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端午節教學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端午節教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端午節教學教案1
一、活動背景: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正是培育優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養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徑、因此圍繞“走進端午”這個話題、設計了“端午說由來、端午話習俗、端午講故事、端午賽詩會、學生談感受”等板塊、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端午節的來歷、習俗等、感受端午節的文化內涵、親身體驗我國傳統佳節的獨特魅力、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學習端午節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
三、活動時間:
20xx年6月16日
四、活動地點:
教室
五、活動準備:
收集與端午節有關的資料、準備材料。六.活動過程。
1、開場白
班主任:又到一年粽飄香、你們是否對華夏傳統節日——端午節有所期待呢?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等、今天、老師和大家在這里共度佳節。
2、了解民族文化
班主任:
(1)你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關于端午節有哪些傳說?
生:愛國詩人屈原因為擔憂國家興衰、憤而抱石頭投汨羅江自盡、而感動天下百姓、百姓為怕魚兒吃掉屈原尸體。于是用竹葉包成肉粽投入江中、這就是端午吃粽子的由來。
生: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尸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競相劃船(賽龍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體。
(2)在我們這兒過端午節有哪些有趣的風俗習慣呢?
生: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撮五彩線、喝雄黃酒、懸艾葉菖蒲等
(3)你打算怎樣度過今年的端午節呢?
生:我打算和家人一起吃粽子來過今年的端午節。
3、游戲開始
(一)吃粽子比賽
班主任:我們先來猜個謎語:三角四楞長、珍珠肚里藏、要吃珍珠肉、解帶扒衣裳。(謎底:粽子)
班主任:下面我們就來個吃粽子比賽、怎么樣?(班主任講規則)參賽者以四人為一組、蒙好雙眼、待主持人宣布“開始”后、各參賽選手在原地轉五圈、然后找到自己的粽子、以最快的速度解開包裝吃完粽子、當完全咽下后舉手示意、由小組長檢查無誤后示意主持人宣布比賽結束。為完成游戲時間最短的獲勝選手鼓掌。
班主任:從大家剛才的表現、可以看到同學們已感受到了過節的快樂。
(二)縫香包
先由班主任講解縫香包的要領和針法、然后同桌兩人一組、班主任宣布“開始”后、再動手、同桌可以互相幫助。時間為15分鐘。比賽結束后、由班干部推選出5個制作的精美的香包、制作人各自配戴自己的作品一塊合影留念。
(三)撮五彩線
還是同桌兩人合作、各自把自己準備好的五彩線拿出來、待班主任喊“開始”、自己動手開始撮、限時3分鐘。完了之后、把自己的成果戴到手上、舉手示意成功。
(四)為了紀念我們的傳統佳節——端午節、我班的同學們都辦了手抄報、請各小組展示自己的手抄報、并評選出優秀的手抄報。(分小組展示手抄報)
六、反思與拓展
這次活動、通過師生討論交流、游戲活動、展示作品、使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與價值、了解了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
看了你們自己策劃的主題班會、不僅是同學們、包括老師自己都對端午節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段話來結束今天的主題班會、也希望同學們用這段話來勉勵自己、希望你們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不斷勉勵自己、不斷進步!
小學端午節教學教案2
一、活動目的:
1、讓學生收集有關端午的習俗或是龍舟競技、或是誘人的香粽、或是懸于門上的艾草菖蒲等等、直觀感受端午節的熱鬧與喜慶。
2、通過這樣的主題班會、讓學生學到了很多有關端午節的知識、更是讓學生受到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
二、活動時間:
五月初五
三、活動地點:
教室
四、活動過程:
活動一:端午節的由來: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個盛大的節日來臨之際、為了讓學生們了解這個傳統節日的由來與習俗、利用班會課向學生們作了詳細的介紹。
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
端午節的由來有多種說法、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系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后、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后來的粽子樣。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門上插艾草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掛香囊、賽龍舟、游百病等等。
活動二:收集端午節詩歌:
在“端午節”主題班會上、積極發動學生收集有關端午節的詩歌、鼓勵學生嘗試自己創作端午節詩歌、感受屈原的民族氣節。
活動三:心系災區:
伴隨著全國抗震救災工作的不斷勝利、在一年一度端午節來臨之際、全班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親手制作卡片寄托對災區同胞的深切關愛和美好祝福。
教師總結:通過今天的活動不僅使學生了解了端午節吃粽子等一些習俗、更使學生更進一步了解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和民風民俗、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培養了熱愛祖國、熱愛故鄉、熱愛人民的情感。
小學端午節教學教案3
一、活動主題:
端午話傳統
二、活動背景:
現在的小學生對國外的節日了解很多、但對于中國的傳統節日僅限于春節、中秋節等幾個節日、為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節日、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積淀、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我決定引導孩子們開展“端午話傳統”的主題班會。
三、活動目標:
1、緬懷先人、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節由來和風俗習慣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
4、以“端午節”為契機教育學生學習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偉大精神。
四、活動準備:
1.收集有關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等相關知識。
2.準備有關端午節的詩歌。
3.了解屈原的歷史資料及詩歌作品。
4.選主持人、師準備視頻及PPT。
五、活動形式:
小組合作、詩歌朗誦
六、活動時間:
十九周班會課
七、活動地點:
五、二班教室
八、活動過程:
一、假設情境、激情導入
1.放吃粽子、賽龍舟的視頻及照片。
2.引發學生了解相關知識的欲望。
3.主持人引出主題: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同學們對端午節的知識了解多少呢?我宣布:“端午話傳統”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一、展示
(1)首先由各小組交流整理各自收集的的有關端午節的來歷、風俗習慣及屈原的事跡。
(2)由各小組推選一名代表匯報自己收集到的知識、師生交流、匯總、共同學習: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如《九歌》、《離騷》、深入人心。“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等熔鑄著屈原思想光輝和人格精魂的雋永詩句、兩千多年來、影響和哺育著一代代的仁人志士和文人墨客。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系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于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
中國的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們過節的習俗卻大同小異。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吃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逐漸消失外、其余習俗至今已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的國家。
每到端午節、人們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紀念屈原、端午詩會吟屈原、賽龍舟紀念屈原、舉行儀式公祭屈原、此外還有掛艾蒿、插菖蒲、吃粽子、飲雄黃酒等。
二、交流
(1)選取學生代表說出有關端午節的詩歌及偉大詩人屈原的作品、師生交流、匯總
(2)選取代表朗誦李清照《端午》、《九歌》、《離騷》部分詩句、師生評價。
(3)師朗誦《離騷》部分詩句、引起共鳴、師生齊讀、升華情感。
三、升華
師進行情景升華:今天我們了解了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及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事跡及他的作品、就是要弘揚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當今中國不僅需要大量優秀的人才、更需要成千上萬富有高尚愛國情操的仁人志士。我們小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及希望、更要做一個愛國的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
四、拓展:
(1)討論交流:為了明天更幸福、我們應該怎么做?
(2)師生小結討論交流情況。
九、班主任總結
今天的主題班會開展的很成功、同學們團結協作、積極參與、老師為你們感到高興。通過今天的活動、我們了解了端午節的來歷、風俗習慣以及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事跡和他的作品、真正接受了一次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更懂得了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創造更加幸福的生活。讓我們努力學習、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小學端午節教學教案4
主題:
端午節即將來臨、為了讓同學更好的了解我們的歷史、了解屈原、學校開展了一次紀念屈原的主題班會。
目的要求:
通過本次主題班會、能夠使同學們對屈原有更好的了解。
召開時間:
x月12日下午
主持開場白:
我們大家都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在大家品嘗著荷葉撲香的粽子、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賽著龍舟時、我們的心里不禁想起當年那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今天就讓我們大家來懷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吧。吊屈原、迎端午、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主持過程中主要預定串詞:
許:首先請看屈原的生平簡介(幻燈片1)
戴:緊接著讓我們繼續看一下屈原的作品以及屈原與端午節。(幻燈片2、3)
許:想必大家都有所說過屈原是跳河自殺的吧、那其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讓我們大家有請許詩旸同學為我們大家講一個關于屈原的故事。
戴:聽過許詩旸同學講的故事、我們是時候該放松一下了、接下來我們大家來玩個游戲、游戲的名稱是“接歌比賽”、總共分成四組、每一組中的成員站起來要唱兩句、其中歌詞或歌名中要有一個“愛”字、如果超過10秒未能唱出則要接受懲罰。
穿插節目名稱:接歌比賽
班主任小結:
今天、我們高二(5)班聚在一起、認真學習了屈原的一些歷史、對他的生平和品格有了更多的了解。每個人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交換了各種意見、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了解。此次班會讓我發現了我們班的同學對屈原的掌握挺深入的、并不屬于那種“一問三不知”的類型。此次班會的目的能夠讓同學對屈原有更好的了解、我相信我們已經達到了這個目的.。
主持人結束語:
時間不知不覺的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就這樣度過了、相信大家對屈原多少都有所了解了吧。希望大家在今后端午節時、都能想起我們這位偉大的詩人!今天的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小學端午節教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活動、對端午節的來源、習俗以及關于端午詩詞歌謠有更全面的了解。
2、能力目標:
通過搜集、分析、整理資料了解端午節的來歷、風俗習慣、提高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集體研究、對自己的成果有喜悅感覺、成就感、感受與他人協作交流的樂趣、通過課題研究、激發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今天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板書課題)有誰知道端午節是什么時候?那你們都想了解端午節什么知識呢?
二、小組匯報
1、師導語:上節課、老師要求同學們按設計好的活動方案去收集整理一些有關端午節的資料、老師將根據你們收集情況為你們小組加分、下面就請各小組為我們介紹吧!哪一組先來?
第一組
生:我們組收集了端午節的來歷、我們組把它歸納以下三種:
(生1.紀念屈原
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江自盡殉國.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生2.紀念孝女曹娥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日不見尸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生3.迎濤神伍子胥
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尸首于五月初五這一天扔到錢塘江中、后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
師評價:這個小組同學以講故事形式展現他們收集來的關于端午由來的傳說、真叫我們大飽耳福。
師問:你們是去哪里收集這些材料呢?
師:老師相信這次的查找中你們一定對端午節的由來、有更深的了解。做得不錯給加一分。(板書:由來)
師:關于端午節的來歷、除了剛才這一組同學說的紀念屈原、伍子胥和孝女曹娥、老師還知道另一種傳說。
龍的節日(課件展示)
2、師導語:同學們、傳說異彩紛呈、那么古往今來的人們又是怎樣歡度這一節日的呢?下面請整理端午節的習俗的小組為我們介紹。
第二組
生:我們組收集的是端午節的習俗、我們把它做成了手抄報。
師:能為我們講解一下你們收集的習俗嗎?
(兩張展示、一個學生進行介紹)
師:能說說你們都是哪里收集這些材料的?
師總結:看了小組同學精心準備的手抄報、真是大開眼界、他們不僅收集材料并用巧手展現給我們。做得很好給加一分。(板書:習俗)
3、師:還有其它習俗嗎?
第三組
生1:我們小組也研究了端午節的習俗。端午節那天、人們還給小孩佩香囊、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扣成索、玲瓏可愛。據說是為了驅毒避邪。
生2:除了佩香囊端午節后各種蟲類、開始活躍起來、瘟疫漸多、雄黃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有的小孩子不敢喝酒、父母就會以雄黃酒在他們額上畫一個「王」字、以使百毒不侵。
師:能告訴大家你們怎么找到這些材料的嗎?
(很多同學會說去網上查找的、這里教育一下善用網絡、不要沉迷于網絡)
老師把這些習俗總結一下:賽龍舟、佩香囊、懸艾葉菖蒲、掛鐘馗像、飲用雄黃酒、吃粽子。
3師導語:說到吃粽子、我們知道這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有哪組收集這方面資料的嗎?第五組
生:我們組為了了解粽子、我們特地去商場轉了轉、了解了粽子的價格和種類、除了肉粽還有黑米粽、八寶粽、五谷粽、堿粽、我們還在網上找到了粽子的做法。(視頻)
師:老師似乎已經聞到粽子的香味了、你們做得很好、親自去嘗試、知道粽子的配料、種類、就連價錢都查到、太了不起了、給你們組加一分。
5師導語:端午節的習俗如些豐富、難怪就連歷代的文人都喜歡在端午節留下自己的詩詞佳句、收集端午詩詞歌謠的同學又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呢?
第六組
生1:我帶來一首詩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生2:我也帶來一首詩
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生3:我帶大家帶來的是閩南童謠《扒龍船》
五月節、扒龍船、大人孩子嘩嘩滾。
海面一排四只。
小學端午節教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民俗風情
2、學習場面描寫的方法
3、對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的批判與繼承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預習:
1、查閱資料、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及風俗習慣、尤其是端午節這天我們這里的習俗;
2、了解作者沈從文的生平事跡、代表作品和作品特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她不僅有悠久的歷史、還擁有燦爛的文化、在長達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我們中華民族形成了許多各具鮮明特色的傳統節日、它們猶如顆顆奪目的寶石、鑲嵌在一年四季中、時刻散發著迷人的光彩、成為無數中華兒女心中的牽掛。作為新世紀_人的你們、也一定知道不少中國傳統節日吧?你們能給我們在座的介紹一下嗎?(能按照時間順序介紹)
生自由回答
師肯定學生的回答、同時展示收集的詩歌“屈原已死三千年、招魂野祭五月前。龍舟迅疾如流矢、萬人喝彩青潭邊。”請問這首詩寫的是哪個傳統節日呀?
生答
今天、就讓我們作為游客去神秘的湘西、和茶峒軍民一起過個端午節、去體驗他們過端午節的快樂心情。師板書課題《端午日》、作者:沈從文
請同學根據課前的收集、介紹作者、要求突出籍貫、身份、成長經歷、代表作品及特點、師多媒體展示作者檔案、學生進入一分鐘記憶、結束后利用多媒體快速檢查背誦效果。
二、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
A、湘西人端午日都有哪些風俗?(用三字詞語概括)結構文章的順序是什么?
B、你認為最主要的民俗活動是什么?
學生回答端午日風俗:穿新衣畫王字吃魚肉看劃船(賽龍舟)捉鴨子
最主要的民俗活動是:賽龍舟
三、分析賽龍舟的場面描寫:
1、閱讀第一節“把飯吃過后”到最后、思考:龍舟賽到起點和終點;龍舟的外形特點;參賽人員的分工和龍舟競賽的場面描寫、用筆從文中畫出來。
2、學生大聲朗讀龍舟競賽的場面描寫、找出其中的動詞、在這些詞語下面加上三角、體會這些詞語的作用。
3、根據文章內容、發揮想像、自己選定一個角色(帶頭的、鑼手、鼓手、槳手、群眾……)、用一段連貫的話有針對性地向大家介紹你在活動中所在的位置、所做的事及所起的作用。
老師示例:我是我們這一隊的帶頭的、就坐在船頭上。你們看、我頭上纏裹著紅布包頭、手上拿兩只小令旗。比賽開始后、我就左右揮動小令旗、指揮船只的進退。在我的指揮下、槳手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們的龍船好似長龍出沒于波光煙雨之中、直沖終點線。
提問:無論是原文、還是剛才同學們的角色介紹、都用到了許多共同的動詞、試想這一場面描寫中如果沒有這些動詞、比賽的激烈緊張能表現出來嗎?它們起到了什么作用?
總結:動詞準確生動
提問:除了描寫參賽人員的激烈緊張的競爭外、作者還描寫了哪些人、有何作用?
明確:兩岸觀賽的人、從側面突出比賽場面的激烈緊張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相結合
提問:作者在寫到比賽進入_時還想到了什么情景?
明確:使人想起小說故事上的情景、這種情景真在眼前嗎?虛寫實寫相結合
總結場面描寫的方法:正側面描寫相結合虛實結合準確的動詞
4、齊讀賽龍舟片段、要求讀出感情和氣勢。
5、獎勵欣賞:_《賽龍舟》片段
6、課堂練筆:學以致用、運用所學的場面描寫的方法寫一段我校周一升國旗時或出操時的場面描寫、150字左右。(5分鐘)
學生寫作、交流、學生或老師點評、多加肯定和鼓勵。
四、分析賽龍舟的現實意義、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和力爭上游的精神
1、提問:龍舟賽既然是如此的緊張激烈、那獲勝者的獎品一定是非常豐厚的啦、是不是?所謂的“重獎之下必有勇夫”。那獲勝的船手們的獎勵是什么?
既然獎勵不豐厚、那你認為龍舟比賽的實際意義是什么?
明確:合作努力的光榮(力量從團結中來)培養了勇往直前、力爭上游的精神
2、延伸:聯系實際來談談現實生活中這種精神的意義、并說說對你的啟示。(學生分組討論)
五、批判與繼承
1、今天、我們一同去了湖南、了解了茶峒人民過端午的習俗、其實我們南通人民在端午節這一天也有著自己獨特的習俗、你知道我們這里有哪些習俗嗎?
掛菖蒲懸艾葉辟邪吃粽子小孩子脖子上掛彩練穿肚兜
2、延伸:無論是湘西人民的習俗還是我們這里的習俗、都是我們的祖先在久遠的古代流傳下來的。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洋節日涌入了我們的生活、而且不斷受到年青人的青睞和追捧、他們樂此不疲、甚至說傳統節日太土了、我們只要洋節日、對此你認為我們是應當繼承民族傳統節日、還是應當摒棄呢?
請用這樣的句式回答:
我認為、我們應當繼承(或摒棄)民族傳統節日、因為。
(在橫線上至少寫出支持你觀點的兩點理由或依據。)
學生互相討論、之后進行小小的辯論、師最后總結
小學端午節教學教案7
一、指導思想:
1、組織教師、學生、古美街道社區居民過端午節、慶祝中國傳統節日、了解端午節有關知識、進行民族精神教育。
2、加強學校—家庭—社區互動、促進三為一體的共建。
二、活動主題:
"一街粽情"古美社區平陽小學端午節"快樂家庭日"系列活動
三、活動時間:20xx年x月x日上午8:3011:00
四、活動地點:平陽小學
五、活動內容:
(一)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端午節小調查問卷"
(二)和爸爸媽媽一起參加x月x日"一街粽情"主題活動
1、粽子擂臺賽
2、慈善義賣
3、民間技藝展示
4、弄堂游戲
5、親子游戲
6、團隊展示:
(1)猜謎廊
(2)穿珠表演及招募
(3)編結展示、絲網花
(4)旗袍沙龍展示
(5)智障人士表演
(6)獻血志愿者招募、流動采血車
7、親子特色推薦
8、其他項目:放映廳、乒乓室、廣播
小學端午節教學教案8
教學目標:端午節就要到了、而假期間的安全問題更是我們關注的大問題、對本班全體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希望各位同學能夠度過一個安全、文明、快樂的端午佳節。
教學過程:
為了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學校安排端午節放假。同時、為了增強同學們假期的安全防范意識、讓大家過個平安、健康、愉快的端午節、結合我們學校的情況、學校對大家提幾點要求:
一、要安排好生活和作息時間、生活要有規律、注意休息、勞逸結合。要安排一定的時間溫習功課、閱讀一些有益的書籍和文章、不長時間觀看電視、不玩電腦游戲;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保持身心健康。
二、不參加封建迷信活動、不抽煙、不喝酒、不賭博、不吸毒、不擺闊氣亂花錢。不進入“三廳兩室一吧”。
三、交通安全
1、在馬路上行走、都必須自覺遵守交通規則。走路要走人行道、橫穿馬路要看清信號燈、綠燈行、紅燈停、黃燈亮時、不準車輛、行人通行、但已超過停止線的車輛和行人、可以繼續通行。
2、不在馬路上追逐打鬧、不在馬路上輪滑、不追車、扒車、強行攔車。
3、乘坐公交車、一定要在車停穩之后、再上車、下車。不乘坐無牌、無營運證、超載的車輛。
4、乘坐出租車前排座位、要系好安全帶。車輛行駛中、不要將頭、手、身體伸出窗外。
四、防火安全
1、不將火柴、打火機當作玩具、也不燒東西玩。
2、點蚊香時、注意不要靠近窗簾、蚊帳、床單等可燃物、以免夜晚風吹動時、使這些可燃物飄到蚊香火頭上。
3、家用電器必須在家長的指導下正確使用。低年級學生禁止單獨使用這些電器、不超負荷用電、不亂接電線、不亂動插座、電器開關。
4、不隨便接觸電源和帶電電器;不私自接電源、使用電爐;燒柴火、使用煤氣爐時、要及時熄火、關好煤氣罐或天燃氣、注意防火、防爆。
5、常見的滅火方法:用水滅火、用東西蓋住滅火;
6、用沙滅火。遇到不可控制的火勢要及時逃生和報警。
五、不要下水游泳;遇到有人溺水、要高聲呼救、不要直接下河營救、盡早報警不準私;不私自到無安全設施、無安全防護的水域游玩活動;不參加不適合未成年人的勞動;可以參加適當的家務、但要注意生活中的安全、
六、由于已經處于夏季、假期間經常有雷雨、暴雨、同學們不要在雷雨時躲避于樹下、電線桿下或其他容易引發雷電擊傷的地方。要注意行走安全、不抄近道、不走水庫邊、池塘邊、壕溝邊的泥濘小道、防止摔倒掉入路溝、池塘等事故發生。雷電暴雨、大風來臨時、不要外出。
七、夏季天氣熱、要防止中暑;要注意飲食衛生、不買無生產廠家、無生產日期、無衛生許可的“三無”產品、不吃過期和霉爛變質的食物。粽子是端午節必吃的食品、近年來粽子的品種、質量、口味都提到了改善、但同學在食用的時候也不要過量、不要給自己的腸胃增加負擔、以致影響自己的健康。
小學端午節教學教案9
活動目的:
1、讓學生簡單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各種傳說。
2、通過活動了解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習慣。
3、在活動中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
活動準備:
粽子(學生自備)、橡皮繩
活動時間:
20xx年xx月xx日
活動對象:
全體學生
活動過程:
(一)活動序幕
女:今天真高興、爸爸媽媽來到學校和我們一起活動。
男: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爸爸媽媽!(鼓掌)
女: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男:這可難不倒我!我國的傳統節日有(邊說邊扳手指頭)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立夏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這些傳統節日都有一些習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舉行一些特殊的活動。比如中秋節吃月餅賞月、立夏節吃雞蛋、清明節全家踏青掃墓、元宵節鬧花燈……
女:看來你知道的還不少嘛。
男:先別夸我。我也來考考你:你知道哪個傳統節日要吃粽子嗎?
女:這個問題太簡單了、讓小朋友回答你吧!大家說什么節吃粽子?
(全班同學齊回答:端午節)
男:那么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在端午節里還有些什么習俗和活動呢?今天就讓我們走近端午節去了解一下吧。
女、男(齊說):話說“端午”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女: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也叫“端陽”、“龍日”、“夏節”、“五月節”、“詩人節”“女兒節”、“小兒節”等等。
男: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大多相同的。
(二)端午故事
女: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下面就請大家聽聽故事大王趙員卉講講端午節的故事。
1、《屈原與端午節》
男:謝謝給我們講的精彩故事!(鼓掌)原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不過我還聽說一個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孝女曹娥舍身救父》、請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大家歡迎!(鼓掌)
2、《孝女曹娥舍身救父》
女:講的故事真感人、謝謝!(鼓掌)我也知道一個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就請李宗遠來說一說。
3、《秋瑾舍身為革命》
男:看來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還真不少呢!
(三)端午習俗
1、懸艾葉、菖蒲
女: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地廣人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同的習俗。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
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吃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男:你剛才說的菖蒲、艾草是什么東西?
女:別著急、我馬上給你介紹一下這兩樣東西。
大家歡迎!(鼓掌)
男:原來菖蒲、艾草還有這樣的功能啊。過端午的時候、我一定要讓媽媽買一些掛在家門口。
2、端午詩會
女:端午節還被稱作“詩人節”。幾位同學給我們帶來了端午節的詩篇。
男:那就請上來念給大家聽一聽(鼓掌)
(1)節令門.端陽(清)李靜山
(2)競渡歌(唐)張建封
(3)七律.端午老舍
3、賽龍舟
女: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么嗎?
男:這還用說、就是賽龍舟嘛。
女:為什么比賽的船要刻成龍的形狀呢?
(播放《賽龍奪錦》)
女:說了半天、我都有些心癢了、真想親身經歷一下。
男:別急、今天就讓你過把癮。下面我們玩個游戲叫“賽龍舟”。
(游戲:賽龍舟)
4、品棕樂
女: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嘗粽子。
男: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女: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可見我國的粽子南北風味有別。
男: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女:說了這么多、我肚子里的饞蟲都快爬出來了。
男:別急、別急。我就知道你會這么說。所以接下來就請大家一起品嘗美味的粽子吧。
女:等等、今天我們的爸爸媽媽也來了。讓他們和我們一起分享吧。
(小朋友和家長一起分享粽子)
男、女:(齊說)話說“端午”主題班會到此結束、感謝爸爸媽媽參與我們的活動!(鼓掌)恭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小學端午節教學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抓住文中的重點內容、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復述課文。
3、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掌握"屋檐、佩帶、措施、誣陷、傳頌"等詞語。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抓住文中的重點內容、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復述課文。
2、教學難點:抓住文中的重點內容、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復述課文。
三、教學時間:2課時
四、教學手段、方法:朗讀、討論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審題導入
同學們讀到題目你想了解什么?(端午節到底是怎么來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
2、檢查字詞。
(1)重點指導:"愛戴"
(2)文中指誰受到"愛戴"、結合句子說說屈原為什么受到愛戴?
(3)"悲憤"近義詞是什么?
3、默讀課文、說說這篇文章講了誰的什么事?
三、深入學習、理解感悟
過渡:哪幾個自然段告訴我們端午節的由來?
1、輕聲讀36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屈原是個什么樣的人、用書中的語句概括。(他忠誠愛國、很有才干)
2、默讀36自然段、劃出體現屈原忠誠愛國的句子讀一讀、把感受批注在書的邊上。
3、指名讀、"在他的輔佐下……"一句。
(1)為什么強調"十分"這個詞語?(突出人民對他的愛戴)
(2)播放屈原的一段影片、看了這段影片、你有什么感受?(屈原為國為民操勞、他很偉大……屈原為國為民操勞、他很愛國……)
(3)讀出你對他的贊揚。
4、對比詞語讀、體會屈原的愛國。
(1)出示課件:
屈原萬分悲憤、就在……
(悲痛悲傷)
(2)想想為什么填寫悲憤?
(為黎民的苦難而悲、為祖國的滅亡而悲、為自己報國無門而悲)
5、引入資料讀、體會屈原的愛國
投影:屈原《離騷》中的兩首、從中感受到什么?
6、對比句子讀、感受人們對屈原的愛戴。
讀讀哪句話好、為什么?
四、通讀全文、自己解疑
端午節的由來是什么?用自己的話說說。
五、作業
1、抄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指導練習復述課文內容
1、回顧全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小組合作填寫題詞。
(1)題詞:
端午節的習俗有( )( )( )( )。
端午節是為紀念:(1)屈原為楚國( )。
(2)屈原為百姓( )。
(3)屈原( )屈原投江后、百姓們( )、( )、( )現在的端午節( )。
3、自由的依據題詞的順序、試著復述課文內容。
4、全班交流。
三、資料擴展
你還知道中國哪些傳統節日的由來、講給大家聽。
四、布置作業
以"中華傳統節日"為主題制作一期手抄小報。
30 端午節的由來
傳統節日屈原
憂國憂民投江自盡
小學端午節教學教案11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介紹了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由來。
課文首先介紹了五月初五端午節的一些習俗——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插艾葉等、然后說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的詩人屈原的、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課文的第3、4自然段講屈原遭陷害被流放到南方。秦國攻打楚國、占領了楚國的首都、屈原萬分悲憤、就在五月初五投江自盡了。這部分內容集中表現了屈原的愛國精神。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詩人、他忠誠愛國、很有才干。輔佐楚王實行的一系列改革使國家漸漸強盛起來、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深受百姓愛戴。但他卻遭到權貴的誣陷、被楚王流放到南方。但他仍然熱愛祖國、關注人民的疾苦、寫了很多愛國詩歌。楚國被秦國侵占后、屈原萬分悲憤、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盡。
課文第5、6自然段講屈原投江后、楚國百姓十分悲痛、想出各種辦法祭奠他。得知屈原投江后、老百姓先是“放聲大哭”“他們像潮水一樣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說明百姓十分愛戴屈原、來救他的人很多。接著講人們沒有撈到他的尸體時、又把“大米、雞蛋”等食物投到江里祭奠他、祈禱江里的水族不要傷害屈原的尸體。有人還把雄黃酒倒進水里想藥昏蛟龍、使它無法張口。這些都體現了人們對屈原的愛戴之情。然后講有人夢見“屈原的容顏十分消瘦”、大家想出了往江中投粽子的辦法、讓屈原能夠吃到。以后每年五月初五、人們祭奠屈原都往水中投粽子、這一天也逐漸成了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
課文最后一自然段講人們祭奠屈原的活動、逐漸演變為今天人們在端午節吃粽子和賽龍舟等習俗。
課文有些內容為學生所熟悉、如端午節的一些習俗。有的內容學生不太清楚、如端午節的由來及其意義。這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發他們的探究心理。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
2.用自己的話說說端午節的由來、學習復述課文。
3.認識“粽、檐、輔、措、誣、頌”6個生字、會寫“佩、戴、措、施、疏、頌、駕、尸、俗”9個字、掌握“佩帶、愛戴、措施、誣陷、傳頌、尸體、習俗”等詞語。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復述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重點語句的含義。
教學建議
1.課前布置學生閱讀有關書籍或訪問家長、了解端午節的一些習俗及屈原這個歷史人物。
2.要求認識的6個生字、可以讓學生在自讀課文時、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然后同桌或小組同學間交流記憶字形的方法、并互相檢查是否會認這些字。最后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糾正讀音、識記字形。
要求會寫的9個字中、“戴”“駕”2個字字形較復雜、要重點進行指導。
3.學生初讀課文后、讓他們說說讀后知道了什么、使學生對端午節的由來和愛國詩人屈原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4.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體會到屈原是一個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他“忠誠愛國、很有才干”“在他的輔佐下、楚國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國家漸漸強盛起來、人民的生活也得到改善”、所以百姓對他十分愛戴。即使他被流放、也“依然熱愛自己的祖國、關注人民的疾苦”、還寫了很多愛國詩歌。當秦國占領了楚國的首都時、他十分悲憤、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盡。正因為屈原具有強烈的愛國精神、所以在他投江自盡后、人們十分悲痛、想方設法祭奠他、懷念他。
5.屈原投江后、百姓是怎樣做的?為什么要這樣做?在學生交流討論時、要抓住課文第5、6自然段的關鍵語句來理解、并適時指導學生朗讀、體會老百姓對屈原的愛戴和懷念。如“楚國的百姓知道后、放聲大哭、他們像潮水一樣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想去救他”這一句、“像潮水一樣”說明百姓都十分愛戴屈原、來救他的人很多。又如有人夢見屈原很消瘦、以為是水中的蛟龍魚蝦吃了人們投下的食物、“那怎么辦呢?大家想啊、想啊、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這一句、是說人們懷著美好的愿望想找出一個辦法讓屈原能吃到食物。“想啊、想啊”“終于”說明大家動了很多腦筋、想了很多辦法、最后才找到了一個好辦法。
6.學生熟讀課文、理解內容之后、再讓他們練習用自己的話說說端午節的由來。先可以在小組里說一說、評一評、然后再在全班交流。還可以布置學生回家后把端午節的由來說給家長、好伙伴聽。
7.建議本課教學3課時。
教學資料
1.詞語解釋
輔佐:協助。
愛戴:衷心敬愛與擁護、多用于對長輩。
誣陷:誣告陷害。
無中生有:指沒有事實依據而憑空捏造。
讒言:陷害人的壞話。
流放:將罪犯驅逐到邊遠的地方去生活或勞動的刑罰。
汨羅江:發源于江西、流入洞庭湖。
祭奠:為死去的人舉行儀式、表示追念。
祈禱:宗教儀式之一。以贊美、稟告、感謝、懇求等方式、向天、地、神等禱告、求福消災。課文中的“祈禱”包含有“懇求”的意思。
2.介紹屈原的生平及其作品。
3.課外拓展閱讀《語文同步讀本》(四年級下冊)中的《文成公主進藏》和《獵人海力布》。
小學端午節教學教案12
一、設計思考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并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
①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②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指黃豆做的粽子、咸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③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
④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⑤端午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二、各年齡段主題活動目標年齡段 小班主要目標
(1)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感受端午節的節日氛圍;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做做、玩玩、嘗嘗、共享節日的快樂。
三、主題活動實施概況
四、主題活動環境創設及資源利用環境創設
(1)園內大廳布置"賽龍舟"的場景;
(2)班級中陳列幼兒收集的與端午節有關的物品、懸掛艾草、粽子、鴨蛋、香包等;
(3)各班以端午節為主題更換主題墻飾、展示幼兒參與端午節活動的全過程及在活動過程中的發現、收獲與體驗:
①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調查"、 "我的發現"等為標題展示幼兒端午節活動進展情況、如:有關端午的問題以及對端午的傳說與習俗方面的調查資料等;
②小班則可以以"我們在端午節里"為題展出幼兒的活動情況;
(4)區域中提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如:
①圖書角:提供有關端午節的圖書、圖片、供幼兒欣賞、閱讀;
②體育角:提供"賽龍舟"游戲所需的竹竿、彩條、紙棍、小旗等、供幼兒游戲;
③動手區:中、大班提供紙、線等材料供幼兒嘗試包粽子、縫香包、編鴨蛋網、小班提供油泥讓幼兒嘗試自制綠豆糕、鴨蛋。
(5)家長園地:介紹主題活動中須請家長配合的內容、主題活動進展情況等
資源利用
(1)請家長協助幼兒進行相關資料的調查及收集、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
(2)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和老師、幼兒共同感受節日做做、玩玩、嘗嘗的快樂;
(3)在本地組織"賽龍舟"活動時、組織師幼前往參觀并攝像
五、主要教育活動方案
(一)小班活動一:參觀端午節的環境主要涉及領域:社會
活動目標:
1.通過參觀園內環境、感受節日氛圍。
2.初步了解端午節的一些習俗。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園內布置的端午節的環境。
活動過程:
1.談話、激發參觀興趣。
2.參觀園內環境、自由交流、講述與端午相關的物品。
3.集體交流、了解端午節的有關習俗。
指導語:
①你看到了什么?
②幼兒園里為什么要掛這些東西?
活動二:好吃的粽子主要涉及領域:科學
活動目標:
1.知道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通過觀察、了解粽子是由粽葉、糯米等包成的。
2.喜歡吃粽子、通過品嘗活動進一步感受節日的愉快。
活動準備:
1.粽葉、糯米、棉線。
2.煮熟的粽子、生粽子人手一只。
活動過程:
1.觀察粽子、知道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激發活動興趣。
2.進一步觀察粽子的外形、氣味等特征。
指導語:粽子是什么樣子的?聞起來有什么味道?
3.觀察包粽子的材料、了解粽子的制作過程。
(1)知道材料的名稱、了解其用途。
指導語: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呢?怎么包?
(2)觀察老師包粽子、煮粽子的過程。
4.品嘗粽子、體驗快樂。
(1)探索剝粽子的方法。
(2)品嘗粽子、與同伴說說自己吃的粽子的口味及自己吃粽子的心情。
活動三:綠豆糕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油泥自制"綠豆糕"、感受做做、玩玩的快樂。
2.注意保持桌面的干凈、有良好的活動習慣。
活動準備:
小盒、油泥、裝綠豆糕的塑料盒、各種玩具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1.觀察綠豆糕的外形、激發興趣。
指導語: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
2.討論制作綠豆糕的方法及要求。
(1)討論制作綠豆糕的方法。
指導語:怎么做綠豆糕?(根據討論情況、請個別幼兒示范綠豆糕的制作方法。)
(2)討論制作綠豆糕的要求。
指導語:做綠豆糕時要注意什么?
教學反思:
課上、我把重點放在了端午節的習俗上、如: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做香包、掛艾草等、以及人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在這些習俗中、孩子們對包粽子比較熟悉、其次、對賽龍舟比較容易理解、但是其他的習俗在我們這里并不多見、所以就沒有作為重點去講。而且端午習俗較多、也都離孩子生活經驗較遠、只需孩子了解、所以沒有講得太細、以免內容深奧不便于孩子的理解。我需要注意的地方是語言組織以及提問上、應該再貼近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讓孩子更容易理解、才會有更好的課堂氣氛。
小學端午節教學教案13
活動目標
1、調查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過的傳統節日之一。
2、積極和同伴交流分享、練習包粽子、獲得更多端午節的經驗、體驗端午節的民俗氛圍。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粽葉、泡好的米、棗、細線等。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交流、說出端午節的名稱和日期。
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中國有一個傳統節日、叫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舉行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2、與幼兒一起探討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1)與幼兒一起閱讀故事《端午節的由來》、讓幼兒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確立的、屈原投江的那一天是農歷的五月初五、所以就定這天為端午節。
(2)交流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葉、帶香囊或五彩線。提示幼兒可用語言表達、圖片繪畫、動作表演等方式表現這些習俗。
(3)組織幼兒觀看教師教學資源、了解端午節各地風俗、獲得更多有關端午節的經驗。
3、節日體驗活動:包粽子。
用粽葉將泡好的米和棗包住、然后用繩子捆好。提醒幼兒用米不要太多、粽葉要把米包緊、扎結實。
4、節日分享:將包好的粽子分給小班的弟弟妹妹或老師、進行分享活動。
活動反思
重新站上講臺、一切都是新的。第一次在新的學校里上公開課、我不敢有任何懈怠、提前很多天就開始緊鑼密鼓地做準備。在一番對課文和相關資料的細致研讀后、大致的教學思路逐漸形成。一篇文章、尤其是大家的文章、可講的東西很多、但要上好課顯然不宜面面俱到。本著“一課一得”的有效教學理念、我設計了以“學習精彩的場景描寫”為主要目標的教學方案并付諸實施。
臨到上課時、教室后面坐著的一排老師讓我的學生們多少有些緊張、我自覺準備還算充分、自然要以微笑鼓勵他們。整節課基本上順利地按計劃進行、也基本達到我所預期的教學目標。但課還沒上完、我已經有了遺憾之感。因為臨場發揮的能力和經驗的欠缺、交流討論場景鑒賞和實踐場景描寫兩個板塊完成得比較倉促、未能達到應有的程度和水平。
現在想來、這些應該算是我對自己的教學所做的最原生態的反思、而真正的反思是在聆聽了各位前輩和同仁的評價之后開始的。他們在給予肯定的同時、給了我很多切實有力、極富啟發性的指點。我歸納總結為以下三點:
第一、語文課應該實現內容的深化理解。孔子有言:“文勝質則野、質勝文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我想、為人、為文固然要追求文質兼美、上課也應該以此為旨歸。而我這節課在處理內容和形式時有些偏頗、執著于窮盡對描寫手法的鑒賞、而對課文本身的核心內容有所忽略。《端午日》中流動的是濃郁的湘西民俗文化和風土人情、也是我國傳統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體現、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而我卻未能加以強化、這是一處不容忽視的敗筆。另有、在PPT的制作上也有形式大于內容的傾向、多配的動畫圖片有點喧賓奪主。
第二、語文課應該實現方法的落實掌握。本課中、我著重以《端午日》的場景描寫為例子、系統地總結了文中所體現的各種描寫方法。遺憾的是、我在講授這個環節時沒有進行強化總結、這使得學生們對這個知識點的理解流于倉促和浮泛、對這幾種描寫方法的認知不夠扎實。在隨后的對“追鴨競賽”的場景描寫中、有的學生就沒有能夠有意識地以清晰的思路去加以練習。
第三、語文課必須重視語文特有的感悟體驗。在本課中、我在強化方法的指導的同時、弱化了對朗讀的要求。我想、語文課要有明晰的方法指導、更要有朗讀感悟、這二者是并行不悖、相輔相成的。上課時當把二者有機結合、以理解促進朗讀、用朗讀體現理解。
再次回望開公開課的前前后后、感受最深的是那種無形的壓力、然而也深知這些壓力正是成長的契機。我想、也只有在不斷的歷練與反思中才能不斷地成長吧。
小學端午節教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
2、感受食粽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風情。
3、培養熱愛傳統節日的情感。
教學重點:
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
教學難點:
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教學方法:
分組合作、實施與研究、成果與交流。
教學準備:
收集與端午節有關的資料、Flash動畫視頻和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啟談: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有那些傳統節日嗎?(中秋節、清明節、春節、元宵節)
2、誰能說一說這些傳統節日里我們都在吃什么?(新年吃餃子、中秋節吃月餅、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吃粽子)
3、剛才有同學說端午節吃粽子、那么我們今天就來共同研究一下端午節吧!(板書:二、端午節習俗研究)
二、新課教學:
1、談話:
①誰知道端午節是什么時間?(農歷五月初五)今年的端午節是公歷的什么時間?(六月六日)
②你們每個小組都確立了本組要研究的課題了嗎?請同學們說一說吧!(小組匯報)
③噢!同學們收集了這么多豐富的資料呀!那就隨老師一起共同整理一下我們收集的資料吧!
2、匯報:實施與研究(端午節食粽)
㈠歷史記載:
①每小組學生匯報本組收集的歷史記載資料。
②教師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出示課件、師生交流)。
㈡民間傳說:
①每小組學生匯報本組收集的歷史記載資料。
②教師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出示課件、師生交流)。
㈢粽子沿革:
①學生匯報。
②觀看課件。
㈣南北名粽:觀看課件、教師配樂講解各地粽子的特點。
師:我們為什么要研究粽子哪?(因為飲食與節日之間蘊涵的是我國的傳統文化)(賽龍舟)
學生匯報、教師講解:
傳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蚊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
(家鄉的習俗)
講述;今年端午節即將到了、說一說我們家鄉有什么樣習俗活動?
學生匯報、把收集的圖片拿來給大家展示一下、并講一講。
3、討論:完成書中9頁的(成果與交流;反思與評價)指名匯報完成情況。
4、活動拓展:書中9頁的活動拓展就是我們今天的作業、大家繼續對其他節日進行研究吧!
5、總結:我們輕松一下、觀看Flash動畫短片《端午節》來結束我們的這節課。
小學端午節教學教案15
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體驗過端午節的快樂、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
2、認識目標: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及民間習俗。
3、能力目標:主動參與端午節活動、能與同伴交流分享有關端午節的經驗。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與家長共同進行有關端午節的調查及信息采集。
2、物質準備:艾草、粽子、香囊等物品、端午節來歷的圖片;賽龍舟視頻等。
活動過程:
1、以視頻導入、激發幼兒對端午節興趣。
(1)引導幼兒觀看賽龍舟視頻。
(2)提問:你看到了什么?這是什么比賽?為什么要賽龍舟?
2、引導幼兒交流、討論、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1)鼓勵幼兒結合調查表及信息資料、以小組形式交流分享已獲得的相關經驗。
(2)提問:什么時間過端午節?端午節是怎么來的?
(3)教師結合圖片、以故事形式與幼兒共同梳理、提升經驗。
3、以多種形式幫助幼兒了解端午節的各種習俗。
(1)提問:端午節人們會做哪些事?
(2)引導幼兒結合艾草、粽子、香囊等物品、進一步了解端午節的各種習俗。
(3)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表現人們過端午節的習俗。
(4)梳理提升經驗。
4、幼兒品嘗并交流各種風味的粽子、感受和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延伸:
美工區:為大家準備制作粽子的材料、區域活動時可以嘗試做粽子。
建構區:提供龍舟圖片、鼓勵大家搭建龍舟。
【小學端午節教學教案(精選15篇)】相關文章:
小班端午節教學教案(精選10篇)05-25
小學端午節優秀教案(精選6篇)05-27
端午節班會小學教案(精選5篇)05-26
小學端午節主題教案(精選5篇)05-17
端午節包粽子教學教案(精選8篇)05-23
小學主題班會端午節教案(精選6篇)05-27
端午節小學班會教案(精選8篇)05-26
小學端午節包粽子教案(精選5篇)05-19
小學數學教學教案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