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懷念教案匯總五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秋天的懷念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秋天的懷念教案 篇1
課題:
秋天的懷念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母親對兒女深深的愛。
2、體會作者怎樣通過描寫動作、神態來表現人物的內心。
3、理解“好好兒活”的內涵。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是怎樣透過生活中的小事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懷念。
2、領悟樸實的文字中蘊含著的平凡而又偉大的母愛,感受到母愛的熏陶。
3、理解“好好兒活”的內涵。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課前放歌曲《母親》
每一句歌詞都是一個你熟悉的生活片段,在平淡無奇的生活中,處處都飽含著母親的愛。從同學們深情的眼神,我相信你們一定從畫面中找到自己母親的影子。母愛是人們恒久歌頌的主題,著名作家史鐵生就用他文字表達著對母親深深的愛,讓我們帶著一份感動,一份崇敬,來欣賞課文《秋天的懷念》。
一、走進秋天——讀出味道
(一)走進母親自身的“好好兒活”。
1。初讀課文,說說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1)作者對母親的懷念、思念之情;[來源:Zxxk。Com]
(2)作者對母親的懺悔、懊悔、后悔、悔恨之情;
(3)作者對母親的自責、內疚之情;
(4)作者自己的成長,完全理解母親了……
正如作者所說“而這樣的母親,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親”,其實,還有許多復雜的情感構成一股苦澀的滋味,我們可以歸結為一個詞:懷念。為了表達對母親的懷念,作者寫秋天的故事。之所以有這秋天的懷念,就是秋天的故事所引發,作者怎么會有這份懷念?讓我們一起跟隨史鐵生先走進秋天的故事。
2。讀課文第一段,母親的一句話“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深深地刻在“我”的心底,這是母親對兒子說的話,兒子是怎么不好好活了,母親才會說出這樣的話?請用課文中的句子,朗讀給大家聽:
(1)雙腿癱瘓后,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群,我回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墻壁。
(2)“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么好準備的!”
(3)“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活著有什么勁!”[來源:Zxxk。Com]
是啊,21歲活蹦亂跳的年齡,可以四處周游,有多少事情可以做!但他卻沒有了雙腿,面對這樣天大的打擊,他活著好“苦”!母親的自身情況又是怎樣?也請找課文相關句子讀給大家聽:
a.可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后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b.她出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鄰居的小伙子背著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著,大口大口吐血……
這些痛苦兒子知道嗎?除了外人不能知道的痛苦,還有一點,就是病人清醒地知道她離死亡更近的痛苦啊。然而,即使面對死亡,母親有沒有把玻璃砸碎?有沒有把東西摔向墻壁?有沒有喊著我活著有什么勁?史鐵生的發怒我們都可以理解,母親的發怒我們更可以理解啊。可母親為什么沒有那樣做,而要這樣做?
明確:母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兒子著想。
(二)走進母親的讓兒子“好好活”。
1、請再細細讀讀課文,看看哪些地方說明母親一切都是為了兒子?
(1)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母親像一扇門一樣,擋住的不是窗外“唰唰啦啦”地飄落的樹葉,而是兒子郁悶煩躁的思緒。
(2)她忽然不說了,對于‘踩’和‘跑’一類的字眼,她比我還敏感……――母親擔心這樣的話勾起兒子更大的痛苦……
(3)她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那就趕緊準備。”――動作描寫表現母親的驚喜。
(4)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兒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撲”“抓”寫出母愛的堅定與執著。
2、讀下面的話,比較用上“悄悄”和去掉“悄悄”有什么不一樣,選擇一處談談:
“……母親就悄悄兒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兒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兒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三個“悄悄”寫出了母親的小心、耐心、細心,母愛的小心翼翼!
此時的母親已是萬箭穿心,自己身體的毀滅性打擊讓母親“苦”;還要面對的是自己撫養了21年的兒子的癱瘓,可以說,對母親的打擊可謂“苦上加苦”。可無論如何還要讓兒子好好活!母親的愛——用心良苦!
3、我們跟隨史鐵生一道去體會母親,發現母親。那么,在這秋天的故事中,母親這兩個字,究竟意味著什么?體會母親所說的“咱娘倆,要好好活,好好活……”的含義。
母親的.疾病,讓她失去生命奪目的光華。她的“要好好活”,讓我們懂得母愛不僅僅是愛和給予,還擔起一份責任——就是教給兒子如何面對有缺憾的生命。正是她的要好好活照亮了兒子的后半生,讓有缺憾的生命活得如此光亮。
二、走出懷念——讀出思考
1、當兒子懂得母親告訴兒女的“好好活”的含義,那和母親發生的秋天的故事啊,就深刻在心中,化作心中無比的懷念。就是這懷念,一個又一個秋天過去了,從21歲開始坐在輪椅上到現在,從母親去世到現在,這份對母親的懷念已經整整33年。這33年的懷念他對“好好活”又有怎樣的理解呢?
這深深的懷念,讓他懂得,好好活,不僅僅有堅韌的意志,而是把打擊當作別開生面的游歷,當作一種人生的另一種享受——那就是——活著就是一種幸運,活著要懂得滿足。
2、對于史鐵生的“好好活”,我們是憐憫嗎?感到他活得痛苦嗎?那究竟是什么?——是佩服,是敬重,也是敬仰——他活出了境界,活出了生命的高貴。
3、我們一起跟著史鐵生的情感世界走了一趟,經歷他和他母親別樣的人生。從他們的感人故事中,我們得到了哪些啟示?(學生暢所欲言)
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這些沒有人能改變,但可以改變的是我們的心理局限--在困境中找到另一種生命的延展,用堅強的意志懷著對生命的敬重好好地活著。
結束語:
世界本來就是不完美的。不是有這樣的缺憾就有那樣的痛苦。世界上有看得見的痛苦打擊,也有看不見的痛苦人打擊。我們改變不了環境,但我們可以改變自身,有了這樣的思考,更需要用人生的腳步丈量,無論怎樣,我們要好好活著,我們應該怎樣好好活,活出生命的高貴。
秋天的懷念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史鐵生及相關的文學常識,積累文中的重點字詞。
2、通過反復朗讀,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體會母親的形象。
3、理解文章將濃烈的感情浸透于敘事之中,并通過景物描寫表達對母親的懷念之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唐朝有一位詩人叫做孟郊,他寫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詩歌《游子吟》,同學們會背誦嗎?(齊聲背誦《游子吟》)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表現母愛的散文:《秋天的懷念》。
看到文章的題目,同學們想知道什么?(生可能提出:1、作者在秋天懷念的是誰?2、為什么是秋天的懷念?3、他有什么值得作者去懷念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整體感知。
讓學生帶著這些疑問自讀全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課文。
完成課前思考題:那花——
那人——
那段經歷——
2、回答課前思考題:那花——菊花 那人——母親 那段經歷——雙腿癱瘓, 母
親病逝
史鐵生為什么特別懷念那年秋天的花,那年秋天的人。那年秋天的那段經歷在他的一生中又起著什么重要作用呢?我們學習了文章之后就會找到答案
3、疏通文章結構
線索——看花,3次
1)、第一次:母親要帶我去,我不答應
2)、第二次:母親要帶我去,我答應了,母親不能同去
3)、第三次:和妹妹一起去
(三)、自由研讀,真情感知
1、默讀第一部分,思考,討論:母親為什么要帶'我'去看花?
2、分角色朗讀第二部分,思考,討論:
(1),當'我'答應母親去看花的時候,母親的表現如何?
什么時候? ——喜出望外
好吧,就明天——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
煩不煩! ——絮絮叨叨
(2)品味語言
1、找一找
這篇文章老師讀后深受感動,下面請同學們再次讀讀課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劃出來,并于小組討論為什么受感動。
2、說一說
我看有些同學已經劃好了,誰來讀一讀,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
1)、教師示范:喜歡某句,給人什么感覺,描寫手法是......
(復習人物描寫的四種方法: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本段文字通過描寫母親的動作,語言,把母親的喜悅表現得淋漓盡致,把母親對兒子的關愛表現得淋漓盡致)
2)、學生討論
明確:如:⑴母親這時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的,看著我。(默默承受、忍耐著我的粗暴無理)
⑵“聽說北海的花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么說。(多次要帶我去看花,母親希望看花能讓我熱愛生活,心情愉快一些,不再絕望。用心良苦的母愛)
⑶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癱瘓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母親愛花,她是個熱愛生活的人,可是為了我,沒有精力和心情再養花)
⑷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撲,抓,兩個動作,體現了母親想讓我離開絕望,讓我必須好好活下去。)
⑸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擋”,擋住的不是落葉,而是兒子郁悶煩躁的思緒)
⑹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她高興得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能讓孩子出去散散心,母親非常高興,希望我開心和快樂。)
⑺她忽然不說了。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覺得自己粗心,對自己說的話很敏感,怕兒子傷心)
⑻母親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母親臨終時仍掛念著孩子)
3、速讀第三部分,思考,討論:
(1)、母親為什么不能陪'我'去看花了?
(2)、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3)、能說說你自己的母親嗎?
4、男女生重讀第四部分,思考,討論:
(1)、“我”懂得了什么?
(2)、由末段的花,你聯想到什么?
(四)、小結歸納
母親就像史鐵生無形的拐杖,助他走上了成功之路,如今的他,就像大雁一樣高飛在藍天,他生命的旋律是動聽的,他的生活之花開得很燦爛。
(五)、課后作業
我們同學理解了史鐵生,其實也正是思考了自己的人生。對于一個雙腿癱瘓的殘疾人,我們本來也許是充滿同情,但我們對史鐵生卻是充滿了敬重,因為他活出了境界,活出了生命的高貴。人生的道路很漫長,當苦難和逆境來臨的時候,我們也應該好好活,更應該用這份好好活的心態,去關愛我們的親人和朋友。課后,我向同學們推薦閱讀史鐵生的其他作品,如《我與地壇》,相信你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六)、板書設計
秋天的懷念
史鐵生
1、那花——菊花
2、那人——母親 線索:看花
3、那段經歷——雙腿癱瘓,母親病逝
秋天的懷念教案 篇3
教學思路
以菊花為全文教學的點,以三次看菊花為線,以母親讓我好好兒活為思想內核,把本文置于史鐵生的人生境遇中,突破以往“母愛”主題的局限,將之上升為精神力量的喚醒和激發。
設計特點
板塊教學為形,讀中感悟,讀中品味
教學目標
1、品味重點句段,讓學生走進母子的內心世界。
2、抓住“菊花”,體悟兒子因母愛而獲得直面苦難的勇氣。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
一、游戲導入,引入課文
1、師生合作玩對著干游戲(課前短暫師生交流、引出史鐵生不聽母親的話)
2、有這樣一位兒子,21歲了,但他不停媽媽的話,還向媽媽發脾氣,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秋天的懷念》,一起去認識這位兒子和他的母親。板書課題。
二、解題、讀題
1、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從題目中讀懂了什么
2、引導學生讀題(深情、有懷念感)
三、初讀
1、師范讀,學生聽
2、聽范讀后檢測:課文寫的是誰懷念誰?史鐵生為什么發脾氣?(引出文章主人公;指導癱瘓的讀寫)
四、品讀第一次看菊花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找暴怒無常的句子(讀——找——畫)
2、交流暴怒無常的句子(個別讀)
3、將句子濃縮成動作,體會人物內心(讀中感悟人物內心的絕望)
4、引導學生讀懂動作背后的作者的心情,把體會融入文字,再讀暴怒無常的句子(齊讀)
5、角色體驗說話:假如你是作者的妹妹,你會怎樣勸說哥哥呢?(情境說話練習,同時引出母親第一次要帶我看菊花)
6、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找體現母愛的動作的詞語(抓、撲、忍、躲),對比突出母親的無私和對兒子的愛
7、聚焦忍字,讀中感悟母親的痛苦和對兒子的愛
8、齊讀第一自然段,走進母親的內心世界
五、品讀第二次看菊花
過渡:同學們,第一次看菊花,兒子拒絕了母親,然而母親沒有放棄,在一個菊花飄香的季節,母親第二次提出帶我去看菊花。
1、學生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要求把握好語氣、感情讀好對話
2、分角色朗讀(一生讀母親的話,一生讀兒子的話,其余同學讀旁白)
3、老師向扮演角色同學提問:問“母親”:為什么兒子在看窗外的落葉會擋住他?為什么忌諱說跑踩一類的字眼?問兒子:這次你看成菊花了嗎?
4、品讀重點句:她出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字字含淚、字字含情)
六、品讀第三次看菊花
過渡:又是一個秋天,作者第三次看菊花了,但不是和他的母親,是妹妹推他去的,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三次看菊花(大屏幕出示)
1、學生自由讀
2、第三次作者去看了菊花,他僅僅是在看菊花嗎?(懷念母親、理解母親叫自己看菊花的用意、從絕望中走出來)
3、在這個秋天,作者還會砸、會摔、會捶嗎?用什么來代替發泄情緒的動作(堅強、自信、樂觀)引導學生讀第三次看菊花,讀出作者的樂觀心態
4、母親離開了我們,她留給我們的是什么呢?(偉大、無私等)
七、總結
母親雖然走啦,但她可以值得欣慰了,因為他的兒子不但活著,還活得很精彩,他成為了一名著名作家,請同學們看史鐵生的資料(補充材料)
史鐵生,中國著名的殘疾人作家,1979年始發表文學作品。1997年當選北京作協副主席。他的作品多次獲獎,20xx年,史鐵生獲得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杰出成就獎。 下面是組委會給他的頒獎詞:
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
板書設計:
秋天的懷念
菊花
兒子 好好兒活 母親
癱瘓 肝癌
砸 撲
摔 躲
捶 忍
樂觀 偉大
自信 無私
秋天的懷念教案 篇4
設計理念:
引導學生抓住教材中人物的“動作、神情、語言”,體味人物內心情感,使學生受到熏陶感染,并以此點燃學生情感,引發真情,促進學生主動探求,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
設計特色:
體味情感,以情激情。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練習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2、能力目標:
(1)指導學生通過自學討論,自己讀懂課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2)訓練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培養學生有感情地讀好課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我”了解母親對“我”的關心照顧,表達對母親的一片深情。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扣題探讀,激情導入。
1、整體感知。
鼓勵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猜測課文內容,如:作者在秋天懷念的是誰?為什么是秋天的懷念?他(她)有什么值得作者去懷念的?讓學生帶著這些疑問自讀全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課文。
2、激發情感。
在自讀的基礎上,指名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配樂(“世上只有媽媽好”)朗讀,使學生再一次感受催人淚下的母愛,使學生在情感上和作者產生共鳴,激發學生進一步閱讀課文的欲望。
二、自由研讀,真情感知。
1、畫一畫。
讓學生根據閱讀提示,自由讀課文,邊讀邊在書上標標畫畫,畫出自己受感動的句子或段落,為體會文章思想奠定基礎。
2、想一想。
在反復閱讀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一想:課文中的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得到各種各樣的答案,以此來培養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說一說。
在想一想母親是怎樣一個人的環節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進一步點撥引導:你為什么認為母親是一個這樣的人?讓學生從課文中充分的理由來說明自己對母親的看法。這里可以分兩個步驟進行:
(1)小組普遍交流。
(2)全班重點交流。說的時候要求學生抓住“母親”的表情、動作、語言來說,盡量說的詳細些。這個過程鍛煉了學生通過抓住課文中重點段落、句子、詞語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感知了母親對兒子偉大無私母愛的世間真情。交流重點圍繞以下兩個方面:
(一)“母親”關心“我”的四件小事(可以讓學生概括說,也可以用課文中的原句);
(二)“母親”面對“我”時的表情、動作、語言的句子。
4、議一議。
讓學生透過母親為兒子所作的小事討論一下:母親的愛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愛,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自由表達,這一過程使學生母親對兒子那片真情,那份偉大無私的母愛再現學生心中,升華了文章的主題。
三、重點擇讀,深情感悟。
在學生感知了“母親”對兒子的舔犢深情后,再讓學生反復朗讀文章的重點段落,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怎透過這些小事,表達對母親的一片深情的?可以從兩方面引導學生感悟作者對母親的深情懷念:
(1)作者陳述了母親為他所做的那些小事,母親一個小小的動作,細微的神情,只言片語,都使作者記憶猶新,體現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
(2)最后一個自然段,妹妹陪“我”看菊花,作者濃墨重彩地描寫那些菊花,也許正是表達作者對母親的深情懷念。
四、入情入境,實情表達。
1、訴說心聲。在反復閱讀課文的過程中,那種母子之間的似海深情已使學生受到熏陶感染,引發了學生的情感,在此,抓住時機給學生虛設情境,訴說心聲。可以這樣設計:假如清明節到了,你就是作者,站在母親墓前,要說些什么?讓學生自由表達。
2、筆尖生情。在學完了課文之后,學生肯定被文中“母親”的偉大母愛所打動,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巧妙地以“情”激“情”,讓學生寫一寫自己的母親,歌頌一下自己的母親,或者以《媽媽我想對你說》為題,給自己的媽媽寫一封信,真正點燃學生愛的情感,從而使文道得到統一。
3、師生同唱《懂你》。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應著重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課文的能力。我主要采取以下步驟進行教學。
學生自由讀文,充分感知課文內容,小組合作、交流,深刻感悟課文中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并進一步體會作者對母親的一片深情。在學生透徹理解課文后,讓他們自由表達內心的感受。
秋天的懷念教案 篇5
一、教學目的:
1、知識與能力
掌握生字新詞,整體感悟課文內容。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體會人物的心情,感受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理清文章的脈絡結構,抓住四件事情中蘊含的濃濃母愛之情。
品味人物語言,從母親的只言片語中感受母親濃烈而深沉的愛子之情。
2、過程與方法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理解作者的行為,在心底形成情感的呼應。通過拓展閱讀,了解史鐵生其人其事,從文字中了解母親無私而深沉的愛。
通過反復品味“好好兒活”這簡單的四個字,體會母親的良苦用心,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文中偉大的母親形象,樹立對母愛的尊重和敬仰。
二、教學重點: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引導學生研讀文本,從中感悟蘊含在字里行間的那份隱忍而深沉的母愛,教學中引導學生憑借語言文字,披文入情,受到母愛的熏染。
三、教學時數:二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有一種愛,一生一世不求回報-母愛;有一個人,一生一世值得我愛-母親;
二、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畢業于清華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區插隊落戶。 1972年(21歲)因雙腿癱瘓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廠工作。
197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法學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陸續發表了《午餐半小時》、《我們的角落》、《在一個冬天的晚上》、《山頂上的傳說》等多篇小說。其中《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和《奶奶的星星》分別獲得1983年和1984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20xx年,《病隙碎筆》(之六)獲首屆“老舍散文獎”一等獎。
代表作《我與地壇》《病隙碎筆》。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他的著名散文《我與地壇》鼓勵了無數的人,深圳中學生楊林在他的文章的鼓勵下,走出了車禍帶來的陰影,以《生命的硬度》奪得了一個全國作文大獎。
本文寫于1993年。
三、朗讀課文
四、初讀課文
1、朗讀課文,思考:圍繞母親對我的無微不至的照料寫了幾件事。
“我”發脾氣,母親撫慰我。
母親為“我”隱瞞病情。
母親央求“我”去看花。
母親臨終囑托。
2、課文結構
第一部分(1-5)看菊花
第二部分(6)明母意
3、一句話概述內容
用”本文寫了……”說話。
寫了母親在“我”因癱瘓變得暴怒無常后默默地忍受并且以關愛照顧我的故事,
五、布置作業
把“讀一讀寫一寫”抄寫5遍。
第二課時
一、檢查導入
二、朗讀第一自然段
1、哪些地方表現了我的“暴躁無常”?為什么我會“暴躁無常”?
抓住砸”、“摔”等動詞。
痛苦和絕望
2、母親在我“暴躁無常”時,態度怎樣?表現了什么?
“悄悄”、“躲” 不忍心看兒子受折磨
“聽” 擔心兒子想不開
3、“我”的雙腿癱瘓之后,母親侍弄的花為什么都死了?
因為她一心撲在癱瘓的兒子身上,無心再侍弄花。
這里交代“母親侍弄的花都死了”是插敘,文中有幾處插敘?分別表現什么?
第一處:“母親喜歡花……”。
①母親是一個非常熱愛生活的人。
②母親為兒子放棄了對生活的享受。
第二處:“后來妹妹告訴我母親常常肝痛……”
①補充說明母親的病具體到了哪步田地。
②母親做出的超常努力。
第三處:“別人告訴我……”。
說明母親心里只為兒女的幸福著想,從未把自己放在心上。
三、朗讀第二自然段
1、文中寫到“我”坐在窗前看落葉,“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你怎樣理解母親擋住落葉的行為?
母親害怕落葉的景象更引起“我”的傷感。母親時刻為兒子著想,細節描寫使人物性格刻畫鮮明,感人至深。
2、“央求”換成“期待”好嗎?為什么?
①“央求”反映出母親既盼望兒子早日擺脫陰影,又怕自己支撐不到那一天的復雜心理,若換成“期待”則不能突出母親忍著巨大病痛仍一心為兒子著想這一特點。 ②從詞義看,“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則指較高要求。
3、為什么“我”答應去看花,母親竟高興得坐立不安?為什么“我”責備她“煩不煩”,她卻笑了?這說明什么?
因為母親覺得兒子對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終于又有了興趣;能使兒子得到快樂就是她最大的快樂,即使責備她,她也不放在心上;這說明母親有著最偉大、最無私的母愛
四、朗讀第五自然段
已悟透生活的作者用“艱難”一詞評價“母親”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親”的艱難表現在哪些方面?請結合全文概括歸納。
艱難的現實處境:自身體弱多病;兒子沒有走出痛苦的精神陰影;自身病情不能也不愿讓兒子知道。
五、朗讀第六自然段
1、文中最后寫到“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的爛漫。”這段描寫是否多余?請談談你的看法?
文章前面寫母親要帶我去看花,我最初是不愿意的,后來準備去了,可是母親卻不在了。
一方面是使文章的結構完整,前后呼應。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我因為自己的雙腿殘廢,已經對生活失去了信心,甚至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都想以死來解脫自己。母親卻一直的鼓勵我,幫助我,母親希望帶我去看花,事實上是想讓我重新的振作起來,給我的生活增添點希望。母親希望我能像這花一樣,勃勃生機。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各色的花都有它自己的特點,有它自己的價值所在。母親也希望我也一樣,一樣的堅強,我也可以有自己生存的價值。但是我卻不知道母親已經病的那么的嚴重了。現在終于知道了,所以又來看看這花,這一段的描寫也是作者終于懂了母親對我說的話的意義,寄托對母親的深沉懷念之情,表達作者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作者現在來看這花,從某種程度上看也是對母親深深的愧疚。也要告訴母親,我沒有讓您失望,我終于對生活有了信心。所以這一段的描寫道出了我對母親話的深刻理解,對母親深深的感激和無法彌補的愧疚之情。
2、前面母親說“好好兒活”和最后“我”說“要好好活”個有什么意義?這樣寫在文章結構上有什么用?
第一段母親說的意思是你雖然癱瘓了,但是還有娘照顧,要有勇氣和信心好好活下去。這是母親的心愿,也是母親的懇求。
最后一段“我”說的意思是母親雖然離開了,仍要和妹妹相依為命,遵照母親的意愿好好地、堅強地活下去,作為對母親的紀念。
這樣寫有首尾呼應的作用。
六、標題分析
1、文章哪些地方扣住了秋天?重點寫了什么?
寫到“北歸的雁陣”,“北海的菊花”。重點寫后者。
2、如果將這篇文章標題中的“秋天”兩字去掉好嗎?為什么?
①“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寫景、敘事、記人,都與“秋天”有關。
②“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寫照,具有象征性。
③“秋天”是“我”走出低谷、樂觀生活的象征。
3、本文在內容上主要表達對“母親”的懷念,但作者卻不以“懷念我的母親”為題,而以“秋天的懷念”為題,好在哪里?
以“秋天的懷念”為題意蘊豐富,不僅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深沉的懷念,而且展示了作者對苦難歷程的生命感悟。
(練習一朗讀課文,把握全文感情基調。說說課文幾次寫到秋天,為什么文章的題目叫“秋天的懷念”?)
七、主題探討
1、文章幾處寫“花”?
文中一共三次寫到“花”。
“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這“聽說”表明還不那么確定,語氣比較委婉。母親意識到此時很難說服自己的兒子。
“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用的是祈使語氣,口氣是那么執著,期待是如此殷切。兒子的應允竟讓母親“喜出望外”。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這是“我”和“妹妹”對母親囑托的銘記,這是“愛”的傳承與延續。
2、這篇文章反復寫“看花”這一內容的原因是什么?
①“看花”是全文圍繞的中心事件。
②“看花”是母愛的集中體現。
③“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親愿望的達成。
3、文章主旨。
用”本文寫了……,表現了……,表達了……”說話。
寫了母親在“我”因癱瘓變得暴怒無常后默默地忍受并且以關愛照顧我的故事,表現了母愛的崇高、偉大,表達了對母親的深深愧疚和懷念之情。(主旨)
八、課外拓展
關于母愛的名言
九、布置作業
1、完成練習冊
2、課外閱讀《我與地壇》
《秋天的懷念》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除了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課文的能力外.還重視學生說的訓練和情感培養,先讓學生采用多種方式把課文讀熟,理解文中的重點句段所表達的含義.然后對文中印象最深刻的句段各抒己見.說的時候要著重抓住“我”和“母親”的情緒做對比:“我”因癱瘓,脾氣變得暴怒無常,砸東西,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母親”不但不責怪“我”,反而等“我”情緒恢復平靜后撫慰“我”,還說要帶”我“去北海看菊花。經過對比,學生懂得母愛的無私和偉大,也更體現出 “我”對“母親”深深的愧疚、熱愛、懷念之情。
作者透過一些細小的情節來表達對母親的懷念,從而也使我想起作者史鐵生苦難的一生,“沒有經過苦難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嗎?沒有經歷過痛苦的人生是幸運還是不幸?.......我想感受那些經歷過大苦大難的人所體味到的人生況味和所獲得的人生價值”這是宋秋雁在《走過苦難-----記我無比敬仰的作家史鐵生》一文中的節選。使我想起在教育教學中,對學生貫穿情感性教育和挫折性教育是有必要的。
通過對《秋天的懷念》的閱讀,讓學生受到了偉大母愛的熏陶感染,接受了一次“愛”的教育;還提高了學生的自讀能力。
【秋天的懷念教案匯總五篇】相關文章:
精選秋天的懷念教案八篇04-17
精選秋天的懷念教案三篇04-16
關于秋天的懷念教案三篇04-16
《秋天的懷念》教案匯編15篇04-14
(精品)秋天的懷念教案四篇04-25
秋天的懷念教案合集6篇04-19
【實用】秋天的懷念教案三篇04-15
【推薦】秋天的懷念教案4篇04-15
【精選】秋天的懷念教案四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