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教案(通用13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教案 1
教學設計說明: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學生數學學習過程是積極主動建構知識和自我發展的過程。它必須借助于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新的知識經驗之間發生交互作用來完成的。本課的教與學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認識了面積單位以及通過數格子的方法知道圖形面積的基礎上進行的。首先,讓學生數一數長方形中所含面積單位的個數,理解測量長方形的面積只要看它所含面積單位的個數。其次,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經歷用面積單位度量長方形面積的過程,明確每行擺的個數和行數的乘積就是面積單位的總個數,即多少個面積單位。第三,創設適宜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多媒體課件的直觀演示下,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清晰正確的表象,溝通長方形的長、寬與每行擺的個數和行數之間的對應關系,揭示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寬之間的關系。最后,引導學生用面積單位拼擺不同的長方形,并用表格記錄長、寬和面積,體會數的意義不同,數值的大小是相同的,面積單位的總個數是長、寬這兩個數的乘積,驗證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教材分析: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一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面積”中的教學重點。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知道了面積和面積單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小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空間形式認識發展上的一次飛躍。教材在討論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時,注意創設適宜的問題情境,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量一量,擺一擺,初步得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與長和寬之間的關系,然后再進一步推廣到任意長方形的面積都可用“長×寬=面積”的方法計算。
學情分析:
本課時是在學生知道了面積的含義,初步認識面積單位和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量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時,首先讓學生估計長方形的面積,預測學生根據已有的學習和生活經驗會有不同的計量方法。有的用一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擺滿卡片;有的用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沿卡片的長、寬各擺一排;有的直接用尺量卡片的長、寬,算長乘寬的積……對于學生的各種計量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加以分析、比較,特別是第三種方法,為什么可以這樣做?這樣做有什么好處?要請學生講算理和原因,并通過實驗驗證、舉例說明其正確性和運用價值,最后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長方形面積。至于正方形面積公式,學生是通過長方形面積公式遷移形成的。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第六冊第66—67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經歷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通過對數學內在規律的探索,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遷移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滲透“實驗—猜想—驗證—概括”的數學學習方法和推理、歸納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長方形面積與長和寬的關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長方形若干個。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揭示課題
1、說一說:什么是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2、你們能用數學語言說一說,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分別有多大?
3、你們的學具里有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看一看有多大?現在老師把它放到大屏幕上,今天,我們就用這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來研究《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揭示課題)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感悟測量方法
1、課件出示: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下面的長方形,它們的面積分別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2、一個長方形的面積是18平方厘米,里面有幾個1平方厘米?還有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有28個1平方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
小結:長方形有幾個1平方厘米,它的面積就是幾平方厘米。由此可見,測量長方形的面積只要看它所含面積單位的個數。
板書:長方形的面積 = 所含面積單位的個數
3、估測一下桌面上綠色長方形的面積。
(1)那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到底是多少?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的面積?
(2)學生動手在綠色長方形上擺放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要擺放整齊。師巡視。
(3)誰來說說綠色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4)學生匯報:一行擺6個,擺3行,6×3=18(平方厘米)
(5)其他長方形的面積是不是也可以這樣來計算?
4、課件出示:一行擺5個,一列擺4個的長方形。能算出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嗎?說說自己的想法。
5、測量長方形的面積還要再擺滿小正方形嗎?我們剛才怎樣求出長方形的面積?
板書:長方形的面積=一行擺的個數×擺的行數
(二)、推導測量方法
1、計算黑板的面積,操場的面積也這樣擺小正方形嗎?有沒有更簡潔的方法?
2、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的邊長是1厘米,推測一下長方形的長與寬分別是多少厘米?
3、生先獨立思考,小組內交流。
4、全班交流: 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的邊長是1厘米,一行擺5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就有5個1厘米,長是5厘米;擺4行,寬可以擺4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就有4個1厘米,寬是4厘米。(課件展示)
5、通過剛才的推測,我們發現一行擺的個數與長方形的長的厘米數是相同的,擺的行數與寬的厘米數是相同的。
6、你發現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
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三)、驗證測量方法
1、其他長方形的面積是不是也可以用“長×寬”來計算呢?我們來驗證一下吧!
活動要求:
拼一拼:任取幾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
填一填:把這個長方形的長、寬、面積填在第66頁的表格中。
想一想:
①你的長方形里有幾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積是多少?
②這個長方形長、寬分別是多少?
③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寬有什么關系?
2、學生活動,匯報交流。
3、通過大家動手實驗,發現長方形的面積的確都是等于長×寬。現在算長方形的面積還要拿面積單位去擺嗎?只要知道什么就可以了。
4、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1)通過猜想、驗證你們獲得了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你們這么厲害,老師想考考你們,敢不敢接受挑戰,老師在電腦里畫了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24平方厘米,猜猜老師可能怎么畫?
(2)計算屏幕上長方形的面積:長10米、寬6米;長6米、寬6米。(通過課件演示將長方形逐漸變成正方形。)
5、自主推導正方形的面積
正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的?為什么?
板書: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1、一張長方形的餐桌,桌面長14分米,寬9分米。要配上同樣大小的玻璃,這塊玻璃的面積應該是多少平方分米?
2、一張長方形的A4紙,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如果從這張紙上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
四、回顧過程,總結方法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我們是怎樣推導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
五、拓展延伸:一塊正方形的菜園,有一面靠墻,用長24米的籬笆圍起來,這塊菜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板書設計: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形的面積 = 面積單位的個數
長方形的面積 = 一行擺的個數×擺的行數
↓ ↓
長方形的面積 = 長 × 寬
↓ ↓
正方形的面積 = 邊長 × 邊長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教案 2
【教學內容】:
九年級義務教育課本三年級第一學期P62-63
【教學目標】:
1、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cm2),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的面積概念,會用厘米方格來表示圖形的面積,知道占幾格就是幾平方厘米。
2、在活動中理解長方形面積與長、寬之間的關系,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培養動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遷移和類推能力。
3、通過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嘗試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體驗成功的樂趣。
細化目標:
(1)通過操作學具來探究測量長方形面積的方法,激發活動興趣,培養活動意識。
(2)在測量活動中找尋長方形長、寬厘米數與行數、列數之間的關系,培養仔細觀察、認真傾聽、愿意交流的習慣和不怕困難的探究意識,掌握面積的計算方法。
(3)在計算活動中培養知識的遷移、類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掌握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交流和討論研究等學習方式逐漸自覺地改進測量方法,形成新的測量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長方形所含面積單位的個數等于長方形的長與寬的乘積。
【教學準備】:
1cm2的正方形卡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落實教學目標1)
1、比較兩個長方形的大小
2、認識面積單位cm2
3、揭示課題
二、活動探究
1、用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來測量出長方形的面積。(落實細化目標1)
(1)指名匯報
(2)小結并板書:總個數=每行的個數×行數
學習興趣-活動興趣
A、愿意參加此項活動,能主動完成測量前2個長方形的面積,并嘗試或完成第3個長方形面積的測量。
B、愿意參加此項活動,主動測量完前2個長方形的面積后就停止了活動。
C、意參加此項活動,測量第1個長方形面積后就停止了活動。
教師根據表格的填寫情況進行評價。
能根據測量要求有計劃地選取、整齊地擺放相應個數的小正方形,并記錄測量數據。
選取或擺放小正方形的計劃性和目的性不強,或沒有記錄測量數據。
操作小正方形與測量長方形面積的活動要求無關。
教師選取1—2組學生當場評價。
2、再次測量第3個長方形的面積(落實細化目標2)
(1)指名匯報
(2)小結并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9×5=45(cm2)
A、愿意參加此項活動,能自始至終參與其中,并表現出積極思考、動手操作的狀態。
B、愿意參加此項活動,但是遇到困難就放棄了。
C、不愿意參加此項活動,未見思考和操作的狀態。
教師參與其中1組學生的活動,根據學生情況進行評價。
能參加小組活動,愿意傾聽他人的'想法,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小組活動中,對于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愿意傾聽他人的想法,只能做到其一。
不能參加小組活動,既不愿意傾聽他人的想法,也不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3、小結:我們在測量并計算長方形面積時,先用小正方形鋪滿整個長方形,接著只把小正方形放滿一行和一列,最后還想出了用尺直接量。誰來說說這三種方法有什么感受?
三、鞏固練習
1、看圖計算出下列長方形的面積(落實細化目標3)
(1)交流核對
(2)小結并板書: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2、選擇(機動)
(1)你的大拇指指甲表面的大小約是()
A、1cm2B、5cm2C、10cm2D、1cm
(2)一張電影票的長是6cm,寬是5cm,面積是()?
A、30cmB、11cmC、30cm2D、11cm2
(3)一條紙帶長1dm,寬3cm,它的面積是()平方厘米
A、3B、30C、4D、14
四、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誰對你的幫助最大?
五、面積公式
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
平方厘米cm2總個數=每行的個數×行數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9×5=45(cm2)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3×3=9(cm2)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教案 3
教學目標
1、鞏固復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2、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對比練習。
教學重點
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進行題目的變式練習和引導學生發現規律的探究練習
教具準備
準備一張邊長是10厘米的正方形和一塊手帕。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口算下列各題。
4×9060×3300×94×5020×46×500
22×1315×1115×1770×437×58×53
2、請同學們說一說,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面積公式,教師板書。
3、計算下面各圖形的面積。(單位:厘米)
由學生說明每個圖形的含義,再在練習本上獨立解答。教師巡視指導,并規范書寫格式。
4、先估算黑板的面積,再測量它的長和寬,并計算面積。
學生先估算黑板的面積,然后派兩個代表到前面來測量長和寬。全體同學計算它的面積,再看一看,計算結果和估算結果相差多少,從而豐富自己估算的經驗。
5、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手帕先估算面積,再測量它的邊長,算出自己手帕的面積。
引導學生通過基礎練習加深對面積公式的理解清楚地知道求長方形面積必須知道長和寬兩個條件,求正方形面積只知道
正方形的邊長就可以了。
二、探究新知
1、籃球場的長是28米,寬是15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半場是多少平方米?
學生解題,并口頭分析,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李小林要從下面的長方形紙上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圖形?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學生讀題并分析:從長方形中所剪下的一個最大的正方形,要以長方形的寬為張方形的邊長。
指導學生在教材上畫出要剪下的正方形,再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6×10=60(平方厘米)
6×6=36(平方厘米)
60-36=24(平方厘米)
答:剩下的部分是長方形,它的面積是24平方米厘米。
三、對比練習
1、花園里有一個正方形的荷花池,它的周長是64米,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學生讀題,教師指導學生思考:求正方形面積需知道什么條件?邊長與周長又有什么關系?
提問:題中給了正方形荷花池的周長,怎么求邊長?
指導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集體訂正。
64÷4=16(米)16×16=256(平方米)
答:面積是256平方米。
2、在方格紙上畫出面積是16平方厘米的長方形,你能畫幾個?算出它們的周長,填入表中。
長(厘米)寬(厘米)面積(平方厘米)周長(厘米)
1611634
821620
441616
通過畫圖填表格引導學生發現:
(1)有三種情況。(只要想哪兩個數相乘是16就可以了)
(2)面積一定的長方形長和寬越接近,周長越短,當長和寬相等成為正方形時,周長最短。
教師說明:這一結論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多將會得到更充分的證明。
3、從一張邊長為10厘米的正方形紙上,剪去一個長6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小明想到三種方法(教材第69頁第10題的圖)剩下部分的面積是多少?周長呢?
引導學生看書中的圖,討論這三幅圖的面積和周長的變化。
(1)三幅圖剩下的面積相等,都是76平方厘米。
(2)第一幅圖的周長和原正方形的周長相等仍是40厘米;第二幅圖的周長比原正方形多了兩個4厘米,是48厘米;第三幅圖周長比原正方形多了兩個6厘米,是52厘米。
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個圖,再計算剩下部分的面積和周長。
四、課堂作業新設計
1、計算下面各題的周長和面積。
(1)長23厘米,寬17厘米,求周長和面積
(2)正方形邊長=12分米,求周長和面積。
(3)正方形周長是36米,求邊長和面積。
2、張大伯要在一塊邊長為4米的正方形菜地的四周圍上一圈籬笆,要用多長的籬笆?菜地能種多大面積的菜?
五、思維訓練
1、一塊長方形綠地,寬24米,長是寬的2倍,這塊綠地的面積是多少?如果每平方米種4棵松樹,綠化隊應該準備多少棵松樹就夠了?
2、一個長方形,它的寬增加2厘米、面積增加8平方厘米,正好變成一個正方形,原來的長方形面積是多少?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教案 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學生經歷自己動手擺、動腦想和動口說等過程,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發現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與實際生活是密切聯系的,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學具準備:
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若干、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自制1號2號長方形學習卡片、報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復習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面積的知識,我想考考大家,你們敢接受挑戰嗎?
你能說一說什么是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呢?
(2)請你用手比劃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3)說一說黑板的面積、操場的面積、書本封面的面積。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明確不同的'面積單位在什么情況下適用。
二、情境導入
1、為學生提供一張報紙,想辦法測量這張報紙的面積。
師:這是一張報紙,它是什么形狀的?(長方形)
你知道這張報紙的面積嗎?估一估
生1:大約有1000平方厘米。
生2:大約是幾十平方分米。
生3:大約是1平方米。
師:究竟面積有多大?我們可以通過測量的辦法量出來。在量的時候應選擇什么樣的面積單位最合適?為什么?(平方分米)
生交流選擇平方分米的原因。
師:小組合作,動腦思考,動手操作,測量出他的面積。
學生小組研究測量的方法并動手擺一擺。
匯報展示各組的測量情況。
小組1:
小組2:
師:怎么回事?為什么要用5乘4?
生:因為一行能擺5個,可以擺4行。橫著數這一行剛好5個,豎著數這一列剛好4個。這就表示有4個5.
師:同意嗎?(學生贊同)鼓勵采用這種方法。看來,不用全擺滿,只擺1行1列也能知道報紙的面積。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讓學生明白只需要擺一行,擺一列,然后用行數和列數相乘即可以得出所需的正方形的個數,從而得出測量的物體表面的面積。
2、即時練習:用這種方法測量一下課桌的面積。
三、探究新知
1、教學例4.
(1)拿出1號長方形(長5厘米,寬3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應該用什么面積單位測量?不用尺子你能知道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嗎?
學生開始自主探究。
交流匯報:
生1:每行擺5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擺1行。每列擺3個1厘米的正方形,擺1列。就是說:有3個5,用乘法:3乘5,得15平方厘米。
生2:我發現這個長方形的長是5厘米,因為橫著擺了5個小正方形,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都是1厘米。
生3:我發現這個長方形的寬是3厘米。
生4:我明白了,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就是用長和寬相乘就行了。
生5:原來只要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就能算出它的面積。
【設計意圖】讓學生發現長方形的面積和長、寬之間的關系。
(2)拿出2號長方形(長7厘米,寬4厘米)。
師:用剛才大家想出的辦法,算出2號長方形的面積。
學生獨立完成。匯報時,注意單位。
(3)交流總結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師適機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4)探索正方形的面積
出示長6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讓學生計算它的面積。
生:6×5=30(平方分米)
電腦演示將上面的長方形的長變為5厘米,此時的長方形變成了什么圖形?
生:正方形。
師 :你能計算出它的面積嗎?
生:5×5=25(平方分米)
師: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注意觀察正方形的面積和邊長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得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生: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師板書。
【設計意圖】學生在學會了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后,運用所學知識解決長方形的長變化后(長和寬相等)的面積,從而讓學生發現當長方形的長和寬相等時,長方形就變成了正方形,長和寬就成了正方形的邊長,得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四、鞏固練習
1、課本66頁第(3)題。生板演后集體訂正。
2、解決問題,出示:學校籃球場的長是28米,寬是15米。籃球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設計意圖】用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檢測本節課新授知識的學習效果。
五、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六、板書設計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教案 5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練習,使學生能夠熟練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2、能通過實際測量,培養學生的與人合作交流以及實踐能力。
3、讓學生在運用公式計算面積的過程中,逐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
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體會解決問題的多樣性。
教學資源:
投影儀、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做練習八第6題
1、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并計算出每個圖形的'面積。
2、同桌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思考和計算的。
3、全班組織交流評議
二、做練習八第7題
1、出示題目,讓學生仔細看圖。
2、提問:你從圖中獲取了哪些信息?
3、學生獨立完成。
4、交流時要求說說是怎樣想的?
三、做練習八第8題
1、先讓學生猜一猜。
2、再讓學生動手拼一拼。
3、學生計算兩個圖形的周長,指名兩位學生板演。
4、集體評議。
四、做練習八第9題。
1、指名讀題,理解題目要求。
2、同桌合作完成,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3、全班交流,鞏固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
五、做練習八第10題。
1、學生準備好《少年報》的報紙。
2、討論計算面積必須已知什么條件。
3、嘗試解決第一個問題后反饋交流。
4、小組討論嘗試解決第二個問題。
(1)先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測量
(2)嘗試計算出結果。
六、全課:
1、提問:通過這節課的練習,有何收獲?
2、作業:完成練習冊。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教案 6
教學內容:
93頁4、7 及94頁我學會了嗎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公頃、平方千米的意義及與其他面積單位之間的關系。
2.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
教學過程:
1. 做93頁第4題。先讓學生說一說應先求什么,再怎么辦?
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糾正。
2. 做 94頁第7題。引導學生思考:要求這個問題,應知道什么?
如果把每4平方米植1棵樹改為每平方米植4棵樹該怎樣做?
引導學生加以區別。
3. 補充 練習
1、一個長方形的長是6厘米,寬是4厘米,它的周長和一個正方形的周長相等。這個正方形的面積一定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個長方形的花壇的面積是48平方米。它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米?
3、用兩根同樣長的鐵絲分別折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面積分別是24平方厘米和25平方厘米,求這根鐵絲的長和折成長方形的各邊長。
4、用總長為24米的一段籬笆在一堵墻邊圈起一塊長方形菜地,這快菜地的'面積最大可以是多少?
課后反思:
通過綜合練習,學生進一步鞏固了公頃、平方千米的意義及與其他面積單位之間的關系。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教案 7
一、教材分析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是三年級下冊中的學習內容,小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空間形式認識發展上的一次飛躍。是在學生知道了面積的含義,初步認識面積單位和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度量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主要是引導學生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初步練習運用公式進行面積計算。首先預測學生根據已有的學習和生活經驗會有不同的計量方法。在這堂課中主要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解決“為什么長乘寬就是長方形的面積”的問題,讓學生理解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并通過實驗驗證、舉例說明其正確性和運用價值,最后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長方形面積,并通過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遷移得到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為以后學習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說學法
學生先猜猜長方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再分小組活動:用學具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觀察拼成后圖形的長是多少,寬是多少,面積是多少,并作好記錄。小組匯報拼擺結果,觀察統計的數據,小組討論:通過擺一擺,你們有什么發現?小組合作進行操作,驗證發現,討論小結出長方形面計算的公式,在此基礎上探究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讓學生在“猜想、操作、發現、驗證、應用”的`學習過程中經歷從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到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再創造,培養學生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發現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經歷面積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能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2、滲透“猜想—實驗—發現—驗證”的學習方法以及相關事物之間都是有內在聯系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和科學探究精神。
3、讓學生通過對數學內在規律的探索,來感受數學的魅力,體驗成功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操作實踐、觀察比較,探究得出長、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長、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用具: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尺子、課件等。
教學設想:
圍繞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這個重點問題,我力圖把教學的著力點放在公式是怎樣被提出來的,又是怎樣加以推導論證的。
1、復習中設置障礙,引出問題。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引發學生對數學
學習的興趣乃是求知的前提。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中,讓學生初步感知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寬之間存在的關系,再通過啟發談話,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求知欲,為推導公式作鋪墊。
2、在動手操作中,解決問題。學具操作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
掌握一些數學規律,有利于教給學生探究知識的方法,讓學生在操作中沿著具體——表象——抽象的過程發現問題,把握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中讓學生利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紙片拼成一個長方形,在操作思維基礎上,進一步感知長方形面積與它的長和寬的關系。
3、在思考、討論、分析、驗證中,得到結論。在操作交流之后,讓學生對面
積與長寬進行觀察、比較、思考,組織學生圍繞長方形面積和長寬之間有什么關系進行討論,歸納分析問題,從而引導概括推導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4、在變化中,推導出正方形面積公式。充分利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懂得了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也就迎刃而解。順理成章地得出正方形面積公式。這樣使學生了解了一般與特殊的關系,又形象地溝通了正、長方形之間的聯系。
5、在練習中,發展學生思維,促進技能形成。本節課練習題的設計,力求緊
扣重點,層次清楚,題型多樣,并體現面向全班學生,因材施教的要求。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得出后,均安排一組專項練習題,旨在及時鞏固所學會公式,獲取足夠的反饋信息,以便教師及時調理教學節奏。綜合練習題,有一定的靈活性,旨在強化應用兩個面積計算公式,形成計算技能。最后提高練習是為學有余力的學生設計的,意在因材施教,發展智能。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提出問題。
1、提問:上節課,同學們認識了面積和面積單位。什么叫做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呢?(課件出示面積概念和常用的面積單位)
2、課件出示下圖,并提問:這兩個圖形哪個面積比較大,大多少?(先估計)你們有什么辦法比較嗎?(生:用1平方厘米的面積單位進行測
(小結方法)
3、提問:要想知道黑板、教室面積有多大,你們怎么測量呢?(生:用1平方米的面積單位去測量。)要想游泳池、菜地、森林、操場、知道中國土地的面積有多大,你們怎么測量呢?使學生悟出:用面積單位一個一個去擺、去測量的方法太麻煩,也不實際。
4、教師在學生產生疑問的同時,再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探索。
用面積單位去量的方法太不現實了,那么有沒有一種簡便的計算方法可以求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呢?這節課,就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板書課題: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二、解決問題。
(一)、猜想,長方形的面積與什么有關?與長和寬有怎樣的關系呢?
(二)、學生操作發現規律。
1、分組活動,出示活動要求。
(1)組長主持活動,活動中互相配合,控制音量。
(2)用小正方形擺成不同的長方形(個數可以不同),并照表做好記錄。
(3)思考討論: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和寬有什么關系?
2、活動反饋。
操作完畢,反饋活動情況。結合反饋結果師板書黑板上的表格:
3、抽象概括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你發現了什么?歸納得出長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正好等于長和寬所含厘米數的乘積。師生共同抽象概括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板書: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三)、驗證與拓展
1、驗證:是不是所有的長方形面積都可以用長×寬來計算?出示簡單的圖形面積計算。讓學生快速說出答案。
2、觀察討論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師:這是什么圖形?正方形的面積可以怎樣計算呢?學生解答。
思考:正方形的面積與什么有關系?
反饋:對呀!正方形本身就是特殊的長方形嘛!只是長和寬相等的長方形,我們習慣上把正方形的長和寬叫邊長,所以正方形的面積= 邊長×邊長 (板書)
三、鞏固應用。
1、計算78頁“做一做”
2、我們探究學習了計算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方法,在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長方形存在著,這些長方形的面積都是可以運用今天探究得到的方法來計算的,想不想試一試啊?計算數學書本封面和學生卡、黑板的面積。先估計再同桌合作量一量、算一算。(取整厘米數)問:你首先做了什么?
3、告訴茶幾面積,猜長和寬(出示課件)
4、已知正方形的邊長,對折一次后是什么圖形,面積是多少?(備用)
四、課堂小結
收獲是什么?還想知道什么問題?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教案 8
教學目標:
1、經歷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理解并掌握這兩個面積計算公式,能運用公式進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并能用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學習活動中發展觀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養符號感。
3、進一步激發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欲望,進一步培養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
組織學生探索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學具準備:
每人準備12個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硬紙片或薄塑料板,1張電話卡或其他類似的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兩組長方形,第一組等寬不等長,第二組等長不等寬。
2、提問:每組中兩個長方形哪個的面積比較大,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3、談話:通過我們對兩組長方形的觀察,發現長相等的兩個長方形,寬比較大的面積比較大;寬相等的兩個長方形,長比較大的面積比較大,這說明了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關系。那么有什么關系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同時也研究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
(1)談話: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好的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卡片,四人小組合作擺出3個不同的長方形。然后一起看一看擺成的每個長方形長是多少厘米,寬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多少,再分別填寫在自己的課本第82頁的表格里。
(2)學生小組合作擺長方形,彼此交流,各自填表。
(3)展示部分小組填寫的表格。
2、教學例2
(1)(出示例2左圖)
談話:要求你們量出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再量出它的面積。想一想,量長和寬用什么工具量?量面積用什么量?怎樣量?
學生各自測量課本上的例2左圖。
談話:你測量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面積是多少?在小組內交流。
(2)(出示例2右圖)
談話:這幅圖你打算怎樣測量它的面積?每人各自在書上測量,如果面積單位不夠用,自己想辦法解決,如果無法解決可與同學商量。
提問:這個長方形的長、寬各是多少厘米?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樣量面積的?
3、教學第82頁“試一試”。
談話:這個長方形已經量出了它的長和寬,你能利用剛才量長方形面積的經驗,想象出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怎樣量并說出它的面積嗎?
4、交流歸納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根據回答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用字母表示這個公式,這個公式是S=a×b
(板書:S=a×b)在這個公式里,S表示什么?a表示什么?b呢?
5、探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1)提問:運用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不能計算正方形的面積?你認為用什么公式計算正方形的面積更合適?
(2)學生討論后提名回答,根據回答板書: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3)提問:如果用a表示正方形的邊長,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積公式嗎?
(板書:S=a×a)計算正方形的面積需要幾個條件?什么條件?
三、組織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計算,指名板演。訂正時注意是不是正確使用面積單位。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指名說一說估計方法和結果,以及測量和計算的結果。
3、做第83頁“試一試”的兩道題。
獨立計算,指名兩人板演,全班共同訂正,注意算式和答語中的單位名稱。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1)默讀題目,明確要求。
(2)各自用手中的電話卡或其他卡片測量數學書封面各有幾個電話卡那么大,并計算書本封面的面積。
(3)指名說出測量方法和計算結果。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教案 9
教材分析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是人教版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掌握了面積的含義和面積單位,對面積單位有了一個較深的感性認識,學會了運用面積單位直接度量面積。學好這一部分內容,對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推導及面積的計算方法的探究有著重要影響。在學習和研究這一內容后,讓學生初步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運用計算公式正確地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學情分析
本課是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的歸納概括能力;在小組合作,師生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交流發現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并大膽猜想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誘發其內在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創造性的思維。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探究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應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2、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
3、結合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空間觀念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出示由長方形和正方形組成的物體的課件)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1、回顧舊知:圖中的物體都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你能估一下這個長方形和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嗎?
2、2、估一估:你們都有哪些辦法能夠估計出它們的面積?
3、引入新課:你能從擺面積單位的過程中,發現面積計算的方法嗎?我們今天來研究一下。(板書: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一)探究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1、教師出示幾種不同的長方形:
2、每個小組選擇一種圖形,合作探究出圖形的面積。
3、學生以組為單位,匯報交流方法
4、總結提煉方法:
5、做一做:
先估計數學課本封面的面積是多少,再計算封面的面積。
學生根據已有經驗估計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并能過小組交流總結出方法,再進行實際的操作。
(設計意圖 通過回顧舊知、估一估、擺一擺等環節,發展學生面積單位的空間觀念,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實踐、合作探究,總結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學生經歷了發現問題、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人人動手拼擺,讓不同個性、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能自主地、自發地參加學習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個學生的學習效率,真正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二)探究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1、讓學生量一量課前準備的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并比較一下長方形與正方形有什么關系。
2、交流總結:正方形是長、寬相等的特殊的長方形。
3、師:你們能不能猜想一下正方形的面積應該怎樣計算?
4、生匯報:因為正方形是長、寬相等的特殊的長方形,所以: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板書: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設計意圖: 學生思考、討論在學生掌握了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大膽猜想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誘發其內在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創造性的思維,同時也培養了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通過自主探究,獲得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后,充分應用課本主題圖,設計了一些應用性練習,如計算黑板的面積等,引導學生將獲得的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學生將書本知識轉化為能力。)
三、實踐應用:
出示課本70頁主題圖:
1、黑板的長是4米,寬是1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教室前面的墻壁,長是6米,寬是3米,面積是多少?
3、你還能在圖中找出哪些長方形和正方形,請你估計一下它們的面積,再計算一下。
(學生通過長方形與正方形公式進行計算物體與圖形的面積。)
四、課后拓展:
老師想在辦公桌上放一塊與桌面大小相等的玻璃,辦公桌的長是80分米,寬是30分米,你們幫老師算一算它的面積是多少?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同時,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同時又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板書設計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教案 10
教學目標:
1、啟發學生認識到探求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必要性,激發其學習動機。
2、讓學生通過參與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的全過程,理解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發展其抽象概括能力。
3、能比較熟練地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關鍵: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
教學準備:每位學生1平方厘米正方形紙片15片。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
1、出示一張長方形的照片。
師:大家認識他們嗎?想對他說什么?
師: 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是一張什么形狀的照片?
生:是一張長方形的照片。
師:馬老師很喜歡這張照片,想把它保存的久一點,老板向我建議:可以
去塑封,就是在表面貼上一層薄膜。要知道這張薄膜有多大?
2、我們要求它的什么?
生:求面積。
3、師:對,我們必須知道這張長方形照片的面積,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
長方形的面積(板書:長方形的面積)。現在請你估計一下這張長方形照片的面積大約是多少?
師:你們覺得長方形的面積與什么有關系呢?
師:是不是這樣的呢?,我們就一起來做個實驗吧。
(二)動手操作,實踐探究
1、驗證長方形的面積。
要求:
(1)用15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任選幾個拼成長方形,看哪小組的擺法最多。
(2)請把結果填入表格。
(3)聰明的你會發現什么?
(4)(小組操作、交流并匯報)整理如下
長所含的厘米數 寬所含的厘米數 長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數
6 1 6
5 3 15
5 2 10
3 3 9
師:請仔細觀察這些長方形的面積,長,寬,你發現了什么?
生1:我發現了長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數正好等于長的厘米數乘以寬的厘米數。
師:還有誰發現了?你來說說看!
生2: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以寬。
師:通過實驗大家證實了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以寬。(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 × 寬)我們一起來讀一遍。
2、用字母表示公式
師:剛才我們得到的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如果用字母來怎樣表示呢?
師:如果用s表示面積,a表示長,b表示寬,那長方形的面積可以表示為
生:s=a×b (板書)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你有什么問題嗎?
生說:“老師,剛才那個表格上的.第四個擺的不是長方形,是正方形。
師:是嗎?同學們發現了嗎?剛才那個同學擺的好象有點特殊。
師:我們剛才研究的可是長方形啊,怎么會出現正方形呢?那我們該怎么辦呢?正方形的面 積也可以這樣算嗎?(討論)
師:你來說說看。 同學們,你們對正方形的面積是怎么想的?正方形為什么可以這樣算呢?我們應該怎樣證明它呢?
生2:我是這樣想的:剛才我在排的時候橫過來排3個,豎下來也排3個,這樣就成為一個邊長3厘米的正方形了。(教師指著原來的表格)它的面積有9個小正方形的面積,3×3就是9平方厘米,也就是這個正方形的面積等于邊長×邊長。
生3:老師,我們可不可以這樣想,(師:你說說看)我們以前學過,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邊長就相當于長方形的長和寬,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那么正方形的面積就可以等于邊長×邊長。
師:同學們,你們同意他們的說法嗎?那正方形的面積怎么求?
(板書: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 s=a×a )
3、小結
師:我們通過實驗驗證了長方形的面積=長×寬,而且還有意外的收獲,得到了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那么同學們,如果我們想求一個長方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幾個條件?要求正方形的面積必須知道什么?
(三)運用與擴展
1、練習
師:你能運用這個面積公式求下面幾個圖形的面積嗎?
師;在算這個照片的面積時,我們要先做什么?
生:測量。有兩個小朋友幫測量,一個測的結果是長15厘米,寬10厘米;
生匯報:15×10=150平方厘米
師:可是老板為什么給我180平方厘米的透明薄膜呢?他是不是想多要我的錢呢?
師:既然大家已經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應用。
1、例1 上海人民廣場地下商業步行街長300米,寬36米。它的面積有多少平方米?
解:s=ab=300×36=10800(平方米)
答:它的面積有10800平方米。
2、計算出數學書封面的面積,動手試一試。
3、填表:計算下面各圖形的面積
圖形
長
寬
面積
長方形
9分米
4分米
20米
10厘米
正方形
邊長8米
(1)一個長方形的長是6厘米,寬是2厘米,面積是( )
a、12厘米 b、12平方厘米 c、16厘米
(2)有一張方桌,桌面的邊長是8分米,要配上一塊與桌面同樣大的玻璃,求這塊玻璃面積的算式是( )
a、8×4 b、8×8 c、8+8
5、判斷。
(1)、課桌桌面的面積是20平方米。( )
(2)、“長×寬”可以求出長方形的面積。( )
(3)、邊長是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長和面積相等。( )
(4)、常用的面積單位有:米、分米、厘米。( )
6、小明家剛剛買了新房子請你幫忙計算一下房屋的總面積。(單位:米)
7、一個房間長10米,寬4米。在地面上鋪正方形的地磚,如果地磚邊長是20厘米,需要地磚多少塊?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教案 11
導學內容
導學內容(西師版)三年級下冊第45頁例4及課堂活動第1題,練習八第1,2題。
教學目標
1蹦芮別周長和面積,加深對周長和面積的理解。
2蹦芄啦獬し叫蔚拿婊,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導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教師:要知道一個長方形面積的大小,你可以怎么辦?
學生可能回答:
學生1:用方格去擺。
學生2:分成若干格再數格子。
學生3:量出長和寬再計算。
學生4:估測。
教師:說得好,我們既可以計算,又可以估測。這些辦法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
二、教學新課
1苯萄啦
出示長方形:
教師:如果問題是“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你準備用什么方法解決?(估測)學生獨立解決后,再交流自己是怎樣估測的。
2敝艸兔婊的比較
教師:如果要求這個圖形的周長和面積,先應怎么辦?
學生:需要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
學生獨立測量教科書第45頁例4中長方形的長和寬,并計算它的周長和面積。
學生交流測量情況和計算結果,教師提問:你是怎樣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的?
學生討論:周長和面積有什么不同?
教師引導學生從兩者的意義、計量單位及計算方法上去比較周長和面積的區別,并交流、填表。
板書:
周長和面積的比較
意義計算公式
周長面積
三、鞏固應用
(1)在釘子板上圍成課堂活動第1題的圖形,再想一想它們的周長和面積分別相等嗎?
(2)完成練習八第1,2,3題。
(3)實踐活動。
①先估計教室面積,再測量出教室的長和寬,并計算周長和面積。
②估計操場的面積。
四、反思
教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周長和面積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教案 12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知道了面積的含義,初步認識面積單位和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度量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主要是引導學生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初步練習運用公式進行面積計算。
有些學生可能在課前已經知道了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但可能在理解為什么長乘寬就是長方形的面積的問題上遇到困難。在這堂課中主要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解決為什么長乘寬就是長方形的面積的問題,引導學生理解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并通過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遷移得到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為以后學習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學目標:
1、理解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能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2、經歷探索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過程,并總結出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
3、在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識,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體會數學的價值。
重點難點: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設想:
圍繞長方形面積公式這個重點問題,我力圖把教學的著力點放在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在操作交流之后,讓學生對面積與長寬進行觀察、比較、思考,組織學生圍繞長方形面積和長寬之間有什么關系進行討論,歸納分析問題,從而引導概括推導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根據遷移規律,充分利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和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也就迎刃而解,順理成章地得出正方形面積公式。這樣使學生了解了一般與特殊的關系,又形象地溝通了正、長方形之間的聯系。
本節課練習題的設計,力求緊扣重點,層次清楚,并體現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的要求。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得出后,安排一組專項練習題,旨在及時鞏固所學會公式,獲取足夠的反饋信息,以便教師及時調理教學節奏。綜合練習題,有一定的靈活性,旨在強化應用兩個面積計算公式,形成計算技能。最后提高練習是為學有余力的學生設計的,意在因材施教,發展智能。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教案 13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初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以及它們的周長的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包括以下內容
1、面積與面積單位。教學時要充分利用直觀,調動學生多種感官進行教學活動。 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對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正確的表象。教材還特別安排了面積單位和長度單位的比較,以免混淆面積和周長的計算。
2、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這一部分內容很重要,它是學生以后學習其它平面圖形積計算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著重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找出面積與邊長的關系,從而總結出面積計算公式,讓學生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
3、面積單位間的進率。這里教材內容包括單位間進率和簡單的換算,學好這個內容不但能加深學生對每個面積單位大小的印象,而且又能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公頃、平方千米。這一內容主要是介紹教大的面積單位,它常用測量土地面積,我們有時稱它為“地積單位”。認識這兩個面積單位,對以后的生活 、生產勞動有很大的幫助。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對常用的面積單位建立起正確的表象,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較熟練地進行解答,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并能進行簡單計算。
2、能運用所學到的知識,技能。來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有關問題,增強能力。
3、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的樂趣,感受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4、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團結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面積的含義,建立正確的常用的面積單位的表象,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單位的推導過程。
教學關鍵:
教師要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認真觀察,找出面積與邊長的關系。
第三課時
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教學內容:
課本第77~78頁例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公式,使學生初步理解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運用公式正確的進行計算。
2、通過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引導學生推導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3、初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自學反饋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面積的知識,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二、教師點撥,領悟方法
1、巧設問題,激發興趣
我們教室地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呢?學生可能進行猜測,用面積單位來測量,教師指出:這么大的地面用面積單位來測量太麻煩,所以,我們就要研究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
2、動手操作,研究方法
(教師準備三種不同的長方形,每組只選擇一種進行研究。) 一種:一個長3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 二種:一個長4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
三種:一個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
(1)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想辦法求出各自圖形的`面積。
(2)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匯報交流,說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現的情況:用1平方厘米來測量或只測量長和寬,相乘即是面積。)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適時地進行點撥、指導,后一種方法比較簡單。
(3)師生交流,提煉方法。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什么有關系呢?獨立思考后交流。
教師指導:長方形的長擺了5排,說明是5厘米;寬擺了3排,說明是3厘米,那么,面積15平方厘米等于什么?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4)學生思考:求長方形的面積事實上是求什么呢? 那么同學們想一想我們教室地面的面積怎樣計算呢?
課件出示:例2 學生獨立完成,校對
三、知識的遷移
教師借此機會教學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我們知道正方形是一個特殊的長方形,有長方形的特點,所以正方形的面積計算也可以和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相同。
四、聯系生活,解決問題
1、我們用的數學書的面積大約有多少?先請你估計一下,再算一算。學生獨立完成,匯報。
2、完成課本第78做一做。
3、完成課本第79頁1、2、3、4題。
五、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長方形面積等與長乘寬,正方形面積等于邊長乘邊長,應該注意的是計算面積單位一定要用面積單位,不要與長度單位混淆。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板板書設計: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教案】相關文章: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的教案08-30
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案(通用10篇)04-21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數學教學反思06-06
小學數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教案(精選9篇)02-02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說課稿08-05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說課稿01-17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教學設計04-22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說課稿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