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1
平鋪直敘的提問不利于觀察和轉發問題,也不利于學生初步辯證思維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比較法,可以通過曲徑設問,激發學生的思維。心理學研究表明,用這種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起學生勇于探索和發現的熱情,是培養學生深入字里行間,養成認真讀書和勤于思考習慣的好方法。
《賣火柴的小女孩》寫了小女孩的四次幻想(幻想大火爐、幻想烤鵝、幻想圣誕樹、幻想奶奶及一起飛走)。把四次幻想和最后兩段放在第二教時,在講讀完前三次幻想后,把重點放在第四次幻想上,運用比較法進行教學。
一、自由讀,比較發現
1.讓學生自由描寫第四次幻想的內容,思考這次幻想與前三次有什么不同?
學生對找“異”興致很高,反復地讀課文,比較后初步發現:
①前三次幻想的是東西,第四次幻想到奶奶,出現了人物;
②這次幻想出現了小女孩叫起來的語言。
2.再次讓學生讀課文,并作提示:引發幻想的火柴有什么變化?
學生思維活躍,又發現了兩點:
①小女孩在擦了一根以后又擦了“一整把”火柴;
②這次幻想沒有寫小女孩幻想的破滅。
二、體味讀,比較提問
1.讓學生讀課文,深入體會:
①小女孩為什么幻想奶奶,這一次和前三次幻想的順序能交換嗎?
②小女孩在擦燃一根火柴之后,為什么又擦燃了“一整把”火柴?用“一把”行嗎?
③這次小女孩為什么要叫起來?
④作者為什么不寫小女孩幻想的破滅?真的沒有寫嗎?
學生在比較閱讀中得到了理解,對前三個問題意見趨向一致,認為小女孩幻想奶奶,因為無人疼愛,說明她內心孤獨、痛苦。小女孩在多次幻想破滅后想起死去的奶奶,說明這個社會不但沒有溫暖,沒有食物,沒有歡樂,就連親人的疼愛也不存在,她的悲慘命運是一層層加深的。小女孩之所以擦燃一整把火柴,是渴望留住這世上唯一疼她的奶奶,反映了多次失望后孤注一擲的心情,是一種絕望的表現。對小女孩的語言,同學們認識到這是小女孩在極端恐懼和極度激動情況下說的,是發自內心的呼喚,帶著乞求和絕望。但同學們對第④個問題爭論不休。
2.指導朗讀,體會感情。
讓學生把“奶奶”讀成叫起來的聲音,讀得急促帶著乞求。
三、感情范讀,比較爭議
對于第④個問題,范讀這次幻想的最后一句話,讓學生展開爭議。有的認為,課文沒有寫小女孩幻想的破滅,而是讓小女孩在幻想中飛走了,也就是在美好的幻想中死去了,因為作者實在不忍心讓這個與自己有著同樣遭遇的小女孩失望了,表現了對小女孩的深切同情;有的認為,課文寫了小女孩幻想的破滅,她飛走了,就暗示她悲慘地死去了,還有比死更能說明悲慘嗎?因為她是在冷、餓、苦、痛中離開這個悲涼的世界的。
當然,這兩種看法無需匡正,它是通過比較后對課文的理解。
四、扣結尾,升華中心
小女孩已經悲慘地離開了人世,是這黑暗的社會奪去了她幼小的生命,問學生:課文到這里可以結束嗎?同學們都說可以,又問:那么作者為什么又寫上兩節呢?你能用“比較”的方法,來說明這兩段描寫的作用嗎?
學生深入字里行間,運用比較閱讀的方法自我體會,把文章的中心升華到了新的高度。有的說,作者反復強調大年夜,是把富人們的花天酒地與小女孩的.慘死作對比,說明那是富人的天堂,窮人的地獄。有的說,新的一年來臨了,小女孩本應和我們一樣享受新年的快樂,可她卻在新年到來之時慘死在街頭。有的說,她活著的時候沒有人可憐,沒有人同情,她死了也沒有人理解,那個社會是多么冷漠無情。
學生對自己的“發現”感到欣喜,且這些“獨到見解”,給閱讀教學注入了生機。
從以上的教學中我感受到,由于引導學生運用比較閱讀的方法教學,引起學生讀書的興趣,激起他們探索和發現,使課堂氣氛活躍,對課文有較深的理解。
這堂課的教學中,感受最深的是對最后一次幻想有沒有寫破滅的討論。以前總要費時講句義,學生被動接受,囫圇吞棗。這一次,我鼓勵學生敢于否定別人的意見,擺出自己獨特的見解,造成爭辯的氣氛,喚起學生探索新的認識的欲望。這一教學是沿著“結論—思維過程—情感熏陶”進行的,它有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2
一、教學內容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話,課文先敘述大年夜,天下著雪,又黑又冷,小女孩還在街上賣火柴;接著講小女孩為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燃燒火柴,從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想;最后講小女孩被凍死街頭。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搖籃、圍裙、蜷腿、裂縫、填滿、櫥窗等詞語。
2.能夠通過理解重點句體會小女孩的不幸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理解詞句能力。
2.指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情感目標
通過了解小女孩悲慘的命運,關注課文中人物的命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小女孩現實生活的悲慘和痛苦,設身處地地引導孩子走進文本。
2.難點:讓學生體會當年小女孩的生活情境,感受小女孩的悲慘辛酸。
四、教學過程
一、詩歌導入。《你別問這是為什么》師生合作讀
這是當年九歲的劉倩倩讀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寫下的詩。今天,讓我們也來讀這個故事,(板書課題:賣火柴的小女孩)
二、瀏覽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打開書瀏覽全文,說一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學生靜場,進行整體閱讀,之后匯報。)
2、故事中的小女孩留給你怎樣的印象?學生匯報
三、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1、小女孩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賣火柴的呢?
⑴ 指名讀。
文中說到了大年夜,告訴老師在大年夜你都做些什么呢?咱們再來看看美麗的小女孩在干什么呢?
⑵ 出示課件,談體會。(小女孩賣火柴的錄像片段。)
⑶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想想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感情去讀呢?)
2、在這樣又黑又冷的大年夜里,小女孩為什么不回家呢?
⑴ 指名讀。⑵ 師范讀。(小女孩實在是太可憐了,老師也想讀一讀這一部分,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的腦海中會出現怎樣的畫面?) ⑶ 指名說。再讀。
四、學習點燃火柴的部分
1、可憐的孩子在風雪中賣著火柴,又冷又餓卻不敢回家,小手幾乎凍僵了,于是她擦燃了火柴,在微光中,她看到了種種幻景。誰知道小女孩共幾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些什么?
板書:火爐 烤鵝 圣誕樹 奶奶
2、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出描寫幻景的語句讀一讀,體會這些幻景給你的感受是什么?(幸福、美好、溫馨、美妙。)
3、我們和小女孩一起來感受著美好的幻景吧。
(出示課件:火爐、烤鵝、圣誕樹、奶奶。)
⑴ 眼前這種種美好的幻景深深地打動了我,你喜歡哪一次幻景呢?請把你最喜歡的多讀幾遍。
⑵ 指名朗讀。
4、小女孩為什么會產生這些美好的幻景?
⑴ 小組交流。 ⑵ 匯報。 ⑶ 師小結:
是啊,在現實生活中小女孩只有寒冷,痛苦,饑餓和孤苦。然而,火柴終究是要滅的。小女孩看到流星時,想起了唯一疼愛她的奶奶,于是小女孩情不自禁的叫出聲來,體會小女孩當時的心情,想想該怎么讀第10自然段。 (激動、渴望、乞求。)
播放課件:朗讀。
五、學習“凍死街頭”的部分
多么可憐的小女孩,就這樣被凍死了。讓我們一起送送她吧。
1、小組討論:
出示投影:課后思考題:
根據你對課文的理解,談談自己的看法。
2、指名回答。
六、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安徒生童話里的一個小故事。課下,希望同學們能夠多閱讀幾篇安徒生的童話故事。豐富自己的知識,充實自己的生活。
【板書設計】
賣火柴的小女孩
安徒生
火爐 烤鵝 圣誕樹 奶奶
太冷了 太餓了 沒有快樂 沒有幸福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3
一、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思想內容,激起對資本主義社會貧苦兒童悲慘生活的同情。
2.體會作者由現實生活所展開的想象。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
2.從最后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教學掛圖。
四、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理清課文敘述順序,學習課文第一段。
教學過程:
一、了解“導讀”內容,引人新課
1.指名讀第三組的“導讀”。“
2.今天我們開始學習第三組的第一篇課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安徒生)你對安徒生有哪些了解?
(是十九世紀丹麥著名的作家,被稱為“世界童話之上”。)
2.用生字生詞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3.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每人讀一段。讀后評議,糾正讀錯的字音。
三、理清課文敘述順序
1.提出自學要求: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想一想,哪幾個自然段是講小女孩擦火柴的。
2.學生按要求自學,在書上找出有關的部分,做上記號。
3.討論交流。
(1)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是講小女孩擦火柴的?(第五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是講小女孩擦火柴的。)
(2)把課文分成三段,可以怎么分?”第一至第四自然段是第一段;第五至第十自然段是第二段,第十二、十三自然段是第三段。)
4、這三段,每一段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認真看看課文,再用自己的話回答。
(第一段講大年夜、天快黑了,又下著雪,小女孩還在街上賣火柴。第二段講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從火柴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象。第三段講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了。)
四、學習第一段
1.提出自學要求:認真閱讀第一段,想一想課后“思考·練習”第一題應該怎樣回答。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討論:大年夜,天快黑了,又下著雪,小女孩為什么還在街上賣火柴?(抓住兩點:一是“她不敢回家”,因為“她沒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個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二是回家同樣要挨凍,因為“家里跟街上一樣冷”。)
從這里,你體會到這個小女孩怎么樣?(小女孩凍了一天,餓了一天,沒有人關心,徊去還要挨打,真可憐。)讓我們把體會到的,通過朗讀表達出來,要讀出這個小女孩的可憐。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先學生自練,再指名朗讀。
五、布置作業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一段。
2.按照“思考·練習”第二:三題,預習課文第二、三段。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理解課文第二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引人新課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
2.小女孩在一座房子的墻角坐下來,后來又怎么樣了呢?讓我們繼續學習第二段和第三段。
二、自學第二段
1.提出自學要求:認真閱讀第二段,想想課后“思考·練習”的第二題,、
2.學生按要求自學。
三、指導理解第二段
1.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
2.請五位同學把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的部分讀一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在火柴發出的亮光里,小女孩看到了什么?
3.五位同學讀課文后討論:在火柴發出的亮光里,小女孩看到了什么?(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看到一個大火爐,第二次擦火柴看到了烤鵝,第三次擦火柴看到了圣誕樹,第四次擦火柴看到了奶奶,第五次小女孩擦著了一大把火柴,奶奶把她抱起來,摟在懷里,帶她飛走了。
4.小女孩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擦火柴?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看看書,同座討論討論,然后我們再一起研究。
(1)小女孩是在什么情況下擦第一根火柴的?(是在凍得實在受不了的'情況下才擦第一根火柴的。)你是從哪些語句中看出來的?(學生讀講有關的語句。)“她敢從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墻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于抽出了一根。”從這兩句話中你們知道了些什么?(從第一句話可以看出小女孩不敢擦火柴。從第二句的“終于”這個詞可以看出,小女孩經過很長時間的思想斗爭,實在凍得受不了了,才抽出一根火柴來擦的。)
(2)小女孩擦第一根火柴經過很長時間的思想斗爭,第一根火柴滅了,她為什么緊接著又擦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呢?(因為擦燃第一根火柴時,小女孩看到了火爐,她正想暖和暖和,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小女孩緊接著又擦了一根,是為了留住那個火爐。擦燃第二根火柴時,小女孩看到一只烤鵝在向她走來,火柴滅了,烤鵝不見了,她馬上又擦燃一根火柴是為了得到那只烤鵝。擦燃第三根火柴時,小女孩看見了美麗的圣誕樹,火柴滅了,圣誕樹又不見了,小女孩為了留住美麗的圣誕樹,就又擦著了一根火柴。)
(3)小女孩為什么“趕緊擦著了一大把火柴”?(因為小女孩在擦燃第四根火柴的時候,見到了疼愛她的奶奶,小女孩知道,火柴一滅,奶奶就會不見的,她趕緊擦著了一大把火柴,是想把奶奶留住。)
5、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發出的亮光里,她看到了火爐、烤鵝、圣誕樹、奶奶。同學們想一想,她怎么會看到這些東西的?(因為小女孩又冷又餓,沒有歡樂,也沒有人疼愛,她想要暖和暖和,想要吃點東西,想要和別的孩子那樣得到歡樂,有人疼愛,所以就看到了火爐、烤鵝、圣誕樹和奶奶。)小女孩渴望得到這些東西,這是個原因。但是,我們如果想要一樣東西,擦根火柴,在火柴光里,能不能看到這樣東西?(不能看到)小女孩在火柴發出的亮光里看見火爐、烤鵝,圣誕樹、奶奶,還有什么原因?(小女孩看到的是一種幻覺。人在神志不清或精神不正常的情況下有可能出現幻覺。小女孩整整一天受凍挨餓,這時候已經神志不清了,所以在火柴發出的亮光里看到了許多平時渴望得到的東西)是啊,弄明白了這兩點,我們就更覺得這個小女孩太可憐了,我們的心情也更加沉重了。讓我們帶著這種沉重的心情,看看插圖,練習朗讀第二段。
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
1.出示掛圖,學生看圖,自由朗讀。
2.指名朗讀,有的讀整段,有的可自選其中的一部分朗讀。
五、布置作業
1.閱讀課文的第三段,想想課后“思考·練習”第三題。
2.看看本課砒生字,注意生字的寫法。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理解課文第三段,體會作者是怎樣展開想象的。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導人新課
1.我們已經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一段和第二段,這兩段講了什么?(請學生說說這兩段的主要內容。)
2.課文里說,小女孩“,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小女孩后來怎么樣了呢?我們來繼續學習第三段。
二、自學第三段
1.提出自學要求:認真閱讀第三段,試著回答課后“思考·練習”第三題中的問題。
2.學生按要求自學。
三、指導理解第三段
1.指名朗讀第三段。
2.這個小女孩后來怎么樣了?(小女孩凍死了。)前面說的“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小女孩死了,離開這個世界了。)
3.“她曾經多么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對這句話中的兩個“幸福”,你是怎樣理解的?(第一個“幸福”是說小女孩臨死的時候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許多美麗的東西的幻覺中死去的;第二個“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沒有寒冷,沒有饑餓,沒有痛苦了。)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些什么?(體會到小女孩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活路,只有死亡才能擺脫痛苦。體會到作者對小女孩的同情和對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的不滿。
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
五、體會作者是怎樣展開想象的
1.課文中說“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么美麗的東西”,作者知道不知道?(作者也不知道。)那么作者是怎么寫出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看到火爐、烤鵝、圣誕樹、奶奶的呢?(作者是根據想象來寫的。)
2、這篇課文是童話乙童話的內容來之于生活。但具體情節往往是根據想象虛構的。這篇童話的作者是根據什么來想象的?(是根據他平時見到的窮苦孩子的悲慘生活和窮苦孩子凍死街頭的情景來想象的。)
六、鞏固生字詞
1.仔細看看生字,想想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
2.同座把“讀讀寫寫”中的詞語讀一讀,互相糾正讀音。
3.將“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抄寫兩遍。
七、布置作業
預習下一篇課文《窮人》。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4
【課時目標】
1、學會生字詞語,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脈絡。
2、學會抓住重點詞語、句段體會到當年的小女孩的生活情境,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慘與辛酸。
3、初步感悟文章的寫作手法。
【教學過程】
一、以詩歌導入課文
1、師:(配樂朗讀)
媽媽給我兩塊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了一個。你別問,這是為什么?
爸爸給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別問,這是為什么?哥哥給我一盒歌片,我選出了最美麗的一頁。你別問,這是為什么?
晚上,我把它們放在床頭邊,讓夢兒趕快飛出我的被窩。你別問,這是為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給她吃,把棉衣給她去擋風雪。在一塊兒唱那最美麗的歌。你想知道她是誰嗎?請問問安徒生爺爺——她就是賣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2、了解作者
師:這是當年九歲的劉芊芊讀了丹麥安徒生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寫下的詩。你認識安徒生嗎?
(1)學生交流對安徒生的了解。
(2)師小結:安徒生家境貧寒,14歲開始自謀生計。他一生寫了160多篇童話。他的童話愛憎分明,想象力豐富,構思巧妙,情節生動。所以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被翻譯成許多國家的文字,廣泛流傳。安徒生也被人們譽為“世界童話之王”。
3、引出課題:今天,我們就跟隨著“世界童話之王”安徒生走近這個賣火柴的小女孩。
二、整體感知,理清線索
1.檢查預習情況。
(1)學習生字詞語,指導寫“兜”字(11筆)。
(2)說說本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本文寫的是在大年夜一個小女孩流浪街頭賣火柴,冷得幾次擦燃火柴,產生一次次幻象,最后凍死街頭。)
2、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以“火柴”為線索,先寫(),再寫(),最后寫(),試試用小標題概括。
(2)指名匯報。
賣火柴(1-4)——擦火柴(5-10)——捏著火柴梗死去(11-12)
三、示范引領,讀寫結合,學習“賣火柴”這一部分內容,體會小女孩悲慘的現實生活。
(一)師示范批注,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1、師:安徒生寫過許多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其中最感人的作品。一個美麗的小女孩,在大年夜賣了一整天火柴,最后凍死街頭,這情景化為永恒的痛,打動著每一個讀者的心,每讀一次,心就痛一次。讀完這個故事,你覺得用哪個詞來形容這個小女孩,最合適?(可憐、悲慘、痛苦……)文中哪句話最能概括這一意思?()
2、師:小女孩有多可憐?讓我們先把眼光聚焦在(1——4)賣火柴部分。
師出示句: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乖巧的小女孩,赤著腳在街上走著。
(1)兩生讀。(教師評價)
(2)師:再讀。哪個詞語打動了你?(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字眼,挖掘文字的深意)(可能是天氣、乖巧、赤著腳、大年夜)
【關注環境描寫】
引導:師:瞧,讀到一個“冷”字,(課件突出“冷極”)就自然會想到這個冷字背后的信息,這是告訴我們——(交代了天氣)
再往下讀我們會發現還有一個字——“雪”呢,(課件突出“雪”)它也告訴我們一個信息,(這是冬天)師:那“黑”呢?(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
師:瞧,當你細讀每句話,讀到重點詞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詞后面傳遞給我們的信息。現在,再讀這句話,味道就不一樣了,來讀讀。(指導讀,感受那陣陣寒意)你看,閱讀一句話的時候,抓住重點的詞語反復咀嚼,不僅讀出了詞語背后的信息,還讀出了詞語內在的感受。板書閱讀方法:抓住關鍵字眼,挖掘文字深意
師:現在我們回過頭來再看,這句一個字也沒有寫小女孩,去掉可以嗎?
(不成,這是環境描寫,很重要。通過細讀,我們感覺故事發生的環境如此惡劣,預示著故事的悲慘,小女孩的不幸。)(出示批注:環境描寫,交代事情發生的時間,渲染凄涼的氣氛,為下文埋下伏筆)板書:聯系上下文。
【關注大年夜】
師:什么是大年夜?
生:過年、春節、除夕夜
師:西方國家的大年夜就相當于我們中國春節的除夕夜,想象一下,除夕之夜,你在做什么?
生:
師:我們回憶一下,第六課《北京的春節》里第七自然段說除夕真熱鬧,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貼年畫,放鞭炮,最重要的是吃團圓飯,這一時刻應改是熱鬧,喜慶,團圓,快樂的時光,可這個乖巧的小女孩卻一個人赤著腳在街上走著。還得不停地叫賣“賣火柴喲,賣火柴”!
假如你是小女孩,你會有什么感覺?(對比地讀,讀出了小女孩的寒冷、孤獨)
指導朗讀:讀出小女孩的寒冷、孤獨板書:孤獨
去掉“乖巧”好不好?(越乖巧,越令人心酸。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說過:悲劇就是把人類最美好的東西毀滅在你面前!越美越悲!)
3、師小結:(出示批注)
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環境描寫:提示時間、天氣,渲染凄涼的氣氛,為下文作鋪墊)(時間)
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乖巧的小女孩,赤著腳在街上走著。
(更令人心酸)(寒冷、孤獨)
同學們,就這樣抓住關鍵的一個詞,一句話,設身處地地讀,比較著讀,你的感受就深了。把你感受到的寫在文字的旁邊就是批注了,批注就這么簡單。
(二)學法遷移,讀寫結合,體會小女孩的可憐
1、師:下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1—4自然段,邊讀邊劃出你覺得小女孩可憐的.句子,并在旁邊批注,完成后,把你讀出的信息或感受與小組同學分享。(學生或個人讀,或小組讀;或默讀,或出聲讀;教師巡回指導)
2、預設:
(有關環境的惡劣導致小女孩寒冷的句子,主要由學生匯報,不展開品讀)
【人情冷漠】
“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硬幣。”
(1)聯想練習:從三個“一”讓你想到了什么?(她已經在街上賣了一天的火柴,冷了一天,她沒吃過一點東西,餓了一天,一整天沒有人可憐她,沒有一點驚喜!)
(2)現在小女孩是又冷又餓,你想到了哪個成語最能說明小女孩現在的處境?(饑寒交迫)
(3)不是寫小女孩嗎?換成小女孩的角度來寫好嗎?
比較讀:這一整天,小女孩沒有賣出過一根火柴,沒有掙到一個錢。
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
師引導:第一句話只交代了結果,你不知道小女孩做了怎樣的努力,就好像小女孩很笨,努力了一天也沒有賣出一根火柴。可是,課文的這句中是說,小女孩辛辛苦賣了一整天,也沒有一個人同情她,這樣更加強調了這個人世間的冷漠無情!
回過頭來再聯系第一自然段的寒冷,這僅僅是自然環境的寒冷嗎?
(這不僅是自然環境的寒冷了,還有社會環境的冷漠。可以說小女孩從頭冷到腳,從外冷到內,從身體冷到內心!此刻,自然環境的寒冷,加上社會環境的冷漠,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這對小女孩來說那可真是(雪上加霜!)
【有家不能回】
‘她不敢回家,因為她沒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個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再說,家里跟街上一樣的冷,他們頭上只有一個房頂,雖然最大的裂縫已經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風還是可以灌進來。
注意“一定”和“灌”,除掉這兩個詞好嗎?為什么?
(“一定”小女孩沒有人疼,“灌”說明風很強烈,家里很冷。)
指導朗讀:爸爸一定會打她的。(肯定些,讀出冷漠)
風還是可以灌進來。(風再大些)
家和家人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溫暖的港灣)
小結:小女孩多冷呀,但她寧可蜷縮在別人家的墻角里,也不敢回家,她痛苦地知道家里等著她的不是溫暖的懷抱,而是爸爸的毒打!痛苦像一張無邊的網,到哪里都一樣,看不到盡頭!板書:關愛
3、出示句子,師生朗讀梳理,再一次次體會小女孩的可憐。
師: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生: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光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著。
師:可憐的小女孩!
生:她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生:她在一座房子的墻角坐下來,蜷著腿縮成一團。
師:別賣火柴了,小女孩,天已經黑了,街上只剩下你一個人,快回家去吧!
生:她不敢回家,因為她沒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個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
師:可憐的小女孩啊!爸爸再兇,家總是家呀,別賣火柴了,快回去吧!
生:回去有用嗎?家里跟街上一樣的冷,頭上只有一個房頂,雖然最大的裂縫已經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風還是可以灌進來。
師生:可憐的小女孩!
3、想象寫話:
是呀,自然環境是那么的寒冷,社會環境又是那么冷漠,甚至連應該充滿溫暖的家也是那么冷淡。整個世界對于小女孩來說,是冷酷的。她是那么冷,那么饑餓,那么孤獨。看,(屏幕出示小女孩的圖片)茫茫黑夜,小女孩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高大的墻角邊,假如你是小女孩,你的心情怎樣,你現在最需要什么?請你發揮想象,寫一段話。
出示:“茫茫黑夜,小女孩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高大的墻角邊,
(寫話過程中,配上憂傷的音樂)
賣火柴的小女孩板書設計
寒冷環境描寫外貌描寫
饑餓
可憐
抓關鍵字眼
孤獨
關愛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5
反思:《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四組的一篇課文。這一課主要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這個小女孩又冷又餓,在臨死前為了暖和暖和擦燃了一根根火柴,從火柴的亮光中,她看到了種種幻象。這種種幻象與她饑寒交迫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安徒生通過這個通話,表達了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刻同情。教學這篇課文,我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逐層深入,品讀并理解課文,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導入部分我利用多媒體展示作者安徒生的圖片,相機介紹他的背景及創作《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背景,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搜集并處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同時激發學生深入學文的探究意識。
依據《語文課程標準》中“尊重學生,張揚個性,把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揣摩、感悟”的新理念,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讓他們從文中感受深的`句、段,談自己的體會。在交流中,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同時,在引導中不僅注重了對小女孩的可憐與悲慘生活的理解,更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不失時機地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烘托出當時那種凄涼的氛圍,激發同學們對小女孩的同情。
這一課時主要讓學生讀懂小女孩的可憐不僅是由于天氣的寒冷讓她饑寒交迫,更重要的是當時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讓小女孩感受不到一絲暖意。課上學生都融入了文本,文章內容也理解透徹,但是遺憾的是沒有到達讀寫結合的效果,整堂課下來,沒有設置學生練筆環節。課后想想可以在感受人情冷暖這點上下功夫,讓學生想象當時還有哪些人冷漠地對待小女孩,這樣可能效果會更好。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6
設計思路
欣賞經典童話故事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讓幼兒理解故事,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將文學作品與音樂作品融合,能使故事情境立體化,讓幼兒走進故事的意境,理解故事、展開想象。
音樂作品能“烘托氣氛,渲染情感,賦予想象”,所以我們可以根據每個文學作品的特點及情節變化,選擇與之相匹配的音樂作品,整合推進。欣賞文學作品時融入音樂作品,能讓幼兒有想象表達的空間,能提升幼兒綜合感受的能力,能為幼兒更好地感知文學作品提供支持。
將音樂作品與文學作品融合推進,需要注意對音樂作品的選擇,要與文學作品匹配,運用時要把握好時段,對作品的意境、情感也要能正確把握;要仔細分析不同作品的不同價值定位,如哪些地方需要分析和感受,哪些地方需要想象、描述和表達等。
基于以上思考,我設計了本次活動,通過文學作品與音樂作品的有效融合,形成“立體”的欣賞氛圍。本活動融入了四段不同風格的音樂,片段一:歡快的新年音樂;片段二:憂傷的音樂;片段三:充滿想象的八音盒音樂:片段四:凄美的和聲音樂。四段音樂把幼兒從美好的現實生活帶入了故事情境,并在欣賞與感受音樂作品中體會小女孩所處的環境與心情,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提升了幼兒的感受力與對童話故事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傾聽感受音樂,幫助幼兒感知故事的情節變化,體驗小女孩的心情與愿望。
2.激發幼兒欣賞音樂和故事的興趣。
活動準備
1.PPT片段(片段一:賣火柴的小女孩行走在大街上賣火柴的情景;片段二:賣火柴的小女孩蜷縮在墻角邊的情景;片段三:賣火柴的小女孩擦亮火柴后的情景;片段四:奶奶帶領賣火柴的小女孩飛向天空的情景。
2.音樂片段(音樂一:歡快的新年音樂《abba—haPPY new year》;音樂二:憂傷的音樂《愛情白皮書》插曲一星華的回憶與想念;音樂三:充滿想象的八音盒音樂《陽光·舞·甜橙》;音樂四:凄美的和聲音樂《卡洛兒一假如愛有天意》)。
3.完整的視頻(配上故事講述)。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一:歡快的新年音樂)引出故事,激發傾聽興趣
1.這段音樂聽起來有什么感覺?
2.你知道什么節日快要來到了?人們會做哪些快樂的事情?
教師小結:歡快的新年音樂讓我們聯想到新年的歡樂氣氛,還想到了許多開心的事情。
(變化音樂,播放憂傷的音樂)
【設計意圖:在同一個節日,播放兩段截然不同的音樂,讓幼兒產生強烈的沖擊感,激發他們傾聽故事的愿望,為幼兒對小女孩的生活遭遇產生同情心而埋下伏筆。】
3.聽了這段音樂你感覺會發生什么事情?
【設計意圖:播放憂傷的音樂,激發幼兒的同情心,形成“立體”的欣賞氛圍,為幼兒“走進”故事打下基礎。】
過渡: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
二、欣賞音樂、傾聽故事、理解故事
1.觀看片段一:賣火柴的小女孩行走在大街上賣火柴的情景。
(1)從這張圖片上看,小女孩過著怎樣的生活?
(2)從哪里看出小女孩非常冷?
(3)看到這樣的畫面和聽到這樣的音樂,你有什么感受?
教師講述故事:這是圣誕節的前夜,正下著雪,天氣冷得可怕。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街上走著,她的衣服又舊又破,腳上穿著一雙媽媽的大拖鞋。她的口袋里裝著許多盒火柴,一路上不停地叫著:“賣火柴呀,賣火柴呀!”人們都在買節日的食品和禮物,有誰會理她呢?整整一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銅錢。
2.觀看片段二:賣火柴的小女孩蜷縮在墻角邊的情景。
(引出音樂三:充滿想象的八音盒音樂)
(1)這段音樂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2)你能說出小女孩的幻想嗎?她會有哪些期望呢?
【設計意圖:引入充滿想象的八音盒音樂,讓幼兒從音樂中“聽”到希望,他們忽然感覺事情會有轉機,想象的大門立即打開,他們會把自己的祝福與心愿編入故事中,此時為幼兒的想象提供了平臺。】
3.觀看片段三:賣火柴的小女孩擦亮火柴后的情景。
(1)小女孩擦亮火柴后看到了什么?她實現了自己的愿望嗎?
(2)小結:小女孩第一次幻想到“火爐”,因為她太冷了,她渴望獲得溫暖;第二次幻想到“烤鵝”,因為她太餓了,她渴望吃到食物;第三次幻想到“圣誕樹”,因為她太孤獨,她渴望得到快樂;第四五次幻想到“奶奶”,因為她很痛苦,她渴望幸福,擦亮整把火柴,因為她怕失去奶奶。
(3)開始的時候小女孩一根火柴都不舍得用,為什么后來會擦亮整把火柴?
教師講述故事:她趕緊擦著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發出強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樣明亮。奶奶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高大,這樣美麗。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里。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設計意圖:通過圖和文幫助幼兒理解小女孩的愿望與困難之間的關系,讓幼兒在想象中進一步“走進”故事。】
4.觀看片段四:奶奶帶領賣火柴的小女孩飛向天空的.情景。
(引出音樂四:凄美的和聲音樂)
(1)第二天清晨,小女孩會怎樣呢?
(2)聽了這段音樂,你來編一個故事結尾好嗎?
【設計意圖:故事的結尾讓人很難過,但是教師可以通過音樂的介入,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美好愿望編入其中,這既是語言表達的契機,也是傳遞美好祝福、激發幼兒關愛之情的手段。】
三、完整傾聽,強化情感體驗
演示完整的視頻(配上故事講述)。
1.幼兒完整欣賞。
2.提問:
(1)聽了小女孩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請說一說。
(2)請為小女孩送上一句祝福的話。
3.小結:孩子們,希望賣火柴的小女孩在你們的祝福聲中飛向美麗的天堂。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賣火柴的小女孩(三)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1.通過欣賞故事,幫助幼兒回憶故事內容和故事中人物的對白,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同情心和對美好人生的向往,培養幼兒思維的跨躍性和發散性。
2.要求幼兒按故事情節發展分角色表演,培養幼兒思維的嚴謹性、兼容性、靈活性和敏銳性。
(二)情感目標
通過看動畫,聽錄音,學習表演人物的表情變化,培養幼兒情感的豐富性。
(三)人格目標
鼓勵幼兒在表演中大膽探索,互相合作,培養其合作性、高自控性、獨創性和自主性。
二、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幼兒已欣賞《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童話故事,并熟悉和掌握故事的內容,且有一定的表演基礎。
2.物質準備 配本童話故事VCD、錄音、角色圖片,漢字(對白)條、頭飾、掛牌、表情娃娃、表演服裝、道具等。
3.環境的準備 活動室內布置圣誕節、新年氣氛。
三、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
1.引出故事名稱,出示字條“賣火柴的小女孩”。
2.看故事VCD,提出要求。
師:請小朋友邊看邊回憶可憐的小女孩是怎樣度過圣誕夜的。
(二)引導幼兒回憶人物對白,抓住各角色的特征。
1.出示各角色對白的漢字條,幼兒點讀。
2.講述和分析各角色特征,并在旁白和對話前貼上表情娃娃,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同情心。如:小女孩:有誰來買我的火柴?(哀求的語氣)
3.有表情地表現人物對話,再次練習。
(三)學習表演故事
1.準備階段。
幼兒自由交談,議論怎樣演,教師可適時參加幼兒的交談,確定角色的分配人選。
2.預演階段。
①根據幼兒自己選定的角色,讓幼兒根據自己對故事和角色的感受,先自己嘗試表演。
②教師以集體(小組)或個別輔導形式教幼兒用表情、動作來表演各角色。
重點表現小女孩饑寒交迫的感覺以及她劃亮火柴,對美好事物的憧憬。
(四)觀看表演
1.創設情境 布置舞臺,根據演出需要,穿好服裝,拿好道具。
2.以抽簽的方式決定參加表演的人員。觀眾可邊觀看表演,邊跟著演員做動作和表情。
四、各領域滲透
藝術:開展手工制作活動,師生共同參與《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表演服裝和道具的制作。
社會:開展“愛心捐款”活動。
五、生活中滲透 利用戶外活動或下午游戲時間,讓幼兒多次實踐,使幼兒有機會參加表演,有機會進行觀后的講述或表演后的講述,并嘗試表演不同的角色。
六、環境中滲透
1.組織表演服裝和自制道具的作品展覽。
2.布置愛心捐款“鳴謝欄”。
七、家庭中滲透
1.建議家長多向幼兒講述以“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獻愛心”等為主題的新聞報道或事件。
2.建議家長選擇兒童表演方面的電視節目,陪同幼兒觀看。
八、活動評價
附童話
賣火柴的小女孩
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光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著。她從家里出來的時候還穿著一雙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雙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定是她媽媽穿的。她穿過馬路的時候,兩輛馬車飛快地沖過來,嚇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著,另一只叫一個男孩撿起來拿著跑了。他說,將來他有孩子可以拿它當搖籃。
小女孩只好赤著腳走路,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她的舊圍裙里兜著許多火柴,手里還拿著一把。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有給過她一個錢。
可憐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黃的長頭發上,那頭發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不過她沒注意這些。每個窗子里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
她在一座房子的墻角里坐下來,蜷著腿縮成一團。她覺得更冷了。她不敢回家,因為她沒有賣掉一根火柴,沒有掙一個錢。她爸爸一定會打她的。再說,家里跟街上一樣冷。他們頭上只有個房頂,雖然最大的裂縫已經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風還是可以灌進來。
她的一雙小手幾乎凍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對她也是有好處的!她敢從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來,在墻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她的小乎嗎?她終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來了,冒出火焰來了! 她把小手攏在火焰上。多么溫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簡直像一支小小的蠟燭。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小女孩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個大火爐前面,大火爐裝著閃亮的銅腳和銅把手,火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怎么回事呢?她剛把腳伸出去,想讓腳也暖和一下,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她坐在那兒,手里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來了,發出亮光來了。亮光落在墻上,那兒忽然變得像薄紗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鋪著雪白的臺布,擺著精致的盤子和碗,肚子里填滿了蘋果和梅子的烤鵝正冒著香氣。更妙的是,這只鵝從盤子里跳下來,背上插著刀叉,搖搖擺擺地在地板上走著,一直向這個窮苦的小女孩走來。這時候,火柴滅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墻。
她又擦著一根火柴。這一回,她坐在美麗的圣誕樹下。這棵圣誕樹,比她去年圣誕節透過富商家的玻璃門看到的還要大、還要美。翠綠的樹枝上點著幾千支明晃晃的蠟燭,許多幅美麗的彩色畫片,跟掛在商店櫥窗里的一樣,在向她眨眼。小女孩向畫片伸出手去。這時候,火柴又滅了;,只見圣誕樹上的燭光越升越高,最后簡直成了在天空中閃爍的星星。有一顆星星落下來了,在天空中劃出了一道長長的紅線。
“有一個什么人快死了”。小女孩說。因為她那惟一疼她的奶奶活著的時候告訴過她:一顆星星落下來,就有一個靈魂要到上帝那兒去了。
她在墻上又擦了一根火柴。這一回火柴把周圍全照亮了。奶奶出現在亮光中,是那么溫和、那么慈愛。
“奶奶!”小女孩叫起來,“啊!請把我帶走吧!我知道,火柴一滅,您就會不見的,像那暖和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圣誕樹一樣,就會不見的!”
她趕緊擦著了一整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這一整把火柴發出強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樣明亮。奶奶從來沒像現在這樣高大,這樣美麗。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坐在墻角里,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她死了,在舊年大年夜凍死了。新年的太陽升起來了,照在她的小小的尸體上。小女孩坐在那兒,手里還捏著一把燒過了的火柴梗。
“她想給自己暖和一下……”人們說。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么幸福地跟著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作者:安徒生)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命運的悲慘。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命運的悲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今年的大年夜你們是怎樣過的?(生答)大年夜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多么幸福啊!不過有一個小女孩,她在大年夜還赤著腳在街上賣火柴,她在街上賣火柴會發生了什么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安徒生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你從課題中知道什么?通過預習你了解到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生答)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大家都是一群愛學習的好孩子,希望下面的錄象能幫你解答一些問題。請同學們留意畫面,用簡潔的言語說說故事的內容。
2、錄象畢竟太直觀了,而我們想了解這位來自丹麥的童話大師筆下的精彩,還必須讀讀課文。現在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注意生字詞的`讀音,把課文讀通順。
3、好,請大家讀下面的句子。(生讀)老師相信你們把這些句子放到課文中,會讀得更好。
4、現在,請同學們用你喜歡的讀書方式再讀課文,說說你認為小女孩怎樣,哪些地方的描寫讓你最感動?在四人小組里交流。
5、你覺得小女孩怎樣?,用一句話談談你的感受。(生:小女孩很可憐。)“可憐”這個詞用得好,還可以用別的詞嗎?(悲慘)
6、小女孩的命運是悲慘的,從那些地方體現出來呢?
三、理解課文,交流感受。
以匯報的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感受小女孩的悲慘命運。
生:我從“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光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著。”體會到小女孩很可憐,本來大年夜是合家團聚的日子,小女孩卻在街上賣火柴,多可憐啊!
生:我從“她的舊圍群里兜著許多火柴,手里還拿著一把。這一整天,誰也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知道小女孩是多么悲慘,她生在一個人情冷漠的社會里,那里的人沒有一點同情心。
生:我從“她不敢回家,因為她沒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個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體會到小女孩很凄涼,爸爸不疼愛她,小女孩有家不能回,唯一疼愛她的奶奶又死去了。
生:我還從小女孩在墻角擦燃火柴看到美好的幻像中體會到小女孩很悲慘。這里作者運用的是側面描寫。
師:大家同意這說法嗎?(生異口同聲:同意)誰來談談你的見解?
生:我來談。在現實生活中,小女孩冷,她需要溫暖,她就幻想有火爐;因為餓,她就幻想有食物;因為圣誕節就要來了,她就幻想圣誕樹;因為現實沒人疼愛,又想念奶奶,她就幻想出奶奶。
生:就是因為現實與幻想有著如此大的區別,幻想越美好,就讓讀者覺得她更悲慘。
四、課堂小結,課外延伸。
1、小結:多么感人的故事!多么令人同情的小女孩!面對冷冰冰的天氣、冷冰冰的親人、冷冰冰的社會,小女孩悲慘地死去了。
2、延伸:賣火柴的小女孩如此悲慘,你們可以為她改寫命運嗎?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8
環節一、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如:今年的大年夜你們是怎樣過的?你從課題中知道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
環節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錄像或錄音呈現內容,請學生聽后用簡潔的言語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2、學生自由地朗讀課文,注意生字詞的讀音,把課文讀通順。
3、學習生字詞
環節三、 精讀課文,深化體驗。
1、請同學們用你喜歡的讀書方式再讀課文,小組里交流。說說哪些地方的`描寫讓你最感動?
2、小女孩的命運是悲慘的,從那些地方體現出來呢?
教師引導學生重點學習四次幻境體驗小女孩的悲慘命運,
3、指導學生在反復閱讀和想象中感受小女孩的悲慘命運,體驗作者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之情。
環節四、 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在拓展部分,設計如下問題:
1、賣火柴的小女孩如此悲慘,你們可以為她改寫命運嗎?
2、《賣火柴的小女孩》深受各國小朋友的喜愛,其中小女孩四次幻想更是全篇的精華。回家后將部分內容講給弟弟妹妹聽。
3、 比較以前學過的賣火柴的小男孩小珊迪和現在的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他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9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通過讓幼兒復述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四要素,幫助幼兒理解并掌握故事內容,發展幼兒的語言概括能力,培養幼兒思維的流暢性、發散性和靈活性。
(二)情感與人格目標
理解故事內容,并有感情地朗誦,激發幼兒對小女孩悲慘遭遇的同情,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培養富有同情心的善良品德。通過理解這一童話活動,激發幼兒主動復述故事的欲望,培養幼兒高自控性和高興奮性。
二、活動準備
(一)知識經驗準備 欣賞《賣火柴的小女孩》。
(二)物質準備 VCD、電視機、錄音機,故事主要內容漢字字條,故事人物圖像每人一份,文字故事每人一份。
三、活動過程
(一)提出要求,重溫童話。
1.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童話里有誰?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故事的四要素)
2.向幼兒提出要求后,完整重溫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
(二)引導幼兒講出故事四要素,幫助幼兒理解童話內容并嘗試復述童話。
1.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講出故事四要素,師出示漢字對幼兒所說的語言進行概括和規范。
2.鼓勵幼兒大膽地操作材料,復述故事,教師用正確的書面語言概括故事內容,并在黑板上出示。
(三)跟隨錄音朗誦童話內容,激發幼兒根據情節自由表演(激發幼兒對小女孩悲慘遭遇的同情)。分三組進行,讓幼兒自由選擇。
1.表演小女孩。
2.運用人物圖像跟讀故事。
3.邊指字,邊跟讀。
四、各領域滲透
藝術:提供頭飾,讓幼兒自發地表演。
健康:組織幼兒參加扶貧助困的捐款活動,讓幼兒養成樂于助人,同情他人的品質。
五、生活中滲透 在餐前和午睡前讓幼兒聽優秀的童話故事。
六、環境中滲透 讓幼兒自制表演服飾和道具,并展覽、評比。
七、家庭中滲透 建議家長選擇童話故事講給幼兒欣賞。
八、活動評價
項目
目標實現程度
內容適合程度
活動設計趣味程度
幼兒的“三性”表現
存在問題
等級
好
中
差
注:好:100%~80%,中:79%~60%,差:60%以下
幼兒園大班圣誕節英語活動方案:賣火柴的.小女孩
第一幕:圣誕前夜(4 分 55 秒)
音樂:賣火柴的小女孩
老師: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靜,房子,街道,還有雪花。隱約能聽到人們在家歡聚時快樂的笑聲,路人匆匆,雪花紛飛。只有一個獨孤且微弱的聲音在哀救:
學生: Sir, Merry Christmas, do you want some matches? Sir, do you want some matches? Sir…sir…wait…
老師:她有許多火柴,全部都包在一個舊圍裙里,手里拿著幾跟。她沿街叫賣,但是沒有一個人理她。他又餓又凍的往前走,雪花落在金黃的長發上。
學生:(孩子隨著音樂跳舞邊說)。Sir, do you want some matches. Sir…sir…wait…
老師:小女孩走到一戶人家的窗下。是一棵圣誕樹。她大聲叫到。
學生:Christmas tree, Christmas tree.
老師:她劃著一根火柴。
學生:Mommy, look, I have a Christmas tree. I have a Christmas tree. Oh no.
老師:小女孩失望極了,急忙劃著了兩根火柴。
學生:Mommy, look, this time, I have a turkey and many presents.
老師:這次小女孩叢容地劃著了所有的火柴。眼前一片光明。媽媽出現了。
學生:Mommy, mommy, I can see you. I can see everything. Please, please bring me back to you. Mommy I love you. (慢慢躺在地上)
老師A:(小女孩,她,死了。小臉上留下了微微的笑容,她終于和她的媽媽去了幸福的地方。
老師B:同時,老師B 走到小女孩面前,跪下,把她抱在懷里,起立,走到中間,別的孩子也起立跟著老師一起走到中間。老師 B 輕輕地親小女孩的臉頰。小女孩復活,從老師 B 懷里走下來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去找到自己的爸爸媽媽。
老師A:圣誕節是全家團聚的時候,每個人都能得到一個禮物,但同時有更多的人們得不到禮物。現在請大家把眼睛閉起來一起為他們默默地祈禱, 其實這種發自內心的祈禱才是最寶貴的禮物。
第二幕:圣誕節快樂(2 分 26 秒)
(音樂)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隨著音樂,所有的老師向家長及小朋友們發放小禮物,并且互相擁抱問候:“Merry Christmas.圣誕快樂。”
第三幕:午夜鐘聲 (4 分 54 秒)
老師:(老師和小朋友提前編舞,舞的內容就是老師旁白的內容,音樂 Silent Night)圣誕節這天,小朋友是最高興的了。他們得到了禮物,更重要的是他們得到了祝福,同時也祝福了他們。午夜降臨,所有的小朋友都掏出來自己喜歡的祙子掛在了床頭,然后甜蜜地睡著了。老師們扮演圣誕老人,悄悄地走來給每只小補祙子放了一個禮物。微笑地看看孩子,繼續給別人小朋友發禮物。最后,圣誕老人悄悄地坐在小鹿雪翹上飛走了。
第四幕:圣誕節的早晨 (1 分 21 秒) 老師:第二天,也就是圣誕節的早晨,小朋友們揉著他那朦朧的小眼睛起來了。突然發現了好多好多的禮物,他們太高興了。他們站在一起,一起感謝圣誕老人的祝福。小朋友交換禮物。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10
一、教學內容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話,課文先敘述大年夜,天下著雪,又黑又冷,小女孩還在街上賣火柴;接著講小女孩為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燃燒火柴,從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想;最后講小女孩被凍死街頭。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搖籃、圍裙、蜷腿、裂縫、填滿、櫥窗等詞語。 2.能夠通過理解重點句體會小女孩的不幸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理解詞句能力。 2.指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情感目標 通過了解小女孩悲慘的命運,關注課文中人物的命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小女孩現實生活的悲慘和痛苦,設身處地地引導孩子走進文本。 2.難點:讓學生體會當年小女孩的生活情境,感受小女孩的悲慘辛酸。
四、教學過程
一、詩歌導入。《你別問這是為什么》師生合作讀 這是當年九歲的劉倩倩讀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寫下的詩。今天,讓我們也來讀這個故事,(板書課題:賣火柴的小女孩)
二、瀏覽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打開書瀏覽全文,說一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學生靜場,進行整體閱讀,之后匯報。) 2、故事中的小女孩留給你怎樣的印象?學生匯報
三、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1、小女孩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賣火柴的`呢? ⑴ 指名讀。 文中說到了大年夜,告訴老師在大年夜你都做些什么呢?咱們再來看看美麗的小女孩在干什么呢? ⑵ 出示課件,談體會。(小女孩賣火柴的錄像片段。) ⑶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想想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感情去讀呢?) 2、在這樣又黑又冷的大年夜里,小女孩為什么不回家呢? ⑴ 指名讀。⑵ 師范讀。(小女孩實在是太可憐了,老師也想讀一讀這一部分,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的腦海中會出現怎樣的畫面?) ⑶ 指名說。再讀。
四、學習點燃火柴的部分 1、可憐的孩子在風雪中賣著火柴,又冷又餓卻不敢回家,小手幾乎凍僵了,于是她擦燃了火柴,在微光中,她看到了種種幻景。誰知道小女孩共幾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些什么? 板書:火爐 烤鵝 圣誕樹 奶奶 2、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出描寫幻景的語句讀一讀,體會這些幻景給你的感受是什么?(幸福、美好、溫馨、美妙。) 3、我們和小女孩一起來感受著美好的幻景吧。 (出示課件:火爐、烤鵝、圣誕樹、奶奶。) ⑴ 眼前這種種美好的幻景深深地打動了我,你喜歡哪一次幻景呢?請把你最喜歡的多讀幾遍。 ⑵ 指名朗讀。 4、小女孩為什么會產生這些美好的幻景? ⑴ 小組交流。 ⑵ 匯報。 ⑶ 師小結: 是啊,在現實生活中小女孩只有寒冷,痛苦,饑餓和孤苦。然而,火柴終究是要滅的。小女孩看到流星時,想起了唯一疼愛她的奶奶,于是小女孩情不自禁的叫出聲來,體會小女孩當時的心情,想想該怎么讀第10自然段。 (激動、渴望、乞求。) 播放課件:朗讀。
五、學習“凍死街頭”的部分 多么可憐的小女孩,就這樣被凍死了。讓我們一起送送她吧。 1、小組討論: 出示投影:課后思考題: 根據你對課文的理解,談談自己的看法。 2、指名回答。 六、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安徒生童話里的一個小故事。課下,希望同學們能夠多閱讀幾篇安徒生的童話故事。豐富自己的知識,充實自己的生活。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11
一、教育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火焰、暖烘烘、閃爍、靈魂”等詞語。
2.理解重點句。
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么幸福,跟著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二、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二)難點
從最后三個自然段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解決辦法
通過小組討論和有感情地朗讀加以深化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啟發談話。
昨天我做了一個夢,夢中出現了一個小女孩,她想通過我問大家這樣一個問題“你們是如何過大年的?”(吃、穿、住)你們是幸福的,可這個小女孩在大年夜卻這樣生活著(課件)你們知道她是誰嗎?(賣火柴的小女孩)
2.簡介時代背景及作者
安徒生,19世紀丹麥著名的作家,被稱為“世界童話之王”。他家境貧寒,14歲開始自謀生計。他一生寫了160多篇童話。他的童話愛憎分明,想象力豐富,構思巧妙,情節生動。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他筆下的《賣火柴的'小女孩》
(二)整體感知,理清線索
1.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同桌交流)
思考:本文寫了什么內容?按什么順序寫的?課文寫作順序是怎樣的?
(本文寫的是在大年夜一個小女孩流浪街頭賣火柴,冷得幾次擦燃火柴,產生一次次幻象,最后凍死了。全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具體順序:賣火柴一一擦火柴——人死去)
2、板書:賣火柴 擦火柴 人死去
(三)學習“賣火柴”這一部分內容
1.默讀思考:讀了這一段,體會到了什么?
(當時的天氣冷極了,小女孩生活窮苦,特別可憐。)
2.從哪里看出小女孩可憐,貧窮?
(大年夜、下著雪、光著頭、赤著腳、破衣服、爸爸打她等 )
3.指導朗讀。
小女孩是多么可憐,值得同情。在朗讀的時候要讀出這種感情。
4.總結擴展。
這一段突出描寫了小女孩生活的悲慘,沒吃沒穿又冷又餓,得不到同情和幫助,我們讀了也禁不住萬分同情。
(四)學習“擦火柴”這一部分內容
1.默讀思考:課文寫了小女孩幾次擦火柴,各出現了什么幻景?(生答)
(l)自由讀第一次擦火柴部分。思考:
為什么會出現火爐的幻景?
“她敢從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來……嗎?”怎么理解?
(賣不了火柴會挨打。她不敢隨便取,因為火柴是他們家生活的依靠,但她實在冷得受不了,終于抽出了一根,進一步說明她冷,渴望溫暖,所以會出現大火爐的幻景。)
2.指出學法。
剛才學習這一段用的是“讀——想——讀”的方法,先讀課文,弄清寫了什么?再抓重點詞,為什么這樣寫?說明了什么?用這樣的方法學習其他幾次擦火柴出現的幻景部分。
3.小組討論學習,完成表格。
第幾次擦燃火柴 現實 幻景 說明 現實
4.小結自學情況。
因為冷才出現火爐,因為餓才出現烤鵝,因為孤獨才出現圣誕樹和奶奶,這些幻想都隨火柴的熄滅而消失,使本來就痛苦的小女孩更加痛苦,這一段主要寫小女孩的四次幻想和產生這些幻想的原因,反映了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顯示了生活的痛苦和命運的悲慘。
5.指導朗讀(讀出小女孩生活的痛苦和命運的悲慘)。
(五)學習“小女孩死去”這一部分內容
1.讀后思考。
(l)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2)作者為什么要用“兩腮通紅,嘴角帶著微笑”,寫小女孩死去的神態?為什么要寫明是在大年夜凍死的呢?
(3)怎樣理解“她曾經多么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2.指導朗讀。
小女孩凍死了,我們對她寄予了無限的同情和憐惜。讀這一部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感情,深情地讀出來。
(六)總結、擴展
1.這篇文章寫了一個可憐小女孩的悲慘命運,同時更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我們長在紅旗下,生在幸福中,該怎樣做呢?
2.感動之余寫一篇讀后感,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寫出來。
(七)布置作業
我邀請賣火柴的小女孩做客
六、板書設計
賣火柴的小女孩
賣火柴(窮苦生活)
火爐——冷
烤鵝——餓
擦火柴 (渴望幸福)圣誕樹——沒歡樂
奶奶——沒
幸福
飛走
凍死街頭(悲慘結局)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1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激發學生對貧苦兒童悲慘遭遇的同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會本課生字。
4.能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5.領悟作者基于現實合理想像的表達方法,能復述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像與悲慘生活的聯系。
教學難點:
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動情描述,引出新課
1.教師可以用圖片或多媒體課件出示賣火柴小女孩的畫面,用動情的語言進行描述,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引出新課。
2.板書課題,指名讀課題。
相機提問:“讀了課題你想到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默讀課文,全面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再讀課文,畫出本課生字,結合課文讀準字音、體會字義。
3.自主讀課文,理清課文層次。
三、再讀全文,匯報交流
1.課文的主要講的是什么事?
2.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四、教師總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小女孩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細讀探究
(一)閱讀第一部分(1~4自然段),體會小女孩所處的惡劣環境。
1.讀后討論。
大年夜,天快黑了,又下著雪,小女孩為什么還在街上賣火柴?(抓住兩點來引導:一是“她不敢回家”;二是“家里跟街上一樣冷”。)
2.說說體會。
從這里,你體會到這個小女孩怎么樣?(小女孩凍了一天,餓了一天,沒有人關心她,回去還要挨打,真可憐。)
3.感情朗讀。
要把閱讀中體會到的小女孩的可憐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二)閱讀第二部分(5~11自然段),探究小女孩的理想與現實需求之間的差距。
1.自讀感悟。
說說小女孩的理想與需求是什么?你是從那些語句中體會到的?讀給大家聽,并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
2.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探究小女孩的理想與現實需求之間的差距,并追溯原因。把有爭議的問題提出來,老師和大家共同探討。
3.交流展示。
(1)誰能代表小組把上面的問題與大家交流?
根據學生發言,教師可隨機歸納板書
理想———幸福、快樂
需求———溫飽、歡樂、憐愛
(2)從幻象與現實的對比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文中哪些段落最能打動你?讀出來給大家聽。(指導學生讀出感情、讀出個性,與作者產生共鳴。)
(三)閱讀第三部分(12、13自然段),感受小女孩命運的悲慘。
1.自己輕輕地讀讀,再想想那是一幅怎樣凄慘的畫面。
(自學、想像)
2、聯系全文理解句子。
“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么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對這句話中的兩個"幸福",你是怎樣理解的?
(2)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些什么?
3.讀了這兩個自然段你想說什么?
三、總結
第三課時
一、深化主題,領悟表達方法
1.朗讀課文后討論
①小女孩的死說明了什么?
②小女孩在現實生活中如此痛苦,為什么作者還要寫她美好的幻想?
2.從這篇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出示詩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加深理解舊社會的黑暗和冷酷。
二、指導復述全文
1.回憶課文內容,向同桌復述。
(引導學生回憶五次幻象,抓住要點,簡要復述。)
2.用多媒體出示畫面,指名復述。
三、指導書寫生字
1.讀要求會寫的字并組詞。
2.按字型結構分類,指導幾個難寫的字。
3.學生練寫。
四、積累詞語
1.在文中選出兩個你喜歡的詞語寫在詞語積累本上。
2.自選詞語寫兩個句子。
五、拓展延伸
你們喜歡安徒生的童話嗎?課后我們可以讀一讀《安徒生童話故事集》。
六、作業(任選其一)
1.改寫這篇童話的結尾。
2.寫一篇讀后感。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13
課文簡說: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一篇著名童話,它講述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故事。寫實和寫虛交替進行,美麗的幻象和殘酷的現實更迭出現,是這篇童話的特點,也是這個美麗的故事最打動人的地方。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含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資本主義社會里貧苦兒童悲慘生活的同情。
3、了解作者實虛結合的表達方式,體會這樣表達的效果。
4。激發學生閱讀安徒生童話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關注課文中人物的命運,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作者虛實結合的表達方式及表達效果。
難點:理解文中最后三個自然段中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走近文本
(一)播放歌曲《火柴天堂》:“有誰來買我的火柴,有誰將一根根希望全部點燃;有誰來買我的孤單,有誰來實現我想家的呼喚;每次點燃火柴微微光芒,看到希望看到夢想,看見天上的奶奶說話,她說你要勇敢你要堅強,不要害怕不要慌張,讓你從此不必再流浪,奶奶牽著你的手回家,睡在溫暖花開的天堂。”
(二)導語:一首悲情的《火柴天堂》,把我們再一次帶到那個冰天雪地、寒風刺骨的大年夜,再次來到我們上一節課剛認識的那個賣火柴的小女孩身邊,她的命運將何去何從?我們今天接著來學習課文。
二、深入文本,走進心靈
(一)整體感知課文,重悟第二部分內容
1、快速瀏覽課文,思考:在寒冷和饑餓中,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她分別看到了什么?(找到答案可在書上做標注)
2、指名回答。出示表格,師生共同填寫。
(二)深入研讀第一次擦火柴的部分
1、閱讀提示: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你從小女孩看到的東西中體會到小女孩所在的現實生活是怎樣的?說明什么?請同學們帶著這幾個問題默讀第五自然段。
2、指名回答。體會小女孩現實生活是寒冷的,說明她需要溫暖。
3、用你的朗讀,匯報小女孩情感和你的感受。
4、評價、指導朗讀,張顯童話語言特點,表達語言文字中的豐富情感。
(三)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第二至第五次擦燃火柴部分)
1、小組合作探究
(1)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利用剛才的學法,學習其他幾次擦燃火柴的情節,讀、悟,組內交流。
(2)自學提示: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你從小女孩看到的東西中體會到小女孩所在的現實生活是怎樣的?說明什么?
2、班內交流匯報,適時評價,及時釋疑。
3、感情朗讀,體會情感,了解實虛結合的表達方式。
(1)情感重點:重點朗讀第四次幻象中小女孩呼喚奶奶的話,尤其是通過讀出文中四個感嘆號,表現出小女孩向奶奶表達自己此時痛苦的心情和渴望。
(2)關鍵句:“她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意思是小女孩離開人世,在美妙的幻覺中死去了。只要在這個世界上,她就只有寒冷,只有饑餓,只有痛苦。)
(四)感悟最后兩個自然段
小女孩就這樣悲慘的在大年夜死去了,直到第二天清晨,新年的開始,人們才發現她:(出示課文11自然段)齊讀。微笑原本一個優美的詞語,此時,卻刺得老師錐心的痛!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在街頭,明明是那么悲慘不幸,為什么文中卻說她含著微笑而死去?
可愛的小女孩,可憐的小女孩,可悲的小女孩只能對著美好的幻景微笑,現實的生活是根本不可能讓她微笑,那怕是一絲絲。這是多么可悲的一種笑哪,你能體會她臨死前的心情嗎?(反復讀這一小節。)
是啊!不管是無助地笑,無奈地笑,痛苦地笑,絕望地笑。此時,對小女孩的心情而言,都毫不過分。她死了,死之前一整天沒有吃過一點東西;她死了,死之前還曾被人們所欺侮;她死了,死之前沒有一個親人陪伴在她左右;她死了……那你能想象一下,小女孩用微笑向人們訴說著什么?(現實殘酷、生活無奈、人們無情、世態炎涼、制度黑暗……)
三、拓展延伸,走進生活
1、讀完這個童話,一定有很多讓你感動的地方吧?每個讀完這篇童話的'人都想對這個可憐的小女孩說些什么吧。請同學們先來讀一首9歲兒童劉倩倩的詩歌《你別問,這是為什么》。
2、請同學們把你要對小女孩說的話寫下來。
四、推薦作品,以讀引讀
1、課外閱讀安徒生的其他童話作品。
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丹麥童話作家,一生為孩子們撰寫了168篇童話,他的作品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100多年過去了,仍在世界各國流行。你讀過他的哪些什品?
2、師出示安徒生作品目錄,激發學生閱讀欲望。
《皇帝的新裝》、《丑小鴨》、《拇指姑娘》、《一串珍珠》、《雪人》等。
五、教學反思:
根據語文課程審美性的特點,我重點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深入體察中悟情、在展開想象中融情、在參讀互訓中升情,多元的開放,更加激起對小女孩的同情、關愛,以升華學生的情感,落實人文關懷的教學目標。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精讀課文第二部分時,通過設計采用交流合作、集中反饋的教學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保持學習者之間融洽的關系和互相協作的態度,達到教與學的情感共鳴。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14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 板書課題,啟發談話。
同學們一定都讀過童話故事,今天,我們學習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所寫的著名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
2. 簡介時代背景及作者。
安徒生,19世紀丹麥著名的作家,被稱為“世界童話之王”。他家境貧寒,14歲開始自謀生計。他一生寫了160多篇童話。他的童話愛憎分明,想象力豐富,構思巧妙,情節生動。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童話就是其中之一。
二、整體感知,理清線索
1. 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同桌交流)
2. 檢查自讀情況。
思考:本文寫了什么內容?按什么順序寫的?
三、學習“賣火柴”這一部分的內容
1. 默讀思考:讀了這一部分,你都知道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
2. 作者在描述小女孩生活情況的時候,著重抓住一些細節描寫。讀讀這部分內容,想想這些細節描寫的作用是什么。
3. 交流(反饋)。
⑴對小女孩的鞋是細節描寫。
說明她窮得連鞋都穿不起,男孩拿鞋當足球踢說明她被人欺負。
⑵課文中對女孩的頭發是細節描寫:“雪花落在她金黃色的長頭發上,看上去是那么美麗,可誰也沒有注意到她。”
說明小女孩是一位美麗的小姑娘,但是她卻貧窮,又冷又餓,沒有人注意到她的美麗。
⑶“屋里的圣誕樹多美呀,那兩個孩子手里的糖果紙真漂亮”是細節描寫。
作者運用對比的方法告訴人們,小女孩所處的社會是多么不平等,有的人富有,有的人流浪街頭。
⑷“這是圣誕節的前一天,正在下雪,天氣冷得可怕”是細節描寫。
這樣寫能進一步烘托出女孩的可憐與孤獨。
4. 指導朗讀。
小女孩是多么可憐,值得同情。在朗讀的.時候要讀出這種感情。
5. 總結:這一部分突出描寫了小女孩生活的悲慘,沒吃沒穿又冷又餓,得不到同情和幫助,我們讀了禁不住萬分同情。
四、學習“擦火柴”這一部分內容
1. 默讀思考:課文寫了小女孩幾次擦火柴,各出現了什么幻景?(生答)
⑴自由讀第一次擦火柴部分。思考:為什么會出現火爐的幻景?她能隨便從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來點燃嗎?為什么?
(她不能隨便抽取火柴,因為火柴是他們家生活的依靠,但她實在冷得受不了,終于抽出了一根,更說明她冷,渴望溫暖,所以會出現大火爐的幻景)
2. 指出學法。
剛才學習這一段用的是“讀——想——讀”的方法,先讀課文,弄清寫了什么?再抓重點詞,為什么這樣寫?說明了什么?用這樣的方法學習其他幾次擦火柴出現的幻景部分。
3. 小組討論學習,完成表格。(所填內容僅供參考)
4.小結自學情況。
因為冷才出現火爐,因為餓才出現燒鵝,因為孤獨才出現圣誕樹和奶奶,這些幻想都隨火柴的熄滅而消失,使本來就痛苦的小女孩更加痛苦,這一段主要寫小女孩的四次幻想和產生這些幻想的原因,反映了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顯示了生活的痛苦和命運的悲慘。
5. 指導朗讀,讀出小女孩生活的痛苦和命運的悲慘。
五、學習“小女孩死去”這一部分的內容
1. 讀后思考。
⑴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什么?
⑵作者為什么要用“臉上放著光彩,嘴角露著微笑”寫小女孩死去的神態?
⑶怎樣理解課文結尾的那幾句話。
寫小女孩死去的神態,證明她是在幻想的幸福與歡樂中死去,這就使幻想與現實形成了鮮明而強烈的對比,再加上平安夜本應得到的歡樂和幸福,更增強了這種對比效果,加深了人們對女孩的同情,啟發人們深思。
2. 指導朗讀。
小女孩凍死了,我們對她寄予了無限的同情和憐惜。讀這一部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感情,深情地讀出來。
六、圍繞中心,學習表達
1. 回憶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
這篇課文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平安夜凍死街頭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同情及對當時統治者的不滿。
2. 小組討論,總結寫法。
⑴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
⑵深化中心。
七、總結、擴展
這篇文章寫了一個可憐小女孩的悲慘命運,你想對賣火柴的小女孩說些什么?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寫出來。☆關于作者
安徒生(1805~1875):丹麥童話作家。他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貧苦。早期寫有詩歌、劇本和長篇小說《即興詩人》等。1835年開始寫童話,共寫了160余篇。在《丑小鴨》《小克勞斯大克勞斯》《皇帝的新裝》《夜鶯》《賣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個廢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金錢的罪惡,同情下層人民的苦難。作品想象豐富,情節生動,語言樸素。如果說,小說使安徒生成名,那么童話故事則使他永垂不朽。
那么安徒生是怎樣寫出這篇童話的呢?
1848年,他到國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來信,要求他按照信中寄來的三張畫片寫一篇故事。其中一張畫片上,畫的是一個窮苦的小女孩,金黃的長頭發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她手里拿著許多火柴,瞪大了一雙可憐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著這張畫片,雙眼漸漸濕潤了。他想起了自己的媽媽。媽媽小時候要過飯,有一次要飯時,實在走不動了,竟然昏倒在路上。他又想起了在童年時代唯一疼愛他的奶奶。爸爸去世以后,媽媽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為命。每到傍晚,他坐在墻角里,蜷著腿縮成一團,盼望著討飯的奶奶快些回來。慈祥的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摟在懷里,給他帶來溫暖,為他解除饑餓。他還想起了在丹麥封建王朝統治下,千千萬萬窮苦的兒童……想著、想著,他情不自禁地攤開稿紙,以自己的親身感受和對廣大窮苦兒童的同情,以及對統治階級的憎恨,奮筆疾書,寫出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動人的童話。
安徒生的童話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被翻譯成許多國家的文字,廣泛流傳。他也被人們譽為“世界童話大王”。
☆為什么小女孩的火柴在墻上一擦就燃起來?
我們現在用的火柴,必須把火柴頭同火柴盒上涂著的紅磷摩擦,火柴才能燃起來。但早年的火柴并不是這樣的,它用黃磷和硫黃做成火柴頭。黃磷的燃點很低,溫度達到60℃便能燃燒。這種火柴只要在表面粗糙的地方摩擦便能起火。課文中的小女孩賣的就是這種火柴。由于這種火柴不太安全,已經被現在的火柴所代替。
☆童話
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它運用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等表現手法,通過有趣的情節,來說明一個道理。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15
學習目標:
1.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和理解生字所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
3.激發學生閱讀安徒生童話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
2.激發學生閱讀安徒生童話的興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從課題入手,激發興趣。
2、簡介安徒生。
3、進一步了解安徒生及創作背景: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發表于1846年。當時有個朋友要求他為一幅拿著一束火柴的窮苦小女孩的畫寫一篇童話。這幅畫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母親的苦難童年。他的母親幼年討過飯。安徒生說:“媽媽告訴我,她沒有辦法從任何人那里討到一點東西,當她在一座橋底下坐下的時候,感到餓極了。她把手指伸到水里去,沾了幾滴水滴到舌頭上,因為她相信,這多少可以止住她的饑餓。最后,她終于睡過去了,一直睡到下午。”
安徒生就懷著這種感情創作了這篇感人的童話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閱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并畫文中的詞語想辦法理解,本文的體裁是什么?
3、快速瀏覽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個故事,表達了作者。
3、理清文章層次:
4、畫出課文中你最感動的句段,力爭讀出感情。
三、課堂作業:
1、默寫字詞,口述詞語意思。
2。小女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說出自己的理由。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關注課文中人物的命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實虛結合的表達方式,體會這樣表達的效果。
學習重難點:
1.從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關注小女孩的命運。
2.從最后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體會作者實虛結合的.表達方式及表達的效果。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孩子們,你們的大年夜是怎樣渡過的呢?……你們多么幸福呀!可是在這個喜慶洋洋的大年夜里,賣火柴的小女孩孤獨地走在大街上,她又冷又餓,沒有一個人給她一句溫暖的話語,有家不能回,在街上徘徊的她最后蹲在了墻角。這個小女孩的命運如何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個動人心弦的故事。
(從上節課我們了解到:這是一個大年夜,一個舉家團圓的日子。街上飄著烤鵝的香味。一個光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卻在風雪彌漫的街頭叫賣火柴。她又冷又餓。素不相識的小男孩欺負她。風呼呼地刮著,雪紛紛揚揚地下著。小女孩該有多冷啊!新年的鐘聲敲響了。而小女孩的命運如何呢?)
二、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1、自由讀課文,說說小女孩共擦燃了幾次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希望得到什么?并填表格。
幾次擦燃火柴看到的希望得到的現實
2、合作交流
3、匯報展示。
三、感悟寫法,體會情感
1.對比閱讀幻象和現實部分,說說幻象的句子在暗示什么?
2.從課文中找出小女孩現實生活悲慘的句子。
例如描寫天氣的冷和人情冷的句子。
3、你認為這篇課文在寫法上有哪些特點(寫作方法):
(1)
(2)
(3)
四、小練筆:
讀課后《你別問,這是為什么》,拿起筆來也寫幾句話送那位“賣火柴的小女孩”。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相關文章: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02-25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04-07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11-27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09-02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03-04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03-02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01-10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01-03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03-06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范文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