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校公開課教案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十年后》校公開課教案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及人物心理的揣摩,分析人物形象。
2、通過結合文本信息辯論,探究主旨,培養全面看待問題的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 預習作業:
1、用簡潔的語言概述小說情節
2、質疑
二、課堂環節:
1、預習反饋,梳理情節
2、通過人物的各種描寫及人物心理的揣摩,分析人物形象:
⑴ 杰米為何不放走鮑勃,而又不親手抓捕他?
⑵ 你如何看待鮑勃這個人?
3、結合文本信息辯論,探究主旨,培養全面看待問題的思維能力:
⑴ 辯論:鮑勃淪為通緝犯的原因是什么?
⑵ 學生自主解答預習質疑:
作者為何為小說取名為“二十年后”,可否改為“誓約”?
4、作業:
⑴ 抄寫詞語:黑黢黢、威風凜凜、墨守成規,并運用這三個詞語寫一段有中心的話。
⑵ 鮑勃被捕后,杰米前去探望,兩人間會說些什么?請展開想象,續寫一段人物對話。
⑶ 請通過合理的想象,描繪一下鮑勃在美國西部的經歷。(250字左右)
*注:第2、3題二選一完成
【教學設計說明及反思】
一、 教學設計說明:
歐·亨利是世界文壇上最杰出的短篇小說家之一,他常與小人物同甘共苦,總能捕捉一些生活中富有哲理的場景,別出心裁地表現人們復雜的心理與感情,《二十年后》一文便通過描述小人物的感情,給我們展現了人性的復雜,客觀反映了當時社會現狀。
在《二十年后》這篇小說中,鮑勃作為一名通緝犯對摯友的濃濃深情通過作家的人物描寫被表現得淋漓盡致。由文中暗含的一些信息來看,他在當時的美國西部犯了事,是警方抓捕的對象,去赴約就有被逮捕的危險,可是為了朋友間的這份感情,為了二十年前曾經許下的這份承諾,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前去赴約。鮑勃對這次重逢充滿了期待,甚至有些激動。在寒風冷雨的夜里,他早早地趕到了相約的地點。當看到有巡警向自己走來時,他毫不掩飾地說出自己來赴二十年前與好友定下的一個約會。在描述這位摯友的時候,更不吝溢美之辭,夸他是“最要好的朋友,也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我知道杰米如果還活著,他一定會在這里同我會面。他決不會忘記”,鮑勃反復強調杰米會來,更體現了他對朋友、對兩人友誼的無比信任。
而作為警察的杰米當發現了摯友鮑勃的真實身份后則面對著情與理的雙重考驗,于理鮑勃是個通緝犯,作為警察的杰米抓捕他是理所應當的;而于情兩人是好朋友,有著深厚的友情,所以杰米舍不得親手抓捕他,于是讓便衣警察代勞,并留下了文末的那張紙條。
追求物質財富、愛炫富、個性張揚狂妄的鮑勃卻重情守信;忠于職守,對工作認真盡責的杰米在面對友情與法律的選擇時也有過猶豫與不忍,如此復雜的人性怎是一個好或壞、善與惡能概括的?而作為一流的小說家,歐·亨利卻用不多的筆墨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描寫將其刻畫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基于以上我的閱讀體會與感悟,在同課異構的背景下,我決定將“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及人物心理的揣摩分析人物形象”作為教學目標,但對于初二的學生來說,這一目標的達成并非難點,且小說的本質決定了小說家須通過人物、環境、情節三要素客觀反映社會現象,引發讀者思考。教師讀文本,切忌淺嘗輒止,要隨文而教,要針對不同的文體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與方法。換言之,小說人物形象的生動刻畫歸根結底是為了小說主旨服務的,因此以小說中人性的矛盾與復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結合背景資料探究小說的主旨才是最終目的。基于學生不同的認識層次,備課時我設計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課堂小辯論形式促使學生更深入地思考導致鮑勃由一個英姿勃發、不甘平凡的青年到一名通緝犯的悲劇命運的原因是什么,試圖引導學生在思的基礎下來辯,在辯的過程中深化自己之前所思,在思中辯,在辯中思,不斷提升自己的.思考深度,不斷完善自己思考的維度,不斷培養自己的思辨能力。最終,異曲同工地,使學生認識到評價小說人物不能夠片面地只從一個角度,而影響到事物結局的原因也可能是多方面的,由這篇小說的閱讀學習自發意識到要更全面地看待問題。
二、 教學反思:
從一開始反復備課、磨課時的舍不得到最后課堂教學所呈現的有舍有得,作為一名年輕的語文教師應當說有了這段艱辛的破與立的歷練,才有了我如今的成長與收獲。現將課后的思考與感悟書寫如下:
總的來說,本堂課能夠按照備課時的教學設計、教學流程來實施和開展,就教學效果來看基本達成了教學目標。本堂課教學形式較為多樣化,預習反饋、圈劃批注、朗讀、辯論,各個教學環節都以“杰米為何不放走鮑勃,而也不親手抓捕他?”“你是如何看待鮑勃這個人的?你覺得鮑勃值得杰米這樣不舍得嗎?”“從鮑勃冒著危險不遠千里來見杰米的行為可以看出他是個重情守信的人,為什么卻淪為了通緝犯?你認為鮑勃淪為通緝犯的原因是什么?”這些問題來串聯,且環環相扣,課堂中學生在這一系列的有效問題中梳理清小說情節的同時,更一步步接近鮑勃變化的真相,達成探究小說主旨的目標。
無論是課堂前期準備還是課堂中的教學我都切實從學生角度出發,一切為解決學生的疑問,一切為實現學生表達觀點的權利,一切為提供給學生展現的機會與平臺。在近兩年的教研活動與校本培訓的學習中,我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學理念,確立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觀,在此次備課的過程中亦切實關注到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及時進行了歸納整理,總結出學生的薄弱,提煉出學生有質量的質疑,并在課堂教學中適時予以呈現和點撥。教學時以學生對小說情節梳理的預習反饋來導入,通過呈現學生普遍的錯誤引導學生樹立文體意識,同時抓住文本在高潮中收尾的特點。課堂收尾時再次呈現學生在預習中提出的高質量質疑,我邀請出題的同學起來回答自己曾經提出的問題,在自發的思考后,學生之前的問題迎刃而解,由此來看這節課的教學是起到了一定成效的,學生是有所得的。我想作為一名教師,能夠引導學生有效地答疑解惑,幫助他們自助,給予他們所需要的,是我們最大的成功吧!
由于時間的關系,課堂最后的小結顯得較為倉促,評課時有老師提議將之前的圈化文本信息,揣摩人物心理的環節縮短時間,對此我持保留意見。雖然表面上看來,這一環節時間的縮短能使整堂課的時間得到控制,最后的小結也能更為充分,但課堂教學永遠不可能像電影或晚會彩排,能夠將時間與進程完全按照自己的預設毫無阻礙地行進,課堂中學生總會給教師以意外的驚喜,而我不愿意錯過那些驚喜。或者說換個角度來看,正是有了前一環節的充分鋪設,讓所有有所思考的學生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后一環節的辯論才能水到渠成地開展,才有了課堂中學生精彩的思與辯。
本堂課我收獲的最大進步恐怕就是靜心傾聽了,無論是學生品析圈劃的信息,還是小辯論,急性子的我都能耐心聆聽,不隨意打斷學生的表述,善于捕捉學生的思考并將其清晰地進行板書展示,這有助于課堂中形成師生間良好的互動,更是對學生的尊重,但當學生的回答已經非常完善精彩的時候,我還須改掉替學生總結陳詞的壞毛病。另外,在課堂評價機制上還應有所改善,學會有層次地表揚,因為過度的表揚等于不表揚,只有適切的表揚、肯定才能促使學生在正確的前提下獲得成功的體驗,而非盲目地自信、自負。
最后我想說:認真至多合格,用心才能成功。這次的課堂教學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我的處女秀,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還有太多需要學習和反思,但不得不說這堂課的籌備與實施已經給我起了個好頭,在與各位教師同仁的切磋與研討中所獲得的這許多收獲一定會在日后大加顯現。
【《二十年后》校公開課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夏》公開課教案設計12-16
公開課《背影》教案設計10-30
荀子《勸學》教案設計(公開課)12-17
木蘭詩公開課教案設計05-11
采薇公開課教案設計04-26
《動物游戲之謎》教案設計【公開課】12-16
《短歌行》公開課教案設計03-01
《琵琶行》公開課教案設計06-09
二十年后的母校06-19
《少年王勃》公開課教案設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