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的數學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的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的數學教案1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統計”第二課時(P94-95)。
二、教學準備
光盤、統計圖、卡片、掛圖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教學目標】
針對本班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具有一定合作交流學習的基礎及具有初步的統計知識,故設計教學目標如下:
1、讓學生經歷和感受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體驗統計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并會用喜歡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2、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活動,培養合作、交流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策略選擇】
這節統計活動課主要是通過采用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策略,從而激發學生參與統計的興趣。然后讓學生親身經歷收集數據、進行整理、做好分析和決策的過程,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讓學生學會一些基本的統計方法,將數學課中的統計與生活融為一體。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1、創設熟悉的情境,自然的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每個星期四我們都要上“活動課”,喜歡上嗎?老師這兒有一張圖,我們向大家介紹“活動課”的一些情況。(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活動課”情境出發,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并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共同探討,學習新知。
師:大家還記得上節課我們統計了什么嗎: 在“紅、黃、藍、粉”這四種顏色中,你最喜歡什么顏色呢?請拿出卡片,把你喜歡的顏色寫下來。(此時,光盤播放音樂)
師:大家都寫好了嗎?組長收集一下。看來,大家喜歡的各不相同,那小精靈想知道我們喜歡顏色的人數是多少,該怎么辦呢?(指名學生回答)
師:我們看看同學怎么說的?(播放光盤中同學回答這個問題是的畫面)
師:新同學建議你們明白嗎?我們準備開始記錄了。請拿好紙和筆。(在教師報的時候,學生會出現來不及記錄的情況,教師要捉住這一契機,問:你們為什么來不及,你是怎么記得呢?有沒有同學們記下來的?)
師:現在,我們看看,他們是用什么方法解決的?(播放光盤:新同學回答這個問題的畫面,此時,小結:兩方面同時進行:打鉤,畫○的方法都能又對又快地記錄,)
師:為什么“正”字法,同學們認為是更好的方法呢?(播放光盤中教師重點介紹的“正”字法)
師:現在,我們來做個比較,你們和同桌說說,你認為什么樣的統計方法比較適合你呢?(學生展開討論)
師:誰來說說?(指名回答,并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連續在光盤和真實的課堂中來回切換,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在相對競賽的環境中,激發他們的問題想象力和創造性,并且光盤的回答也能最大限度上補充學生相對不足的答案)
師:現在,你們都選好了自已喜歡的統計方法嗎?我們重新開始,來進行記錄了。
(此時,學生經過了對比,自已親身操作,都有了一定的統計知識的認知了)
師:誰來匯報一下你的統計結果?(投影出示:學生的.統計結果)
師:如果,我們現在有“涂方格”的方式開表現喜歡這四種顏色的人數,又該怎樣表示呢?請打開書本第95頁,看小精靈是怎樣涂方格的?同桌交流一下。
師:(貼出掛圖)誰來說說:喜歡這四種顏色的人數該怎樣表示呢?(放手讓學生講述),從這張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師:小結:通過統計,同學們都有很多的收獲,看來,統計的作用可真不少,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統計。比如說,要知道我們班每個月有多少個同學過生日,就要用到它。(設計意圖:通過數、看、比等,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數據的收集和整理中,從中真切體驗統計的的操作過程與統計魅力,也意在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3、練習鞏固,深化新知(略)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中發現數學問題,并由課內的應用拓展到課外的實踐,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同時體現了數學的實用價值)
一年級的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通過實踐簡單的分類,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經歷分類的過程,體會分類的思想,掌握分類的方法,能夠按照給定的標準或自定的標準進行分類。
體驗分類方法和結果的多樣性,初步養成有條理地思考問題,整理物品的習慣。
感受到身邊有許多與數學相關的事情,喜歡學習數學,樂于提出問題。在合作交流中培養善于表達和傾聽他人意見的學習品質。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
結合學生熟悉的事物,讓學生經歷分類的活動,學會按一定的標準分類,在活動中體驗分類的思想方法,感受分類整理在生活中的用途及作用。
難點
讓學生能學會自己確立標準分類,有時能按不同的標準多次進行分類。
教學突破
以學生原有生活經驗為知識背景,充分利用多媒體創設生活情景,讓學生自主活動,親自動手操作,經歷分類的過程,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感受分類的標準和方法。按不同的標準分,選擇通過講的小故事把學生帶進生機盎然的教學情境中,學生們討論后明白我們可以按不同的標準分,結果是不一樣的,從而突破教學中的難點。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
學生準備:
日用品和食品若干。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約4分鐘)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出示多媒體畫面,畫面中大頭兒子,到超市想買一盒水彩筆,摸頭自問:超市這么大,我該到哪兒去找呢?
2.提問:超市里的商品是怎樣擺放的?
3.揭示課題。
1.學生觀看多媒體畫面回答大頭兒子提出的問題。
2.學生說出超市里的.商品是同一類的物品放在一起的。
二、自主活動,體驗分類(約30分鐘)
(一)學習按一種標準分
1.分一分,說一說。多媒體顯示教科書上文具和學具的主題圖。提問:有個做事馬虎的小朋友,他把文具和學具都散放在桌子上。我們一起來幫他整理一下。哪些物品應放到文具盒里?哪些物品放到學具盒里?教師在學生回答時用電腦配合顯示收文具和學具的過程。
2.分一分,理一理。
(1)談話:下面請各小組將課前準備好的一袋物品拿出來,(袋內裝食品、日用品若干件)說一說袋中有哪些物品?學生交流時老師巡視。
3.學生觀察后回答哪些物品應放到文具盒里,哪些物品應放到學具盒里。
學生在小組中交流。
談話:現在老師想請小朋友們把這些物品分別裝到兩個籃子里,怎樣放合適呢?看哪個小組分得又對又快!
提問:大家評一評,分得對不對?
4.分一分,做一做。
(1)多媒體顯示“想想做做”第一題。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動物圈起來。提問:小朋友們喜歡這些小動物嗎?誰認識這些小動物?談話:小朋友,這些動物中哪些能在水里生活,你能把它們圈出來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用鼠標點擊畫面上的動物,畫上圈,并發出該動物的鳴叫聲。除了圖上的動物還有哪些動物能在水里生活呢?小結:剛才我們把這些動物分成了兩類,一類是能在水里生活的動物,一類是不能在水里生活的動物。多媒體顯示兩個集合圈,把這些動物分成兩類。
(2)多媒體顯示“想想做做”第三題。它們各在哪里行駛?提問:小朋友們,這些都認識嗎?它們各在哪里行駛呢?各小組先討論,互相說一說。指導學生根據行駛地方的不同,可以用不同的符號來做記號。如在天上飛行可以畫個來表示,在地面上行駛可以畫個來表示,在水里航行的畫個來表示。
在輕松的音樂聲中各小組分別操作。學生把本小組分的兩個籃子拿到講臺上,一個籃子里裝的是食品,另一個籃子里裝的是日用品。
學生檢查各小組分情況。
(3)學生首先認識題中的小動物。并回答出是什么動物。學生在跳躍輕快的音樂聲中在書上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題。并回答。學生想一想,說一說。
(4)小組討論,學生紛紛互相說出各在哪里行駛。學生在柔和的音樂聲中獨立完成“想想做做”第三題。
三、自由發言,交流體驗(約3分鐘)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談話:小朋友們,你知道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了分一分的方法嗎?學生追憶后,回答在生活中做過的、見到的用分一分方法的事。
四、實踐延伸,學以致用。 (約3分鐘)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多媒體顯示一組房間衣屋散放的畫面。提問:看了這幅畫面你想說些什么?談話:我們小朋友回家后運用分一分的方法把自己的小房間整理一下,好嗎?學生觀看后分別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如說這個房間太亂了,需要整理一下,準備回去怎樣整理自己的房間等。
五、本課小結
本課是讓學生自己在探索中掌握分類的方法。學會分類可以根據同一標準分也可以按不同的標準分。在生活中有許多時候都需要用到分類。
六、課末板書設計
分一分
按同一標準分按不同的標準分
一年級的數學教案3
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找規律》,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數與代數”領域內容的一部分,對培養學生的符號感,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數學推理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本課時是第85頁的內容,安排了學生舉行聯歡會的情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審美觀點去發現規律。通過找一些直觀圖形和事物的變化規律,讓學生初步認識簡單事物的排列,能用自己的語言闡述自己發現的規律,并能創造規律。為后面學習較復雜的數字排列規律、等差數列、數的組成等內容做鋪墊。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已經在學前階段接觸過“找規律”的啟蒙教育,因此學生對于學習簡單的圖形排列規律這部分內容,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的。但由于年齡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精神容易渙散等特點又給教學帶來很大的挑戰,所以我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注重揚長避短,在課上更要做到簡潔規范生動的引導,才能確保教學任務的有效落實。
教學目標:
1、經歷觀察并發現簡單事物的排列規律的過程,培養推理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通過觀察、涂色、動手操作等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簡單事物的排列,能夠找出稍微復雜事物的排列規律。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和能力。
重點:引導學生充分參與到探究規律的活動中,自主探究并發現規律。
難點:結合具體情境,能用自己的語言闡述自己發現的規律,學會用“重復的一組”來表達規律,并會創造規律。
教法學法:設疑誘導法、觀察發現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具學具:
PPT課件、學具卡片(正方形、長方形、圓、三角形)。
教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
1、《米奇妙妙屋》模仿秀。
繞口令:“密斯嘎,穆斯嘎,米老鼠”。同學們我們一人說一小句,先慢說,再快速接龍說,看看誰能快速的接上。
(1)全班熟悉口令
(2)從學號1號開始,直到結束。(同學們越說越來勁,越說越快。)
師:你們怎么那么厲害呀!繞的好快呀。生:都是重復說那三句話,有規律的,不用怎么記就記住了。(板書:“規律”,齊讀規律2字)這節課,我們就要用數學的眼光來尋找生活中的規律。也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找規律(補充板書:找規律)
2、同學們,小明班在六一兒童節當天布置了一個漂亮的會場,這個會場的布置都是很有規律的哦!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例1,自主學習,探究圖中的規律
(1)從主題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從圖中可以看出有()、()、()、(),而且彩旗、彩花、彩燈籠都不是隨意擺放的,同學們站隊也同樣如此,都是按一定的規律排列的。
(2)自主探究主題圖中出現的規律。
①獨立思考,自主解決。
②在自主學習單上填空。
(設計意圖:從學生角度出發,充分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思考、嘗試的機會,在游戲中感知規律的存在,從而引出課題。緊接著順應學生高漲地學習熱情,自然過渡到例1的學習中,從而讓學生更有激情的完成教學的第一環節,自主探究發現規律。老師在整個環節中只起到激趣和引導作用,把學習的主動權讓給了學生,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發現問題的能力。)
二、合作學習
小組討論(課件出示要求,齊讀):
1、從主題圖中我發現了什么?
2、圖中的彩旗、彩花、彩燈籠、小朋友是按照什么規律排列的,在小組內用自己的話說說自己的發現?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在學生完成自主學習探究的環節后進行的。安排依據是:“眾人拾柴火焰高”,讓學生在小組內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自己的發現,在相互說的過程中發現別人的亮點和自己的不足,初步形成統一的規律發現。目的在于初步培養學生的團結互助、懂分享、懂發現、懂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
三、教師講導。
1、小組內派代表匯報交流的情況。(及時肯定和表揚)
2、講解各種圖形的規律,課件同步動畫演示。
(1)彩旗的排列規律是:一面()、一面()、又一面()、一面()……()重復排列。(2)面為一組。齊讀
(2)彩花的排列規律是:一朵()、一朵()……()重復排列。(2)朵為一組。齊讀
(3)彩燈籠的排列規律是:一個() 、兩個()……()重復排列。齊讀
(4)小朋友的排列規律是一名(女或男)同學,一名(男或女)同學,一名(女或男)同學,一名(男或女)同學……按(女男或男女)同學重復排列。齊讀
3、小結:彩旗、彩花、彩燈籠的擺放和小朋友的隊伍都是按一定的順序一組一組重復排列的,像這樣的排列我們就說它是有規律的。(板書)
(設計意圖:此環節分為兩個層次,先讓學生表達小組討論所得的成果,接著老師根據學生表達的情況進行點撥和引導,再配合動畫演示讓學生直觀的再經歷探究規律的過程。依據是:先“放”再“扶”。放:放手讓學生自己經歷探究發現的過程,敢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發現的規律。扶:對學生對的地方進行表揚——扶信心;對學生錯的'地方進行引導改正——扶錯誤;最后動畫演示探究過程——扶思路。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事,自己才記得牢。老師適當、簡潔、正確的點撥,在這環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四、精練強化。
1、在后面的里圈出正確的圖形。
2、找出不符合規律的圖形和文字,圈出正確的。
3、挑戰題。
用手上的平面圖形學具,動手擺出一組有規律的圖形排列,你能行嗎?同桌合作完成,展示。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猜一猜”、“找一找”的練習,進一步加強學生對規律的體驗和感知,為學生下一步創造規律及發散思維做好鋪墊。接著完成“挑戰題”,讓學生動手擺學具,這樣學生的思維就能更好地發散并創設出更多的、更復雜的規律,從而培養他們大膽創新的意識。)
五、聯系生活,欣賞規律。
欣賞圖案美。(課件出示)
漂亮的條格裙子、漂亮的手鏈、幼兒園欄桿、布匹上美麗的圖案、軍隊中整齊劃一的步調、公路上的人行橫道、花的海。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適時引導學生回到生活,尋找和欣賞日常生活中的類似規律。使學生從規律之美感受數學之美,獲得靈活性的思維磨煉。)
六、全課總結
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分享給同學們聽聽。
七、作業:
(1)教材第85頁“做一做”。(按自己喜歡的規律涂色)
(2)找找身邊有規律的事物。
板書:找規律
一年級的數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根據自己確定的分類標準,布置“文具店”并作統計記錄。
2、在游戲中練習簡單運算。
3、能相互協商、聽取同伴意見,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議。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裝有各種文具的小書包。
2、筆、記錄板
3、標簽紙、各種自制紙幣若干
4、售貨員標志
活動過程:
1、介紹我的文具——幼兒分小組結伴,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文具。
——代表介紹。
2、布置文具店——每組布置一個“文具店”,討論:怎樣分類擺放。
——幼兒分組布置,并貼上自制的價格標簽。
——給文具店取名,交流布置情況。
3、統計文具——幼兒具店統計員,統計并記錄本店的文具數量。
——同伴相互交流、檢查。
4、游戲;小小文具店——選出一個售貨員,顧客自由地到各個文具店用“十元錢”購買文具用品。
5、把文具店的文具用品歸放到自己的小書包中。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教師為幼兒搭建了自由探索的舞臺,讓幼兒自己探索,嘗試,思考,教師只是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科學探索活動中我們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對整個活動做合理的安排,做到每次操作要求明確,并能為后一次的操作奠定基礎。活動層次要清晰,做到層層深入。
一年級的數學教案5
教學內容:
古人計數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讓學生認、讀、寫11~20各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建立數位的概念。
2、培養學生能夠準確地用數學語言對概念進行表達的能力。
3、培養學生勤于動手和勤于動口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1~20這些數的'個位和十位上各數的含義是重點;對“數位”的理解是難點。
教學方法:
實物演示法。
課前準備:
小棒,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同學們,你們看,老師今天給大家準備了這么多精美的禮品,一會兒將把它們獎給今天表現最好的那些同學,我們來看看老師準備了多少個獎品.(師生一起數,個數大于10)咦?這大于10的數該怎樣表示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二、活動一:建立數位概念.
一、數一數,有幾只羊,用小棒代表羊的只數,需要幾根小棒?(課件:主題圖)
(一)數小棒
1.老師手里有幾根小棒?我們來數一數,1、2、3、4、5、6、7、8、9、10.
2.一根一根數,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個1.現在我們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個十.
3.學生自己數出10根小棒,并將10根捆成一捆,體會10個一就是1個十.
4.讓學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現在是幾根小棒?
(2)它是由什么組成的?(是由1個十和1個一組成的)
(3)它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它里面有1個十和1個一).
(二)介紹計數器及數位
1.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
2.讓學生在計數器上撥出11.
一邊撥一邊說:“在個位上撥幾,在十位上撥幾.”
3.同樣的方法讓學生學會數、認、讀、寫12~20各數.
三、活動二:快速撥數.
(一)師生互練
1.教師說數,學生快速在計數器上撥出.
2.說一說它的含義及是怎么撥的.
(二)生生互練
一人說數,另一人撥出,并說一說.兩人互換再練.
四、活動三:對口令.
(一)師生互對
例:教師說16,學生對1個十和6個一.
教師說1個十和7個一,學生對17.
(二)生生互對
五、活動四:填、讀尺子上的數.
(一)出示圖片:寫一寫
師生一起將尺子上的數補充完整.
(二)教師提問
1.比15小比11大的數有那些?
2.17的前面是幾?后面是幾?
……
3.你還能提出那些數學問題?
六、活動五:
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數,密切數與生活的聯系.
找一找,說一說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見到或用到了11~20各數.
七、小結:
說一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一年級的數學教案6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師:小朋友啊,這幾天天氣晴朗,星期天有沒跟爸爸媽媽出去玩啊?(有)
我們看,藍藍雙休日就和媽媽去了動物園玩,但他碰到了一些問題,小朋友,你們愿意幫一幫他嗎?(相機出示課件)
課件描述:他數了一數,有64只鴿子,50只小鹿,9只老虎,26只兔子…。接著媽媽準備考考藍藍:
(1)鴿子比小鹿多多少只?
[預設]學生列式計算:64-50=14(只)
(2)老虎比小鹿少多少只?
[預設]學生列式計算:50-9=41(只)
(3)兔子添上幾只就和小鹿同樣多?
[預設]學生列式:50-26=?(板書)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題50-26
師:這個算式該怎么算呢?
(如果學生能回答出答案,教師要追問他是怎么算到的?)
同桌同學討論計算方法
師:我發現小朋友討論出了很多方法,有擺小棒的,有用計數器的,還有小朋友用豎式計算的。
[預設]
生1:我準備借助小棒來計算(教師一邊引導,一邊板書)
50我們可以用5捆小棒來表示,50-26,怎樣拿掉2捆6根呢?
我們不妨拆開一個整捆的,現在5捆小棒變成了4捆加10捆單根小棒,我們從10根小棒中拿掉6根,從4捆中拿掉2捆,這時還剩下2捆和4根,所以50-26=24
(教師在圈小棒的過程中,提醒學生1捆小棒拆開來就是10根單根小棒“1個十就是10個一”)
請小朋友結合圖在自己座位上說一說,然后大家一起說說過程
生2:我還可以用計數器來計算
師:恩,很好!剛才我們是用擺小棒發現50-26=24,我們再用計數器撥一撥驗
證一下,剛才用小棒擺的結果對嗎?
問:50應該在計數器上怎樣表示啊?
生:十位上撥5顆珠子(師生共同演示)
師:那減26應該怎么減那?由于個位上的0不夠減6,因此要向十位上借“1“ 在十位上撥去1顆珠子,就是在個位上撥上10顆珠子,“這里教師要突出說明1個十就是10個一”然后在個位上撥去2顆珠子,這時計數器上個位上還剩4顆珠子,十位上還剩2顆珠子,所以50-26=24)--(師生共同演示)
☆生3:我們還可以用豎式進行計算。
師:是啊,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也可以用豎式進行計算,那怎樣計算那?(教師一邊板演過程,一邊講注意點)
(1)先用紙遮住左邊十位上的數
師:個位上的0夠減6嗎?(不夠)
師:那怎么辦哪?學生討論(預設:可以向十位借“1”)
(2)拿開遮住十位上的紙
師:為了表示個位向十位借了“1”,我們通常在十位上畫一個小圓點。這里借的“1”表示1個十, 1個十就是10個一,10個一減6個一就是4個一,所以4要寫在差的個位上。
(3)引導學生觀察十位上的數
師:現在我們來觀察十位上的`數,發現5已經被借掉了“1”,剩下4就是4個十,4個十減2個十就是2個十,十位上應該寫2,所以結果是24。
5 0
—2 6
2 4 (板書)
注意點: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個位不夠減向十位借1,這里的1是指1個十;個位上的數算完后,再算十位上的數,戴上小圓帽的數要少看1
2.教學“試一試”
師:小朋友你們豎式掌握了嗎?請你們把書本翻到90頁來“試一試”
師:做完的小朋友誰來說說思考的過程。
(學生自述過程)
小結:剛剛老師和小朋友一起討論了50-26這個減法算式的計算過程,小朋友真愛動腦筋,想出了很多辦法,有擺小棒,有用計數器還有利用豎式計算。今天老師就是和大家來學習《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揭示課題
三、鞏固訓練
1完成90頁想想做做“1”
師:接下去老師和小朋友來做幾個練習,看你們是不是真的掌握了?
(獨立完成,集體交流,統計錯誤人數)
2.當當小醫生
師:現在這里有幾道算式,有幾道有一些“小毛病”,你們愿意當當小醫生來幫它們治治病嗎?
3.填一填
師:剛剛藍藍和媽媽看到了很多動物,現在他們看到有兩個班級的生物小組正在收集昆蟲標本,你們愿不愿意一起幫他們去算一算,填一填。
蟈蟈螞蚱黃粉蟲蜘蛛一班捉的只數231816二班捉的只數1913合計405162
4.拓展提高:
師:請小朋友開動腦筋,填一填,再算一算
四、全課總結
師: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你們最喜歡用哪一種方法計算啊?(豎式)那你們說說豎式要注意哪些地方啊?
一年級的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通過估一估、量一量,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學會測量一些物體的長度,培養估測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
2、通過練習、討論,使學生會使用一定的長度單位表示物體的長度,在頭腦中建立較為準確的長度概念。
3、為學生營造一個探究學習的環境,使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受到鍛煉,增強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
4、在各種游戲中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通過練習、討論,使學生會使用一定的長度單位表示物體的長度,在頭腦中建立較為準確的長度概念。
教學準備:
尺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創設情境,實際測量教室的物品
師:今天,我們到學校新建的這個多媒體教室來上課,你感覺怎么樣呀
師:這里的課桌、黑板、講臺的長、寬、高都和我們教室里的不一樣,那么,它們到底有多長、多寬、多高呢誰愿意來估計一下
師:那我們就來量一量吧!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你們可以測量這個教室里的任何一樣東西。先在小組內討論決定你們組要測量什么,再估計一下有多長,然后說說準備怎么測量,最后把測量的結果記錄下來。
(學生分頭測量。)
師:現在,到了交流匯報的時間了,哪個小組的代表先說
師:有沒有哪個組測量的也是黑板和他們組測量的結果一樣嗎
師:能告訴我,這個一米三應該怎么寫嗎能讓我看看你們是怎么記錄的嗎
(投影儀展示學生練習本上記錄的結果:1m3cm,1m30cm,1、3m)
師:還有沒有哪個組測量的也是課桌的長
師:來,把你們組記錄的結果也展示出來好嗎
(用投影儀展示與上組不同的記錄方法:130cm,1米3)
師:有這么多種記錄的方法,誰能簡單評價一下嗎
師:其實,在這幾種表示方法中,除了1m3cm是不正確的,其他的幾種表示方法都是可以的,在使用的時候你可以根據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進行選擇。
師:那我們一起再來測量一次,看這扇門究竟是多高!誰能出個主意,怎樣才能看清多出來的是多少厘米我們應該怎么測量
(師生一起測量。)
師:看來,你們估計得還比較準確,這扇門的高度是2m10cm。那我站在門的旁邊,請你們估計一下我有多高呢
師:你真善于觀察,連我剛才測量的動作你都沒有放過。
師:比較是估測時常用的一種方法,你以媽媽的身高為標準來判斷老師的身高,也是一種好辦法。
師:剛才,我們在測量的時候,大家使用了米尺、軟尺、小尺子等測量工具,它們能幫助我們迅速知道一個物體的長度。
(二)活動二:尋找并使用自身的測量工具
師:當你需要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的時候,你的身邊沒有現成的測量工具,你準備怎么辦呢你知不知道在你的身上也藏有許多這樣的工具呢它們雖然沒有尺子測量得準確,但是在很多時候也能幫我們的忙呢!
師:你身上還有別的尺子嗎剛才那個同學把媽媽的身高作為標準來判斷老師的身高,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其實,你自己的身高也是一個很好的尺子呀!下面,我們就來找一找我們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嗎
師:現在我來布置任務,請你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長和雙手平伸時兩指尖的距離,可以自己量,也可以找同學合作。
(學生自己量或互相合作,并將量的結果填在書上。)
師:測量好了嗎下面我們就來試驗一下看你們的尺子管不管用。我請我們班的2位同學到前面來,請你估計他們的身高。
(2名學生同時上臺。)
師:再估計一下這2位同學的腰圍、頭圍是多少。知道什么是腰圍、頭圍嗎
師:你能以自己身上的尺子為標準進行比較,說得挺有道理的,我感覺你估計得應該是比較準確的。現在我想知道你們的腰圍和頭圍的準確長度,要怎么測量呢誰有比較好的方法
(學生測量。)
師:你們測量的結果和你們剛才估計的結果比較一下,你能發現什么
師:看來,我們身上的這些尺子還真管用。我們再來試一次。你知道了自己的步長,請你以這條線為起點,估計一下10米大約到哪里,自己做一個記號。
師:再來走一走,看這10米你大約需要多少步看著這么長的距離,請你估計一下,需要多少個同學手拉手才夠10米誰想來試一試
師:通過這些活動,使你想到了什么你會對物體的長度進行正確的估計嗎
師:你們說得真是太好了,知識和能力就是這樣在日常生活中通過練習積累起來的。希望你們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地多做練習,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
(三)活動三:練習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做一個有關這方面的小練習。請同學們打開書第19頁,看第3題,你能看懂嗎誰能說說看
師:那就自己完成吧!
(學生獨立完成。)
(四)活動四:總結
師:這節課,你們有什么收獲
一年級的數學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理解“9加幾”的計算方法,從中體驗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比較簡便,初步理解湊“十“法,并運用它正確計算。
2、逐步培養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并感受到合作的快樂。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算式。
2、難點:理解湊十法,且正確運用到9加幾的運算中來。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
1、10+6=10+8=10+5=10+9=10+7=10+4=
2、3+7+6=7+6+3=8+5+2=
3、10的組成及湊十得有關組成。
師:大家算得又對又快,你們怎樣計算第2題的后面兩道小題呢?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得出結論:先湊成十再跟另一個數計算。)
師:10是我們的好朋友,他能幫我們計算得又對又快。大家想跟它交朋友嗎?好!我們這節課就叫他來幫大家解決9加幾算式。板書:9加幾
二學習新課
1、感知湊“十”法
(1)出示媽媽買的水果圖(9個蘋果、3個桃)
師:昨天媽媽買了一些水果,這些水果一共有多少個?用什么方法計算?請寫出算式吧。
(2)引導學生探究算法:9+3等于幾?請大家跟自己的同桌一起探究,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讓學生拿出自己準備小木棒,擺一擺、想一想,再說說想法。)
師:你們真聰明,算式里沒有10,也能創造出一個10來,幫我們更快的計算。
2、進一步感知湊“十”法
(1)師:請大家打開課本第89頁,自己學習例1。
(學生看書,教師巡視并輔導學困生。看完后,學生說算法,教師板書。)
(2)讓學生擺一擺,算一算
9+5=7+9=
(學生操作并計算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
(3)總結:剛才大家用什么方法計算9加幾的算式?
三找規律
口算:9+2=9+3=9+4=9+5=9+6=9+7=9+8=9+9=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算式:答案的個位比算式中第二個數少的1到哪里去了?)
四鞏固練習
1、9+6=3+9=7+9=9+2=
2、明明用14元買食品,請大家幫她設計一個購買方案。
餃子5元一袋面包9元一袋牛奶7元一瓶
學生討論購買計劃:
(1)買一袋餃子和一袋面包,算式是:5+9=14
(2)買一瓶牛奶和一袋面包,算式是:7+9=16
(3)買一袋餃子和一瓶牛奶。
師:買一袋餃子和一瓶牛奶該花多少錢?怎樣列式計算?
(讓學生擺小木棒,思考計算方法,再匯報,教師板書。)
教師總結:10,這個朋友好不好?他不僅幫我們計算9加幾的算式,還幫我們計算7加幾的算式。他還能幫我們計算哪些算式呢?請大家課后再探究吧!
一年級的數學教案9
學習目標:
1、學生依據問題經過獨立思考、交流等活動,理解和掌握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能正確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學生在比較數的大小的探索活動中,利用數的認識說明比較的方法,發展分析、推理、判斷等思維能力,感受數的大小,進一步發展數感。
3、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會獨立思考、互相交流的價值,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發展主動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學習重點:
掌握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
學習難點:
掌握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并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課前準備:
ppt課件、計數器。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談話:在美麗的大森林里,住著許多可愛的小動物。這些小動物和小朋友一樣,每天都會背上小書包,去學校學習新的知識!小豬和小兔是好朋友,有一天,體育課剛下課,小豬就迫不及待的拿出跳繩,想和小兔子進行一場跳繩比賽!
ppt顯示:小豬跳了3個,小兔跳了5個。
提問:誰贏了?
指出:要知道誰贏了,只要比一比兩個數的大小。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3<5
提問:為什么3小于5?
指出:3在5的前面,所以3小于5。
2、談話:小豬輸了比賽,決定回家練習之后再戰,而小兔覺得自己贏了就不再需要練習。于是,第二場比拼有了結果。
ppt顯示:小豬跳了12個,小兔仍然跳了5個。
提問:誰贏了?你是怎樣比的?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12>5
師總結:
①12在5的后面,所以12大于5。
②兩位數比一位數大。
3、談話:小兔看到比賽結果就愣住了,心里十分難過,難過的不僅僅是輸了比賽,更多的是因為自己太驕傲了而沒有努力。于是,小兔跟小豬商定,三天后再來一次正式的較量!
4、ppt顯示第三次比賽結果:小豬跳了38個,小兔跳了46個。
二、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1、兩位數比大小,十位大就大。
(1)提問:38和46誰大呢?你是怎么比的,和同桌互相說一說。
指名學生交流,可能的想法,只要回答合理都給予表揚和肯定。
(2)四十幾個比三十幾個多,所以46大于38。
(3)在百數表里,46在38的后面,所以46比38多。
(4)46比40多,38不到40,所以46比38多。
(5)46的十位上是4,38的十位上是3,4>3,所以46大于38.
(6)師:借助計數器,我們可以更清楚地來比一比這兩個數的大小。
出示計數器,將這兩個數都在計數器上撥出來。(出示圖片)
提問:我們剛才很多種比較大小的方法,其實比的都是哪一個數位上的數字?
小結:兩位數比大小,十位大就大。(用紅粉筆描出十位上的4和3)
2、鞏固
(1)談話:看見小豬和小兔在比賽,動物們也紛紛加入了進來,小猴子還自告奮勇的做了裁判。
①小馬跳了24個,小牛跳了33個。
②小狗跳了45個,小雞跳了76個。
③小羊跳了60個,小貓跳了80個。(①不動;②改成小狗跳了60多個,小雞跳了70個;③改成下面的小鴨跳了40多個,小鹿跳了50多個。這樣形成三個遞進的層次了)
指名學生回答,并說一說是怎樣比的`。(兩位數比大小,十位大就大)
(2)粗心的小猴子裁判在記錄小鴨和小鹿成績的時候沒有記全,只知道:
①跳的個數都是兩位數。
②小鴨跳的個數十位上是4,個位上不知道,小鹿跳的個數十位上是5,個位上也不知道。(①②改成小鴨跳了40多個,小鹿跳了50多個,誰贏了?為什么?不要啰嗦)
小猴子著急了,不知道該怎么辦。聰明的小朋友有辦法幫助小猴子嗎?
根據學生回答,再一次總結:兩位數比大小,十位大就大。
3、十位相同比個位,個位大就大。
談話:小猴子非常開心,在小朋友的幫助下學到了一個新的知識!接下來是老虎和獅子的較量了,小猴子想比較兩位數,比十位就可以了,于是只將十位上的數字記錄了下來。
ppt顯示:老虎跳了5??個,獅子跳了5??個。
提問:小猴子又被難住了,這下該怎么比呢?
根據學生回答,總結:十位相同比個位。(1.這里直接出示老虎跳了53個,獅子跳了56個,然后要讓學生討論,再交流他們的比較方法,并用計數器演示,最后總結:十位相同比個位,個位大就大2.其次,再編故事,老虎跳了53,說小猴子寫字比較潦草,只看得清獅子跳了50多個,那知道誰贏嗎?獅子要跳幾個才贏?你是怎知道的?3.最后,再深化,如果有兩只動物都跳了80多個,你能比較他們誰贏誰輸嗎?這里分三個層次,就層層遞進了,你的設計都不是遞進,是倒退的。動物名稱自己改)
談話:細心的小老鼠將成績記錄了下來。
ppt顯示:老虎跳了53個,獅子跳了56個。
提問:誰跳的多?(顯示撥號數珠的計數器。)
根據學的生回答,板書53<56,并總結:十位相同比個位,個位大就大。
4、兩數比大小,數位多就大。
談話:經過比賽的選拔,狐貍和大象跳的最多。
ppt顯示:狐貍跳了100個,大象跳了98個。
提問:誰獲得了本次比賽的冠軍?
出示計數器,撥出100和98,問:你是怎樣比較的?
學生獨立思考,指名回答,可能的想法:
①100里有10個十,98里有9個十,所以100比98大
②100在98的后面所以100比98大。
③100是三位數,98是兩位數,三位數比兩位數大。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100>98,指出:狐貍獲得了冠軍!
追問:100和8呢?67和5呢?
總結:兩數比大小,數位多就大。(三位數>兩位數>一位數)
5、課堂小結
全班齊讀師生共同總結的三個規律。
三、組織練習,深化提高
談話:小朋友們真厲害,很快就學會了怎樣比較數的大小。在小朋友的幫助下,跳繩大賽圓滿落下帷幕,狐貍最終成為了冠軍。接下來,我們小朋友之間也要進行一場比拼啦,看一看誰能獲得第一名!
1、想想做做第1題。
(1)請學生說說六十幾的數有哪些。
(2)將六十幾的數分別與六十和七十比大小。
(3)總結:六十幾在六十和七十中間,所以六十幾比六十大,比七十小。
(4)追問:四十幾在幾十與幾十之間?八十幾比幾十大,比幾十小?
2、想想做做第2題。
請學生先根據計數器寫出數字再比較大小,注意寫數字的時候數位對齊。
指名交流,并說說是怎樣比的。
3、想想做做第3題。
(1)學生直接填符號。
(2)指名回答,說說怎么想的。
4、游戲小貓釣魚。
46,78,99,14,58,33,85,62,100,55
(1)小于50的數:
(2)大于70的數:
(3)大于50小于70的數:
5、誰的反應快。
(1)說出比60大,比80小的數。
(2)說出個位是5的數。
(3)說出十位是5的數。
6、想想做做第4題。
(1)每人按從小大大的順序寫出3個個位是6的兩位數
說說個位上是6的兩位數一共有幾個?是哪幾個?
(2)每人按從大到小的順序寫出3個十位上是6的兩位數
比比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3)寫出大于77小于82的數
(4)寫出3個十位數字比個位數字多1的兩位數
7、想想做做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交流。
四、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對數字是否有更深的認識?把你的收獲說給大家聽一聽。
一年級的數學教案10
教學目的:
1、能按照給定的含有兩個因素的標準進行分類,并體會不同的方法在同一標準下的一致性
2、小組合作交流學習的學習方法。
3、培養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體會在不同的方法在同一標準下的一致性
教具準備:教學中所用的圖形學具
教學過程:
新授
教學例1
師:同學們,在上學期,我們已初步學習了分類的有關知識,誰能說說,以前你是怎樣分類的?
請同學門給你們桌上的圖形分下類,看誰分得又塊又好!(生分類)
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分的分成了幾類?
同學們分得真不錯現在按形狀不同分類的同學舉手。
按顏色分的同學有哪些?請你們將形狀相同的分在意。
請你們看看你們所分的,每一組圖形中,顏色怎樣?形狀呢?就是說我們把形狀顏色都相同的'圖分賊了一起,這樣的分發你會嗎?
師:請同學們把桌上的圖形分一下類
請聽要求:把顏色、形狀都相同的圖形放在一起,分完后說說你是怎樣分的,下面小組合作分
(小組分類、師巡視,向有困難的組提示:剛才是怎樣分的,先怎樣分的餓,再怎樣分)
同學門,剛才我發現有一些小朋友分得又塊又好,誰來說說你們是怎樣分的?
(生到黑板展示,邊分邊說分的過程)
師:同學們真能干,能夠通過動手,動腦,小組討論的形式,掌握了分類的方法,下面老師考考大家
P44課堂活動、1
讀題,動手操作,抽生演示
P44課堂活動、2
理解題意,先找能飛的,再找有羽毛的
P44課堂活動、3
小組討論怎樣分,交流
一年級的數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能用量數來表達物體的長度。
2、用自己的度量單位去量實物。
3、用米尺上的長度單位:米和厘米去正確測量實物。
4、認識米(m)和厘米(cm),建立1米和1厘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指導學生親身實踐體驗測量的過程。
教學難點:米和厘米的初步認識。
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米尺,鋼卷尺,縫紉尺等。
課前準備連一連。
教室的長大約5m
街的寬大約10m
體育館的長大約100m
運動會的長大約30m
教學流程
一、引入新課
1、操作多媒體課件(主題圖),說說:你看懂了什么?
四人討論,及時交流,反饋意見。
2、師:小胖在用腳步測量教室的長與寬,小巧在用腳底測量講臺的長,小丁丁和小亞在用手測量課桌的長與寬。介紹:打開大拇指和食指,我們把這段距離用“拃”來表示,念作zà。
3、原來我們身上的許多器官都可以幫助我們來測量物體的長度。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度量。(出示課題)
二、實踐感知
1、下面就讓我們行動起來,一起去量一量吧!
(1)用腳步量:教室的長與寬、走廊的長。
(2)用腳底量:門寬、櫥寬、走廊寬。
(3)用拃量:課桌、窗臺、黑板。
把“課桌的測量結果”記錄下來,請學生匯報,寫于黑板上。
2、質疑:同樣長的一個課桌,為什么用拃測量出來的結果不一樣呢?
3、歸納:聰明的人類發明了一種公正的度量長度的工具,方便人們用統一的標準去測量。它就是“尺”。小朋友已經和尺交上了好朋友,說說尺的用途是什么?今天我們請米尺來幫助我們測量,它很柔軟便于度量。
4、認識米。
(1)出示米尺,觀察米尺有什么特點?
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為單位的。
(2)介紹: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者距離,如操場的.兩邊相距多遠,通常用米作單位。米可以用字母“m”來表示。
(3)感知:
①請同學們互相用自己帶來的卷尺量一量,把兩臂伸開,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②兩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從地面到身體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
③以小組為單位,量出1米,2米……給大家看。
三、練習鞏固
1、每人都用自己的米尺測量自己的指寬、拃、腳步各是多少厘米?記錄在書本P47的練習上。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2、度量小實驗:
(1)用指寬和米尺分別去測量橡皮的長度,說說你的體會。
(2)用拃和米尺分別去測量鉛筆盒的長度,談談你的感想。
教師小結:我們身上的“尺”可以幫助我們估測,使用簡單方便,但是不夠精確。如果要得到精確的度量結果,我們就必須用尺進行度量。
4、自由活動:用你身上的“尺”或米尺去度量自己喜歡的物體。
四、總結
談談你的收獲
五、檢測目標達成練習
1、填上合適的單位長度:
長頸鹿高約5()黑板長約400()寬約1()
小亞身高1()30()
2、填空
1m=( )cm半米=()厘米500cm=( )m
板書設計度量
估測精確
用腳步量用尺量
用腳底量
用拃量
教學反思
一年級的數學教案12
知識目標:
1、看圖正確口述題意。
2、在實際情景中體會加與減的關系,知道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能力目標:
通過看圖說故事培養數學交流能力。
情感目標:
情境創設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數學問題的欲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在實際情景中體會加與減的關系,知道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難點:在實際情景中體會加與減的關系,知道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
探究新知
1、演示圖1,鳥爸爸與鳥媽媽喂食的情景
師: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請你來講一講故事。
生:鳥窩里原來有6只小鳥在唧唧喳喳地叫,等父母來喂食,鳥爸爸和鳥媽媽終于回來了,嘴里銜來了美食……現在有幾只鳥?
2、演示圖2:鳥爸爸和鳥媽媽喂完食,又飛出去了。
師:你能說說這幅圖的意思嗎?
3、擺一擺,列出算式:
擺6片紅色的圓片,再擺3片藍色的'圓片。根據圖說出圖意,列出算式。
板書:6+3=9
小結,探索關系:剛才我們看圖說出了圖意,列出了算式那么,這些算式有什么關系呢?你有沒有發現什么小秘密?
二、邊動手操作邊練習
1、○○○○○●●●●
(1)根據你擺的圓片,編一道加法題和一道減法題
(2)列出算式。板書:5+4=9 9-4=5
(3)我們還可以用箭頭圖來表示,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個新本領。
板書:5+4=9 9-4=5
2、從箭頭圖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減是加的逆運算。
三、鞏固練習
(1)書P32題2
(2)書P32題3
例
2+3=□
□—3=□
請你說一說,這一組題有什么關系?第二題的被減數該填幾?為什么?
四、拓展練習
看圖寫算式
(按顏色)(按大小)
6+3=9 7+2=9
9—3=6 9—2=7
五、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你知道加與減是什么關系?
六、檢測目標達成練習:
1、
2、
3、
4、
4 + 4 =()2+ 6 =()3 + 6 =()
()-4 =()()-6 =()()-()=()
5、
6 =()+()=()+()=()+()
3 =()-()=()-()=()-()
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一年級的數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數100以內各數的過程,使學生體會數是數出來的。
2.讓學生在數物體的過程當中認識計數單位“一”“十”和“百”,理解一個兩位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培養學生估數的意識。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1~33頁。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糖果、花生、小棒、橡皮筋若干個。
教學設計
教學主題圖
1.在具體情境中復習20以內數的數法。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大草原嗎?今天,老師想和你們一塊兒去大草原看一看,你們想不想參加?那咱們就出發吧!(出示課件)瞧,藍天下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多美呀!小精靈聰聰和3個小伙伴在草原上玩耍。這時來了兩群羊(20只),于是小精靈給大家提問了:同學們,你們知道來了多少只羊嗎?(學生數完后點名回答。)
2.整體感知100有多少。
出示課件:過了一會兒,草原上又來了許多群小羊。小精靈問:同學們,你們能不能估計一下現在草原上有多少只羊呢?
在學生觀察、估出小羊的只數后,請學生回答估的結果:
生1:我估計有80只小羊。
生2:我估計比20只多很多很多。
生3:我估計有100只小羊。
……
3.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都能根據自己的'經驗來估計小羊的數量。現在答案有多種,哪位同學估的較準確呢?最好的方法就是一只一只的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00以內的數數和數的組成。(教師板書課題。)
數數量是100的物體
1.數100顆花生(或100塊糖果、100本練習本等)。
學生四人一組互相合作,共同數出100顆花生等作為禮物送給“手拉手”學校的小朋友們。
2.匯報數100顆花生的數法。
教師先表揚在數數過程當中合作得好又數得準確的小組,然后請幾個小組派代表上臺匯報本組的數法。
3.通過課件展示小精靈數100根小棒的方法。先一根一根地數,每數10根捆成一捆,再十根十根地數,10個10是一百。讓學生觀察之后對小精靈的做法予以評價。
4.數100根小棒。
學生四人小組合作,按小精靈的數法數出100根小棒。
5.引導學生概括: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
小精靈提出問題:通過數數,誰知道幾個一是十,幾個十是一百。引導學生觀察數好的10捆小棒,同桌相互交流,概括出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學生說完后,教師板書,使學生在數數過程當中直觀感知計數單位“一”“十”和“百”。
教學
1.擺出三十五根小棒。
小組合作擺出三十五根小棒,邊擺邊思考:怎樣擺才能一眼看出是三十五根呢?并說說是怎樣擺的。
2.學生邊擺小棒邊從35數到42,當數到39時,注意讓學生理解39的下一個數是40。
3.讓學生邊擺小棒邊接著從42根數到51根,教師巡視指導。
4.讓學生脫離小棒,采用師生對口令的方式從八十八數到一百。
5.學生同桌對口令,從五十六數到六十三,之后全班接著數到七十二。
6.拍“7”游戲。
全班學生輪流站起來報數,報到含有“7”的學生不能說出這個數,只能拍一下手,反之則違規。
7.搶“100”的游戲
用對口令的方式,一人說一個數,另一個人接著說下一個數,看誰說到100誰就算勝了。組織學生做這個搶100的游戲,一方面提高學生數數的興趣,另一方面讓學生在數數活動中探索100以內數的排列規律。
兩位數的組成
1.(出示課件:35根小棒)然后提問:圖上有多少根小棒?35里面有多少個十,多少個一。(學生同桌互相說一說,然后匯報。)
2.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四十三里面有多少個十,多少個一,點名學生回答后用電腦驗證。
3.讓學生同桌合作,一人任意說出兩位數,另一個人說說它是由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然后互換。
4.完成例3下面的“做一做”,之后請學生匯報匯報。
課堂作業
做練習七第二題。
1.課件出示“百球圖”。先讓學生整體觀察,然后估一估,“有多少個球?”
2.在學生估測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數數。用小精靈聰聰的話問:“怎樣數比較快?”然后點名讓學生在班上交流自己數的方法。
3.引導學生將數出的準確數100與自己估測的數對比。檢驗自己估的對不對,表揚估對的同學表揚。
小結
組織學生小結: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在學生較凌亂敘述的基礎上教師概括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
課后作業
讓學生課后數數主題圖中小羊的只數,每數十只圈一下,看看到底有多少只羊,檢驗自己剛開始時估的對不對?
一年級的數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了解圖形的平移變換和旋轉變換。并能正確判斷圖形的這兩種變換。
2、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3、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教學重難點:會辨別平移和旋轉,學生會在方格紙上畫出平移后的圖形。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引入
師:小朋友們,今天海底世界免費開放啦,你們想去看看嗎?
(課件出現海底世界小魚運動的情景)
師:海底世界的小魚是怎樣運動的,你能用手勢表示出來嗎?
師:你能用你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平移,什么又是旋轉嗎?
在數學上,我們把像……這樣的運動叫做平移。像……這樣的運動叫做旋轉。(板書:平移 旋轉)。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平移和旋轉”。
二、探究新知
1、生活中的.平移
(1)師:平移和旋轉指的是物體或圖形的位置變化。
師:判斷下列物體的運動是平移的畫“-”,是旋轉的畫“○”。(課件出現相應的物體)
師: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平移現象?哪些旋轉現象?先說給你同組的小朋友聽聽!再回答。
(2)師:平移就是物體沿直線移動的現象。你們想親身體驗一下平移嗎?
全體起立,我們一起來,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真棒!請坐。
我們生活中的平移現象可多了,你能用你桌上的物體做做平移運動嗎?(生說怎么做的)
(3)師:如果要把平移的現象表現在紙上,我們又該怎么做呢?快來移移看!
2、自主探究平移現象
(1)平移小圓點
師:圖上有個小圓點,現在我們要把它向右平移5格,你知道該怎么移嗎?(生說)
好,讓我們一起來移移看!(課件中小圓點整體移動。)
師:小圓點是向哪個方向移動的?(向右平移)移動了多遠?(5格)
(2)平移線段
師:現在線段要向左平移6格,又該怎么平移呢?說說看。
師:說得真棒,瞧!(課件出示線段的移動)
(3)平移小房子
A、向右平移
師:圖上有一所小房子,現在我們要把它向右平移7格,你知道該怎么移嗎?(生說)
好,讓我們一起來移移看!(課件中小房子整體移動。)再問,小房子是向哪個方向移動的?(向右平移)移動了多遠?(7格)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圖形的每一條邊都向右平移了7格。)
B、向上平移
師:現在小房子要向上平移5格,小房子又該怎么平移呢?自己說說看。
(生:小房子向上平移5格,也就是它的每一條邊都要向上平移5格。)
說得真棒,瞧!(課件出示移動)小房子向上平移5格,也就是它的每一條邊都要向上平移5格。小房子向()平移了()格。
師:平移時,我們先確定物體平移的方向,再通過某一條邊確定平移的距離。
C、向左、向下平移
師:小房子又平移了兩次(課件出示定格畫面),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嗎?翻開書41頁,填在書上。
指名學生匯報,問怎么想的。(展示臺)
師:我們再來看看,(課件出示)小房子……一樣的舉手!
(4)師:仔細觀察這幾組圖,想一想小房子在平移前后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在平移前后只是位置發生變化,大小和形狀是不變的。)
三、鞏固練習、深化提高。
1、你能區分平移和旋轉現象嗎?(P43 、3)
2、老師想送給你們一條小船。請你把向右平移四格后得到的小船涂上顏色。(P43、1)
3、下面哪些小魚可以通過平移能和紅色的小魚重合,請把它們找出來。(P44、4)
4、分別畫出將梯形向上平移3格、向左平移8格后得到的圖形。(P43、2)
四、欣賞:生活中平移和旋轉現象(課件欣賞)
師:平移和旋轉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輕松輕松,去看看生活中其它的平移和旋轉現象吧!
五、全課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一年級的數學教案15
教學內容:
上海市九年義務教育課本小學數學新教材一年級第一學期第19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數軸的正半軸----數射線
2、會在數射線上標數。
3、會在數射線上比大小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結合生活實際來探求數射線的意義。
情感態度: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數形結合的思想。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數射線及其特點(方向,起點,單位長度)
教學難點:
在數射線上標數、比較數的大小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兩幅樹圖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小樹。你喜歡哪副圖?
師:為什么你們覺得他排的整齊呢?
師:我們都喜歡排列的整齊的事物,所以我們小朋友在排隊的時候也要像他們一樣排在一條直線上。
(多媒體)出示2副樹的圖
2.生活中的隊列
二、初探數射線
1.初探數射線的特點(起點,單位長度,方向)
師:看,數寶寶們也來參加我們的數學課了,想一想,怎樣才能讓數寶寶拍的整整齊齊的呢?
師:你們覺得誰應該排在第一個呢?
(板書:0是起點)
師:0排好了,那接下去的就應該是幾?
師:接下去就應該是2了,你們來說說2排在這里好不好?(不好)
師:那你認為應該排在哪里?上來指一指?
師:你能告訴下面的小朋友為什么要排在這里嗎?
師:把2放在這里,看看從0-1,再從1-2,他們每格一樣長嗎?
師:原來每格應該一樣長,
(板書:每格一樣)
師:現在數寶寶都整整齊齊的排好了。看,誰來了?(11)
師:11說,我也想加入他們的隊伍,你們覺得應該把它放在哪里?
師:好的,我把這根線延長,把11放在10的后面。這樣行嗎?
師:那12呢?再延長。13呢?再延長。請你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黑板不夠了怎么辦?你們有什么好的方法?
師:這里我告訴大家一個符號,用箭頭來表示,這個箭頭就表示往右還有好多數寶寶。而且你們仔細觀察,這條直線上,起點是0,從0往右數,越數越大。
師:像這樣的圖形我們就叫做數射線。
生齊讀數射線。
(板書:數射線)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個數射線,誰能說說看它有什么特點嗎?(同桌討論各自觀點)
同桌討論,交流匯報
師小結,齊讀板書
2.鞏固練習判斷,哪些是完整的數射線?用手勢表示。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2)0 1 2 3 4 5 6 7 8
(3)1 2 3 4 5 6 7 8 9 10
(4)0 2 4 6 8 10
小結: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數射線上每一個間隔都是相等的,數射線上不但要
有起點“0”,還要有正方向(用箭頭表示)。
三、深入探究,強化數射線認識
學會標數
送數寶寶回家
師:這些數寶寶都迷路了,他們找不到家了,你們能不能幫忙找找看啊?
找鄰居
師:看著這條數射線,你能知道他們的左右鄰居是誰嗎?
師:不看數射線,現在你知道師:剛剛我們是看著數射線找鄰居的,現在我把數射線拿掉,你還能找到數寶寶的鄰居嗎?
(練習:___, 6 , ___ ___ , 3 , ___ 4 , ___ , ___ ___ , ___ , 2 想一想,看一看,用數射線來驗證)
動物跳遠比賽
1、小熊在數射線上是怎么跳的?
(小熊貓從起點起向前跳,一格一跳,跳三下,成績是3)
2、小兔在數射線上是怎么跳的.?
(小兔從起點起向前跳,2格一跳,跳4次,成績是8)
3、小袋鼠在數射線上是怎么跳的?
(小袋鼠也是從起點起向前跳,3格一跳,跳3次,成績是9)
學會比大小
起點相同,比較大小
師:小熊,小兔子,小袋鼠誰是跳遠冠軍呀?三者比較3<8<9 2)起點不同,比較大小
比一比,誰跳得最遠。
(1)小兔:0 1 2 3 4 5 6 7 8 9 10
小老鼠:0 1 2 3 4 5 6 7 8 9 10
小袋鼠:0 1 2 3 4 5 6 7 8 9 10 ()跳得最遠
小結:本題在比較時,要注意小動物們的起跳點不同,所以不能光從跳到哪一點
來判斷。可以通過數格數的方法進行比較。
看數射線比較圖形大小
師:4放在了數射線相應的位置,一顆愛心放在了4的右邊,請問他們之間是什么關系呢?小太陽也來了,他們又是什么關系呢?
(師小結:數射線越往右,數越大,越往左數越小。)
鞏固練習
看數射線,比7小的數有哪些?比2大的數有哪些?
四、小結
小朋友,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
同步導學第22頁
板書設計:
數射線
0是起點
每格一樣
是正方向
【一年級的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數學教案01-16
一年級數學教案11-03
一年級比長短數學教案02-28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3-16
一年級上冊人教版數學教案04-17
【推薦】一年級數學教案01-30
一年級數學教案【精】01-30
一年級數學教案【熱】01-30
【薦】一年級數學教案01-30