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統計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統計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數學統計教案1
活動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學會用自己的方法分類統計生活中物品的數量,從中體驗數學的有趣及重要。
2、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教師事先選擇好實踐的場地(幼兒園內),并親自實踐一遍做好記錄,心中有數;紙、筆。
活動過程:
(一)復習鞏固:
1、你能從1數到幾?數數看。
2、更快的數數方法:5個5個地數,10個10個地數。
3、100以內的隨便一個數你會寫嗎?試試看(請幾個幼兒到黑板上聽寫)。
(注:此環節的目的在于教師了解幼兒在實踐活動中必備的一些相關知識掌握如何,以便在活動中更好地把握。)
(二)聯系生活:
1、在生活中,你碰到什么東西要用數來數?舉例子。
2、在幼兒園里也藏了許多數,請小朋友們說說。
3、用什么方法統計方便?(每5個或10個記錄一次,然后5個5個或10個10個地數;列表統計等)
(三)提出任務:
1、分組統計并分類統計幼兒園里的一些物品(教師根據幼兒組的能力差異進行分配)。
一組:車棚——車有幾輛?自行車幾輛?摩托車幾輛?每種顏色的車各幾輛?
二組:前操場、后操場——樹有幾棵?前、后操場各幾棵?大樹、小樹各幾棵?
三組:架空場地——柱子有幾根?白色的幾根?綠色的幾根?圓的、方的各幾根?
(前三組讓幼兒“統計——分類——再統計”,從中明白總數比分出
去的數多,幾個分出去的數合起來等于總數)
四組:電腦室——電腦有幾臺?在場辦公的教師有幾位?其中長頭發幾個?短頭發幾個?(檢驗幼兒如何解決“判斷頭發長與短的標準”)
五組:教師辦公室——教師辦公用的桌子有幾張?椅子有幾張?哪個多?多多少?哪個少?少多少?(數的比較和一對一對應)
六組:一樓架空——吊燈有幾盞?(70多盞,幼兒要數準確不太容易,檢驗幼兒100以內的數數)
七組:樓道——從一樓到五樓要爬幾層樓梯?共有幾級臺階?每層樓分別有幾級臺階?(每層樓的高度不一樣,讓幼兒發現樓層高臺階就多)
2、要求:①合理分工與合作;
②用自己的方法進行分類、統計與記錄;
③學會驗證所統計的數。
3、幼兒執行任務,教師觀察、了解個別組幼兒實踐情況。
4、幼兒匯報任務完成情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新任務。
5、集中交流(每組選派一名幼兒匯報與交流):
①你們統計什么?統計結果如何?
②你們在實踐過程中是怎樣分工合作的?
③你們碰到過什么困難嗎?有沒有想到解決的辦法?
(四)布置作業——課后實踐:
請幼兒回家后,找一找家中或周圍環境中有哪些事物可數,數數看,并用圖表的形式記錄下來。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科學領域的第四個目標提到: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從這一目標理念出發,我設計了此活動。實施后,效果非常好,預定的目標得到很好地達成,幼兒在實踐過程中,各種綜合能力(合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克服與戰勝困難的能力、應變能力等)得到了有效發展。
觀察小記:
(一)第四組匯報員李琰小朋友先跑過來匯報:“黃老師,我們組完成任務了,電腦37臺,辦公的老師17個,5個長頭發,5個短頭發。”黃老師:“5個長頭發,5個短頭發,共有幾位老師?”“10位”黃老師:“那么17位老師中,其他的老師頭發怎么樣?”“啊——??”整組小朋友又沖向電腦室(孩子們已經意識到分類統計時出錯了)。第二次匯報時說:“黃老師,看長頭發、短頭發太難了,老師們有的坐在很后面,有的一直走來走去的,我們都數亂掉了,還有一位長頭發的老師說我們吵死了,我們只好下來了。”
(是啊,這一分類難度太大了,況且長頭發、短頭發要以什么標準來判斷都不確定,我本是有意試試,可是孩子們卻是如此認真。我的過失是:沒有事先與電腦室的老師通個氣,更沒有交代孩子們到了電腦室應如何處事,以致出現了“吵死了,只好下來”的結局。)黃老師:“你們小組誰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跟老師們說我們是在學習,不是吵”;“我們講話要小聲點,不要影響老師辦公”;“我們每人數一排”;“頭發超過肩膀就是長頭發,沒有超過就是短頭發”。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第三次上了電腦室……
(二)第一組匯報員蘇菲楠小朋友說:“黃老師,車棚里的摩托車有19輛,自行車有3輛。按顏色數,我們一直忘了這個數字的車是什么顏色的,讓我們再數數看。”(孩子們認真地在執行任務,只是碰到了困難,可是他們并不想放棄。)過了一會兒,又來匯報了:“黃老師,摩托車19輛,11輛黑色的、6輛白色的、2輛紅色的;自行車3輛,1輛綠色的、2輛白色的。我們是用水彩筆做記號的,這樣就不會亂掉了。”(這一群小家伙想到了解決困難的方法,而且統計得非常準確。)
(三)第二組匯報員杜倩云小朋友說:“黃老師,我們完成任務了,第二個任務是什么?我們可以到別組去數數看嗎?等一下就可以看看是他們數得對還是我們數得對。”(孩子們對此活動如此熱情,有繼續執行任務的欲望,并向老師提出了他們想執行的任務,多么有主見的一群孩子呀。)
大班數學統計教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條形統計圖,了解條形統計圖的構圖特征:橫坐標是統計的物品種類、縱坐標是統計的物品數量。
2.能根據前后統計圖的對比,明白條形統計圖一眼就能看出數量的多少,并能獨立制作完成條形統計圖。
3.體驗統計活動的樂趣。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1.每組桌面玩具:齒輪積木8個、雪花積木5個、子彈積木7個、圓圈3個、聰明棒6個。
2.條形統計圖范例一幅;3.小統計圖人手一張,水彩筆,空白條形統計圖。
活動過程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學習統計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發現在你們身后的桌子上有很多的積木啊?那我們怎樣才能知道桌上有哪些積木?他們有多少個呢?
小結:哦,像這種先把要統計的物品分一分類,再數一數,最后再把統計結果記錄下來,就是統計。
2、運用已有經驗進行統計。
(1)幼兒按要求嘗試用自己的方法統計出物品的數量。
師:在統計的時候呢,一桌5個小朋友,擔會請小朋友自己去選擇,統計一下你們桌上的東西并把統計結果記錄在桌上的統計圖上。在統計的時候可要細心一點,別統計錯了。
(2)交流統計結果,鞏固、復習簡單的統計方法。
師:請一個小朋友說說你的統計結果。(老師把他的統計結果記錄在大的統計表里)小結:從這張圖上你們能看出統計了哪些東西?他有多少嗎?(一起看圖說一說)3、觀察認識條形統計圖。
(1)出示條形統計圖,引導幼兒觀察、認識條形統計圖。
師: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種新的統計記錄方法,看,這里也有一張統計圖,你能看懂這張圖嗎?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他表示什么意思?有什么用?(重點引導孩子從橫縱坐標上看出物品的數量)(2)比較前后兩張統計圖。
師:這張統計圖和剛才我們畫的統計圖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要用條形來制作統計表呢?(通過觀察條形的高矮可以一眼就看出哪種物品數量多,哪種數量少)小結:小朋友們的眼睛真厲害。那像這種有橫坐標、縱坐標,用條形來表示物體數量的統計圖,我們就叫他條形統計圖。在條形統計圖上,我們可以通過觀察條形的高矮一眼就看出物品數量的多少。
4、操作體驗,學習制作條形統計圖。
(1)出示空白條形統計圖紙,引導幼兒討論制作方法。
師:你們會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嗎?老師幫你們每個人準備了一張空白的條形統計圖,我們先一起來看一看,在這張條形統計圖上該怎么記錄呢?在記錄統計物品的數量的時候我們該怎么記錄呢?(要看縱坐標上的數字)(2)幼兒根據原來統計圖上的數據,動手制作條形統計圖。
師:請小朋友拿出剛才的統計圖,根據統計圖上的統計結果,把他們制作成一張條形統計圖吧!
(3)交流分享。先做完的幼兒可與同伴交流,全部完成后集體展示幼兒的統計圖,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統計。
師:請一個小朋友來講講你的統計圖,你統計了什么?你能從你的統計圖上一下子就看出來什么積木最多?什么積木最少嗎?誰也想來說一說?
5、活動延伸。
欣賞生活中的條形統計圖。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會經常用到條形統計圖,你們在生活中見過條形統計圖嗎?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幾個條形統計圖,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些條形統計圖統計了什么?有多少?你怎么看出來的?你能一眼就看出來什么東西最多?什么最少嗎?
結束:原來條形統計圖有這么大的用處啊,可以不用數數就能一下子看出物品的多少。也正是因為這個優點能給我們帶來很多的方便,所以很多地方會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下課后,我們再去生活中找一找,還有哪些條形統計圖吧!
【活動反思】
本課教學是在學生認識了簡單的統計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條形統計圖的特征,尤其是條形統計圖中橫軸、縱軸表達的意義及制作條形統計圖時直條對應數據是本節課著重要突破的知識點。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突破難點,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以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和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 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比較成功的有以下幾點:
一、學生是真討論真探究了
與以前類似教學相比,統計教學往往熱鬧有余,而思考不足,學生的能力并沒有多大提升。我認為這節課學生是有收獲的。知識的難點真的是學生自主探究解決的。
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緊扣難點,圍繞“1、你知道縱軸上的這些數量是怎么設計出來的嗎?2、標數據的直條該如何確定高度呢?3、為什么要在直條頂端標出相應的數據?”展開討論先讓學生再小組里說說自己的想法,發散他們的思維,讓每個孩子都有說的機會。完成后用展臺展示學生作業,請同學互相觀察“他畫的好看么,符合要求嗎,完美嗎?”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教學,讓他們指出同伴們的優缺點,我認為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
三、教師引領學生思考,促使學生展開思維碰撞。 在大組交流中不斷圍繞這三個問題進行拓展延伸。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并掌握縱軸上數量的設計,提供一組數據,請學生來設計縱軸數據,即一格表示多少數量,要參看原始數據,以及根據實際情況來定。準確定位直條的高度。溝通學生知識儲備,運用平均分的知識準確把握數據,從而定位直條的高度。
大班數學統計教案3
活動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學會用自己的方法分類統計生活中物品的數量,從中體驗數學的有趣及重要。
2、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師事先選擇好實踐的場地(幼兒園內),并親自實踐一遍做好記錄,心中有數;紙、筆。
活動過程:
(一)復習鞏固:
1、你能從1數到幾?數數看。
2、更快的數數方法:5個5個地數,10個10個地數。
3、100以內的隨便一個數你會寫嗎?試試看(請幾個幼兒到黑板上聽寫)。
(注:此環節的目的在于教師了解幼兒在實踐活動中必備的一些相關知識掌握如何,以便在活動中更好地把握。)
(二)聯系生活:
1、在生活中,你碰到什么東西要用數來數?舉例子。
2、在幼兒園里也藏了許多數,請小朋友們說說。
3、用什么方法統計方便?(每5個或10個記錄一次,然后5個5個或10個10個地數;列表統計等)
(三)提出任務:
1、分組統計并分類統計幼兒園里的一些物品(教師根據幼兒組的能力差異進行分配)。
一組:車棚——車有幾輛?自行車幾輛?摩托車幾輛?每種顏色的車各幾輛?
二組:前操場、后操場——樹有幾棵?前、后操場各幾棵?大樹、小樹各幾棵?
三組:架空場地——柱子有幾根?白色的幾根?綠色的幾根?圓的、方的各幾根?
(前三組讓幼兒“統計——分類——再統計”,從中明白總數比分出
去的數多,幾個分出去的數合起來等于總數)
四組:電腦室——電腦有幾臺?在場辦公的教師有幾位?其中長頭發幾個?短頭發幾個?(檢驗幼兒如何解決“判斷頭發長與短的標準”)
五組:教師辦公室——教師辦公用的桌子有幾張?椅子有幾張?哪個多?多多少?哪個少?少多少?(數的比較和一對一對應)
六組:一樓架空——吊燈有幾盞?(70多盞,幼兒要數準確不太容易,檢驗幼兒100以內的數數)
七組:樓道——從一樓到五樓要爬幾層樓梯?共有幾級臺階?每層樓分別有幾級臺階?(每層樓的高度不一樣,讓幼兒發現樓層高臺階就多)
2、要求:①合理分工與合作;
②用自己的方法進行分類、統計與記錄;
③學會驗證所統計的`數。
3、幼兒執行任務,教師觀察、了解個別組幼兒實踐情況。
4、幼兒匯報任務完成情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新任務。
5、集中交流(每組選派一名幼兒匯報與交流):
①你們統計什么?統計結果如何?
②你們在實踐過程中是怎樣分工合作的?
③你們碰到過什么困難嗎?有沒有想到解決的辦法?
(四)布置作業——課后實踐:
請幼兒回家后,找一找家中或周圍環境中有哪些事物可數,數數看,并用圖表的形式記錄下來。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科學領域的第四個目標提到: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從這一目標理念出發,我設計了此活動。實施后,效果非常好,預定的目標得到很好地達成,幼兒在實踐過程中,各種綜合能力(合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克服與戰勝困難的能力、應變能力等)得到了有效發展。
大班數學統計教案4
一、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與數量關系并體驗到學習數學的重要和樂趣。大班幼兒已經能熟練的分辨出不同的幾何圖形,在此經驗基礎上,我將圖形與分類統計結合到一起,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激發幼兒探索并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進而發展幼兒細致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二、活動目標:
1、鞏固對顏色和幾種幾何圖形特征的認識。
2、初步學習按圖形的特征進行分類統計,并記錄統計結果。
3、培養幼兒細致的觀察力和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三、活動準備:
1、幼兒已認識的幾何圖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橢圓形、長方形、半圓形、梯形)。
2、黑板,水彩筆,幾何圖形若干,幼兒人手一份統計操作材料和白紙,集體操作材料兩份。
四、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特殊的小客人,在他們身上藏了許多的圖形,把他們請出來吧!"2、學習統計方法。
(1)請幼兒按圖形的形狀特征進行統計,教師記錄或請個別幼兒進行記錄。
(2)請幼兒按圖形的顏色特征進行統計,教師或幼兒記錄。
3、幼兒操作。
(1)請幼兒觀察操作材料,教師進行簡單的介紹,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看清特征再進行統計記錄。
(2)請個別幼兒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統計結果。
4、創意拼貼畫。為幼兒提供幾何圖形進行圖形拼畫。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延續幼兒以往的學習經驗,將圖形融合在一起,拼畫成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如:機器人、小汽車等,讓幼兒在感興趣的基礎上探索發現,初步學習了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統計,活動材料注重個體差異,讓每一個幼兒都能通過操作發現數學活動的樂趣。
大班數學統計教案5
活動目標:
通過實踐活動,學會用自己的方法分類統計生活中物品的數量,從中體驗數學的有趣及重要。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能積極思考,提高理解能力。
活動準備:
教師事先選擇好實踐的場地(幼兒園內),并親自實踐一遍做好記錄,心中有數;紙、筆。
活動過程:
(一)復習鞏固:
1、你能從1數到幾?數數看。
2、更快的數數方法:5個5個地數,10個10個地數。
3、100以內的隨便一個數你會寫嗎?試試看(請幾個幼兒到黑板上聽寫)。
(注:此環節的目的在于教師了解幼兒在實踐活動中必備的一些相關知識掌握如何,以便在活動中更好地把握。)
(二)聯系生活:
1、在生活中,你碰到什么東西要用數來數?舉例子。
2、在幼兒園里也藏了許多數,請小朋友們說說。
3、用什么方法統計方便?(每5個或10個記錄一次,然后5個5個或10個10個地數;列表統計等)
(三)提出任務:
1、分組統計并分類統計幼兒園里的一些物品(教師根據幼兒組的能力差異進行分配)。
一組:車棚——車有幾輛?自行車幾輛?摩托車幾輛?每種顏色的車各幾輛?
二組:前操場、后操場——樹有幾棵?前、后操場各幾棵?大樹、小樹各幾棵?
三組:架空場地——柱子有幾根?白色的幾根?綠色的幾根?圓的、方的各幾根?
(前三組讓幼兒“統計——分類——再統計”,從中明白總數比分出
去的數多,幾個分出去的數合起來等于總數)
四組:電腦室——電腦有幾臺?在場辦公的教師有幾位?其中長頭發幾個?短頭發幾個?(檢驗幼兒如何解決“判斷頭發長與短的標準”)
五組:教師辦公室——教師辦公用的桌子有幾張?椅子有幾張?哪個多?多多少?哪個少?少多少?(數的比較和一對一對應)
六組:一樓架空——吊燈有幾盞?(70多盞,幼兒要數準確不太容易,檢驗幼兒100以內的數數)
七組:樓道——從一樓到五樓要爬幾層樓梯?共有幾級臺階?每層樓分別有幾級臺階?(每層樓的高度不一樣,讓幼兒發現樓層高臺階就多)
2、要求:①合理分工與合作;
②用自己的方法進行分類、統計與記錄;
③學會驗證所統計的數。
3、幼兒執行任務,教師觀察、了解個別組幼兒實踐情況。
4、幼兒匯報任務完成情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新任務。
5、集中交流(每組選派一名幼兒匯報與交流):
①你們統計什么?統計結果如何?
②你們在實踐過程中是怎樣分工合作的?
③你們碰到過什么困難嗎?有沒有想到解決的辦法?
(四)布置作業——課后實踐:
請幼兒回家后,找一找家中或周圍環境中有哪些事物可數,數數看,并用圖表的形式記錄下來。
活動記錄與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科學領域的第四個目標提到: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從這一目標理念出發,我設計了此活動。實施后,效果非常好,預定的目標得到很好地達成,幼兒在實踐過程中,各種綜合能力(合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克服與戰勝困難的能力、應變能力等)得到了有效發展。
觀察小記:
(一)第四組匯報員李琰小朋友先跑過來匯報:“黃老師,我們組完成任務了,電腦37臺,辦公的老師17個,5個長頭發,5個短頭發。”黃老師:“5個長頭發,5個短頭發,共有幾位老師?”“10位”黃老師:“那么17位老師中,其他的老師頭發怎么樣?”“啊——??”整組小朋友又沖向電腦室(孩子們已經意識到分類統計時出錯了)。第二次匯報時說:“黃老師,看長頭發、短頭發太難了,老師們有的坐在很后面,有的一直走來走去的,我們都數亂掉了,還有一位長頭發的老師說我們吵死了,我們只好下來了。”
(是啊,這一分類難度太大了,況且長頭發、短頭發要以什么標準來判斷都不確定,我本是有意試試,可是孩子們卻是如此認真。我的過失是:沒有事先與電腦室的老師通個氣,更沒有交代孩子們到了電腦室應如何處事,以致出現了“吵死了,只好下來”的結局。)黃老師:“你們小組誰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跟老師們說我們是在學習,不是吵”;“我們講話要小聲點,不要影響老師辦公”;“我們每人數一排”;“頭發超過肩膀就是長頭發,沒有超過就是短頭發”。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第三次上了電腦室……
(二)第一組匯報員蘇菲楠小朋友說:“黃老師,車棚里的摩托車有19輛,自行車有3輛。按顏色數,我們一直忘了這個數字的車是什么顏色的,讓我們再數數看。”(孩子們認真地在執行任務,只是碰到了困難,可是他們并不想放棄。)過了一會兒,又來匯報了:“黃老師,摩托車19輛,11輛黑色的、6輛白色的、2輛紅色的;自行車3輛,1輛綠色的、2輛白色的。我們是用水彩筆做記號的,這樣就不會亂掉了。”(這一群小家伙想到了解決困難的方法,而且統計得非常準確。)
(三)第二組匯報員杜倩云小朋友說:“黃老師,我們完成任務了,第二個任務是什么?我們可以到別組去數數看嗎?等一下就可以看看是他們數得對還是我們數得對。”(孩子們對此活動如此熱情,有繼續執行任務的欲望,并向老師提出了他們想執行的任務,多么有主見的一群孩子呀。)
大班數學統計教案6
活動目標
1、鞏固對顏色和幾種幾何圖形特征的認識。
2、初步學習按圖形的特征進行分類統計,并記錄統計結果。
3、培養幼兒細致的觀察力和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已認識的幾何圖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橢圓形、長方形、半圓形、梯形)。
2、黑板,水彩筆,幾何圖形若干,幼兒人手一份統計操作材料和白紙,集體操作材料兩份。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
“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特殊的小客人,在他們身上藏了許多的圖形,把他們請出來吧!”
2、學習統計方法。
(1)請幼兒按圖形的形狀特征進行統計,教師記錄或請個別幼兒進行記錄。
(2)請幼兒按圖形的顏色特征進行統計,教師或幼兒記錄。
3、幼兒操作。
(1)請幼兒觀察操作材料,教師進行簡單的介紹,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看清特征再進行統計記錄。
(2)請個別幼兒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統計結果。
4、創意拼貼畫。為幼兒提供幾何圖形進行圖形拼畫。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延續幼兒以往的學習經驗,將圖形融合在一起,拼畫成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如:機器人、小汽車等,讓幼兒在感興趣的基礎上探索發現,初步學習了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統計,活動材料注重個體差異,讓每一個幼兒都能通過操作發現數學活動的樂趣。
【大班數學統計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數學教案統計教案03-10
關于小學數學統計教學教案03-07
《條形統計圖》數學教案03-02
大班數學《糖果店》教案03-08
大班數學《糖果有多少》教案含反思03-07
幼兒園大班數學《誰最長》教案03-07
大班數學《豐收的果園》教案 含反思03-04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玩牌》09-23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排序》09-22
大班數學《喜歡鐘表的國王》教案含反思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