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選修《旅夜書懷》教案優秀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二選修《旅夜書懷》教案優秀,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學會通過知人論世的方法鑒賞詩句;
2、理解本詩寓情于景的藝術特色;
3、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情感。
教學重點:
1、學會鑒賞詩句;
2、理解詩歌的情感。
教學難點:學會鑒賞詩句
教學方法:師預設,生討論,師生總結方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設想:
在詩歌新授課中,我們不能做成高三的考點復習,因為學生沒有對詩歌欣賞量的積累,就不可能達到做題時下筆如有神的質的飛躍。所以,在本詩的教學中,我一是注重詩歌內容的理解,二是注意把高考考點滲透到講課中來,注重方法的傳授。
教學流程:
一、導學
1、導入
以杜甫晚年的圖象導入(多媒體展示),配以說明:杜甫才華橫溢,卻一生坎坷,窮困潦倒。晚年要靠朋友接濟生活,最后甚至以船為家,四處漂泊。“自古文章憎命達”,正因為如此,杜甫才有更多的時間來關注民間,關注自己的內心。寫出了“光焰萬丈長”的詩歌。
2、解題
①從“旅”中,你能讀出什么?
“旅”有“旅居”的意思。引出詩歌的寫作背景,見詩下的注釋①
②“夜”和詩中的哪些詩句對應?
與“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對應。
③“書懷”和那些詩句對應?
與“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對應。
3、整體感知(生對照詩下的注釋,說出詩歌的大義。如遇不懂的,提出,師生討論解決。最后,老師給出詩句的參考譯文。)
(多媒體展示)岸上的細草在微風的吹拂下,發出瑟瑟的聲響。江上只有一只孤舟,依岸而宿。詩人就舟而居。遙望原野,遠處天與地似乎相接了,天邊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蕩蕩東流,一輪明月映照在水中,隨著江水的流動而浮蕩著。名聲難道應因為文章而顯著嗎?做官應因為年老多病而退休。“我”在這世間漂泊,恰似那在廣闊天地飛翔的一只沙鷗罷了。
二、質疑討論(多媒體展示)
1、前兩聯分別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頸聯如何理解?
3、賞析尾聯。
三、反饋矯正(對1、3兩個問題,請生板演,對照多媒體展示的參考答案給生打分,集體討論這一題型的答題方法。)
1、孤弱的細草在無邊的風里飄搖不定,只有孤立突兀的桅桿和孤獨的小舟對抗漫漫長夜。首聯營造了凄冷的氛圍。表達了作者的漂泊無依的凄冷之情。星空低垂,愈顯得原野遼闊無邊,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洶涌澎湃,奔流不息。頷聯營造了雄渾闊大的氛圍。作者用闊大之景反襯出自己的孤苦伶仃的形象,表達出凄苦之情。(先描摹畫面,再給出意境)
2、頸聯用了反問的語氣,若改為陳述句就是:名聲不應該因為文章而顯著,做官只應該因為年老多病而辭職。其言外意為:名聲應該因為大濟天下而顯著,做官不應該因為被排擠而被辭。委婉的寫出了自己壯志難酬的憤懣之情。
3、尾聯用了比喻和襯托的手法,將自己漂泊不定的形象比喻成沙鷗,且用廣闊天地襯托沙鷗,更突出沙鷗的孤獨,也表達了自己的漂泊無依的凄苦之情。(判斷詩句所用的表現手法;結合詩句對這手法加以闡述;給出表達效果)
四、拓展延伸(多媒體展示)
閱讀這首詩,回答下面的問題。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鴨無意緒,鳴噪自紛紛。
1、這首詩描寫了失群的孤雁的叫喚、追趕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憫,其志可嘉。試賞析第二聯或第四聯。
參考答案:頷聯用了反襯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單影只,“萬重云”形容道路遼遠,構成極大的反差,極言其“孤”;凝聚了詩人對孤雁的憐憫之情,突出了孤雁的執著與勇敢。
尾聯用對比(反襯)的手法,以野鴨的平庸鳴噪突出了孤雁的高遠追求。(也可以說,使用了襯托的手法。孤雁的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勞累,而野鴨們卻全然不顧,它們紛紛鳴噪不停、自得其樂。表現了杜甫對一些俗客庸夫的厭惡。)
2、全詩通過孤雁這一形象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詩人以孤雁自喻,表達了對漂泊生涯的蒼涼感慨,有不墜青云之志的高遠追求。(答出兩點即可。)
五、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品讀與探討”第一題;結合“品讀與探討”第三題,預習《客至》《賓至》
教學反思:
我在設計《旅夜書懷》這首詩時,主要想抓住兩點:理解詩歌內容和學會題型的解題方法。事實證明,這樣做效果不錯,得到了同行的肯定。
我的設計如下:
一、導入,圖像導入,聯系出杜甫的晚年生活的介紹。
二、走進文本。設計了如下幾個問題:
1、整體感知詩歌內容。
2、前兩聯分別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3、聯如何理解?
4、賞析尾聯。
三、走出文本,拓展延伸。讀杜甫詩《孤雁》,完成后面的題目。
四、作業布置。
反思:
課堂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組織學生實現有效學習的活動過程。課堂教學以學生為本,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及學習能力,是教師設計教學的出發點。語文特級教師于漪說過:“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激發學生的興趣,首先應抓住導入課文的環節,一開課就要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課的開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礎。上課也是如此,第一錘就應敲在學生的心靈上,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我在設計本詩的導語時,想以新出奇,就想著能不能在上課伊始一下子就吸引所有學生的目光,緊緊抓住學生的心。所以,我選擇了用泛而華麗的語句導入,試圖用好的語言來吸引學生。我一門心思想叫導語與眾不同,在奇與新上做文章,其他的就沒有考慮,犯了年輕教師經常會犯的通病:華而不實。導語是為學生更好地學習文本服務的,不應該脫離文本。因此,教師在設計導語追求新奇時不能忽略的知識體系和課堂教學重點。讓導語和教學新內容緊密聯系起來,既能使學生了解文本的學習內容,又能明確文本的學習目標,這樣,更容易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特定的教學任務中。所以,我選擇了杜甫的晚年照片來沖擊學生的眼球,并配以他晚年生活境遇的介紹。如此,就和《旅夜書懷》的寫作背景聯系起來,更容易讓學生走進文本。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一個精彩的導語,也應該是一堂課成功的一半。每一篇課文有它自身的特點,導語也要據此量身定做。
新課程方案要求教師關注過程和方法,關注教學環境的設計、活動的設計,更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把課堂還給學生。《旅夜書懷》這首詩如何既考慮到欣賞的問題,又兼顧到學生能力的培養,是要反復思考的問題。我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就決定整個課堂都采取分組比賽的方式,學生回答問題,學生自己點評,教師適時點撥。我想這便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的時候,充分證明了這種方法的可行性。學生積極舉手發言,整個課堂氣氛活躍,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回顧這堂課的前前后后,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還很多。第一,自己總覺得挖掘還不夠深入,內容設計浮于表面。第二,沒有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雖然課堂氣氛很活躍,但總覺得只是一小部分學生在支撐著,并不是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與了。第三,從準備到結束,自己的心態不能始終處于一種平穩的狀態。
總的來說,第一次上評比課,對我的影響很大。最大的感觸就是:上好一堂課真難。思考的越多越深入,越覺得沒法把握,好象一下子什么也不會了,突然覺得不會上課了,覺得自己腦子里的庫存太少,急需充電。這給了自己許多動力,也多了無形中的壓力。要想真正的上好一堂課,必須踏踏實實做好每一個環節,不能一味的求新求奇。尤其是象我這樣的年輕教師,就要穩打穩扎,在平凡中求得實效。
【高二選修《旅夜書懷》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選修語文《旅夜書懷》教案10-19
旅夜書懷(人教版高二選修教案設計)12-06
旅夜書懷(人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12-06
旅夜書懷(蘇教版高二選修教案設計)12-06
旅夜書懷(人教版高二選修教案設計)12-06
《旅夜書懷》(蘇教版高二選修學案設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