元前面的學習,也能夠對我們的財富進行支配,你們同意嗎?那好,希望通過這節課,我們也能合理支配自己的財富,即掌握《學會理財》的能力。
{設計意圖:通過和學生談話,輕松引入本節課的課題}
二、設計方案,解決問題
聰聰的爸爸是一個工程師,他設計的一個工程中標后,老板獎勵他8000元的獎金。再過6年聰聰就要上大學了,爸爸決定把這筆錢存入銀行,留給聰聰上大學用。(存款方式為整存整取)
(1)小組合作,做出3個存錢方案。(提示:小組先商議好方案,然后寫到學案上)
(2)并算每種方案可獲得的利息。(根據小組制定的三種存錢方案,組長做好合理分工,計算利息,為了便于計算,我們計算利息的時候,只考慮本金)
(3)議一議:你認為那種存錢方案?為什么?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已經具備了計算利息的能力,學生能夠根據聰聰家的情況,制定不同的存錢方案,進而計算每種方案的利息,從而獲得一種成功的喜悅感}
三、小組匯報、展示
{在學生計算的過程中,教師巡視,發現學生有代表性的方案進行展示,重點放在解釋哪種方案,即學生能對自己制定的方案進行合理的解釋}
聰聰一家三口,媽媽每月的工資是2160元,爸爸每月的工資是4180元,爸爸的工資中還要繳納30多元的個人所得稅。過6年聰聰要上大學,請你幫聰聰家做一個零存整取的計劃。
零存整取:零存整取是銀行定期儲蓄的一種基本類型,是指儲戶在進行銀行存款時約定存期、每月固定存款、到期一次支取本息的一種儲蓄方式。零存整取一般每月5元起存,每月存入一次,中途如有漏存,應在次月補齊,只有一次補交機會。存期一般分一年、三年和五年。
(1)計算聰聰家每個月的結余。
(2)根據聰聰家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存錢計劃,并說明理由。
(3)按照你的存錢計劃,算一下,到期能取回多少錢?
知識鏈接:零存整取利息計算公式是:利息=月存金額×累計月積數×月利率。
其中累計月積數=(存入次數+1)÷2×存入次數。據此推算一年期的累計月積數為(12+1)÷2×12=78,以此類推,三年期、五年期的累計月積數分別為666和1830。
四、分享收獲
{設計意圖:希望學生通過這節課,感受在給定目標下,針對具體問題提出設計思路、制定簡單的方案解決問題的過程。}
五、課下作業
為自己的零花錢制定一個零存整取的存錢計劃。
{設計意圖:作為本節課知識的延續,讓學生養成一個合理消費的習慣,做一個生活上有計劃的人,合理支配自己的財富}
板書設計:
收入:2160+4180=6340(元)
支出:2500+800+200+160+30=3690(元)
結余:6340—3690=2650(元)
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五單元教案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1、82頁練習十五第6—11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按運算順序正確進行計算,并能根據運算律和運算性質進行一些分數的簡便運算。
2、在學習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數學學習的經驗,用分數四則混合運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根據整數的運算律和運算性質對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措施:
設計相應的計算題和實際問題,關注學習困難生的學習情況。
教學準備:
教學光盤及補充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練習十五第6題。
學生先回憶等式的性質,指名說一說。
觀察每個方程,說說方程的特點。
提示:都要把方程的左邊進行化簡,再應用等式的性質求方程的解。
學生獨立解每個方程,指名板演,進行講評,提醒學生自覺進行檢驗。
2、計算下列各題,能簡算的要簡算。
(7/8—2/3)×(7/10+1/5)(2/5+1/3)÷4/5+3/4
3/10÷[1/2×(2/5+4/5)] 7/16÷1/10—7/16÷1/9
(1—1/6÷5/12)×7/6(4/25×99+4/25)÷1/8
學生獨立計算,每人任選三題,同時指名學生板演。
教師結合學生板演情況進行講評并及時總結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3、練習十五第8題。
(1)圖中告訴我們哪些信息,你會計算梯形的面積嗎?
(2)學生獨立列式計算,任選一題。
4、練習十五第9—11題。
(1)分析第9題,學生先讀題并列出算式,然后請學生說說解題思路。
(2)分析第10題,先說說數量關系再列算式,要讓學生明白要求兩個小隊平均每人采集樹種多少千克,先要算這兩個小隊一共采集樹種的千克數和這兩個小隊的總人數。
(3)分析第11題,解決每一問時鼓勵學生說數量關系并注意第2小題與第3小題之間的聯系。
二、拓展練習
解決實際問題:
1、一個食堂,星期一用去煤氣7/4立方米,星期二用去煤氣3/2立方米,兩天用的煤氣量占本周計劃用氣量的3/8。這一周計劃用多少立方米煤氣?
2、工程隊運來黃沙9/2噸,運來的水泥比黃沙重量的2/3少1/5噸。黃沙和水泥一共運來多少噸?
3、小華看一本120頁的故事書,前3天看了總頁數的3/4,后2天準備按1:2看完剩下的頁數,最后一天要看多少頁?
三、全課總結
進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時不僅要注意運算順序,還要注意分數加、減法與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的不同,必須看清什么時候需要通分,什么時候需要先約分再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時要認真讀題,分析數量關系再列式解答。
四、布置作業
練習十五第7、9、10、11題。
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五單元教案3
教學目標: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負數的意義,會讀寫負數。
2、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
3、在認識負數和應用負數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堅定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鞏固對負數的認識。
教學難點:
掌握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自學教材、整理梳理、鞏固練習
教學過程:
一、梳理知識。
1、認真看課本第87頁到91頁的內容,回憶整理有關負數的知識
(1)舉例說明如何讀寫正負數?在書寫正數和負數時應注意些什么?
(2)為什么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都____0;負數都_____0。
(3)正數負數表示什么樣的兩種量?你能舉出生活中的例子嗎?
2、4分鐘后,對子之間相互交流,如用疑問可以小組討論!
3、小結:我們把像+3、+15、+8844.43……等這樣的數叫做正數;像—6,—10,—155……等這樣的數叫做負數。0小于一切正數,大于一切負數,0是正、負數的分界點。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正數、負數表示意義相反的兩種量。
二、基礎練習。
1、展示一
(1)如果前進30m記作+30m,那么—20m表示(__),后退10m記作(__)。
(2)如果+60m表示上升60m,那么—60m表示(__),下降50m記作(__)。
(3)如果+120m表示向東行120m,那么—70m表示(__),向西行50m記作(__)。
要求:
1、獨立做題。
2、寫完的同學對子之間相互檢查
3、展示二
(1)讀一讀,填一填。
37,—78,+20,—5,0,+121,98,—1000,—13,34,—34。
負數正數
最后剩下一個數沒有填入上面的框中,這個數是(__)。
(2)六年級3個班進行智力搶答賽,答對1題得10分,答錯1題扣10分,不答題得0分。已知一班答對1題,二班答錯1題,三班對、錯各1題,請寫出這3個班的得分情況。
一班(__)分二班(__)分三班(__)分
三、提高練習。
(一)填一填
1、如果向南行50m記作—50m,那么向北行45m記作(__),—45m表示(__)。
2、如果支出180元記作—180元,那么收入800元記作(__),—200元表示(__)。
3、如果逆時針旋轉28°記作+28°,那么順時針旋轉16°記作(__),+16°表示(__)。
(二)做一做
1、同學們利用休息日幫助果農采摘蘋果,從4棵蘋果樹上摘下的蘋果分別放成4堆。果農王大伯估計每棵樹可產蘋果100kg,同學們以此估計數為標準,超過的千克數記為正數,不足的千克數記為負數。
(1)這4堆蘋果共重多少千克?
(2)這4堆蘋果平均每堆重多少千克?與王大伯的估計數比較,結果用正、負數表示。
2、一個小組8名同學的身高如下表
(1)算出8人的平均身高。
(2)如果把平均身高記為0,用正、負數表示每位同學的身高。
(3)上表中與平均身高相差為0cm,表示(__);與平均身高相差為正數,表示(__);與平均身高相差為負數,表示(__)。
同桌討論,集體講評后,學生獨立完成,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收獲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五、課堂作業
家庭作業
板書設計:
負數的初步認識整理與復習
像+3、+15、+8844。43……等這樣的數叫做正數;
像—6,—10,—155……等這樣的數叫做負數。
0小于一切正數,大于一切負數,0是正、負數的分界點。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負數表示意義相反的兩種量。
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五單元教案4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例,經歷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合理購物問題的過程。
2、了解合理購物的意義,能自己做出購物方案,并對方案的合理性作出充分的解釋。
3、體驗數學在解決現實問題中的價值,豐富購物經驗。
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學會理財,能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教學難點:能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現實生活中,商家為了吸引顧客或擴大銷售量,經常搞一些促銷活動,誰來說一說,你都知道哪些促銷方式?
師: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利用商家的促銷手段,學會合理購物呢?
二、促銷問題
(一)觀察情境圖,先了解方便面的三種包裝和一袋的價格,計算出其他兩種包裝的價格寫在書上,再了解三個商店的優惠條件。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購物問題。
板書:學會購物
師:同學們打開書第80頁,看方便面促銷問題,認真觀察上面的圖,說說你們從圖上都發現了哪些信息?
師:一袋方便面1.5元,5袋一包的多少錢?24袋一箱的多少錢?
師:三家商店都買這種方便面,他們推出了不同的優惠條件。看圖,說一說甲、乙、丙三個店的優惠條件各是什么?
生:我發現甲店是“買一包送一袋,買一箱送一包。”乙店是打九折優惠;丙店是購物達到30元就能打八折優惠。
(二)提出:不計算,判斷買一袋方便面去哪家商店合適的問題,學生發表意見后,再
討論“買2袋、3袋呢?”“買幾袋才能享受甲店的優惠條件?”
師:作為消費者,買同樣的東西肯定愿意買便宜的`,也就是少花錢。同學們不計算,你能判斷出買1袋方便面去哪家店合適嗎?
生:在乙店合適,因為買一袋在甲店、丙店都得不到優惠。
師:那買2袋、3袋呢?
生:買2袋、3袋也不行。
師:買幾袋才能享受到甲店的優惠條件呢?
生:買5袋或5袋以上就可以得到甲店的優惠條件。
(三)提出:買5袋方便面在哪個店合適的問題。學生計算后,全班交流。
師:你們真聰明。那么,如果要買5袋,算一算,甲店便宜還是乙店便宜?
學生算完后,指名回答。
(四)先討論買7袋方便面在甲店可以怎樣買,再讓學生計算買7袋方便面在哪個商店合適,然后交流。
師:現在如果想買7袋方便面,在甲店可以怎樣買?
生:只買6袋就行了。因為商店會送一袋。
師:真聰明,那就是說,要買7袋,只算6袋的錢就可以了。那大家算一算,買7袋方便面,在哪個商店買比較合適?
學生自己計算,然后交流。
甲店:1.5×6=9(元)
乙店:1.5×7×90%=9. 45(元)
結論:甲店合適。
(五)提出:買幾袋方便面到乙店就比較合適的問題,鼓勵學生自主計算。然后,交流學生探索的過程和結論。
師:通過比較計算結果,買7袋去甲店合適。那么買幾袋方便面到乙店就比較合適呢?請同學們自己算一算。
學生自主計算,教師個別指導。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結果是什么?
如果有學生算到10袋就推出結論,給予表揚。
(六)提出:買10袋方便面能享受丙店的優惠條件?得到否定的答案,并算出買20袋才能達到丙店的優惠條件。
師: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買10袋方便面能享受丙店的優惠條件嗎?
生:不能。因為買10袋方便面才花10元錢,不夠丙店的優惠條件。
師:那買多少袋方便面才能達到丙店的優惠條件呢?請同學們算一算。
學生計算后匯報:
生:30÷1.5=20(袋),買20袋才能達到丙店的優惠條件。
(七)提出問題(4)啟發學生計算,然后用計算法等說明問題的原因,進一步認識到“合理購物”的意義。
師:看來丙店的優惠條件不是很容易享受到的。請同學們課件中第(4)個問題。兩位同學都在丙店買方便面,奇怪的是,李明花錢多買的少,而王強花錢少買的多,這是為什么?
請同學們討論,并算一算是什么原因。(學生獨立計算)
師:誰能解釋這到底是為什么?
生1:李明只花了27元不夠丙店的優惠條件。
生2:因為王強買了20袋,20×1.=30(元),可以打八折優惠,所以只花了24元,20×1.5×80%=24(元)
師:通過這兩位同學的經歷,你們有什么收獲?
生:在購物時,一定要先算一算在哪家購物合適,才去買,就能充分利用商家的促銷手段,少花錢多購物。
(八)出示“議一議”問題,啟發學生可以算一算,然后,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果。
師:那么現在請大家發揮你的聰明才智討論一下,如果買35袋方便面,怎樣買比較合適?也可以算一算。
給學生思考和計算的時間。
師:誰愿意說說你是怎樣判斷的,結果是什么?
師:比較這幾位同學的方案,哪一種比較合適?
結論:在丙店買最合適。
師:比較一下上面幾種購買方案,我們發現,最合適的要少花5元多錢,所以,購物時我們要根據購物多少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優惠政策,就能夠少花錢多購物,這種“合理購物”。
三、有獎銷售
(一)出示“購物廣場”上的銷售廣告,學生閱讀了解廣告中的數量信息。
師:為了促進銷售,商家還會搞另外一種促銷方式——有獎銷售。現在讓我們到購物廣場去看一看吧。打開書77頁,讀一讀上面的銷售廣告。
學生閱讀“購物廣場”上的銷售廣告。交流一下廣告中的信息。
(二)出示問題(1),計算獎金額和中獎率。
師:根據這則廣告,請同學們算一算,這次有獎銷售活動的獎品總金額是多少元?中獎率是百分之幾?
學生獨立思考并計算。然后全班交流。
1、獎品總金額:500×10+100×20+50×60=10000(元)
2、中獎率:(60+20+10)÷1000=9%
(三)出示問題(2),學生計算銷售額,并分析獎金額與銷售額之間的關系,進一步認識“有獎銷售”的意義。
師:誰知道如果獎券已經全部發出,商家至少賣出了多少元的商品?
生:商家每發出一張獎券,說明至少已賣出了100元商品,所以1000張獎券全部發完,1000×100=100000(元),商家至少賣出10萬元的商品。
師:為什么用“至少”這個詞?
生:因為還有很多顧客買的商品不足100元或超過整百的余額部分不能領取獎券,我們無法計算。
師:那么獎金額至多占銷售額的百分之幾?
學生計算后匯報。
生:獎金額是10000元,而銷售額是100000元,10000÷100000=10%,獎金額最多占銷售額的10%。
師:至多“10%”說明了什么?
生:說明最多占10%,很可能不到10%。
師:算一算,這次有獎銷售,商家計劃讓利給顧客多少錢?
生:1萬元。
四、分析討論
(一)教師談話,提出問題(3),讓學生自主計算。
師:很好。我們了解到這個商家有獎銷售讓利給顧客1萬元,現在我們換一種方式比較一下,如果這10萬元的商品全部按八五折銷售,同學們算一算,會讓利給顧客多少元?
學生獨立思考、計算。生:100000—100000×85%=15000(元)
(二)分別提出“議一議”的兩個問題,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進行正確引導。
師:請同學們對比一下這兩種結果,你有什么感想?
師:那么如果你是顧客,你會選擇哪種銷售方式?為什么?
師:大家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但是,我們還是小學生,不能單獨參與抽獎活動。如果要做,也要在大人的帶領下去做。
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五單元教案5
教學內容:
冀教版六年級72、73頁
教學目標:
1、經歷了解稅收的意義、解決有關稅收實際問題的過程。
2、了解稅收的有關知識,會解答有關稅收的實際問題。
3、體會稅收在國家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培養依法納稅的意識。
重點難點:
會解答有關稅收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學生課前去進行各種稅種的調查,初步了解它們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昨天我去“大清花”餃子館吃了一餐餃子,味道可真不錯!一共用了168元,收銀員找錢時還主動給了我一張發票,你能評價一下這種做法嗎?
對,這個餐廳知法、守法,開發票對誰有好處?
開發票減少了餐廳的利潤,但卻增加了國家的稅收,看來越來越多的人具有了納稅意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納稅的知識。
板書:納稅
二、了解納稅及其作用
1、你知道哪些納稅的知識?
2、那今天這節課你還想學習哪些納稅方面的知識?
(什么是納稅?為什么要納稅?怎樣納稅?……)
3、要想更多更準確地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可以通過什么樣的方法或途徑來學習呢?
(看書、查資料、上網、去稅務局或向稅務局的親戚朋友了解這方面的知識……)
4、讓學生自由說一說
納稅就是根據國家各種稅法的規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納稅是件利國利民的大事,只要人人都有納稅意識,我們的國家一定會更加繁榮、富強!
5、說得很好,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已經了解了什么是納稅,為什么納稅,可作為小學生,光了解這些還不夠,還應爭當小納稅人,學會怎樣納稅!
教師介紹上網查詢內容,納稅有哪幾個步驟?
在這幾個步驟中,哪個與數學密切相關?要運用到哪部分數學知識?
(百分數、百分數的計算)
究竟怎樣運用這部分知識呢?誰知道如何納稅?怎樣計算稅款?
(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的比率叫稅率。應納稅額=各種收入×稅率)
板書公式:各種收入×稅率=應納稅額
應納稅額簡單的說就是指什么?(應交的稅款)
各種收入呢?是一定的嗎?稅率是一定的嗎?你了解哪些稅率(不同的稅率)
那我選這個3%的來還!為什么不行?(根據稅種選擇稅率來還。)
那你會哪種稅種的計算方法?(消費稅、營業稅……)
都會算了嗎?看這道題會算嗎?(例1)
板書:230×5%=11.5(萬元)230是什么?5%是什么?230×5%表示什么?
6、看來同學們沒吹牛,確實會算營業稅了,關于其它稅種的計算還有什么問題或難以理解的地方嗎?
可能說,什么是應納稅所得額。
師:誰能幫助他?個人所得稅怎樣計算?
師:會算個人所得稅的請舉手!看來個人所得稅的計算靠自學還真有點難度,不急,我們一起解決它!哪些人要交個人所得稅?
師:對,只要有工資收入的公民都有可能要交個人所得稅!
(出示:個人所得稅圖表)
能看懂嗎?什么意思?
幫我算算好嗎?(猜猜我的工資收入?)
好吧,就透露這個秘密給你們,我上個月的工資收入是2100元,獎金是380元,該怎樣算我的個人所得稅?
板書:2100+380—20xx=480(元)480×5%=24(元)
謝謝大家,我一定會依法納稅的!
三、練一練
練一練1—4題
四、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借助網絡、運用百分數的知識解決了納稅中的數學問題,知道了運用各種收入×稅率=應納稅額的方法來計算要交的稅!對于今天所學的知識,大家還有沒有疑問?
如果沒有,那老師這有幾個話題想和同學們一起探討!
主題
1、你能為自覺納稅設計一句廣告語嗎?
2、如果我是稅務稽查員,如何防止偷稅、漏稅行為?
3、我們能為納稅做些什么?
板書設計:
納稅
各種收入×稅率=應納稅額
230×5%=11.5(萬元)
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五單元教案6
教材分析
1、《圓的面積》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節課,本節內容包括教材67-71頁例1、例2及69頁“做一做”。
2、本節課是在學習了圓的周長以后進行教學的,為后面學習求陰影部分面積做了鋪墊。
學情分析
小學六年級學生在學習空間圖形方面,已經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并有了一定程度的計算能力,在學習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積淀,同時他們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抽象推理能力,他們能夠自主、合作、探究地進行學習,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濃厚。但是作為十來歲的學生,他們對事物的認識是十分有限的,加上他們的個人表現欲望十分強烈,自我控制能力差等因素的影響。因此 在教學時我憑借課件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聯系學生已有的知識點 設計教學環節確定教學方法, 確立教學重點、難點和目標 減少盲目性 注意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讓學生通過動手把圓等分成16等份和32等份,學會用轉化的思想找到圓的面積計算公式,讓學生在動腦動手中掌握知識。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分析和討論,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
2、能夠利用公式進行簡單的面積計算。
3、培養學生空間概念和邏輯思維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從未知轉化已知過程,體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滲透轉化思想,初步了解極限思想,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難點:圓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
【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五單元教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