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畫美術教案(通用8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山水畫美術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山水畫美術教案 篇1
教材思路:
用中國畫水墨形式繪制的以大自然景物為主體的畫稱做山水畫,做為獨立題材的山水畫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其間產生了眾多杰出的畫家與精湛的作品,文化內涵更是博大精深,是一門技術性、藝術性極強的專業。短暫的一節課只能使學生對山水畫的部分常識有一些最基本的了解,激發對繼承傳統文化的欲望,本節課試圖通過課件圖片的賞析,提高審美素養,達成情感、認知目標,通過教師示范簡略學習一點點葉樹的畫法,以達成操作目標。
課時:
1—2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山水畫的歷史和主要藝術特點。
2、了解和學習山水的筆墨技法,運用山水畫的表現形式進行嘗試練習,創作出一幅自己理想中的山水畫。
3、學習和繼承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優良傳統 ,通過山水畫的鑒賞和練習,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中國山水畫的程式化的表現方法。
教學難點:山水畫的核心是創造意境,創造意境離不開空間, 塑造是創作山水畫不可缺少的特殊造型手段。
教學準備:
教師:共同收集中國古代和現代山水畫圖片資料和自己喜歡的繪畫作品。
學生:山水畫工具材料,如毛筆、墨汁、宣紙、顏料。
教學過程:
課前,在教室前面掛出寫意山水畫二至三幅。
1、導入:
先欣賞掛在墻上的幾幅山水畫,由此引入新課,并介紹樹木是山水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祖國的傳統藝術,我們要十分珍愛并發揚光大。
2、樹木的結構:
樹木的種類繁多,形狀也千差萬別,但每株樹都是由枝、干、根、葉構成,它們的生長規律是:主干粗、枝干細,枝干越分越細。
3、樹干、樹枝的畫法:畫樹的順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點葉。
古人有“樹分四枝”之說。意思是指畫樹要四面出枝,才能表現出一棵樹的立體感。再則,畫樹枝要注意取舍、概括,以達到簡化,同時在畫面的樹干時,多用濃墨,畫后面的枝干時,多用淡墨來表現,使其具有遠近關系和層次。古人經過長期的觀察、提煉,把各種樹木的種類和各種樹枝的生長規律和形態概括為兩種基本形態。
即:“鹿角法”和“蟹爪法”。
鹿角法:枝條上挺如鹿角狀,兩枝交接處的內角多為銳角,也有成鈍角的,但不宜取直角,因直角太呆板。
蟹爪法:枝條下屈,如蟹爪。(棗、柿等樹,大體屬于這一類。)
4、樹葉的畫法:樹葉的表現法雖很多,但基本上可分為兩大類。即:點染法和雙勾法。
點染法:
(1)、胡椒法:為密集的圓形小點。最好用微禿的毛筆畫,落筆時筆鋒直擢紙面,有節
奏地點下去。注意墨色的濃淡變化。
梅花點與鼠足點:由五點聚成一個小單位,其形狀如梅花和鼠足,然后由許多小單位交錯排列而成。梅花點下筆重;收筆輕;鼠足點下筆輕,收筆重。
松葉點:松葉又叫松針,由八、九筆或更多的筆畫組成上仰的扇形,一般由中間一筆畫起,先左后右,每個小單位參差交疊構成一大片樹葉。
介字點與個字點:葉形下垂,每個小單位形如“介”字或“個”字。要注意參差交疊與濃淡變化。
(2)、雙勾法:雙勾法,就是用勾線的方法畫樹葉。其組織排列規律也與點染法相似。根據樹葉的形狀特征,可采用象征形的。如:三角形、圓形、菱形等。也可采用寫實形的,如實的勾勒描繪樹葉的形狀。如梧桐葉、槐葉、棕葉等。
采用雙勾法,可以使叢林有變化,防止畫面的單調和沉悶感。作業要求臨摹一棵樹或多棵樹。
山水畫美術教案 篇2
一、教學目的
1、通過創作山水畫,提高學生的繪畫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和想象力。
2、用繪畫的表現形式,抒發自己對生活的熱愛,調動平時從多種傳播媒介接受和貯存的視覺審美信息和各種知識,創作一幅山水畫。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山水畫的創作步驟。
2、難點:勾、皴、染、點的運用。
三、教具和學具的準備
1、教具:幾種山石的皴法掛圖一幅。山水畫創作步驟圖一幅。
2、學具:國畫工具-------筆、墨、紙、硯。
四、 教學步驟
1、導言:山水是離不開樹、山、石的。上堂課我們已學過樹木畫法,本堂課我們將學習山石畫法,并結合上堂課學的知識,創作一幅山水畫。畫山先畫石,那么我們就從畫古一講起。
2、石頭的畫法:古人畫石起手有:石分三面“之說。(邊講邊示范)所謂”三面“無非是說,畫石開始勾勒輪廓,就要分出它的陰陽向背,凹深凸淺的基本形態,即石頭的體積感。(示范畫石,要畫群石。石的穿插在于大小高低,聚散得宜。)
3、介紹幾種山石的皴法。(將幾種山石和皴法的掛圖掛出講解)
(1)斧劈皴:如刀砍斧劈,故稱為斧劈皴。這種皴法宜于表現質地堅硬,棱角分明的巖石。作畫時,常用中鋒勾勒山石輪廓,而以側鋒橫刮之筆畫出皴紋,再用淡墨渲染。斧劈皴圖片折帶皴圖片荷葉皴圖片
(2)折帶皴: 用側鋒臥筆向右行,再轉折橫刮;向左行可逆鋒向前,再轉折向下。畫出的墨線如“折帶”,故以名之。
(3)荷葉皴: 皴筆從峰頭向下屈曲紛披,形如荷葉的筋脈,故名。
4、 創作步驟
(1)構思、構圖。以平時見過的山水風景(影視、畫頁等都可以)大膽構思,運用學得的畫尖技法和皴法,加以變通和發揮,創作一幅全新的山水畫。
(2)勾線:(在上幅石頭示范畫的上面加山、作主體。)凡能用線概括的地方,要分出主次先后。用重墨(相對于整體來看)線盡量明確、肯定地勾出來。遇到有部分敗筆也不要怕,不要中途怯場退卻,要一直把整體畫面的線都勾完后,再根據整體進行調整。
(3)皴擦:皴擦要在大的線的骨架基礎之上加以補充,以進一步表現山石的脈絡、轉折,使畫面逐步豐富起來。“皴”和“擦“是一個意思,只是筆觸的大小與輕重略有差別。
(4)點染:在勾、皴的基礎上進一步以不同筆法的點加以充實、豐富,逐漸形成畫面的整體效果。染,放在最后進行。染,是以水分較多的筆觸去畫,但不可大面積地瞎涂。當留出的空白,要留出來,不可統統堵死。
五、作業要求
1、作業用紙,最好用生宣紙或毛邊紙。
2、提倡自己運用“勾、皴、染、點”的畫法去變通表現,創作一幅山水畫。(不定題)
山水畫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加強對學生基本功的訓練,打好山水畫造型基礎,不斷提高筆墨技法的表現力。
2、過程和方法目標:講解山水畫學習的步驟和程序,指導學生臨摹,后寫生在創作三個重點步驟開展學習真正掌握山水畫學習的方法。
3、情感和價值觀目標:使學生對中國山水畫有所了解有所認識,陶冶情操,培養健康的審美趣味,動的如何領會和感受藝術的美,提高藝術欣賞能力和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著重理解中國山水畫獨特的藝術特點,對樹、山石、水和云的畫法有基本的認識和掌握。
教學難點:
樹的力度和云的繚繞。
教學方法:
1、教法:講解、示范、互動
2、學法:欣賞、練習、互動
教具準備:
教材、范畫、電腦課件
學具準備:
筆、墨、紙、課本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常規)
二、 引入新課:
三、 今天我們學習的課題是中國山水畫練習,通過對中國山水畫的欣賞了解和練習,可以讓我們對中國山水畫有個基本的認識。
四、 講授新課:
學習任何一種藝術都有一個基本功的訓練問題,中國山水畫的基本功包含的內容是廣泛的,如筆墨技法,畫理畫論,造型能力,構圖法則,透視原理,色彩規律,練習創作,生活積累以及藝術修養等等,這些都是屬于基本功的訓練范圍。但是從山水畫的特點來看,基本功作為一種手段,首要問題還是造型能力的培養和筆墨表現力的掌握,這兩者之間是不可分割的整體,造型是通過筆墨來實現的,筆墨離開了造型就沒有了意義,充其量只是筆墨游戲而已,打好了山水造型基礎,不斷提高筆墨技法的表現力,到大自然中去領略繪畫源于生活的道理。
一、 樹的畫法:
樹是山水畫的主要成分,所以先從畫樹講起
1、請同學們欣賞課本第24頁元代倪瓚的《六君子圖》,此畫以枯而見潤的簡練筆墨,營造了湖光山色荒寒空寂的意境,借用簡凈而清淡的畫面,既反映元代文人失意落寞的心態,又淋漓盡致的體現了畫家崇尚平淡天真的審美意境。
1、25頁的趙—的《江行初雪圖》,這幅是卷畫,江邊漁人作活的情景,江天寒雪紛飛,漁家之艱辛,描述殆盡,岸上旅客攢行長村雪堤,人驢面目略具苦寒艱辛之色,通幅淡墨漬染絹地,再灑白色的粉為雪,寒林枯木皆中鋒圓筆,樹干以干筆皴染,大似后人皴出,自具陰陽相背。
樹的技法講解、演示:
(1)樹干:在自然界中,不同類型的的樹木,它們的枝、干、葉的生長形態各不相同,首先,請同學們觀察研究樹木的形態特征。
樹的畫法可分為“鹿角式”和“蟹爪式”。
(演示文字:鹿角式、蟹爪式)
然后再以教材為參考,向同學們講解畫樹干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要點和難點。
(2)教師示范樹干的'畫法:
教師示范時,要具體分解開每個步驟的具體內容,要求學生邊看演示邊歸納,整個演示過程中,教師要用熟練而準確的筆墨技巧,把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演示這一環節上來,并從中得到美的享受,強烈的刺激他們的興奮點,激發他們的作畫熱情。
要化繁為簡,化難為易,花枯燥為有趣的方法,向學生逐一剖析如何識別紙性,如何用筆,筆含水含墨含色,用什么樣的筆法表現樹干的挺拔有力,讓學生在直觀感受中逐步領略中國畫作畫的一般要領和法則,領悟工具材料的性能及基礎技法的運用,樹立起學好中國畫的信心。
(3)樹葉的畫法:
樹葉的種類:單葉、夾葉(演示文字:單葉、夾葉)
教師演示范畫,讓學生了解單葉和夾葉的區別及它們各自的畫法。
(4)教師示范樹的畫法:
(例:松樹的畫法、柳樹的畫法) 樹干——樹葉——染色
二 山石的畫法:
山水畫家有句老話叫“石分三面”,說山石是立體的。
畫山石的步驟:勾——皴——染——點
皴法:披麻皴,斧劈皴,兩點皴,荷葉皴
(演示文字:勾——皴——染——點
皴法:披麻皴、斧劈皴,兩點皴,荷葉皴)
這四個階段在具體運用時,不是機械的進行,每染一次,原來的輪廓線被沖淡了,這時需用較濃一些的墨再勾,皴一次,重復勾皴時,不是完全按照原來的輪廓線來描,而是有重點的勾,皴。
三 水和云的畫法: 山無水不秀,景無云不深
1、水的畫法:
江河湖海、流泉瀑布由于面積和流速的不同,形成千變萬化的形態,表現方法也各不一樣。
海水波濤洶涌,面機廣大,采用線勾波紋而后漬染。
湖水,河水除勾波紋表現漣漪外還可以用只渲染不勾線,或者用空白來表現平靜的水流泉瀑布形態變化多,一般采用畫石托水的辦法表現,把兩邊的山石認真刻畫,用以襯托流水的形態和虛實,必要時用線勾出水流的動態,重視水石的關系。
云霧畫法:
1、畫云霧一般采用勾染和烘托的方法。
(演示文字:勾染、烘托)
勾染:用淡墨或淡色勾出云的形態,然后淡淡渲染。
烘托:處理四周景物的隱顯虛實及邊緣。
教師示范云霧的畫法
五、 課堂臨摹:
提出作業要求,指導學生作業練習:
展示范畫,讓同學們以書或范畫為參考進行臨摹。
然后再臨摹的基礎上再進行創作。
五 、課堂總結: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我們對中國山水畫的組成有了一個基本認識,能較好的臨摹及初步創作這些山水畫的組成部分,這節課同學們聽得很認真,作業也完成的比較好。
山水畫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讓學生學會根據自己創作的需要收集和選擇適當的圖片素材。特別是符合傳統繪畫特點的創作,注意融入自己對意境和形式美內容的認識和理解。鞏固對傳統繪畫美的認識和理解,鍛煉和培養豐富的想象能力和創造
教學重點:
在對意境和形式美內容的認識和理解上,運用山水畫基礎知識進行創作。
教學難點:
如何在選擇素材和創作中,融入自己對意境和形式美內容的認識和理解。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意圖二次備課
課前準備
提前向學生布置作業:結合自己對意境和形式美內容的認識和理解,讓學生搜集有關山水畫圖片資料,進行創作構思。教師出示預習提綱搜集各種山水畫圖片資料,根據教師所列提綱提前預習,并做好筆記增強學生對山水畫的認識和了解,收集合適的圖片素材進行構思。
創設情境
激趣導入展示預習成果
1.復習上節課內容(意境和形式美),然后教師出示圖片并提出問題
a.這幾幅山水畫的構圖運用了哪種構圖方法。
b.分析一下這幾幅畫,畫家在筆墨處理和構圖上有什么特點,作品帶給我們怎樣的意境。
2.組織學生討論,或小組討論,教師點評,引出課題學生賞析圖片,展開討論,思考并回答問題激發學生對山水畫的學習興趣
探究新知
自主學習教師出示學習目標和思考題
a.讓學生自讀課文文字和欣賞圖片
b.“山水畫”的基礎知識:
“三遠法”
制作步驟
如何處理畫面空間
如何與自己的創作構思有機地結合運用。
教師巡視學生自學情況學生按照教師要求,自主學習,認真思考,通過查資料、觀察、分析、比較這些圖片并作出判斷,形成初步成果通過以上學習,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感知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自學能力
1.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2.對于疑難問題,由教師點撥、講解和演示
a.“三遠法”。“高遠”、“平遠”、“深遠”是古代山水畫的三種構圖方法,簡稱“三遠”。
(教師結合圖片作簡要講解)
c.畫在畫面的空間處理上,在空白、虛實關系以及色彩等方面運用獨特的藝術手法,創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以上問題由教師講解并做演示,
利用色彩調節可以營造出不同的意境學生回答所學知識
學生認真聽講并做好筆記了解“濾鏡”的特色和可能達到的效果,如何與自己的創作構思有機地結合運用
鞏固學生綜合理解和綜合運用知識技能技巧的能力
嘗試練習
了解了畫“山水畫”的過程和方法完成一幅有獨特意境的山水畫。
教師巡視并作個別指導根據學生自己的創意,運用學到的方法進行創作給學生比較完整的創作時間,同時結合創作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輔導
展示交流展示學生作品,鼓勵學生自評、互評學生展示自己的創作作品,并說明自己的創意,對作品進行自評、互評通過相互,認識自己的不足,引發更好的思路,保持興趣
拓展延伸
指導學生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山水畫創作,并且能創作出體現自己對傳統繪畫意境和形式美感的作品。
讓學生談學習本課內容的收獲與體會,教師給予歸納、,并出示下節課預習提綱和準備材料
山水畫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一:了解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繪畫,引導學生欣賞中國山水畫的表現特點,初步了解山水畫幾種常見的表現方法,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熱愛。
二:通過欣賞中國畫的各種皴法,指導學生在表現過程中運用相關技法及筆墨要求,表現簡單的山水景色,并根據自己的想象表現自己家鄉的各種自然景色。
教學重點:
一:了解中國畫的特點,掌握中國山水畫一定的表現技法,表現自然景色。
教學難點:
二:水墨濃淡的筆墨變化,中國畫點線的技法以及山水畫構圖。
課前準備:
中國畫(以山水畫為題材為主),山水畫技法課件。
師生共同準備中國畫的工具與資料。
教學流程:
一:欣賞導入
引導學生欣賞中國歷代著名山水畫,初步了解我國山水悠久的歷史及發展過程,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情和學習興趣。與西洋畫中的風景畫做比較,強調中國畫意境及詩書畫的一體。引導欣賞感知中國畫中的三遠:高遠。深遠。平遠。
二:揭題:學畫山水畫
三:授新
1、法的山水畫,引導學生觀察畫面,思考:A造型特點B技巧運用C表現手法D感受。D如何表現。繪畫步驟等。
2、師生共同討論如何運用中國畫材料,工具進行描畫,鼓勵學生大膽嘗試體驗水墨交融的筆墨情趣。
3、師生共創;請生簡述自己做畫步驟,方法,師師范步驟,技法。講授示范表現山水畫技法A皴法B披麻皴C斧劈皴D點苔。講解師范在造型中線條的運用,筆墨的技巧等等。
4、欣賞中國畫其他技法點津。
5、小結作畫步驟。
第一課時完成基本技法的練習,試創作。師巡視指導。
四:引導創作
1、欣賞課本范圖及其他學生的優秀山水作品。激發學生創作欲望。
2、小組討論創作想法,交流練習過程中的一點成功之處,集思廣益。
3、請學生講述自己的構思及表現形式,師及時表揚及進一步啟發,引導并強調構圖及筆墨的用法。水墨的焦濃重淡輕干濕等等。
五:學生創作
1.以線為主的方法,也可以用大塊面墨色與點,線,面相結合的手法來表現山水畫。
2.師巡視。提醒學生在創作中靈活運用技法。注意構圖,處理遠近關系等。
3.幫助個別后進學生的造型創作。
六:作業展評
生自評。互評。選出優秀作品并說出喜歡的理由。師點評優秀作業,小結本科重。難點。
七:課后拓展
1.通過觀察和大膽的想象,創作有新意的作品,表現家鄉的自然景色,體現創造的樂趣。
2. 利用網絡欣賞更多的中國畫名作,了解中國藝術大師的作品風格。
山水畫美術教案 篇6
一、教學對象
初中二年級八班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對中國山水畫有一定的了解,能進行簡單的欣賞。
2、技能目標:讓學生嘗試著山水畫的畫法,掌握一定的筆墨技巧。
3、情感目標: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感悟中國山水畫的能力。
三、教學對象分析
1、學生有一定的欣賞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利于學生在觀賞作品時體會作品的內涵。
2、學生在審美和造型方面有一定的能力,思維上有一定的邏輯性,有利于在作品欣賞過程中有自己獨特的體會,并通過自我實踐感受山水畫。
四、教學時間
一節課(40分鐘)
五、教學內容及重難點
1、教學內容:
(1)通過作品展示激發學生興趣。
(2)通過現實的景物與圖片對比分析,感悟山水畫家的內心思想。(3)通過不同畫家的畫面,學會畫家的繪畫技巧。
2、重點:如何分析山水畫的構圖、筆墨技巧、體會意境
3 難點:如何進行山石、樹的畫法。
六、教學學具
山水畫作品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
先欣賞屏幕的山水畫,由此引入新課,
1、中國畫介紹
2、中國畫的分類
3、中國畫的發展
二、了解山水畫
三、欣賞山水畫
1、《江山如此多嬌》《萬山紅遍》《富春山居圖》《千里江山圖》
觀賞屏幕上的山水畫圖片,對畫家簡單的介紹,體會畫家感情。
四、學畫山水畫
(一)、山石畫法步驟
介紹山石繪畫是中國畫的基礎,必須掌握山石畫的基本繪畫過程:勾、皴、擦、染、點。
(二)、樹的畫法步驟:
介紹樹木是山水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畫好山水畫要學會畫樹。
(1)樹木的結構:
樹木的種類繁多,形狀也千差萬別,但每株樹都是由枝、干、根、葉構成,
它們的生長規律是:主干粗、枝干細,枝干越分越細。
(2)樹干、樹枝的畫法:
畫樹的順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點葉。
作畫步驟:
以一棵樹為例,邊畫邊講解。
畫主干。由上起筆向下用中鋒畫主干(也可先下后上,個人決定)運筆要加強頓挫轉折,用墨宜稍淡,畫成之后,用濃墨在背陰處略加破醒,樹的精神就出來了。畫枝干
畫枝干,一要注意穿插關系,樹枝交叉的最小單位是三根枝條,這三條枝構成的狀態以不等邊三角形最美。落筆時,從主枝上生出小枝,小枝上又生出小枝,層層生發開去自可收到“齊而不齊,亂而不亂”的效果。二要掌握疏密關系,有收有放,才有風致。
用墨要前枝濃,后枝淡,適當地把空間距離拉開。
(3)畫樹葉
樹葉的表現法雖很多,但基本上可分為兩大類。即:點染法和雙溝法。點葉。
點葉從樹端點起,注意疏密、濃淡及樹冠的造型。畫完后,還可在后面添加叢樹和遠樹。
五、學生作品欣賞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六、作業要求
臨摹一棵樹或多棵樹。
要求線條流暢,墨色有濃淡變化,以體現前后關系。
八、教學策略及設計思路
教學策略:為了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想象力,充分地進行圖畫展示來激發學生對美術課程的好奇心,通過集作品、山石、樹的圖片和現場示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中國山水畫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了畫山石、畫樹的技巧。
九、教學總結反思:
本課通過講解,達到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使其對中國山水畫有一定的了解,并體會樹的塑造。考慮到中國山水畫并不是一下就能學會,所以教師在上課時不能著急,對于學生意象思維的開發重在培養,過度的干涉、強迫會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輕松的課堂會讓學生的學習更具主動性,通過作品圖片引導,老師示范會更容易接受。教學中,要求教師必須有耐心和較強的專業技能。
山水畫美術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中國花鳥畫“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學會用中國畫寫意的方法表現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在體驗寫意畫的筆墨情趣的同時抒發自己的情感。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作品的賞析和評述、觀察和比較,教師進行示范,學生實踐練習,并評價總結教學的過程和方法,完成本節課的知識與技能目標。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中國畫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體會中國寫意花鳥畫的藝術魅力,使學生的審美能力隨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中國花鳥畫“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學會用中國畫寫意的方法表現荷花的情趣;
2、教學難點:感受中國畫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體會中國寫意花鳥畫的藝術魅力,使學生的審美能力隨之而得到提高。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
出示齊白石作品《祖國萬歲》
1955年國慶的時候,齊白石老人以真摯的情感畫了這幅《祖國萬歲》,筆墨簡略但高度形似,色彩奪目,水分飽滿,有強烈的感染力。
問:畫面上畫的這株植物同學們認識嗎?
問:畫面畫的是一株生機勃勃的萬年青象征著欣欣向榮的新中國,希望祖國能像這株植物一 樣萬年長青。“祖國萬歲”四個篆書大字點明主題,表達了老人強烈的愛國之心。
今天,進入新課“借物寓意”。
(二)新課講授
中國畫的“借物寓意”是指畫家借助表現值物本身的屬性,來寓意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氣 節。它并不是硬加到作品上,而是要善于抓住動植物與人的某種思想情感的聯系,加以藝術 的夸張,在表現自然、歌頌生命的同時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給人以豐富的啟迪與聯想。
出示《蔬果圖》(吳讓之 清代) 我們看畫面畫的是什么?上方題:“士大夫不可一日無此味” 。柿子和白菜是生活中很常見的蔬果,氮化鎵就是借它們來表達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氣節的。
活動一:
賞析與評述
你認為畫家是怎樣運用蔬果的形象和筆墨表現情感和寓意的? 柿子寓意“事事”,白菜寓意“清白”,題款可了解作者通過蔬果來表達一種士大夫應具有的“安貧樂道”的清廉品質和精神。作品中運用勾勒和沒骨技法,設色輕松淡雅,行筆靈巧,體現了一種清新雅致的君子情懷。
出示王冕的《墨梅圖》,回顧元末著名詩人王冕,詩:“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請同學們感受這首詩的寓意是什么?
表露畫家淡泊名利,不愿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活動二:
觀察與比較
將畫家作品與實物照片比較,說說在造型上有什么區別,其特點是什么?
教師總結:全畫雖只用淡墨,卻能將梅花的姿態表現的清新悅目,畫家并沒有畫出整個梅樹 和所有的花朵 。而是只將最能表達意境的一枝梅花進行特寫式描繪,使枝干和花朵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當。也就是說作者在畫梅花時候,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情感,把生活中的形象進行了提煉,得出了畫中藝術形象。正所謂“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畫面體現了中國畫的一種特殊的構圖形式,空白的運用,給人一無限的想象空間。
(三)教師示范
中國畫還追求筆墨情趣,正所謂“有筆有墨謂之畫”。中國畫的繪畫技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質,被歷代文人墨客譽為“花君子”。 出示朱耷的《荷花水鳥圖》筆墨精練,含蓄蘊藉,自成一格,取枯枝敗葉,孤影怪石,表現他心中那種高傲、冷漠和仇視現實的精神狀態。
齊白石的《荷花》此作是齊白石90歲時所作,筆墨簡約,意蘊豐厚,是典型的“紅花墨葉”風格。綠葉用墨濃中有淡、實中帶虛,層次豐富,黑色和綠色相互映照。兩葉之間,用胭脂紅涂出荷花。花苞在田田荷葉之間,有一種“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感覺畫中的荷葉以厚重的塊面繪出,塘底的漣漪以細勁的線條繪出。下半部的橫向線條起伏變化,給人一種微風吹動、水波蕩漾的感覺。
教師示范寫意荷花的基本畫法,邊示范邊講解
“法無定法”同樣是畫荷花,不同的人會表現出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想必同學們也想描繪生活中的花卉蔬果來表達情感,一定也是各有千秋。那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體會一下國畫的“借物寓意”吧!
活動三:
體驗與練習
課堂臨摹荷花,教師講解步驟。
一、用大筆在清水中濕潤后蘸中墨,側峰畫出荷葉的前展部分。
二、按照荷葉的結構,依次以向心聚攏的筆法,由外向內運筆,畫出荷葉的后部分。
三、畫側面的荷葉。
四、畫葉梗,花蕾和花朵。
五、畫水草和浮萍。
六、落款。
(四)評價總結
請同學展示自己的作品,談談再作畫實踐中的收獲和體會,并對自己的作品作出評價。請同
學們發表見解后,教師點評。
小結:
通過同學們的體驗可以看出,大家對中國花鳥畫“借物寓意”的繪畫理念已經有了理解和掌握,而在造型上,中國畫重視神思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似與不似之間”,以便更好的抒情、言志,同時體現畫家自己的藝術個性。希望同學們以后除了能用文字抒發自己的情感外,也能用畫筆表達胸中逸氣。
(五)課后拓展
請課下查閱清代畫家朱耷的資料,以便更深層次的理解中國花鳥畫的“借物寓意”!
山水畫美術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山水畫的意境》節選自當代著名畫家李可染先生的《漫談山水畫》一文。文章探討了山水畫的歷史、山水畫創作中的意境和意匠問題,課文節選的是作者集中探討意境的部分。本文處于統編教材9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所選課文是一篇較為標準的文藝論文,從語文素養的培育上看,這篇文章有四個方面的學習價值:其一,把握“意境”的內涵。學以致用。其二,學習、借鑒作者的論述思路。其三,構建文藝論文的閱讀策略。其四,拓展閱讀,質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見解。因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既要引導學生圈點勾畫出關鍵詞句,引導幫助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結合的方式,用圖表形式梳理出文章的論述思路,還要引導學生分析體會作者論述觀點所用的材料與觀點之間的契合性,以及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并從中借鑒學習作者分析實例的方式。另外還要引導學生適當拓展閱讀,提升對意境的認識,形成自己具有批判性的看法。
二、學情分析
初中生首次接觸文藝論文,文章內容涉及一定的專業知識,學生閱讀時有較大難度,尤其對于基礎較差及藝術審美能力不足的學生會覺得晦澀難懂,甚至難以產生興趣進行深入閱讀。因此教學應該把理解性閱讀放在首位,教師要將之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三、教學目標
1、識記并積累生字、生詞,了解作者的相關知識。
2、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間的關系,理解作者的觀點。
3、梳理文章的論述思路,分析作者所舉實例,體會實例與作者觀點的關系。
4、借鑒文中的理論方法,學習鑒賞文學作品和山水畫作。
5、拓展閱讀,質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認識和看法。
四、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間的關系,理解作者的觀點。
2、梳理文章的論述思路,分析作者所舉實例,體會實例與作者觀點的關系。
3、借鑒文中的理論方法,學習鑒賞文學作品和山水畫作。
4、拓展閱讀,質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認識和看法。
五、教學難點
1、借鑒文中的理論方法,學習鑒賞文學作品和山水畫作。
2、拓展閱讀,質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認識和看法。
六、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搜集一些山水畫名作,認真觀摩欣賞,同學間交流,分享對山水畫審美追求、技法特點等的初步認識。
2、教師印發資料:袁行霈《論意境》、顏景龍的《中國山水畫的意境美》和李可染《談學山水畫》。
七、教學時數
2課時
八、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多媒體投影的《江山如此多嬌》)
師:這幅畫是關山月、傅抱石他們共同合作專門為裝飾人民大會堂而繪制的大型山水畫。
問:看畫面你能想到哪首古詩詞?
生回答。
全班齊誦毛澤東的《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師:結合詞,再看畫面,你有什么感受?
生回答。
師:同學們對畫面的這種感受屬于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的重要范疇,即“意境”。關于“意境”,
當代山水畫大家李可染先生曾做過專業論述,同學們想不想跟隨他去了解一下呢?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山水畫的意境》。
(二)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任務一:初讀課文,抓核心要素
【出示任務】
默讀文章,在閱讀中圈點勾畫,注意圈畫出以下要素:
1、核心概念;
2、主要觀點;
3、所用實例;
4、所做結論。
【反饋指導】
本文是一篇文藝論文,同學們第一次接觸這種類型的文章,但其實文藝論文作為議論性文章的一種,閱讀的方法和一般議論文一樣,只要抓取了以上幾個要素,一篇文藝論文的基本內容就基本理解了。
任務二:再讀課文,把握結構
【出示任務】
1、再讀課文,勾畫出每段關鍵句。
學生讀課文,完成任務。
2、分小組合作探究,梳理出文章的論述思路,每組以提綱示意圖的形式呈現。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并展示。
【反饋指導】
每段關鍵句和提綱示例:
教師小結:
從提綱圖示中可清晰看出,文章層次分明,遵循“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寫作思路進行論述。這既是議論文的常用思路,也符合人類認識問題的一般思路。在議論文寫作時,也可以借鑒這種思路來組織文章。
任務三:細讀文本,研究實例
【出示任務】
1、本文探討山水畫的意境,為闡明觀點多處引入實例,請分別找出來,并說說它們和作者觀點的關系。
2、根據第3段的觀點,請你再舉一個古詩的例子,模仿課文的寫法,寫一段文字作為補充的論據。
學生回答、寫作。
教師點評。
【反饋指導】
實例分析是論述觀點的重要輔助,分析中要緊扣觀點關鍵詞,希望作者分析實例的方式能給同學們的議論文寫作予以啟發。
(三)課后作業
閱讀課前下發的三篇文章:袁行霈《論意境》、顏景龍的《中國山水畫的意境美》和李可染《談學山水畫》。,用提綱的方式梳理論述層次。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同學們完成了對《山水畫的意境》論證思路的梳理和實例的分析,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李可染先生的這篇文藝論文,更深入地理解意境的內涵,并學以致用。
(二)思考探究
【出示任務】
請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小組合作探究回答以下問題。
一、作者為什么認為“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意匠與意境是什么關系?
二、各種藝術門類之間總有一些共通之處,彼此往往能夠互相借鑒,下面這些山水畫創作的心得體會,對你的寫作有哪些啟示?
1、對客觀對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畫不出好畫。
2、一棵樹、一座山,觀其精神實質,經過畫家思想情感的夸張渲染,意境會更鮮明;,木然地畫畫,是畫不出好畫的。
3、一個山水畫家,對所描繪的景物,一定要有強烈、真摯、樸素的感情,說假話不行。
4、有的畫家,沒有深刻感受,沒有表現自己親身感受的強烈欲望,總是重復別人的,就談不到意境的獨創性。
(三)積累運用
任務一:賞析山水畫,品味意境:
【出示任務】
運用本文中有關的“意境”的論述,從課前準備的山水名畫作品中挑選一副做賞析(如李可染畫作《萬山紅遍》;黃君璧的畫作《飛瀑雷鳴》等)。請小組合作探究完成。
學生完成任務并分組匯報。
任務二:賞析古詩詞,品味意境:
【出示任務】
運用課文中有關“意境”的論述,選擇一首自己喜歡的古詩詞進行賞析。完成一段文字。
學生寫作。
教師點評。
(四)拓展延伸
【出示任務】
勾連同單元課文,橫向對比悟“意境”:
在《山水畫的意境》一文中作者說“說假話不行”,在《無言之美》一文中作者說:“美術作品不能說謊”,其含義是否一致,其中體現了哪些共同的藝術追求?又比如《山水畫的意境》和《驅遣我們的想象》都有關于意境的論述,其認知是否一致,是否可以互為闡釋?
(五)課后作業
思考并總結:學完課文,你認為文藝論文的閱讀策略是什么?應該怎么讀?有哪些閱讀方法?請將感悟整理成一篇文字。
(六)板書設計
【山水畫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山水畫小學美術教案04-05
小學美術山水畫教案范本03-31
山水畫美術教案(通用13篇)08-09
《山水畫》美術教學反思07-11
《山水畫》美術的教學反思02-13
《山水畫》美術教學反思03-03
美術《山水畫》的教學反思03-30
《學畫山水畫》教案07-04
中國山水畫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