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我的好媽媽(精選10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我的好媽媽,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我的好媽媽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媽媽平時的工作、家務非常辛苦。
2、引導幼兒能用語言表達媽媽的簡單特征。
活動準備:
1、事先讓幼兒回家觀察媽媽。
2、請幼兒帶媽媽工作的照片來幼兒園。
重點難點:
能用語言表達媽媽的簡單特征。
活動過程:
1、教師用清楚簡潔的語言向幼兒介紹媽媽工作的辛苦。
2、提問幼兒:你回家觀察媽媽了嗎?她長得怎么樣?是高還是矮,是胖還是瘦,頭發是什么樣子的?請幼兒說一說。
3、引導幼兒講述自己媽媽的工作及職業。
4、組織討論
知道媽媽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務,非常辛苦,應學會關心媽媽。引導幼兒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幫媽媽拿拖鞋,請媽媽喝水,聽媽媽的話,不讓媽媽生氣等。
愛心提示:
請幼兒仔細觀察媽媽一下,媽媽每天都為自己做了些什么?可以講給爸爸聽,請他幫忙記錄下來。
教學反思
《我的好媽媽》是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金典兒歌。在班級里開展此次教學活動時,自己坐在幼兒中間,心和情感離幼兒很近,有種師生互動的.感覺。然后以談話的方式導入,親切、自然,這樣迅速的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主動專注地參與課堂學習。接下來的各個環節可以說是環環相扣,緊密相連,使音樂的表現與創造在平日教學中緊密相連,是孩子們較喜歡的教學方式之一。讓孩子們充分發揮了無窮無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并和生活聯系緊密。同時,還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使音樂教學滲透到其它學科,成為一整體。本堂課,幼兒在認知水平、藝術實踐能力及情感三個方面都得到了發展。但少部分幼兒的參與意識還不夠,導致課堂氣氛不夠熱烈,在以后的音樂教學活動中有待加強。
小班教案我的好媽媽 篇2
教學目標:
通過欣賞《勞動歌》,學唱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認識了解勞動的重要意義,培養幫助他人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美好品質。
教學內容:
聆聽《勞動歌》:
說出欣賞之后的感受,體驗勞動的快樂。學習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
用聽唱的方法自主學習,主動投入創編歌詞和舞蹈動作當中,用自己不同的表達方式來創造、表現音樂內容,享受勞動帶來的快樂和美好,培養和激發愛勞動的美好品質。
教學重點:
歌曲節奏的學習;創編歌曲歌詞。
教學過程:
(一)欣賞《勞動歌》。
1)講講看了之后有什么樣的感受。請小朋友們看動畫片(播放動畫片視頻文件《白雪公主》之中的七個小矮人《勞動歌》,初聽)。
2)請小朋友回答問題
生:(爭先恐后地)這個是七個小矮人的故事;他們在挖珠寶;他們是白雪公主的好朋友;他們在寶石;挖呀挖,使勁挖;在干活,在勞動
你們觀察的真仔細,七個小矮人在礦井里辛勤的勞動著,他們有的在(生:挖)寶石,有的`在(生:運)寶石,還有的在(生:挑選)寶石,挖呀挖呀,不停挖,瞧他們干得多高興,是嗎?(老師做動作啟發學生發現小矮人在做什么)
3.你能模仿七個小矮人勞動的場面么?請你自己選擇一個角色來扮演好嗎?(復聽,請學生分角色扮演,先請他們自己編創或模仿小矮人勞動的動作,注意提示勞動時的姿勢和力量感,表演動作的節奏感。)
4.請全班學生跟隨音樂進行表演,可以合作表演(體驗勞動的氣氛和勞動的快樂,學生一邊表演,老師一邊少量旁白“又挖到一顆紅寶石”,“還有一個金剛鉆”,“他們辛勤的勞動換來了無數的寶石”。)同學們表演的真棒!七個小矮人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用自己的勞動換來了幸福的生活。
其實在生活中小朋友也很愛勞動,對嗎?說說你會做什么?你在家里幫助過媽媽做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嗎?(引出課題《不再麻煩好媽媽》)生:我會掃地,我會洗碗,我會擦桌子,我會洗襪子等等(發言踴躍)。
真好,你們真的長大了,原來小時侯不會做的事情現在很多都可以自己做了,是嗎?有個小朋友說“我也會做許多事情,不再麻煩媽媽了”,我們聽聽她幫媽媽做了什么好嗎?(引出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的學習
(二)學習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
1.初聽。(播放示范曲)2.她會做什么你們知道嗎?
生:洗衣服,自己穿鞋子,自己疊被子,自己梳頭發。你們能不能按老師說話的節奏把玲玲會做的事情說出來呢?
師:自己
穿衣
┃服
呀┃(練習用X X X X ┃X
X┃的節奏,解決歌曲中的節奏問題)生:自己
穿衣
┃服
呀┃自己
穿鞋┃襪
呀┃自己
疊被
┃子
呀┃自己
梳
頭┃發
呀┃(按著節奏讀出歌詞)
3.復聽歌曲。用聽唱的方法學會歌曲,注意糾正學生在演唱中出現的問題。(請同學之間相互學習和糾正。老師做適當啟發和提示)
4.學生邊演唱,邊自發地做動作,一起來。(啟發學生用自己創作的簡單動作表現歌曲內容,從中體驗勞動的快樂,老師可以表演媽媽,和學生做學習的互動)
5.創編歌詞。除了這些勞動,你還可以幫媽媽做那些事情呢?請你用自己
穿衣
┃服
呀┃這樣的節奏說出來。(用節奏接龍的方法)
比如:生:自
己
刷
刷┃牙
呀┃自
己
洗
洗┃臉
呀┃自
己
擦
桌┃子
呀┃自
己
掃
掃┃地
呀┃老師注意修正學生在創編歌詞中的節奏。
6.請幾個創編歌詞的小朋友上來,用他們自己的動作來表現你們的歌詞。請同學們評價他們的動作,或做出自己認為更形象的動作。
7.選擇幾個小朋友的創編歌詞(表演動作簡單形象的)來集體演唱、表演。
8.除了幫助媽媽,我們還可以幫助誰做什么事情呢?
生:我們可以幫奶奶、爺爺、爸爸、老師、同學等等。
你們能幫老師做些什么呢?擦黑板,收作業,關電扇我們來唱一唱吧。(跟著伴奏音樂來演唱和表演)
(四)結束語
真謝謝你們幫老師這么多忙,希望你們今后無論在家里還是在學校都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好嗎?(下課)
小班教案我的好媽媽 篇3
教學目標:
1.初步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學習用連貫、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
2.在理解歌詞內容的基礎上學習創編合適的歌表演動作。
3.增強愛媽媽、關心媽媽的情感。
教學準備:
1. 音樂磁帶一盒。
2.請一位配班老師做好情景表演的準備。
3.簡單的場景布置(小桌一張、上面放一只茶杯,小椅子一張)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活動:
師:媽媽工作了一天,辛苦嗎?回到家,我們應該怎樣關心、照顧媽媽?(引導幼兒大膽地談一談怎樣關心、照顧媽媽。)
二、學習歌曲:
1.欣賞視頻。
師:我們來看看這個小朋友是怎么關心她媽媽的。(播放視頻)她做了什么事?
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用歌詞來小結。
2.教師范唱。
師:今天我們就要學一學這首好聽的歌曲,它的名字叫《好媽媽》。現在聽老師來唱一唱。
3.幼兒輕聲跟唱。
師:請你們輕輕跟著老師來唱一唱,老師想聽聽小朋友好聽的聲音。
4.完整學唱歌曲。
師:小朋友來自己唱一唱。
三、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
1.大膽學習創編動作,并請創編好的幼兒帶領其他幼兒表演。
師:請你聽著音樂想一想可以做什么動作。(邊放音樂邊想動作)請一個小朋友來和老師表演。老師扮媽媽,小朋友做孩子。
2.幼兒做孩子,老師扮媽媽,邊唱邊表演。
3.請一半幼兒扮做媽媽,一半幼兒扮做孩子,邊唱邊表演。
中班音樂活動歌表演《好媽媽》,是一首幼兒比較熟悉的曲子。但只是旋律,歌詞較為模糊,所以本節活動我將重點放在了歌詞的記憶和鞏固上。在歌曲的.學唱部分,為了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富有童趣,我讓先讓孩子回憶媽媽平時在家都干些什么?體會媽媽的辛苦,讓孩子帶著感恩的情感進行演唱這首歌曲。孩子們在接下來的演唱中,似乎變得目光有“神”了,部分孩子沉浸在回憶里。然后,我又利用富有童趣的“擬人”手法,讓孩子們理解空拍的意思,很快孩子們就掌握了空拍這一難點。歌唱教學和空拍環節的處理是本節活動的亮點。在整個活動過程,環環相扣,清晰明了。
不足之處:1、學唱歌曲部分,沒有照顧到個體差異性,沒有調動起部分幼兒情緒,導致兩級分化較嚴重。2、創編部分忽略了幼兒的體驗與感知。應該通過孩子的創編動作,調動起更多孩子的興趣,引發孩子更多的動作,從而使創編活動走的更深入。3、師幼互動中,模糊回應較多(如“好”),沒有給孩子一個明確的回應。所以導致活動沒有向更深的層次遞進。
小班教案我的好媽媽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歌曲中媽媽的親切、辛苦,知道要關心、熱愛媽媽。
2、學習用親切的語調唱歌,嘗試用動作表現歌曲。
3、聽完琴聲的前奏再演唱歌曲。
4、借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5、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能夠獨立歌唱歌曲《我的好媽媽》
活動準備
茶杯一只
活動過程
一、復習律動:聽音樂節律,做動作。
二、學習歌曲:我的好媽媽。
1、介紹歌曲名稱。
教師和一名幼兒進行情景表演:我和媽媽。
2、教師一邊表演,一邊進行范唱。
3、提問:媽媽下班回家,她的孩子對媽媽說什么?
他為媽媽做什么事?
4、按歌曲節奏學念歌詞。
5、幼兒學習歌曲3-4遍。
每一句歌詞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示呢?你們來試試。
提醒幼兒注意聽琴聲演唱歌曲。
三、音樂游戲:找小貓。
教學反思
《我的好媽媽》是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金典兒歌。在班級里開展此次教學活動時,自己坐在幼兒中間,心和情感離幼兒很近,有種師生互動的感覺。然后以談話的方式導入,親切、自然,這樣迅速的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主動專注地參與課堂學習。接下來的各個環節可以說是環環相扣,緊密相連,使音樂的表現與創造在平日教學中緊密相連,是孩子們較喜歡的教學方式之一。讓孩子們充分發揮了無窮無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并和生活聯系緊密。同時,還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使音樂教學滲透到其它學科,成為一整體。本堂課,幼兒在認知水平、藝術實踐能力及情感三個方面都得到了發展。但少部分幼兒的參與意識還不夠,導致課堂氣氛不夠熱烈,在以后的音樂教學活動中有待加強。
小班教案我的好媽媽 篇5
活動目標:
1、在動作的暗示幫助下學唱歌曲,感受歌曲所表達對媽媽的熱愛之情。
2、大膽創編,能將自己會做的事創編到歌曲的“我會。”處。
3、增強自己服務的意識,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 磁帶
活動過程:
1、談話,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小時候,都是媽媽幫你們做好多的事情,現在你們都長大了,自己的事情應該怎么辦?你們平時在家都會做哪些事呢? 2、教師范唱歌曲,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歌曲內容。
(1)播放磁帶,請幼兒欣賞。
教師:有一首歌叫《不要麻煩好媽媽》,我們一起聽一聽歌里的小朋友都會做哪些事?
(2)教師范唱,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教師:歌曲叫什么名字?歌里的小朋友自己都會做哪些事?
3、幼兒學唱歌曲,體驗幼兒所表達的對媽媽的愛。
(1)在教師動作的幫助下,幼兒聽音樂學念歌詞。
(2)在幼兒用書中圖畫的幫助下,幼兒再次熟悉歌詞。
(3)啟發幼兒聽音樂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至3遍。
教師:你們愛不愛自己的媽媽?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告訴媽媽,現在我們長大了,不再麻煩媽媽了呢?
4、教師引導幼兒結合自己能做的事,創編歌曲“我會。。”處。
(1)教師:我們除了會自己穿衣服、穿鞋襪,自己梳頭發、疊被子,還會做哪些事呢?我們一起試試編到歌里。
(2)教師根據幼兒的.反饋提煉歌詞,帶領幼兒演唱集體創編的歌曲。
5、拓展談話內容,延伸愛媽媽的情感,激發幼兒自己服務的意識。
(1)教師:我們都很愛自己的媽媽,怎么表達我們對媽媽的愛呢?
(2)小結:我們要像歌里唱的那樣,不再麻煩好媽媽,自己的事兒自己做。
小班教案我的好媽媽 篇6
教材分析
《不再麻煩好媽媽》這首兒童歌曲,采用2/4拍,六聲C宮調式,六樂句組成的一段體結構。
歌詞以第一人稱的口吻,道出了小朋友的心理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再麻煩媽媽了。歌曲按語言的節奏一氣呵成,旋律親切、流暢,歌詞真摯、感人,到出了小朋友的心理話,表達了懂事的小朋友對哈哈哈愛與感激。
學情分析
今年我任教的是二年級的音樂課。這些學生剛從一年級升上來,而且我們學校的學生大都是在家里的小皇帝。很多老師都這樣說:“現在的學生真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基于這樣的實際情況,我選定了一首新教材的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希望能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使學生在聆聽音樂的同時感受快樂的.勞動,并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美好情操。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勞動歌》,學唱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讓學生理解勞動的喜悅的歡樂。指導學生用柔和的聲音,真摯的情感演唱歌曲。培養幫助他人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美好品質。
2、能主動投入編創歌詞,編創動作等音樂實踐活動。
教學重點和難點
歌曲節奏的學習;創編歌曲歌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組織常規。
2、學習節奏xx xx∣ x x ‖
3、你還會那些勞動的動作呢?請按老師的節奏邊讀邊做!
二、新課教學:
1、學習主要的四個樂句 。出示圖片。并按節奏朗讀:
(1)、自己穿衣服呀 (2)、自己穿鞋襪呀
(3)、自己疊被子呀 (4)、自己梳頭發呀
2、請學生用動作表現歌詞,并通過模唱學習四句歌詞。個別表演,集體學習,教師評估。
3、初聽范唱
4、歌曲學習和處理
教師:1、你們說歌曲的速度是怎么樣的呢?(跟音樂唱一唱)
2、你們覺得應該選用那種力度來演唱歌曲比較好聽呢?有力的還是輕柔的?
3、小朋友們唱的真不錯!在家里,你們是媽媽的好幫手。那么在學校,你們能幫老師做些什么呢?擦黑板,收作業,關電扇……我們來唱唱吧。(指導學生進行歌詞創編并板示)
板書設計
不要麻煩好媽媽
(1)自己穿衣服呀
(2)自己穿鞋襪呀
(3)自己疊被子呀
(4)自己梳頭發呀
結束
擦黑板,收作業,關電扇
小班教案我的好媽媽 篇7
年級:一年級
教學思路:這是一節綜合藝術課。本課以“母愛”這一人文主題為線索,通過欣賞一系列的藝術作品,感受與體驗母愛的溫暖,在交流媽媽對自己的愛、媽媽可愛的形象以及有關媽媽的歌曲、詩歌、兒歌等作品的過程中,激起學生愛媽媽的情感,并通過想象與創作,學會用繪畫、唱歌、表演等藝術形式表達自己對媽媽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從小懂得關心別人、愛護別人。
教學目標:
欣賞“母愛”主題的藝術作品,感受與體驗偉大的母愛。
通過唱歌、繪畫、表演等藝術活動表達愛媽媽的情感。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教學設備。
學生準備:彩色畫筆、鉛畫紙、牛皮圈。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過程分析
?感受與體驗:
1、以舒伯特的《搖籃曲》為背景音樂,教師神秘地拿出一件用紗巾裹著的瓷器――《母愛》:“今天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件藝術品。”教師隨著舒緩優美的旋律,慢慢揭開紗巾:“這是一什么件藝術品?上面有哪些人呢?”在師生的交流中引出“母愛”主題。
通過藝術品的展現、音樂的切入以及教師語言的描述,給人以美的感受,渲染溫馨的“母愛”的氣氛,引發學生對這一主題的興趣和想象。
2、“母愛是什么意思呢?你的媽媽是怎樣愛你的呢?”學生回答并交流媽媽是怎樣愛自己的。(可以設計一兩個具體問題,例如:當你生病時,媽媽怎樣關心你的?當你有進步時,媽媽是怎樣表揚你的?)
3、欣賞世界名畫《搖籃》:“畫中的媽媽在做什么?”
4、“畫中的媽媽一邊搖著搖籃,一邊唱著《搖籃曲》,你能不能學著媽媽的樣子用柔和而親切的聲音唱著《搖籃曲》哄畫中的寶寶睡覺呢?”學生演唱《小寶寶睡著了》,體驗媽媽溫馨的愛。
5、“你知道哪些有關媽媽的歌曲、歌謠或詩歌呢?”小組討論后,師生開個“賽歌會”(表演一小段即可),進一步體驗母愛之情。
?繪畫與交流:
教師出示許多媽媽的.頭像畫創設情境導入繪畫:“今天來了許多小朋友的媽媽,他們聽到我們的贊美,真開心!瞧!玲玲的媽媽長著胖胖的臉,圓圓的眼睛,小小的嘴巴,長長的卷發;明明的媽媽長著長長的臉,黑亮的眼睛,大大的嘴巴,短短的頭發,你媽媽長得什么樣子?”同桌相互交流。請一兩位學生說一說,然后教師邊示范邊講解繪畫人物頭像的步驟:1、畫臉形;2、畫五官;3、畫發型。(只要大概抓住媽媽的特征即可,主要要表達出對媽媽的愛)
2、學生聽著《好媽媽》的旋律畫媽媽的肖像,教師巡視,畫好之后用牛皮圈將畫帶在頭上,然后跟著音樂拍手。
?歌唱與表演:
1、媽媽不僅要照顧我們的生活,還要關心我們的學習,真是太辛苦了,你心疼自己的媽媽嗎?你想對媽媽說一句怎樣的悄悄話呢?
2、請將悄悄話按“2/4 ×× ×× | ××× |”節奏說一說。
3、觀看VCD《好媽媽》。問:歌中的小朋友是怎樣愛媽媽的?
4、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唱。(由于這首歌大多小朋友在幼兒園學過,可以采取師生交替演唱的形式學唱歌曲)
5、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通過歌聲表達對媽媽的愛。
6、拍手、跺腳或敲擊身邊的桌椅為歌曲伴奏。
7、以同桌為一小組,分別扮演“媽媽”和孩子(男孩子可以扮成爸爸,扮演孩子的同學將歌曲《好媽媽》改成《好爸爸》唱,也可以表演其他的親人)進行歌表演。
評價與延伸:
1、學生相互交流自己學習的體會與收獲。
2、“母愛”是世界最偉大最無私的愛。今天小朋友們用繪畫、唱歌、表演等藝術形式表達了自己對媽媽的愛,真了不起,老師相信你們說得到做得到,今后更加關心自己的媽媽和親人。
3、課后在媽媽畫像旁或背面再畫上美麗的圖案或寫上一句對媽媽說的悄悄話做成美麗的賀卡,然后唱著有關媽媽的歌送給媽媽,媽媽一定很開心。
4、以“母愛”為題材的藝術作品還有很多很多,例如電影《漂亮媽媽》、小說《母親》等等,還有哪些有關媽媽的藝術作品呢,可以回去問一問或查一查?
在優美舒緩的音樂聲中聯系生活中的事例交流媽媽對自己的關心與愛護,具有真情實感,容易激發學生的情感。
通過寧靜優美的畫面,使學生感受到媽媽溫暖的愛,再通過自己的歌聲體驗“母愛之情”。
游戲是學生最喜愛的活動,通過游戲活動,學生不僅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有關媽媽的作品: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古詩《游子吟》,兒歌《我長大了》等,激發了學生表現的欲望。
一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弱,不易說出媽媽的特點,此環節創設情景幫助學生解決難點。學生通過聯想與創作,運用“說與畫”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此環節是本課學習的重點,學習的內容始終圍繞著一個主題“母子之情”,無論是節奏訓練、還是歌唱與表演,都注重激發學生發自內心的熱愛母親的情感,通過學生的一系列的富有創造性的藝術活動進一步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
引導學生大膽地想象與創作,用語言、歌聲、動作表達自己的情感,在裝扮活動中體驗“親子情”
在師生共同的評價活動中,教師肯定與激勵的話語讓學生嘗到創作成功的喜悅,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想法落實到具體行動中,懂得關心、愛護自己的媽媽和親人。
對課后學習作出要求,鼓勵學生積極地熱愛藝術,激起對今后藝術活動的興趣。
藝術課課程設計上的主要特點是“四課綜合”(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四大關聯”(生活、情感、文化、科學)和“雙主題”(人文主題和學科主題),此設計使彼此隔離的不同藝術之間有了聯系;使感性與理性有了聯系;使情感與知識有了聯系;使人文與科學有了聯系;使藝術學習與生活融為一體,發展學生的整合創新、開拓貫通、跨域轉換等多種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展。
本課是一節綜合藝術課,主要體現了藝術課以下兩大特點。
一、人文性
本課始終以“母愛”這一人文主題為線索,通過欣賞一系列的藝術作品以及生活中媽媽的愛的事例,感受與體驗母愛的溫暖,在創作媽媽可愛的形象、歌唱媽媽的歌曲以及表演媽媽的過程中,激起學生愛媽媽的情感。
二、綜合性
本課綜合了音樂、美術、詩歌、表演等多種藝術門類,但不是各類藝術簡單、機械得疊加,也不是抹殺各藝術的獨特性,而是在人文主題“母愛”的統領下,既充分發揮每門藝術的價值和個性,又尋求藝術的共同要素和規律,使各門藝術相互支撐、補充和統一,培養學生多種能力,最終達到學習的目的。
小班教案我的好媽媽 篇8
活動目的:
1、培養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2、通過說兒歌,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音帶、教學圖片、幼兒與媽媽的合照一張
活動流程:
一、演演唱唱
聽音帶進行歌表演《世上只有媽媽好》,激發幼兒情感興趣。
二、學學說說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兒歌:小鳥愛綠色的樹,蜜蜂愛美麗的花,魚兒愛清清的'水,我愛我的好媽媽。
2、出示圖片,激發幼兒的興趣。
3、強化字詞教學,如:綠色的、美麗的、清清的
4、逐句教說兒歌。
5、完整教說兒歌。
三、聽聽變變
1、教師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誦兒歌,感受說兒歌的樂趣。
2、教師組織幼兒多種形式的說兒歌。
四、游戲玩玩
請幼兒在操作區自由玩娃娃家的游戲。
小班教案我的好媽媽 篇9
活動目標
1、了解詩歌的內容,學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2、通過玩摸魔袋游戲,感知、理解和表達詩歌的內容。
3、體驗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布制魔袋一個。
2、"鏡子里的媽媽"、"杯子里的媽媽"、"蝴蝶結上的媽媽"等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認識詩歌中的主角——魔法媽媽。
教師出示魔法媽媽的圖片。
教師:這是一位媽媽,你們知道嗎,她是一位魔法媽媽!
2、教師借助摸魔袋的游戲,讓幼兒感知詩歌的內容。
教師:想知道魔法媽媽有哪些魔法嗎?看,這是一個魔袋,里面藏著魔法媽媽的魔力。
請一位幼兒從魔袋中摸出一張圖片。教師:魔法媽媽變成什么了?
請幾個幼兒分別從魔袋里摸出其他圖片,教師引導幼兒分別說一說魔法媽媽變成了什么,既體現詩歌的情景,又給幼兒觀察和想象的機會。
3、教師示范朗誦詩歌。
教師將圖片按照詩歌的內容順序排好,然后手指圖片朗誦詩歌。
教師:詩歌里說了些什么?
教師將幼兒的發言加以,再次朗誦詩歌的語句。
4、引導幼兒玩摸魔袋的游戲,進一步熟悉詩歌內容。
教師:我們再玩一次魔袋的游戲,請小朋友從魔袋里摸出一張卡片,摸出后先看一看,再用詩歌的語言說一說。
請幾個幼兒分別從魔袋里摸出其他圖片,教師提示幼兒用詩歌的語言說一說。
5、師幼共同有表情朗誦詩歌幼兒跟隨教師一起朗誦詩歌。
師幼用接念的方式朗誦詩歌。
集體邊朗誦邊做動作表演。
6、說一說我家的魔法媽媽。
教師:小朋友,你們在家里也有一個魔法媽媽吧,她會……幼兒自由地說一說自己的`魔法媽媽。教師將幼兒說的內容,現場(或在下一次活動中)豐富到詩歌中。
詩歌:
魔法媽媽我有一個魔法媽媽,她會藏在鏡子里說:"寶貝,你好!"她會躲在牛奶杯里給你一個微笑,她會是我最愛穿的花裙子,她會是我最愛看的一本書,她會是我最愛玩的小木馬,她會是我最愛想的好朋友。
我愛我的魔法媽媽。
小班教案我的好媽媽 篇10
教材版本:
《幼兒園主題活動課程》(山東大學出版社2014年8月第2版)
課前活動設計:
1.課前教師以談話的形式和幼兒聊一聊爸爸媽媽,說一說和爸爸媽媽一起的開心事,談一談爸爸媽媽的工作、本領、愛好等,了解幼兒的已有經驗。
2.請幼兒做小記者采訪爸爸媽媽,初步了解父母的職業、本領和愛好等,并設計《我的好爸爸(媽媽)》調查問卷,請爸爸媽媽和幼兒用簡單的繪畫、符號進行表征記錄。
3.請幼兒和爸爸媽媽一起搜集共同生活和游戲的照片,說一說親子相處中的開心事。
活動目標:
1.知道父母的主要特點、愛好及工作內容,了解父母工作的忙碌與辛苦。
2.能大膽講述自己和父母在一起的快樂時光,能夠表達對父母的愛意和敬意。
3.愿意了解、關心父母,體會父母為自己的付出,懂得感恩。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知道父母的主要特點、愛好及工作內容,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
活動難點:能大膽講述自己和父母在一起的快樂時光,能夠表達對父母的愛意和敬意。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前期請幼兒做小記者采訪爸爸媽媽,初步了解父母的職業、本領和愛好等。
2.物質準備:布置“爸爸、媽媽和我”攝影展(黑板上張貼幼兒和父母一起生活與游戲的照片),自制視頻“爸爸媽媽的愛”“讓愛住我家”,課件“我的爸爸媽媽”(繪本故事《我的爸爸媽媽》、爸爸媽媽工作時的照片),交互式液晶屏電視,輕音樂。
3.場地準備:幼兒圍半圓就座。
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爸爸媽媽的職業”,了解爸爸媽媽的主要特點和工作內容。出示課件“爸爸媽媽的職業”,提問:誰能上來介紹一下你的爸爸媽媽?你可以說一說爸爸媽媽的樣子、介紹一下他們的工作。教師鼓勵幼兒介紹爸爸媽媽的工作,及時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職業概念。
小結:爸爸、媽媽的工作各不相同,但他們每天都在為家庭努力,為社會貢獻。他們都很棒!
2.參觀“爸爸、媽媽和我”攝影展,大膽講述自己和父母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1)幼兒互相講述照片里的故事,與同伴分享親子甜蜜時光。
引導語:今天閻老師布置了爸爸媽媽和小朋友們的攝影展,請小朋友們把照片里的趣事和伙伴們分享一下吧。
(2)游覽攝影展,重溫與爸爸媽媽一起的美好回憶。
提問:你跟爸爸(媽媽)在一起做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樣?
小結:強壯、勇敢的爸爸們,時刻保護著我們的安全;溫柔、細心的媽媽們讓我們的生活很溫馨、很舒服。
3.欣賞繪本故事《我的爸爸媽媽》,了解爸爸媽媽的本領,體會爸爸媽媽對自己的付出。
(1)分享故事《我的爸爸媽媽》,進一步感知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引導語:有一位叫布朗的小朋友和你們一樣有個愛自己的爸爸媽媽,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提問:布朗的爸爸媽媽是什么樣子的?他的爸爸媽媽像什么一樣?他們有什么本領?為什么說有時媽媽像獅子一樣強悍?你覺得布朗愛他的爸爸媽媽嗎?為什么?
小結:原來嚴厲也是一種愛。故事里的爸爸媽媽本領強大,他們為布朗付出了很多很多。
(2)討論交流“爸爸媽媽的本領”,表達對爸爸媽媽的喜歡。
提問:你的爸爸媽媽有什么本領?他們都為你做過哪些事情?想一想,和我們大家說一說。
小結:在生活中,爸爸媽媽給我們的愛很多,有甜蜜的愛、有嚴厲的愛。
4.觀看視頻“爸爸媽媽的愛”,了解父母的忙碌與辛苦,學會感恩。
(1)播放視頻“爸爸媽媽的愛”,感受默默付出的愛。
提問:孩子們,看了這個視頻你有什么感受?
(2)學習感恩父母,學會感恩父母的方式。
提問:你會怎樣愛爸爸媽媽?你能幫他們做哪些事?
小結:快樂的陪伴、貼心的照顧、分擔家務勞動就是對爸爸媽媽深深的愛。
5.視頻通話“說說心里話”,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愛。
(1)視頻連線,鼓勵幼兒向爸爸媽媽說說心里話,表達愛的情感。
提問:孩子們,此時此刻,你想不想把你對爸爸媽媽的愛說給他們聽呀?閻老師今天就撥打視頻電話,讓你們大聲說出來,誰想試試?
(2)播放視頻“讓愛住我家”,升華幼兒愛爸爸媽媽的情感。教師以播放視頻、演唱《讓愛住我家》的方式自然結束活動。
結語:小朋友們,我們都被濃濃的愛包圍著,都有一個幸福的家,讓我們給家人更多的關心與陪伴,讓愛永遠住我們的家。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回家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爸爸媽媽的關愛,如倒一杯水、唱一首歌、講一個故事、送一個擁抱、做一次家務等。
2.在區角中布置“爸爸媽媽和我”攝影展,投放爸爸媽媽和幼兒生活、游戲的照片,請幼兒互相分享交流。
附故事:我的爸爸媽媽
這是我爸爸,這是我媽媽,他們真的很棒!我爸爸什么都不怕,連壞蛋大野狼都不怕。我媽媽什么都會做,是個手藝特好的大廚師。我爸爸像大猩猩一樣強壯,像房子一樣高大。我媽媽向蝴蝶一樣美麗,像貓咪一樣溫柔,又像獅子一樣強悍。我爸爸敢跟大力士摔跤,在運動會比賽中輕輕松松就跑了第一名。我媽媽是個好心的仙子,我難過時,總把我變得很開心。我愛他們,而且你知道嗎?他們也愛我,永遠愛我。
附視頻解說詞:爸爸媽媽的愛
親愛的寶貝,你知道嗎?爸爸媽媽時時刻刻都在愛你。我們會溫柔地為你整理衣服、系鞋帶,牽著你的小手送你去幼兒園,和你依依不舍地說再見。即使家務再多,爸爸媽媽也想為你講故事、陪你做游戲。
親愛的寶貝,你可能不知道。爸爸媽媽會在你還沒睡醒的時候,為你制作豐盛的早餐;會在忙碌的工作中默默牽掛著你;即使你進入了夢鄉,爸爸媽媽也會守護在你身旁。就算到了深夜,爸爸媽媽依然在努力工作,因為我們想給你更好的生活,更多的愛。
由情入理,因理動情
——中班社會《我愛爸爸、媽媽》課后反思:
社會性養成具有隨機性、生活性、長期性的特點,隨著中班幼兒社會性的不斷發展,他們逐漸對周圍的人和事形成了自己的態度和看法。爸爸媽媽是幼兒生活中最親近的`人,也正是這份依賴以及幼兒仍以自己為中心的心理特點,讓幼兒常常不顧爸爸媽媽的忙碌提出各種任性的要求,讓幼兒難以理解爸爸媽媽對自己嚴厲的愛,讓幼兒無法看到爸爸媽媽默默的付出。基于對班級幼兒這樣的觀察與了解,我展開了對這節活動的研究,更多依托于家長和幼兒共同的生活經驗來展開,通過情境再現——繪本感染——移情訓練——互動體驗這一循序漸進的過程,引導幼兒感受愛、理解愛、學會愛、表達愛。
一、情景再現,感受美好
社會領域的活動注重情緒情感的體驗,活動開始,我就創設了“爸爸媽媽和我”攝影展,張貼了每位孩子們和爸爸媽媽游戲、生活的片段,有的是一張開心的自拍,有的是在爸爸胳膊上“打提溜”,有的是媽媽貼心的照顧……這個環節我就讓孩子們來說,在講述的過程中以提問的方式,幫助他們初步感受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
二、繪本感染,澄清價值
滲透性、伴隨性是社會領域學習的基本特征,情感豐富的藝術作品貼合領域特征,往往能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學習者。為了使藝術作品更好的發揮教育作用,我精心的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健康的、有啟迪性的作品,力求代入幼兒的情感。我將繪本《我爸爸》《我媽媽》進行整合,選擇了貼近幼兒生活的片段,再現了爸爸媽媽各自的本領。為了使其更好的從中領悟到道理,我給予適時的講解啟發,“媽媽為什么有時像獅子一樣強悍?”“你的爸爸媽媽因為什么事情發脾氣?”在層層推進的交流中讓幼兒理解爸爸媽媽發脾氣背后的愛,再來小結提升:“原來嚴厲也是一種愛。”
三、移情訓練,互通情感
克服自己中心思維,學會“設身處地”地了解他人的感受是幼兒形成良好社會行為的認知基礎。父母默默付出的愛常常是最多的,又是最容易被幼兒忽視的,因此,我采集了許多幼兒平常看不見的鏡頭,如爸爸媽媽忙碌工作的身影、清晨天未亮的早餐、深夜繼續進行的工作……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孩子看完后說“我不想爸爸媽媽上班了”“我想對他們說你們休息會吧,我來洗盤子”,這大概就是被感動的心聲。
四、互動體驗,內化行為
“體驗”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特別是像本次活動這樣的情感態度類的學習。態度不是“教”出來的,也不是脫離其他內容而單獨存在的,它是伴隨活動過程而產生的體驗。通過前兩個環節的交流、碰撞,“互動體驗”策略就是創設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的情境,將幼兒從活動拉到現實,將前面學習、感悟到的經驗內化為行為。在這里,我選擇了視頻通話的方式,鼓勵幼兒大聲說出對爸爸媽媽的愛,同時,也讓他們再次感受爸爸媽媽的愛。“媽媽,我來幫你干家務”“媽媽,我也能照顧弟弟”“媽媽,我愛你”簡單的幾句話,我卻看到了孩子們在這一節活動中的收獲,他們懂得了感恩,是真真實實地在付出愛。因為這次契機,我也能夠認真審視自己的教態以及對活動的設計、組織與實施,我發現自己及時回應幼兒的語言還應該進一步提升價值性,在站姿和教態方面也應當不斷揣摩與練習,真正做到言傳身教。正如前蘇聯心理學家盧赫所言,個人的情緒經驗,越是多樣化,就越容易體會了解想象別人的精神世界,甚至會有密切的情感交流。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抓住一切社會教育的契機,通過真實的生活事件和生活情境,培養幼兒的溝通能力和技能,并增進親子的相關知識,激發親子的社會情感,充分利用現實生活,只有與生活經驗緊密結合,進行現實生活的親子社會教育,才能夠真正取得實效。
【小班教案我的好媽媽】相關文章:
我的好媽媽小班教案10-09
我的好媽媽小班音樂教案01-31
我的好媽媽小班社會教案03-16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我的好媽媽》08-02
我的好媽媽活動教案03-09
我的媽媽教案小班教案03-13
小班音樂《我是好寶寶》教案12-20
《我的好媽媽》教案(精選17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