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通用14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
2、初讀課文,理清課的順序,知道魯本的秘密是什么。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一、談話導入
1、很多同學都知道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是母親節,這一天,許多國家的人們都會以各種方式向自己的母親表示祝福和感謝。相信你們也不例外。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魯本的秘密》,就講述了一個與你們同齡的小男孩與母親之間的動人故事。
2、板課題,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學生質疑)
二、整體感知,理清順序
1、學生帶著問題初讀課文,要求
(1)讀準生字,借助工具書解決字詞
(2)在各自然段寫上序號
(3)思考:魯本的秘密是什么?
2、匯報:魯本的秘密是什么?(秘密賺錢為媽媽買胸針)
3、理清課文順序: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板書)心愿的萌生——秘密賺錢——心愿實現
4、學生劃分意義段
三、自主合作,感悟情感
(一)賞讀“心愿實現”部分
1、你覺得課文中最溫馨的是哪部分?
2、學生看插圖,聽老師朗讀,想象這溫馨的一幕,分享魯本的快樂
3、齊讀體驗魯本實現心愿的快樂與幸福
過渡:為了這一天,為了向日夜操勞的母親表達自己的愛,魯本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篇文章是當代女作家張抗抗的游記散文《海市》。記敘了作者穿越戈壁灘時的所見所感,字里行間蘊含著作者從自然中獲得的人生感悟。
二、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積累詞語,養成積累的好習慣。
4、能通過朗讀感悟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
5、情感目標:通過學習感受大自然對我們心靈的感染、啟迪和震撼。
三、教學重難點:
1、能通過朗讀感悟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
2、通過學習感受大自然對我們心靈的感染、啟迪和震撼。
四、教學過程
1、同學們,知道屏幕中出現的畫面是什么嗎?旋風、海市、彩虹和絲路花語,這是讓沙漠生動的景象,然而這些都是旅人們虛幻的希望。今天這節課,我們就隨著作家張抗抗來感受海市給人們帶來的震撼和感染。
2、初讀課文,借助字典解決本課的文字障礙。
3、再讀課文,爭取將字詞讀準確,語句讀通順,同時劃出不懂的詞語。
4、理解課文
5、自由朗讀課文,思考:圍繞“海市”寫了哪些內容?
6、課文之后,有什么疑問提出來。
7、用掌握的學習方法再次閱讀短文《海市》。
8、找出你感興趣的詞語。
9、文本有幾個自然段?
10、看課文,思考每段主要說的是什么?
11、寫了戈壁灘上的旋風、海市、彩虹、絲路花語,為什么以“海市”為題?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12、積累本篇課文的好詞佳句。將海市的神奇和游人介紹給家人和朋友。
五、板書
旋風—單調金黃沒有綠樹
海市海市—虛幻。誘人。神密獲得人生感悟,努力才能成功
絲路花雨—頃刻無影無蹤
彩虹—絢麗的輝煌
六、布置作業
1、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2、積累本篇課文的好詞佳句。將海市的神奇和游人介紹給家人和朋友。
七、自我提問
1、要寫好有關奇觀的想象類作文,你認為需要注意些什么?
總結想象作文的基本寫法和要求:
(1)確定寫作內容。
(2)想象不能憑空而來,要結合實際。
(3)要有自己情感的滲透。
2、你打算如何來寫這篇作文?借助自己所收集的奇觀資料發揮想象構思情節,并簡單羅列習作提綱。
探險故事
大膽想象
情節曲折
情感滲透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文記敘了作者穿越戈壁灘時所見、所聞、所感,對沙漠中特有的景象——旋風、海市、彩虹、絲路花雨進行了形象生動的描寫,字里行間蘊含著作者從自然景觀中獲得的人生感悟。
教學目標:
體會作者從自然景觀中獲得的人生感悟,感受語言的美;增長有關海市蜃樓的知識以及成因,拓寬知識面。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從自然景觀中獲得的人生感悟。
教學構想:
這篇課文以學生的自學為主,由于課文篇幅長,還有很多學生們沒有見過的詞,所以先解決課文中讀不通的地方,然后再交流文中的重點問題。通過重點問題,大體了解作者寫作此文的目的。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大家都很感興趣的課文——《海市》,這篇文章對沙漠里的風情作了描寫。
二、學習課文
1、簡介作者張抗抗。
2、交流課前查找的有關海市蜃樓的材料。
3、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作者寫了沙漠的哪些景象?你對什么最感興趣?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全班交流,把課文讀通
5、重點解決以下問題:
(1)遠看沙漠是什么樣子?(一馬平川、斷墻殘垣、觸目驚心)
(2)大漠的旋風是怎樣的?
(3)海市是什么樣子?它是怎樣形成的?
(4)彩虹是怎樣的?你喜歡嗎?
(5)課文最后講“我多想筑一條引水的渠啊,然后,在路邊種上一排排樹苗。那是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綠色。“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作者對于綠色、生命的贊美。)
(6)討論:課文描寫了戈壁灘上的旋風、海市蜃樓、彩虹、絲路花雨,為什么以“海市”為題?
三、總結
欣賞了大漠風情,我想大家對于沙漠有了更深的認識。海市蜃樓雖然很美,但那畢竟是虛無縹緲的東西,我們應該追求一些實際的、真實存在的美的東西。
板書設計:
海市
旋風
沙漠海市蜃樓
彩虹
絲路花雨
作業設計:
摘抄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預習語文天地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針對景物思路嚴謹地提問方法。
2、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式搜集資料,培養學生搜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
3、培養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成積累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培養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成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一讀《馬背上的小學》
1、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采用學到的各種方法。圍繞“馬背上的小學”寫了哪些內容?
2、讀課文之后,有什么疑問提出來。
3、小組交流。
能在小組解決的就在小組內解決,不能解決的進行全班交流。注意在學生提問的時候教師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對于那些提問比較有意義的同學進行及時表揚。
4、全班討論。
5、全班進行朗讀,分小組朗讀,自己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
二、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短文的意思。
1、運用掌握的學習方法再次閱讀短文《馬背上的小學》。
2、劃出你感興趣的詞語。
3、短文有幾個自然段?
4、逐段指名讀課文,思考每段主要說的是什么?對較難歸納的自然段,教師加以指導。
分小組朗讀。
第二課時
一、暢所欲言。
1.課前搜集民間傳說,生動、流利地講述有關馬的成語故事。
2.引導學生介紹、交流自己的搜集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簡潔明了的學習方式。
3.小組交流。
4.全班圍繞“馬”這一主題進行成語故事會。
二、初顯身手。
1.通過課前預習,你都搜集到哪些有關馬的作品?誰愿意展示給同學們看一看?
2.你對其中的哪些作品最感興趣?為什么?
3.評選最佳小騎手。
第三課時
筆下生花
馬曾經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請你選一個題目寫一寫馬。
你收集了那么多有關馬的作品,又選出了最喜歡的介紹給大家。現在把“它”寫下來吧。
以《棗紅馬的故事》《馬和汽車》《令人叫絕的馬術比賽》等為題,也可以自擬題目。
想象作文:馬的未來。
1.要寫好有關馬的作文,你認為需要注意些什么?
2.你打算如何來寫這篇作文?
3.小組交流,共同完成寫作提綱。
4.全班交流寫作提綱。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5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語文教學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核心任務。語文素養不僅表現為較強的識字和寫字能力、閱讀與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而且表現為綜合運用語文素養不斷更新知識的能力。語文教學提倡學生開展獨立閱讀、自主閱讀、研究性閱讀、創造性閱讀,要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要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鼓勵學生發表富有個性的見解,這既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需要,也是發展學生個性品質、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需要。
二、教學背景分析:
這一課是我從教以來上的第一節語文課,之前我幾乎沒接觸過語文教學,經過聽課以及和學生近兩周的接觸,我對五(7)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有些了解。這些學生是在吉老師的教導下成長起來的,相對普通五年級學生,他們有更強的自學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我對語文教學極其生疏,不懂該怎樣鉆研教材;不懂該怎樣用教材去教學生;更不懂該怎樣合理設計教學環節。吉老師的常態課都上得的出神入化、游刃有余,學生的思維活躍、語言細膩精致,不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和實踐是很難達到那樣的水平的,這就更使我緊張。我只是聽了吉老師幾節課,就斗膽教吉老師的學生,心里揣揣不安,但不管多困難,總要邁出第一步,哪怕失敗,也是寶貴的。
(一)教學內容分析:
《松鼠》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出自法國博物家布豐之筆,文章用詞凝練,用比喻、擬人等方法對松鼠的吃食、外形、居住、行動、搭窩、生育等幾個方面進行了精當的介紹,字里行間流露著作者對松鼠的喜愛。教學中要著重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和抓住文章重點詞句,分析得出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松鼠的,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真摯情感。
(二)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思維活躍,有一定量的語言積累,比較善于對課文文本進行分析,有能力很好的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寫作意圖,體會作者情感。
(三)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說明:
嘗試著通過引導學生朗讀,分析文中的重點句子和段落,使學生了解文章的寫作特點;通過分析課文,激發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通過背誦文章中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做一些語言積累。
(四)教具:課件
三、本課教學目標設計:
(一)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朗讀課文,了解作者是哪幾個方面寫松鼠的。
(2)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和對文章重點詞句進行分析,了解怎樣運用文字表達情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蘊含在文字中的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
了解本文的寫作方法;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三)教學難點:
了解本文的寫作方法;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四、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生:喜歡。
生:不喜歡。
學生活動。
學生朗讀并思考。
生:外形居住生活習性。
生:漂亮、乖巧、馴良,討人喜歡。
生解釋“漂亮”。
生解釋:“乖巧”。
生解釋“馴良”。
生讀第一段并畫出描寫松鼠漂亮的句子。
生自由讀自己畫的描寫松鼠漂亮的句子和重點詞。
生齊讀描寫松鼠漂亮的句子并分析。
生用自己的話理解矯健、輕快、敏捷、機警等詞語。
生:生讀“襯上一條”到“歇涼。”
生試著用自己的話解釋。
生:原文更具體、形象。
生:松鼠吃什么東西。
生:讀“它們常常直豎著身子”--”那句。
生:用來形容人。
生:布豐喜歡松鼠。
生:布豐把松鼠當作人看待。
生自由讀。分析課文中的詞句是怎樣表達作者對小松鼠的喜愛的。
生:居住渡溪儲食搭窩生育。
生:建筑師。
生用課文中的話說說自己喜歡松鼠的理由。
師:你們喜歡小松鼠嗎?
師:我也喜歡小松鼠。
師:相信你學習了
《松鼠》一課你會喜歡上松鼠的。(板書:松鼠)
師:我們來看看,法國博物學家布豐是怎樣描繪松鼠的。
師:請大家讀課文,思考作者寫了松鼠的哪些方面,用曲線畫出來。
師:讀過兩遍課文之后,誰能說說作者從哪幾方面寫松鼠的?
教師引導。
師:用一句話概括松鼠的特點。
(板書漂亮、乖巧、馴良。)
師:我們先來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松鼠的漂亮的。讀課文第一段,畫出描寫松鼠“漂亮”的句子。
師:讀一讀你畫的句子。
師:大家都來讀讀。
師:作者是怎樣寫松鼠的漂亮的?
教師指導。
什么叫清秀?
松鼠眼睛閃閃發光,它的眼睛又不是燈泡,怎么發光?矯健,輕巧都是什么意思?
教師輔助學生。
清秀:美麗而不俗氣。
矯健:強壯有力。
輕快:不費力。
敏捷:迅速而靈敏。
機警:對情況的變化覺察得快。
玲瓏:精巧細致。
師:松鼠的尾巴最有特點,是怎樣的?
(課件出示原文“玲瓏的小面孔”到“歇涼,”強調“襯、翹、躲、歇”等詞。同時出示對比句子。)
師:“襯”是什么意思?“翹”是什么意思?“躲、歇”又是什么意思?
師幫助學生解析:
“襯”:是襯托,表示松鼠已經很漂亮了,有了帽纓形的尾巴就更漂亮。
“翹”:有動感,有活力。
“躲”:松鼠拿自己的尾巴當做傘,躲避陽光,有情趣。
“歇”:像人那樣,累了就“歇著”,把松鼠當作人來描寫,生動、有趣。
師:對比上下兩段,說說自己的感受。
師:作者用擬人的方法使文章更生動了。
師:第一段還有哪些描寫?
師:“送”是什么意思?
師:說明松鼠很優雅。
師:這些詞語都是描寫人的,作者為什么要用在松鼠身上
師根據學生的提問輔助學生理解。
師:從哪里寫出了松鼠的可愛?
師:誰為大家讀一讀。
(出示課件:第四段,強調“先再用然后”等詞。)
(板書:先再用然后。)
教師抓住重點詞分析課文。
師:松鼠就像我們人類的小小建---
師:它的作品多么精巧、實用啊!松鼠真“乖巧”,它智慧、勤勞、關愛家人,和我們人類的情感使一樣的啊!
師:
摘錄下自己喜歡的段落,任選一段背誦。讓我們記住這漂亮、乖巧、馴良的小松鼠。
五、教學流程圖:
教學環節學生活動
通讀課文讀通句子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概括段意
抓住外形描寫的詞句分析第一段
抓住語言特點分析第二段
粗讀第三段通過朗讀分析課文了解寫作方法
抓住重點詞分析第四段體會人文情感
粗讀第五段
五、板書設計
六、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針對學生的思考和發言,給與語言激勵。對學習注意力分散的學生進行提示。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次習作是以“二十年后的家鄉”為題,寫一篇想象作文。寫出二十年后的家鄉會發生什么巨變。如,環境、人們的工作、生活等方面有什么變化。首先要大膽想象二十年后家鄉的巨大變化;然后進行梳理,列習作提綱;再根據提綱分段敘述,把重點寫具體;最后互換習作,提出修改意見,修改習作。
教學目標
1、大膽想象二十年后家鄉環境、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巨大變化。
2、梳理想象到的場景或事件,仿照例子列習作提綱。(重點)
3、按照提綱,分段敘述,把家鄉的巨大變化寫具體,表達對家鄉的熱愛之情。(重點)
4、互相提出修改意見,認真修改自己的習作。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準備范文。
學生準備:采訪了解家鄉二十年來的歷史和變化,思考二十年后家鄉的變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舊對比,激發興趣
1、激趣:同學們,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些照片,請看——(課件出示二十年前的家鄉照片。)你都看到了什么?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這就是老師二十年前的家鄉。那時候,房子是土坯房,路是爛泥路,吃的、穿的都很簡單。(課件出示現在的家鄉照片。)這是現在的我的家鄉,看,變化多大啊!
2、過渡:你的家鄉呢?引導學生結合課前的采訪活動談談自己家鄉的變化。
3、導入:二十年的時光,景在變,人也在變,瞧,我們身上的衣服越來越漂亮了,現在的樓房也越來越高了。二十年前,手機、電腦還未普及呢,而現在早已進入了千家萬戶。二十年的變化可真大啊!(課件出示問題。)再過二十年呢?我們的家鄉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我們的生活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今天,我們就以“二十年后的家鄉”為題,寫一篇習作。
設計意圖:利用課件將二十年來家鄉的變化資料展示給學生,豐富學生的表象,以“變化”激活學生的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的情感,融入角色,同時逐步、有序地引導學生開啟心路,大膽想象。
二、明確要求,指導選材
1、引導學生審題,從題目中的“二十年后”,知道這次要寫的是一篇想象作文。
2、過渡:同學們,《二十年后的家鄉》究竟應該寫些什么呢?(板書:寫什么)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己讀一讀習作要求。
3、學生自讀,梳理這篇習作可以寫些什么。教師相機板書:家鄉的變化環境人們的工作、生活
設計意圖:小學生寫想象作文往往感到茫然,要么學生在想象作文中無內容可寫,無話可說,要么是想象不合情理、不切實際。此環節的設計旨在幫助學生選材,并且使學生明白要在真實生活的基礎上合理想象,而不是胡編亂造。
三、舉例指導,啟發想象
1、教師引導學生具體說一說可以寫些什么,教師相機板書:街道公園、住宅廣場、科技交通……
2、教師以“街道”的變化為例,指導學生展開想象。
(1)現在的街道給你什么感覺?怎么形容?
(2)二十年后會是什么樣的?引導學生通過街道的樣子、街道的欄桿、街道邊的植物、街道邊的建筑、街道的夜景等方面說。
3、繼續啟發,拓寬學生思維:還有哪些變化呢?
(1)小組交流自己最感興趣的變化。
(2)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通過“追問”“補充”的形式,引導學生圍繞情節說具體,使自己的想象更豐滿。(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合理、具體”的想象。)
設計意圖:教學這篇作文,引導學生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是首要任務。本環節著重從此入手,通過舉例引導,豐富學生的表象,以“變化”激活學生的想象能力,為后面的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從而讓學生充滿激情地投入到寫作中去。
四、列出提綱,理清思路
1、課件出示教材上的提綱,引導學生讀一讀,并仔細觀察,交流思考:列習作提綱有什么好處?
2、討論交流:如何列好提綱。
3、交流總結,確定大致的寫作思路,仿照編寫提綱。
4、集體交流,適當修改,教師適當指導。
設計意圖:寫作之前列提綱具有重要作用。“磨刀不誤砍柴工”,有了提綱,就好比蓋房子有了一個框架,墻怎么砌都不會歪倒了。這一環節,重在讓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列出自己的寫作提綱,以便能寫出好的文章。
五、動筆寫作,完成初稿
1、根據編寫的提綱,自主寫作,獨立完成作文。
2、教師巡視,并對習作有困難的學生做個別輔導。
設計意圖:學生在作文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困難,教師的巡視就是要對遇到困難的同學進行啟發指導,幫助他們遣詞用句,把作文寫得生動具體。
六、展示作文,交流評點
1、自查自改:文章寫完后,朗讀自己的作文,把自己的習作初稿寫得更完美。
2、鄰座交流:與同桌或鄰座交流作文,提出建議。
3、小組評議:大家把作文交流一下,看看誰的習作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誰的習作富有個性,推薦優秀習作在全班交流。
4、全班點評:小組評議,每組都評出優秀習作。展示佳作,共同評析,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會在交流中聆聽,在交流中學習,在交流中分享。通過交流,提修改建議,思考如何寫作,如何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另外在交流中,取長補短,提高寫作能力。
范文引路
二十年后的家鄉
有一天,我開著太陽能時空車,穿越到了我一直想去看看的二十年后的家鄉。
①我的太陽能時空車非常先進,因為它只需吸收陽光就有動能,輸入目的地后就能自動駕駛,直接把人送到想要去的地方。我還以為只有我擁有這樣神奇的汽車,結果發現,在未來的家鄉,這種智能汽車已經遍布大街小巷,人們都在使用它。
②我開車來到中山路上,眼前的景象令我大吃一驚。過去這里又窄又臟,可是現在,這里的街道卻變寬了,寬度足足是過去的三倍。
③路兩旁的綠化帶綠草如茵,鮮花盛開。一棵棵茂密的大樹,像撐開的陽傘一樣挺立在那里。打開車窗,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
④街道上的車輛來來往往,川流不息,但均遵守交通規則,井然有序。啊!街道的變化可真大呀!
這時,我不禁想起了我家附近的那條環城河。過去的環城河,廢水染臟了她的臉龐,污泥抹黑了她的肌膚,垃圾熏臭了她的身軀,簡直是“死氣沉沉”的世界。我驅車來到環城河,下車一看,呀!小河變了,變得清澈見底!在陽光的照耀下,小河波光粼粼,就像一條晶瑩透亮的水晶腰帶。河堤上,也是綠樹成蔭,花草芬芳,小鳥、蝴蝶、蜻蜓來來往往,男女老少沿著河堤散步,有說有笑,這里不再死氣沉沉。
⑤未來的家鄉變美了!我愛我的家鄉!
行文寫法賞析
1、開頭直接交代來到二十年后的家鄉,自然引出下文。
2、內容設置巧妙,用小作者的“出乎意料”從側面說明了未來家鄉的發展。
3、對比寫法的運用,突顯未來家鄉環境發生的巨大變化。
4、描寫“切身感受”,增添了習作內容的真實感。
5、細節描寫讓人充分感受到未來家鄉環境的美好。
總評:
1、習作語言描述生動形象,運用了多種修辭方法,將想象中家鄉的景物寫得很美。
2、通過將二十年后的家鄉與過去進行對比,充分、有力地展現出家鄉變化的巨大,構思巧妙。
3、想象大膽合理,既引人閱讀,又巧妙地突出了家鄉的變化。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這篇習作是想象作文,而且時間跨度大——二十年后。對于學生來說,入境想象是比較有難度的。所以課堂導入不僅要直奔課堂的主題,還要想方設法讓學生產生興趣。所以設計了課前準備活動——采訪了解家鄉二十年來的歷史和變化,思考二十年后家鄉的變化,對寫好作文起到了鋪墊的作用。想象家鄉二十年后的變化并非易事,尤其是歲月滄桑對小學生來說是很難體會到的。所以,教學這篇作文,引導學生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是首要任務。本設計著重從此入手,運用多媒體、各種資料,豐富學生的表象,以“變化”激活學生的想象能力,為后面的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從而讓學生充滿激情地投入到寫作中去。
不足之處:
學生賞評的方法較為單一,而我沒能及時地洞察到這一點,及時地教給學生多角度賞評的方法,學生只是主觀地評賞,需要反思和改進。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本班本學期共有學生人,其中男生生女,人人。大部分孩子
能遵守學校規章制度,活潑可愛,對學習有清楚的認識,努力上進, 但也有部分男生好玩,懶惰,學習動力不強,因此學習成績不夠理想。
從上學期期末考試來看,全班同學都進步不少。本期目標希望在牢抓字詞基礎上再接再厲,爭取把字寫得更好,擴大學生閱讀量,作文能 小有進步。
二、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是以語文知識和讀寫能力訓練為序編排的。教材的結構與思路有一定的繼承性,體現整套教材的延續性,同時又有發展變化。
如:課文既保留傳統繁榮優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時代感的新課文; 強化導學功能,引導學生思考;改進“綜合性學習” ,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拓展學習資源,加強課內外語文學習的聯系。
三、教學目標
第一單元:我愛閱讀。學習這組關于讀書的課文,要把握主要內 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還要圍繞“我愛讀書”這個專題進行綜合性學習,體會讀書的樂趣,并學習一些讀書的方法。
第二單元:月是故鄉明。閱讀課文的時候,要用心體會作者表達 的感情,并想想作者的感情是通過那些景物或事情表達出來的。
第三單元:學習說明性文章。要把握本單元課文的主要內容,并在閱讀中結合生活實際,深入了解事物弄清科學道理。要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并試著加以運用。并通過學習此單元課文《假如沒有灰塵》和《太空“清潔工”》,實施環保教育活動,使學生認識保護環境對人類生存的作用,了解環境污染、來源及種類,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自覺做一名環保小衛士。
第四單元:深入生活的啟示。學習本組課文,要把握課文的主要 內容,領會作者從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啟示;抓住關鍵詞句,體會這些 詞句德漢以及表達效果。
第五單元:遨游漢字王國。學習本組課文,要開展綜合性學習,習題匯總語文數學英語感受漢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漢字文化,并為純潔祖國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第六單元:父母之愛。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感受父母 的愛。他們的愛是慈祥的笑容,詩親切的華語;是熱情的鼓勵,是嚴格的要求。從而感受到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寬廣。同時了解作者是怎樣通過人物特點的描寫表現父母之愛的。
第七單元:不忘國恥、振興中華。學習本組課文要用心感受字里行間飽含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還要通過多種途徑搜集有關資料, 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并在語文學習中加以運用。
第八單元:走近毛澤東。學習本組課文,要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描寫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有條件的同學讀讀相關的文章、書籍,看一看相關的影視作品。
四、教學措施
1、對學生加強思想教育,幫助他們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 度,學會正確的學習方法,教育學生認真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2、改變傳統教育“一言堂”式教學所使用的陳舊教案,集體備 課,不斷學習,勇于創新。把學生作為教育教學過程的主體,從而形成主體參與型課堂教學模式所需要的新型教案。
3、在主體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解決好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辨證統一,建構學生在認識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形成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教育、自我評價的新 型育人模式。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生通過學習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掌握生字“焚”,能理解詩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并說說詩句的意思。了解作者生平事跡。
2、能力目標:學生能憑借詩歌語言文字,感受石灰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精神。結合作者生平及當時時代背景體會作者不同流合污、堅決同惡勢力斗爭到底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標: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并使學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學重難點】
1、能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詩美的意境,使學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走近古詩。
1、同學們,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在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文化長河中,詩歌朝氣蓬勃,彌久不衰。我們從小一直學古詩,請同學們回想一下,你還記得哪些詩?(指名吟誦兩至三首古詩)
2、賀知章寫了一首《詠柳》,大家會背嗎?(齊背),詩中的“剪刀”可以換成“菜刀”嗎?(學生說說理由,教師用“推敲”和“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典故引導學生體味詩歌語言的精煉及韻味)
二、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有名的詩——《石灰吟》(板書課題),齊讀詩題。
2、了解詩人:《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詩人于謙。于謙(1398-1457),浙江杭州人。明代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公元1421年,考中進士,歷任監察御史,山西、河南巡撫,兵部尚書等職。為官清正,不畏強暴,深受人民愛戴。公元1457年,被奸官誣陷殺害,1465年,明朝政府為于謙平反昭雪,并賜謚號為“忠肅”
3、釋題:吟:吟誦,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名稱,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頭吟》等。
4、質疑:作者為什么要吟誦石灰呢?大家了解石灰嗎?
課件出示《石灰的自述》,引導學生了解石灰的相關知識。
三、初讀古詩,抓字眼,明詩意。
1、出示古詩,學生自由讀詩,要求讀正確。
2、指名讀,正音。學習生字“焚”,描紅。
3、范讀,明確節奏。
石灰吟
千錘/萬擊//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4、指名讀,要讀出韻律美。
5、默讀,想一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集體交流:(預設)
(1)“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板書:千錘萬擊、烈火焚燒)
千錘萬擊:形容開采石灰原料非常艱難。錘,錘打。擊,擊打、開鑿。若等閑: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經受千錘萬擊才出深山,烈火燒煉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寫開采石灰巖的艱難困苦,表明石灰從出世時就經受考驗。第二句寫了石灰在燒制過程中要經過烈火的
煅燒。面對嚴峻的考驗,卻能夠從容自若,處之泰然。“烈火焚燒”與“若等閑”,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加襯托出石灰的頑強。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板書:粉骨碎身、清白留世)
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操。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縱然粉身碎骨全不懼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間。這兩句借石灰之口,一語雙關。表示出作者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間的追求。
三、再讀古詩,品悟詩情。
1、討論交流:讀1、2兩句你想到了什么樣的情景?“千、萬”說明次數多,這個詞說明了什么?(抓住“千錘萬擊”引導學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錘萬擊以及烈火焚燒的情景)。見到此情此景,你體會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質?(不怕磨難、不畏艱險)齊讀1、2兩句。
2、過渡:石灰還受到了什么磨難?讀3、4兩句,這時你看到了什么畫面?這兩句寫出了石灰的什么特點?(勇于獻身、清白留世、潔身自好)齊讀3、4兩句。
3、小結石灰的高貴品質并指導學生練讀全詩,讀出對石灰的尊敬。
4、由這樣的石灰你會想到什么樣的人?(剛強勇敢、勇敢奉獻、勇于犧牲的英雄)于謙是不是這樣的人呢?
四、三讀古詩,升華情感。
1、于謙僅僅是寫石灰嗎?他為什么要寫這首詩呢?(他要做個像石灰一樣清清白白的人,不畏艱險、不怕犧牲)齊讀全詩,讀出贊揚之情。
2、于謙是個怎樣的人呢?(出示于謙生平事跡)了解于謙生平事跡及當時時代背景,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引導學生朗讀古詩,深入體會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情感。
(1)(出示)于謙:明代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民族英雄。公元1421年,考中進士,他為官清正,不畏強暴,救濟災荒,關心百姓,深受人民愛戴。于謙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幾百個囚犯。這樣的人值得我們景仰嗎?齊讀全詩,讀出景仰之情。
(2)(出示)正統十四年,蒙古瓦剌部大舉入侵,宦官王振挾持英宗親征導致英宗被俘,震動朝野。于謙升任兵部尚書,全權負責京師防御。當時朝廷中有些人主張南遷,于謙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反對南遷,并擁立景帝,率京師群眾擊退瓦剌軍,使千百萬人民免遭涂炭,局勢轉危為安。景泰八年,景帝病重,英宗復位,于謙卻遭受誣蔑被定為謀逆罪,判處死刑。
此時,于謙后悔了嗎?他會對自己說些什么嗎?引讀第3、4兩句。
(3)(出示)于謙被殺之后,按例應該抄家,可抄家的官員到于謙家時,才發現于謙家里什么也沒有,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根本就沒有多余的錢財。于謙死的那天,陰云密布,天下百姓痛心疾首,齊聲為他呼冤。
看到這兒你有什么感想?于謙的一生正像他詩中寫的一樣:(引讀全詩)。
3、這樣的古詩就叫言志詩,誦讀古詩,并試著默寫。
五、總結拓展,布置作業。
1、小結古詩意境,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深化對古詩及詩人的認識。
2、補充閱讀于謙的《入京》以及鄭燮的《竹石》。
六、板書設計
石灰吟
千錘萬擊不怕磨練
烈火焚燒清白留世不畏艱險
粉骨碎身勇于獻身
附:石灰的自述
我叫石灰。
我的前身是石灰石,住在大山里,勤奮的工匠經過千錘萬鑿把我與大山分離。將石灰石放入石灰窯中與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燒,就變成了生石灰。經過烈火的考驗,我的主要成分發生了變化,由碳酸鈣變成了氧化鈣。這時的我外形仍然象一塊塊石頭,但渾身雪白。
如果把生石灰放進水中,水立即就沸騰起來,像水燒開了一樣。如果這時碰到人的肌膚,其燙傷程度要遠遠超過沸水的燙傷程度。經過這次巨變,我成了另一種形態——熟石灰。這個過程把我由塊狀的石頭變成了粉末狀的白灰。我的主要成分也由氧化鈣變成了氫氧化鈣。
不過,這個過程對我而言不算什么。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人們把我灑在豬舍、雞舍或刷在樹上用于消毒殺菌;把我與沙子混合攪拌均勻后用來砌磚,這樣砌的磚較為牢固;房子修建好后,還要用石灰漿來粉刷墻壁,讓墻壁變得潔白堅硬;許多化工廠用我來處理酸性污水;果農也用我和硫酸銅配成藥液來殺菌除蟲。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指導學生寫好場景要注意仔細觀察,點面結合;注意場面描寫時的主次。在描寫時要突出主角,詳寫主要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心理,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初步具備進行場面描寫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課上通過親身體驗探究得出場面描寫的方法、使文章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用心觀察生活,多思考,通過【教學重、難點】
掌握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場面描寫的方法,并能在【教學方法與手段】
方法:探究式,穿插講授式及啟發式教學。
手段:采用"擊鼓傳花游戲"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游戲中,老師不經意的"只言片語",暗含著提示、引導學生觀察的導向作用。游戲分"選鼓手"和"擊鼓傳花"兩次進行,意在由"扶"到"放".第一次以及調動所有感官觀察游戲,巧妙引導口頭作文,從中巧妙提煉出方法;第二次則放手讓學生實踐,以檢驗所學。
【使用教材構想】
"小片段成就好作文",練寫作的動力。因此,本課教學以紙花傳到在誰身邊,誰就"表演節目"為契機,讓學生"動"起來,或"緊張"或"興奮",營造出特點鮮明的活動場景,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觀察,從中獲得場景描寫的方法,產生自主創作的興趣與愿望。
【教學流程】
【課前交流】
成語填空練 交( )接( )車( )馬( )莊嚴( )人( )人( )歡呼( )燈火輝( )
1.指名填空。
2.指名說說你從成語能想到生活中那些場景。
3.出示畫面,說說你可以用那些成語來形容畫面。
4.教師總結:剛才我們看到的那些畫面就是生活中的一個個場景,人無時無刻都處在不同的場景中,今天我們的課上我們就學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1.創設情境
今天的課上我們要來玩一個游戲,分別出示:鼓、絹花。
2.猜猜我們要玩什么游戲?
3.教師相機板書。
4.要玩這個游戲,還缺些什么?(鼓手)
5.教師渲染氣氛:鼓手很重要,全班才選一個;鼓手很威風,全班都聽他指揮;鼓手很幸運,因為——有獎品。誰想當?誰最想當? (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用眼睛看,用耳朵聽。)
6.呦!這么多同學都想當,該選誰呢?干脆做一個公平競爭吧!把剛才看到的場景用語言描述出來,誰說的最生動,誰來當鼓手!
7.指名學生口頭作文。
8.選出鼓手。
9.范文引路:(出示范文)這是我們班的孩子選鼓手時的情景,對比讀一讀,你又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通過對比歸納,總結出出場景描寫時的要點:要寫到整體和局部,寫到個別和特殊。)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入手,巧妙利用"選鼓手"這一契機,創設一個場景,讓學生參與其中,去體驗、去感受,之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口頭作文訓練,讓學生"說"起來,通過范文對比,引導同學們總結歸納出場景描寫時應注意的要點。}
二、快樂游戲,引導學生"動"起來
1.請鼓手登場。
2.宣布游戲的規則:擊鼓手擊鼓,鼓聲響起,絹花按順序傳開;鼓聲停時,花傳到誰手上,這位同學就要來表演一個節目。
3.游戲前演練,讓擊鼓手擊鼓,隨機采訪學生,聽到鼓聲時心里想到了什么。
4.游戲正式開始。開始游戲,及時引導學生捕捉游戲過程中的典型。
5.有請第一位"幸運者"登臺。
6.引導學生從這位學生的神態、動作、語言、內心去觀察并描述。
7.隨機采訪鼓手、游戲時表現突出者。
8.巧下任務,剛才游戲時哪個環節或哪些環節,讓你最難忘?寫下來吧!
9.學生練筆,教師巡視、指導。
10.寫作的興趣與信心。
11.互評互改
{設計意圖:孩子們寫作最大的難題是缺乏體驗,充分利用"擊鼓傳花"這一游戲,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充分的體驗,感受,不著痕跡地引導他們邊游戲邊觀察,在此基礎上讓孩子們動筆"寫"起來,自然水到渠成。}
三、連段成篇,試擬題目
1.學生嘗試擬題,自由發言。
2.師及時發現精彩,請其板書。
【板書設計】
場景描寫
寫大家寫全部
寫個別寫特殊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0
設計理念:
以“火攻”為切入口,以說“計策”為主手段,引領學生關注琢磨課文語言,于語言的體會中感受人物的智慧,故事的魅力,表達的方式,從中激發學生閱讀歷史類故事的趣味.
教學目標:
1、通過就詞解詞、聯系上下文等方法掌握本課重點字詞.
2、通過概括文意、概說計策,學會簡練復述文本的方法.
3、通過重點語句的體會,感受三國人物的鮮活形象,從中受到人文熏陶.
4、通過深層質疑,引導課外閱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程預設:
一、揭題導入(包括課前)
1.播放《三國演義主題歌》滾滾長江東逝水……
2.談三國故事(重在學情的了解,便于學習的調整)
3.引《赤壁之戰》
解赤壁:赤壁,山名.在今湖北省蒲圻縣西北.赤壁山險峻而又雄偉,臨江是拔空昂立的崖頭,猶如戰馬揚蹄,踏破萬頃煙波,石壁西側鐫刻著的“赤壁”二字,相傳為東吳大將周瑜所書,力蓋千鈞.
說題意:
(要求說得清楚簡要)
二、初讀感知
1.放聲讀文,了解大意.
2.質疑問難,了解學情.
(重在不懂的字詞;不太常見的詞句.)
反饋:
1.字詞:順學字詞
劃詞,讀詞,有沒有不懂的?
調兵遣將(遣的字形?誰?駐)丟盔棄甲(誰?逃)
自不量力(硬拿雞蛋去跟石頭碰)
不計其數
無心應戰
率領抵擋計策纜繩
(在于培養學生靈活理解詞語的能力,而不是局限于字典、參考的等現成的答案.)
2.內容
自由概括;
圍繞標題概括;
圍繞標題完整概括.
(培養學生概括說話的能力.)
三、深究火攻
1.為什么火攻是個好主意?(以此帶動全文的學習)
自由發表
黃蓋的話:
讀好黃蓋的話:該用怎樣的語氣讀?
胸有成竹地
誠心誠意地
恭恭敬敬地
得意洋洋地?
讀懂黃蓋的話:黃蓋的話道理何在?
為什么相持沒好處?
只要用火攻,想逃也逃不了?
聯系前文
2.赤壁之戰火攻打敗曹操,還有一步很重要的是什么?
黃蓋的假降信
說東吳兵少……說后面為什么沒用冒號?
黃蓋會怎么說?
3.黃蓋的計策:說了一遍?非常滿意——妙計!
黃蓋會怎么說?
說清要點.
自由準備:
做上記號:哪些地方必須說清楚的?
自由練說:
同桌互說:一說一聽,提出意見.(分角色)
推薦示范
集體評議:清楚,簡練
4.計策妙不妙?析原因,探性格.
讀文中語句,驗證體會.
為什么3萬打敗了80萬?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黃蓋的足智多謀
曹操的狂妄自大、驕傲心態
5.為什么不寫清妙計?只用了四個字:說了一遍?
寫法:不重復、留下懸念,激發興趣.小說作者羅貫中
(以上各環節重在于文中相應語句的體會,朗讀、感受,使學生具體情況調整學習內容,在說的過程中帶動文本重點語段的學習,同時達成單元復述的重點訓練.)
四、課外拓展
其實文中有好多問題的?
文中省略了很多情節.
課外閱讀
故事交流
說故事
談人物
背古詩
諺語、歇后語等等.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1
一、提出學習目標
1.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近期你們有沒有游覽過哪些地方,欣賞過什么美景,能否與大家分享。
2.山水如畫,人醉其中。除了親身體驗大自然的美景,還有什么方法也可以享受這種快樂呢?
3.生交流。
二、導入新課,并反饋學習目標
1.師:是的,我們可以選擇很多方式接觸自然,了解自然。和許多同學一樣,我也喜歡看書,喜歡通過文字,游覽祖國山山水水,領略外國的民俗風情。今天,我們也將通過文字去認識一座富有魅力的古城——拉薩。請同學們看老師寫題目。(板書課題)
2.下面請同學們跟著我走進這座古城,一邊聽,一邊寫下你對拉薩的印象。
3.師讀;生寫;(誰先來談談你眼中的拉薩)交流。
4.你們剛才的交流,讓我體會到你們內心的感受,只是這些感受聽起來還比較零散瑣碎。有一位名叫次多的作家,他游覽了拉薩,用手中的筆寫下了所見所聞所感。請大家翻到課文168頁,慢慢地讀,細細地品,看看感受是怎樣蘊育在文字當中的。
三、合作交流,感悟重點
1.師:初次與文本對話,請你對照屏幕上老師剛才讀的文章,有什么新的感覺。
2.生交流。
3.在游覽中抓住景物的特點描寫,并將自己的感受融合在自然人文畫面中的文章,我們稱他為游記。游記有哪些特點呢?
師:這篇文章,作者抓住了最能展示拉薩古城魅力的景點,請同學們快速找一找,他帶著我們游覽了哪些地方。(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藏族民居大昭寺八廓街
2.師:像這樣介紹城市的文章,要抓住最富特色的景來描寫,才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拉薩古城的哪一個景點首先給了作者強烈的視覺沖擊呢?(藏族民居)
文中哪些段落介紹了民居。(1-2)
出示閱讀要求:
1.朗讀1、2兩段,讀出聲,讀準音,讀通文。
2.讀完后,拿起筆畫出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描寫,并寫下感受。
3.分享閱讀感受,重點交流民居特色
過渡:看見許多同學在與文字交流的過程中,以文字的形式留下了思考的痕跡,寫下了批注,真是非常好的讀書習慣。藏族民居帶給我們怎樣的印象,誰能先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閱讀體會。
A.色彩
師:同學們輕聲讀一讀這個句子,作者抓住什么來寫民居特色的。給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
是的,藏族民居的一個很大的特點便是色彩鮮明。讓我們一起找找關于顏色的詞語及相關的事物。
出示:白色樓房黑框門窗五彩經幡
師:不同的顏色帶給人不同的感覺,藏族民居的這些色彩給你怎樣的感覺呢?你可以選擇其中的某種那個顏色來說說。
生交流。白色象征圣潔,黑色給人神秘、莊重之感。
過渡:藏族民居的黑白色形成鮮明的對比,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而五彩經幡為什么會被藏族人民所喜愛呢?
B.經幡的意義
經幡是一種富有象征意義的掛飾,共有無色,各色的意義不同。
師小結:正如同學們看到的,藏族民居所展現的一切,與它們背后蘊含的古老文化是分不開的,真是讓人無限回味。
C.旗艦和艦隊
師:藏族民居的描寫還有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嗎?
師:這個句子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用了比喻手法)
把什么比作什么?
旗艦和艦隊是什么關系?(旗艦就是一些國家的海軍艦隊司令、編隊司令所在的軍艦,因艦上掛有司令旗,故叫旗艦,中國人民解放軍叫指揮艦。旗艦是艦隊的指揮艦,是艦隊中的一支,具有代表性。)
能根據它們之間的關系來說一說布達拉宮和拉薩古城之間的關系嗎?
布達拉宮是拉薩的標志,是拉薩的形象,代表。
朗讀感受:由布達拉宮帶領的這支艦隊在你的感覺當中是支怎樣一支隊伍?
雄偉氣勢不凡壯觀
個別朗讀;齊讀。
4.自學版塊
過渡:同學們,你們看,就這簡單的幾句話,甚至幾種顏色,當我們慢慢地讀,細細地品時,便會品味到背后的含義。下面請同學們繼續用這樣的方法,自己去學習大昭寺和八廓街兩部分,找出它們的特點。
出示自學要求及作業單。
自學要求: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大昭寺和八廓街兩部分內容。
2.找出兩處景的特點,并把理解感受寫在旁邊。
景點特點描寫
大昭寺
八廓街
A.交流大昭寺的特點。
出示寺廟建筑名稱。
師:同學們讀一讀這些詞語,一般寫建筑宏偉,我們會寫它是如何高大,為什么在這里作者要抓住這些來描寫呢?(生談)
師:作者抓住了寺廟特有的建筑來寫,讓讀者感受到大昭寺的圣潔、壯觀,寫出了它的獨特。藏族是一個信奉佛教的民族,古老大宗教文化賦予它神秘色彩,而這些富有宗教特色的建筑更凸顯了它的神圣。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大昭寺的風光。
出示圖片
B.八廓街
對八廓街,你們有什么印象?
(這一環節,先讓學生自由說,有的說到繁華,有些說熱鬧,有些說美等等)
師:當我們跟著作者游覽八廓街時,視覺和聽覺都受到了強烈的沖擊。在作者的眼里,八廓街顯得矛盾又統一的,為什么他會如此評價呢?在這里,什么顯得矛盾?
生交流。(根據文本內容)
為什么又說這些是統一的?能不能通過對課文的閱讀來談談自己的理解。
(藏族人民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他們不同的生活方式互相得到尊重,他們熱愛生活,向往幸福,正因如此,這些看起來矛盾的一切,在這里才會顯得如此和諧統一。)
四、提升感受,小結延伸
剛才我們跟隨作者游覽了拉薩古城,通過三處最富特色的景點認識了拉薩,字里行間,我們時刻感受到作者不經意間抒發內心的情感,而所有的感受其實都濃縮為一句話,請同學們找到他,讀出來。
出示:
這一切使圣地拉薩富有魅力,使古城拉薩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神秘之地,神圣之地,幸福之地。
“這一切”僅僅是今天作者游記當中的三處景點嗎?
當然不是,在拉薩,還有許多擁有傳奇色彩的景點,有許多令人癡迷的特色民俗,還有令人回味的藏族文化。而這一切,需要同學們通過文字去了解,或者親身去體驗。最后,老師給同學們推薦一本書——《藏地密碼》。
五、板書
拉藏族民居
薩大昭寺
古
城八廓街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2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打開課文,一只漂亮、乖巧、馴良、可愛的小松鼠向我們走來。它那漂亮的外貌、馴良的習性和乖巧的行為清晰地定格在我們的頭腦中。我們在喜愛小松鼠的同時,不能不嘆服作者精心細致的觀察、生動傳神的描寫及準確精練的說明。
課文第一自然段首先從總體入手,介紹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接著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勢幾個方面具體來寫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二自然段從松鼠的活動范圍──樹上(不侵犯人類)、活動時間──夜晚(不騷擾人類)等兩個方面著重介紹了其性格特征──馴良。第3.4自然段側重寫了松鼠的行動特征──乖巧。一從它橫渡溪流時的情景來表現它的智慧;二從“有人觸動大樹”時的反應來表現它的警覺;三從儲備食物過冬來表現它的聰明;四從蹦跳的動作來表現它的輕快;五從不高興時發出的恨恨聲來表現它豐富的感情。作者還列舉了松鼠搭窩的經過,從選址、建造、居住及窩口的特點等方面來表現它的聰明、勤快,進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后在第5自然段補充介紹了松鼠的生育情況,何時換毛及喜歡潔凈的特點。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繼續激發學生喜愛動物、熱愛自然的感情,增強保護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二是通過與《鯨》進行比較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進一步領會說明文的表達方法。
這篇課文是一篇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都較強的`文藝性說明文(又稱科學小品)。它以準確性說明為前提,以形象化描寫為手段,在說明角度、表達方法、語言風格等方面與《鯨》有很大不同。從說明的角度來看,《鯨》側重于介紹鯨的形體特點和生活習性,而本文側重于介紹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動;從表達的方法來看,《鯨》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等說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從語言風格上來看,《鯨》的語言精煉平實,而本文的語言生動傳神,極具文學色彩。
教學本文的重難點,是引導學生在讀中感受松鼠的特點,并通過與《鯨》進行比較閱讀,探究兩篇課文不同的寫法,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它們面容清秀,眼睛閃閃發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非常敏捷,非常機警。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翹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
這段話簡直類似于文學作品中的肖像描寫。一般“清秀”極少用來形容動物,就是形容人,多半也只形容少男少女,現在拿來形容松鼠的面容,加上“閃閃有光”的眼睛,寫得非常惹人喜愛。特別是在寫尾巴時,更加細致生動:先寫其形狀,把它比作“帽纓”,給人以聯想和美感,表現出松鼠尾巴的美麗;再寫具體功能,能“一直翹到頭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表現出了松鼠形體的奇特之處。
②有人說,松鼠橫渡溪流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作船,用自己的尾巴當作帆和舵。
“橫渡”是指從江河等的這一邊過到那一邊。這句話介紹了松鼠橫渡溪流的方法,兩個“當作”寫出松鼠不僅知道以樹皮為船,而且還會用尾巴“揚帆”“使舵”,乖巧不言而喻。
③它們是十分警覺的,只要有人觸動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樹,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躲到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
這句話用“只要……就……”這一句式來表現松鼠靈敏的反應與動作。作者用了三個動詞“跑”“躲”“逃”來表示松鼠對于微小危險的快速應變能力,從而更顯出它“十分警覺”的靈性,由此表現出它的“乖巧”。
(2)對詞語的理解。
乖巧:合人心意,討人喜歡;機靈,巧妙。
馴良:和順善良。
橡栗:橡樹的果實,外表皮有一層硬殼,圓形,呈棕紅色,內仁如栗子,可食用。
矯健:強壯有力。
玲瓏:精巧細致。
蟄伏:動物冬眠,潛伏起來不食不動。
警覺:對危險或情況變化的敏銳感覺。
苔蘚:苔蘚植物的一綱,屬于這一綱的植物,根、莖、葉的區別不明顯,綠色,生長在陰濕的地方。
二、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正確讀記“乖巧、馴良、清秀、矯健、機警、玲瓏、躲藏、追逐、強烈、溪流、警覺、觸動、銳利、錯雜、狹窄、勉強、遮蔽”等詞語。
2.朗讀課文,了解松鼠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3.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積累語言。
4.能用較準確、生動的文字對某一種動物的特點進行說明。
三、教學建議
1.教學本課前,先布置學生搜集相關資料,了解作者和松鼠的有關知識,有條件的還可以組織學生觀看有關松鼠的影片,豐富學生對松鼠的認識。
2.教學這篇略讀課文時,要讓學生認真讀讀課文前的閱讀提示,按照閱讀要求進行自主閱讀。學習時,應先引導學生讀熟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介紹松鼠的,體會作者對松樹的喜愛之情。為了促進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可讓學生就課文某一部分內容繪制一幅圖,給它起一個名稱,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畫面。
3.在感悟、理解課文之后,還應引導學生畫出自己最喜歡的句段,說一說喜歡它們的原因,從而來體會作者語言的生動形象,提高學生的欣賞和評價能力。
4.探究本文與《鯨》在表達上的異同,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由于學生受年齡及閱讀能力的限制,不一定體會得非常全面,教師應注意加以引導。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探究,讓學生在互動中促進交流,在交流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引起爭辯,在思辯中激活思維。
5.在學習了兩篇介紹動物的文章后,可以進行一次改寫練習,引導學生將課文《鯨》仿照本文的表達方法進行改寫,也可以讓學生將本文仿照《鯨》的表達方法改寫成一般性說明文。
四、相關鏈接
布封(1707—1788)18世紀法國著名的博物學家、作家。少年時期就愛好自然科學,特別是數學。大學法律本科畢業后,又學了兩年醫學。后游歷了法國南方、瑞士和意大利。畢生從事博物學研究,每天埋頭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終于寫出了36冊的巨著《自然史》。這部著作包括地球史、人類史、動物史、鳥類史和礦物史幾大部分,綜合了無數的事實材料,對自然界作了精確、詳細、科學的描述和解釋,提出許多有價值的創見,并開創了現代地質學的先河,尤其在物種起源方面,指出物種因環境、氣候、營養的影響而變異。達爾文稱他“是現代以科學眼光對待這個問題的第一人”。《自然史》的文學價值也很高,其中關于動物活動形態的描繪尤其富于藝術性。作者以科學的觀察為基礎,用形象的語言勾畫出各種動物的一幅幅肖像。1777年,法國在御花園里給他建立了一座銅像,座上用拉丁文寫著:“獻給和大自然一樣偉大的天才”。
文藝性說明文又稱科學小品。其特點是擅于運用文學手法具體生動地向讀者介紹說明對象。它的主要表達方式是描寫性說明,是描寫與說明的巧妙聯合。這種融合與記敘文的描寫有明顯區別。記敘文運用描寫,目的是再現事物形象,把人物與事件刻畫得具體生動,從而表現文章的主題;而說明文運用描寫,目的是為了進行生動說明,它只是在介紹說明對象的過程中,借助某些形象化手法(如比喻、擬人等)對事物的特點作一些形象化描寫,從而起到具體說明事物的作用。文藝性說明文不論采用什么樣的形象化描寫手段,都要以準確性為前提,本文就是一篇說明的準確性與描寫的形象性完美結合的范例。
松鼠脊椎動物,哺乳綱,嚙齒類,松鼠科。小型獸類,體重約380克,體長20—28厘米,尾蓬松,長16—24厘米,超過體長的一半以上,密生棕黑色長毛。體毛灰色,故又稱“灰鼠”,也有暗褐色或赤褐色的。腹面白色。林棲,用樹葉、草苔筑巢,或利用鴉、鵲的廢巢。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實,有時也食昆蟲和鳥卵。年產1—2窩,每產4—6仔。經濟價值很高,冬季的皮毛可制皮衣,尾巴可以制筆。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6個生字,正確書寫14個字。記住本課的一些詞語。
3.讀懂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寫的雷雨景色。
4.在閱讀中體會作者細致入微的觀察方法,積累、揣摩語文、領悟作者形象生動的描寫方法。
教學重、難點
在讀中想象雷雨的景象,學習作者觀察與描寫的方法。
教學準備:
找與本課相關的資料如電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雷雨的影片,感受雷雨的景象
如果要你來描寫,你能寫得出來嗎?
二、初讀感知:
1.讀文:自由讀,通順,流利,質疑。
2.再讀:同桌讀邊讀邊想象。
3.再讀:圈出你認為描寫精彩的語句。最為形象的語句。
4.交流,解疑。
三、精讀理解:
1.大雨到來前的景象
a理想象大雨到來前是什么樣的,跟作者筆下的是否相同,作者為什么能描寫的這么傳神,你認為這是為什么?
b.說說大雨到來前作者抓住了幾方面來描寫,讀出這種情景。
c.練習有感情朗讀,讀到如臨其境。
2.風來的景象
讀風來的感覺
作者分幾個層次寫的風,它都借什么景物來寫風?
這種借物寫的物的寫作方法你有什么體會?
3.暴風雨來了
作者用了哪個修辭方法來寫風,畫出你找到的語句。
你認為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讀出暴風雨來了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拓展升華
用你的筆畫一幅名為《雷雨》的畫。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6個生字,正確書寫14個字。記住本課的一些詞語。
教學過程:
一、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分段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評誰讀得更精彩。
二、詞語積累
說說在本課中你收獲了哪些詞語。
用自己最喜歡的兩個詞語各說一句話。
和同學交換自己的詞語。
三、生字解析:
說說本課你認為哪個生字字形最復雜,哪個生字字義最難理解,哪個字最容易記住,哪個字讓你產生了聯想……
讓同桌考考你。
四、積累內化:
在文中找出象聲詞,體會詞語的妙處:
找出文中比喻句,排比句。
五、熟讀成誦
看看哪句話你已經背下來了,熟讀背誦
六、實踐活動:
課外延伸:收集介紹自然風光的文章,有機會讀《黎明的河邊》。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4
【教學目的】
1、學習6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學習說明靜物的寫作方法
3、培養獨立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
4、培養觀察能力,領略荔枝的鮮美
【教學重點】
掌握按一定順序說明的方法。
【教學難點】
準確理解并翻譯文言文。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用具】
多媒體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預習作業
1.通讀課文,將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試著串譯課文.
2.上網或到圖書館查閱有關介紹水果的資料。
【相關資料】
《荔枝圖序》是白居易為一副荔枝圖寫的序,圖和序的目的,正如白居易所說為不識者與識而不及一二三日者而作,含有宣傳荔枝的意思。
《荔枝圖序》是一篇短小精悍介紹荔枝知識的文章。教學內容不太難,但最有特色的是文章運用大量的比喻的修辭手法,使學生對荔枝有直觀上的了解,比如樹行團團如惟蓋,更重要的是課文中還有一些句式有一定的規律可幫助學生的記憶。如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色香味盡去,也可達到當堂背誦的效果。
【教學過程】
一. 導入(多媒體展示荔枝畫圖)
關于荔枝,大家可能比較熟悉。由于其色、香、味俱美,歷來被公認為果中的珍品,
為歷代文人墨客所喜愛和贊美,荔枝的妙,在楊朔的《荔枝蜜》也曾有過,蘇東坡的《惠州一絕》也有此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
(多媒體展示杜牧的《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歷史上,楊貴妃為了吃到新鮮的荔枝,不遠千里從廣東快馬加鞭運送荔枝。杜牧的《過華清宮》中就是諷刺這一現象,但我們能從中可看出荔枝保鮮不易的特點。
而今天我們來學習白居易的《荔枝圖序》,看看又向我們介紹了哪些知識?
二. 整體感知
1. 解題
(1)本文是作者為荔枝圖作序,其目的是什么?在原文中有答案嗎?
蓋不識者與識而不及一二三者云(最后一段)
(2)齊讀最后一段,并請一名同學串譯成現代漢語。
2. 檢查預習
(1)通讀課文,給下列字注音
帷wéi 枇杷pī pa 繒zēng 綃xiāo 瓤ráng 醴lǐ酪lào
(2)四人一小組,試譯課文,將不明白的字詞句舉手提出來,師生共同討論。老師巡視
輔導。
華:huá 花
葉如桂,冬青:葉子好象桂樹的葉子,冬天也綠。
大略如彼,其實過之:大略像上面說的那些東西,其實超過了那些東西。
3. 齊讀課文。四人小組討論,本文圍繞荔枝介紹了哪些知識?討論出說明順序。
(明確:介紹了荔枝的產地、形狀、樹葉、花、果實及果實的朵、核、殼、膜、瓤肉、漿液、荔枝的保鮮)
順序:由外到內,介紹果實的具體情況。由整體到句,從樹的形狀。
4. 本文說明重點是什么?為什么這樣安排呢?
(明確:以果實為說明重點,具體介紹果實的內外形態及保鮮不易的特點,突出重點,
且可以層次清楚的介紹荔枝)
5. 作者在介紹荔枝的時候,語言生動形象,這是為什么呢?舉例說說。
(明確: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6. 小結課文。
三. 拓展訓練
1. 全班齊讀課文打比方的句子,并展現其它常見水果,利用課文句式葉如桂,冬青漿液甘酸如醴酪寫一種水果,盡量形象逼真。
2.交流作品。
3.學生散讀課文,爭取當堂背誦。
板書設計
外形:產地、形狀、葉、花 (略)
果實:朵、核、殼、膜 (詳) 由外到內
保鮮: (詳)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9-13
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07-15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8-26
五年級上冊語文《水與生命》語文及教案10-28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8-25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2-11
五年級語文上冊《松鼠》教案02-23
五年級語文上冊園地教案07-31
新課標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7-30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