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連加、連減》教案(通用12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連加、連減》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連加、連減》教案 篇1
1、教學目標
1、認識連加,理解連加的意義,初步滲透部分與整體的相對性;
2、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掌握連加的計算方法,讓學生初步理解一步計算和兩步計算之間的聯系,感受連加計算的形成過程;
3、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對數學的情感。
2、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10以內數的加減法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并且初步學會解決圖畫信息和文章信息相結合的數學問題。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連加的'意義,掌握連加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讓學生初步理解一步計算和兩步計算之間的聯系,感受連加計算的形成過程。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創設情境,復習舊知
1、星期六小明坐上口算號列車去鄉下奶奶家,來算一算這些口算吧!
4+2= 3+2= 3 + 4= 2 + 2=
6+3= 5+1= 7 +3= 4 + 4=
2、看圖列式 PPT出示喂雞圖
同學們你們看小明正幫奶奶干什么呢地上有幾只雞出示動態小雞,你們又看到了什么
誰能試著把我們剛才看到的完整的說出來你能提出一個問題嗎你會列式計算嗎
師板書5+2=7
請你們再看黑板,說說又看到了什么又來了1只小雞,剛才我們已經算出有7只了,又來了1只小雞,現在一共有幾只小雞呢怎么列式計算
師板書7+1=8
活動2【講授】二、探究新知
1、小明又拿來一碗米,請同學們繼續看(ppt出示動態圖)誰能用“原來···來了···又來了···”完整地把題目的意思說出來(原來有5只小雞,來了2只小雞,又來了1只小雞,現在一共有幾只小雞)
A生說出題意 B你能像他這樣說一遍嗎C同學們齊讀題意
2、理解了題目的意思,你會列式嗎
板書5+2+1
3、對比剛才我們同樣是求 一共有幾只小雞第一種方法是我們熟悉的,用了兩次加法計算,第二種算式,與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法哪兒不相同
4、師小結我們原來學的加法是把兩部分合起來,現在要連著再加一部分,像這樣把三個部分合起來的算式,我們可以叫它連加(板書連加)
5、認識了連加,跟老師一起讀算式5加2再加1
6、這個算式當中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7、5+2+1這里有3個數字,應該先算誰和誰再算誰和誰呢
8、計算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活動3練習
三、知識運用
1、導學案出示 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分組比賽
7+2+1 = 3+0+5 =
2、生活當中有許多連加的例子,你能用我們今天學的“原來···來了···又來了···”說句話嗎
2、同桌合作擺一擺,一人擺,一人列式計算
1人拿出8根水彩筆,擺成三部分,另一人根據擺好的圖,列出算式并且計算
3、導學案出示 燕子圖 看懂題意再列式計算
4、編寫連加算式
活動4【作業】四、總結
我們今天學到了什么
活動5【導入】拓展延伸
1、多個數連加的算式1+2+3+4+5+6+7+8+9
2、( )+( )+ 4 = 9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連加、連減》教案 篇2
教學內容:教材第107 頁的內容及第109 頁練習二十一的第5 一8 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和計算法則,掌握三個分數連加、連減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培養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解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規范書寫的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三個分數連加、連減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把整數化成假分數,再計算。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談話:昨天,我們學習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誰能說一說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是什么?
二、教學實施
1、出示例3 。電視臺少兒頻道各類節目播出時間分配情況如下:
(l)請學生根據所給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要求用一步計算的'問題)
學生自己將所提問題及解答過程寫在練習本上,集體交流。
(2)老師提問:前三類節目共占每天節目播出時間的幾分之幾?
學生審題,分析數量關系,并列式計算。
老師巡視,并請用不同方法計算的同學板書在黑板上。
方法一:4/15+1/15=(4+1)/15=5/15
5/15+7/15=(5+7)/15=12/15=4/5
方法二:4/15+1/15+7/15=(4+1+7)/15=12/15=4/5
引導全班學生觀察對比這兩種方法,并作出評價:“你喜歡哪一種方法?為什么?"
學生交流,達成共識:用三個分數直接相加比較簡便。
(3)出示問題:其他節目占每天播出時間的幾分之幾?學生思考列式: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列式?
板書:1-2/15-12/15
請學生試著計算。老師提問:“1 ”應化為分母是幾的分數?為什么?請學生將計算過程板演出來:1-2/15-12/15=15/15-2/15-12/15=( 15-2-12)/15=1/15
提問:如果將2/15換成3/15,請你算出結果。
學生計算:1-3/15-12/15=(15-3-12)/15=0/15
提問:0/15是多少?你能解釋嗎?
小結:分子是0,根據分數與除法關系,用除以任何整數都得0,所以,凡是分子是0 的分數都等于o 。
2、完成教材第107 頁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請學生說出計算過程。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109 頁練習二十一的第5 題。
學生獨立完成,請學生板演,集體訂正。
2、完成教材第109 頁練習二十一的第6 題。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集體訂正。
3、完成教材第109 頁練習二十一的第7 題。
學生先自己填空,交流方法,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答。
4、完成教材第109 頁練習二十一的第8 題。
根據學生課前的調查進行解答。并對學生進行合理安排時間,高效應用時間的教育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研究了同分母分數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注意在計算分數連加、連減時,用幾個分數直接相加或相減比較簡便。另外,如果被減數是“1 ”時,將被減數化成與減數分母相同的假分數再計算,當分子出現o 時,這個分數就等于o 。
板書設計:同分母分數連加、連減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連加、連減》教案 篇3
課題:
教學目的:通過學習這些內容,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加、減法的意義,進一步熟悉加、減法的口算,學習解決稍復雜一些的實際問題,并聯系實際情境滲透加減兩步計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小棒、卡片、小黑板、數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出示掛圖
二、知識探索
1、教學例1。
引導學生看圖,弄清圖意。
2、教學“連加”、“連減”的含義。
連加能解決連續兩次“合起來”的實際問題。
連減能解決連續兩次“去掉一些”的實際問題。
3、教學連加、連減。
讓學生理解其意義和運算順序,要充利用例題插圖,盡力把插圖改造成連續“合起來”,連續“去掉一些”的場景,讓學生在理解圖意的同時激活已有的生活經驗,結合加、減法含義列出算式。在計算連加、連減時,仍然要聯系實際問題的打算與步驟,領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適當的`時候,可以把連加、連減算式進行對比,使學生明白運算順序。
初學連加、連減兩步計算時,可將第一步算出的得數寫在算式下面的()里,再把()里的數與第三個數相加或相減,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計算的順序,以后要學生逐步習慣把第一步得數記住,再連貫地算出第二步得數。
三、知識應用
想想做做的題目,要讓學生觀察、交流圖意,聯系圖意列式計算,體會連加、連減的含義,加深理解運算順序。
1、第1題中的虛線框表示“去掉”的意思。
2、第3題列出的算式可以不同,學生作出符合圖意的解釋就行。可以是9–2–4=3:表示9只鴨子先游走4只,還剩3只;也可以是9–2–3=4:表示9只鴨子,先游走2只,岸上留有3只,近處河里還有4只。
3、第5題學生可能列連加算式,也可能列連減算式。可以讓學生交流、討論,體現多樣性。
四、知識總結
能力檢測
課本第6題。
練習與測試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連加、連減》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2頁。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知道連加、連減算式的含義和運算順序。
能力目標:比較熟練地口算連加、連減式題。
情感目標:初步感知連加、連減算式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難點
連加、連減算式的含義。
教學媒體
“連加連減(二).Swf”、實物投影儀。
教學設計思路
第一,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利用使新授部分的例題,變抽象為具體,非常生動形象地展現了小雞只數的變化過程和相應的計算過程,幫助學生借助直觀感知接受運算順序的規定。
第二,加強觀察指導。在進行演示的時候,著重提醒學生注意觀察,讓學生記下演示過程中每個環節的數量變化情況,進一步和算式聯系起來,促進學生在大腦里將生動的`情節轉化為數的運算,為掌握計算順序打好基礎。
連加、連減是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重要基礎,也是本單元的難點之一。它主要難在計算過程上,要分兩步進行口算才能算出結果,特別是第二步計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數,并且學生往往忘掉第一步的得數。為了幫助學生順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克服計算障礙,就著重訓練學生把先算的數記在腦子里,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
4+15+25-28-2
5+37+13-16-2
要求:先口算,再想一想,每組題中的第一題與第二題有什么關系?
學生口算后交流。
二、導入學習新課
大家不但會算,還能找出它們的關系。今天我們就要用這些知識來學習新本領。
(一)學習連加
1、演示,引出算式。
(1)出現5只在地上覓食的小雞。
問:院子里有幾只小雞在吃東西?(屏幕出現“5”)
(2)出現跑來的2只小雞和又跑來的1只小雞。
◆指導觀察:現在地上的小雞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屏幕出現“2”、“1”)
◆問:要算出一共有幾只小雞,應該怎樣列式?(屏幕出現“5+2+1”)
◆要求學生結合屏幕上的算式說說算式的含義。
2、學習計算順序。
問:這個算式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小組討論后匯報,并說出計算順序。
(2)根據學生敘述過程,演示,在算式“5+2+1”中標明計算順序并依次閃動,最后成:
問:第二步是由哪兩個數相加?
3。揭示課題。
(1)問:今天學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點?(板書課題:連加)
(2)引導學生總結連加計算的運算順序。
◆同桌討論。
◆交流匯報:計算連加式題時,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把得數記在腦子里,然后再加第三個數。
(二)學習連減
1、演示(邊演示邊提醒學生注意觀察)。
(1)草地上出現8只小雞。問:現在有幾只小雞?在算式中填數。
(2)走了2只;又走了2只。
2、讓學生自己把算式列完整并算出得數。
○ □ ○ □ ○ □
3、交流。
(1)說說“8-2-2”的含義。
(2)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4、小結并補充課題。
三、鞏固練習
1、第72頁“做一做”。
要求:先用一種學具擺一擺,再填數計算。
2、練習十一的第1、2、5題。
要求:仔細觀察,弄清圖意,填空并計算。
3、練習十一的第3、6題。
(1)說一說各題應把哪個數記在腦子里。
(2)直接說出各題得數。
四、課堂總結
1、引導學生小結本課所學的內容和連加、連減計算的運算順序。
2、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小結,并提出注意的問題。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連加、連減》教案 篇5
設計說明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選擇適當的形式和素材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為此,在教學中我們應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與生活相關的情境中進行自主探究,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在探究、思考、交流等活動中經歷獲得知識的過程,提高探究活動的實效。據此,本教學設計重點突出以下兩個方面。
1、充分發揮情境圖的作用,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教學設計借助教材情境圖,讓學生自主探究,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將生活中的問題與數學學習有機結合,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必要性。
2、采用思考、交流、比較、反饋等方式,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本教學設計在教學新知的過程中,以討論、比較不同的列式等方法讓學生經歷新知的`獲得過程,從而完成知識的構建,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及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同時,讓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必要性。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情境引入
師:同學們,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這是同學們在周末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照片。(課件出示教材27頁例1情境圖及表格)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28個
34個
22個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情境圖,你能發現什么信息?
(同學們分成三個組幫助農民伯伯,他們收獲了很多大南瓜)
師: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利用教材的情境圖,教師提出要求,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同時,注重提高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養成愛提問題的習慣。將生活中的問題與數學學習進行有機的結合,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必要性。
⊙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1。
1、學生獨立思考,根據情境圖提出數學問題。
預設
生1:第一組比第二組少收了多少個大南瓜?
生2:第一組和第二組一共收了多少個大南瓜?
生3:三個組一共收了多少個大南瓜?
2、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師:同學們提出的這些問題都非常好,思考一下,通過自己的努力,你們能解決哪些問題?
(問題1和問題2比較容易解決,可以讓學生舉手回答。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評價)
師:(針對問題3)第三位同學給大家提出了一個很有挑戰性的問題。大家有信心解決問題3嗎?請大家認真思考,在練習本上寫出算式。
(生匯報算式:28+34+22,然后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列式)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有三個加數的加法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大家先獨立計算28+34+22,然后在小組內說一說你們是怎樣計算的。
(學生小組交流后,匯報算法)
師:這種方法是大家普遍采用的,有沒有其他的算法呢?
(學生匯報不同的算法,教師用課件出示不同的算法)
師:比比看,這幾種算法有什么區別?哪種方法更簡便?
(學生進行算法比較,說出哪種算法更簡便及理由)
師:讓我們一起來總結連加的運算順序和用豎式計算的書寫方法好嗎?
(師生共同總結)
3、學習效果檢測。
師:連加計算同學們掌握得怎樣?讓我們來檢驗一下,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46+25+17=54+20+16=
(計算后小組內進行匯報,師指名板演)
設計意圖:掌握連加的運算順序和用豎式計算的書寫方法及豎式的簡便寫法是本節課的重點,要引導學生完成知識的構建。讓學生利用數學知識的遷移學習新知,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體驗算法的多樣化,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連加、連減》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8頁的例題,第58~59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
2、能有條理地表述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初步體會
1、算式接龍。(小組學生互相合作,每人出一道題)
2、學生匯報,說說你們組的題目和想法。
二、主動探索,體會領悟
1、教學例1。
貼出例1主題圖。
學生根據圖意分小組討論交流,編故事,表演動作。
講述:星期天,小紅和弟弟去郊區的奶奶家玩,看見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紅的南瓜。小紅想,我長這么大了,應該幫奶奶做一點家務活。于是,她找來一輛手推車,把奶奶摘下的南瓜運回家。第一次運來4個,第二次又運來2個,還剩下一個最大的沒有運,奶奶一共摘下幾個南瓜呢?怎樣計算?(4+2=6,6+1=7)
提問:其他組有不同的'方法嗎?(4+2+1=7)
追問:為什么這樣一來列式?
你能給這樣一來的算式取個名字嗎?(連加法)
講述:這個名字取得真好,今后我們看見在一個算式里有兩個以上的“+”,就叫它連加。
2、教學例2。
講述:這時,弟弟在大聲喊:“姐姐,快來看,奶奶家還種了一些絲瓜。”出示例2主題圖。
提問:你們能看著這幅圖編個故事嗎?
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形成如下的表述:
絲瓜架上原來有8根絲瓜,弟弟第一次摘下3根,第二次又摘下1根,還剩幾根?
討論怎樣列式,怎樣計算,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算式,并讓學生把書上的算式填寫完整。
引導學生小結:8-3-1=4連續減了兩次,我們把它叫做連減。
3、師生共同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什么新的內容?在計算的時候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想想做做”第1~3題。
四、總結評價,點撥學法
今天我們學到哪些知識?回家后出題給爸爸、媽媽做,好嗎?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連加、連減》教案 篇7
一、設計思想
長期以來,計算教學忽視了教學本身的人文因素,脫離了學生個體。因此,計算教學總是與單調、枯燥連在一起。新課程的實施,給計算教學注入了新的血液。新課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現實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本教學設計,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構想、設計現實、生動、活潑,充滿童趣的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欣賞、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動手操作、合作交流、自評互評等多種活動中學習數學、享受數學并得到全面發展。
二、教材分析
連加、連減在學生學習了10以內加、減法計算的基礎上進行安排。目的是通過教學,使學生體會這兩類式題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計算,從而擴大學生用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并為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打下必須的基礎。連加、連減雖然不是加法和減法單元的教學重點,但卻是加法和減法單元的難點之一。教材先通過例1教學連加,然后呈現例2的摘絲瓜場景教學連減。接著通過一系列的練習,逐步使學生進一步體會連加、連減算式的含義,鞏固對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的認識。
三、學情分析
連加、連減雖然不是加法和減法單元的教學重點,但卻是本單元的難點之一。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這一知識的自身特點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充分引導學生聯系具體情境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理解運算順序,掌握計算方法。要引導學生通過具體情境多觀察、多討論、多表述,在多樣的活動中深入領會并掌握知識。
四、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情景建立連加、連減的數學模型,理解連加、連減的具體含義,會進行10以內連加、連減的計算。
2、培養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獲取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經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過程,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意識和能力。
4、使學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同時,體會連加、連減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快樂。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讓學生聯系實際情境,體會連加、連減的意義和理解運算順序,學會計算。使學生理解圖意列出算式。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1、創設情景、激趣學習連加。
課的一開始,我就利用圖片,讓學生充分的感知,并通過自己的感知說出圖意,培養了學生理解和說的能力。而且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舊知識的遷移,讓學生感受今天的加法算式和以前的相比有什么不同,從而引出連加。課題的引出后,并不是死板的講述運算的順序,而是讓學生自己去編寫算式,并自己去計算,這時學生的興趣非常高,教師借此讓學生在同桌說說你是怎么計算的,采用自主探索,大膽嘗試的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建構連加的計算順序,很自然的引出了預算順序。
學生初步理解連加的含義后,利用動態的練習讓學生的思維從形象向抽象過度,進一步鞏固了新知,也為學習連減埋下伏筆。
2、延續情節,學習連減。
愛于表現是每個兒童的天性,讓孩子們有表現的機會使孩子們增長有意注意的時間。因此教學設計上讓學生先發揮想象編寫連減的算式,再通過自己編寫的算式來編題目,充分理解連減的含義。出示板書連減,因為連減的算式動態的畫面比較容易理解,所以我要求學生看著靜態畫面描述所發生的事,從整體上初步理解連減的含義。
3、觀察對比,小結算法
通過上面的學習,學生基本掌握連加連減的含義及運算順序。但在學生的知識庫中這還是兩個獨立的知識點,有部分同學可能對連加連減的關系有模糊的認識,這時我引導學生在連加和連減知識點間搭建橋梁,形成聯系,構建學生自己的知識王國。
七、教學準備:圖片、小棒、正方形片
八、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舊引新
師:小朋友們,這個星期天,你們都到哪兒去玩兒了?(生自由發言)
師:這個星期天,有兩位小朋友,芳芳和她的弟弟也打算好了去鄉下的奶奶家玩(貼出圖片:芳芳和弟弟)。星期天一大早,芳芳的媽媽就帶著她們姐弟倆一起乘上“口算號”公共汽車出發了。來,我們都看看有哪些口算,也來算一算吧!
學生看卡片口算:4+1 5+2 5-2 8-2 10-4 3+4
5+3 7+1 3-1 6-2 6-6 7+3
師:一路上,芳芳看到車外的橘子黃了,地里的辣椒紅了,到處是一片豐收的景象。不一會兒,她便到了奶奶家,奶奶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喂雞呢!芳芳連忙跑過去幫奶奶喂雞。引出例1。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了兩位小朋友去鄉下奶奶家游玩和乘坐“口算號”公共汽車的情境,相機進行口算練習,既調動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又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結合情境、探究新知
探究連加
1、說圖意。演示小雞圖(動態)。請學生仔細觀察。
(1)師:小雞也想和我們交朋友,在圖上你看到了什么?
(原來有5只小雞在吃米,先跑來了兩只,又跑來了一只。)
(2)師:根據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數學問題?(一共有多少只小雞?)
學生復述圖意,指名說,同桌說,齊說。
2、嘗試列式。
師:要知道一共有幾只,小朋友們會列式計算嗎?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加法)為什么?
(1) 隨生答板書:(1)5+2=7 7+1=8 (2) 5+2+1=8或5+1+2=8
指名學生說說第一種方法兩個算式的意思。
師:老師看到小朋友們還列出了5+2+1=8和5+1+2=8這兩個算式,老師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誰能來告訴老師?(生回答)
(師恍然大悟狀)哦,老師明白了,原來要求一共有幾只小雞,還可以直接把5、2、1三個數加起來!
(2)讀算式。(師:剛才的小朋友讀得真不錯,你也跟著他讀一讀吧)
(3) 比較不同。
引導學生看這兩個算式與以前學過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三個數,兩個加號,讓學生給這樣的算式起名字。指出:數學上叫做連加(板書:連加)生齊讀。
(4) 說算理:
師:5+2+1=8的8,你是怎么算出來的?(生先討論,再匯報)
匯報交流(學生可能說一個一個地數出來的。或是先算5+2=7再算7+1=8……不管哪種方法,學生只要說出理由,都給予肯定。)
師:是呀,計算連加時我們一般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師指板書:5+2=7),算出得數7(將7填到框中)然后再把算出的得數(強調是算出的得數)加上第三個數,這樣的計算,也就是說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板書:從左往右)
學生齊說計算方法。
探究連減
師:你們幫小雞解決了難題,他們可高興了,過了一會兒,又發生了什么事呢?
(原來有8只小雞,先跑掉了2只,又跑掉了2只,)
指名說圖意(同連加)
師:小朋友,看了這幅圖,你會編個數學小故事來考考大家嗎?(學生同桌先討論,再交流)
師:要求還剩多少只小雞,會列式嗎?這個算式怎么讀?8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還有一個2呢?8-2-2表示什么?得數4你是怎么算的?(指名學生答后齊說,師隨學生回答將板書填寫完整)
師:看看這道算式又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減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你也會給它取個名字嗎?(板書:連減)生齊讀
指出:計算連減時一般也是先把前兩個數相減,再把算出的得數減去第三個數,也就是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3、初步小結:幫完了奶奶喂雞,小朋友也認識了今天的兩個新朋友,它們是-------?都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計算?
小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連加、連減,在計算時,一般是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計算的。
【設計意圖:現實生活既是學習數學的起點,又是學習數學的歸宿。創設情境是現實生活與計算教學溝通的橋梁。在新授部分,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創設芳芳給奶奶喂雞的富有濃厚生活氣息的情景,既生動地反映出連加、連減的意義和計算方法,又讓學生直觀理解連加、連減的意義,更讓學生感受到連加、連減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其間,采用由扶到放、小組或同桌合作討論的教學方式,有效地培養了學生觀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聯系情境、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題
師:下面看老師擺出的圖,你們會列式計算嗎?
操作: (1)先擺4根小棒,再擺3根,再擺1根
(2)先擺10個正方形片,再用線劃掉3個,再圈出5個)
學生看教師操作過程分別在書本72頁上列式計算。
提問:4+3+1你是怎么算的?
10-3-5同上教學并提問:為什么用10去減呢?
2、想想做做第2題
師:喂完了小雞,芳芳來到了奶奶家后面的小河邊,看到小河邊有一棵高高的樹,一群小鳥正在上面快樂地飛翔呢!(多媒體出示動態的圖)你能說出這幅圖的意思嗎?看了這幅圖,小朋友能自己列出一道連加算式嗎?(板演齊練)指名問:4+3+3表示什么意思?10表示什么?
3、想想做做第3題
師:小河邊有高高的樹,清澈的小河里,還有著一群可愛的小鴨子在游玩呢!(出示圖片)誰知道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啊?你會列出一個連減算式嗎?9-2-4表示什么意思?得數3表示?為什么從9里面去掉呢?
4、給小鴨子找家
師:小鴨子們在河里游玩了一會都上岸了,可是,它們卻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幫他們找一找嗎?(出示圖,小鴨子身上寫著得數,小房子上寫著相應的算式)
學生上來給小鴨子找家,個別提問:你是怎么算的?
師:還有誰找不到家啊?哦,老師幫得數是1的小鴨子造了一座房子,但只完成了一半,小朋友們能幫它造完嗎?(學生交流方框中應填幾)
師:你們真棒!咦?這里還有一只小鴨子,它為什么這么傷心啊?那怎么辦呢?誰愿意給它造房子?(學生給得數是4的小鴨子造房子,指名反饋,教師將相應的連加或連減算式板書)
【給小鴨子找家的游戲活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在其間滲透一些需逆思考的題目,進一步激活學生的思維,也讓學生體驗到學知識,用知識的快樂。】
5、想想做做第5題
師:夕陽西下,芳芳跟著媽媽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奶奶家,小朋友們跟著他也一起學會了許多的新知識。現在啊,有一群小動物還想考考我們小朋友知識學得怎么樣呢,小朋友們,愿意接受小動物們的挑戰嗎?好,我們來看圖,請你看圖后把算式寫完整,看誰寫出的算式多!(出示圖片)
生獨立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指名學生說出算式,并說說分別是怎么想的?(進行相應的反饋)
【學生欣賞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也不同,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組織小組交流、全班交流,既關注學生思維的個性化,又開闊了學生的思路,實現了“思維共享”。 】
(四)全課總結、延伸課外
師:今天,小朋友們一起認識了哪些新朋友?怎么計算連加和連減呢?指出:在以后的計算中,小朋友們要慢慢學著把第一步的得數記在腦中,不寫出來,直接寫最后一步的得數。
指出:像今天我們學習的連加連減,在我們的身邊也經常可以看到。比如,小朋友們一起到操場上去跳繩,先去了幾個,又去了幾個,然后又去了幾個,求一共有幾個小朋友,不就是連加嗎?
布置作業:課后找找身邊的連加和連減故事,比比誰找的多!
【設計意圖:通過布置課后讓學生自己尋找生活中的連加與連減故事,讓學生體驗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體驗數學知識的實際價值,從而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九、板書設計、
10以內的連加連減
5 + 2 + 1 = 8 8 - 2 – 2 = 4
5 O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連加、連減》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借助直觀圖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
2、能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和順序,能正確地口算10以內的連加、連減。
3、初步學習用連加、連減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1、借助直觀圖理解連減的含義。(減法動態圖能理解,靜態圖沒有劃去、虛線這些鮮明的減法標志,部分學生無法理解圖的意思)
2、計算順序是從左到右依次計算,學生一般能掌握。但是計算時先算左邊,得到的結果記在心里,再算右邊的。——這個計算方法(過程)部分學生可能難掌握,需要讓學生多說一說。(同桌說、指名說)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出示4組口算
(1)學生口答結果,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答案。
(2)點擊課件,暗示。再點擊課件,提出問題:每組的兩道題有什么關系?
(3)讓學生回答。(說的有點道理即可)
2、看圖列示
(1)出示圖片,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小雞、男孩、樹……)
(2)繼續提問:你能問一個關于圖里小雞的問題嗎?
預設:①生:有5只小雞在吃米,又來了2只小雞,一共有7只小雞。(直接說了)
如果學生直接說出一共有7只小雞,追問:哦,7只小雞,你是怎么列式的?
②生:左邊有5只小雞,右邊有2只小雞,一共有幾只小雞呢?(……能提出問題的估計很少……)
如果學生能提出問題,再提問:誰能列算式解決這個問題?
(3)根據學生回答出示:5 +2 (=7先不出現)
過渡:看來同學們都能看圖列算式解決問題了,咱們把圖變一變。
二、探究新知
1、連加
(1) 你又看到了什么?(生1:又跑來了1只小雞!)(生2:右邊有3只小雞了!)
(2) 向學生提問:誰能提出一個問題呢? 預設
情況①:原來有5只小雞吃米,又來了3只小雞,一共有8只小雞。5 3=8
情況②:原來有5只小雞,又來了2只小雞,就是7只。 5 2=7
后來又來了1只小雞,現在一共有8只小雞。 7 1=8
情況③:原來有5只小雞,又來了2只小雞,又來了1只小雞,一共是8只小雞。
5 +2 +1=8
學生的回答可能什么情況都有,能提出“一共有幾只小雞”的問題就很不錯了,能算出或者數出“一共有8只”,就追問是怎么算的,讓他們說出算式。
說出的算式應該就是以上3種情況,估計第1種情況的會有一些。
(3) 對比
學生回答后,如果出現情況③最好,直接進入 對比 環節。
如果沒有出現情況③,可以老師自己引出:5 2 1
提問:這兩幅圖有什么不同?列出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學生回答)
(4)計算方法
①:出示:5 2 1 ,提問:你們會計算這個算式嗎?(讓學生說出計算方法)
②:根據學生回答,歸納: 先算5 2=7,把7記在心里,再算7 1=8。(幻燈片出示過程)請3、4個學生再說一說計算過程。
③:總結計算順序:(出示幻燈片)所以,連加是從左到右依次計算。
④:(點擊幻燈片,出示問題)算式中的5、2、1、8各表示什么意思?
這個算式在算什么?——【一共有幾只小雞】
請學生說說每步計算表示的含義。
(5)鞏固練習
①:這幅圖是什么意思,誰能提出一個問題呢?(學生提問并解答)
②:4 3 1是怎么計算的'?請生說計算方法。(先算4 3=7,再算7 1=8)
過渡:看來同學們已經掌握了連加的方法。咱們再來看一看剛才的小雞們,它們已經吃飽了~
出示動畫(就點擊幻燈片,2只小雞走掉以后,再點擊1次。)
——進入新知第二部分:連減
2、連減
(1)提問:圖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呢?
學生說,并提問。
(2)誰能列出算式?根據學生說的算式出示:8-2-2
(3)這個算式該怎么計算?讓學生說計算方法。
——先算8-2=6,把6記在心里,再算6-2=4。
(4) 計算順序是怎么樣的?
——學生說,師再次小結:連減也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5) 算式中的8、2、2、4各表示什么意思?這個算式是在算什么?
【還剩下幾只小雞】請學生說說每步計算表示的含義。
(6) 鞏固練習
①:這幅圖是什么意思,誰能提出一個問題呢?(學生提問并解答)
②:10-3-5是怎么計算的?請生說計算方法。(先算10-3=7,再算7-5=2)
三、鞏固練習
1、書本P66頁第1題。 其中連加部分要求學生說出計算方法。
2、P66頁第4題。減法的看圖列示。學生先說說圖的意思,再填一填。并說出計算方法。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連加、連減》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3個數的連加連減,并能計算出得數。
2、能積極思考,提高理解與運算能力。
3、培養合作意識,喜歡參加數學計算活動,體驗活動的成功感和趣味性。
4、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及動手操作能力.
5、使幼兒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活動準備:
1、教具:仿真人民幣,超市用品若干,捐款箱,人物胸牌,統計格,題卡,小票,紅旗,獎品,購物籃,塑料袋6個。
2、學具:仿真人民幣,鉛筆,操作冊。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1、師幼問好,走線。
師:小朋友們中午好!今天教師里來了好多的客人老師,和她們打個招呼吧,好,打過招呼之后呢,就不要看客人老師了,轉過來和陳老師做好朋友吧,陳老師今天要帶你們去一個很好玩的地方。
師:HELLO,我是好上好超市的陳經理,今天特地來邀請小朋友去參加我們超市舉辦的“超市大贏家”的游戲比賽,想參加嗎?
師:讓我們一起先排好隊,順時針方向站在安全通道上,腳尖親腳跟,安安靜靜地走去超市吧。
2、線上游戲:快樂大巴
師:好上好超市到了,好多健身器材呀!咦,還有玩具汽車呢!我們先來玩玩開汽車的游戲好嗎?
師:這是一輛開往北京的“快樂大巴”,被我摸過頭的小朋友,請你們先上車吧。
師:小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車就要開,嘟嘟嘟、嘟嘟嘟,車上現在有幾人?
師:小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車就要開,嘟嘟嘟、嘟嘟嘟,你們幾個快上來,車上現在共幾人?
師:小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車要到站,嘟嘟嘟、嘟嘟嘟,你們幾個請下車,車上現在剩幾人?
二、集體活動
1、學習3個數連加
師:我們的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小朋友手上已經戴好了“爸爸”“媽媽”“寶寶”的胸牌,請你們選擇和自己相同顏色的胸牌,組成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并且,請根據你們胸牌的顏色,選擇相應的家庭代號,輕輕的坐下來。
師:比賽正式開始!我為每個家庭準備了20元的備用金,今天的比賽規則是用錢用得合理,完成工作最迅速的家庭,就是我們的冠軍家庭。現在請每組家庭派一名成員來領取備用金。
師:我們要開始購物了,請每個家庭去超市購買三樣物品,買單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3名幼兒組成的家庭自由購物,音樂)
(師扮演:親愛的顧客朋友們,歡迎光顧好上好超市,由于現在是下班時間,是購物高峰期,人員擁擠,請您帶好您的寶寶,管理好您的財物。祝愿大家生活愉快!謝謝!)
(每個家庭排隊買單)
師:請每個家庭分別說說,你們買了什么?
師:我們買的3樣物品一共花了多少錢呢?
師:哦,剛才已經買過單了,但是陳經理想知道你們是怎樣算出來的,“超市大贏家”第一回合的挑戰開始了!請每組家庭派出一名成員,在黑板上計算出你們買的三樣物品一共花了多少錢。在這個環節中,哪組家庭最先完成工作的就是第一回合的冠軍!
(引導幼兒一起操作,列式計算。選出暫時領先家庭,貼好紅旗。)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為什么要用這種方法?在計算的過程中,你是怎樣想的?
(引導幼兒述說自己的計算思路)
師小結:真不錯,要計算三樣物品一共多少錢,就用三個數連加。
2、學習三個數連減
師:3月11日,日本發生了大地震,由此引發海嘯,造成重大人民傷亡和財產損失,為幫助日本群叢度過難關,全世界人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朋友們,你們愿意幫助受災的日本人嗎?
師:好,好上好超市正在舉辦募捐活動,請每個家庭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幫一幫那些可憐的人們,捐款的金額不限制,也就是說你們想捐多少就捐多少,但是,捐款也是有要求的哦,在捐款之后,請在黑板上記載好你的捐款金額。
(捐款與記錄)(師:謝謝!您真有愛心!謝謝!受災的人們會感謝您的!謝謝,你是愛心小天使!)
師:各組家庭請注意,20元備用金,超市購物花了一些,捐款花了一些,還剩下多少錢?我們應該怎么計算呢。這可是“超市大贏家”第二回合的較量了,請每組家庭派出一名成員來大顯身手。
(引導幼兒一起列式計算,評選領先家庭,貼好紅旗)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為什么要用這種方法?在計算的過程中,你是怎樣想的?
師小結:哎呀你們真是太厲害了,我也是這樣想的,要想知道還剩下多少錢,就要用錢的總數,減去第一次花掉的,再減去第二次花掉的,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連減。
三、分組活動
師:每個家庭剩下的錢不多了,可是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怎么辦呢?(幼兒:賺錢)
師:好,超市有一些工作需要各位幫忙完成,這可是第三回合的較量哦,哪組家庭先完成工作可以為你的家庭爭得一面紅旗。
力量組:超市的玩具柜套圈擺亂了,需要一定的力氣來整理哦,因為你們是力量組的,請你們把每個圈內的計算題算出來,套在和它得數一樣的套圈娃娃身上,用線連起來。
智慧組:超市又到清帳的.時候了,請你們運用自己的智慧幫陳經理把這些帳單的結果算出來。
(幼兒工作,教師巡回檢查,核對。評選出第三回合領先者,貼好紅旗。)
四、交流小結,延伸生活,師幼道別
1、評選冠軍,頒發獎品。
師:那么,哪組家庭是今天的超市大贏家呢?好,我們用熱烈的掌聲祝賀今天的冠軍家庭!好,現在開始發放獎品。
師:冠軍只能評選出一個,沒有得到冠軍的家庭并不是很差,你們也是最棒的!加油,在以后的學習中提高自己的計算速度,也來嘗嘗拿到冠軍的滋味,好嗎?
2、“超市大贏家”的比賽結束了,小朋友回家后也可以幫爸爸媽媽做好家庭收支記錄,做個理財小管家哦!
教學反思:
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本課練習環節,我設計了一個具有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說出在生活中用到的連加連減計算的問題?針對學生的回答,再列式解決問題。這一環節拓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能各抒己見,說的問題新穎而且切合實際。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連加、連減》教案 篇10
詳細介紹: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正確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兩步式題的方法。
(二)通過計算連加、連減兩步式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三)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的能力及書寫工整、規范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兩步式題的方法。
難點:正確計算連減式題。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板演(指名兩個學生到黑板上演算):
2、在兩名學生板演的同時,其他學生口算下面的題,抽問其中一道連加、一道連減的口算過程,從而復習連加、連減運算按從左往右的順序進行計算。
20+40+30=10+40+20=3+20+6=
70-20-40=80-50-10=65-5-20=
訂正板演,兩名學生分別說一說計算過程,大家檢查計算是否正確。然后觀察一下,兩道加法題之間有什么聯系,引導學生發現第一個加法算式兩個加數的和也就是第二個加法算式中的第一個加數。如果把這兩道加法題連在一起寫,就是一道連加題。今天我們就要學習連加、連減用豎式計算。出示課題“連加、連減”。
(二)學習新課
1、出示例128+34+23=
啟發提問:
(1)連加式題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2)用豎式怎樣計算?
相鄰的兩位同學互相說一說,然后自己動筆試著做一做(如果有條件,每人一塊小紙黑板,每人在紙黑板上做)。
在學生自己試算過程中,教師行間巡視,找出幾種有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下面幾種情況,先出示正確的算法,即
大家進行評議,公認這種算法是正確的。然后出現下面兩種學生可能出現的算法(如果班里學生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就不必提出,以免誤導)。讓學生說一說錯在哪里。
性提問:
(1)計算連加式題,先加什么,再加什么?
(2)計算連加兩步式題,應注意些什么?
在此基礎上得出:
計算連加式題時,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加第三個數。要注意計算第二步時,是把第一步計算的結果加上第三個數,還要注意每一個計算過程中,不要抄錯數。
教師介紹簡便寫法。為了書寫簡便,我們可以把兩個豎式連起來寫。即
提問:這種寫法和原來的寫法有什么不同?簡便在什么地方?
教師同學的意見,得出:這種把算式連起來寫的方法,不僅可以少寫一個“62”,比較簡便,同時可以避免計算過程中抄錯數的錯誤,使計算正確、迅速。
做一做:46+25+17=
要求學生在課堂練習本上做,先分步書寫,再用簡便方法書寫。指名一個同學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做,便于在全班訂正。
2、出示例252-20-18=
啟發性提問:
(1)這是一道什么樣的兩步式題?
(2)你能根據剛才研究的連加兩步式題,推想出連減兩步式題的計算方法嗎?同學們試一試在小黑板上做一做。
教師通過行間巡視,可能發現有以下三種情況,教師先出示第(1)(2)種。
通過學生評議,兩種算法都是正確的,而第(2)種是用簡便算法,值得提倡。
再出示第(3)種算法。
讓學生說一說這道題錯在哪里。第一步計算對了,問題出在第二步是退位減法,而這位同學沒有退位,造成計算錯誤。大家要吸取他的教訓。
在此基礎上,教師進一步指出:在計算兩步式題時,遇到哪一步可以用口算,就不必寫豎式。如上面這道題,第一步可以用口算,就可以不寫豎式(把第一步豎式用虛線框起來)。做一做:84-26-30=
由學生在課堂練習本上試做,指名一個學生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做,便于在全班訂正。教師還可以了解一下哪些學生直接用簡便方法書寫,而且一次做對;哪些同學還用兩個豎式做;哪些同學只寫了第一步豎式,第二步用口算就得出了結果。對最后一類同學可以提出表揚。
性提問:
(1)計算連減式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計算連減兩步式題,應注意什么?
(三)鞏固反饋
1、基本練習。
可以讓學生直接在書上填寫。
2、對比性練習。
(1)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54+26+15=90-58-24=
直接在書上第2頁做,可以列兩個豎式,也可以用簡便寫法。
(2)口算下面各題。(書上第2頁,直接在書上寫得數)
7+59+20=72-6-40=
3、趣味性練習
把每行的三個數加起來把練習一的第1題,如上圖那樣,把每行三個數的旁邊畫一個括號,把得數填在括號里。
4、課后練習
練習一的第1題和第2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口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及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以及口算連加、連減的基礎上進行的。這節課的新知識就是,讓學生學會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的式題。教學中要緊緊抓住這一重點。
教學過程的設計充分利用舊知識,引導學生探索主動獲取新知識。教學一開始,安排兩道有聯系的加法算式進行板演,第一個加法算式中的得數就是第二個算式中的一個加數,就為學生探索連加法怎樣用兩個豎式進行計算打下了基礎。兩道例題都是放手先讓學生試算,在此基礎上,全班討論、交流,引導學生出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以及計算中應注意的問題。這樣安排,使全體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不僅獲得了新知識,而且培養了觀察、分析能力和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本節課的練習除了邊講邊練外,最后安排了有層次的集中練習,并進行及時反饋,表揚用簡便寫法及結合口算算得正確的同學,從而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連加、連減》教案 篇11
教學內容:帶分數連加、連減(p.119,《作業本》p.71[6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帶分數連加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帶分數連加式題。
2、理解帶分數連減,當被減數的分數部分小于減數的分數部分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兩個帶分數的加減法。
讓學生計算帶分數加減法的時候該注意什么?
二、揭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帶分數的連加、連減。
讓學生預習例5例6說說帶分數的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
1、先通分
2、整數部分連加、連減
3、分數部分連加、連減
4、注意當份數部分連加得到假分數的時候應化成帶分數。然后把兩個整數部分相加。
5、當分數部分不夠減的時候要向整數部分退1還是2,要看具體的題目而定。
三、學生獨立完成。
練一練第1-3題。
四、并布置作業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連加、連減》教案 篇12
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連加連減是在教學10以內加、減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加、減法的意義,進一步熟練加、減法的口算,學習解決稍復雜一些的實際問題,并滲透加減兩步計算的運算順序,為后面學習20以內的進位加和退位減做好準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實際情境建立連加、連減的數學模型,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會進行10以內連加連減的計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具體的情境中提高獲取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在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形成團結協作意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同時,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算式競賽,左邊小朋友做上一行,右邊小朋友做下一行,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1. 9-7= 6+3= 8-5= 3+2= 8-8=
7+2= 9+1= 9-3= 4-4= 10-5=
2. 4+2= 6+1= 7+2= 9+1=
10-2= 8-3= 5-1= 4-4=
學生匯報,說說你們組的題目和想法.
講述:第一個算式的得數正好是第二題開頭的這個數,第三題開頭的數正好是第二題的結果…
二、創設情境,自主探索1、出示主題圖,先相互說說圖意,再指名說圖意.
師:秋天,奶奶家的南瓜豐收了,小紅幫奶奶運南瓜,第一次運了4 個,第二次運了2 個,第三次運了1個,小紅一共運了多少個南瓜?怎樣列式?(4+2=6 6+1=7)
(4+2+1=7)板書
為什么這樣列式?你是怎樣算的?
板書: 4+2+1=7
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算式有什么不一樣?你能給它起個名字嗎?
小結:一個算式里連續有兩個以上的加號,就叫它連加。(板書:連加)
2、情境圖,弟弟也來幫奶奶摘絲瓜,你能看著這幅圖講個故事嗎?討論交流,表述:絲瓜架上原來有8根絲瓜,弟弟第一次摘下3 根,第二次又摘下1 根,還剩下幾根?怎樣列式計算?
討論,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據回答板書算式,
8-3-1=4
小結:像這樣連續減兩次,我們把它叫做連減。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1:先觀察圖,指名說說圖意,再填寫算式。交流匯報
2、想想做做2:先指名表述圖意,再填寫算式。
3、想想做做3:看圖列出算式,相互說說算式的含義,
9-2-4=3 9只鴨子游走2只,再游走4只,還剩3只。
9-2-3=4 河里有9只鴨子,先上岸2只,又上岸3只,河里還有4只。
4、想想做做5:看圖獨立列出算式,再指名說說所列算式的意義。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到哪些知識?
課堂作業:想想做做4
思考題:
找規律填數:1、2、3、5、8、( )
在□填數使橫行、豎行上的數相加的都是10。
連加連減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初步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這節課我做了這樣的思考:
1、創設情境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因此,精心創設情境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一項重要教學策略。在數學教學實踐中創設恰當的課堂情境,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由發展的陣地。
本堂課我創設了一個去摘南瓜的情境,鼓勵學生快速算出幾道口算題,然后,一名學生完整地說圖意,學生們比較感興趣,能很快地投入到學習的狀態,使整堂課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這也是有效提問的一種手段。
2、合理設計復習,做到以舊引新
導入過程的設計充分利用舊知識,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教學一開始,安排了十道10以內的口算題,然后又追問了兩道有聯系的文字題“3加2等于幾?再加1呢?”和“8減2等于幾?再減1呢?”學生分步列式后,提問:“誰能把這兩道算式合成一道算式?”這一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會的學生說出答案,引起不會的學生思考,從而產生想學的渴望,真正達到我要學。
學生列出連加、連減算式后,提問“這個算式和以前學過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引起學生思考,使其在頭腦中對連加、連減算式和原來的一步加減法算式能有一個初步的區別。學生回答后我稍加總結“這樣有2個加(減)號的算式就是連加(減)法。”使學生的思路更清晰,此時我板書課題,就這樣自然而然的導入新課。
課堂上有效地創設情境,是一種“趣問”,有一定難度,卻又能引起學生思考的提問是“巧問”,巧問還可以拓寬學生思路,充分發掘好學生的潛力,給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又可以引起不會的學生思考,激發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實踐證明,有效的提問,既可以調節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思考,還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連加、連減》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教案:連加 連減10-13
小學數學《連加連減》的說課稿06-17
數學教案:連加連減優秀03-13
數學教案編排:連加連減07-16
關于連加連減的數學教案08-16
一年級上冊《連加連減》教案范文06-23
連加連減說課稿08-08
《連加、連減》反思03-09
小學連加連減教學反思04-18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