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四冊
教學目標:
1、通過測量的活動體驗1dm和1mm的長度,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和動手能力;
2、初步理解1dm、1mm、1cm、1m之間的關系;
3、通過估、量的活動,發展估測能力。
教學過程:
活動一:認識分米
(一)估一估,量一量
1、今天學習一個新的單元測量。圖上這支鉛筆,你有什么辦法,說說這支鉛筆有多長?
2、你估計它有多長呢?把你估計的填在表格里。你怎么估計的?
3、量量看吧,把你量的結果也填在表格里。
4、量得鉛筆有多長呢?
5、10厘米還有個名稱是什么?
對!10厘米就是1分米。也可以反過來說,1分米等于10厘米。用字母表示就是:1dm=10cm
(二)找一找
1、在尺子上找找10厘米,用手比劃一下,看看有多長?這么長就是1分米。
2、在尺子上找其它的1分米。
3、畫一條一分米長的線段。
4、量量看你的手掌,大約有多長呢?
5、說說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長大約有1分米?
(三)想一想
1、1米里面有多少個1分米呢?說想法,在尺子上數一數。
2、分米對我們生活有什么幫助呢?
3、當量比較長的物體時,我們就可以用分米做單位來測量了。
4、估計一下,數學課本大約有多少分米呢?
5、量量看吧
活動二:認識毫米
我們認識了1分米的長度和用字母表示,知道分米與厘米和米的關系。現在來看第二支鉛筆,自學第二支鉛筆這一部分的內容,然后告訴大家你知道些什么?(字母表示、長度、與厘米的關系等)教師梳理:
1、毫米的作用。
2、1毫米有多長?用手比劃一下,你有什么感覺?;拿出你的一分硬幣,你發現什么了?象這樣的長度就大約有1毫米。
3、說說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長大約有1毫米。
4、估計數學課本的厚度有多少毫米呢?量量看。
5、畫一條長二十毫米的線段。
6、1厘米里面有多少個毫米呢?1分米里呢?1米呢?(小組里討論一下)
7、到現在為止,一共學習了哪幾個長度單位?你知道它們的區別嗎?
活動三:練一練(第一題),小組互助。
《鉛筆在多長》教學反思
一、開展體驗性的學習方式,激活學生思維。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最有效的學習是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體驗,它能給予學生自主建構知識和情感體驗的時空,激發學生的思維。
《在鉛筆有多長》一課中,通過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想一想等活動,讓學生經歷知識的探究,認識分米、毫米,體驗并建構1分米和1毫米的空間觀念和它們與其他單位間的關系。在體驗長度單位的意義活動中,學生的回答極其精彩。分米可以用來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毫米太小了,可以量很短小的物體的長。在體驗米、分米、厘米之間的關系時,學生討論出 10厘米就是1分米,10分米就是1米,1米里面有1000個1毫米。
這樣教學,激活了學生思維的火花,使學生深化相關的`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更好的掌握數學有效的學習途徑,提升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成功的愉悅。
二、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解讀他們的體驗和思維。
學生是數學活動的主體,體驗性學習為每個學生的自主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舞臺,學生的發展是有差異的,因而當學生面對新的問題時,他們會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眼光來審視客觀世界,他們解決問題的過程便是一個極富個性的過程。
在《鉛筆有多長》教學時,認識1分米后,提出問題,你還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的1分米嗎?學生有的說從10到20、20到30、30到40等等,還有的學生發現不一定是整十數的,還可以1到11、2到12、5到15等,最后還有學生總結出起點到終點的個位都是相同的,這樣剛好就是10厘米。至此,教師再進行一個定論:也就是說,只要夠10厘米就是1分米。
再如,體驗1毫米的長,伸出你的手,比劃1毫米的感覺,學生說太小了,比螞蟻還小呢,螞蟻都有幾毫米呢 ,這些感覺就說明了學生在腦中已經形成了1毫米的初步感受了。同時,他們也體驗到毫米的作用,量很短小的物體的長度,還有當不是整厘米時,認識毫米就知道多幾小格就是幾毫米了,教師理解了,適時進行點撥:也就是能幫助我們測量更精確,對嗎?
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欣賞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去體驗探究學習的過程,在這樣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上,學生隨時會閃現與眾不同的想法,耐心聽取每一個學生的發言,激勵他們把自己的內心世界表達出來,從中解讀他們的體驗和思維,這樣才能使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三、本節課的不足
《鉛筆有多長》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空間觀念,并能進行估計、測量。除了讓學生說和想以外,更重要的是進行針對性的練習,加深他們的感受。本節課就在這方面忽視了,沒有進行針對性的操作訓練,以致學生建立的觀念不夠扎實,兩個單位的作用只停留在理論上,不會學以致用。
四、困惑
本節課沒有能夠加強針對性的練習,最主要因為讓學生探索和交流需要有足夠的時間,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于是練習的時間就無法達到充分。那么,如何處理好探索交流與技能訓練之間的關系呢?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在辨認方向的活動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3.會辨認平面示意圖,并根據平面示意圖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辨認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教材設計的活動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為學生提供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因此,我在教學中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創設現實的活動情境,增加學生探索、體驗的機會,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廠辦子弟小學,班上的47名學生中大部分是本廠子弟。班上的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遇到問題敢于發表自己的想法,敢于嘗試解決,思維比較活躍。由于學生在二年級上學期已經學習了東、南、西、北這四個基本方向,因此對于本課的學習是有一定知識基礎的。
〖教學設計
第一部分教室里
(一)折一折
(設計意圖通過折方向板的活動,喚起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復習已學過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1. 折方向板
同學們都喜歡折紙游戲,這節課一開始,我們就一起折一個方向板。
請拿出一張正方形的紙,先對折一下,再對折一下,然后打開,中間就有一個十字形的折痕,這就是一個方向板了。想一想我們學過哪些方向。(東、南、西、北)請把這些方向寫在方向板上。這個方向板我們就做好了。
2.在地圖上是怎樣規定方向的?你知道我們教室的北面在哪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請大家把方向板的北面對準教室的北面放好。教室的南面在哪?請你向南面招招手,請你面朝東面敬個禮,請你面朝西面點點頭,面朝北面大聲地說:我認識方向了!
(二)認一認
(設計意圖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給方向起名字,從而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興趣,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出示課題:辨認方向。
(課件演示某一街區的地圖,出示以學校為中心,在它的東、南、西、北方向上的建筑物。)
1. 你能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詞,說一說學校與這四座建筑物的相互位置嗎?還有不同說法嗎?
2.在學校的周圍還有一些建筑物,你知道它在學校的哪個方向嗎?(課件逐一出示其他位置上的建筑物。)
有不同的看法嗎?你是怎樣想的?
3.現在請辨認方向的高手指南針來告訴我們。(課件演示)
普通的指南針上一般刻有八個主要方向,有北、南、西、東,剛才大家給這個方向起了一個名字,指南針也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作它跟大家起的名字一樣,你們真棒!
(學生歡呼。)
4.我們認識了四個新方向,現在,大家能不能準確地說出這些建筑物分別在學校的什么方向?(互相說說。)
5.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三)折一折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自制方向板,對所學的新方向進行整理,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空間觀念。)
我們學習了四個新方向,你能在方向板上把它們表示出來嗎?
1. 想想怎樣折,再寫一寫。
2.你是怎樣做的?(演示)
現在方向板上有八個方向了,我們可以用它幫我們找準方向,想一想、試一試。
(四)試一試
(設計意圖能正確使用方向板,會用它來辨認生活中的方向,能用語言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1. 怎樣使用方向板呢?(學生說想法。)
使用方向板時,必須要先找準教室的某個方向(如北面),然后將方向板的這一方向(如北面)對準教室的相應方向(北面)擺好,這樣,就可以找準方向了。
2.利用方向板,說一說教室里的不同方向各有什么。(互說)
3.利用方向板,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周圍同學坐在你的哪個方向上?
請第幾位學生站起來,和你們東北方向上的同學握握手
4.誰能說說老師現在站在你的哪個方向上?
大家都說對了,可為什么你們的說法不同呢?是老師站的位置變了嗎?
(學生悟出:因為觀察位置不同,所以說法不同。)
第二部分教室外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游動物園這個情境,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讓學生經歷從辨認平面示意圖上的方向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一過程,增加學生探索、體驗的機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數學活動中,進一步發展他們的空間觀念。)
師:剛才,我們在教室里學習了八個方向,還在教室里找準了方向。請同學們帶好方向板,現在我們就準備去游動物園。
師:老師把學校里的花園設計成一個動物園,現在想請5名同學做動物管理員,其他同學做游客。
(一)公園大門口(對象:動物管理員)
這是動物園的示意圖,在蘑菇亭的`周圍有哪些動物館?你喜歡它們嗎?你想負責管理哪種動物?
1. 崗前培訓
禮貌接客。如果游客能準確地說出動物所在的位置,不但請他看動物,還要送他一枚動物館的紀念章;如果說得不正確,就請他回到蘑菇亭重新辨認方向,再試著找動物。
2.找位上崗
看看示意圖,你負責的動物在蘑菇亭的哪個面?現在,我們一起去蘑菇亭看看,再找一找。
(管理員找準方向成功上崗后,帶上動物頭飾。)
(二)公園外(對象:游客)
1. 明確目的
游客們,請集合,我們準備進動物園了。進園時,請各位游客拿好方向板,辨認好方向。因為只要你能找準方向,不但能看到你喜歡的動物,還可以獲得動物館里漂亮的紀念章!
2.介紹情況
這個動物園有兩扇大門――南門、北門。如果你從南門進動物園,根據示意圖,很容易就能找準方向看到喜歡的動物;如果你從北門進動物園,那可具有挑戰性,因為一不留神,就很容易找錯方向。
想想,你決定從哪扇門進動物園呢?
請決定走南門的站這邊,決定走北門進的站那邊。(分開站好。)
3.提出要求
示意圖要看仔細,這樣才方便尋找動物所在的方向。
動物園的正中心是蘑菇亭,咱們就以它為觀察點好嗎?不管你往哪扇門進,都要先到動物園的正中心蘑菇亭去集合,聽清了嗎?
你可以邀請周圍的同學和你一塊逛動物園,商量好了嗎?出發吧!
(三)蘑菇亭
請各位游客拿好方向板,準確地辨認好方向,才能看到自己所喜歡的動物并得到動物館的紀念章。游完動物園的游客回到這兒集中。開始活動。
(活動中,游客要向動物管理員指出他所管理的動物館在蘑菇亭的哪個方向,只要游客答對,管理員就在他的方向板上蓋紀念章;如果游客答錯了,管理員將請游客回到蘑菇亭重新辨認方向。)
1. 反饋
(1)你得了幾枚紀念章?
(2)介紹你在蘑菇亭的哪個方向上看到了哪種動物。
(3)我們要去猴山,就要往東走。我們一起去看猴子,猴子正在吃桃子呢!
2.提出問題
(1)老虎林在猴山的哪個方向?大象館呢?
(2)剛才在蘑菇亭觀察老虎林是在東北面,大象館在東南面,為什么這會兒又說它們分別在猴山的北面和南面呢?(生:位置變了。)
3.小結
今天大家都動腦筋積極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學習上,我們還要向今天從北門進動物園的同學學習,學習他們不怕困難、敢于克服困難的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根據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教學思想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的。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和學生一起發掘學習的樂趣。我覺得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是成功的,在教學設計上,我把整節課分為課內學習和課外實踐兩大環節。
課堂中,我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辨別教室里的物體所在的方向,制作方向板,并應用多媒體CAI,啟發他們自己編方向的名稱。當他們發現指南針上的方向名和自己編的方向名相同時,不禁歡呼起來,因為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當問及老師站在同學們的哪個方向上時,學生產生了一場小小的爭論,最后,他們非常了不起地說出:因為我們觀察的角度不同,所以我們說法不同。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課外設計了游動物園的實踐活動,我利用學校內的小花園,接著教材的情境繼續創設一個游動物園的問題情境,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與合作探索、體驗生活中物與物之間位置關系的機會。學生在生活中根據游園示意圖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找到正確的方向(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觀看自己所喜歡的動物,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情境中的兩扇入園門的設計,注重了學生間的差異。總之,此游戲讓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數學活動中,進一步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通過這節課,我感受到只有在教學設計上緊扣新課程理念,學生在課堂上才會樂學、愿學,學到真正有價值的數學。
〖案例點評
本節課的目標定位旨在促進學生的發展,重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設計上,教師敢于分地點教學,把整節課分為課內學習和課外實踐兩大環節。
課堂中,教師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辨別教室里的物體所在的方向,制作方向板,并應用多媒體CAI,啟發學生自己編方向的名稱,認識平面示意圖,讓學生在觀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完成了從生活空間中辨別方向到平面圖中辨別方向的抽象認識過程。
課外設計了游動物園的實踐活動,把學生的視野拓寬到生活空間。利用學校內的小花園,創設了一個游動物園的問題情境,給學生提供一個觀察生活中物與物之間的位置關系的材料與機會。學生在生活中根據游園示意圖通過小組合作,找到正確的方向(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觀看自己所喜歡的動物,喚起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不但從中體驗了成功的喜悅,而且使學生完成從辨認平面示意圖方向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一過程。
教師在創設情境時,有一設計值得提倡,即設計了兩扇門,由學生自己選擇入園的門。由于示意圖的指向標方向全是指北面,學生從北大門進,動物園中的動物方向就剛好與示意圖位置相反,這樣,所提供的信息讓學生有了選擇性,讓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課 題:認識米 用米量
教學內容:第4頁例4例5及第4頁“做一做”和練習一第3—5題。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 初步認識單位“米”,幫助學生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概念。
(2) 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理解1米=100厘米。
(3) 學會用1米長度單位測量較長的物體。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形成米的正確表象,體驗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索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來感知數學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學會用米尺量物體的長度。
難點:體驗1米的實際長度,并形成印象。
教學方法:
教法:討論、演示。
學法:自主探究、小組討論法。
教學準備:
刻度尺、米尺、卷尺、繩子、CAI課件。
教學步驟:
一、 復習引入
(1) 提問:
① 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什么長度單位測量?
② 你們的哪個手指寬1厘米?
(2) 引入新課
請兩名同學用厘米刻度尺量黑板的'長,并說一說有什么感受。
(很麻煩、很累)
對!我們量較長的物體或距離通常用“米”作單位,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米”的知識。
(板書:認識米 用米量)
二、 探究新知
(1) 認識“米”。
猜1米有多長,用手比劃;出示米尺初步感知1米的長度;看看我們身邊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2) 認識厘米和米之間的關系。
課件演示1米里有多少個1厘米
(3) 用米量
用米尺量黑板的長度、教室的長、寬學生的身高等。
三、 積累運用,拓展延伸
(1) 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① 鉛筆長15米。( )
② 課桌高70米。( )
③ 一棵樹高16厘米。( )
(2) 完成練習一第3—5題。
四、 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認識米 用米量
1米=100厘米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4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22、23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動物聚會”的具體情境,能夠說出相同數連加與乘法之間的關系。
2、結合具體情境,能夠說出一個乘法算式表示的意義,體會到同一個乘法算式在不同的情境中所表示的意義有所不同。
評價方案設計:
1、目標1達成的評價方案
通過學生對“想一想,連一連”的做題情況進行評價。
2、目標2達成的評價方案
通過學生對“3×6還能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的`回答情況進行評價。。
教學重點:
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義,能夠列出乘法版式進行計算,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
教學難點:
體驗、比較和區分似“3個6”和“6個3”的不同含義。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
教師邊敘述美麗的童話故事邊出示主題圖:秋天到了,勤勞的小動物們都帶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慶祝共同的豐收,它們喜氣洋洋地歡聚在一起。(板書:動物聚會)
二、問題探究
1、教師啟發:你能提出什么乘法問題?
要求
A、獨立觀察主題圖,思考問題;
B、小組內交流: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解釋算式的意義。
2、小組匯報
一共有多少只小鳥?
3×3=9(只)
表示:每根樹枝上有3只小鳥,3根樹枝上有3個3只。
要求
A、求加數相同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B、明確乘法算式中4和2的含義:2表示每架飛機上有2個人,4表示有四架飛機;
C、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乘數、乘數和積。會讀、寫乘法算式;
D、乘法算式中兩個乘數調換位置,積不變。
活動(一):火車上坐了多少人?
4+4+4+4+4+4=24(人)
4×6=24(人)或6×4=24(人)
要求:(與活動一相同)
活動(二):劃船的有多少人?
3+3+3=9(人)
3×3=9(人)或3×3=9(人)
要求:(與活動一相同)
活動(三):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
1+2+3=6(人)
質疑:
A、上面的求和算式能用乘法表示嗎?為什么?(加數不同,不能用乘法表示)
B、怎么調位置坐,才能用乘法表示?
①
3+3=6(人)
3×2=6(人)或2×3=6(人)[空一張椅子,每張椅子坐3人]
②
2+2+2=6(人)
2×3=6(人)或3×2=6(人)[每張椅子坐2人]
三、鞏固應用
完成“試一試”中的第1、2題。
要求
1、獨立讀題、列式計算;
2、學生交流每個乘法算式中各個乘數的意義;
3、匯報,訂正答案。
四、小結:今天,我們學會了什么?
學生交流后教師結題:知道了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比用加法表示更簡;學會了乘法算式的讀寫法。認識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理解100以內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筆算的算理,掌握筆算的方法,能正確地用豎式計算。
2.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體驗解決問題的策略;在探索活動中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3.運用兩位數不進位加法計算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獲得成功體驗,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課件、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口算大賽
6+30= 60+8=
40+3= 50+7=
3+90= 20+5=
師:同學們表現得真棒,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兩位數加一位數的知識。(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究
1.課件展示教材第11頁情境圖。
(1)觀察情境圖,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學生回答后可用表格的形式出示:
(2)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匯報,師選擇性地板書例1的問題。
2.學習例1。
二(1)班學生和本班的帶隊老師一共多少人?
(1)學生列出算式:35+2
師: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只要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二(1)班的學生數和本班帶隊老師數合起來”就行,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怎樣計算35+2=?借助手中的小棒和計數器分別試一試。
學生獨立嘗試。
組織匯報:你是怎樣計算的?
生1:我先算5+2=7,再算30+7=37。
生2:我是通過擺小棒算出來的,先擺3捆和5根,再擺2根,5根和2根合起來是7根,7根與原來的3捆合起來也就是37根。
生3:我是通過在計數器上撥珠算出來的。
……
師:撥計數器的過程可以用一種形式展示出來,那就是豎式。
3.學習豎式。
師生拿出計數器,一邊操作一邊提問:
算35+2時,先在十位上撥幾個珠子,個位上撥幾個珠子?加2時應在哪一位上撥幾個珠子?
師講解豎式的寫法:先寫第一個加數35,再在35的下面左側寫上“+”,右側寫2。你們認為“2”應對著35的3還是5呢?(通過計數器,學生回答這個問題應該不困難)最后在加數下面畫上一根橫線,表示等號。
師:你認為應該從什么數位開始計算?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議一議。
學生說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小結:為了以后計算進位加法的方便,我們在豎式計算時都從個位開始計算。個位上5+2=7,7應對齊個位,十位上的3要寫在橫線下面,對齊十位。
小組討論加法豎式計算時,應怎樣對位?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
明確:個位對個位,十位對十位,可以歸納為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
4.變式訓練。
(1)二(2)班學生和本班的帶隊老師一共多少人?
(2)二(3)班學生和本班的帶隊老師一共多少人?
三、鞏固新知
1.第12頁“做一做”第1題。學生先獨立嘗試,再說說是怎樣對位的。
六、教后反思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
第一單元、長度單位
教學內容:認識長度單位米和厘米、會用米、厘米量,認識線段 量、畫線段。
教學目標:
知識點:1、使學生初步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
2、在活動中,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
4、使學生初步認識線段,學習用刻度尺量和畫線段的長度(限整厘米)。
能力點:1、在建立長度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
5、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識。
德育點:1、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樹立自信心。
6、養成認真、一絲不茍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1、在活動中,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7、使學生初步認識線段。
教學難點:1、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學習用刻度尺量和畫線段的長度(限整厘米)。
8、建立長度觀念,會初步的估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課時安排: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1~3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認識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
3、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能力點: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點:使學生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各種尺子、硬幣、回形針、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媽媽需要買一截松緊帶,需要多長呢?老師量過了,和你們桌上的小棒一樣長,請每個小組選擇一種實物量一量。
學生匯報量的結果。
問:奇怪了,同樣長的松緊帶,可你們量出的結果怎么不一樣呢?
師:如果我們要得到一個統一的結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認識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觀察,匯報。
A、數,按順序讀一讀。問:最左端是幾?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線,有長有短,叫刻度線。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種常用的長度單位。
一厘米有多長?(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間的長度是1厘米)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還有哪段是1厘米?你發現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用手比劃一下1厘米是多長。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2、認識幾厘米。
師:我們知道1厘米有多長,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長?
問:2個1厘米是幾厘米?4厘米里有幾個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嗎?
3、用厘米量。
舉起藍紙條,估計一下他大約是幾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書上。
量松緊帶的長。
三、拓展運用:
1、判斷下面的量法對嗎?說明理由。
(1)沒對準0刻度線的。
(2)正確的。
(3)不是從零刻度量的。
2、如果尺子的前面斷了,看不到0刻度線,怎么辦?
3、小組合作量指定物體長度。
4、老師想量手腕一圈的長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嗎?(介紹各種尺子)
5、選擇尺子和自己感興趣的物體量一量。
課外搜集資料:你還知道哪些長度單位?在古代,沒有尺子時,人們用什么進行測量?(手腳)回家量一拃、一步的長度。
課后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4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2、會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單位的工具進行測量。
3、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讓學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間的進率,知道1米=100厘米。
能力點: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點: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讓學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間的進率,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米尺、軟尺。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
教學內容:
教科書p53—54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1~4的乘法口訣,理解口訣的來源,明確每句口訣的'意義。
2.使學生熟記乘法口訣,并能利用乘法口訣正確地、比較迅速地計算。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總結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口訣的來源,掌握推導口訣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游戲的圖片、學生準備小棍若干、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這節課我們要學習新的知識,學習知識時,看那位小朋友最肯動腦筋?小精靈還要給你發獎品呢!
二、新課
1.師:用3根小棒,看你能擺出一個什么漢字?可以小組商量,看哪組擺的漢字最多。
師:不管你擺的是什么?都是用了3根,那么你能列出一個乘法算式嗎?
師:你能說說你的理由嗎?
師:你能用口訣表示嗎?
師:有關三的乘法口訣,同學們能猜出有幾句嗎?
能不能根據這些口訣寫出乘法算式嗎?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組合數。
(2)經歷探索簡單事物組合的過程。
(3)培養學生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感受教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過程與方法
經歷觀察、比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動,討論事物組合的規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索簡單事物的組合規律。
難點:理解排列和組合的.不同。
教法與學法:
教法:談話法。
學法:小組研討法。
教學準備:
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復習“排列”。
用數字卡片能擺出幾個不同的兩位數?
學生匯報:能擺出兩個不同的兩位數,是12和21。
(2)引出“組合”。
討論:如果說把這兩張卡片上的數字相加,和會有幾種?
學生討論匯報。
小結:因為是求兩張卡片的數字的和,調換位置和都要是3,得數只有一種。
這種不愛位置影響的方式叫“組合”。(板書:組合)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三個數的組合:5、7、9
出示教材例題2。
有3個數5、7、9,任意取其中兩個求和,得數有幾種?
①同桌進行合作,一人擺卡,一人記錄。
②匯報自己的方法和結果預設。
③評議方法。
看哪種方法。
(2)比較“排列”與“組合”的不同。
老師現在有一個疑問,擺數字卡片時用3個數字可以擺出6個兩位數,求和時3個數卻只能求出3和,這是怎么回事?
小結:擺數與順序有關,擺數交換位置,就變成另一個數了,求和與順序無關,位置換一下求的和還是這兩個數,只能算一次。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打乒乓球。
①想一想:每兩個人打一場比賽,那么三個人至少要打幾場呢?分別是誰與誰比的?
②學生獨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課件演示比賽方法。
小結:這個問題其實就是組合。
(2)搭配衣服。
翻開課本第99頁,用連線的方式幫他們搭配衣服。(課件演示)
小結:我們只要做到有序搭配,就不會重復,不會遺漏。
(3)回家乘車付錢。
(4)教材98頁“做一做”第2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大家都委愉快,同學們說說學到了哪些知識,好不好?你知道排列和組合的區別嗎?
板書設計
組合
排列:1221相同:不重復、不遺漏,有序的思考方法
組合:1+2=3 2+1=3不同:排列要考慮順序
組合不要考慮順序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9
教學內容:
P25~P26
教學目標:
1、通過“撥一撥”,“數一數”以及數學活動,激發學生讀數,寫數的興趣。
2、通過本節課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書的順序,會數會讀萬以內的數。
教學準備:
計數器、學具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撥一撥、數一數
說一說讀數和寫數時要注意些什么
二、認一認撥一撥
看書24頁了解算盤的歷史結構進一步理解數位順序
三、練一練
1、完成書25頁第2題
⑴同桌合作一個同學撥,一個同學讀
⑵各自填寫書上的空白
⑶學生完成同時教師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人文精神
⑷學生上臺板演。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做
2、試一試
⑴看一看書上的內容,說一說對2128的理解
⑵還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嗎?
⑶交流千位上的2和十位上2個表示什么意思
⑷仿照舉例說一說
3、完成書25頁1題
4、做數學游戲:誰的第一
①學生看圖說說看到了什么,得到什么信息
②怎樣算出機靈狗得了多少分
③同樣的方法計算淘氣的了多少分
④說說誰的第一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五、隨堂作業
1、從九百八十,一十一十地數,數到一千零五十
2、從一千零二,一個一個地往回數,數到九百九十六
板書設計:
2128=20xx+100+20+8
計數器表示
方塊表示
最新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模板3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教科書第32-35頁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四次“撥一撥”,第一、二次,數數、讀數、寫數相結合,突出練習接近整百、整千數的數數,涵蓋了中間有一個0和末尾有0的數的讀寫法;第三次撥一撥主要練習中間有兩個0以及中間和末尾都有0的數的讀寫法。第四次練習是脫離計數器,通過“我讀你寫”游戲的形式,練習萬以內數的讀、寫法。
教學目標:
(1)通過“撥一撥”、“數一數”及“數學游戲”等活動,激發學生讀數、寫數的興趣。
(2)借助計數器,初步學會多位數的讀法和寫法,了解萬以內的數的順序。
教學重難點:
(1)會數、讀、寫萬以內的數。
(2)中間末尾有0的多位數的讀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讓學生說一說數位順序表: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萬位。
(2)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
二、導入新課
三、新授
(一)學習二百九十八
1、撥一撥動
說一說二百九十八該怎樣撥。
生;二百表示有兩個百在百位上撥二,九十表示九個十在十位上撥九,八表示八個一在個位上撥八。
2、學習二百九十八的寫法
這計數器上的數該怎樣寫呢?
生;百位上是二就在百位下寫2,十位上是九就在十位下寫作9,個位上是八就在個位下寫8。
(二)學習從298一個一個的數,數到302。
1、學數298的下一個數
(1)298的下一個數是多少。
生;是299,
師;為什么。因為298的下一數就是在298的個位加1,是299。
(2)學習299的寫法,
百位上是二在百位下寫2,十位上是九在十位下寫9,個位上是九在個位下寫九
(3)學習299的讀法。
百位是二讀作二百,十位是九讀作九十,個位上是九讀作九
2、學數299的下一個數
(1)撥一撥
師299下一個數是多
生;299的下一個數是300
師;為什么因為在299的個位上加1你發現個位滿十了,得向十位進一,好向十位進一。那個位上的十個珠子退掉。
十位進一后,你發現什么。
生;十位上也滿十了,
師;怎么辦
師;向百位進一,先把十位上的十個珠子去掉向百位進一。299的下一個數是300。
(2)寫一寫
那300怎么寫
生;百位上是3在百位下寫3,
師;位和十位怎么寫呢,
生;個位和十位一個數也沒有,都寫0。
(3)讀一讀。
師;誰來把它讀一讀。
生;三百
師;百位上是三讀成三百。那末尾的0讀不讀。師。數末尾的0不讀
3、學習數301
(1)說一說
300下一數是多少。
生;300的下一個數是301
師;;300的下一個數是301
300的下一個數就是在計數器個位上加一所以是301。
(2)寫一寫
師;這個數怎么寫
生;百位上是三就百位下寫3,十位上一個珠子也沒有,就在十位寫0,個位上1就在個為下1
(3)讀一讀。301
師;誰能讀出這個數。
生;三百零一,百位上是三,讀作三百。中間十位上是零就讀零,個位上是一讀一
所以這個數讀作三百零一。
4、學習302的讀法和寫法
小結;剛才我門學習一個一個的數數,當數到個為滿十時向十位進一,十位滿使、十向百位進一。
(二)學習撥三千八百一百一百的數數到四千一百。
1、想一想,三千八百,該怎樣撥,
(1)三千就在千位上上撥下三個珠字,八百就在百位上撥下八個珠字,個位和十位上沒有數一個也不撥。
(2)寫一寫;怎樣寫這個數。
生;從高位寫起,千位上是三就在千位下寫3,百位上是八就在百位上8,
師;那十位和個位呢,十位和個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就寫0。
(3)讀一度,
師;這個數誰會讀。
個位上是3,讀作三千,百位上8讀作出八百,
師;那末尾的兩個零怎么辦,
生;末尾的'零不讀。
2、一百一百的數到四千一百。
學習3800的下一個數是多少,
一百一百的數就是在3800的百位上加1,是3900。
(1)寫一寫,這個數誰會寫,先寫位。
千位上是三,在千位下3,百位上是九,在百位下寫9。十位和個位一個數也沒有,寫什么,對寫0,
(2)讀一讀。誰來把這個數讀一讀。
讀作三千九百。
那3900的下個數是多少,
生;4000。
師;為什么
生;3900的下一個數,就數在3900的百位上加1一個珠子。
師;好,你發現什么,
生;我發現百位上滿十了。應該百位上的十去掉向千位進一,
(3)學習寫4000,
師;這個數怎么寫,
生;先從高位寫起是千位,千位上是四個就在千位下4,
師;那百位十位個位上都寫什么,
生;它們的位上一個也沒有,在百位十位個位下都0。
(4)學習讀4000
生;高位讀起,千位4,讀作四千,那數末尾0讀不讀,對,數末尾的0不讀。
3、4000的下一個數是多少,4100寫作4100,讀作四千一百。
小結;剛才我們學會了撥生活中的大數,讀生活中的大數。寫生活中的大數,
四、游戲環節
真了不起那現在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老師撥數你們寫數看誰寫的又對又快寫好后老師把答案寫在黑板上,答案對了的同學請鼓掌,師撥5006。生寫5006,對了同學為自己鼓掌。806,同上。4800同上。
五、鞏固練習。
寫書32頁的第4題。
總結;學生活中大數的讀法和寫法后,你知道度數和寫數要注意什么
1、讀時,
2、要從高位讀起,
千位有幾就讀幾千,百為有幾就讀幾百,每個數位上有幾就讀幾,并加上基準面計數單位。數中間有一個鈴或連續有幾個都讀一個0。
3、數末0都不讀。
4、寫數。
(1)每個數位上有就寫幾,
(2)哪個數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0。
板書設計;
①每一位上的數字是幾就讀幾,并跟上計數單位。
②中間有一個或連續有幾個零都只讀一個零。
③不管末尾有幾個零都不讀
④每一位是幾就寫幾。
⑤哪一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零。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通過比一比的活動,掌握比較萬以內數大小的方法,能夠用符號表示萬以內數的大小。
2.通過猜數游戲等活動,進一步發展數感。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數的大小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歷和大數的學習基礎,本節課力求把學生以往對萬以內大數比較的分散的、不規范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科學的、規范的理性認識,并在有趣的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廣西柳州市文惠小學辦學條件較好,每間教室都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本班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習能力較好。在學習本課知識前學生已有一定的相關生活經驗。
〖課堂實錄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小組活動卡片。
(一)森林游戲――比大小
(活動目標引導學生在有趣的游戲情境中探索、體驗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 創設情境
森林里的小動物們正在玩翻牌游戲,比一比誰翻開的卡片上的數大。你們看,小老虎和小狐貍玩得正高興呢!小動物邀請同學們來做他們的裁判員。(在多媒體課件營造的森林游戲情境下,學生情緒高漲,表示很愿意做游戲的裁判員。)
2.提出問題
(1)四位數與三位數的比較
小老虎和小狐貍每人翻開了一張卡片(1084,982),先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它們分別翻開的卡片,自己小聲地讀一讀這兩個數,再想一想它們倆誰翻開的卡片上的數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生1:小老虎翻開的卡片上的數大,因為982還沒有滿一千,而1084已經超過了。
師:你說得有道理,其他同學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生2:我也認為小老虎翻開的卡片上的數大,因為982只有三個數字,而1084有四個數字。
師:你是說數字多的數一定比數字少的數大,對嗎?那你能舉出其他的例子嗎?
生2:比如說,1350和350,1000和100,都是數字多的大。
師:同學們同意他的想法嗎?如果不同意的話你能舉出例子嗎?
生3:我不同意。
(生3想了想,舉了2個不成立的例子,被同學們否定了,最后同學們都同意了生2的觀點。)
師:剛才,同學們自己發現了比較數的大小的一條重要規律:數位多的數一定比數位少的數大。
師:第一局比賽小老虎贏了,小狐貍輸了,你有什么話想對它說嗎?
生1:小狐貍,別灰心,你還有機會呢!
生2:小狐貍,我們為你加油!
(2)兩個四位數的比較
第二局比賽開始:小老虎和小狐貍翻開的卡片分別為3756,4184。
師:仔細觀察這兩個數,你發現了什么?
生1:這兩個數的數位一樣多了。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剛才,我們已經知道了四位數比三位數大,可這一次兩個數都是四位數,它們到底誰大呢?請四人小組討論,然后請小組代表來匯報你們的結論。
組1:4184大,因為4184是4千多了,而3756還不到4千。
師:你們是直接比較了它們的千位上的數字對嗎?一個是4,一個是3,其他小組還有補充嗎?
生3:看他們最前面那一個數字,誰的大誰就大。
師:也就是說比較它們的最高位,誰的數大誰就大。那現在4比3大了,還要不要往下比較其他數位上的數呢?
生1:要。
師:那我們一起來比一比百位上的兩個數字,1比7要小了,那是不是說4184要比3756小了呢?
(學生集體自發地在課堂上討論起來。)
生2:還是4184大,因為它的千位上的數已經比3756的大了,所以百位上的數小一點也不要緊了。
師:那我們還用不用往下比呀?
生:(齊答)不用了。
(得出結論:數位相同,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數字大的那個數就大。)
師:剛才小老虎和小狐貍各贏了一局,第三局是最關鍵的一局了。這一局誰贏了,誰就是今天的大贏家。
(3)兩個最高位相同四位數的比較
多媒體演示第三次翻開的卡片為5102和5184。
師:你們已經知道誰贏了嗎?
生:小狐貍贏了。
師:你們是怎么看出來的?這一次它們都是四位數,而且它們的最高位上的數字也相同。
生1:5102的十位上是0,5184的是8,所以5184大。
師:為什么這一次你只比較十位呢?而不比較其他的數位呢?
生1:它們的千位和百位上的數都一樣,所以不用比了。
師:你說得真棒!其實你還是比較了千位和百位上的數,不比的話你怎么知道他們是一樣的,對不對?誰再來說一說你們是怎樣比較這兩個數的?
生2:從千位比起,它們一樣大;再比較它們的百位,還是一樣大;就比較它們的十位,5102的十位上是0,5184的是8,所以5184比5102大。
(得出結論:數位相同,從最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數一樣就比較下一位,直到比出大小。)
師:小狐貍成為今天的大贏家!
(二)小組游戲――摸卡片
(活動目標學生小組合作練習,掌握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
師:小動物們玩得那么開心,你們想不想參加它們的游戲呀?
生:(情緒高漲)想!
1. 師宣布游戲規則。(邊宣布,邊示范活動方法。)
(1)四人小組為單位,擁有一疊卡片。
(2)小組成員輪流摸卡片,每人每次摸出2張卡片,自己讀一讀并說一說哪一張卡片上的數大,小組成員給予評價,判斷正確則輪到下一位同學,判斷錯誤則再摸一次。
2.組長匯報小組活動結果,并對小組成員進行評價。
3.老師評價小組合作,獎勵合作卡。
(三)排隊
(活動目標讓學生學會用符號表示萬以內數的大小,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師:剛才,我們都是兩個數兩個數地比較,你們敢不敢一次比較6個數,把6個數從小到大的排列?(本班學生較喜歡接受有挑戰性的問題。)
1. (課件演示題目)387,809,1752,345,99和4300。
2.獨立思考解決,思考用什么符號連接排序。
3.小組討論:這么多數,怎樣能很快從小到大排列呢?
4.匯報討論結論。
生1:先找出99排在第一個,然后在387,809,345中拿出345排在第二個,387第三,809第四,最后再觀察1752和4300,1752排在第五個,4300排在最后一個。
師:她的方法真不錯,她先把這些數分成了三類。誰聽出來她是怎么分的?
生2:她先把這些數分成了兩位數、三位數和四位數三類。
師:你們覺得這樣的方法好不好?我們一起用這個方法來試一試。
(四)最小三位數和最大三位數
(活動目標讓學生學會運用現有知識來分析問題,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師:剛才,我們比較了很多數的大小,現在老師這里有一疊卡片,所有的三位數都在里面,你能猜得出里面會有幾嗎?
生1:354。
生2:522。
生3:189。
(先讓學生初步感受三位數所涵蓋的范圍,感知三位數這一概念的意義。)
師:里面有那么多的三位數,那你能找出最小的和最大的三位數嗎?
個別回答,集體思考還有沒有更大或更小的`。
1. 小組討論最小和最大的四位數是幾。
2.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五)猜數游戲
(活動目標通過游戲發展學生的數感。)
1. 師:我寫了一個幾千幾百的數,請你猜一猜是多少。
(課件演示:□□00)
(學生提出有價值的猜數問題,教師予以正確回答,引導學生進行猜數。)
生1:1200。
師:太小了。
生2:5000。
師:大了一點。
2.四人小組進行游戲。
由召集人在練習本上寫出一個數,擋住一部分,引導小組成員猜數。教師巡堂了解游戲情況,游戲結束時獎勵合作優秀的小組合作卡。
(六)說一說,評一評
(活動目標通過總結與交流,引導學生學會反思和總結一節課的收獲和體會,并學會評價自己和他人,培養良好的學習情感。)
1. 提出問題:請談一談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你覺得自己表現得怎么樣?
2.你覺得這節課誰表現得最好,你最欣賞誰?請你評一評。
〖教學反思
這一堂課是我在校數學組里上的一節教研課,課后數學組教師對這一節課進行了點評,我也對這節課進行課后反思,對該課進行了重新認識。
《標準》指出: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本課遵循這一理念,把學生以往對萬以內大數的比較方法分散的、不規范的感性認識作為教學的基礎,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情境中上升到科學的、規范的理性認識,并在活動中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和相互交流的空間,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相互交流、相互評價,并通過有效的評價方式不斷激活學生的思維。
1. 讓課堂充滿情趣
在課堂教學中努力營造一種寬松的學習環境,是促使學生主動發展的必要條件,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的濃厚興趣。
本節課在導入新課時,針對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利用多媒體設計了富有兒童情趣的活動情境:以森林游戲為活動背景,可愛的小動物們為活動主角,學生以小裁判員的身份自然地加入到游戲中,并以承擔這一角色遇到問題作為推動力,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法,為學生提供具有挑戰性的探索空間,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和活動動機。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生動地、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索、去發現、去創造。在小動物們的翻牌游戲過程中,學生興趣高昂,躍躍欲試,這時分四人小組也進行同樣地翻牌游戲,讓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又上了一個臺階,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
2.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獲得發展
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數學教學已不再是教師簡單地展示知識的過程,而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親身經歷、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與人合作交流和創造等活動的過程。教學中,學生是一個積極的探索者,教師的作用是創設一種學生能夠探索的情境,引導學生去探索。本節課為學生創設了實實在在的探究空間,小裁判員們為了完成自身的任務,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不斷主動探索比較數大小的方法,去發現、去創造有關的數學知識。
在探究的學習過程中,注意保護學生探究的熱情,對于出現的不同觀點,正確的加以肯定、贊賞,請他們盡可能地說明理由,同時發動全班學生討論。對于錯誤的說法,及時教育其他學生不能取笑,更不能挖苦,因為這些學生對問題能動腦思考,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表揚的事情,教師應該鼓勵、引導他們,使學生自尊心受到尊重、保護,學習積極性、興趣也得到提高,這樣,探究的熱情就能得到更好的激發與保護。
〖案例點評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這是課程改革所涉及的重要課題,本節課充分體現了這一精神。在教學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已有知識背景,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先后幾次給學生提供探究的機會,學生經歷的學習過程是完整的,獲得的體驗是深刻的,這使得學生的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新課標二年級數學上冊第76頁例2,例3,“做一做”及練習十七第1、4題,倍的認識教案。
【教學目標】
1、經歷“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過程,體驗“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
2、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建立“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思路。
3、培養學生操作、觀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動腦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經歷“倍”的概念初步形成過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難點】
建立“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思路。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課件。
師:今天的數學課,老師要介紹一位新朋友給同學們認識,它就是小狗菲菲,小學數學教案《倍的認識教案》這節課,我們的新朋友菲菲將和同學們一起學習數學知識,同學們原意嗎?
2、學生活動。
師:上課前,老師請一些同學上來。
師叫3名女同學站在第一排,再叫6名男同學站在第二排(3個3個地站在一起)。
師:第一排有幾個女同學?(3個)第二排有幾個3?(2個3)
生回答后,師引出課題:像這種情況,我們就說男同學是女同學的2倍。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道,學習“倍”的認識。(板書課題)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教學例2)
菲菲有三個好朋友,他們正在用小棒擺正方形,下面我們來看看他們擺的情況,用了多少根小棒。(課件演示例2中第一個小朋友,擺了一個正方形)
學生觀察。你知道了什么?
生:擺了一個正方形用了4根小棒。
4根小棒還可以說是幾個?
生:一個4根。
下面我們來看看另外兩個小朋友,他們擺圖形的時候用了幾個幾根。
出示例2中另外兩個小朋友擺的兩個和三個正方形。
學生觀察。
學生說自己的發現。
引導學生得出:2個4根,3個4根
(板書:2個4根,3個4根)
揭示倍的含義,指出第三個學生擺的小棒說:第三個同學擺了3個4根,3個4根也可以說成4的3倍。
讓學生反復說幾遍。
(2)鞏固“倍”的概念。
判斷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幾倍?生解答時,師要求學生說出想的過程。
(3)教學例3。
①出示例3,問:同學們會擺嗎?下面,同學們自己動手擺擺看。
②要求第二行有幾個圖片,應怎樣列式?為什么?
③小結:要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幾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三、拓展延伸,鞏固深化。
1、拍手游戲。
師拍表示一倍的次數,生按要求有節奏地拍表示幾倍的次數。
2、76頁“做一做”。
3、78頁第1題。
四、全課小結。
同學們,今天你們有什么收獲呢?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一) 數與代數
1、 第一單元“數一數與乘法”。在這一單元的學習中,學生通過“數一數”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 第二單元“乘法口訣(一)”,第七單元“乘法口訣(二)”。在這兩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經歷2——5和6——9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形成有條理的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3、 第四單元“分一分與乘法”,第五單元“除法”。學生通過大量的“分一分”活動,經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體會除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體會乘法與除法的互逆關系。
4、 第六單元“時、分、秒”。學生通過時、分、秒的學習,初步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在實際情景中,認識時、分、秒,初步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掌握時、分、秒之間的進率,能夠準確的讀出鐘面上的時間,并能說出經過的時間。
(二) 空間與圖形
1、第三單元“觀察物體”。在這個單元學習中,學生將經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物體可能是不一樣的,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通過觀察活動,初步發展空間概念。
2、第五單元“方向與位置”。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圖上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從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 統計與概率:第九單元“統計與猜測”。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將進一步體驗數據的調查、收集、整理的過程,根據圖表中的一些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統計意識。在簡單的猜測活動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確定現象,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四) 實踐活動:本冊教材安排了三個大的實踐活動——“節日活動”“地球旅行”“人類的好朋友”,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在其他具體內容的學習中,安排了“小調查”活動和貼進生活多樣化的應用性問題,旨在對某一知識進行實際應用。
二、教學重點
1、 從具體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 情景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 學生經歷2——5和6——9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形成有條理的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3、 學生通過大量的“分一分”活動,經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體會除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體會乘法與除法的互逆關系。
三、教學難點:理解乘除法的意義并能解決實際問題。
四、教學措施:
1、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愿望。
2、 創造情境。
3、 鼓勵算法多樣化。
五、課時安排:
1、數一數與乘法 --------------------- 5課時
2、乘法口訣(一)--------------------- 10課時
3、觀察物體--------------------------- 4課時
4、分一分與除法 ------------------------ 13課時
5、方向與位置 ----------------------- 4課時
6、乘法口訣(二) ------------------- 7課時
7、除法 ---------------------------- 8課時
教學進度表
20xx—20xx學年度上學期(二年級)
周
次 起 止
月 日 計 劃 進 度 課時數 備
注
單元(課) 節 教學內容
1 9、1~ 5 第一單元 1-4 數一數與乘法 4
2 8 ~ 12 一、二單元 5、1-3 乘法口訣 4
3 15 ~ 19 第二單元 4-7 乘法口訣 4
4 22 ~ 26 二、三單元 8-10-1 口訣、觀察物體 4
5 29~10、3 三、四單元 2-4-1 觀察物體、除法 4
6 6 ~ 10 第四單元 2-5 分一分與除法 4
7 13 ~ 17 第四單元 6-9 分一分與除法 4
8 20 ~ 24 第四單元 10-13 分一分與除法 4
9 27 ~ 31 第五單元 1-4 方向與位置 4
10 11、3~7 第六單元 1-4 時、分、秒 4
11 10 ~ 14 六、七單元 5-1-3 乘法口訣(二) 4
12 17 ~ 21 第七單元 4-7 乘法口訣(二) 4
13 24 ~ 28 第八單元 1-4 除法 4
14 12、1~5 第八單元 5-8 除法 4
15 8 ~ 12 第九單元 1-4 統計與猜測 4
16 15 ~ 19 總復習 4
17 22 ~ 26 復習 4
18 29~1、2 復習 4
19 5 ~ 9 復習 4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3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二年上74、75頁。
教材分析:
本課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乘法口訣(二)中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2~6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此時學生對口訣的編制具有了一定的能力,因此對教材進行了重新創設教學內容,把7的乘法口訣的編寫和練習融為一體。使學習內容更具挑戰性。
教學目標:
1. 在學習了2~6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應用舊知識與推理,編制7的乘法口訣。在探索規律的基礎上掌握7的乘法口訣。
2.能正確地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實際問題培養應用意識。
3.讓學生在編制口訣與應用中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編制7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
應用7的乘法口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導入: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個好朋友,你認識他們嗎?都是誰?他們在談論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指名讀題上的話語)在一旁的小明在想什么呢?(指名讀)你們知道嗎?(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要想知道兩個星期,三個星期有幾天我們必須要先知道什么?那一個星期到底有幾天呢?(七天)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7的乘法口訣!(板書)(齊讀)請你思考2個星期有幾天?你是怎樣想的,3個呢?怎樣想的?
二、自主探究
1.同學們真厲害,這樣小明就能準時參加淘氣和笑笑的生日PARTY了。既然你那么聰明,那你能計算出4個星期、5個星期、6個、7個、8個、9個星期更有多少天嗎?(課件)請把你的結果填寫在教材74頁填一填的表格中。(填好的同學自己小聲的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2.匯報交流
師:誰愿意和大家說說你的結果和想法?
3.編口訣
師:同學們,還記得老師教過大家編口訣的方法嗎?
(齊說)一算,算什么?(用連加法計算結果)二編,編什么?(根據表格編口訣)三看,看什么?(看其中的規律和需要注意之處)四記,記什么?(根據規律記口訣)
師:同學們真厲害,下面就轉動自己的小腦筋用我們的方法快速的編口訣,記口訣吧。完成教材74頁第2題。
4、匯報
誰來讀讀自己的'口訣?(兩生讀同時板書)和老師一樣嗎?一樣的舉手,真厲害,你們都是小數學家。看黑板老師寫的這三句口訣,1-6的我們已經學過了,只有這三句是最陌生的,讓我們齊讀一下好嗎?怎么記這三句口訣呢?
有沒有別的辦法呢?把你記口訣的方法說給同桌聽聽,比比誰的方法好(同桌交流)
5、記憶口訣:下面就請大家在下面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背一背這些口訣。
6、游戲(多種形式背口訣)
(1)拍掌齊背
你們記住了嗎?老師準備考考大家,伸出你的雙手,讓我們一起背一遍。
(2)師生對口令。
我來問,你來答,準備好了嗎?(打亂順序問)
(3)同桌對口令
同桌兩個人像老師這樣對口令。
三、練習(15分鐘)
1.師:你們背的真棒,老師想考考你,敢接受考驗嗎?聽要求,讀算式,說口訣(7*8=,8*7=,567=,568=)
你們的小腦瓜轉的可真快,看這兩個式子,你能總結出什么?是不是每一句口訣都有四個對應的算式?(不是)
真是個善于歸納總結的好孩子,請同學們打開教材75頁,快速完成第一題目。
匯報!誰來匯報一下你的結果,和他一樣的舉手。真厲害!
2.下面老師要考考大家的口算能力,注意仔細看卡片,搶答,注意站姿。要求,直接說答案。(答錯的起立讀算式,說口訣)
3.同學們,你們做的可真快!小小七星瓢蟲也想來考考我們了!(出示瓢蟲圖)你看到了那些和7有關的數學信息了呢?你能看圖提問一個問題代替七星瓢蟲考考大家嗎?
4.教材75頁第3題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我們來解決,你愿意試試嗎?(做好的同學嘗試說說這幾道題的數量關系。指名匯報。)
5.說了那么多,你口渴了嗎?你一天大約能喝幾杯水?那要是一周呢?你是怎樣計算的。原來你一周要喝這么多的水啊,可見我們的生活是離不開水的,但是如果世界上的水資源枯竭了,我們也就不能生活了,所以平時一定要節約用水
6.好啦,請同學們看大屏幕,這是誰?他是哪里的人物?其實乘法口訣運用非常廣,不僅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中也存在,比如說:孫悟空打白骨精不管三七二十一。用到了什么口訣?孫悟空被太上老君關在八卦爐里煉成火眼金睛,一共關了七七四十九天,用到了什么口訣?唐曾師徒四人西天取經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用到了什么口訣?你看口訣是不是無處不在啊,所以我們一定要學好口訣。
四、總結(2分鐘)
誰能說說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
七七四十九
七八五十六
七九六十三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4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時分秒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通過一分能干什么的時間活動,體驗1分的長短。
2 知道1分等于60秒。
3 培養時間觀念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讓學生充分感受1分的長短,建立1分概念。
教學難點:
估計1分有多長。
教學準備:
課件,學具袋。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喜歡)老師特意給你們帶來了一段,想看嗎?(想)
學生觀看一分《貓和老鼠》動畫片
2.師:你來猜一猜這段動畫片大約有多長時間呢?(學生自由猜)你想知道到底是多長時間嗎?(想)就是一分。
3.那這節課咱們就一起來和一分交朋友,好嗎?(好)(板書課題)
二、實踐感知。
1.師:請大家閉上眼睛,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分的時間有多長?
(聽一分鐘表聲)
你對一分又有什么感受了呢?(感覺時間太長了)
2.(出示鐘表)那你對鐘表有多少了解呢?(學生自由說)
師:那一根針是秒針?你覺得秒針有什么特點呢?(最細最長走得最快的)
對鐘表你還知道些什么?
3.師:仔細觀察,看鐘面發生了什么變化?(秒針走一個小格)
再來觀察,秒針又走過了幾秒呢?(3秒,5秒)為什么呢?(因為秒針走了3個小格)
4.師:可以拍一次手記住一秒(拍一聲),跟老師一起來一次(一起拍一聲).
你還能想出什么好的辦法記住一秒?(學生介紹,全班體驗)
5.分與秒有沒有關系呢?就請小朋友跟著鐘面上秒針的走動一起來數一數,看看你會發現些什么?(課件演示秒針轉一圈)
你發現什么了嗎?(找2-3名學生說,教師演示課件)(板書:1分=60秒)
三、活動體驗.
1.師:1分的時間究竟能干些什么呢?(板書:能干什么)
你來猜一猜1分的時間能干些什么呢?跟你小組的同學交流討論吧.(學生小組討論)
誰愿意跟大家說一說呢?(學生匯報試猜)
2.給你1分的時間你想做點什么呢?(學生自由談)
其他同學把你的學具袋拿出來,選擇一件你自己喜歡做的事,看誰的動作快.
給你們1分的時間,看看你們在1分的時間里做一件事能完成多少?(學生動手做,教師記時)
3.時間到了,給你的朋友說一說你在1分里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同學之間交流)
誰愿意給大家說說?(學生匯報,4-5名)
4.你現在對1分又有什么新的體會了呢?(感到一分能做的事很多)
四、實踐拓展.
1.估一分.
師:如果我們沒有鐘表,你想用什么方法來估計1分有多長呢?(指名3-4名學生)
屏幕上有一個計時器,一會你趴在桌子上,用你的方法估計到了1分,就抬起頭來,看誰估計的最接近1分.(課件計時,學生估計)
師:誰來說一說,你睜開眼睛時,計時器上顯示的`時間是多少?
2.估兩分.
師:來聽一段音樂,請你邊聽邊估計這段音樂大約有幾分?(放音樂學生估計)
想好了嗎?大約有幾分呢?(指名3-4名學生匯報)
其他同學呢?想說得就大聲地把自己的答案說出來吧!
實際上就是兩分。
3.師:你們知道嗎?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1分還能做許多許多的事,老師課前收集了一些資料。(課件播放資料,師介紹)
4.師:這節課就只剩下最后的1分了, 劉 老師要送給你們一份關于時間的禮物,你想得到它嗎?(師讀時間名言)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5
一、教學內容:
54——55頁
二、教學目標:
1、在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和除法的意義,了解有關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初步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有關0的除法,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仔細觀察畫面,說說從圖中都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每只猴子平均可以分幾個月亮?”
(二)、學習0的除法
問題:把幾個月亮平均分?分給幾個猴子呢?
方法: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交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把想法表達清楚。
列出除法算式:0÷5=0(個)
引導:分給6個猴子呢?0÷6=0(個)
分給7個猴子呢?0÷7=0(個)
得出結論: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小練習:0÷3=0÷8=0÷9=6×0=0×8=
(三)、鞏固練習
做自主練習1和2
(四)、拓展練習
剪窗花
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教學反思:
大部分同學內容能夠掌握有關0的除法,但在實際操作中卻不是很熟練,必須多做練習。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6
〖教學目標
1.經歷分蘋果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余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
2.通過實際操作,抽象出有余數除法的書寫格式,并體會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教材分析
分蘋果是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時,是這一冊的開篇。本課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入手,安排了第一次分蘋果活動,列舉了四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基礎上,介紹用豎式計算除法的方法。接著,教材又安排了第二次分蘋果活動,通過操作使學生體會到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一些物品平均分之后還有余數的情況,認識到學習有余數除法的必要性,抽象出有余數除法的豎式書寫格式,并和操作過程聯系起來,以使學生了解每一步的含義,并結合具體情境能夠進行驗算。
教材隨后安排了試一試及練一練,進一步使學生體會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進一步鞏固有余數除法的豎式計算。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市直屬機關小學,硬件設備好,每個班級都有計算機和投影機,屬于實驗區的實驗校,并在20xx年就開始使用新教材。學校地處商業區,流動人口比較多。
學生由于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有很大差異。從這兩年的新教材實施中可以看出,學生成為新課程的受益者,他們在課堂上思維活躍,能夠大膽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有極少幾個孩子,因為生活體驗少、個性較強,不主動與人合作,缺乏探究和發現問題的勇氣和信心。
〖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學具中的蘋果卡片。
(一)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原有經驗,建構數學模型
(出示課件)小熊家里來客人了,好客的小熊拿出了20個蘋果來招待小伙伴們,每人分到了5個蘋果。但小熊忘記了究竟來了幾位客人,你能幫幫他嗎?(學生獨立思考,調動原有經驗,提出解決辦法。)
下面是學生可能的方法:
1. 四五二十,分給了4人;
2.5+5+5+5=20(個),分給了4人;
3.20-5-5-5-5=0(個),分給了4人;
4.204=5(個),分給了4人;
5.205=4(人),分給了4人;
6.205=4也可以用豎式來計算。
4
_____
5) 20
20
__
這一步可由教師介紹,也可由已經掌握的同學來介紹,注意說清各部分的意義,并結合分蘋果的實際操作來說一說。
(二)實踐應用
1. 學生獨立完成書上第2頁試一試。
2.小組交流各自算法,并說一說算式中各部分的意義。
(這里需要強調商的位置,要和被除數里的個位對齊,剩下的0也要和個位對齊。)
(三)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1. 如果小熊家今天來了6位客人,(再次演示課件)應該怎么樣平均分呢?
2.用你手中的學具來分一分,可以小組合作。
3.小組匯報。(我們組給每個客人分了3個蘋果,還剩下2個。)
4.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物品平均分之后有余數的情況,誰能給大家舉個例子?(可以找兩個同學說一說)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怎么來解決呢?(用有余數的除法來解決)
5.那么我們能不能知道有余數除法的豎式怎么寫呢?(學生獨立思考,動手寫一寫,然后小組之內交流。)
6.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有余數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每一步的意義是什么?(在這里要介紹余數和商的位置。)
7.有了這樣的書寫格式,我們怎么樣來驗算剛才的計算結果呢?
(每人分3個,6人共分到了18個,再加上剩下的2個,正好是20個,算對了。)
(四)積極思考,探究規律
(出示課件中淘氣和笑笑的故事,讓每個學生自己先想一想故事中有了什么矛盾。)
1. 在小組內說一說這個故事,為什么淘氣錯了、笑笑對了?
2.你發現了什么?(余數要比除數小)
3.計算第3頁試一試中(2),你發現了什么?每道題的余數和除數,有什么關系?(注意檢查學生的書寫格式。)
(五)回顧小結,贊美激勵
這節課快要結束了,同學們說一說你們的收獲吧。
老師認為你們表現得真不錯,大家都積極地幫助小熊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有一天,當我們能和動物真正和平相處時,相信小熊也會走到我們的身邊,和我們成為好朋友。現在和小熊說再見吧。(大屏幕演示小熊告別的`畫面)
〖教學反思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本節課力求為學生創設充分發現和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例如,在教師介紹了除法豎式之后,讓他們去探究有余數除法的豎式寫法,當他們在嘗試之后,經過小組之間的交流,在他們的內心真正地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課堂氣氛一直非常活躍,學生始終在學習的情境中思考、討論。特別是對淘氣和笑笑的矛盾,表現得特別的興奮,因為他們在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之后,能夠找到淘氣的錯誤之處。在討論過程中,他們發現余數不能比除數大,并且為自己的發現而驕傲。
〖案例點評
課堂教學時間是短暫而有限的,教師創設了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的欲望,充分發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程度。
這節課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創設了寬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對于第一個環節:20個蘋果,每人分5個,來了幾位客人?有一個學生就提出猜測的方法:7個行不行?6個行不行?5個行不行?4個呢?猜測的結果是,4個可以!尊重學生的想法,既保護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還可以讓全班學生初步體驗除法中的試商。
另外,我認為本節課體現了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促進者。在整節課中,教師設身處地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想,隨時掌握學生的情況,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自己去操作、思考、探究、發現。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7
設計說明
教育心理學指出:知識的保持需要以識記為前提,識記的知識必須通過復習才能保持。根據《數學課程標準》關于運算能力的要求,本節復習課重視學生對算理和計算方法的進一步理解和掌握,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準確計算,并學會尋求合理簡捷的運算途徑解決問題。使學生在進一步理解和掌握計算法則的基礎上,能比較熟練地進行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及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整理復習
1.結合習題復習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筆算方法。
(1)課件出示:
(2)筆算并匯報筆算過程及結果。
(3)復習筆算加、減法的方法。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計算加法時,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計算減法時,個位不夠減,要從十位退1當10,與個位上的數合起來再減)
2.結合練習題復習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
(1)課件出示:
29+35+9= 97-25-47=
75-46+31= 53-(9+37)=
(2)筆算并匯報筆算過程及結果。
(3)復習筆算方法。
(筆算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時,可以按照運算順序分步列兩個豎式計算,也可以根據兩個豎式的關系采用簡便寫法。注意:含有小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因為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所以只能列兩個豎式,沒有簡便寫法)
設計意圖:結合練習題復習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及算理,提高學生的筆算能力。
3.復習用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解決問題。
(1)復習“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的問題。
①課件出示: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8
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本單元的最后一節新課,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應用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針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特點,我特做如下設計:
1、為新知做好知識鋪墊。
復習能幫助學生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分散難點,從而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教學中應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適時、適度地安排復習,在“短、精、新”上下功夫,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教學效果,使后面的“好戲”順理成章。在課前復習環節,我精心設計了兩道復習題目,旨在喚起學生對前面知識的回憶,為新知的學習打下知識基礎。我首先出示一組加法與乘法的對比練習,讓學生感受到加法與乘法的意義有所不同;然后設計一道與新課密切相關的題目,既能復習乘法和加法的意義,又能為新課中畫圖解決問題做好知識鋪墊。
2、在自主探究中經歷學習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讓學生經歷數學學習的過程與獲得數學結論同樣重要。為此,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究、思考、操作等活動對于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首先讓學生找出兩道例題的異同,并動筆嘗試計算。然后設計了“兩道題目中都有4和5,為什么解答方法不同”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通過分組討論、設計擺學具的方法,將兩道題目的條件和問題表示出來,使具體問題抽象為數學模型。接著讓學生說出兩幅圖的意思,突出理解乘法和加法的意義,使學生有理有據地選擇計算方法。這樣的設計能讓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情檢測卡
學生準備 正方形紙板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直接寫得數。
5+4= 6+6+6= 3+4=
5×4= 6×3= 3×4=
(引導學生說出每組算式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看圖列式計算。
■■■■■■■■■■■■
■■■■■■■■■
■■■■■■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關于乘法和加法的一些實際問題,請同學們認真讀題、審題,理清題中的.數量關系。(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復習乘法和加法計算題,為本節課做好知識上的鋪墊,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本節課的知識。
⊙探究新知
1、引導學生讀題,對比兩道題目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例7
比較下面兩道題,選擇合適的方法解答。
(1)有4排桌子,每排5張,一共有多少張?
(2)有2排桌子,一排5張,另一排4張,一共有多少張?
預設
生1:兩道題目的數量相同,所求的問題相同。
生2:(1)題中的4表示4排,5表示每排有5張桌子;(2)題中的4和5都表示桌子的張數。
2、自主解題。
(1)提問:根據剛才分析的數量關系,同學們打算怎樣解決這兩個問題?
(2)學生分組討論、匯報。
預設
生1:(1)題是把4個5加起來,可以列乘法算式。
5×4=20(張)
生2:(2)題是把4和5合起來,用加法計算。
5+4=9(張)
(3)討論:兩道題目中都有4和5,為什么解答方法不同呢?
(學生分組討論,利用學具擺一擺,表示出兩道題目的條件和問題,明確原因)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9
一·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6~98頁。
二·教學要求: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的經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計算9加幾的各種方法;通過比較,使學生體驗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使學生初步理解"湊十法",初步掌握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和用數學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四·教學準備:
教具:實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學具:每人準備小棒18根。
五·教學過程: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0
學習目標:
1、 結合動物聚會的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相同數連加算式與乘法算式之間的關系。
2、結合具體事例體會同一個乘法算式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示的意義是不同的。
重點難點:
提高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會用乘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建立自信,克服畏懼,嘗試新知
知識鏈接
5+5+5=( )( )
9+9+9+9+9=( )( )
43改寫成加法算式 或_______、_______
54改寫成加法算式 或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大膽質疑,透析重難點
導學釋疑
1、 小朋友,秋天到了,滿山遍野的果實都成熟了。小動物們決定開一個慶豐收的聯歡會,你們看,都有誰來參加?能夠將自己的勞動果實與小伙伴們分享,是一件多么令人高興的事啊!
請解決以下問題
(1) 每個盤子里有6個桃子,3個盤子里一共有多少個桃子?
(2)每群小鳥有3只,3群小鳥一共有幾只小鳥?
(3)有6只小松鼠,每只松鼠采了3個松子,一共采了多少個松子?
(4)如果有3只小兔,第一只小兔拿了3根胡蘿卜,第二只小兔拿了5根胡蘿卜,第三只小兔拿了7根胡蘿卜,一共拿來幾根胡蘿卜?
能不能改成乘法算式呢?小組討論一下。
2、想一想,連一連
3、想一想,用36還能解決什么問題?小組合作討論提出兩個問題
三、當堂檢測-技能拓展應用,搭建晉升平臺
1、學生獨立完成P23練一練 錯題改正及整理
四、課堂小結
你對你今天的表現滿意嗎?
能找到合適的計算方法。
能主動參與小組活動。
在活動中能積極思考。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08-26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03-30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8-28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1-05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09-29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07-26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1-17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14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15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