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教案1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喜歡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喜歡教案1
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的習俗,體會家鄉過春節時的習俗對生活的影響。
2、情感目標:通過感受過年的歡快和喜悅,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向學生滲透重視親情、友情的美好情愫。
3、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收集、整理、運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對社會現象的辨別,分析能力。
教學重、難點:了解過春節的風俗習慣,挖掘過年的文化內涵,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教具準備: 自制課件、中國結、辣椒裝飾、彩色紙片、自制賀卡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課前播放多媒體VCD《新年好》片段,使教室里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聽到這歡樂的音樂,看到這喜慶的畫面。你想到了什么?你們喜歡過年嗎?2.今天,我們就一起提前過個熱鬧的新年,好嗎?(板書課題,大聲齊讀)
二.全班匯報交流
1.說說在記憶中,你對過年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2.根據學生答案,引導學生概括、分類。(相機板書“飲食、裝飾、祝福、其它)
三.分組匯報交流
同學們昨天回家都搜集了有關過年的不同風俗文化,下面咱們就來分別匯報匯報吧!先來談談過年的什么文化呢?
飲食文化1.先請學生說說,過年時有哪些特意要吃的東西。當學生提到餃子時,教師補充:吃餃子是中國北方的習俗。每到年夜飯的時候,人們還會在很多的餃子里藏一個錢幣,誰要是吃到了這個藏著硬幣的餃子,就得到了新年的好運呢! 2.大家搜集得還真不少!其實啊,過年我們特意吃的每樣東西,都有特殊的意義呢!下面,我們就讓飲食組的同學和大家一起做個“找朋友”的游戲好嗎? “找朋友”的游戲:教師事先在學生的抽屜里藏好食物名稱卡片和寫有食物意義的長紙條。請持有紙片的同學上臺,分兩邊站好。請學生們為食物名稱和食物意義配好對。
裝飾文化1.過年時,有許多漂亮喜慶的裝飾物,裝扮著新年,營造了濃濃的節日氣氛。讓每一個人似乎都沉浸在幸福歡樂的海洋。你知道,過年時都有哪些有趣的裝飾品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相機出示圖片或實物(例如中國結、辣椒等)。2.中國結:老師也帶來了一個中國結,大家看!其實,中國結還有銅錢結、吉祥結很多種類。代表著不同的祝愿。如今,我們又賦予了它新的意義,不論你是哪個民族,不論你身在何地,希望所有中華民族的靈魂都能緊緊地凝結成一顆中國心。辣椒:許多人家里還喜歡懸掛辣椒呢!看,你知道掛著辣椒又代表什么嗎?
祝福文化 當每個人都沉浸在新年的幸福祥和中時,可不能忘記給朋友、親人送去祝福。其實,祝福的方式有很多種。你知道哪一些呢?
老師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引導或補充。學生講到紅包或壓歲錢時,教師生動講述壓歲錢的由來。你過年時領到了壓歲錢嗎?你是怎么花的?
老師知道,在上次的汶川大地震中,一個小朋友把自己積攢了好幾年的壓歲錢——一千多元,都捐給了災區需要幫助的孩子們。他的壓歲錢就花得非常有意義。希望同學們,以后能更合理地使用自己的壓歲錢,好嗎?學生提到賀年卡的時候,演示發送電子賀卡。
不管用何種方式,祝福的語言總是最重要的。昨天是教師節,同學們一定給老師送去了節日的祝福。王老師教育我們,太辛苦了。今天,就讓我們把新年的祝福也送給她,好嗎?(教師發放大賀卡,學生用大粗筆書寫祝福。)
每四人一組,把最想送給王老師的話,寫下來吧!請一兩個學生上臺展示賀卡內容。
三.總結,延伸。
同學們,今天我們在課堂上過了一個熱鬧有意義的新年,了解了中國悠久的年文化。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方,慶祝春節的方式都不相同。老師還給大家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瞧!(課件出示: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春節,你知道其它民族是怎樣過春節的嗎?)雖然民族不同,習俗不同,但過年時的喜慶、歡樂還有人們對于來年美好的希望卻永遠都不會變。來,讓我們舉起賀卡,看看背面寫了什么?讓我們共同祝愿——親愛的爸爸媽媽,親愛的老師同學,親愛朋友們,愿我們——一年更比一年好!(學生齊聲回答)
我喜歡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會專注地傾聽同伴談話,并能用清楚、連貫的語言講述自己對糖果的有關經驗。
2、引導幼兒圍繞"我喜歡吃的糖果",逐步深入地交流自己的理解。
3、積極參與小組討論,樂意在集體面前自然大方地談話。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自帶一顆自己喜歡吃的糖果。
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出主題
謎語:紅紙包,綠紙包,里面睡著一個甜寶寶。
二、相互交流
請幼兒將自己帶來的糖果告訴身邊的同伴,自己帶的是什么糖果,是什么樣子的?吃上去有什么感覺?
三、引導幼兒進行"糖果"的談話
1、請幾位小朋友在集體面前交流關于"糖果"的經驗。
2、鼓勵幼兒聲音響亮地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帶來的糖果,并要求其他幼兒安靜傾聽。
四、引發豐富的話題。1、你喜歡吃什么糖果?為什么喜歡吃?
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談論自己喜歡吃的糖果,鼓勵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
五、進一步引導幼兒拓展談話內容,引導幼兒談談自己覺得最有趣的糖果,以及最好玩的糖果。例如:跳跳糖、口哨糖、海綿糖等,鼓勵幼兒談談吃這種糖果的獨特感受等。
我從哪里來
一、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講講,初步了解自己的成長過程;了解家長在養育自己的過程中所付出的艱辛勞動。
2、在日常生活中能體諒、關心孕婦及自己的父母。
二、活動準備:
1、錄像帶(寶寶的成長過程)
2、班上聯系懷孕的老師
3、請家長、幼兒共同完成調查表:小時候,爸爸媽媽為我做了什么?
三、活動過程:
(一)初步了解孕婦在行動上的不便,激發幼兒關心、幫助孕婦的愿望。
1、小寶寶在出生之前,生活在哪里?
幼兒:生活在媽媽的肚子里。
2、我們幼兒園姜老師肚子里有了小寶寶后,生活上有哪些不方便?
幼兒1:做操不方便,彎腰不方便。幼兒2:姜老師上樓梯很累,我見過她扶著欄桿很累的。幼兒3:她重一點的東西會拎不動。
3、小朋友,你怎么關心姜老師?你能為他做什么?
幼兒1:看到她的東西掉在地上,我會幫她撿。幼兒2:我幫她擦桌子、我幫她擦椅子。幼兒3:如果我和姜老師一起乘汽車,我就把座位讓給她。
4、小結:小朋友都愿意關心、幫助姜老師,姜老師心里一定很高興,小寶寶也會生活得更舒服,長得更健康。
評析:因為幼兒親眼目睹了懷孕老師在工作、生活中的諸多不便,因此在講述過程中幼兒積極性很高,幫助懷孕老師的愿望油然而生,我們老師抓住這一契機對不同的幼兒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教育,是這一環節成為關愛教師和幼兒自我教育的過程。
(二)看看、講講胎兒的生長發育以及父母的準備工作。
小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是怎么長大的?媽媽要為他準備那些事情?(看錄像)
幼兒1:小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慢慢長大的,媽媽要為小寶寶準備小衣服。幼兒2:媽媽要吃很多有營養的東西,媽媽要做操。
小結:小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越長越大,等到媽媽的肚子里放不下時,小寶寶就出生了。
評析:幼兒邊看錄像邊議論:小寶寶吸收的是媽媽的營養,是靠臍帶吸收營養;長大一點小腳會踢來踢去,還會翻身呢。孩子們的注意力完全被直觀形象的錄像吸引住了,他們都發出驚嘆:我們小時侯都是這樣的!幼兒了解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
(三)交流調查信息:"爸爸媽媽為我做了什么?
小時候,爸爸媽媽為你做了那些事?
教學反思:
《糖果》這個活動很有趣味性,效果也很好,受到很多老師的運用和贊許。因為這個活動中所運用的教材是幼兒們平時都常遇到的,對于他們來說都不陌生。然后這個活動,運用了語言,數學,手工等多方面的內容,體現了活動的`綜合性。同時該活動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在活動中幼兒興趣濃厚,非常投入很愿意積極參與。在做這個活動開始,我以為幼兒們會不認識糖果妹妹身上的漢字,而不會給糖果穿上正確的衣服,但是因為孩子們對糖果的喜歡,激發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在操作時卻基本能選擇正確,這個活動增強幼兒們對漢字的學習,也能更好記住,所以我認為這個活動還是比較成功。
我喜歡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對稱的圖形和色彩表現蝴蝶。
2、遷移關于漸進色和對比色的經驗表現蝴蝶的美麗翅膀。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張白紙等。
2、關于蝴蝶的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欣賞蝴蝶圖片,發現蝴蝶翅膀的秘密——對稱。
(1)引導幼兒找找最喜歡的蝴蝶,并說說為什么喜歡?你看到了那些顏色?你還看到了什么圖案和線條?教師引導幼兒有重點地觀察一只蝴蝶。
(2)你們有沒有發現蝴蝶的秘密?他們什么地方是一樣的?再次觀察各種蝴蝶,找出對稱的規律,了解什么是對稱。
2、教師和幼兒共同探索怎樣用各種形狀表現蝴蝶。了解畫對稱圖案的一般步驟。
(1)教師提問:我們畫蝴蝶可以先畫什么?你為什么要先畫翅膀?你為什么要先畫身體?你們覺得先畫那一樣比較簡單?
(2)小結:先畫蝴蝶的身體比較好畫,翅膀就能畫的對稱了。幼兒探索運用各種形狀組合來完成蝴蝶造型。
3、幼兒自由作畫。教師指導以對稱為重點。
4、展示和分享作品。啟發幼兒找一找那只蝴蝶最漂亮?為什么?那一幅畫你最喜歡?
我喜歡教案4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學會看到自己的長處。
2、通過與同伴交流,了解自己、認識自己、喜歡自己,并學習用“我喜歡我自己,……”的句式講述。
3、參與擊鼓傳花游戲活動,努力展示自己的長處,樹立自我意識和自信心。
活動準備:
1、青蛙圖片,故事PPT,游戲音樂;
2、大紅花一朵,小紅花若干朵。
活動過程:
一、出示青蛙玩具(或圖片),欣賞故事《我喜歡我自己》。
1、教師:你們喜歡青蛙嗎?誰能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青蛙?有一只青蛙也認為自己最能干、最漂亮,可是有一天,它突然對自己失去了信心。這是怎么回事呢?
2、教師講述故事(從開始——他忍不住哭了出來)。并提問:
(1)青蛙后來為什么會難受呢?
(2)別的動物會的本領他都不會,所以他感到很難過,那么青蛙有沒有自己的本領呢?
3、教師講述故事的結尾。并提問:
(1)聽了山羊的話,青蛙還感到難受嗎?
(2)為什么?(因為他明白也有自己的本領,朋友們都很喜歡他,所以他也喜歡自己了。)
二、引導幼兒找找自己的長處。
1、教師:故事里每個小動物都有自己的本領,都為自己的本領而驕傲,很喜歡自己。小朋友們,你們喜歡自己嗎?為什么喜歡自己?你都有些什么本領讓你覺得很驕傲呢?
2、引導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值得自豪的地方。
3、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交流自己的長處。
4、教師小結: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本領,都很能干,所以我們都是最棒的,我們一起大聲說我是最棒的,我喜歡我自己。
三、游戲擊鼓傳花:我喜歡我自己……
1、教師:你能用“我喜歡我自己……”講述喜歡自己的理由嗎?
2、介紹游戲規則:大家聽音樂傳花,當音樂停時,紅花在誰的手上,誰就在集體面前用“我喜歡我自己,……”的句型夸獎自己的長處,然后繼續游戲。(可引導幼兒自己講述游戲規則)
我喜歡教案5
活動目標:
1、鞏固跑步的正確姿勢,訓練跑的速度。
2、充分挖掘各種現有的或潛在的教育資源,配合幼兒,為教育教學的順利開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整合作用。
3、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能與同伴協商共同完成目標與任務。
4、培養幼兒機智、勇敢、遵守紀律的品質。
活動過程:
1、教師通過談話,了解幼兒最喜歡的體育運動。
幼兒:我喜歡踢足球。
幼兒:我喜歡跑步。
幼兒:我喜歡打羽毛球、踢足球。
幼兒:我喜歡打乒乓球,在家和爸爸一起打。
幼兒:我也喜歡踢足球,我還愛玩滑板車。
幼兒:我喜歡到南太武打保齡球。
幼兒:我喜歡打小的保齡球。
幼兒:我喜歡跑步、打門球。
……
2、跑步活動師:小朋友很多都喜歡跑步,那接下來咱們來玩幾個跑步游戲,好不好?
游戲一:讓幼兒做熱身,在操場上鋪墊子,讓幼兒在墊子上一個接一個得走。
游戲二:師:接下來老師把墊子分開點,讓幼兒從墊子上一個接一個慢跑。
游戲三:師:讓幼兒在墊子之間的空隙中小跑,讓幼兒不能踩著墊子接力跑。
游戲四:讓幼兒找到自己的朋友,倆人牽手跑,要讓幼兒知道朋友間的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游戲五:把墊子立起來,做成房子形狀,讓幼兒倆人攜手跑。
活動在幼兒集體(拍拍操)中結束總結:孩子很喜歡玩這個游戲,在游戲中快樂、迅速地根據老師的要求完成跑步游戲,不過在游戲中發現有個別幼兒在跑步時,不能照顧身邊的小朋友,所以在活動中除了訓練幼兒動作協調力和協調性,還要讓幼兒訓練幼兒智勇敢、遵守紀律的品質及和初步養成團隊合作精神。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由于心中有明確的目標,采用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游戲化、科學化、整體化的方式,激發了孩子跑的興趣。將枯燥乏味的跑步改變成趣味性的游戲;運用自由嘗試法將直接傳授知識轉變為以凸顯幼兒的動作體驗、主動探索與發現、討論交流為主的練習方式。運用激勵性的語言鼓勵孩子在新奇中學、在快樂中練,在一次次的身體運動中理解掌握動作要領,增強身體素質,真正地做到了尊重幼兒的學習方式,優化教與學的過程。幼兒一直以積極、輕松、愉快、自覺的心情主動參與活動。在教學中,我緊抓“主動、探究,合作”的六字方針,把活動還給孩子,把主動權交給孩子,實實在在把自己放在一個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的角色位置上。根據孩子的學習需求,把奉活動處理成三個部分來達成活動目標:,讓孩子充分體驗到了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
我喜歡教案6
教學目標:
1.能大膽、清楚的介紹自己喜歡的玩具以及玩具的特征。
2.愿意和同伴交換玩玩具,體驗分享玩玩具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玩玩具導入,激發幼兒的討論興趣。
1.教師出示玩具。
教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
2.教師:對,這是我們喜歡的玩具小汽車。
二、幼兒根據調查表,介紹自己喜歡的玩具。
1.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玩具嗎?喜歡玩什么玩具?它是什么樣的?什么顏色?
2.請個別幼兒來回答。
教師:小朋友們喜歡的玩具可真不少,有不同的顏色、形狀、玩法。
3.教師:你愿意向你的好朋友介紹下自己喜歡的玩具嗎? 請幼兒根據調查表,向同伴介紹自己喜歡的玩具。
4.教師根據幼兒回答記錄。
教師小結:小朋友喜歡的玩具可真不少,有毛絨玩具、塑料玩具、木質玩具、電子玩具、益智玩具等。
三、分享玩玩具,體驗分享玩玩具的樂趣。
1.請幼兒將玩具和同伴交換。
教師:你愿意把你的玩具和邊上的好朋友交換玩嗎?
2.將幼兒的玩具全部展示出來。
教師:交換后,我們可以玩到別人的玩具,玩到新玩具開心嗎?你們愿意將自己的玩具讓我們大家一起分享嗎? 教師:我們所有小朋友的玩具都放在一起,有這么多呢,這些玩具真好玩!
3.教師小結:小朋友們,如果我們不愿意和別人分享,那么我們永遠只能玩一種玩具,如果你愿意和別人交換著玩,可以玩到很多玩具,認識更多的朋友,這樣會更快樂!
我喜歡教案7
(一)設置理由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喜歡的事物,從食物到玩具,從游戲到顏色,從中我們會發現每個孩子獨有的個性,引導孩子充分表達這份喜愛,會使他們更加快樂。
(二)教育目標
1、知道飯、菜、水果有營養,初步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2、能把自己喜歡的玩具讓給小朋友玩,不獨占玩具。
3、能聽懂成人的指令,按指令做事情。
4、喜歡手工游戲,在成人的幫助下,學習粘貼、撕紙等技能。
5、喜歡唱歌,玩音樂游戲,能隨音樂做簡單律動。
(三)教育活動設計
活動1:我喜歡的玩具(談話)
準備:
1、事先將教育意圖滲透給家長,征得他們的配合,將幼兒喜愛的玩具帶到幼兒園來。
2、有意識的帶領幼兒參觀班上的玩具柜,引導幼兒關注自己喜歡的玩具。
過程:
1、每周請幼兒帶來一件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游戲時在教師的幫助下介紹自己玩具的名稱、玩法,鼓勵幼兒與同伴互換玩具玩。
2、在幼兒玩的過程中,教師找機會與幼兒交談。談話內容可圍繞玩具的外形、色彩、玩法等進行,從中發現幼兒語言發展的不同特點,以便采取措施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
3、游戲:我把××送回家。
(1)請幼兒從玩具柜中拿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我喜歡××"的短語。
(2)幼兒自由玩一會玩具,聽到信號后(如鈴聲、音樂聲),把玩具放回原處,并大聲說:"我把××送回家啦。"
建議:
1、這樣的活動需持續一段時間才能達到目的。
2、為幼兒的玩具應具備以下特點:體積大,色彩鮮艷,能活動或能發出聲響。
活動2:猜一猜
準備: 幼兒從家里帶來的玩具及班級的部分玩具。
過程:
1、在幼兒面前放3~5件玩具(依幼兒能力而定),待幼兒依次認識它們以后,用一塊布將他們全部蓋住,問幼兒:布下面有什么玩具?幼兒答對一件,就拿出一件,直至全部說出來,若確實答不出,教師可以掀開布的一角,提示幼兒。
2、同樣采用上面材料與方法,蓋上布以后,教師拿走一件玩具,再掀開布請幼兒猜,哪件玩具不見了。
3、教師用一塊布蓋住一件發響玩具,在布下使其發聲,請幼兒依據聲響進行辨別和判斷,猜出玩具的名稱。
建議:
1、以上活動內容可分為幾次活動來進行,并可依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2、此活動適合小組或個別進行,以便教師根據幼兒的實際能力隨時調整活動的難度。
活動3:紅蘋果
準備: 每人一個紅蘋果,榨汁機一臺,蘋果醬一瓶。
過程:
1、嘗蘋果。
(1)老師很神秘地告訴幼兒:"今天,老師請小朋友吃一種好吃的東西。誰能把小眼睛閉好,好吃的東西就會跑到他的嘴巴里去。"
(2)將一小塊蘋果放入幼兒口中,請幼兒品嘗后說出吃的是什么?
(3)每人一個蘋果,摸一摸、聞一聞、看一看、說一說:圓圓的、紅紅的、甜甜的、香香的。
(4)將蘋果去皮,切成小塊,放入榨汁機中,請幼兒觀看榨汁的過程,每人嘗一嘗蘋果水是什么味道。
(5)出現蘋果醬,請幼兒品嘗,猜一猜這么好吃的東西是用什么東西做成的?鼓勵幼兒大膽猜測。
2、學唱歌曲:蘋果。
(1)教師演唱歌曲。
(2)詢問幼兒歌曲內容。幫助有而理解為什么"小朋友們常常吃,臉兒也像紅蘋果",使幼兒知道多吃水果身體好。
我喜歡教案8
設計意圖:
小班開學初,有些孩子因為不適應新的環境常常會哭。這時,老師通常會把他們攬在懷里。但我們發現,有的孩子會樂意讓老師抱抱,有的孩子則會拒絕。為了拉近老師與孩子之間、孩子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幫助孩子盡快融入集體。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和興趣特點,我將他們熟悉的“花園寶寶”形象貫穿于整個活動過程,并對其中一段花園寶寶的故事進行了改編,旨在引導幼兒了解人們在傷心、喜悅時通常需要抱抱。考慮到小班幼兒無意注意為主的特點。我在設計活動時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1、激發興趣,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本活動以動畫短片導入,再配以教師的講解,以期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幫助幼兒更準確細致地理解故事。
2、動靜結合,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抱抱和被抱抱的感覺。小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較弱,難以準確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為此,本活動有意識地運用行為表達方式加以彌補,以促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中表達情感、體驗感受。
3、豐富情感,幫助幼兒了解人們對抱抱的需要。從小班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來看,他們通常能理解人們在高興和傷心時需要抱抱,而對在分別、分享喜悅時也需要抱抱的感受極少,此環節旨在豐富幼兒這方面的情感體驗。
4、大膽表達,讓幼兒體驗到在生活中多抱抱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每個幼兒都是不同的個體,對于那些內向、靦腆、不善表達的幼兒來說,從情感到行為的轉化需要一個過程,通常不是一次活動就能達成的。因此我們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習表達情感,逐漸使情感表達成為一種自然、自發的行為。
目標:
1、初步懂得抱一抱是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
2、樂意與認識的人抱一抱,體驗抱一抱帶來的愉悅感受。
3、能用簡短而完整的語言進行表述,并在集體中學會傾聽。
準備:
1、幼兒熟悉動畫片《夢的花園》及其中的動畫形象。
2、改編故事《我喜歡抱抱》并自制動畫短片。
3、音樂《抱一抱》,“愛心”貼花若干。
過程:
一、進入故事情境
師:孩子們,我們一起去“夢的花園”,看看那兒發生了什么事。
二、欣賞動畫短片《夢的花園》
1、邊播放動畫短片邊講述故事前半部分:從前,在“夢的花園”里住著可愛的碼卡巴卡。碼卡巴卡特別喜歡和別人抱抱,他和小樹抱抱,和小花抱抱,又跟蘑菇抱抱……他發現要抱的實在是太多了,于是就坐著叮叮車去跟別人擁抱。可是叮叮車卻不高興了。
2、借助提問幫助幼兒感受和理解故事前半部分。
師:碼卡巴卡和誰抱抱了?他為什么要抱它們?
師:叮叮車為什么不高興?
3、小結。
師:原來叮叮車也希望能得到別人的擁抱,可是碼卡巴卡開始卻沒有想到抱抱叮叮車。
三、游戲——抱一抱
1、教師和小朋友抱抱。
師:老師也喜歡抱抱別人,特別喜歡抱抱你們這些可愛的小朋友。老師來抱抱你們好嗎?
2、帶領幼兒聽音樂《抱一抱》,找個喜歡的朋友抱抱。
師:你想和哪個小朋友抱抱呢?讓我們聽著音樂找個朋友抱抱吧。
3、引導幼兒討論。
師:你喜歡老師抱你嗎?為什么?
師:你喜歡小朋友抱你嗎?為什么?
師:你抱過誰嗎?為什么要抱他?
4、小結。
師:我們開心的時候都喜歡與人抱抱,抱抱的感覺真好。
四、繼續欣賞動畫片,感受什么時候需要抱抱
師:抱抱是這么開心的事情,那么碼卡巴卡后來有沒有抱抱叮叮車?叮叮車有沒有開心起來呢?我們繼續來聽故事。
1、結合動畫短片講故事后半部分:碼卡巴卡又抱了抱叮叮車,叮叮車高興地笑了。“嗚嗚”,是誰在哭?原來小點點不小心摔了一跤,碼卡巴卡連忙把它扶起來,抱了抱它。小點點很快就不哭了,露出了甜甜的微笑。“再見!再見!”飛飛魚要離開他的好朋友哈呼呼到很遠的地方去,可他們怎么也舍不得分開,緊緊地抱在一起。碼卡巴卡看到了說:“哦,原來不光我喜歡抱抱,大家都喜歡抱抱呀!”
2、借助提問幫助幼兒感受和理解故事后半部分。
師:碼卡巴卡抱了叮叮車沒有?叮叮車怎么樣了?
師:碼卡巴卡為什么要抱小點點?
師:你哭的時候誰抱過你?心里覺得怎樣?
師:飛飛魚和哈呼呼為什么要抱抱?
3、小結。
師:原來,我們在開心、高興的時候需要抱一抱,在傷心、難過的時候也需要抱一抱。抱一抱可以讓自己快樂,也能給別人快樂。喜歡抱抱的孩子都是愛心小天使!
4、在《抱一抱》的歌表演中,教師給幼兒貼“愛心”貼紙。
五、拓展活動
帶領幼兒走出活動室,鼓勵他們主動與別班的伙伴抱抱,以認識更多的朋友。
我喜歡教案9
教學目標:
能描述自己喜歡的玩具,知道玩具不同的玩法。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知道自己帶來玩具的玩法
(材料準備) 幼兒自帶一個玩具,不同型號的電池
重點:
初步了解不同材料的玩具玩法不同。
教學過程:
一、觀察擺弄
以參觀玩具店的方式觀察各種玩具,說說各種玩具的名稱和材質。
討論:怎樣才能把玩具放的整整齊齊,哪些玩具可以放在一起。
嘗試將玩具按照電動玩具、塑料玩具、發條玩具、毛絨玩具等不同分類要求分類擺放。
說說自己會玩哪些玩具,可以怎樣玩,怎樣才不使玩具損壞。
每人挑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玩一玩,找出不同的玩法。
二、交流介紹
介紹:剛才玩的是什么玩具?怎么玩的?
共同尋找一種玩具的幾種玩法。
小結:不同的玩具有不同的玩法,同一種玩具也可以有不同的玩法。
三、嘗試發現
談論:電動玩具為什么不能動起來?
分辨電池:
1、找出電池的相同處:電池的兩頭,分別表示不同的兩極(正、負極)
2、比較各種電池的不同(如:顏色、大小、高低、粗細等)
試著裝電池:
1、說說有什么好辦法能把玩具肚子里的電池換成新電池。
2、個別幼兒嘗試裝裝電池
四、延伸
在個別化學習活動中為幼兒創設更換玩具電池的環境。
我喜歡教案10
活動目標:
1、通過家園互動式的分享學習使幼兒了解蝴蝶的相關知識。
2、激發幼兒主動探索、大膽表達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和幼兒在家共同收集有關蝴蝶的資料,有興趣的可以制作成“蝴蝶”海報。
2、“蝴蝶”知識寶典軟件
3、“蝴蝶”生長過程的幻燈片
4、蝴蝶標本
5、記錄的紙和筆
活動過程:
1、展示“蝴蝶”海報,請幼兒主動向大家介紹自己了解的有關蝴蝶的知識。
2、欣賞蝴蝶標本,仔細觀察蝴蝶的外型特征。
3、觀看“蝴蝶”知識寶典和幻燈片,進一步了解蝴蝶的生活習性、生長過程等知識。
4、討論:蝴蝶和人類的關系:蝴蝶對人類有益還是有害?
幼兒發言時老師用簡筆畫的形式進行記錄,由此得出結論蝴蝶對人類有益也有害,但益處要多一些。
5、蝴蝶還有許多的奧秘,比如我想知道蝴蝶和飛蛾有什么不同?你們帶著這個問題還有其他你想了解的問題再繼續去探素、去學習好嗎?
我喜歡教案11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熟悉基本旋律,初步演唱歌曲,感受傣族歌曲的風格。
(2)根據圖譜的提示,分別用連貫的和跳躍的方法唱出歌曲,知道旋律上的前后變化。
(3)在歌唱活動中進一步理解和表達與月亮婆婆親密的情感和快樂的情緒。
【活動準備 】
經驗準備:幼兒有過看圖譜的經驗。
材料準備:圖譜、傣族音樂《金孔雀》。
【活動過程 】
1.活動導入
引導幼兒聽《月亮婆婆喜歡我》的無歌詞旋律。
環節目的:帶動幼兒情緒,幫助幼兒初步感知歌曲的節奏,二分、四分、八分音符以及四分休止符。
2.通過游戲帶領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詞
環節目的:通過游戲的方法,讓幼兒熟悉歌詞,并體會四分休止符。
(1)老師做月亮婆婆,帶領幼兒按歌曲旋律一邊說“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一邊做游戲。
(2)通過提問和說悄悄話的形式,熟悉前兩句歌詞:“月亮婆婆喜歡我,她做了什么事?”
3.引出圖譜,完整演唱歌曲
環節目的:根據圖譜連線和腳印的暗示,探索歌曲的不同唱法,提示幼兒用連貫和跳躍的方法,唱出歌曲的前后變化。
(1)先隨音樂朗誦歌詞,感受歌曲的優美意境。
(2)觀察連線和腳印組成的圖譜,發現其中的秘密。
4.傾聽傣族音樂《金孔雀》
環節目的:使孩子的情緒平靜下來,在安靜的氣氛中欣賞音樂,更加深了孩子對傣族音樂的體會。
我喜歡教案12
設計意圖:
《我喜歡》是分享閱讀大班上學期的第一讀本,由于其內容簡單,也適合中班幼兒閱讀,讀本也巧妙地將疊詞"×來×去"的學習融入到對一些常見事物、動物的運動特點的介紹中,讀本中還呈現了關于疊詞"×來×去"重點的圖畫線索,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疊詞及一些動物的生活習性和運動特點,所以,我選擇了此讀本在中班開展語言交流活動,也借此機會與開展分享閱讀課程的姐妹園進行探討、交流。
目標擬定: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與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在語言能力發展方面的實際情況,我擬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認真觀察圖畫,能用簡單的語言表述圖畫內容。
2.初步理解"跳來跳去"、"飛來飛去"等疊詞的含義。
3.喜歡閱讀讀本《我喜歡》。
根據讀本《我喜歡》教學活動設計,結合中班幼兒語言能力發展水平,我將此次活動的重點、難點分別確定為:
重點:認真觀察圖畫,能用簡單的語言表述圖畫內容。
難點:初步理解"跳來跳去"、"飛來飛去"等疊詞的含義。
活動準備:
根據本次教學活動設計要求,我準備的教學資源是:大書《我喜歡》、幻燈片《動物動起來》
活動過程:
教學活動主要有三部分:導入活動--活動組織--總結分享。
根據中班幼兒語言能力發展水平,在第一課時我準備利用遮擋條遮住文字及部分圖畫的方式來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文本。
根據此次教學活動內容設計,我把引導幼兒觀看幻燈片《動物動起來》作為此次教學活動的導入。這樣設計既聯結了幼兒實際生活經驗,又引導了幼兒觀察幾種常見小動物的生活環境,鼓勵了幼兒大膽表演了動物們的運動特點。幻燈片出示后接著我出示大書《我喜歡》,告訴幼兒這本書也是講小動物生活習性和運動特點的,為接下來的閱讀讀本這一活動環節作了充分的準備。
閱讀讀本這一活動環節的設計特別關鍵,對此次教學活動是否取得成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環節我的設計主要是出示大書,逐頁閱讀。在這一環節設計中,我充分考慮中班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水平,借助遮擋條遮住1-4頁圖畫下面的全部文字,只利用圖畫線索引導幼兒了解讀本內容;在5-8頁,我會遮住文字和半幅圖畫,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激起幼兒閱讀圖畫的興趣;到了第9頁,我會直接出示圖畫和文本,引導幼兒更加喜歡《我喜歡》這一讀本,體會這一讀本幽默的故事結局。
經過閱讀圖畫這一環節師幼的共同努力,大部分幼兒已經對讀本有了初步印象,閱讀興趣也提升了不少,我接著設計了總結分享這一環節來結束本次教學活動。這一環節我會把機會留給幼兒,讓他們來說說讀本中都提到了哪些動物,他們喜歡生活在哪里,運動特點各是怎樣的?激發幼兒喜歡閱讀讀本《我喜歡》的興趣,進而培養他們對分享閱讀其它讀本的閱讀興趣。
我喜歡教案13
活動目標:
1.會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自己喜歡的動物的基本特征。
2.培養幼兒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來畫一畫你們最喜歡的動物,你喜歡哪種動物呢?
教師出示青蛙圖片。“看這是誰?他是陸老師最喜歡的小動物,今天我就來畫一畫青蛙,請大家仔細看好。”
二、討論你喜歡什么小動物。
師:那你們想不想自己也來畫一畫自己喜歡的動物?先請你們和身邊的小朋友說一說,自己喜歡什么小動物?
他長什么樣子?有什么特征?他喜歡吃什么,生活在什么地方。
三、教師交代操作要求。
首先我們先要想好自己要畫什么小動物,然后在你的畫紙的中間進行作畫。畫的時候要注意盡量畫得大一點,讓整幅畫看上去飽滿,接著要畫出你畫的小動物的特征,最后幫他涂上顏色。
四、幼兒動手操作。
師:小朋友們,你們明白了嗎?那想不想自己也來畫一張自己喜歡的動物?
引導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特別注重動手能力較差的幼兒。
五、展示作品。然后在實際操作中積極創建良好、平等的師幼話語權的關系,讓孩子們在教育教學中能大膽、大聲地說話。
我喜歡教案14
一、活動的前期思考
1、活動來源
雞是生活中常見的動物,毛茸茸的小雞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也適合小班年齡段孩子們觀察、飼養和照料。
2、活動價值分析
幼兒面臨的挑戰:首先是飼養小雞,孩子們通過與小雞的實際接觸,獲得許多有趣的發現和相關的信息,更真切地去親近自然、親近生活;其次是孩子們在照料小雞的過程中對小雞表達一種關愛,從關注自我到關注小動物,實現了情感的遷移。
教師面臨的挑戰:如何利用周邊環境和材料幫助孩子們飼養和照料小雞;通過多種活動引發孩子們對小雞的發現、了解,創造條件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小雞,讓孩子對小雞的關愛之情和研究熱情不斷增長。
3、活動資源分析
物質資源:一是小雞,活潑可愛的小雞不僅能讓孩子直接觀察到它的外形和特征,還會讓孩子在飼養的過程中有許多驚喜的發現。二是養雞場,養雞場是孩子們平時極少能看到的場景,它能引發孩子們一連串的問題和思考,并為主題活動的開展提供線索和依據。
信息資源:教師(家長和孩子)在主題實施前和過程中,不斷地收集、尋找關于雞的相關書籍、音像、圖片等資料,并根據主題的實施需要設置相關的資料區域和主題墻,為孩子們的活動提供線索、答案和經驗的基礎。
二、主題中可開展的活動
參觀養雞場、小雞出殼、小雞吃什么?可愛的小雞、印腳印、“我喜歡小雞”展示會。
三、活動方案及田野教學分析
(一)活動目標:初步了解小雞出殼的基本過程。
(二)活動資源
1、小雞出殼VCD,背景音樂,電視機,VCD機。
2、紙箱、布袋等,小雞出殼過程圖。
3、飼養過小雞。
(三)活動過程
1、對小雞出殼已有經驗的交流。
師:“雞寶寶一開始躲在哪里?”
幼:“蛋殼里。”
師:“雞寶寶是怎樣躲在蛋殼里的呢?你用動作來試試看。”
幼兒隨著教師的引導語表達自己的認識:有的幼兒縮起頭,有的抱起腿,有的將身體抱成一團。
分析:幼兒有過實地參訪的經驗,但未能直接看到小雞出殼的過程,這里的表達是幼兒的猜測和原有的經驗。
2、觀看VCD,了解小雞出殼的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觀看VCD。
(2)師生交流小雞出殼過程。
師:“小雞是怎么從蛋殼里出來的?”
幼:“用嘴啄。”
師:“你來試著做做看。”
幼:“小雞是這樣出來的(用動作表示)。”
分析:生動的錄像幫助孩子完整的建立小雞出殼的新經驗。
(3)教師再此引導幼兒觀看VCD,在觀看過程中讓幼兒隨音樂做動作并適時引導。
師:“小雞的翅膀在干什么?”
幼:“用力氣,想出來。”
師:“小雞兩條腿撐呀撐,想干什么?”
幼:“站起來。”
分析:教師在第二次觀看錄像時細致地引導孩子觀察,通過嘴啄、腳踢等引導幼兒感受小雞出殼的過程。同時給予孩子必要的暗示和引導,讓孩子運用肢體語言,通過親身感受和體驗來理解掌握。
(4)出示圖片。
師:“這些圖上畫了什么?”
幼:“小雞出來了。”“一個蛋。”“裂開來了。”
教師請幼兒按順序擺放圖片。
分析:錄像已給幼兒清晰的印象,因此幼兒對圖示的擺放顯得很輕松。
3、幼兒模擬小雞出殼過程。
師:“你想做一只小雞,從蛋殼里鉆出來嗎?”(讓幼兒選擇喜歡的材料如紙箱、布袋當蛋殼,往里鉆,盡量將自己縮起來,并放背景音樂。)
師:“我好像聽到有小雞在啄蛋殼了。”(有幼兒用手敲紙箱。)
師:“哎呀,有小雞從蛋殼里伸出頭來了。”(幼兒紛紛探出腦袋。)
師:“啊,小雞都出殼了。”(幼兒跳出紙箱拍手笑起來。)
分析:讓孩子們鉆進紙箱和布袋中模擬小雞出殼的情景,再次用動作來反映他們對這一過程的理解。教師的語言提示暗示了小雞出殼的過程。對小班幼兒而言,動作表達更容易。
四、活動反思
1、親近自然的活動,讓活動本身具有了生命力。
選擇“我喜歡小雞”作為主題活動,是想讓幼兒更加地親近自然。在活動實施過程中,我們盡量將活動設計得更為接近生態環境,這其中包括活動時的場地環境、材料環境、教師的語言環境等。
2、讓孩子在親歷和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中,體驗發現的樂趣。
在主題活動過程中,教師創造了一系列的條件讓孩子們實際參加探究活動,親歷史了撫養小雞的真實過程。教師以“小雞是從哪兒來的?”問題引出孩子們更多的問題:“小雞吃什么呢?雞媽媽怎么孵小雞?”……從而引領幼兒發現更多的未知奧秘。孩子們由喜愛到深入、持久的關注與探究源于幼兒的興趣,以及幼兒已有的經驗。這種建立在幼兒興趣的基礎上,又幼兒直接參與其中的活動,能夠讓幼兒形成一種對事物深入、持久的關注與探究的學習習慣。
我喜歡教案15
活動四:蝴蝶的生長過程
活動目標:
1、初步知道蝴蝶的生長過程,了解其生活習性,對探究自然界感興趣。
2、體驗互學、共學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蝴蝶標本、圖片或有關蝴蝶的其他資料。
2、《毛毛蟲和蝴蝶》故事錄音,蝴蝶生長過程的VCD,《蝴蝶舞》、《蝴蝶找花》的音樂磁帶、錄音機。
3、蝴蝶手指玩偶一個。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出蝴蝶。
2、與蝴蝶姑娘跳《蝴蝶舞》。
3、提出問題,組織幼兒與同伴尋找答案,討論、交流。
“蝴蝶姑娘夸我們小朋友跳得真棒!現在蝴蝶姑娘有幾個問題要考考我們,你們愿不愿意接受挑戰。”
(1)你們知道我們蝴蝶小時侯是什么樣子的嗎?
(2)我們蝴蝶是怎樣長大的?
(3)我們蝴蝶小時候喜歡吃什么?長大后喜歡吃什么?引導幼兒自由觀察標本、圖片、聽故事,尋找答案,并集體交流。
4、觀看蝴蝶生長過程VCD,了解蝴蝶的生長過程及其生活習性。
看完VCD后,師生一起總結:蝴蝶的種類非常多,翅膀顏色也非常漂亮。蝴蝶的一生經歷四個階段:卵、幼蟲(毛毛蟲)、蛹、成蟲(蝴蝶)。毛毛蟲時喜歡吃新鮮的綠色蔬菜或嫩樹葉,長大成蝴蝶后喜歡吸食花蜜和水。
5、游戲“變變變”,感受蝴蝶的生長過程。引導幼兒隨音樂用肢體語言表3現蝴蝶各個階段的外型特征。
【我喜歡教案15篇】相關文章:
《我喜歡過年》教案教學設計04-20
中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我喜歡》09-22
我喜歡運動01-08
我喜歡小草01-05
16《“我喜歡昆蟲”》教案(鄂教版三上)12-29
我喜歡過年說課稿11-02
除夕,我喜歡作文11-24
我喜歡姐姐作文11-09
我喜歡樹作文12-20
我喜歡姑姑作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